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翼状胬肉术后筋膜瘤临床分析

翼状胬肉术后筋膜瘤临床分析

翼状胬肉术后筋膜瘤临床分析
翼状胬肉术后筋膜瘤临床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讲解学习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01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 (ICD-9 :11.39 ) (二)诊断依据。 根据《眼科手册》(孙兴怀主编) 1. 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 体征:鼻侧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底部朝向内眦尖端,头部向角膜中央部伸展,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按发展情况分为两类: (1)进行性胬肉,头部向角膜中央部伸展速度较快,呈灰白色胶状隆起,其前方的角膜出现浸润,体部充血肥厚。 (2)静止性胬肉,头部平坦,无进行性迹象,体部轻微充血或不充血,组织菲薄。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眼科手册》(孙兴怀主编) 1. 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 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侵入角膜; (3)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4)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5)影响美容。 2. 手术方式常用以下几种。 (1)单纯胬肉切除(ICD-9 :11.39 )。 (2)胬肉切除合并羊膜移植(ICD-9 :11.32 )。 (3)胬肉头部转向术(ICD-9 :11.31 )。 (四)标准住院日为3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11.001 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泪液分泌试验、眼球运动、外眼像。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眼底、眼科 B 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3-6 天。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ptergium)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患病,多见于鼻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使结膜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导致角膜缘士细胞损害有关,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 [护理评估] 1、健康史有无慢性结膜炎病史。 2、身体状况三角形翼状胬肉的尖端 为头部;其角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为体 部(如图)。小的翼状胬肉一般无症状,偶有 异物感;若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进行性 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 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3、心理-社会状况较大胬肉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复发,应注意评估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业,如农民、渔民等。 [治疗要点] 如侵袭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因外观容貌上需要,可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①胬肉单纯切除术。②胬肉切除合并结膜瓣转移术。③胬肉切实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④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感知紊乱视力障碍,与胬肉侵袭瞳孔区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翼状胬肉的预防、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 [护理目标]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目标:①视力改善。②病人获取一定的胬肉的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小的胬肉而无需治疗者,应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并嘱病人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病人 (1)眼部手术前常规护理 ①根据病情及拟行的手术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积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消除恐惧,密切使用。 ②完成各种常规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高血压、粮尿病病人应采取必要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ptergium)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患病,多见于鼻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使结膜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导致角膜缘士细胞损害有关,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 [护理评估] 1、健康史有无慢性结膜炎病史。 2、身体状况三角形翼状胬肉的尖端 为头部;其角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为体 部(如图)。小的翼状胬肉一般无症状,偶有 异物感;若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进行性 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 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3、心理-社会状况较大胬肉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复发,应注意评估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业,如农民、渔民等。 [治疗要点] 如侵袭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因外观容貌上需要,可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①胬肉单纯切除术。②胬肉切除合并结膜瓣转移术。③胬肉切实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④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感知紊乱视力障碍,与胬肉侵袭瞳孔区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翼状胬肉的预防、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 [护理目标]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目标:①视力改善。②病人获取一定的胬肉的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小的胬肉而无需治疗者,应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并嘱病人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病人 (1)眼部手术前常规护理

四种不同翼状胬肉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比较

四种不同翼状胬肉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比较【摘要】目的比较四种不同的翼状胬肉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能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最优术式。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4种手术方式,即A:单纯肉切除术, B: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MMC)术,C:肉切除+羊膜移植术,D组: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结果 A组复发率为36% , B组复发率为30%, C组复发率为26%。D组复发率为10%。四组间两两比较,统计学处理,P < 0.1,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能有效降低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丝裂霉素角膜缘干细胞羊膜移植 翼状胬肉是眼表常见疾病,当胬肉侵及角膜中央区后,即影响视力又影响美观。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很多,保守疗法有药物、腐蚀、烧灼、冷冻、激光、超声波等,但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手术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而手术切除后的翼状胬肉易复发,为了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复发率的影响,我科从2008年4月-2011年4月的3年间对120例翼状胬肉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并观察术后复发率。因本研究是讨论手术方式对复发率的影响,故对于复发性肉排除在本研究之外,现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92例120眼,男性45例,55眼,

