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外国文化导论--串讲

外国文化导论--串讲

外国文化导论--串讲
外国文化导论--串讲

《外国文化导论》串讲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无分。

【P7 】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学者[ ]出版了《西方的没

落》,从而提出了“文化形态史观”。

A.斯宾格勒

B.叔本华

C.汤因比

D.尼采

从而提出了“文化形态

A.《西方的没落》

B.《历史研究》

C.《西方文明史》

D.《世界文明史》

【P15 】3. 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又称为[ ]。

A.玛雅文明

B. 爱琴文明

C.阿兹特克文明

D.印加文明

【P26 】4.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 ]。

A. 《奥德赛》

B. 《奥赛罗》

C. 《美狄亚》

D.《俄狄浦斯王》

【P32 】5.[ ]是雅典古典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雅典成

为“全希腊的学

A.梭伦时代

B.伯里克利时代

C.克利斯提尼时代

D.荷马

时代

【P37 】6.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是。

A.阿克那西曼德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P37 】7. 下列不是古希腊哲学家的是。

A.苏格拉底

B.卢克莱修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P39 】8.古代希腊最有名的喜剧作家是[ ]。

A.欧里匹得斯

B.索福克勒斯

C.埃斯库罗斯

D.阿里斯

托芬

【P44 】9.“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是[ ]的名言。

A.欧几里得

B.第欧根尼

C.阿基米德

D.泰勒斯

【P58 】10.下列人物不是罗马史学家的是。

A.李维

B.塔西佗

C.凯撒

D.希罗多德

【P58 】11. 塔西佗、萨鲁斯特和[ ] 被称为“罗马三大史学

家”。

A.李维

B.波里比阿

C.大加图

D.西塞罗

【P62 】12.公元392年罗马皇帝宣布[ ]为国教,并开始镇压异教和异端。

A.耆那教

B.琐罗亚斯德教

C.犹太教

D.基督教【P63 】13.古代希腊文化和后代欧洲文化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

A.爱琴文化

B.罗马文化

C.希伯来文化

D.埃及文化

【P81 】14.在中世纪前期,[ ]的哲学和神学一直是基督教的正统官方学说。

A.柏拉图

B.奥古斯丁

C.阿伯拉尔

D.安布罗斯

【P81 】15.[ ]的学说在13世纪后被奉为天主教的官方学说。

A.托马斯·阿奎纳

B.奥古斯丁

C.阿伯拉尔

D.安布罗斯

【P86 】16.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意大利作家是[ ]。

A.彼特拉克

B. 莎士比亚

C. 但丁

D. 伊拉斯谟

【P87 】17.基督教的教堂建筑主要有罗马式风格和[ ]风格两种形式。

A. 哥特式

B. 科林斯式

C. 爱奥尼亚式

D.多利亚式

【P97 】18.路德于1517年贴出[ ],从而导致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

A.《论基督徒的自由》

B.《基督教原理》

C.《教会的巴比伦之囚》

D.《九十五条论纲》

【P97 】19.提出“因信称义”学说的德国的宗教改革家是。

A.胡斯

B.闵采尔

C.加尔文

D.路德

【P104 】20.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作品是。

A.《君主论》

B. 《太阳城》

C.《乌托邦》

D.《新工具》

【P105 】21.创作了《愚人颂》的荷兰哲学家是。

【P107 】22.“知识就是力量”是[ ]的名言。

A.弗兰西斯·培根

B.笛卡尔

C.洛克

D.休谟

A.弗兰西斯·培根

B.笛卡尔

C.洛克

D.休谟【P112 】24.《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赛罗》的作者是。

A.乔叟

B.莎士比亚

C.薄伽丘

D.拉辛

【P112 】25.以下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是。

A.《哈姆雷特》

B.《无事生非》

C.《李尔王》

D.《奥赛罗》【P113 】26.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 ]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A.拜伦

B.雪莱

C.弥尔顿

D.塞万提斯

【P113 】27.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

A.《伪君子》

B.《人间喜剧》

C.《母亲》

D.《堂吉诃德》

【P119 】28.达·芬奇的[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A. 《西斯廷圣母》

B.《大卫》

C.《蒙娜丽莎》

D.《春》

【P119 】29.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 [ ] 被称为文艺复兴“艺术三杰”。

A.乔尔乔内

B.拉斐尔

C.提香

D.贝里尼

【P127 】30.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

A.开普勒

B.哥白尼

C.托勒密

D.伽利略

【P128 】31.因为宣扬“日心说”而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的是。

A.开普勒

B.布鲁诺

C.哥白尼

D.伽利略【P130 】32.[ ]的名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稍微远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A.爱因斯坦

B.哈维

C. 普朗克

D.牛顿

【P135 】33.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是。

A.荷兰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P141 】34. 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出自

A.洛克

B.休谟

C.伏尔泰

D.笛福

【P141 】35.下列作品中,卢梭的著作是。

A.《代议制政府》

B.《社会契约论》

C.《哲学通讯》

D.《人性论》

【P141/147 】36.以下[ ]不是卢梭的作品。

A.《爱弥尔》

B.《忏悔录》

C.《风俗论》

D.《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P143 】37.被称为百科全书派的领袖的是。

A.洛克

B.密尔

C.狄德罗

D.斯宾诺莎

【P150 】38.《浮士德》是[ ]的代表作。

A.莱辛

B.席勒

C. 博马舍

D.歌德

【P163 】39.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

A.康德

B.尼采

C.维特根斯坦

D.罗素

【P164 】40.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是。

A.海德格尔

B.尼采

C.叔本华

D.黑格

【P166 】41. 下列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的是。

A.圣西门

B.马克斯·韦伯

C.傅立叶

D.欧文【P166 】42.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圣西门

B.莫尔

C.傅立叶

D.欧文

【P173 】43.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生物进化基本规律的是[ ]。

A.孟德尔

B.拉马克

C.赫胥黎

D.达尔文

【P179 】44.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 ]。

A.雨果

B.司汤达

C. 巴尔扎克

D.梭罗

【P188 】45.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和《复活》的

创作者是。

A.列夫·托尔斯泰

B.阿·托尔斯泰

C.普希金

D.契诃夫

【P193 】46. 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塑家,被誉为“现代的米开朗基罗”的是。

