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龙岗镇概况

龙岗镇概况

龙岗镇概况
龙岗镇概况

龙岗镇

龙岗镇位于临安区西部,距杭州市区1个多小时车程,杭徽高速、02省道、18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龙岗镇区域总面积261.2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10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7515户,总人口22229人。耕地面积16564亩,其中水田13309亩。

龙岗镇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82%,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辖区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浙西大峡谷和浙西大龙湾、浙西天池等著名景点,“白云人家”乡村休闲旅游名扬四方,全镇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龙岗镇地理独特、物产丰富。全镇地势北高南低,南有杭州市级粮食功能区——娘娘畈,北面高山林立,有太子尖、童公尖、千顷塘等众多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百丈岭崇山峻岭之间的“杭徽古道”,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龙岗上溪玉岩山是国宝鸡血石的唯一原产地,国石村“鸡血石一条街”商户鳞次栉比,前来淘宝的外地商客络绎不绝,人称“小上海”。龙岗盛产的山核桃、石笋干、高山名优茶、高山蔬菜、高山花卉等特色农产品深受都市居民青睐。其中有山核桃林42500亩,年产山核桃1200吨,全镇以山核桃为主的坚果炒货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现有炒货企业75家,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龙岗镇“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称号,集坚果炒货贸易区(原料、成品)、仓储物流配送区、山核桃博物馆及休闲区于一体、占地800亩的“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已经开工建设,计划在五年内分四期完成全部项目。临安西部(龙岗)工业功能区拟在“十二五”期间升格为“浙江临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2.54平方公里的园区,横跨龙岗、昌化两镇,核心区8平方公里。

兴龙村

兴龙村位于龙岗镇汤家湾东面,杭徽高速公路龙岗出口与02省道交界处。现村土地面积12955亩,其中山核桃经济林2000余亩,耕地面积1279亩;全村由三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组成,共408户,1318人,2010年人均年收入13385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5.5万元。

汤家湾村

临安区龙岗镇汤家湾村座落在杭昱线96公里处,东与昌化镇接壤,西与清凉峰镇相毗连,是北往昌北地区的要塞,是龙岗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龙岗政治、文化、商贸、旅游的中心,全村共2400余人。

龙井村

龙岗镇龙井村2007年由龙井、地塔、新建三个村合并组建,拥有山林面积27542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万余亩,耕地面积1200余亩。全村现有总户数367户,人口1100人,2013年人均收入17500元。该村拥有独特的森林峡谷地貌,水利、森林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现有经济形态为小水电、生态旅游、农业,无工业。1996年之前村民经济以砍柴和编草鞋维持。1996年为该村发展的转折期,通过引进资金建成龙岗镇第一座集体水电站——龙潭水电站,装机容量1000千瓦,效益显著;2002年利用独特的生态资源引进资金成功开发大龙湾风景区,随着旅游景区的开发,农家乐得到蓬勃发展,现有农家乐户数35户,床位500余张;2010年在大龙湾景区成功开发的基础上又成功开发了龙井峡漂流,2012年浙西大龙湾二期漂流项目被列为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500万元, 建成建筑面积445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26000余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龙井峡漂流上游段新增了2.5公里“猛士漂流”,下段新增了龙井峡“亲子漂”。目前漂流河段总长达到了 3.2 公里。至此,长

三角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漂流项目——龙井峡皮筏漂流全新亮相,在长三角地区旅游漂流市场确定了主导地位。

林坑村

林坑村系原林川、东坞、西坞三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3.8平方公里,辖501户1604人。现有山林面积1.7万亩,耕地1084亩,其中水田870亩,山核桃种植面积9329亩,占山林面积的54.9%,年产山核桃250吨,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郡沃村

郡沃村位于龙岗镇,全村总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303.9公顷,耕地面积40.7公顷。总人口668人,郡沃村以科学、和谐、文明的理念,坚持统筹发展,走科技富村道路,发展高效生态特色林业,引进优质奶牛生态养殖示范场,利用郡沃村200亩闲置田实施“闲置田饲料玉米的筛选和应用”项目,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新溪新村

新溪新村由新溪和许联两村合并而成,座落于龙岗镇政府西部5公里处。全村共有1118人,366户,沿02省道居住的达270户820人,现有居住点6处:塘源、新溪坞、杨树坞、许联、新溪、里同家等,2011年集体收入2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088元,集体无欠款略有节余,山核桃、竹笋及山核桃加工是农民的主收入,全村共有山核桃加工企业14家,2008年至2010年全村完成了省级重点整治1250污水处理、新能源利用工程,并创建了示范型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办公楼,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较全。

百丈村

百丈村位于龙岗镇西部山区,村庄区域面积18.5平方公里,距离昌化镇以西16公里,地处百丈山麓,因而得名。全村沿山而筑、层叠而上,董溪贯穿全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昔日是去往昌北地区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全村三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87户,920人有耕地面积1378亩,林地面积25598亩。百丈村以传统的农业产业为主,村现主要发展山核桃、毛竹经济林和水果产业。目前农户种植山核桃面积约3000亩,毛竹种植面积约3200亩。

无他村

无他村位于临安区西部,西与清凉峰镇九都村毗邻,杭昱线02省道和杭徽高速公路沿村经过,地理交通位置十分便利。据载,该村原来只有许和王两姓,故而得名“无他”。该村环境依山傍水,乡风淳朴,全村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76户,人口523人,秉着开拓创新、勤劳奋进的思想精神,该村大力发展家庭个私企业,目前全村现有企业近20家,以食品(山核桃)和零件加工等为主导行业,村民有60%以上的以劳力务工为主,在加强了传统型经济林木山核桃的现代化管理,也加大了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力度。近年来新发展了以黑李为主的经济林木,并竭力打造成为临安的黑李种植基地。