女性57例,65眼,患者的平均年龄42.5岁。按患者的入院次序随机分配成四组,A组30眼,采取单纯肉切除术。B组30眼,采取胬肉切除+局部丝裂霉素用药。C组30眼,采取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D组30眼,采取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1.2 羊膜的取材与保存:羊膜均为母体血清中排除肝炎、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性疾病的足月顺产或剖宫产健康孕妇胎盘上的无菌羊膜。将新鲜胎盘以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用含2000u/ m1妥布霉素生理盐水浸泡10-15分钟后,将羊膜从绒毛膜分离出来,上皮面朝上平铺贴附于含2000u/m1妥布霉素湿纱布垫,置于4℃冰箱内保存,24小时内使用。 2 愈合标准 2.1 痊愈:乎术区光滑、洁净,结膜平整无充血,角膜创面上皮覆盖光滑,无新生血管及肉组织增生; 2.2 复发:结膜明显充血肥厚;角膜创面有新生血管及胬肉增生。 3 手术方式 所有手术均在显微镜下由同一术者进行。 A组:单纯胬肉切除术式。 B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MMC术式。 C组: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式。 D组: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式。 4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后白天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国产)+硫酸软骨

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

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外眼病,是结膜变性疾病患者中的常见病,为脸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如翼状,通常双眼患病,只限于脸裂,多见于鼻侧,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仅有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中央时,可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曈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户外工作人群发病率较高,多见于渔民、农民、中年及老年男性较多,随着年龄增大,翼状胬肉不仅造成局部组织红肿、疼痛、不适感,而且造成角膜屈光度改变而影响视力。又因伸缩性差,易造成眼的复视,如术后防护不当,易造成复发,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翼状胬肉切除术是否痊愈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做好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的健康宣教尤为重要。 标签:翼状胬肉;手术患者;健康宣教 我科2013年6~12月份收翼状胬肉患者86例(120眼)施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经过精心的护理和宣教,取得满意的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13年6~12月份收位翼状胬肉患者86例(120眼),男48例、女38例,年龄35~76岁,对翼状胬肉手术前后采取细致的护理和出院后的随访,结果86例(120眼)翼状胬肉手术患者角膜上皮愈合良好,通过8个月的随访,无1例复发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翼状胬肉手术患者术后需进行积极的眼部护理和及时的随访。这即可以提高手术成效,同时还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术眼得到尽快的恢复。 2手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根据病情及拟行手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和方法,正确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疾病的诱因,积极配合治疗,和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及预后的一般情况,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顾虑,取得患者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患者的顾虑和过于紧张的给予耐心解释和开导。 2.2饮食指导 2.2.1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营养丰富的高营养饮食,多吃新鲜疏菜和氷果,多注意饮食结构合理,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同时也能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2.2.2表面麻醉手术当日早晨,可正常进食,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不宜过饱,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术中呕吐,禁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翼状胬肉

江西省人民医院 (眼科专用病历) 入院记录住院号:819928 姓名:姚桂英性别:女年龄:58岁籍贯:江西南昌入院时间:2011/1/13 婚姻:已婚民族:汉族职业:退休地址:江西省新建县现代米罗401室 主诉:双眼内角长膜状物8年 现病史:患者自述于近期8年前开始发现双眼内角长有一白色带血管膜状物,经常眼红不适,对视力影响不明显,曾在当地县医院求治,被诊断为“翼状胬肉”,未行特殊治疗,今来我院门诊求治,以“双眼翼状胬肉”收入院。患者自起病以来,二便饮食正常,精神睡眠可,体重无进行性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曾患传染病无 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及外伤 史 无 疫水接触史无特殊嗜好无

