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反公地悲剧”与“大部制”改革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反公地悲剧”与“大部制”改革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反公地悲剧”与“大部制”改革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反公地悲剧”与“大部制”改革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反公地悲剧”与“大

部制”改革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

"反公地悲剧"与"大部制"

李思维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改革

政经祝点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回顾反公地悲剧理论的发展,结合反公地悲剧在中国的现实表现,提出反公地悲剧造成的现实问题

并且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出大部制改革有助于减少和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公地悲剧;大部制机构改革

,

"反公地悲剧"的理论概述

1993年,Heller观察到莫斯科街头的一种奇怪现象:商贩

宁愿在街头搭建众多的售货摊来买卖商品,也不愿搬进大量空

置的沿街店铺.通过调研,他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转

型中的俄罗斯政府没有把这些店铺的完整产权赋予给某个权

利所有者,而是肢解给了在计划经济时期利益相关的不同部

门.支离破碎的产权结构使得每个权利人在没有得到其中任何

个权利所有者的许可下,都无法单独使用或出租该店铺,从

而出现了店铺资源难以利用和大量闲置的反公地悲剧.克服反

公地悲剧,最好的办法是明晰产权,整合支离破碎的产权,即把

严重分割的产权重新统一起来,使得任何排他性行为导致的资

源利用效率过低的成本均由该产权所有者承担,从而解决外部

效应的内在化问题.

二,政府部门平行管理造成的"反公地悲剧"在中国的表现

第一,政出多门造成的反公地悲剧.这主要反映在政府的

不同部门制定的规章相互矛盾,导致企业无法利用相关资源.

第二,多头管理造成的反公地悲剧.由于多头管理造成行政审

批出现时间滞后和程序的复杂化,而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

中,政府行政审批项目过多过滥,以至于出现地域封锁,部门壁垒,不利于一体化经济的形成,也无法通过市场来实现资源最

优化配置,反而会对市场经济造成负外部性影响.第三,行政审

批混乱造成的反公地悲剧.虽然中国的《行政许可法》已于2004 年出台,政府也已砍掉了很多审批事项,但各地对该法的执行

情况不一,有些地方甚至仍然故我,或变着法子规避该法对自

己的约束.

三,推进大部制改革的思路

推进大部制改革,需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按照"决策,执

行,监督''三权分立推进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触及的是公共

治理结构,而完善的公共治理结构要求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

权三权相对分立.这种分立不能像现在很多中国学者在讨论时

狭隘地理解为在政府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立,而是指

在人大——政府——司法等部门之间建立起制衡关系.二是政

府的行政,执法必须同部门利益脱钩.政府的行政,执法成本与

费用应全额由财政负担,各种行政处罚收入直接进国库,完全

与政府部门的办公,工资,福利等利益无关.如果还延续政府只

设机构不拨(够)经费,但给收费和罚款政策这种做法的话,本

次大部制改革的结果肯定是无果而终.三是循序渐进地推进大

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实际上是对政府部门职能的一次重新认

识和定位,而这要有一个过程.因此首先应选择从那些职能交

叉突出,涉及服务对象广泛,外部呼声较大的部门开始,通过积

累经验再逐步扩大.四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一个机构臃肿,人

浮于事的机构,绝对不可能是一个精干,高效的机构.所以,"三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严格控编,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

原则,精干和综合地设置部门的内设机构,确保编制不被突破.

五是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为工作重点,抓紧制定各部门"三定"

方案.长期以来,职能交叉重叠引起的政出多门,权责脱节,推

诿扯皮等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的行使,甚至严重影

响了政府的公信力.本次机构改革就是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

则,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强化相应的责任.一方

面,坚持"以责定权,权责对等"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职责体

系;另一方面,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

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和主办,协办关系.六是同时推进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改革.事业单位的性

质,职能,目的与政府机构有明显的不同,政府不应该继续代行

事业单位的职能,除了少数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需要通过

改革回到政府行政部门之外,大部分事业单位应当逐步与政府

脱钩,转为实行事业法人制度的事业法人,对从事经营活动的

事业单位,要明确转制为企业.

