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2.4能量》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2.4能量》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2.4能量》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2.4能量》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第4节能量同步练习题1.漳州属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在海岸线上修建了许多风力发电站。利用风力发

电时,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

2.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_______或_______过程。

3.关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冷的铁块不具有能量

B.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

C.冰水不能煮熟鸡蛋,所以冰水不具有能量

D.只有机械运动的物体才具有能量

4.下面关于能量的描述,属于分子运动而具有能量的是()

A.高温蒸汽能将馒头蒸熟

B.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能毁灭一座城市

C.闪电发出耀眼的光芒和震耳的声音

D.太阳光具有能量,同学利用自制的太阳灶将纸点燃

5.下列现象中,发生能量转化的是()

A.用水来冷却汽车的发动机B.往热水里加入冷水

C.用热水袋焐手D.用电水壶烧水

6.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分别是()

①生物能;②核能;③电能;④太阳能;⑤化学能。

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④

7.下列有关能量的描述中,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运动场上奔跑的运动员B.剧烈运动的空气

C.滴水穿石D.电给我们描绘出现代化都市的灿烂景象

8.生活中应用最普遍的能源是()

A.太阳能B.石油能源C.电能D.风能

9.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应特别重视下列哪种能源的利用()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

10.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能,如: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能,如:太阳能电池。

11. 下列装置不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

A.微波炉B.太阳灶C.光电池D.热水器

12.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当代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B.将旧电池丢弃到池塘

C.生活中尽量使用节能灯具D.放学后教室内日光灯彻夜通明

13.下列能源中,能量巨大、获取方便、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能源是() A.核能B.太阳能C.煤D.生物能

14.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电站发电——核能转化为电能B.电饭锅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

C.热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5.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石油产品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开采石油

B.和平利用核能特别要注意防止核泄漏,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C.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

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人类可以无穷无尽地开发

16.关于能源和能量,错误的说法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都来自太阳能

B.自然界能源永不枯竭

C.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D.在水力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7.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据统计,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死亡人数共计7 770人;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共计8 572人。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被人吸入后直接侵害人体的健康。就能源使用方面,你有什么样的建议或做法可以减少PM2.5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答案:

1. 风(动) 电

2. 转移转化

3. B

4. A

5. D

6. B

7. D

8. C

9. D

10. 热电

11. A

12. C

13. B

14. C

15. B

16. B

17. 解:选择好时间多锻炼,雾天别开窗,不在室内抽烟等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 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 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二、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 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 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 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 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 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 )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 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2016汇总

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 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 温度:温度计。 电:电流表和电压表 力:弹簧测力计。 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1Km =103m 。 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 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 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8、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a 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再除以5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了 b 化曲为直: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拉直,就能测量两地的距离了 c 平移法:三角板和直尺等可以测量圆的直径 d:滚轮法:先测出一个圆的周长,再乘以转过的圈数,就能得到这段长度的大小。 9、当一个问题受到多个因素(变量)影响时,为探究一个因素(变量)对某个问题的影响,通常保持其他因素(变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这里的“变量”指的是影响问题的因素。例A 、B 、C 都影响D ,我们研究B 对D 的影响,就保持A 和C 不变。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②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③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V=t S (S=Vt t=V S ) (S--m t--s v--m/s) 国际单位:m/s(米每秒)。 如v = 10m/s 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 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km/ h(千米每小时) 8、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平=总总t S =212 1t t S S ++;路程相等速度不等:V 平=2 1212V V V V + 1m /s =3.6km /h 1km /h=6.31m /s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精品】