生育月经史 14 2-4 28-30 51岁, 育1男1女。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 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2℃脉搏78次/分呼 吸 20次/分血压136/84mmHg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皮肤颜色,纹理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黏膜无异常发现。头颅大小正常,未见肿物及压痛,颈项双侧对称,活动自如,无肿块。颈动脉搏动正常,无杂音,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压痛、结节。胸廓外形正常,双侧对称,无局部隆起、压痛、水肿,双侧呼吸活动度对称,双肺扣诊呈清音,未闻及干湿锣音和胸膜摩擦音。心率78次/分,律齐无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部对称,呼吸运动正常。全腹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和叩击痛及异常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无压痛、叩击痛。腹部叩诊为鼓音。二阴无异常发现。脊柱和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翼状胬肉(医师版)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丝裂霉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

翼状胬肉的临床路径

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01) 行翼状胬肉切除加头转移术(IOL)(ICD-9-CM-3: 11.390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6-7天日期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手术准备日)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开具检查检验单 □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 □核验各项检查结果正常 □手术医嘱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住院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等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眼耳鼻喉科护理常规 □二或三级护理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抗菌药物眼药水点术眼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血糖 □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必要时行心脏超声、心功能、肺功能检 查 □眼科相关检查 长期医嘱: □眼耳鼻喉科护理常规 □二或三级护理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抗菌药物眼药水点术眼 □其它相关治疗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拟于明日手术室局麻加表麻下行左/右眼翼状胬肉 切除术加头转移术 □术前1小时眼睑结膜冲洗 □术前术眼剪眼睫毛 □术前用药 □术中特殊用药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及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健康教育 □患者活动:无限制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执行入院后医嘱 □心理支持 □指导进行相关检查等 □静脉采血 □患者活动:无限制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卫生知识及手术知识宣教 □术前沐浴、更衣 □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流程及注意事项 □术前手术物品准备 □执行医嘱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翼状胬肉手术并发症的规避措施及其效果观察