在公共管理中,依据制衡原则使公共权力机构职能产生交

叉来分割权利,以防止专权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在制衡原则难

以有效体现的政府内部,提供公共产品的职权在过多的平行部

门之间分割,较易导致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乃至无法提供的反公

地悲剧.减少和避免此类反公地悲剧可以采取大部制.但限于

人们对中国"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认识不够深入,以及

强化了的既得利益部门的抵触,大部制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跃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M].上海:三联书店.2000

[2]李晓峰.'公地悲剧"到"反公地悲剧"[J].经济经纬.2004(3)

[3]陈新岗."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 山东社会科学.2005(3)

企业导报2011年第8期23

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游杨明漪10107031011 大部制,又称为大部门体制,核心部制或巨型部制,即为了实现减少政府部门数量,扩大管理幅度,减少行政层级,实现高效行政的部门组织结构模式。 当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地纷纷展开大部制改革。然而,面对当前我国大部制轰轰烈 烈的改革势头,对于什么是大部制改革,改革是否有助于或者真正实现了我国行政机构的精简、效率的提高,服务型政府的建立等等问题随之而来。 地方政府在推进大部制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 1.权力磨合难 要实行大部制,解决政府机构职能交叉的问题,这些交叉、重叠的职能部门环环相扣,要整合这些行政资源,就要十分的小心,否则就会出现权力过大或者权力真空的现象。做到平稳过渡,无缝衔接,确实很不容易。 2.人员分流难 机构精简势必带来人员的分流。地方自身的人员不易分流,又加之“上级”政府的人员下泄,使得地方政府的人员分流问题成为难题。在大部制下,机构内部的磨合,外部的磨合,上下之间的磨合,与执政党的机构设置如何对接,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重叠等等,都在考虑大部制的生存系数。 4.运行监督难 实行大部门体制管理后,由原来的几部委组成新部门,权力和财力更加集中,可能在、会造成权力过度集中,滋生腐败、部门利益化等问题。 大部制机构设置有可能把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相互扯皮问题,通过改变组织形态来加以抑制,但也可能把分散的部门利益,积聚为集中的部门利益,使得监督变得更困难。 为了应对大部制改革带来的挑战,地方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积极转变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而且更侧重于公共服务。同时,鼓励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自治,鼓励发展各种非政府组织,服务社会。 2、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和协调机制。政府内部,实行决策与监督部门统一管理。减少部门的层级结构。 3、因地制宜、鼓励创新。实行大部改,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根据各层级政府的职责重点,合理调整机构设置。 4、合理分流,精简部门的同时合理的精减人员。达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摘要】日前我国多数省份的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广大人民对地方政府的改革举动深为关注。以前的地方政府人员臃肿、机构过多、职权交叉导致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所以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再者,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难度超过其上级、上上级政府机构的改革。因此,本文将抓住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研究和探讨,着力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共性与个性进行叙述。 【关键词】大部制省直管县因地制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央、省级政府就已经经过了好几次的机构改革,地方政府也不例外。而地方政府的改革成效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地方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以往的政府机构改革总是跳不出人员及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在此方面,地方政府亦是面临同样的窘境。2008年10月,随着上海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被中央正式批复,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随即也拉开了大幕。此次,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应该极力避免以往出现的现象,以全新的方案对机构进行改革。但是同时我国的地方政府相对政府机构其上级、上上级政府机构的改革有其更困难的地方。 首先,地方政府财政不足。要想在改革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财政就要有所保障,而财政正是地方政府遇到的最大难题,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做保障,再好的改革方案也是空谈。因此,地方政府在改革机构的时候在财政方面需要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自身也要有所准备。 其次,地方政府在机构设置上也是改革成效取得成效的一大绊脚石。现在的理论工作者对中央政府亦或是省级政府的改革或许已然是研究得很透彻了,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研究确是毫无成效,或是直接将中央或是省级政府机构 第1页

浅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2)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3) 二、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 (3) (一)以城市规划为龙头,科学制定发展蓝图 (4) 三、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弊端 (4) (一)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对网络时代的多维挑战 (5) (二)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新平台 (6) 四、如何改进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弊端 (6)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是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 有之义 (7) (二)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需要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 (7) (三)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还需要所有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政府公 务员等成为学习型个体和创新型干部,并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7) 参考文献 (8)

[摘要]随着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目前的公共管理以政府为主,导致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责任扩大,以行政手段实施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分的局面必须改变。现阶段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应该再以政府为主,而应该是政府、非政府组织(包括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与民众作为平等主体,共同承担起公共管理的职责;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只承担有限责任。 [关键词]政府职能;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承担职责