教科版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 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 温度:温度计。 电:电流表和电压表 力:弹簧测力计。 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1Km =103m 。 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 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 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8、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a 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再除以5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了 b 化曲为直: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拉直,就能测量两地的距离了 c 平移法:三角板和直尺等可以测量圆的直径 d:滚轮法:先测出一个圆的周长,再乘以转过的圈数,就能得到这段长度的大小。 9、当一个问题受到多个因素(变量)影响时,为探究一个因素(变量)对某个问题的影响,通常保持其他因素(变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这里的“变量”指的是影响问题的因素。例A 、B 、C 都影响D ,我们研究B 对D 的影响,就保持A 和C 不变。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②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③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V=t S (S=Vt t=V S ) (S--m t--s v--m/s) 国际单位:m/s(米每秒)。 如v = 10m/s 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 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km/ h(千米每小时) 8、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平=总总t S =212 1t t S S ++;路程相等速度不等:V 平=21212V V V V + 1m /s =3.6km /h 1km /h=6.31m /s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一、有关物理学: 1)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 2)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 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科学探究工具及用途 1) 测量长度工具:刻度尺(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等)。 2) 测量时间:停表。注意分针和秒针的配合。 3) 其它工具:测量质量(天平)、测量体积(量筒、量杯)、测量温度(温度计)、测量电流(电流表)、测量电压(电压表)、测量力(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 三、物体长度及测量 1) 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米m,其它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换算: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2) 估测人的高度、纸张的厚度、发丝直径、课桌及教室相关长度,知道教材长度和宽度 3)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六个字:认、放、看、读、记、算。 ①“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表面、整刻度线对齐被测起点。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④“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记录测量结果带单位。⑥“算”:对同一被测长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 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错误是不遵守规则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而不可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5) 特殊的测量方法:①累积法(微小量);②曲直互化法;③平移法——等量替代法;④公式法。 6) 体积单位:国际单位是立方米(m3),其它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等。(1L=1000 mL、1L=1dm3、1 mL =1 cm3) 7) 量筒、量杯的使用:放于水平桌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凸液面的顶)相平。 8) 控制变量法:先观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保持其它所有因素不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一、宏观世界的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位置变化:一指两个物体间距离的变化,二指两个物体间方位的变化。 二、运动的描述: 1) 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 2) 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或静止,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标准物叫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是静止的。 3)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4) 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在具体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而选取。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不可选被研究物体做参照物。 5) 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6)实例分析:小明坐火车、本与笔、风洞、空中加油、同步卫星。 三、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学计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曹县孙老家镇中学 二0一七二0一八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计划 科目:物理 班级:初二 姓名:张存华 2017年9月1日一、本学期共23个周,安排新授课15周,复习4周,测试2个周,本学科每 周3课时,本学期新授45课时,机动安排2周。 二、本学期学生情况分析 我本学期担任初二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物理是八年级新开学科,多数同学感到新奇,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有些同学听说物理难学,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减。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上作进一步纠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一、走进实验室;二、运动和能量;三、声;四、在光的世界里;五、物态变化;六、质量与密度。具体章节又可分为:观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动手做、活动、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走向社会、物理在线几大个板块。这样编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学好物理知识。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重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基础复习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总第18课时 一、动与静 1. 运动:物理学中把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事先选择作为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具有性,相对于来说的。 3.速度: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定义:物体在的路程。公式:v=,导出公式:S=;t=。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换算关系:1m/s= km/h。 二、快与慢 1.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经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3.测平均速度:利用公式可以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时间:测量工具:。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h= min; 1min= s; 2.长度:测量工具:;长度的单位有、、、 、、、七个(从大到小写出来)。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的换算:0.06m= dm= mm;500um= cm; 3.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 ⑴会认:使用刻度尺前应该观察它的__ __、__ _ 和 _; ⑵会放:刻度尺要,如果尺子较厚,要将有刻度的一侧紧贴,零刻 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果零刻线磨损,可用一整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⑶会看:视线应与刻度尺面; ⑷会读:认准分度值,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 ⑸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和。 3.误差: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减小误差的方法:①;②用更精密的仪器。误差只能而不能,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练习:1.如下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 cm. 2如上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①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cm. ②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mm,合 cm. 第三章声 声音的产生:物体,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在不同介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传播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 v液 v气 声音以的形式向外传播。(v空气=340m/s)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 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响度声音的高低用(符号是)表示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 乐音的特征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 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和。 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 音调 音色 乐音 乐音与噪音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教科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 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 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 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第2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