峡谷源村

峡谷源村位于临安市龙岗镇华光潭水库上游,与安徽省绩溪县、临安市马啸衔接,区域面积6.84平方公里。峡谷源村浪广岭、太子尖毗邻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每年盛夏,前来避暑游玩的客商络绎不绝,更是无数“背包族”、“驴友”、“骑友”向往的旅游胜地。峡谷源村依托鸡血石、田黄石及其工艺品的销售,增加了

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变了农村的村容村貌。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58户,总人口725人,劳动年龄段内的劳动力为479人,村集体收入33万元,人均纯收入为11117元。全村共有耕地面积为591亩,其中水田为248亩,旱地为243亩。实有山林总面积8677亩,家庭承包责任山739亩,集体统管山7938亩。其中生态公益林4555亩。

玉山村

中国“四大名石”之一昌化鸡血石的产地,因此又称“国宝村”。位于浙江省临安区昌化镇西50公里的浙西大峡谷源头,海拔1300多米出产昌化鸡血石的玉岩山脚,山村周围群山环抱,峻岭绵延,高山峡谷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当地民谣有:板桥直垄通,风雨不断踪。夏天盖棉被,十月雪花飘。玉山村共有130多农户,500多人口,其中130多人从事矿石开采,鸡血石远销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

国石村

国石村位于临安区龙岗镇浙西大峡谷上游,区域面积5.98平方公里。国石村“鸡血石一条街”商户鳞次栉比,加工雕刻店100多家,前来淘宝的外地商客络绎不绝,人称“小上海”。村两委依托昌化石原产地优势,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建设国石拍卖交易市场,培育发展集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特色街区。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58户,总人口1047人,劳动年龄段内的劳动力为633人,村集体收入25万元,人均纯收入约为12648元。全村共有耕地面积为925亩,其中水田为528亩,旱地为387亩。山林总面积6567亩,集体统管山有5760亩,家庭承包责任山有807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355亩。

太平村

太平村位于龙岗镇西部山区,由原狮溪、太平两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7.5平方公里,辖212户661人。全村50%以上的村民从事矿山开采和玉石经营,2011年村集体收入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043元。太平村地理位置独特,生态资源良好。村庄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夏季天气凉爽,适宜避暑;冬季则多数时间被大雪覆盖,到处银装素裹,呈现出一派江南地区的“北国风光”。

上溪村

上溪村位于龙岗镇西部山区,村域面积9.57平方公里,辖203户625人。上溪村现有耕地面积482亩,林地面积11360亩,2011年村集体收入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338元。

东塔村

东塔村位于杭州市临安的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村,毗邻著名的国家4A级景区浙西大峡谷景区,风景秀丽。全村现有常住人口242户,737人,2011年村集体收入4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0043元,现有耕地面积481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5%。

鱼跳村

龙岗镇鱼跳村位于临安浙西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村庄。共有256户,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56人,村庒山清水秀,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怡人。全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204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4352亩,耕地面积389亩。

望湖村

临安区龙岗镇望湖村,地处浙西山区,座落在华光潭水库南岸,背靠青山,面朝绿水,全村辖周家、张姚、韩家、杨家、徐家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有268户,农业人口815人。分布在海拨500米—700米的山坡上。18省道支公路直达各自然村,水、电、通讯等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全村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6亩,其中水田413亩.旱地133亩;山林面积10679亩,其中生态公益林5441亩,竹林718亩,山核桃1748亩。山核桃、名优茶制作、种植高山蔬菜是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上年人均收入超过8900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42万元。

华光潭村

华光潭村位于临安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村。她位于国家4A级景区——浙西大峡谷的源头,村庄环绕水库而居,依青山傍秀水,环境清幽怡人。这里降雨充沛、空气清新、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美,每年吸引了广大江浙沪等地旅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全村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30户815人口,现有林地面积8739亩,耕地面积551亩,森林覆盖率达78%,201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9.1万元,人均收入收入达到12402元。华川村

龙岗镇华川村位于龙岗镇的西北面,西与岛石镇交界,北与安徽交界。距龙岗镇政府27公里,总人口644人,辖6个村民组,可耕地300余亩,山林面积8500亩,村党组织设支部,村“两委”2011年换届后由6人组成。村民主要收入以种植和打零工为主,主要是种植山核桃、茶叶。2011年村人均收入13000元,其中山核桃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村集体主要以项目补助收入为主。

仙人塘村

仙人塘村位于浙西大峡谷腹地,18省道穿境而过,投资10亿、总装机容量8.5万千瓦的华光潭电站坐落其中。“上有螺丝尖顶,下有八仙龙潭”而得仙人塘之名。境内峰峦叠嶂,山高水长,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全村共287户,1508人。山核桃、毛竹、茶叶为境内主要产业。近几年村民大力发展高山蔬菜产业,产品远销沪杭。桃花溪村

龙岗镇桃花溪村位于浙西大峡谷的北部,毗邻浙西天池,桃花溪穿村而过,距杭州120公里,全村人口876人,十个村民小组,276户,8个自然村。全村18.7平方公里,山林面积35389亩,耕地面积1398亩,山核桃林2600亩,毛竹2000亩,小竹2000亩,山村景色迷人,也是典型的“白云人家”旅游特色村。

龙井桥村

龙井桥村地处临安西部,(由原杨岭亭子龙井三个小村合并而成),位于浙西大峡谷景区旁边,共有村民198人,八山半田分半水,不仅拥有一流的自然山水资源,而且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龙井桥村有一流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一条秀丽的小河串村而过。它的名字叫“桃花溪”河上有一座千年的古桥,它的名字叫“长乐桥”还有一个墓园,他是革命烈士的纪念碑,碑上刻着在这个革命老区里献出生命的红军战士姓名。《昌化县志》北区疆域图有“龙井桥”地名。据传,村前桃花溪中,有一盘石,状似龙头,上方有井,俗称龙井。村中并有石拱桥,称“长乐桥”。以此龙井和石桥,故名龙井桥。