A.拉斐尔

B.米勒

C.罗丹

D.凡高

【P195 】47.《花瓶中的十二株向日葵》的作者是。

A.拉斐尔

B.米勒

C.罗丹

D.凡高

【P196 】48.下列作品中,莫扎特的作品是。

A.《费加罗的婚礼》

B.《蓝色多瑙河》

C.《猫》

D.《月光》

【P197 】49.下列作品中,贝多芬的作品是。

A.《图兰朵》

B.第五交响曲《命运》

C.《伦敦交响曲》

D.《卡门》【P201 】50.[ ]不是柴科夫斯基的作品。

A.《茶花女》

B.《睡美人》

C.《胡桃夹子》

D.《天鹅湖》

【P201 】51.下列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是。

A.小约翰·施特劳斯

B.肖邦

C.李斯特

D.柴科夫斯基

【P203 】52.1848年[ ]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A.《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 《神圣家族》

D.《反杜林论》

【P220 】53.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划分的三个层次中不包括[ ]。

A.意识

B.潜意识

C.超意识

D.无意识

【P220 】54.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 ]。

A.荣格

B.马斯洛

C. 弗洛伊德

D.柏格森

【P224 】55.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法国哲学家[ ]。

A.索绪尔

B.萨特

C. 福柯

D.罗兰·巴特

【P225 】56.丹尼尔·贝尔认为按照工业化的程度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种形态。以下不属于这三种形态的是[ ]。

A.前工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后工业社会

D.农业社会

【P228 】57.对当下西方社会的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思想有[ ]

的“交往行为理论”。

A.哈贝马斯

B.德里达

C.利奥塔

D.德勒兹

【P231 】58. 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作者是。

A.茨威格

B.卡夫卡

C.托马斯·曼

D.罗曼·罗兰

【P232 】59.[ ]是海明威的作品。

A.《老人与海》

B.《百年孤独》

C.《二十二条军规》

D.《等待戈多》

【P232 】60.[ ]不是海明威的作品。

A.《太阳照常升起》

B.《永别了,武器》

C.《麦田里的守望者》

D.《丧钟为谁而鸣》

【P263 】61.古代两河流域使用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腓尼基文字

【P263 】62.楔形文字是[ ]使用的文字。

A.古印度

B. 古埃及

C.古代两河流域

D.古代美洲

【P266 】63.古代巴比伦法律精神集中体现在[ ]。

A.《摩奴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P269 】64.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史诗是。

A.《吉尔伽美什》

B.《埃达》

C.《萨迦》

D.《罗摩衍那》

【P272 】65.希罗多德说:“埃及是[ ]的赠礼。”

A.莱茵河

B.尼罗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

【P272 】66.在古代埃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 ]。

A.先知

B. 法老

C.哈里发

D.因陀罗

【P285 】67.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一神教信仰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耆那教

【P300 】68. 大梵天、毗湿奴和[ ]是婆罗门教三大主神。

A.伊斯塔尔

B. 阿蒙

C. 马都克

D.湿婆

【P301 】69.古代印度的种姓划分是由[ ]正式确立的。

A.《摩奴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P301 】70.古代印度四个种姓中地位最低的是[ ]。

A.婆罗门

B. 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P302/303/296】71.下列没有对佛教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是。

A.释迦牟尼

B. 玄奘

C. 阿里

D.阿育王

【P314 】72.伊斯兰教的宗教经典是。

A.《奥义书》

B.《新约》

C.《古兰经》

D.《旧约》

【P315 】73. 哈瓦立及派、什叶派和[ ]是伊斯兰教的三大宗教派别。

A.天衣派

B.虔诚教派

C.逊尼派

D.白衣派

【P322 】74. [ ]是阿拉伯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A.《一千零一夜》

B.《往世书》

C.《万叶集》

D.《五卷书》【P339 】75.[ ]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对后代日本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A. 《竹取物语》

B. 《源氏物语》

C. 《今昔物语》

D.《平家物语》

【P343 】76.美洲古代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不包括[ ]。

A.玛雅文明

B.迈锡尼文明

C.阿兹特克文明

D.印加文明

【P343 】77.玛雅人在农业生产中培育出许多粮食新品种,其中有[ ]、西红柿等。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大麦

【P356 】78.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亚洲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作家是。

A.芥川龙之介

B.小林多喜二

C.川端康成

D.大江健三郎

【P363 】79.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是。

A.泰戈尔

B.迦利布

C. 大江健三郎

D.川端康成

【P374 】80.被西方学者推崇为埃及的歌德,198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A.索因卡

B.库切

C.戈迪默

D.马哈福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空)1分,共16分)

【P2 】1.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特征:动态性

、阶段性、创造性和差异性。

【P2 】2.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特征:动态性、阶段性、创造性和差异性。

【P2 】3.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特征:动态性、阶段性、 创造性

和差异性。

【P3 】4.关于人类文化起源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神创论、进化论和人类活动创造论。

【P4 】5.关于人类文化起源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神创论、进化论和人类活动创造论。

【P4 】6.关于人类文化起源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神创论、进化论和人类活动创造论。

【P26 】7.史诗《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是古希腊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文化史料。

【P31 】8. 希腊古典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城邦国家是雅典和斯巴达。【P32 】9. 伯里克利时代 是雅典古典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雅典成为“全希腊的学校”。

【P39 】10.古代希腊最有名的喜剧作家是 阿里斯托芬 。

【P42 】11.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 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

【P62 】12.公元392年罗马皇帝宣布 基督教为国教,并开始镇压异教和异端。

【P63 】13. 罗马文化 是古代希腊文化和后代欧洲文化之间的桥梁和中介。

【P71 】14. 公元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

【P71 】15.公元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 东正教 和天主教。

【P71 】16.十字军动征既是西方教会和统治者对东方财富的血腥掠夺,又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血腥交流。