沙溪中学八年级物理学案(总第节) 设计老师执教老师上课班级学生姓名 教学内容及学生活动 时 量 教师活动 二.自主学习 一、照相机与眼睛 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照课本图4-26或利用教学课件讲解 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并可以把它与照相机作比较。照相机能成 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像;人眼也能成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了解P95(生活物理社会) 二、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及其矫正照课本图4-28(a)进行讲解。P96学生活动。 2、远视眼及其矫正照课本图4-28(b)进行讲解。P96学生活动。 小结:(1)近视眼所成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方;远视眼所成像落在 视网膜的___方。 (2)近视眼佩戴____________镜;远视眼佩戴____________镜。 (3)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_移; 远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_移。 三.合作交流 1、照相机是利用___________能成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它的 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在胶片上成一 个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_像。 2、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__________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__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来自物体的光线经___________, 成像于___________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 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 ______________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一般配戴 _________镜矫正。 4.让学生仔细观察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看看有什么不同;度数深的眼 镜和度数浅的眼镜镜片有什么不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不能用微观领域的知识来解释的是(). A.荷叶上的两滴露珠能汇成一大滴水珠B.咖啡里放糖后就不苦了 C.打扫教室时,会看到尘土飞扬D.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 2.下列长度中最长的是() A、120μm B、1.2cm C、1.2×105nm D、1.2×10—1mm 3.关于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s/t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v的大小与s、t的选取无关 B、能够准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情况 C、在任何情况下,v是不变的 D、必须指明在哪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才有意义 4.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 ) A.频率高 B.音色好 C.响度大 D.速度快 5.你认为下列情况中没有发出噪声的是:() A.中午,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休息时,有些同学大声嬉戏 B.半夜时,有人引吭高歌C.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个别同学在小声讲话 D.在歌剧院中,女高音歌唱家引吭高歌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用放大镜看地图 C.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 D.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 7.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则苹果所成像的大小:( ) A.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8.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 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10.把一石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溢出酒精24g,把这石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 A、大于24g B、等于24g C、小于24g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填写单位:玉林同学身高170 ,一只鸡蛋的质量为50 。 12.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由于。 13.如图1所示,大型运输机长途飞行时,有时要进行空中加油,在空中加油的过程中,以加油飞机为参照物,运输机是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4.公共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的照相机连续两次对其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间隔为2s,车长为12m,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15.图3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 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 ___是法线,反 图2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全)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二、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措施。 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 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 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 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八、实验完毕,学生应按要求整理好仪器、药品以及其它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若有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任课教师,并如实填写仪器报损单。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协商后,可根据有关制度准予报损或责成赔偿。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要找出产生物理现象的原因及其规律。 2.能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重点) 3.会认识实验室的一些测量工具。(重点) 4.能动手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体验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奇妙。 ★学习准备 1.观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现象。 2.器材准备:饮料瓶、饮料管、气球、红色的液体等。 ★我能自学 阅读教材P1-2后填空 3.物理学不但是______ ___的科学,而且还是___ _____的科学。 物理学是产生科学思想、__ __ ___和____ ___的科学。 4.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 __、___ ___、____ __、_ _____、__ ____等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自然科学。 5.阅读教材P7:认识以下实验器材。

其中:测量长度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质量的仪器是______ _____; 测量时间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___;测量温度的仪器是______ _______; 电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________;体积的测量仪器是______ ____________; 力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教材P8:科学家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宝藏,而且创建了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____ ____、___ ___、制定计划和___ _____、进行实验与__ ___、分析论证、_____ ___、_____ ___等七个环节。 ★我能探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学科,多数同学感到新奇,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有些同学听说物理难学,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减。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上作进一步纠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一、走进实验室,二、运动和能量,三、声,四、在光的世界里,五、物态变化,六、质量和密度。具体章节又可分为:观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动手做、活动、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走向社会、物理在线几大个板块。这样编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学好物理知识。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重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课题】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时】 2 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 【教学器材】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物理要学习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所以本课学习有关测量的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会遇到各种测量,如长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力的测量、电流电压的测量等等,而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许多测量仪器的示数都是以长度的示数为基础的。因此,本课学习长度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一)长度的测量 1、学习长度的单位: 教师举例说明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 不用测量工具,一个高个同学和一个小个同学用手臂为标准测量黑板的长,得

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学生看书上介绍鲁班统一测量标准:木工尺的故事。 教师强调:为了方便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贸易的交流,各种测量都必须要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单位,国际上统一的单位制度叫国际单位制。 长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换算关系: 例题:进行下列单位换算:0.05千米= ______米, 20米= ______千米, 500厘米= _____米, 0.12米=______毫米,60毫米= _____米, 800微米=_____米, 6000纳米=____米. 2、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规格:量程:刻度尺所能测量的范围(刻度尺最大的示数)。 分度值: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线。 放置:对齐、放正、紧贴。 读数:正视,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记录:数字和单位。 记录的测量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没有估计值时记零。) 训练读数和记录,由测量值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 例:书上图1-2-6;导学与测评上例题 4、刻度尺的选择: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例:测篮球场的长和宽,应该选用量程为30米的皮尺。 测物理书的长和宽,应该选用量程为30厘米,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 测课桌的高,应该选用量程为1米,分度值为1厘米的刻度尺(米尺)。(二)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不够精确,读数时的估计, 3、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少。 4、减少误差的方法:提高测量仪器的精确度,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