大峡谷村

有“峡谷第一村”之称的大峡谷村,共 193户,590余人,村座落在距杭徽高速10公里处,国家4A级景区浙西大峡谷主要景点“剑门关”、“柘林瀑”、“浙西第一漂流”都座落在本村区域内,四周山峦叠翠,终年云雾缭绕,门前溪水潺潺;高高低低的石板路,依山而建的民居,具有典型的昌北民俗风情。每年来大峡谷观光旅游的旅客逾42多万人次,这是发展大峡谷村旅游的绝对优势,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内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家乐休闲旅游迅速发展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全村现有农家乐经营户28家,床位800余张,餐位数1500个,停车位150余个,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00余人; 2011年全村共接待游客近1.43 万人次,收入达160余万元,乡村旅游工作已经成为该村农村收入和集体经济新的旅游经济已经成为该村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五星村

有白云人家之称的五星村位于大峡谷的中部,毗邻浙西大峡谷白马崖景区。现全村共有3个小组,156户农户,常驻人口462人,域内景色优美,谷深壁陡,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平均海拔700米,夏季平均室温26℃。农居依山而建,云藏雾绕,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特色。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高山气候和良好的区位优势,近年来,五星村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

相见村

相见村位于临安区龙岗镇北部,坐落于浙西大峡谷景区内,四面环山,奇峰突兀,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全村共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现有138户425人,2010年人均收入已达到10358元,现有耕地面积422亩,森林覆盖率达78%。村内自然资源丰富,有茶叶、笋干、山核桃等农产品,尤以种植高山有机茶闻名,拥有高山有机茶园800亩,绿色健康的高山有机茶叶倍受消费者的亲睐。

2019年全国广电媒体融合调研报告(下)

2019年全国广电媒体融合调研报告(下) 2020年01月31日 (二)平台建设:高质量打通传播阵地,建立多方合作传播机制 在互联网端口形成新的传播力量,建设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正在成为各地媒体的共识。 “主力军”加快挺进“主阵地”,是山东广电融媒体资讯中心今年最核心的任务。截至2019年10月中旬,“闪电新闻”客户端装机突破2900万,全平台覆盖用户超过3.5亿。对于自有渠道的建立,山东广电的App每月发稿8000多条,并向央视新闻+、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合作平台输送大量优质内容。 (三)内容设计:重大活动与常态化策划并行,更注重本土用户利益关联 除了平台建设的火热,内容策划也是今年各大媒体发力的方向,尤其是在重大主题主线报道中检验融媒生产水平。今年,春节、两会、五四青年节、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都成了省级媒体的实战“练兵场”。这些作品形态丰富、品类多元。地方媒体在设计这类作品时,更注重建立与本土用户的利益强关联,形成情绪共鸣。例如,浙江广电集团新蓝网就以“光影流转七十年,浙里再出发”为主题,实践了以“光影博物馆”为载体的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快闪创意体验活动。 三、市级媒体:外部机构融合依次推进,内部机制改革大刀阔斧 目前,市级媒体融合的传播阵地建设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建立自有渠道,形成与本土受众的自然粘合力;另一种是借助第三方渠道,将自身优质内容与高覆盖人群的端口有机结合起来,并尝试与头部平台建立合作项目,实现优势互补。 从2019年各地媒体的实践来看,两种传播形态都有较为迅猛的表现。 借助第三方平台建立协同机制方面,无锡广电颇有心得。2019年,无锡广电新媒体中心尝试阶段性和抖音平台进行合作,积极参与抖音“无锡运河记忆”话题,多个视频成为爆款;他们还策划了首届“我就是超级妈妈”视频大赛,活动期间有数万人关注抖音活题“我就是超级妈妈”,多平台总播放量近300万次,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除了重大报道以外,常态化融媒内容生产更加精准,今年市级广电媒体更多注重密切联系本地用户群,推出可观可感的新媒体产品。例如长沙广播电视集团“智慧长沙”与最高人民法院、湖南省高院合作,推出三场“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全网点击量近亿次,获得最高法、中央政法委点赞。 此外,东营、衢州、宁波、邯郸等地广电陆续推出《电视问政》节目。在新媒体时代,升级后的电视问政节目更加注重大小屏的联动,不仅大小屏同播,还将群众集中关心的问题投放到线性直播中。如河南广电《百姓问政》栏目就开通了网络互动和电视热线,百姓可以针对各类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8年较为流行的机构融合,2019年继续在市级媒体间推进。3月,湖北省鄂州市将日报社与广播电视台整合成立了省内第一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同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将日报社与广播电视台两家市属媒体整合成立了张家口市新闻中心。 除了外部整体融合,内部革命在2019年成为新的关键词。传播生态系统正在重塑的今天,专业生产机构的生存危机依旧存在,常规运行也依旧有很多阻力,这种阻力有外部平台的竞争压力,也有内部机制建立的利益牵绊。自我革命势在必行,其中关键一步就是加快减员增效的步伐。 今年4月,绍兴市新闻传媒集团组建完成,随后新闻传媒中心在组织、干部、薪酬、制度4个方面进行了大力度改革。据媒体报道,其人员岗位设定上实施全员双向选聘,中层岗位从原来的112个核减到75个,精简33%;行政岗位精简35%,同时定额增加采编、经营等一线岗位。 除了绍兴市,新一线城市的媒体也在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领导班子由13人核减至9人,减幅31%;职能部门核减编制43个,缩减8%,集团人员比改革前缩减700多人,同时关停并转让了4家经营不善的下属公司。 当媒体融合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些变量已经不再有较大的变动,此时就更需要理顺内部关系。虽然这种阻力的突破会面对一定的利益冲突,但为了更好的融合势能,就需要更科学设计机构内部关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这其中,需要各广电机构合理平衡运营成本、人员成本、效益成本等多方面的关系。2019年地方广电媒体的融合变革中,这方面的发力比重也慢慢变多。 四、县级融媒体中心:集中建设发力关键年,逐步实现全覆盖 (一)建立规范:为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营造良好环境 2019年是县级融媒体加速建设的关键之年,随着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度的不断推进,将有多个省市陆续提前完 成2020年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的目标。这其中,宏观政策的引导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为基层的落地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 今年1月,广电总局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以行业标准的形式从基础建设、指挥调度、功能设置、平台搭建等方面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行业规范。4月,中宣部新闻局和广电总局科技司联合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维护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监管规范》,至此,县级融媒体中心5项标准规范已全部发布实施。县级融媒体中心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为指导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关键性、基础性技术支撑。 今年10月,《县级融媒体中心管理与服务规范》湖州市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这意味着全国首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地方标准正式发布。一系列政策规范的出台,为各地县级融媒体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二)密集建设:挂牌上线迎来“小高峰”,县级融媒加快落地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立有着主观和客观的双重诉求,而进入2019年,各地的建设、挂牌也进入了一个“小高峰”。首先,直辖市领头,区级融媒中心陆续挂牌上线。今年,北京全市16个区级融媒体中心均已建立;上海首批10个区级融媒体中心成立;天津16个区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成立。除了直辖市以外,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在加速推进。据媒体报道,福建广电网络全面加快县级融媒体平台全省落地;浙江目前已挂牌53家,今年将率先完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江西已经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 今年县级融媒体的实践中还出现了一些新模式:一个全面整合报社、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和人才优势的新型研究机构——江苏省县级(区域)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7月5日在江苏正式成立,据介绍,“一报九校”共建将秉承“优势互补、互利互惠、

