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熔铸着它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深厚教养,具有一种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睿智通达的理论境界,表达了人类的崇高价值理想的追求。马克思将现实提升到理论,在理论中注入现实,第一次将作为一种思辨哲学与千百万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内在地结合起来,使以往仅仅是一种美好向往的理想社会获得了理论论证,为理想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非马克思主义者的德里达会喊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未来。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2由此我们能够更深切地理解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阿尔都塞的下述看法:/马克思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问题,而且在长时期内是我们的问题,这一问题支配着我们的未来。阿尔都塞.读《资本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22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的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现实都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仍然有强大的具有强大生命力。

我们知道, 能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就是我们的党员、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而这一切离不开有效的理论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 关键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研究, 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必将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产生直接影响,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

毛泽东于1930 年 5 月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 指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 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 而是因为他的理论, 在我们的实践中, 在我们的斗争中, 证明了是对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我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正是在这篇重要文章中, 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过“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术语, 但反复阐明了对待他们所创立的思想体系的科学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序言中强调:“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同时, 他们还告诫道:“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他们反复告诫他们的同志: 他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那种“认

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的想法是一种“误解”。在这里, 他们一方面肯定了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性; 另一方面则强调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说明了理论必须跟随实践发展的极端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一原则, 决非出于自谦或其他方面的原因, 而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特殊品质决定的。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决定了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和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在用发展的观点观察世界和指导改造世界的同时也以同样的观点认识和对待自己。他们始终认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在生成中的时候, 才会产生。这样, 马克思主义以自身特有的品格粉碎了任何教条主义者所有懒汉般的幻想和企图。对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而言, 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谈得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其权威性毋庸置疑。然而,这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成不变、没有发展创新的教条。马克思和恩格斯承认:“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他们在《〈共产党宣言〉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承认: “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当时距《宣言》发表仅25 年时间,而《宣言》发表距今已有160 余年,时代局限自然更加明显。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会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方面是有“自知之明”的,无论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理论采取固步自封的态度,更没有要求后人把他们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或奉作金科玉律。故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到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结论、观点(包括个别原理)已经过时。这种时代局限同样存在于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著作中。这种局限有些受制于时代条件,有些则是知识或材料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但这种局限并不影响经典作家的伟大,也不会削弱他们思想的科学性。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形态, 对不断结合实际深刻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

当前学界有很多学者坚持主张从马克思主义最核心层次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核心层次?一种观点认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是指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价值观,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第二个层次是经典作家运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得出的重要结论,这些重要结论、观点、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第三个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随着条件的变化,它们有可能变得不正确了。这种观点强调,只有第一个层次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很多学者持这种观点。当前学界还有很多学者坚持主张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具体讲又有所有不同,一种是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综合的角度来理解整体性,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包括世界观、方法论,而且还应包括用这种世界观、方法论去解决现实问题而作出的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概括。可以把世界观、方法论作为基本原理的第一层次,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普遍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第二层次的基本原理。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第三层次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同时,它也必须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原则,即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或凌驾其上的普遍原则,不存在既不属于哲学,也不属于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而只属于作为整体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最一般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从属于马克思主义整体,彼此从理论上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不可分离,统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括地讲,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自己的全部理论中所贯穿的人民立场,是非常鲜明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向全世界召示: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列宁也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为群众服务和代表群众的,就必须在群众中大力开展工作.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把符合人民利益作为党的一切言论和工作的最高准绳.邓小平则是把自己视为“中国人民的儿子”,把包括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一起,作为衡量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江泽民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创立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些,都足以体现出不论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十分鲜明的共性,就是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立

场.\x0d二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问题、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所得出的科学结晶.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观点.\x0d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其每前进一步,都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实事求是,从而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法、提出新观点、创立新理论的过程.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自己以前理论观点的丰富和完善,还是后人对前人的创新和发展,概莫能外.可以说,在各种的方法中,思想方法是基础,而在各种思想方法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是根本.\x0d因此,我们共产党人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立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

在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否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实现中国化。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化的意义问题,其性质是多方面的。首先要看这种理论是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如果仅仅在“口径”、“话语”上照抄照办,却脱离新的实践,那恰恰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背道而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必须根据历史自身发展的法则发现历史自己提出并可能解决的任务, 并按照历史辩证法的逻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排斥以教条主义的态度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寻求答案的做法, 而是把握深蕴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和实质, 以之为指导来正确说明和解决现实运动中的问题。