浅论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管理诞生于20世纪初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公共管理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公共事务越来越多,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发达。但就对公共管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公共管理未来发展模式的认识而言,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都存有很多争论。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员,就上述问题提出个人对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供商榷指正。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自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出现以来,在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的界定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综合各种学术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在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上至少已经形成3个方面的共识: 第一,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活动。这些事务和管理活动直接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会把更多的社会和公共管理职能交给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第三,在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府管理只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基于以上共识,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者为有效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根据法律的规定,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形式,对涉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切管理活动和过程。 这个定义的一个关键点是公共管理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可以认为,公共利益是基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产生,并从多种多样的具体的个人利益中抽象出来,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和社会性的利益。由于个人利益是现实的,所以公共利益并不是虚无的。同时,个人利益又必然是具有差异性的,公共利益难以体现这种具体的差异性,甚至有时会因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而造成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和抵触,所以,公共利益不是也不可能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因而,公共管理也必然只能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目标。 二、大兴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 目前,北京市大兴区街景一片新气象:地铁的建成及通行、座座高楼的矗立、大街的拓宽与改造无不需要政府的指示与协调。在公共管理中,在一定条件下,政府是可以支配公共管理的事物,并且本着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实现的。如若没有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1】【摘要】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带来的困境,进行了持续的改革,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同时又将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管理,以解决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它以经济学为基础,以政府市场的协调为核心。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比,它在研究范围、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创新之处。它的理论及实践对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也在不断改革之中,但是在我国政府改革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西方国家为了政府改革兴起的,但同样对我国的政府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要我们能够积极的借鉴其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一定会给我国的政府改革提供许多卓有成效的建议。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西方国家政府改革 【Abstract】Nineteen eighties,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welfare state" in trouble, for the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o absorb fifty or sixty of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new latitudinarian economics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vat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method used in government management,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to resolve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t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s, with the government as the core market coordination.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is compared, in its research scope, method, theory basis, there are a lot of innovation.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stern countries' administrative reform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also is in ceaseless reform, but in the government reform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lthough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is rising to the government reform, but also for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s long as we can adopt the suitabl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place,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will give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provides a number of very fruitful suggestions. 【Key words】New public management; Western countries;Government reform 【1】作者简介:张万里(1989-),男,河北衡水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本科生。

(5)-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

作业 1.第23题 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有效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其()如何。 A.职能 B.效益 C.政绩 D.效率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第24题 责任政府建构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归责原则基础上的()制。 A.首长负责 B.政府问责 C.行政监督 D.引咎辞职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第25题 有效政府以()为政府行为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A.行政效率 B.公共效益 C.政府绩效 D.公众满意度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1.0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0.0 4.第26题 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是坚持:()行政机构改革方向。 A.大政府、小社会 B.小政府、大社会 C.垄断政府 D.全能政府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27题 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不正确的是()。 A.年轻化 B.科学化 C.民主化 D.制度化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6.第28题 政府放权和退却的程度以()的高低为限度 A.市场质量 B.社会质量 C.体制质量 D.组织质量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7.第37题 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不正确的是()。年轻化A.

B.科学化 C.民主化 D.制度化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8.第38题 行政审批制度处理和协调的重点是:()。 A.行政机关外部并且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B.行政机关内部 C.上级行政机关 D.下级行政机关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9.第39题 干部人事制度创新以改革()为重点,探索干部管理新机制。 A.公务员制度 B.政绩考核 C.干部人事制度 D.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0.第40题 政府职能重构的内涵包括纠补()失灵和弥补()失灵。 A.市场、政府 B.组织、经济 C.系统、体制 D.政府、市场 答案:D D 标准答案: 您的答案:

32 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管理诞生于20世纪初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公共管理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公共事务越来越多,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发达。但就对公共管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公共管理未来发展模式的认识而言,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都存有很多争论。作为我国首届MPA学员,笔者在系统接受MPA教育和对公共管理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就上述问题提出个人理解,供商榷指正。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自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出现以来,在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的界定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综合各种学术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在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上至少已经形成3个方面的共识:第一,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活动。这些事务和管理活动直接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会把更多的社会和公共管理职能交给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第三,在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府管理只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基于以上共识,笔者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者为有效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根据法律的规定,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形式,对涉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切管理活动和过程。 这个定义的一个关键点是公共管理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可以认为,公共利益是基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产生,并从多种多样的具体的个人利益中抽象出来,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和社会性的利益。由于个人利益是现实的,所以公共利益并不是虚无的。同时,个人利益又必然是具有差异性的,公共利益难以体现这种具体的差异性,甚至有时会因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而造成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和抵触,所以,公共利益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参考 一、新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论文)的基本内容 与传统的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由于严格说来,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种单一的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所以我们在此将其称为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理论”。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与在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中政府只是收税和提供服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开支,提高效率。“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1](P12)因此,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从公共选择理论中获得依据,认为政府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市场不仅在私营部门存在,也在公共部门内部存在。当市场在公共部门出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系统,如教育系统、职业训练系统、心理卫生系统。但它们都是市场,就同金融(金融论文)系统、银行和保健系统一样都是市场。如果我们把市场导向的思想应用到我们的公用系统上去,我们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1](P288)于是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或“客户”。“企业家”在新公共管理思想中有其特殊的含义:并不是会做生意的人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和产出较低的地方转移到较高的地方,企业家运用新的形式创造最大限度的生产率和效率。因此,企业家式的政府应该是能够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的服务质量的提高。因为这将使竞争进一步发展,不是政府管理人员选择服务提供者,而是政府管理人员让公民选择服务提供者。企业虽

大部制改革方案要点

大部制改革方案要点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简称大部制),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围绕大部制改革问题,国内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关于大部制的涵义与特征 有学者提出,所谓大部门体制,就是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有学者认为,大部门体制,或者大部制,就是在政府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大部制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基于上述涵义的界定,有学者揭示出大部制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大。这种大表现为组织规模大和职能范围广;二是少。就是职能部门少,如实行大部制的美国政府仅15个职能部门等;三是合。实行大部制的目的之一是整合行政资源;四是协。大部制改革必须有机整合机构,优化组织结构,使之高度协调。 很显然,大部制是将政府相同及相近的职能进行整合,归入一个部门管理,或将一些职能相近或相关的部门整合为一个较大的部门。与按照政府专业管理职能设置政府机构的小部制不同,大部制是一种政府事务综合管理的体制。职能有机统一是大部制的精髓所在;宽职能,少机构则是大部制的鲜明特征。 关于大部制改革的目的与作用 学者大都认为,大部制改革的基本目的是拓展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学者具体分析大部制改革的目的,认为推行大部门体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而是为了集中和综合决策,建立

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草案)的说明(提交市委用)

关于鹰潭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建议稿)的 说明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赣发[2009]12号)及9月11日召开的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和规定,参考其他设区市的改革思路,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鹰潭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建议稿)》(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方案》制定有关情况作以下说明: 一、关于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确立 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主要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赣发[2009]12号)为依据,按照“四个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原则,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原则。提出本次机构改革主要目的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调整优化组织结构,积极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着力解决职能交叉、重复和职能缺位、越位、错位问题,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严格机构编制管理。 按照省《意见》及凌成兴常务副省长“六个整合”(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人力资源、食品药品、内外贸、扶贫和移民),三个探索(农业、文化、城乡建设规划和住房保障)的讲话精神。 二、关于机构设置调整的的基本思路

(一)行政机构的调整和设置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赣发[2009]12号)中关于各设区市机构限额规定,我市最多只能设置30个政府工作部门,2个部门管理机构,共32个机构。我市目前设置政府组成部门32个,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1个(人防办),直属特设机构1个(国资委),部门管理机构2个(城管局、法制办),共计36个机构,即将下放地方的食品药品监管局原本也含算在省定机构限额内,后经我们争取,省编办答复可在30个机构限额外设置为工作部门。这样我市将需要硬性减少4个行政机构。 为此,在与全省十一个设区市多次交流意见,并于9月27日专程赴省编办进行沟通后,经慎重考虑研究,结合鹰潭实际,提出了我市的机构设置思路为“五个整合(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食品药品、内外贸、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两个加强(加强机构编制、加强城市管理)、三个调整(将市粮食局、民族宗教局调整为部门管理,法制办调整为合署办公,国资委调整为内设机构)。 1、省里提出的六个整合,因交通运输领域、扶贫移民两个领域因我市之前实际已经整合,无须进行改革,只需进行相应的更名即可。因此,《方案》在以下四个领域进行了调整: 一是整合工业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等有关行政管理