广电集团媒体融合实践的路径与意义

广电集团媒体融合实践的路径与意义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五个深度融合: 一是内容融合,积极优化内容生产,带动媒体内容深度融合。就是在内容产品的生产、内容生产的技术,以及内容生产的流程等方面进行一个全面的改革; 二是渠道融合,积极创新传播渠道,带动媒体渠道深度融合。可以理解为“网络+终端”,在实际运营层面,还包括连接双方的接入平台。“网络”是指信息传播经过的通道,而“终端”是指使最终的内容产品得到呈现的设备。渠道融合的关键在于将传统的媒体信息传播渠道改造成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渠道; 三是平台融合,积极构建生态系统,带动媒体平台深度融合。是指用户由于各种功能的需要,在不同的群体里边,组合在一起。通过用户平台建设,汇集海量用户,形成用户数据库,实现用户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及应用。就是要将由不同用户入口形成的用户平台有效地连接起来,将不同的用户数据库有效地打通,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的大平台; 四是经营融合,积极革新商业模式,带动媒体经营深度融合。是传统媒体根据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对其以广告为

主的商业模式进行彻底变革,在新的体制机制下形成可依托市场资源良性运转的新商业模式。经营融合主要包括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两大部分; 五是管理融合,积极重构体制机制,带动媒体管理深度融合。要求主流媒体对其网上、网下的传播内容实行“统一管理”;特别是在未来形成内容聚合的媒体平台之后,需要对平台中的所有内容负有导向管理的责任。 正文 党中央作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大战略部署一年多来,湖北广电集团按照国家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媒体融合实践,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借用中央关于媒体融合意见中提出的“五个融合”作为工具,来梳理并解读湖北广电集团的实践。 这五个方面到底指什么?我们结合对国内外媒体融合实践的认识,尝试初步给它一个定义。所谓内容融合,是指在内容产品的生产方式、技术应用、生产流程方面的融合举措;渠道融合,更多是指使用什么网络、使用什么终端、使用什么接入平台;平台融合,在媒体融合语境下,就是用户平台的打通和建构;经营融合,是指媒体在组织架构、产品推广、用人机制、运作机制特别是商业模式上的探索;管理融合,主要是如何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保持正确舆论导向,实现网上网下的导向管理标准统一。

以改革创新推进广电媒体融合

以改革创新推进广电媒体融合-新闻学 以改革创新推进广电媒体融合 胡丹李艳方 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水平,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黄冈广播电视台牢固树立“新闻立台、人才强台、创新活台、产业兴台”理念,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为抓手,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创新传播模式,强化舆论引导,加强经营管理,向着打造有较强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主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双提升。 一、把深化改革放在广电事业发展的首位 广播电视是我国传播阵营中的重要媒介之一,也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信息渠道来源。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宣传阵地,扩大正面舆论影响,对基层广播电视台而言,不仅是重要的政治问题,也是能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民生问题,更是自身事业做大做强的发展问题。地级市广电台处于我国电视事业格局“四级办台”的夹心层,既有来自传统媒体的竞争比拼,也有来自新媒体的全新挑战,传统的运营方式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益都处于下滑状态。破解发展之困,必须正确把握形势,正视差距,找准问题,对症施治。 (一)拓展生存空间是广电发展之要。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体之间的多重竞争已经展开。一是不同层级的广播电视媒体争夺受众。中央台、省级台凭借其政策、覆盖、内容、资金和人力的优势,无情地挤占着市级广电的受众与广告市场,市级广电进一步被边缘化;在地市层面,市级广电与县市级广电的受众群高