【P82 】17. “经院哲学”是在教会、修道院的学校和大学中生存的哲学神学。

【P87 】18.基督教的教堂建筑主要有罗马式风格和 哥特式风格两种形式

【P87 】19.基督教的教堂建筑主要有罗马式风格和哥特式风格两种形式。

【P93 】20.航海家哥伦布在1492年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线。

【P95 】21.意大利 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

【P104 】22.《君主论》 是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作品。

【P108 】23.笛卡儿哲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

【P119 】24.文艺复兴“艺术三杰”分别是达·芬奇、拉斐尔和 米开朗基罗 。

【P119 】25.《蒙娜丽莎》是 达·芬奇 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P128 】26.布鲁诺 因宣扬“日心说”而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P135 】27.法国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

【P137 】28.法国的《人权宣言》、英国的《权利法案》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一起构成了“人权之鼎”的三足。

【P137 】29.法国的《人权宣言》、英国的《权利法案》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一起构成了“人权之鼎”的三足。

【P137 】30.法国的《人权宣言》、英国的《权利法案》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一起构成了“人权之鼎”的三足。

【P140 】31. 《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著作。

【P141 】32.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P143 】33. 狄德罗 被称为百科全书派的领袖。

【P162 】34.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亚当·斯密 和大卫·李嘉图。

【P164 】35.黑格尔 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P166 】36.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P168 】37.边沁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原则。

【P173 】38.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生物进化基本规律。

【P193 】39. 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塑家,其代表作有《吻》、《思想者》等。

【P210 】40.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是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典型症候。

【P220 】41.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P220 】42.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划分的三个层次为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

【P228 】43. 对当下西方社会的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思想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P233 】44. 高尔基 的自传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P261 】45. 两河流域 文明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文明。【P269 】46. 《吉尔伽美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史诗。

【P280 】47. 胡夫 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P285 】48.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一神教信仰的宗教是犹太教。

【P290 】49.律法书卷又称“摩西五经”,共五卷,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P290 】50.律法书卷又称“摩西五经”,共五卷,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P295 】51. 希伯来文化 与希腊文化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两大源泉。

【P295 】52. 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两大源泉。

【P301 】53.一般说来,古代印度有四个种姓:婆罗门 、刹帝利、吠舍与首陀罗。

【P301 】54.一般说来,古代印度有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与首陀罗。

【P304 】55.佛教建立约四百余年后,分为两派:大乘和小乘。

【P305 】56.西方人将《摩诃婆罗多》和 《罗摩衍那》 称为印度的两大史诗。

【P305 】57.西方人将《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称为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

【P314 】58.《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宗教经典。

【P315 】59.伊斯兰教的三大宗教派别是哈瓦立及派、逊尼派和什叶派。

【P337 】60. 武士道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精神工具。

【P337 】61.武士道是日本军国主义 的思想渊源和精神工具。

【P339 】62. 《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对后代日本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P343 】63.美洲印第安文化包括玛雅文化 、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P363 】64. 泰戈尔 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名词解释题:

1.智者学派【P37 】

公元前5世纪左右,希腊雅典率先出现一批以教授演说和论辩术为业的思想家,他们被称为“智者”或“诡辩家”。智者们关心的不是宇宙的本原,而主要是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从此,“人”成为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智者学派带来希腊哲学从自然主义向人文主义的转折。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

2.《十二铜表法》【P53 】

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制定的法律,它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相对公平和民众意识的成文法典。该法大多数条款沿袭了古代习俗,但对往日贵族的滥用权力有所限制,平民的政治权力也有所体现。《十二铜表法》的制定表明,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成为罗马文化的重要特征。

3.十字军东征【P71 】

从表面上看,十字军东征是西方的基督教徒对异教徒的征讨,目的是收回圣城耶路撒冷,但实际上是西欧的封建统治者和贪婪的僧侣对东方财富的垂涎。从1096年到1291年,历时近二百年,十字军前后共进行八次东征。十字军东征本质上是西方教会和统治者对东方财富的血腥掠夺,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血腥的交流。

4.骑士制度【P81 】

骑士制度是西欧骑士阶层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以及多方面生活的总称。它的物质基础是采邑制。骑士本身是封建主,以“忠君、护教、行侠”为基本准则。骑士制度在12世纪前后发展到顶点,随着火器的发明和雇佣军的出现,骑士制度走向衰落,骑士也变成社会的毒瘤。

5.经院哲学【P82 】

经院哲学是中世纪西欧教会、修道院学校和大学中生存的哲学神学。将论辩逻辑和神学结合是它的主要形式特征。经院哲学中长期存在唯名论与实在论、亚里士多德主义与柏拉图主义两种论争,它表现了经院哲学与神学基本理论的分歧。

6.文艺复兴运动【P94 】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所进行的一次反教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15世纪末和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逐渐发展到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到17世纪初期结束。

7.巴洛克艺术【P125 】

“巴洛克”(Baroque)是1600年至1750年间在欧洲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它产生在意大利,发展于欧洲信仰天主教的大部分地区。17世纪末巴洛克艺术中心转到法国,并最终演变为“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异常华丽,夸张、怪诞,复杂繁琐并充满动态美,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集绘画、建筑与雕刻于一体,具有综合性。因巴洛克艺术个性突出,广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8.狂飙突进运动【P148 】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文学运动。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当时一批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追求个性解放,从而发表了大量具有强烈反封建精神的作品。青年歌德和席勒是这一运动的优秀代表。

9.洛可可风格【P152 】

洛可可风格(Rococo)开始是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它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其特点是色彩明快、装饰纤巧。代表作是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洛可可风格也体现在绘画领域,代表作是布歇的《出浴的狄安娜》。

10.功利主义【P168 】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它产生于近代英国,代表人是边沁。边沁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原则。边沁的功利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更明确、更彻底的理论辩护,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11.实用主义【P221 】

实用主义是20世纪的美国哲学,它充分体现了美利坚民族注重求实精神,履行功利主义的原则。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皮尔斯,威廉·詹姆斯提出“有用的就是真理”,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应用到各个领域,成为美国最负盛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

12.结构主义【P223 】

结构主义属于20世纪科学主义哲学范畴。广义的结构主义包括四个分支,即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皮亚杰的发生心理学派和20世纪法国的各种结构主义学派。狭义的结构主义主要是法国的各个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试图用自然科学的精密手段研究、探索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相信:在杂乱无章的表象世界下面,隐藏着一个内在的稳定结构,并支配着表象世界。人们可以通过结构主义的方法认识和掌握这一结构,发现世界的多样性背后隐藏的统一性和不变性。