翼状胬肉手术并发症的规避措施及其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9-04T14:15:09.4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作者:李琼 [导读] 翼状胬肉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可明显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其临床治疗效果亦明显改善。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目的:对翼状胬肉手术并发症的规避措施及其效果作探讨。方法:研究中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患者98例纳为对象,将其以双盲法均分为两组: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49例患者,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49例患者;将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20%比对照组24.49%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1例2.04%、对照组复发率8例16.33%,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可明显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其临床治疗效果亦明显改善。【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并发症;规避措施 【中图分类号】R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190-02 翼状胬肉为眼科疾病,通常均见患者眼裂区域呈肥厚球结膜状,且患者纤维血管组织见三角形浸入角膜的情况。翼状胬肉患者发病早期并无典型症状,或者见其存在轻度不适感,病情久之便会出现视力减退、球结膜充血或者肥厚、角膜缘浑浊等不良情况,患者均需接受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及预后造成很大影响。故临床上注重翼状胬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并发症预防工作尤为关键,本次研究中以双盲法将纳入对象(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患者98例)均分为两组,并予以其不同的护理方法,旨在对翼状胬肉手术并发症的规避措施及其效果作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将2016年1月—2018年5月作为对象抽取时间段,于期间随机纳入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手术患者98例为对象,将其以双盲法均分为两组:49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28例,年龄为43~71岁、均值为(57.10±5.63)岁;49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29例,年龄为41~70岁、均值为(58.34±5.11)岁。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内容根据临床规定展开。 观察组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内容为:(1)心理疏导。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为其做适当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稳定其心理状态。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依据其心理特点予以个性化指导,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予以患者鼓励与安慰,并详细讲解手术及疾病方面知识,加强其术前眼位训练,教会患者如何抑制咳嗽、喷嚏等,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医师治疗。告诉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情况,并教会其如何缓解不适感,让患者明白术后出现轻度疼痛、流泪、异物感的情况。(2)术后护理。需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术眼各方面情况,叮嘱患者各项术后事项,比如要告知患者术后不能晃动头部,不可搓揉其术眼,并对患者的各方面情况做详细评估,告诉患者术后要注意滴眼药水,持续强化其遵医嘱滴眼药水的依从性[1]。(3)疼痛护理。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评估,以缓解其负性情绪,并可建议患者听音乐、看书或者与他人聊天,促使其转移力转移,减轻其机体对疼痛感的感受。亦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行冷敷,于其术后当天便1~2h内冷敷1次,1次约20min即可,以冷敷延迟神经冲动、传导,使得患者的角膜三叉神经敏感性降低,从而使其疼痛感明显减轻,并能够避免血小板聚集而促成凝血,导致眼部分泌物形成。并在术后第1d为患者滴双氯芬酸眼液,必要时为患者遵医嘱用药。(4)抗感染。叮嘱患者眼药水需交替使用,洗脸布需每天都煮沸3次以消毒,务必单独使用,并遵医嘱为患者给药抗生素以防感染[2]。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20%比对照组24.49%低,P<0.05。见表。 2.2 复发率 观察组复发率1例2.04%、对照组复发率8例16.33%,χ2=5.9950,P<0.05。 3.讨论 翼状胬肉通常均是患者眼部被外界因素刺激而造成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呈慢性炎症病变,病情持续发展下会对患者的角膜造成影响,可见患者单眼/双眼受累的情况。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该症患者均以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病情复发,同时患者常伴有眼部疼痛、异物感或者流泪与睁眼困难等情况,并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3]。 临床上常选择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该项护理模式内容简单、机械化,通常仅注重患者病情的变化,并不考虑患者其他方面的需求,故导致临床护理效果欠佳。李晓寒[4]对翼状胬肉手术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可行性进行了探析,结果显示接受整体护理干预的Ⅱ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I组,且所获的服务满意度97.2%比I组80.6%的高,P<0.05。综合护理实施时注重全面分析患者的病情、身心状态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再为患者施以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患者通过上述方法中的心理疏导、术后护理、疼痛护理、抗感染等方面内容干预患者,使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术后各项注意事项全方位预防,并对患者的疼痛感予以科学的干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docx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 翼状胬肉 (ptergium)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 为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通常双眼患病,多见于鼻侧。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使结膜 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导致角膜缘士细胞损害有关,故多 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 [ 护理评估 ] 1、健康史 有无慢性结膜炎病史。 2、身体状况 三角形翼状胬肉的尖端 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 业,如农民、渔民等。 [ 治疗要点 ] 如侵袭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因外观容貌上需要,可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 ①胬肉单纯切除术。②胬肉切除合并结膜瓣转移术。③胬肉切实联合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或羊膜移植术。④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羊膜移植术。 [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 1、感知紊乱 视力障碍,与胬肉侵袭瞳孔区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翼状胬肉的预防、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 [ 护理目标 ] 翼状胬肉病人的护理目标:①视力改善。②病人获取一定的胬肉的防治 知识。 [ 护理措施 ] 1、小的胬肉而无需治疗者,应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并嘱病人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病人 (1)眼部手术前常规护 理 ①根据病情及拟行的手术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积极做好 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消除恐惧,密切使用。 ②完成各种常规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高血压、粮尿病病人应采取必要的 治疗及护理措施:如有发热、咳嗽、月经来潮、颜面部疖肿及全身感染等情况要 3、心理 -社会状况 较大胬肉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复发,应注意评估病人的 为头部;其角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 为体部(如图 )。小的翼状胬肉一般无症状,偶 有异物感;若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进行性 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 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白内障术后可出现多个并发症,必须根据各个并发症的原因作对症处理。 (1)对于切口渗漏引起的浅前房多主张重新缝合切口;如果程度较轻,可通过加压包扎术眼,有时浅前房可以恢复。如果脉络膜脱离伴有切口渗漏时应重新缝合切口,形成前房;如果脉络膜脱离范围较大,脱离区后巩膜切开引流可加速眼压的恢复和脉络膜脱离复位;如脱离范围较小,无明显的切口渗漏,可加强抗炎,加压包扎数天后脱离多能逐渐消失。 (2)在瞳孔阻滞的早期可用强的散瞳剂、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或全身用高渗剂。然而,最根本的措施是重新沟通前后房的交通,虹膜切开术可达到此目的,YAG激光进行周边虹膜切开则更为简便。 (3)由于角膜内皮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了持续性角膜水肿,角膜光学性恢复有赖于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于不便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局部可通过高渗剂、配软性接触镜或去除病变区的上皮细胞层后用结膜瓣遮盖来缓解症状。术中应避免器械和人工晶体接触角膜内皮,使用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避免长时间冲洗前房;术后尽快处理玻璃体及其他组织与角膜内皮的接触,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的发生。