度重合,同质化、同步化竞争加剧;二是广电与纸质媒体竞争全方位化。从广播电视与报纸等纸质化媒体之间的竞争发展来看,已经由各有特色、各据一方的格局,逐渐演变为电视、纸媒、网媒、移动终端等全领域的融合型媒体之争,受众、广告资源重合度高。三是来自新媒体的挑战压力加大。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蚕食着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造成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规模减小。因而,主动顺应环境之变,自觉实施改革,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成为必然。 (二)破解体制机制之困是广电发展之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元管理体制,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困境。一是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装备、高技术、高投入、高消耗的事业,财政投入的有限资金杯水车薪,使广播电视在设备更新等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二是长期的事业单位性质,广电事业在企业化管理上缺乏足够的市场意识和科学的管理考核体系,无法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三是广播电视缺乏灵活高效的制播方式,使得电视节目制作节奏缓慢、成本高企、质量不稳、创新不足,特别是在与时俱进跟紧观众需求方面反应滞后。推进制播与运营相分离,适应市场化、企业化发展需求,理顺体制机制是推进改革的突破口。 (三)实施人才工程是广电发展之本。广电台的发展根本靠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支懂政策、会管理、善经营的行管人才和一支业务精、作风硬、能打主动仗的业务人才。目前,事业单位性质的广电台没有自主用人权,历史累积原因造成机构人员臃肿,有限的经费使用效率低。同时,适合于广电发展需要的特殊人才、优秀人才,由于种种限制无法按需引进,或者因为待遇、身份等问题留不住人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不对口、聘用人员队伍不稳定等,已经成为市级

广电媒体思维变革与媒体融合

广电媒体思维变革与媒体融合 在媒体融合的大形势下,传统媒体尤其是广电媒体的存在,依然有独有的优点,同时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媒体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关键中的关键是传统媒体急需加快和新媒体融合的速度;另外,传统媒体还要学习、运用并且践行互联网思维。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完全掌握媒体将来的走向和趋势,找到传统媒体得以继续发展的方法。想要促成媒体的完全融合,我们仍然需要在传播手段、传播范围、资源配置和规章制度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此促进媒体的完全融合。把这作为出发点,广电媒体就能着手产业链加以重组和改造。 标签:媒体融合;互联网思维;全媒体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然而,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相关政策的鼓励支持以及多平台竞争等客观存在的事实,促使着广电媒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媒体融合进程,从而摆脱自身困境,以此来重获新生。这就像美国的著名传播学家罗杰·菲德勒所说的那样,“通过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传播系统,我们将看到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和独立地产生的—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当比较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由此看来,现如今,广电媒体也认为依靠自己主动的促成“演进”和“适应”,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最佳选择。事实是,近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广电媒体早在促进全媒体真实而完全地融合的道路上做出了很多实践,比如在技术、内容、多媒体终端产业等各个方面的融合等等,但是,事实结果说明,如上我们已经做出的诸多尝试,依然有诸如定位不清晰、覆盖范围有重复、权益交叉、获利方式不明晰等等情况出现。在眼前促进媒体融合的多种可供选择的方式方法中,笔者认为广电媒体需要从自己的现状出发,合理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并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传统的广电媒体需要由内而外,由首到足,由点到面地加快推进自身创新发展以及与新媒体融合的进程。 一、传统的广电媒体的优势在于它独有的特性 传统的广电媒体,拥有着两方面的特性。一方面是作为媒体的最普通特性,而另一方面是展示其自己的、独有的特性。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日趋成熟,上述的特性全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这里面甚至还包括着一些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互联网以其自身巨大的包容性,几近超越了其他全部的媒体,甚至可以包容其他媒体所存在的差异。另外,互联网这一新兴的媒介出现之后,在相当多的方面都改变了人们对媒介、传播以及接收对象的既有定义,这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传播媒介、传播过程、传播效果以及评价标准,甚至是人们的思考方法还有媒体的获利方式。针对这一情况,有人做出预言说传统媒体的前景堪忧,纸媒将死、广电媒体同样生机不在。用媒体特质的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在被互联网冲击并且造成重大影响的传统媒体中,广电媒体首当其冲。但是,很多业内人士的观点是,传统媒体中的报刊所受到的影响最为突出,原因有二:第一是纸媒的出现最早,時间最为悠远。第二是它作为传统

深圳市区商业商圈发展及分析(23页)

深圳市区商业商圈发展概况及分析 一、深圳市区核心商业圈分析 深圳零售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接连的洗牌和重组,不仅给深圳零售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扑朔迷离的市场局面。单打独斗、称霸一方的现象已成过去时,各零售商经过市场的洗礼,已逐步认识到只有依靠整体力量,形成规模效应,重新进行资源整合,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随着深圳交通状况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地产的发展,已促使深圳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商圈。 2002年8月,深圳特区报主办了首届“深圳商圈论坛”,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深圳八大商圈”的概念。时隔两年,深圳商圈的发展如何?具有何种变化?谁将在这商圈的楚河、汉界中脱颖而出,成为称雄市场的王者? 深圳商圈的划分 在2002年的“深圳商圈论坛”上提出的八大商圈,是指:以东门步行街为中心的“东门商圈”,以人口密度、地理优势自然形成的“人民南”商圈,以专业市场、主题商城为主体、多种业态组合的“华强北商圈”,正在兴起的“南山商圈”,位居深南中路市区中心以国际时尚品牌为主流的“深南中路商圈”,以购物、旅游、休闲为特色的“华侨城商圈”,有待创新开发的宝安商圈、龙岗商圈。 在2003年,深圳商业飞速发展,各商圈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新的商圈已不断涌现:中心区CBD商业圈、宝安中心区滨海商业圈、皇岗、布吉、翠竹—

太宁、盐田。因此,按商圈形成的时间划分,可分为老商圈、次新商圈和新兴商圈。 老商圈:东门、人民南、华强北 次新商圈:南山(分南头、南油中心区、南油蛇口)、深南中、华强城、宝安、龙岗 新兴商圈:皇岗、布吉、翠竹—太宁、盐田 各商圈的特点及竞争优势 (一)东门商圈 东门商圈由东门老街沿变而成,东门老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它一直是深圳商铺最密集、客流最集中、商品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商业旺区。东门商圈的形成、繁荣和发展,得益于东门步行街的改造,改造后东门商业步行街区由12条步行街相连,有20多家大型商场和数百家小型商铺,已投入运营的商业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是目前深圳经营品种最为齐全的商业区,因此吸引了大量顾客前来东门购物,目前日均客流量达35万人次,节假日更高达50至60万人次,年营业额逾50亿元。主要百货店有茂业百货、太阳百货、天虹商场。 (二)华强北商圈 位于福田区的华强北原是个厂房集中的工业区,是一个自发性质的电子产品买卖交易场所。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华强北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深圳主打商