13.文化工业【P250 】

文化工业是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概念,最初是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从文化制作者、生产者的角度提出。认为,“文化工业只承认效益”,文化工业制作和传播的根本动力是对利润的无限追求。文化工业的典型产物是彻头彻尾的商品。20世纪以来将大众文化发展成“文化工业”的主要是美国。

14.法兰克福学派【P252 】

15.《汉谟拉比法典》【P267 】

亦称“石柱法”,是古代巴比伦法律精神的集中体现。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法典条文282条,以“公

平”、“正义”为宗旨,目的在于协调社会的整体关系,使“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 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以及对奴隶的处罚等内容。旨在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研究古巴比伦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16.法老制度【P272 】

法老(Pharaoh),本意为“大宫殿”。古代埃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既是国王,又兼管宗教事务,法老自称“太阳神之子”。法老拥有埃及全部土地,有权制定法律,征管税收,并负责率军抵御外敌入侵。法老之下,设首相,拥有行政、司法和财政权,但在法律上,法老是最终裁决者。法老对臣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17.吠陀【P298 】

印度人最古老的宗教文献。“吠陀”(Veda)原意是“知”,

有“知识、学问和智慧”的意思,原指“古印度宗教知识总称”,后转化为“教义、经典”之意。吠陀分为四种:《梨俱吠陀》、《娑suo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是婆罗门教的主要经典。

18.百年翻译运动【P320 】

750年,在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们的大力支持下,阿拉伯帝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百年翻译运动。各地典籍珍本源源不断运到智慧宫,众多精通阿拉伯语、希腊语或波斯语的基督教徒或祆教徒也被不惜重金、不分宗教身分延聘到首都巴格达。百年翻译运动中,翻译的书籍种类繁多,从天文学、医学、几何学到文学、历史、哲学等,应有尽有。其中天文学、医学、数学、哲学著作多译自印度和希腊典籍,而文学多译自波斯和印度典籍。百年翻译运动为造就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19.武士道【P337 】

武士道即武士精神,它既是日本武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是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包括效忠君主、崇尚武艺、忠勇义烈和绝对服从等讲究“信义”、“廉耻”的封建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其中“忠诚”是核心和灵魂。武士道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精神工具。

20.伊斯兰现代主义【P366 】

19到20世纪阿拉伯国家由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时期掀起的思想启蒙运动之一。伊斯兰现代主义强调通过宗教改革以振兴伊斯兰文明,本质上振兴伊斯兰教。它主张在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影响、提出改革主张的同时,力图在伊斯兰教传统与现代变革之间建立联系;在以天启和早期伊斯兰教历史为重大改革主张依据的同时,大量引进西方的思想和制度。代表人物有哲马鲁丁·阿富汗尼和埃及的穆罕默德·阿布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P47 】1.古代希腊文化的基本特征。

【P63 】2.古代罗马文化的价值。

【P74 】3.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特征。

【P78 】4.基督教在中世纪的作用。

【P95 】5.人文主义的内涵。

【P116 】6.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及其基本特征。

【P136 】7.18世纪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

【P176 】8.浪漫主义文学及其基本特点。

【P303 】9.佛教的基本教义。

【P334 】10.日本民族心理的特征。

【P350 】11.日本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P351 】12.日本的“文明开化”政策。

简答题【参考答案】

1.古代希腊文化的基本特征。【P47 】

古代希腊文化具有三大基本特征:

第一,希腊人是从人的自然需求出发来关注人和世界的关系的。

第二,古代希腊文化具有强烈的理性精神。

第三,在长期的发展中,在原始文化的“人神同形同性”和泛神论的基础上促进了以“逻格斯”为中心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萌芽,从而奠定了后来西方世界思维模式的基础。

2.古代罗马文化的价值。【P63 】

第一,罗马文化是古代希腊文化和后代欧洲文化之间的桥梁和中介。

第二,罗马文化使“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进一步定型。

第三,在政治上,由罗马人创立的共和制度对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罗马人所建立的行省制度、军团制度都是罗马文化实用性和民族性的最好体现。在法律上,以体系完备闻名于世的罗马法是新兴资产阶级理论的思想渊源之一,也是近代欧洲各国立法遵循的范本。

3.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特征。【P74 】

基督教基本教义:

第1, 上帝是三位一体的神;

第二,上帝创世、基督复活与末日审判;

第三,原罪说;

第四,天堂与地狱说;

第五,对上帝驯服的“救赎说”。

基督教文化基本特征:

第一,信仰的对象是“上帝-耶稣”;

第二,信仰的目的是“救赎”;

第三,信仰的方式是强调人身的精神力量的作用。

4.基督教在中世纪的作用。【P78 】

进步作用:

在中世纪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基督教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首先,基督教给了中世纪早期贫困的人们以心灵上的安慰,让他们在尘世的绝望中看到了天国的希望。

其次,基督教思想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稳定的力量,并对日耳曼民族起到了开化的作用。

第三,对于日耳曼人来讲,基督教还是一个完善的组织结构的示范。

第四,基督教由于其宗教的特定性质,有意无意地保留和传播了古代文化。

消极作用:

当然,基督教思想文化体系本质上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世纪,基督教及其教会也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自由,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精神枷锁,尤其在中世纪后期阻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

5.人文主义的内涵。【P95 】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既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也是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人文主义的内涵大致包括:

第一,用人权反对神权;

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第四,在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民族统一,反对封建割据。

6.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及其基本特征。【P116 】

古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的保守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第一,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第二,思想上崇尚理性;

第三,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7.18世纪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P136 】

首先,启蒙思想家提出要用理性及建筑于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摆脱愚昧,彻底铲除封建专制存在的土壤,彻底打破麻痹世人的宗教迷信和谎言。

其次,启蒙思想家利用近代以来所积累的关于自然和人的各种科学知识成果和哲学认识成果,特别是运用自然法理论,以人的本性作为思想的出发点,为人们描绘出理性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一个自由、平等、博爱、基于天赋人权之上的理性国家,并构想了实现理性王国的途径。