如果不从马克思主义观点, 不从马克思主义方法的角度吸取实践的新经验, 就谈不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可见, 在实际问题面前,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排斥以教条主义的态度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和实质, 不仅被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而且赋予其以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科学阐释: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真理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高度, 才能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从而真正形成关于这一概念的科学阐释并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集中体现, 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目的。

因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无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内容及其内在逻辑中,还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己学说的郑重宣示中,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彻底原则,是它的生命力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只有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从它不断发展的历史和逻辑中,才能真正把握完整的精神实质,才能准确深刻地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表述。随着时代发展,基本原理表述可能发生变化,带有它那个时代的特点,但是基本原理根本精神不变。

第二,随着时代发展,基本原理的内容及各具体原理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像滚雪球一样包含着以往发展的全部优秀成果而不断壮大、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 它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形态。然而, 马克思主义无论怎么发展, 理论形态无论怎么丰富, 它都有着贯穿始终的根本和实质性的内容。只有认清了这个根本和实质, 才能始终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与任何其他事物一样, 都有自己存在的根据, 具有自身的本质与特征。其本质是它得以存在的根据, 其特征是它与其他事物相区别时表现出来的各种属性。认清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本质和特征是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甚至是前提性的条件。只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本质, 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也才能不断地根据时代和实践的新发展, 不断地对它做出新的阐释, 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与时俱进”。只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特征, 我们才能够在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厘清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哪些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的认识, 哪些是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才能做到“明辨是非”。可见,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本质与特征的研究, 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论域。

八、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有其自身重要的功能。深入研究这些功能及其发挥的条件, 是马克

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功能研究,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即有哪些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如何实现。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功能, 既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本质的理解, 更有助于增强我们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做到政治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作用, 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是一种高度浓缩、极其精炼的形态, 是一种精神力量, 如何把它与各种实践活动、各项实际工作甚至与有不同特点的个体和群体的实际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不断转化为物质力量,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内在要求如何有效地转换为我们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 研究它的实现途径。只有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找到它的实现途径, 才能切实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作用, 真正起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 增强理论教育实效, 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得到广泛认可,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治民主、社会事业等取得了显著进步的同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又为我们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党又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它标志着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深化。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始终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学风, 如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制约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只有坚持优良的学风, 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促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坚持优良的学风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反对教条主义。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就必须理解、掌握和运用理论的精神实质, 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可见,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揭示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 弘扬优良学风, 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是当前乃至今后亟需加强研究的领域。只有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理论教育内在关系的研究,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理论教育目的的内在关系, 认清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理论教育效果好坏的密切

联系, 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 才能切实提高理论教育的效果, 更好地实现理论教育的目的。

简单地从不同的属性、不同的角度等方面加以说明, 完全忽视了在现实生活中, 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一致的现象。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关系应该放在更加现实、更加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分析,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简单、理想的环境中只作线性的分析。

深入研究过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经验, 分析原因, 总结规律, 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关系研究的深化, 更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认清产生分离、不一致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必将对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一致的问题产生重大影响, 对我们少犯错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该说,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深刻体现。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的拓展,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深化, 是当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可以说, 只有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也只有从整体性的视角展开深入研究, 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本质规定。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从事科学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实现人类解放。由这一核心主题形成的思想体系的性质及本质特征、科学性、生命力或当代价值等,也是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检验和发展的。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马克思以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认识为起点,在批判19 世纪资产阶级社会在人的解放中所表现出的严重片面性与局限性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这一核心主题,并最终完成了对这一核心主题的理论建构。这一社会理想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创造的全过程,把人类解放及人的解放看作是随人类文明演进不断实现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思想理念永远不会过时。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宏观主旨,我们在时代不断发展面前,要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就是要使之保持开放性、批判性,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开放和批判的交融中,实现对它们的超越。

没有理解其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 实际上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给实践造成了巨大危害。比如, 有的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却没有对马克思主义观点作深刻认识, 没有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实践中与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南辕北辙; 有的是片面强调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 而没有认识到对原理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理解和运用蕴含其中

的方法, 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常常是简单、机械地记几个结论、背几段句子, 结果是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真正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有的是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的重要性, 却无视这些方法是来源于、蕴含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之中的, 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理解为一种纯粹的方法, 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结果是高喊坚持马克思主义, 实际上却处处干着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 严重影响党群关系, 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如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处理中国现实问题