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345 行 政 管 理 INTELLIGENCE 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徐晓晨 摘 要: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权威性危机和管理危机造成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社会矛盾不断。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策的执行者和地方利益的捍卫者,在面对社会普遍怀疑时必须认真扮演其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角色,提高公共管理质量和效率,切实维护好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满足中国民主与法治要求,推动中国地方治理方式改革,完善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必须明确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加深政府对自己角色重要性的理解和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关键词:公共管理 社会转型 政府职能转换 公权力 一、政府公共管理发展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西方学者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权限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历经几次经济危机的实践考验,从最初的自由放任管理阶段到后来的福利国家与政府的全面干预阶段,再到现当代的新古典主义与新公共管理阶段。其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是政府自身的管理,它构成政府公共管理的内域;对外是政府对经济、社会的管理,它构成政府公共管理的外域。本文所探讨的仅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外域。外域方面政府公共管理的内涵在于其管理的公共性、服务性和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 (一)西方学界定义的三大政府公共管理模式 1、里格斯行政模式三分法:来自于里格斯行政生态学说,将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划分为融合模型、衍射模型、和棱柱模型。 2、韦伯-威尔逊模式:威尔逊提出了建立专门行政管理学的构想以及政治和行政二分的理论原则,将行政管理作为专门的技术领域来看待。 3、新公共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模式则包括效率驱动模式、小型化和分权模式、追求卓越模式和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二)中国政府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模式 1、苏南模式:又称“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通常是指费孝通提出的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2、珠江模式: 指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城市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与外来资源相结合,创造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沿海地 区新工业化发展道路。 我国实践中形成的这几种模式,虽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仍旧存在着整个中国政府公共管理过程中的通病:如官治金融、官员寻租、官商勾结等等现象。 二、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权力在地方上的代表,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占据强势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保证自身权力的平稳运行,时刻牢记自身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居中地位,不能运用行政权力过度干涉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通过协调中央和地方利益,规范社会秩序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来实现其公共管理职能。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类: (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随着政企分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职能应从微观领域转变为宏观公共管理。在公共管理活动中,通过政府公权力来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产权模糊等深层次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企业发展。同时,政府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可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规划,区分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产权、财权和事权,改变国有资产条块分割、经营责任不清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规范社会秩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掌握国家公权力,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处于强势主导地位。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地方政府有义务也有能力在公共管理活动中运用自身权力和地位,从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为地方百姓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改善群众生活水平。 三、我国地方政府现阶段在公共管理定位中的问题 (一)政府自利化 部分地区政府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未能正视自身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居 中公益位置,经常不当使用自身权利,在管理中找寻制度空隙从而实现谋求部门机构自身利益。而在大部分情况下,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部门自身私利是相对立的,政府部门理应自觉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当政府部门过度谋求自身利益时,地方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引发不满。破坏了政府公权力的权威和地方政府政权的合法性地位。 (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策执行者和地方利益捍卫者,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可以通过自身公权力的实施来协调中央政策和地方利益之间的矛盾,推动地方利益的扩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在履行其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招商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必须指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可以运用自身管理者的地位,换句话说,必须注意自身公共服务者的地位,预防市场出现排斥、歧视外来企业和资金或者过度保护地方企业的不良现象,推动地方市场自由健康地发展。 (三)政府行政效率低下,部门间缺乏统一协调 地方政府机构部门间未曾发现团队协同合作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大部分公共管理活动的实施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调一致工作,而地方政府由于各方利益错综复杂,部门间利益存在对立情况,加之同级政府部门中缺少一个核心领导部门,这就造成了在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部门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争夺利益瓜分或者互相推诿责任,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严重,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公共管理水平低。 参考文献: [1] 金太军:《论政府公共管理责任的承担》,《行政论坛》,2008.1。 [2] 李雪梅:《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这场改革使支配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的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以及西方的成功经验,以期从中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政府改革。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管理改革启示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掀起的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浪潮虽然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公共管理主义”“市场导向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企业型政府”“苗条政府”“新公共管理”等,但它们的基本趋势都是由传统的官僚制度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管理新模式。到了90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以后,西方国家政府长期依托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机构臃肿、发展停滞、财政危机、通货膨胀等问题,人们开始反思政府公共管理。70年代末,在公共管理部门实践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力推动下,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重新认识和界定政府的管理职能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下,政府职能不断扩张,负责“划桨”的成分多于“掌舵”,甚至有时候既“掌舵”又“划桨”,政府“越位”现象明显。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此进行反思,重新认识和界定政府的职能,认为政府的中心工作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应该从“越位”的地方“退位”,集中精力做好决策工作,而把具体的服务性的工作承包给私营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去做。 (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 在当下经济增加速度放缓,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型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国家大部制的推行,各地政府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一改就成的事,改革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加上各地政府的改革是探索式的前进不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失误。因此本文将就地方政府的改革进行研究,在进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综述之后,对地方政府的改革动因进行分析,在此之后对当地政府的改革政策进行研究,最后结合实例来阐述改革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因所在,而且能够从中找到应对改革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制度;利益冲突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1) 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综述 (2) 1.1 政府改革基本理论 (2) 1.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概念 (2) 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因分析 (3) 2.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压力分析 (3) 2.1.1民众要求新政府形象 (3) 2.1.2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 (3) 2.1.3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3) 2.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力分析 (3) 2.2.1建立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 (4) 2.2.2参照企业绩效标准的公共行政 (4) 3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政策研究 (6) 3.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一般原则 (6) 3.1.1由中央集权走向地方合理分权 (6) 3.1.2地方政府结构优化 (6) 3.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侧重点 (7) 3.2.1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7) 3.2.2正确的目标取向 (7) 4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结合案例 (9) 4.1 案例分析 (9) 4.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9) 4.2.1存在的问题 (9) 4.2.2解决措施 (11) 结论与展望 (14) 参考文献 (15)