8.浪漫主义文学及其基本特点。【P176 】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爆发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文学运动,是资本主义新的社会形态出现后人们情绪动荡、同时对理想世界乐观展望的产物。

浪漫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强调创作自由。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平庸粗陋的现实,回避描写现实生活,偏重表现

主观理想和主观感受,作品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第二,崇尚大自然,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相对立。

第三,艺术上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作家追求创作的独创性,追求新奇、非凡和强烈的艺术效果,推崇民间文学,常选取传奇性题材,构建奇特的情节,塑造超凡的人物。

9.佛教的基本教义。【P303 】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即“四真理”之意)与“三学”等。

“四谛”中第一是“苦谛”,即人生的生老病死皆为痛苦;第二

是“集谛”,即人的痛苦都源于欲望,欲望支配行动,而行动就会造业,造业则不免轮回之苦;第三是“灭谛”,即只有消灭欲望,才能消灭苦因;第四是“道谛”,即要达到涅槃,则必须通过修道的方式。

“三学”所阐述的是道的结构,即戒、定、慧,也就是解脱一切痛苦的根本道路。“戒”是“善举”,目的是创造人的善良心态和健康行为;“定”是“冥想”,目的使修持者摒弃杂念,达到精神入定、心神净化的状态;“慧”是指修持者在“戒”和“定”的基础上到达“觉悟”、“智慧”的美好境界。

10.日本民族心理的特征。【P334 】

第一,危机意识;

第二,清平意识;

第三,热爱大自然的质朴意识;

第四,学习外来文化的特殊才能。

11.日本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P350 】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福泽谕吉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求日本的出路和从思想上启迪民智,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

日本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批判“儒学”,倡导“实学”,强调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实证性和实用性,为吸收、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提供必要的哲学依据。

第二,提出进化发展的社会历史观,以寻求学习西方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主张积极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

第三,依据西方近代自由平等的政治思想,以民权意识促发政治的发展与变革。

第四,强调并构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伦理道德观。

12.日本的“文明开化”政策。【P351 】

在日本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的宣传下,日本明治政府实施“文明开化”政策。它既是日本以西方国家为榜样、实现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重大政策,也是动员日本民众学习西方科学与文化、实行社会变革的口号和运动。“文明开化”的核心是学习西方,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也包括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及其生活方式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等。

具体来讲,在政体建设方面,仿照德国宪法,确立了以天皇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在经济方面,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大力发展煤铁和纺织工业;在教育方面,设立文部省,发布《学制令》,移植西方学制和近代科技知识,广派留学生,普及初等教育,重视实业教育。

随着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近代科学技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输入,西方的生活方式也传入日本,导致日本欧化风潮的盛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P90 】1.新兴资产阶级文化兴起的原因。

【P132-156 】2.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特征。

【P202 】3.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构成。

【P252 】4.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论述题【参考答案】

1.新兴资产阶级文化兴起的原因。【P90-94】

资产阶级新文化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开始,是具有深刻的决定性原因的。

13世纪末14世纪初开始,处于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封建社会内部陆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的经济活动不仅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而且还要建立起相互开放的贸易体制。这样,反对封建制度的束缚,要求发挥个人才智成为时代的呼声。

除了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决定性原因外,还有具体的或直接的原因。

第一,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的出现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可以说,没有城市,也就不会有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城市的出

现不仅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和历史文化的要求,还为当时的时代馈赠了热爱新文化,或对新文化感兴趣的城里人――新文化的群体。

第二,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大学的开办,导致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的不断产生,也为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出现培养了大批人才。

第三,在神学研究中诞生了现代科学技术,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逐渐从神学的附庸变成真正的科学。

第四,“黑死病”的发生、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等历史事件也给资产阶级新文化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特征。【P132-156 】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P132-139】

自14、15世纪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经过文艺复兴和资本原始积累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取得长足的进步,资产阶级的力量开始壮大起来。但是,18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制约。因此,资产阶级为了争取政治权利、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展开了积极的斗争。

18世纪开始,西方社会呈现出崭新的发展特征,出现了一系列伟大的变革。

第一,工业革命开始。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约经历八十年。机器大工业生产是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工业革命首先是一次生产力的全面革命,它改变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改变了产业结构。工业革命另一重大成就是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和管理科学的兴起。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文化也随之出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大工业,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平民教育,拉开全民义务教育的序幕。与此同时,现代大学的理念也逐渐形成。工业革命对西方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经济自由主义、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都是在工业革命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

第二,启蒙运动。在18世纪的欧洲大陆,专制政权日趋没落和反动,资产阶级和第三等级的革命情绪日益高涨。在此情况下,整个欧洲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思想运动。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做好舆论准备。

第三,法国大革命。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启蒙主义思想的深入宣传,终于导致1789年法国大革命,并颁布《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在现代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开先河的典范意

义。

第四,美国革命。1775年,英国和北美十三个殖民地额的战争,颁布了《独立宣言》,使美利坚合众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通过《联邦宪法》,建立起分权制衡机制,它在许多方面为后世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化发展的特征:【P154】

第一,“理性”成为18世纪最受尊崇的思想;

第二,自然事物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和处在不断运动中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并成为当时人们看待和把握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铁定法则。这种看法导致现代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第三,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的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并提出了对后来资本主义发展影响深远的政治主张。

3.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构成。【P202 】

马克思主义是由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它包含了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完整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日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经济生活,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并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优秀成果,创立了无产阶级的即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

4.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P252 】

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治诞生起,便不断遭到猛烈的批判。而对其批判最为激烈和持续时间最长的,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兴起的“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的旗帜是“批判理论”,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有霍

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洛文塔尔、哈贝马斯等。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视野里,大众文化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现象,它同时还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法兰克福学派激烈地批判文化的经济化和政治化,坚决地反对大众文化所造成的人的异化。

具体说来,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大致如下:

第一,隐蔽的意识形态。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工业作为一种“肯定文化”,通过压抑大众的“痛苦意