(4)少量前房积血一般数天内自然吸收,积血充满前房伴高眼压则应立即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积血少量时多能吸收,大量时应进行后段玻璃体切除术。 (5)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疗效果不好,预后较差,一经诊断,应立即切除病变区切口附近的深层巩膜,并冷冻受累区角膜后面的增生上皮组织,切除受累的虹膜,冷冻或切除受累的睫状体,为确保玻璃体不与角膜粘连还应进行前段玻璃体切除。 (6)术后的葡萄膜炎一般应用皮质类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剂及散瞳剂等药物多能控制,但需要同时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白内障术后一旦怀疑眼内炎,应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体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体,并向玻璃体腔、静脉和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 (7)术后青光眼的治疗应局部和全身进行降压处理的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8)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保守治疗无效时一般均采取手术复位,必要时将人工晶状体取出或更换人工晶状体。 (9)YAG激光囊膜切开术是治疗后囊膜混浊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如已植入人工晶体,激光切开时应避免损伤人工晶体;此外,也可用穿刺刀从睫状体平坦部进入眼内,将混浊及增厚的中央部后囊膜切开。

翼状胬肉手术知情同意书

手术知情同意书 姓名:XXX 性别:年龄:岁科别:眼科床号:住院病历号: 术前诊断:左眼翼状胬肉 拟行手术名称:左眼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干细胞移植术+角膜异物剔除术 患者因患左眼翼状胬肉,需在局部麻醉下行左眼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干细胞移植术+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本医师针对患者病情,已经告知患者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并且解答了患者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是否同意手术,请书面表明意愿并签字。 医师签名: 年月日 手术潜在风险告知内容:凡来本院做翼状胬肉手术患者,必须如实讲述自己的病情及病史。翼状胬肉手术,大多数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以下意外的可能。术前医生有责任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有关事宜。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麻醉意外及隐匿性疾病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及心跳骤停。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医生的对策: 1)术中因患者情绪紧张,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或加重原有疾病; 2)可能存在麻醉药过敏或中毒,出现麻醉意外及导致球后出血,手术可能因此终止或改 期; 3)少数患者术中术后可能出血; 4)各种手术都有感染的可能性,感染可能导致角、巩膜溃疡,甚至眼球穿孔; 5)术后可能导致伤口癒合不良; 6)术后可能时致睑球粘连、复视; 7)术后可能术区充血; 8)术后角膜混浊、散光影响致视力不提高甚至下降; 9)术后角膜上皮延迟愈合发生角膜溶解和睑球粘连甚至导致角、巩膜穿孔,继发性青光 眼、白内障; 10)尽管手术切除的很彻底,术后仍有再复发的可能性; 11)出现上述情况,医院积极治疗或转上级医院治疗,费用自理。 12)患者要求羊膜移植,告知患者有可能发生移植羊膜溶解。