1.中国现实问题

中国最大的现实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问题就是围绕社会主义展开的问题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深刻体现。当当前,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这个问题上还存在诸多不足, 深入认识、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有助于我们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解决现实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问题。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表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还未得以科学揭示,这一方面是源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的研究不够深入有重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使命在于立足19世纪的资本主义现实科学地预测共产主义的未来,他们的预测总体上被证明是科学的和正确的。今天人们面对的是社会主义现实,解决社会主义长远发展问题必须立足这一现实,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进行科学把握。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的发展规律如何?邓小平给予了初步揭示,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呈现出全面性、复杂性和总体性的特点,准确地把握它的发展规律刻不容缓。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宝贵经验,把这些宝贵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任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上已得以初步展开,但是理论上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特别是在哲学上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建设,等等。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层面完整准确、科学合理地给予了理论的解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外矛盾牢牢地掌控在执政

党手中,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一些消极腐败现象还在滋生蔓延。0[4]只有掌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运动规律,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才可能减少代价,避免矛盾激化给社会主义带来的威胁,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来。

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问题。在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被作为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向了历史的前台。然而,在改革继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展开、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西方文化全面入境的总体性社会发展格局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建设面临的是全新的复杂环境,一方面国际环境和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现有政治文明框架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从社会主义面向未来的长远发展来说,必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内在关系研究,找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生态和谐0发展的基本规律,突破当前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的和政治的问题。目前,我们在这些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很多,如/三农0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极为突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许多人认为农民不是不懂政治和不讲政治,其实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恰恰是最讲政治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从长远的角度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现阶段要特别关注各阶级力量及要求的发展变化,将其中积极的因素吸收进社会

4.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规律性研究。以人为本就是向马克思/现实的人0的回归。/现实的人0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全面发展。然而,一方面在现阶段还没有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内在同一关系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痼疾)))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大量存在,因此物化和异化同样普遍存在。如何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些痼疾和缺陷是摆在马克思主义面前的重大理论课题。重要的是把执政的公务人员特别是高级官员放在民主的阳光之下,接受群众监督,这是非常有效的办法。比如,把官员的收人财产公之于众,这使得许多腐败问题就能够消除,现在已经引起不少贪官的恐惧。如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那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在科教兴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将不断提升,同时科学技术给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同样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就业问题、环境问题、道德和伦理问题等等。如果能够避免西方世界在运用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这些副产品,那也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的重大成就。

5.社会主义如何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中发展壮大的战略课题。必须面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在

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过程中处于劣势的事实,研究社会主义如何同资本主义打交道,并且做到既保持、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又和资本主义社会平等地和平相处、广泛交流;既要更加坚定地走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又要得到西方世界的尊重、承认甚至支持;既要坚持并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又能够批判地继承现代西方社会的文明成果,等等。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适时地准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为制定社会主义的外部发展战略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南。以上五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问题域中的主线和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更应该理解为难得的机遇。

2.运用马克思主义处理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旗帜,是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继续推进工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时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气壮”又“理直”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党员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强调: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0[6]只有抓住根本,理论才会被群众掌握。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既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又揭示了理论转变为物质力量的关键)))掌握群众,即理论的大众化。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一种自觉行动,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功能、解释功能。其他的重大措施也是要真正发扬民主,不怕群众提出尖锐批评,能够撤换那些相形见绌的不称职干部,把优秀的分子推上领导岗位。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改革,因为官本位根深蒂固,许多腐败问题往往出在干部制度方面,行贿受贿拉关系、买官卖官搞腐败等行为往往都与此紧密相连。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多一些民主少一些独断,希望干部制度改革真正触及深层次矛盾。

党员干部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哲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作为党员干部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并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解决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钥匙”打开科学发展的问题之“锁”,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毛泽东曾经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邓小平也倡导: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江泽民也强调: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工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工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工夫.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又一次强调: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这里,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既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用”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党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什么,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根本目的就在于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于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必须首先了解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什么.虽然,许多党员干部都经常讲“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但在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对此十分清醒,这是造成为什么有些党员干部口口声声喊马克思主义,但却不能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马克思主义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立场、观点、方法呢?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从而得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道路。它既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而得出的结论,又是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提升而形成的理论,还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而创造的理论。