识”和“异化感”来为现存秩序服务,进而执行其意识形态功能。

第二,无所不在的控制。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文化工业中,人们看似有充分的自由,但实际上却受到全面而整体的控制。文化工业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力量极其强大,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统治已经从早期的粗暴方式趋向文化心理支配。人们不仅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反而被控制得更深,牺牲者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第三,温柔的欺骗。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控制手段上,文化工业对人的控制不再采用国家机器的暴力形式,而是采用“温柔的暴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文化工业造就了虚假的需求和满足,以此来欺骗大众并以此来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和对大众的控制。

第四,僵化的架构与机械的复制。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经常以眼花缭乱的新产品和引人注目的新形式来吸引大众,但每一处的变化都掩盖着文化工业那不变的东西,即其背后是对现实社会秩序的维护。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1、试述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 与融合。中国学术文化思想独具魅力的东方意识与华夏气相对世界文化也产生过 深刻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18世纪前后,欧洲不少启蒙思想家纷纷 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思想理论武器。除了儒家思想外,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思想中的 其他学说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如墨子的“兼爱”“非攻”等思想,老庄“柔弱 胜刚强”的学说,深受德国戏剧家莱布尼茨的关注。 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越南及东南亚等的影响更为明显。日本早在信使开端就大量的引进中国文化。七世纪的“大化革新”实为全盘唐化,自动接受中国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尊崇自然”,并结合具体的文学形式展开 其分析。 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 念。艺术家们渴望与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在自然之中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使 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崇尚自然,赞美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永恒的主 题。 道家是最重自然的,他们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他们认为作为艺术创 作的主体,应该在精神上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使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使主题 情感与自然同趣,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创作巧夺天工。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应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他的《归园田居》细 致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的表达了自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心 情。 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对此宗白华 在《美学散步》中有过一段描述晋宋人欣赏自然,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超然玄远的意境。 这种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在钟嵘的《诗品》中也得到了体现。钟嵘重视艺术表现 上的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藻饰之美,把自然之美当作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原 则,要求诗歌要充满清新流畅的自然气息。 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 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情感。 3、试述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在农业宗法社会里,人们的身份、地位及人与人的关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文化 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香港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名称香港理工大学 学校英文名称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学校位置中国 | 香港 | 九龙 2020 QS 世界排名91 香港理工大学概述 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理大(PolyU)”,是一所坐落于中国香港的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百强大学,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中欧商校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克林顿全球倡议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同时具有AACSB、EQUIS和AMBA三重认证的商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可追溯至成立于1937年的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资助、提供工科教育的院校;1947年更名为香港工业专门学院;1972年成立香港理工学院;1994年,香港法例《香港理工大学条例》正式生效,获政府颁售自我评审资格,学校更名为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文化专业简介 中国文化是一个以学生为导向的课程,以中国文化为重点。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论基础,也为中国文化的不同领域提供了广泛的课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益处。 中国文化专业相关信息 专业名称中国文化 专业英文名称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Culture 隶属学院人文学院 学制1年

语言要求雅思6.0 托福80 GMAT/GRE 要求不要求 2019 Fall 申请时间9月27日-4月30日 2020 Fall 申请时间9月26日-4月30日(延期至6月30日) 学费(当地货币)140100 中国文化课程内容 序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1中国文化研究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2通过实地考察研究中国文化Studying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Fieldtrips 3中国饮食文化Chinese Dietary Culture 4中国风俗礼节Chinese Customs and Etiquettes 5中国的地下社会Underground Societies in China 6民间信仰与神秘学Folk Beliefs and Occult Science 7近代中国的性别与性Gender and Sexuality in Modern China 8中国电影与社会Chinese Films and Society 9社会文化专题Special Topic on Society and Culture 10近代中国的亚洲内部政治文化关系Modern China’s Intra-Asia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 11中国的前沿:社会,历史与文化China’s Frontiers: Society, History & Culture 12儒学中的政府与教育Government and Education in Confucianism 13佛教与中国文化Buddhism and Chinese Culture 14道教与中国文化Daoism and Chinese Culture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 ) 2002-10 A. 《论语》 B. 《易》 C. 《荀子》 D. 《礼记》 2.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2004-10 A.广义的文化 B.狭义的文化 C. 民族文化 D. 国别文化 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广义文化的是()2015-10 A.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B.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C.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D.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4.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2008-1 A .生产工具 B .生活器具 C .运输工具 D .典籍 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2017-10 A.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6.狭义的文化又称()2007-10 A. 国别文化 B.人文文化 C. 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 7.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C )2012-10 A.规范性 B.调和性 C.稳定性 D.等级性 8.与英文Culture 对译的汉语是( ) 2008-10 2015-4 2016-4 A .文学 B .文章 C .文化 D .精神文明 9.“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2006-10 A .化学 B .文学 C .化解 D .改易 10.“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2007-1 A .文学 B .错画 C .文章 D .图画 11.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就是()2015-4 A中国传统文化 B中国古代文化 C中国文化传统 D中国民族文化 12. 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 2002-10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 D. 隋唐两宋 13.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 2002-10 2012-10 A.大西洋 B. 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14.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2002-10 A.人文环境 B.地理环境 C.生活环境 D. 自然环境 15.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2011-1 A.归宿 B.过程 C.发展 D. 资源 16.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2010中国文化概论(自考)串讲选择

?在中国典籍中,“文化”合成的最早典籍是《说苑,指武》。 ?“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改易。 ?文化事象属于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讲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易》 ?下列属于国别文化___。 ?中华文化 B.华夏文化 C.炎黄文化 ?狭义的文化产品_____。 ?雕塑 C.书籍 ?属于文化思潮____。 ?宋明理学 C.清代的考古学 ?属于上层文的是____。 ?宫廷礼仪 B.文庙礼仪 C.宗教音乐 ?属于文义文化产品的是_____。 ?农具 B.陶器 C.雕塑 D.绘画 E.典籍 ?属于文化政策的是____。 ?民族政策 B.文艺政策 C.宗教政策 D.语言文字政策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鲜卑、契丹、金人、满族,都起源于东北平源。 ?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自隋唐至北宋初期,便进入了第三个温暖期。 ?黄河泛滥,海运兴起而使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的时期清代后期。 ?在保护自然方面,中国古代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值得注意,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第二个温暖期。 ?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西南夷”。 ?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牧业及狩猎经济。 ?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黄土高原地带。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 ?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大兴土木。 ?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地理条件。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 ?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至西周时,已经十分清晰的相关观念则是“天下”。 ?在1972年《考古学报》第1期上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学者是竺可桢。 ?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

