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经济学基础货币银行学(货币理论-上)历年真题试卷汇
编1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些是存款货币的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现金漏损率
(C)超额准备金率
(D)以上都是
2 财政部向(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2006年金融联考)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3 下列导致基础货币的行为( )。
(A)降低再贴现率
(B)提高发行存款准备金
(C)政府增税
(D)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正回购
4 一般情况下,通货比率越高,则货币乘数将(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5 下面哪像措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乘数进而调控货币供给的办法?( )。
(A)再贴现率
(B)法定准备金率
(C)超额准备金率
(D)存货款基准利率
6 如果某人认为:“货币的书主要职能为交易媒介”,在这种观点下,货币的范畴为( )。
(A)现金
(B)现金+银行活期存款
(C)现金+银行活期存款+银行定期存款
(D)现金+银行活期存款+银行定期存款+其他流动性资产
7 如果中央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存于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则这项政策将会使得( )。
(A)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增加
(B)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给减少
(C)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减少
(D)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增加
8 假设某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为1万亿,最低存款准备金为20%,则存款创造总额为( )。
(A)0.2万亿
(B)1万亿
(C)4万亿
(D)5万亿
9 如果中央银行从公众手中买入10亿债券,并同时降低法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则会导致货币供给( )。
(A)减少10亿
(B)增加10亿
(C)增加超过10亿
(D)增加10亿、也有可能超过10亿
10 下面哪项措施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乘数进而调控货币供给的办法?( )。
(A)再贴现率
(B)法定准备金率
(C)超额准备金率
(D)存贷款基准利率
11 下面哪项不是卡甘模型中决定货币乘数的变量?( )
(A)C/M
(B)R/D
(C)
(D)D/C
12 下而说法错误的是( )。
(A)乔顿模型采用的是狭义货币的定义
(B)卡甘模型采用的是广义货币的定义
(C)弗里德曼一舒瓦茨模型采用的是广义货币定义
(D)卡甘模型对银行类型和存款类型进行了区分
13 下而不属于托宾“新观点”的基本思想是( )。
(A)强调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同一性
(B)强调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同一性
(C)采用了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
(D)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面对压力的无奈上。
二、名词解释
14 准货币。(2003年金融联考)
三、简答题
15 下列因素如何影响银行准备金的变化?
16 什么叫冲销?中央银行进行冲销的目的和前提条件是什么?
17 卡甘的分析中,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与弗里德曼施瓦兹分析中的因素有何异同?
18 在乔顿分析中.通货是如何影响活期存款比率k和货币乘数的?
19 货币供应新论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是什么?
20 请简述几种主流的货币供给外生论。
21 请简述温特劳布-卡尔多的内生货币理论的主要观点。
22 请简述莫尔的水平主义供给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四、计算题
23 假设活期存款定存款准备金率9.5%,超额准备金率为0.5%,现金余额为300亿元,现金漏损率为5%。试求:(1)总准备金是多少?货币供应M1是多少?
(2)若国内货币市场均衡条件=0.6Y一3000r满足,且绝对形式的购买力平价条件成立,国外价格水平,国内收入水平P*=3,Y=800亿元,r=0.06,请用弹性货币分析法计算均衡汇率e(直接标价法);(3)在前两问的假设下:I.若本国法定准备金率提高3个百分点。求新的均衡汇率e';II、利率提高2个百分点
呢?(e")Ⅲ.若准备金率和现金比率均保持不变。央行在公开市场收购27亿债券会使均衡汇率怎样变化?(e''')(2009年金融联考)
五、论述题
24 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牢为7%,现金余额为2000亿元,超额准备金为3%,漏损率为20%。则:
(1)总准备金是多少? (不考虑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
(2)货币供应量是多少
(3)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准备金怎样变动?(蔓(2007年金融联考)
25 某商业银行体系持有准备金300亿元,公众持有通货1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非个人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15%和10%,据测算,流通中现余漏损率为25%,商业银行超额准备率为5%,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为50%,试求: (1)活期存款乘数 (2)货币乘数 (3)狭义货币供给量M1(2003年金融联考)
26 试述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27 简述存款创造能力的制约因素。
28 简述弗里德曼一舒瓦茨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
29 简述卡甘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
3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证券化的发展,为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金融竞争环境,西方国家开始放松金融管制,采取金融自由化措施,各国政府纷纷放松对银行管制。1980年,美国率先飞出了30年代后制定的Q条例,允许商业银行向支票存款支付利息。到了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金融领域的影响不断加深,电子货币和信用卡等金融工具不断被创新和被使用。请结合相关理论,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环境的新变化对货币供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央银行地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