翼状胬肉术后巩膜溶解9例临床分析

翼状胬肉术后巩膜溶解9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20T17:09:46.7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期作者:石永杰 [导读] 由于本文病例数尚少,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需要积累资料对其发病机制及转归进一步研究。 (山东省黄岛区第三人民医院山东青岛 266409) 【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巩膜溶解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出现巩膜溶解的9例(9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血清学检查,通过局部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给予左氧氟沙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治疗,3例巩膜溶解严重者2例行带蒂球结膜移植,另一例分别行带蒂球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及异体板层角巩膜移植。结果:9例患者中5例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4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例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升高,1例患者类风湿因子升高,1例患者血糖升高,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巩膜溶解治愈。结论:任何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方式均可导致巩膜溶解的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并发症;巩膜溶解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159-02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主要与眼表功能异常有关,不仅影响美观和视力,而且会引起眼部刺激症状,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25%~40%[1]。许多报道术中局部应用抗代谢药物出现巩膜溶解的并发症,而术中未应用抗代谢药物出现巩膜溶解的报道相对较为少见。本文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出现巩膜溶解并发症的9例(9眼)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翼状胬肉术后巩膜溶解患者9例(9眼),男性5例(5眼),女性4例(4眼),年龄50~74岁,平均(60.2岁),其中1例患者有糖尿病史,1例患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其余7例患者无病史,9例患者之前均无其他眼部疾病史及眼部手术史。9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未使用抗代谢药物。 1.2 原手术方式及用药 4例患者(4眼)在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检查结膜移植片比较平整,缝线无松动,角膜上皮开始修复。5例患者(5眼)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术后常规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双氯芬酸钠和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4次/d,术后7天拆线。 1.3 病程进展 4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在手术后7~10天开始出现部分巩膜缺血发白,随后结膜移植片溶解,10~14天暴露区巩膜溶解、变薄,局部形成凹陷。5例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患者术后5~7天开始出现暴露区部分巩膜苍白、无血管,形成凹陷,巩膜明显变薄,可透见色素膜。 1.4 治疗措施 9例患者在发现巩膜溶解后,收住院治疗。入院后给予常规相应检查及细菌培养。及时停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并改用左氧氟沙星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加服维生素C、维生素B2等药物治疗。3例手术后患者巩膜溶解较严重,接近穿孔,给予行带蒂球结膜移植及羊膜移植和板层角巩膜移植等。 2.结果 6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巩膜溶解区较局限,检查角膜无浸润。3例巩膜溶解比较严重的患者出现刺激症状,发现角膜缘有浸润现象。巩膜坏死组织涂片以及细菌培养未发现白细胞以及真菌菌丝,做细菌培养呈阴性,1例糖尿病患者血糖轻微升高,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沉和类风湿因子以及C反应蛋白呈阳性。7例药物治疗患者约1周后见巩膜表层血管长入,2~3周巩膜缺损区纤维逐渐修复,周围球结膜逐渐沿暴露区巩膜爬行。2例带蒂球结膜移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1月巩膜修复。以上9例患者治愈,随访3个月~半年,未再次出现病变区巩膜溶解。 3.讨论 翼状胬肉的形成是由于组织中大量细胞生长因子高表达,直接刺激胬肉组织中多种细胞增生[2]。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唯一方法。手术的方式有多种,像羊膜移植、结膜移植以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还有抗代谢药物的术中应用等,虽然很好地控制了复发率,但还是出现了巩膜溶解的并发症。此并发症是巩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溶解破坏的过程,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早期出现,虽少见但较严重的一个并发症。有文献报道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而术后出现巩膜裸露区溶解坏死[3]。本研究中,9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未使用抗代谢药物,同样发生了巩膜溶解现象。分析原因:①患者自身免疫反应或超敏反应。本文中1例患者发生巩膜溶解后行带蒂球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后并未避免溶解,又行角巩膜板层移植,却再次发生溶解,拟考虑手术创伤或者缝线等刺激因素改变了宿主的抗原,激活了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细胞损伤引起难以控制的巩膜溶解。巩膜是一结缔组织,风湿病可以伴随巩膜炎,95%坏死性前巩膜炎有相关全身性疾病[4]。本研究中1例患者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免疫指标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更容易出现局部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巩膜溶解。②术中过分灼烧巩膜面。巩膜本身血管很少,仅分布于表层,巩膜基质层基本上不含血管[2]。所以,手术中巩膜过度灼烧或电凝止血,使手术区巩膜缺血,导致无菌性坏死。③手术中组织的损伤较大。对巩膜表面组织切除过深,其一造成巩膜胶原的破坏,为巩膜溶解坏死创造了条件,另外也损伤了巩膜表面血管,不利于组织修复。既往有研究报道,所观察巩膜溶解患者均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者[3]。本研究中,有2例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巩膜溶解最为严重。④患者自身因素。本研究中,1例患者有糖尿病史,2例患者年龄大于70岁,易发生溃疡及伤口愈合不良,年龄较大可能为高危人群。⑤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有关,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本身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影响愈合。本文中大部分患者通过停滴含激素类滴眼液,改用左氧氟沙星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类滴眼液后病情逐步得到控制,也印证的这一点。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术后巩膜溶解是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属于医源性疾病,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如何预防是关键,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巩膜局限性缺血变白就是早期观察到的先兆,需要及早更换药物,必要时可行带蒂结膜瓣移植。由于本文病例数尚少,不足以