《文化研究导论》读书笔记

文化研究导论 第一部分文化理论 第一章文化与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一种新的跨学科的研究文化the study of culture的方式)在欧美已经历约半个世纪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登陆中国。 一.文化是什么? 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文化”的三个相对独特的意义: 艺术及艺术活动(人文学者的研究领域); 习得的、首先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符号的特质(人类学家和社会学界); 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运用历史文献和历史方法的历史学家)。 二.文化研究中的议题和存在的问题 1.人如何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习得的。社会学,社会化。 2.文化研究如何解释事物的意义:人类关于世界的知识是社会地建构的。理解的方式是:我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形成了我们看世界及赋予这世界以意义的方式,所以,通过考察我们的社会处境,可以明了我们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理解世界。 3.文化研究如何理解过去:从影响和传统的角度来考虑文化,询问历史。传统并不是中立和客观的,而是文化地建构的,在建构和重构的过程中,有些东西被包容而另外的被排斥,这就反映了社会中权利的分配方式。 4.其他文化能被理解吗?:跨历史,跨地区和区域的问题。 5.我们如何理解文化间的关系?:理解任何文化形式的意义,不能单纯地把它固定在一种文化内部,而应按照它如何适应不同文化网络之间的交叉点来看它。 6.为什么某些文化和文化形式比其他的文化与文化形式得到更高的评价?:这样的价值判断,这样的规范或传统本身就是被建构的。↓ 7.文化与权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无论采取何种观点,权利与文化不可避免的连结在一起,文化分析不可能从政治和权利的关系中被分离出去。 所有社会都是政治地、经济地组织起来的。权利和权威分布于社会之中,所有的社会都有分配稀有资源的方式,这些分配产生了特有的社会形构。 文化受社会统治集团的利益和影响,而统治集团则试着去解释他们在特定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并使这一位置合法化。统治集团这样做的途径之一是通过对传统的建构以及这些传统在民众中的宣传来实现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大众或通俗文化形式实际上是那些掌权的人用来麻醉或灌输给从属集团的。如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关于现代文化的评论认为,文化工业在它们的大量的观众之中造成了被动性和一致性。 8.“作为权利的文化”是如何被谈判和被抵制的?:四个主要领域是:性别、种族、阶级和年龄 9.文化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份?:文化身份。(比如,19世纪许多评论家认为英语是为了塑造学校孩子们的一种民族文化意识而设计的,而文学文本被用来灌输这些意识——强化一种特殊的民族认同,成为一个英国人意味着什么。所以,这种民族认同是建构的,这种建构关系到以特定的方式把其他种族的身份建构为非理性的和野蛮的“他者”。) 三.把文化理论化 一般文化理论体现了下面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1.文化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哪一种研究观念和方法为解释文化提供了最有前景的的视野? 3.意义是如何被组织和模式化的? 1.文化与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一个社会中各因素之间的持续的、有秩序的和模式化的关系。一种描述一个特定社会结构的普遍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主要分界线上。在西方,普遍地把这些分界线分为阶级、年龄、性别和族性。在把社会结构看做首要领域的地方,文化被作为一种结构的派生物来对待。 功能主义:帕森斯的功能主义观点:社会、文化和个体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都解释者另一个,但文化占据着一个中心的位置,因为每一方面它由个体内化了,而另一方面它又在构成社会的稳定的行为模式中被体制化了。

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 考前串讲--论述

1.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三大影响? 1. 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世界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来的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也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河曲湿润地区。地理特征也决定着中国古代不可能走古希腊式的文明道路。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如何将这众多的来源不同文化互异的人群抟和为文化整体?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2. 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重要作用。 3. 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这里的地缘概念,它要说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在北方,中原文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的辽阔的地域,和以游牧为基本特征的文明区域。这是一个巨大的扇面形地带,居住着很多古老的人群。这些民族除满族之外,基本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在中原政治兴旺时,他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朝政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在短暂的迟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这样的反复,有许多次。 2.论述我国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 ⒈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大农业是按照季节变化周而复始地从事种植业劳作和相关生产的社会群体活动,相关的大农业观念,是通过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土地,讲勤抓早,争取丰收。这是一套由天时历法、土壤水文、动植物知识、岁时风俗和人文社会活动结合而成的系统经验知识,是中华民族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实践才形成的一种自我生存的文化观。最终使中国人们在自然资源乏匮的条件下,建设了农业文明,也保存了自己。 ⒉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并不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括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多种经济成分的。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观念,虽非主流,但仍有自己的文化价值,例如,第一,它促成了城市的出现;第二,它发展了市民文化;第三,它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⒊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精细而知足,也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这不是单指安排生产生活计划的周密,使用资源的节制,而且是包括长远规划的思想,选择优化增长的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规约。这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练出来的

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狭义的文化又称() A.国别文化 B.人文文化 C.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 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 A.文化现象 B.文化产品 C.文化思潮 D.文化事象 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 A.青藏高原地带 B.华北平原地带 C.江汉平原地带 D.黄土高原地带 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 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 A.大兴水 B.大兴武功 C.大兴土木 D.大兴文治 6.司马迁的《史记》是()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国别史 D.典志史 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部落的代兴 B.部族的代兴 C.族群的代兴 D.方国的代兴 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 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 B.夏朝史实 C.商朝史实 D.西周史实 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 B.宋陆龟蒙《耒耜经》 C.元王桢《农政全书 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A.栽培高粱 B.整修田埂 C.使用水车 D.栽培水稻 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A.正东 B.正南 C.东南 D.西南 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皇甫谧 C.孙思邈 D.李时珍 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朝 D.汉朝 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井田制 C.察举制 D.分封制 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