研究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的本质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过程中,必须把对/事实0作/问题0的分析与解答摆在首位。当前最大的现实是社会主义,必须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的内在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规律性、社会主义如何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中发展壮大的战略课题等等重大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要反对事实和问题的分离、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内在分离,反对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掌握和运用唯物的观点,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唯物的观点转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要树立求真务实思维,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党员干部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做决策,而决策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对决策对象的认识是否客观正确。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对一些事情不敢拍板,指导工作模棱两可,说些“车轱辘”话,往往是因为心里底气不足和底细不清,缺乏调查研究;有的党员干部“情况不明决心大”,在对实际问题缺乏调查研究的情况下,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最后拍屁股走人。所以,党员干部要掌握和运用求真务实思维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注重吃透“上情”和吃透“下情”相结合。求真务实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工作方法的基石,一方面既要把握上级的方针政策,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又要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空间和客观条件为转移,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在性和实效性。我们既不能借口本地本部门的特殊而自行其是,也不能脱离客观实际而死搬硬套。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和条件中存在的,把握住这一客观事物存在的时间、空间和条件,就比较容易客观地把握这一事物的实际和实质,从而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但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其自身系统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其与其它几个至关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应用的基本命题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应用过程中,特别是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除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外,还有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本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风等马克思主义应用研究,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范畴或基本命题。而这些马克思主义应用研究的基本范畴或基本命题,尽管提出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但在马克思主义应用中相互关联的甚至纵横交错的,都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透彻阐释去凸现其中国化现实价值的。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②这就要铲除产生特殊化和腐败的经济、政治、意识、文化、社会等各种土壤,习惯势力是最可怕、最难克服的势力,需要实施系统工程。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靠制度的完善及其执行的严格,必须通过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效果。最近中央制订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制度,正在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关键在落实。必须形成全民积极参与治理的社会氛围,对苍蝇和老虎一起打。从意识上摈弃特殊化和腐败的思想行为,形成全民的歼灭战、持久战。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

制度?。鉴于此,我们应当联系实际,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领会与运用。

掌握和运用实践的观点,增强抓落实的本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大飞跃,这在工作中要求我们树立实践思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描绘“宏伟蓝图”的党员干部,而真正缺少的是有抓落实能力的党员干部,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古人云:“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真正有能力的党员干部应该做到口能言,身能行,做真抓实干的表率。所谓“文章写在大地上,果实结在天地间”,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注重行,把口动变成心动,把心动变成行动,切忌“描绘蓝图时心动、动员讲话时激动,抓落实一动不动”。党员干部掌握和运用实践的观点,还要在会干与巧干的关系中注重巧干,在外在名分与实际效果的关系中注重实际效果,允许干的就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大胆干,不允许干的就坚决不干,没有规定干和不干的,就创造性、灵活性地干,在干中探索、总结、完善;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少争论、多干事,少谋人、多谋事,努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者上,坐而论道、说东道西、指手画脚者让的用人环境,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把一项项具体的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推动本地本部门工作。

掌握和运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系统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所谓辩证观点,就是要运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眼光来看问题,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统一,在注重矛盾双方统一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对立。一方面,党员干部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如何避免“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进而掌握驾驭全局工作的主动权,基本的方法就是集中精力抓住每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紧紧扭住影响全局、事关成败的主要矛盾不放松,拿定主意,果断出击。另一方面,我们做工作,既要抓重点,又要抓全面,学会用“两分法”看问题,力戒把重点当成“唯一”,在抓经济建设、紧紧扭住科学发展第一要务的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不能放松,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全面的党员干部。

掌握和运用发展的观点,探索科学发展的路径。发展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运动变化,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把社会发展看作一个具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过程,不能随意脱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犯落后和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具体工作中主要把握好“需要与可能、主观与客观、当前与长远”三对矛盾,既不能超越历史、不切实际、好

高骛远地去干那些办不到的事情,也不要推卸该承担的责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无所作为,该干的事情不认真办好,而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方位,以创新的精神、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变化,过去管用的经验方法,现在可能就不管用,所以,要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情况,避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最后,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我们是历史中的人,我们也是历史中的一段,我们现在评价历史,将来历史也会评价我们,我们评价过去的领导和工作,应考虑到当时的历史局限性,不可信口开河,以现在作参照物,否定过去,看不到历史的延续性。

掌握和运用群众的观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最高价值目标。所以,就党员干部来说,树立群众观点,就是要树立人本执政理念,即把人民群众当作主体,依靠人;把人民群众看作目的,一切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当作尺度,尊重群众。在新的形势下,要更加注重解放人与开发人,通过尊重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尊重个人及其个性、倡导人的自立等基本手段,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要从思想和行动上更加注重人的生命权、生存权、发展权、知情权,彰显发展中的人本思想,让人民群众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这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当下的最好诠释。

明灯一盏耀千,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寻求自身解放的精神支柱,它代表了人类信仰发展的方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面对新情况,回答新问题,不断研究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必须坚持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解决问题,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我们方向、给我们思路、给我们启迪、给我们办法、给我们指导。当然,要养成掌握和运用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批判,不断循环往复。但若能形成把解决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肯定会促成问题的解决,我们也必然会受益匪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