浅谈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

摘要 我国现阶段公共管理以政府为主,导致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官僚等级作风全面渗透,以行政手段实施公共管理并不符合大众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分的局面必须改变。现阶段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应该再以政府为主,而应该是政府放权,改变以往行政手法去对待公共利益,承担起公共管理的职责;理清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关系,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有责任有义务,公共管理从产生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关键词:公共利益行政管理区别弊端责任作用的发挥

目录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内涵 (1) 二、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1)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的探讨 (3) (一)这是由公共管理的社会历史性所决定的 (3) (二)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是可分离的 (3) 四、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出现的弊端 (4) (一)官僚体制与公共管理 (4) (二)官僚制组织形式导致效率低下 (4) (三)政府不是绝对公平的 (4) 五、政府在公共管理的责任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5) (一)让公众来参与评议政府 (5) (二)让政府积极回应社会公众的需要 (5) (三)让公众追究政府责任 (5) 参考文献 (7)

浅谈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作用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内涵 自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出现以来,在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的界定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综合各种学术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在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上至少已经形成以下方面的共识: 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活动。这些事务和管理活动直接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会把更多的社会和公共管理职能交给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在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府管理只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基于以上共识,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者为有效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根据法律的规定,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形式,对涉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切管理活动和过程。 这个定义的一个关键点是公共管理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可以认为,公共利益是基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产生,并从多种多样的具体的个人利益中抽象出来,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和社会性的利益。由于个人利益是现实的,所以公共利益并不是虚无的。同时,个人利益又必然是具有差异性的,公共利益难以体现这种具体的差异性,甚至有时会因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而造成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和抵触,所以,公共利益不是也不可能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因而,公共管理也必然只能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目标。 二、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说到公共管理不可避免的就要提到行政管理,因为公共管理往往会被披上政治的衣服,可以说在政府的各项管理中,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也是经常被混淆的。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共管理的外延比行政管理的外延大,公共管理的内涵比行政管理的内涵更丰富,但是,在当今世界各国行政管理又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和主导者,舍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就无从谈起。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是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是国家公务员和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 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体系,在西方,它源于20世纪初行政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和60-70年代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不仅研究政府组织的管理问

罗森布鲁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评价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罗森布鲁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评价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1.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组织机构不合理,机构重叠、臃肿、人浮于事,而使我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像企业管理那样,效率放在首要地位,这一思想是值得借鉴的。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将企业管理的讲究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增强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这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服务领域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财政的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 4.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作业