深圳龙岗商业步行街招商方案

深圳龙岗商业步行街招商方案 世方物业成就铺王 第一部分商场基本情况 一、本项目地段概述 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龙岗区中心城深惠公路双龙立交桥旁,每天有30多条公交线路往返深圳市区,数十条线路通往全国各地。(项目位置图见后页) 商业氛围: 项目所在的深惠公路龙岗中心城路段,形成家居、家私、五交化、汽配等商业黄金走廊,并与龙岗镇商业中心区隔深惠公路相邻,凭借深惠公路及双龙立交,商圈可辐射坑梓、坪山、坪地等集镇,同时可辐射至惠州、汕头、东莞等邻近地区。 商场规模: 商业建筑面积:33103.37平方米; ?层数:4层纯商业;一楼层高5.8米,2、3、4层为4.8米。 一层10308.61平方米 二层10292.55平方米, 三层8842.29平方米, 四层3659.92平方米。 地下一层设停车场,面积8367.84平方米,设备区面积903.7平方米,人防区面积1080平方米。(设备、人防区和停车场的数据需要发展商再核实) 项目配套设施: 全方位现代化商业设施,多部扶梯、货梯、电梯完全满足现代商城购物、休闲的多种需要。停车位: 244个(不详)

广场面积:2000平方米现代化休闲广场(不详),应由设计院出效果图。 第二部分 :周边人口结构调查 一、龙岗镇人口 龙岗位于深圳市区东部,下辖布吉、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平湖、大鹏、南澳、癸涌十镇,总面积940.9平方公里,是深圳市面积最大的区级单位。总人口171万(2000年人口普查数字),是深圳开发最晚、可开发土地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区。龙岗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深惠公路、深汕公路纵贯全区。广深铁路布吉站、平湖站就在区内。龙岗镇主要分为龙岗新城中心区和旧城中心区,合称龙岗中心城。本项目所在地为旧城中心区。 龙岗镇是龙岗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全镇130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深惠、深汕一级公路和深惠、深汕、机荷高速公路贯穿而过。龙岗镇至罗湖海关、平湖编组站、盐田港、深圳机场仅半个小时车程。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重点工业卫星镇、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国家卫生镇。现已建起了21个工业区,兴办了各类企业1050家,均来自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子、轻工、纺织、商贸、旅游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已形成经济规模。 二、龙岗老中心城人口与商业情况 龙岗老中心城人口状况 龙岗老中心城人口调查 ——第一商圈(旧城区约2公里内)市场人口基数统计(据不完全统计) 名称总户数人口数 同乐派出所管辖区域同乐村常住人口 1000 4000 宝龙工业区 同乐工业区 黄屋村

龙岗宝龙工业区商业配套项目定位方案

龙岗宝龙工业区商业配套项目定位方案类别:我的文章评论(0) 浏览(2353) 2008-09-24 11:39 标签: 一、宝龙工业区商业需求分析 一)宝龙工业区经济发展及企业现状分析 1、宝龙工业区基本概况 宝龙工业区位于宝龙碧岭片区,是深圳市龙岗区高新技术产业带上面积最大的高新技术园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由宝龙工业城和碧岭工业区组 宝龙工业城遥感图 成,其中宝龙工业城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碧岭工业区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至今为止龙岗区政府在宝龙碧岭片区的开发建设上已经投入8亿多元人民币。目前,宝龙工业城土地基本平整完毕。同时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燃气等市政管网已铺设完成,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发展初具规模。碧岭工业区作为片区发展的后劲,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征地、规划以及市政配套建设等工作。 宝龙工业城位于龙岗区中心位置,以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连接着龙岗、深圳和香港以及其它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中地理条件最优越规划最好的园区之一。 2、片区公交体系和道路交通规划 宝龙工业城为先规划后招商的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其内部交通网络建设十分完善,但由于仍处于建设期,各项规划设施尚未健全,交通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内外交通路网健全 宝龙工业城对外交通路网发达,有机荷高速、深汕公路、深惠公路、水官高速、盐坝高速、梅观高速等高速公路跨区而过,距深圳宝安机场50公里,距皇岗口岸38公里,距罗湖口岸28公里,距盐田港17公里,距蛇口港50公里。园区到市中心、深圳宝安机场、盐田港及南部海滨均在30分钟车程内。 宝龙工业城内部交通路网已经形成,现有宝龙大道及宝龙一路至宝龙七路、锦龙大道、高科大道、清风大道等,贯穿东西的宝龙大道承担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 2)公共交通匮乏 与宝龙工业城路网健全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其内部公共交通匮乏,宝龙工业城内现有公交线路较少,现有的3条线路为823、861、985,另在临近宝龙工业城的深汕公路上有366、866、985三路公交线路设有宝龙工业城站点,但工业城内部消费者需要步行较长距离才能达到该站点,不利于消费者出行。 3)交通规划健全,交通环境不断改善。 根据在龙岗区交通规划科及龙岗交通局运政科的调查了解,根据规划,未来在宝龙工业城内将设有2个公交首末站及1个枢纽站,其中公交枢纽站设在锦龙大道与南同大道北部。2个公交首末站1个在宝清路与南同大道交汇处,1个在宝龙工业城502地块。 同时根据规划,将新规划3条公交线路在宝龙工业城内绕行,另规划有内环路、第二通道等即将建设。铁路方面规划有深厦铁路穿过宝龙工业城西面,同时规划1 2号地铁将在宝龙工业城东面穿过,13号地铁将在宝龙工业城北面穿过。 附图:宝龙工业城交通系统规划示意图 3、片区配套