【最新整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 基础复习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总第18课时 一、动与静 1. 运动:物理学中把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事先选择作为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具有性,相对于来说的。 3.速度: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定义:物体在的路程。公式:v=,导出公式:S=;t=。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换算关系:1m/s= km/h。 二、快与慢 1.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经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3.测平均速度:利用公式可以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时间:测量工具:。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h= min; 1min= s; 2.长度:测量工具:;长度的单位有、、、 、、、七个(从大到小写出来)。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的换算:0.06m= dm= mm;500um= cm; 3.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 ⑴会认:使用刻度尺前应该观察它的__ __、__ _ 和 _; ⑵会放:刻度尺要,如果尺子较厚,要将有刻度的一侧紧贴,零刻度线对准被测 物体的一端,如果零刻线磨损,可用一整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⑶会看:视线应与刻度尺面; ⑷会读:认准分度值,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 ⑸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和。 3.误差: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②用更精密的仪器。误差只能而不能,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练习:1.如下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 cm. 2如上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①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cm. ②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mm,合 cm. 第三章声 声音的产生:物体,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在不同介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传播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 v液 v气 声音以的形式向外传播。(v空气=340m/s)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 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响度声音的高低用(符号是)表示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 乐音的特征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 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和。 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 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噪声危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1)从处减弱; 减弱噪声的途径 (2)在中减弱; 音调 音色 乐音 乐音与噪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科学探究有七个要素:、、、、、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这七个要素可能不是单一环节出现, 也没有固定的顺序。 2、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叫,测量 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和是测量工具的主要规格。 3、测量中测得的数值和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叫做,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和错误不同,错误是避免的,误差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减小误差,减小误差的办法主要有: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 4、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测量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1h=min=s 。 5、当研究问题可能性收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时,经常用到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同时保持其他因素,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1、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物质是由组成 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和组成。 2、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我们应首先选取一个合适的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说这个物体是;如果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就说这个物体是; 3、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比;相同 比; 4、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与所用的的比叫做物体运动的,表示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定义式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交通运输中常用的单位是。路程的计算公式是,时间的计算公式是。 5、不同形式的运动状态对应着不同的形式,能量不仅可以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还可以互相,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和的过程。 第三章声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振动停止,发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一、有关物理学: 1)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 2)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 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科学探究工具及用途 1) 测量长度工具:刻度尺(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等)。 2) 测量时间:停表。注意分针和秒针的配合。 3) 其它工具:测量质量(天平)、测量体积(量筒、量杯)、测量温度(温度计)、测量电流(电流表)、测量电压(电压表)、测量力(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 三、物体长度及测量 1) 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米m,其它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换算: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2) 估测人的高度、纸张的厚度、发丝直径、课桌及教室相关长度,知道教材长度和宽度 3)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六个字:认、放、看、读、记、算。 ①“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表面、整刻度线对齐被测起点。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④“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记录测量结果带单位。⑥“算”:对同一被测长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 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错误是不遵守规则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而不可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5) 特殊的测量方法:①累积法(微小量);②曲直互化法;③平移法——等量替代法;④公式法。 6) 体积单位:国际单位是立方米(m3),其它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等。(1L=1000 mL、1L=1dm3、1 mL =1 cm3) 7) 量筒、量杯的使用:放于水平桌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凸液面的顶)相平。 8) 控制变量法:先观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保持其它所有因素不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一、宏观世界的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位置变化:一指两个物体间距离的变化,二指两个物体间方位的变化。 二、运动的描述: 1) 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 2) 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或静止,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标准物叫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是静止的。 3)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4) 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在具体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而选取。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不可选被研究物体做参照物。 5) 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6)实例分析:小明坐火车、本与笔、风洞、空中加油、同步卫星。 三、运动的快慢: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观众观点);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裁判观点);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