翼状胬肉手术同意书

****眼科医院 翼状胬肉手术知情同意书 姓名:科别:眼科床号:住院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的眼患有疾病,需要在局麻下行: □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联合术中丝裂霉素C使用翼状胬肉是生长在角膜和结膜上薄的膜状物,是一种眼表常见疾病。生长的原因认为与干眼症、长期暴露于干燥、风沙、灰尘的环境以及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关。如果胬肉的生长引起不规则散光、侵及视轴导致视力下降或引起刺激、异物感等症状,或是引起眼球运动受限及复视等,则需要治疗。 对胬肉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单纯胬肉切除后复发率较高,可达20%~60%。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或丝裂霉素C使用可以明显降低手术的复发率,且安全有效。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以下是此次手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如眼球穿通、出血,麻醉药过敏或中毒,重者危及生命。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医生的对策: ⑴术中因患者情绪紧张,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或加重原有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恶化,以及可能诱发眼部血管意外导致失明------抢救; ⑵术中出血,术后出现结膜瓣下或羊膜植片下血肿------必要时予以冲洗; ⑶术中损伤巩膜或角膜基质,术后出现溃疡、穿孔------药物治疗或再手术; ⑷术中损伤肌肉致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再手术; ⑸术后感染------药物治疗或再手术; ⑹术后角膜上皮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角膜溶解和睑球粘连-----再手术; ⑺术后早期缝线脱落、羊膜脱落不能发挥作用------再手术; ⑻术后角膜混浊、散光影响致视力不提高甚至下降; ⑼丝裂霉素C引起眼部疼痛、眼表刺激症状、愈合延迟,巩膜和角膜的溶解、穿孔、结膜和角膜的瘢痕形成、虹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等,将来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的可能; ⑽尽管手术切除的很彻底,术后仍有再复发的可能性-----------再手术。 4.我理解如果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等疾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会加大,或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或心脑血管意外,甚至死亡。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手术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我同意在操作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对预定的操作方式做出调整。我并未得到手术百分之百成功的许诺。 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如果患者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请其授权的亲属在此签名: 患者授权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签名日期年月日 医生陈述 我已经告知患者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患者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 谈话医生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手术医生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翼状胬肉切除术临床路径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 (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无。 5.输血:无。

最新翼状胬肉手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翼状胬肉手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一、翼状胬肉手术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01)行翼状胬肉切除术(ICD-10 11.311) (二)诊断依据。1.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2.症状:异物感、散光、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 3.体征:睑裂区球结膜增生、肥厚,其下纤维血管侵入角膜,结膜充血。 4.病变直观,影响美观。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翼状胬肉(ICD-10H11.001)疾病编码。2.有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2-3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冲洗泪道。(3)心电图。(4)视力、眼压、验光、眼前节照相、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试验)、角膜曲率。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角膜地形图、眼前节OCT。(六)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2)对于手术风险大者(高龄合并全身内科疾病等)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对症保守治疗。(3)对于有明显手术禁忌症者,对症保守治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术前推荐不含激素类的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非甾体眼药水,常用量:局部广谱抗生素术前使用12次或以上,局部非甾体滴眼液每天4次。(2)术后推荐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常用量:滴眼液每日3-4次,眼膏每晚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