深圳龙岗区片区发展分析报告新编

深圳龙岗区片区发展分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龙岗环境分析 一、龙岗概况 二、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片区 三、三大工业园区 四、三大商圈 五、四大房地产片区 第四章、龙岗区片区支柱产业分析

一、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 二、物流产业 三、旅游产业 四、文化产业 第五章、龙岗中心城定位及发展分析 41.8%,总人口13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7.2万人,辖平湖、布吉、横岗、龙岗、龙城、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大鹏、南澳11个街道办。全区2004年末总人口1241042人,比上年增长10.5%。其中户籍人口246769人,比上年增长8.1%;外来人口994273人,比上年增长11.2%。 二、龙岗区经济发展现状

龙岗区200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为24.5%,增速居全市六区第一位。2004年,龙岗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5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工业总产值1208亿元,增长2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5亿元,增长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7亿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 大鹏的 年底全 2975元;全区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8251元,其中可支配收入为27071.64元,居民家庭收入的67.6%用于消费性支出。2004年底农村城市化改革顺利完成后,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市化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退休金发放率两个100%,全区符合参保条件的6万名原村民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符合退休条件的1.7万名原村民都按月领取了800多元养老金,并享受了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初

步形成了城市化人员新的社会保障体制。 四、商业 龙岗在历史上就是着名的商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业态各异的商业零售网点遍布全区,连锁经营和商业网络体系已初具规模,大型连锁商业为主的零售、餐饮业巨头强势进驻。200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67 亿元。 3000 1 64.9%以上。在工业产业结构方面,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2家,其中超亿元的重点企业133家,成为稳定和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547.2亿元(在地口径),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动力和支柱;民营经济保持迅猛发展势头,2004年共吸引民企总投资66.68亿元,为建区以来的最高水平;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27个行业大类,有19个行业为正

龙岗宝龙工业区商业配套项目定位方案

龙岗宝龙工业区商业配套项目定位方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龙岗宝龙工业区商业配套项目定位方案类别:我的文章评论(0) 浏览(2353) 2008-09-24 11:39 标签: 一、宝龙工业区商业需求分析 一)宝龙工业区经济发展及企业现状分析 1、宝龙工业区基本概况 宝龙工业区位于宝龙碧岭片区,是深圳市龙岗区高新技术产业带上面积最大的高新技术园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由宝龙工业城和碧岭工业区组 宝龙工业城遥感图 成,其中宝龙工业城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碧岭工业区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至今为止龙岗区政府在宝龙碧岭片区的开发建设上已经投入8亿多元人民币。目前,宝龙工业城土地基本平整完毕。同时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燃气等市政管网已铺设完成,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发展初具规模。碧岭工业区作为片区发展的后劲,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征地、规划以及市政配套建设等工作。 宝龙工业城位于龙岗区中心位置,以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连接着龙岗、深圳和香港以及其它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中地理条件最优越规划最好的园区之一。 2、片区公交体系和道路交通规划 宝龙工业城为先规划后招商的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其内部交通网络建设十分完善,但由于仍处于建设期,各项规划设施尚未健全,交通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内外交通路网健全 宝龙工业城对外交通路网发达,有机荷高速、深汕公路、深惠公路、水官高速、盐坝高速、梅观高速等高速公路跨区而过,距深圳宝安机场50公里,距皇岗口岸38公里,距罗湖口岸28公里,距盐田港17公里,距蛇口港50公里。园区到市中心、深圳宝安机场、盐田港及南部海滨均在30分钟车程内。 宝龙工业城内部交通路网已经形成,现有宝龙大道及宝龙一路至宝龙七路、锦龙大道、高科大道、清风大道等,贯穿东西的宝龙大道承担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 2)公共交通匮乏 与宝龙工业城路网健全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其内部公共交通匮乏,宝龙工业城内现有公交线路较少,现有的3条线路为823、861、985,另在临近宝龙工业城的深汕公路上有366、866、985三路公交线路设有宝龙工业城站点,但工业城内部消费者需要步行较长距离才能达到该站点,不利于消费者出行。 3)交通规划健全,交通环境不断改善。 根据在龙岗区交通规划科及龙岗交通局运政科的调查了解,根据规划,未来在宝龙工业城内将设有2个公交首末站及1个枢纽站,其中公交枢纽站设在锦龙大道与南同大道北部。2个公交首末站1个在宝清路与南同大道交汇处,1个在宝龙工业城502地块。 同时根据规划,将新规划3条公交线路在宝龙工业城内绕行,另规划有内环路、第二通道等即将建设。铁路方面规划有深厦铁路穿过宝龙工业城西面,同时规划12号地铁将在宝龙工业城东面穿过,13号地铁将在宝龙工业城北面穿过。 附图:宝龙工业城交通系统规划示意图

(发展战略)深圳龙岗区片区发展分析报告

深圳龙岗区片区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章、龙岗环境分析 一、龙岗概况 二、龙岗区经济发展现状 三、居民生活水平 四、商业 五、工业 六、发展成就概况 第二章、龙岗街道片区概况 平湖、布吉、横岗、龙岗、龙城、坪山、 坪地、坑梓、葵涌、大鹏、南澳 第三章、龙岗区各功能片区分析 一、五大城市规划组团 二、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片区 三、三大工业园区 四、三大商圈 五、四大房地产片区 第四章、龙岗区片区支柱产业分析 一、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 二、物流产业 三、旅游产业 四、文化产业 第五章、龙岗中心城定位及发展分析 一、英国及韩国卫星城的发展 二、深圳中心区的发展 三、龙岗中心城发展及前景 第六章、龙岗片区发展利弊因素分析 第七章、龙岗片区发展预测