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 第1题(20) 分试述政府职能重构的目标 政府职能重构的目标包括纠补政府失灵和弥补市场失灵。一、纠补政府失灵。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共性来分析,可以将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政府决策失误;2.制度缺失;3.政府角色错位;4.寻租及腐败。二、弥补市场失灵。即弥补和克服三种类型的市场失灵: 1.在弥补市场固有的缺陷方面,中国政府必须承担的经济职能是:遏制市场竞争走向垄断、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进行信息引导。 2.中国政府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还必须承担以下方面的特殊职能:政府部分地替代市场、对市场的培育、推进市场化改革。3.中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的东方大国,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政府还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充分发挥其功能:管理庞大的国有资产、缓解就业压力、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 第2题(20) 分试述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 一、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一)经济计划化。(二)国有化和私有化。国有化:国家直接兴办企业或将私人企业收归国有。私有化:政府经过不同方式将政府的资产转交给私人经营。(三)下放企业权力。二、中央政府权力结构调整(一)随政府职能的扩张而增设机构。(二)合并职能相近的部门,实行综合管理。(三)职能分工专业化与设立独立机构。(四)健全组织信息系统。(五)建立行政体制内部的协调机构。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划分(一)联邦制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由“分权”到“集权”的阶段。2.由“集权”到“分权”的阶段。(二)单一制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方面,法国、日本、西班牙、葡萄牙等集权程度较高的国家不断向地方分权。另一方面,英国等分权程度较高的国家不断向中央集权。四、政府管理方式和行政行为的变革(一)管理方式的改变。(二)管理行为的法律化。(三)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四)建立政府外部的协调机制。 第4题(10) 分简述政府机构改革动力。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并不仅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及政府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则是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的动力。与西方国家政府机构改革动力来源于社会、民众不同,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源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与方针政策。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政府的6次规模较大的机构改革,每次机构改革的指导路线、改革方向、政策目标都是我们党所决定的。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政策,同年进行了以“精兵简政”为目标的政府机构改革;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12月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政策,1988年进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

2010年第26卷第4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26 N o.4 2010 (总第112期)JO 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 INA(SO CI AL SCIENCE EDITION)(Sum.112) 文章编号:1673-1646(2010)04-0062-04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 石玉昌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摘 要: 大部制改革作为我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其实施的理论根据和现实可能性。本文讨论了大部制改革的五点理论基础,并结合随州模式、重庆模式、成都模式、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阐述了地方政府进行大部制改革的优势所在。在推行大部制改革的过程中,注重政府能力和责任的培养是大部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公共治理模式是大部制改革的具体方向,行政权三分是大部制改革的可行做法,树立中央权威是大部制改革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地方政府;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 D62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3-1646.2010.04.015 Theoretical Basis and Significances of the Super Ministry R eform About th e Local Government SHI Yuchang (College o f Public A dministr atio n,Huaqia o U niv ersit y,Quanzho u362021,China) Abstract:T he Super M inistry Reform,as part of new g overnment reform,has its theo retical basis and implementation possibilities.T his paper analyzes fiv e rationales about the super m inistr y reform,and co mbining w ith Suizho u pattern,Cho ng qing pattern,Cheng du pattern,Beijing pattern and Shanghai pat-tern,it elaborates its superiority.During the refor m,paying great attentio n to the cultiv ation o f the g ov-er nm ent ability and respo nsibility is its intr insic r equest;the public g overnment pattern is its concrete di-rection;dividing the ex ecutiv e pow er into three parts is its feasible procedure,and setting up the central authority is its adv antageous safeg uard. Key words:the local go vernm ent;super m inistry;government apparatus refo rm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政府先后进行过5次大的行政体制改革,每5年就要对政府机构作出重大的调整。2008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大部制”的提出,成为本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词。以往的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精简机构、减少人员”,这次改革在考虑到机构和人员减少的同时,着重强调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职能。这一重点的转变,与经济体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注重这一点,这一次尤为突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突出表现为,政府在市场管理的过程中干预得过于细致,多年前提到的“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但是还是管了”的现象依旧存在,致使市场缺乏活力,不能有效的进行资源配 收稿日期:2010-03-09  作者简介:石玉昌(1985-),男,硕士生,从事专业:行政管理理论与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