给导师的简历

给导师的简历写些什么内容 经常收到考研学生联系的电话或者邮件,什么样的学生能够引起我的注意?简历写的好的学生。老师都很忙,如果没有一份简历,我甚至无法记得找过我的学生的名字和联系电话。 简历上首先应该应该包括你的学生情况,上过哪些课程,成绩如何。其实,老师一般都不在意考研的成绩,见多了高分低能的学生了。但是学过的课程和老师的课题的吻合度是老师关心的,特别是相关课程的学习成绩。 简历上应该包括自己参加的各种竞赛、课余实践的情况。课程的情况可能大家都差不多,只有这些才能引起老师的关注。 简历上应该包括毕业设计的情况,对往届生尤其重要。有的学生连毕业设计是什么都忘记了,这种学生肯定是混日子的,坚决不要。 有一年有个长沙理工大学的女生找我,她带来了详细的简历和全部的获奖证明,这说明她在学校是出类拔萃的。虽然她的学校没有名气,但是她给我的感觉非常好,我就收下了。事后证明,她确实是个好学生。 要想说服别人总需要一些理由,有的学生的简历马马虎虎,不能引入入胜,前途自然暗淡。找工作如此,找导师也是一样。 简历不一定有工作啊,学习经历写一下就行了 姓名年龄政治面貌照片电话邮箱学习经历实习经历(没有就不用谢)爱好 谈谈你以前的学习体会,研究生有什么打算(可能不是很清楚,那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呗…… ^_^)

没有固定的格式,诚恳一下就行啦 给导师写信的万能模板 最近,很多即将参加复试或者等待调剂的朋友都来问到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在以前写过的几个帖子中,我也谈到过关于复试和调剂的事情,如果你对此还有些不太清楚,请花几分钟的时间再回去读读我的《复试圣经》,虽然是以前写的,但我相信对大家都还是有所帮助,好了,闲话少说,回到我们的主题上,如何给导师写信? 首先,弄清楚你为什么给导师写信?我认为最大的目的是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以及在入学后方便选导师,除此之外,给导师写信没有任何作用,硕士生招生不如博士招生,硕士生导师没有什么决定权,当然了,除非你联系的导师是领导,否则,你是否调剂成功,或者你是否被录取,这还是二话。 其次,给导师的信中,里面应该包含些什么?一、你原来报考的学校;二,你的考试分数;三,告诉他你为什么联系他?是想调剂?还是想询问一些关于复试的问题?要简单明了。当然,还要简单说明自己本科其间的情况,比如,是否过了六级,是否发过论文等(如果过六级,入学后你可以专心专业,论文发表了,说明你有那么一点科研潜力,没有就不用提了)其他一大堆奖状什么的就不要写太多了,导师对此不感兴趣。 最后,礼貌是少不了的了,告诉导师你从哪里得到他的邮箱,是在某个期刊或者学术著作,或者是学校网站上得到?如果你能在信件上说明到这一点,导师会觉得你很细心,懂得尊重别人。始终以一种谦虚而又不失自信的态度向导师表达你的困惑所在,再次强调,要简单明了。信件在300字左右为宜。 有一点还想再啰嗦的是,导师回不回信,不要花太多的心思去猜的,如果回,说明你很幸运,没有回,那也没什么。回不回本人觉得没有太多的意义,不过是自己心态的问题而已,还是哪句话,硕士生导师在招生时没有太多的决定权,除非是领导,与其花太多的时间去琢磨导师的信件,不如脚踏实地地看书。 下面是模板,大家可以借鉴: 尊敬的某某老师:您好! (一定要提到他的姓并清楚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为什么?这就不多说了吧?) 冒昧打搅您了,我是某某某(男、女,年龄,老家哪的),现是某某大学大四学生(如果是工作过的,就写在某某单位工作,如果没有工作,就不写了),我是从网上(哪个网,或者某本书,或者某本学术期刊上)得到您的邮箱,我于09年1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多少分,外语多少分,专业一多少分,专业二多少分,参照去年的复试分数线,我可能有机会参加某某学校的复试(没有机会参加某某学校的复试,想调剂到我们学校来,不知道是否还有调剂的名额),但由于初试考得不是很好,想在复试时候多拿一点分,目前不知怎样着手复习更有效一些,心里比较着急,特向您请教,如果能得到您的指点,那将是我的荣幸!(针对调剂的:如果能顺利调剂的话,我想顺便请教您如何准备复试效果会更好一些)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 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 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 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三、问答题 1、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C029·00321(通卡) 绝密★启用前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代码0032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文化交流是一个 A.双向互动的过程 B.不平等的过程 C.反向逆动的过 D.单向反动的过程 2.司马迁:送宇宜,次民好稼稿,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说的是 A.山西地区 B.河东地区 C.关中地区 D.江南地区 3.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 A.嫡庶 B.血统 C.男性 D.女性 4.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千念药方》 D.(神农百草经》

5.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 A.腑脏学说 B.针灸学说 C.经脉学说 D.本草学说 6.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 A.毕异 B.韩信 C.蒙恬 D.蔡伦 7.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族群的代兴 B.家庭的代兴 C.诸候国的代兴 D.部格的代兴 8.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韩非子 B.惠施 C.管仲 D.公孙龙 9.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 A.气象环境 B.地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人文环境 10.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求属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元外省 1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A.东高西低 B.中高东低 C.西高东低 D.北高东低 12.《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不期面会”的诸候有 A.二百诸候 B.三百诸候 C.五百诸候 D.八百诸候 13.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A.赋 B.诗 C.词 D.戏剧 14.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 A.和睦相处 B.战争征服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学科方向“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一、书目 (一)文学理论部分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一川《文学理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础》(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2]Rice,PhilipandWaugh,Patricia.Eds.ModernLiteraryTheory:AReader.4thedition.London,AHodderArnoldPublicat ion2001. [24]Richter,DavidH.Ed.TheCriticalTradition:ClassicTextsandContemporaryTrends.2ndEd.BedfordBooks:Boston,19 98. [25]Rivkin,JulieandRyan,Michael.Eds.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Malden, Massachusetts:Blackwell,1998. [26]Castle,Gregory.BlackwellGuidetoLiteraryTheory.Malden, MA:BlackwellPublishing,2007. [27]JulieRivkinandMichaelRyaned 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Editedby.Malden, MA:BlackwellPublishing,2004.(二)文艺美学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