第一章、龙岗环境分析 一、龙岗概况 龙岗区是深圳市的市辖区,1993年1月1 日正式建立,位于深圳市东北部,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南接深圳经济特区,西连宝安区,北靠惠州市、东莞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区总面积844.07平方公里,占深圳市的41.8%,总人口13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7.2万人,辖平湖、布吉、横岗、龙岗、龙城、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大鹏、南澳11个街道办。全区2004年末总人口1241042人,比上年增长10.5%。其中户籍人口246769人,比上年增长8.1%;外来人口994273人,比上年增长11.2%。 二、龙岗区经济发展现状 龙岗区200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为24.5%,增速居全市六区第一位。2004年,龙岗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5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工业总产值1208亿元,增长2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5亿元,增长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7亿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 2004年,龙岗区大多数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累计超过200亿元,增长29.4%,高出深圳市14.4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之首,成为深圳市名副其实的投资热点。

深圳龙岗区片区发展分析报告

深圳龙岗区片区进展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章、龙岗环境分析 一、龙岗概况 二、龙岗区经济进展现状 三、居民生活水平 四、商业 五、工业 六、进展成就概况 第二章、龙岗街道片区概况 平湖、布吉、横岗、龙岗、龙城、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大鹏、南澳 第三章、龙岗区各功能片区分析 一、五大都市规划组团 二、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片区 三、三大工业园区

四、三大商圈 五、四大房地产片区 第四章、龙岗区片区支柱产业分析 一、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 二、物流产业 三、旅游产业 四、文化产业 第五章、龙岗中心城定位及进展分析 一、英国及韩国卫星城的进展 二、深圳中心区的进展 三、龙岗中心城进展及前景 第六章、龙岗片区进展利弊因素分析第七章、龙岗片区进展预测

第一章、龙岗环境分析 一、龙岗概况 龙岗区是深圳市的市辖区,1993年1月1 日正式建立,位于深圳市东北部,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南接深圳经济特区,西连宝安区,北靠惠州市、东莞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区总面积844.07平方公里,占深圳市的41.8%,总人口13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7.2万人,辖平湖、布吉、横岗、龙岗、龙城、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大鹏、南澳11个街道办。全区2004年末总人口1241042人,比上年增长10.5%。其中户籍人口246769人,比上年增长8.1%;外来人口994273人,比上年增长11.2%。 二、龙岗区经济进展现状 龙岗区200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为24.5%,增速居全市六区第一位。2004年,龙岗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5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工业总产值1208亿元,增长2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5亿元,增长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7亿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 2004年,龙岗区大多数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尤其是

深圳龙岗商业步行街招商方案-方案

深圳龙岗商业步行街招商方案-方案世方物业成就铺王 目录 第一部分商场基本情况 4 一、本项目地段概述 4 地理位置: 4 商业氛围: 4 商场规模: 4 项目配套设施: 4 第二部分:周边人口结构调查 5 一、龙岗镇人口 5 二、龙岗老中心城人口与商业情况 6 第三部分:龙岗商业市场调查 9 一、龙岗老中心城商业情况 9 二、龙岗其他镇的商业情况调查 12 第四部分:商场经营定位、经营分区及装修标准 18 一、商场经营定位: 18 二、首层商业步行街 18 三、龙岗女人世界 19 四、装修标准 19 商场公共装修建议: 19 一楼步行街及内步行街铺位装修: 20 二楼铺位装修 20

第五部分招商策略 23 一、招商平面分割图(见附图) 23 二、龙岗商业租金调查及商场租金确定 23 龙岗商场租金调查: 23 龙岗中心城部分商业街商铺租金调查 24 商场租金及租赁期: 24 租金策略 24 租赁期内实际租金收益: 25 三、招商目标客户 25 四、招商相关法律文本 26 第六部分整合推广策略 32 一、商场命名 32 二、商场推广主题 32 三、招商推广策略 32 四、招商画册要点及文案 33 五、招商、销售推广时间进度安排 35 第一部分商场基本情况 一、本项目地段概述 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龙岗区中心城深惠公路双龙立交桥旁,每天有30多条公交线路往返深圳市区,数十条线路通往全国各地。(项目位置图见后页) 商业氛围: 项目所在的深惠公路龙岗中心城路段,形成家居、家私、五交化、汽配等商业黄金走廊,并

与龙岗镇商业中心区隔深惠公路相邻,凭借深惠公路及双龙立交,商圈可辐射坑梓、坪山、坪地等集镇,同时可辐射至惠州、汕头、东莞等邻近地区。 商场规模: 商业建筑面积:33103.37平方米; ?层数:4层纯商业;一楼层高5.8米,2、3、4层为4.8米。 一层10308.61平方米 二层10292.55平方米, 三层8842.29平方米, 四层3659.92平方米。 地下一层设停车场,面积8367.84平方米,设备区面积903.7平方米,人防区面积1080平方米。(设备、人防区和停车场的数据需要发展商再核实) 项目配套设施: 全方位现代化商业设施,多部扶梯、货梯、电梯完全满足现代商城购物、休闲的多种需要。停车位: 244个(不详) 广场面积:2000平方米现代化休闲广场(不详),应由设计院出效果图。 第二部分:周边人口结构调查 一、龙岗镇人口 龙岗位于深圳市区东部,下辖布吉、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平湖、大鹏、南澳、癸涌十镇,总面积940.9平方公里,是深圳市面积最大的区级单位。总人口171万(2000年人口普查数字),是深圳开发最晚、可开发土地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区。龙岗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深惠公路、深汕公路纵贯全区。广深铁路布吉站、平湖站就在区内。龙岗镇主要分为龙岗新城中心区和旧城中心区,合称龙岗中心城。本项目所在地为旧城中心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