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第七章结构

一、问答题:

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文章结构的原则有四点:(1)、文章的篇章结构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和内在联系;(2)、文章的篇章结构必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3)、文章的篇章结构要体现不同文体的特点;

(4)、文章的篇章结构要求自身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思路是思想运行的路线。思路是结构的内在依据。思路的起始、结尾以及曲伸流转

便是文章的结构形式。思路清晰,结构才清晰条理。因为想得清楚,才写得清楚。而结构是思路的物化形式,是思路在文章形式上的具体体现。结构可以检验并促进思路的清晰条理。因此,安排文章的结构,深思熟虑,理清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①划分的依据不同:层次划分的依据是内容;段落的划分依据是表达。

②两者在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层次是仅次于篇的结构单位;段落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③两者的大小不同:一般层次大于段落。在一些短小文章中,比如语文课本上选的文章,层次等于段落,这时的层次相当于一个“意义段”。

④两者的外部征象不同:段落有“换行”另起,开头空两字的明显标志;而层次没有。层次的划分必须经过阅读,根据内容的次序来划分。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

其一,应根据不同文体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如下:①记叙文,主要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A 按照时间顺序安排;B 按照空间顺序安排;C 按照时空交错的方式安排;D 按照认识发展或者感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②议论文,大多按照问题的性质和事物的几个不同侧面来安排。A 总分式;B 平列式;C 递进式。③说明文主要按照被说明的事物的实际情况结构文章。

其二,层次安排的次序,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得随意措置或颠倒,以免整体松动、脱节。比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以性质不同的三个材料安排的三个层次就是按照战士的职责与义务安排的,不能随便调换。

其三,文章层次的安排应有主有次,不可平均用力。主要之处要详写,使材料丰厚,内容充实;次要之处要略写。如此,文章内容疏密有致,文势节奏分明,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5、划分段落的要求有哪些?划分段落的要求有三条:

A 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这一条主要针对段落的“意义段”而言。意思是说,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不可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即段落内容要单一;另外一层意思是,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讲完,不要这一段说一点,那一段说一点,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搞得支离破碎,即段落内容的“完整性”。这一条是划分段落最基本的要求。

B 划分段落要长短适度。段落的长短措置主要根据该段在文章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该段所阐述的内容

多少,文章面对的读者(成人、学者较长,儿童、一般读者则较短),文章的体裁(儿童读物短,学术论文长)等因素来决定。

C 要处理好段旨。段旨即段落内容的中心。处理好段旨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段旨;二是在合适的位置显示段旨。一般情况是用一个中心句表示出来,这个中心句可以在段首,也可以在段末,还可以放在段中。如果段旨不用中心句明确表示,亦可以渗透在全段的内容中。

从文章的组织看,一段文字与一篇文章相仿佛。一篇文章有主题,一段文字有中心;一篇文章有层次,一段文字也有层次;一篇文章的层次段落都向着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一段文字中的层次,语句也向着中心,扣着中心,为表现、突出这个中心服务。

6、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哪些?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

①首尾照应,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意思照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茅盾的《白杨礼赞》,茹志鹃的《两棵樟树》等首尾照应都很突出鲜明。

②题文照应,指文章标题的意思与文章内容互相呼应。前面举过的几篇文章在这方面表现得也很突出,往往在第一段便文题相扣。这样,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的判断就尤为准确。

③行文中处处照应,指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回扣主题,强调作者的某种思想、观念和感情。比如在茅

盾的《白杨礼赞》中,多次强调“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的思想感情。

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题文照应,首尾照应都是内容上的两两相对的呼应,而行文中处处照应则是主题一呼,文章内容中百应,用许多结构相近、意思相同的语句反复回扣主题,在意思的勾联上呈辐射状。

6、怎样使文势波澜起伏、曲曲折折?1)要善于利用写作客体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

客观事物都处于对立统一中,呈现出异常复杂的状态。它们除了自身的矛盾以外,还有外部条件的影响,因而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波折、反复、回旋、顺逆以及误会、巧合等状况,写作中要注意观察了解事物本身的曲折性,并在文章中准确地反映出来。如《三国演义》写刘玄德三顾茅庐一节。

2)要善于运用直中求曲的手法事物本身的曲折性奠定了文章布局曲折的物质基础,曲折手法的运用是写作者的主观因素,两者结合,文势才能波澜起伏,曲折生姿。从某种意义上说,曲折手法的运用更具有主导作用。曲者自不必说,直者亦可见曲。如果不会运用曲折手法,直者固然难曲,曲者也可能通直。《三国演义》的例子既是事物本身曲折,又见作者用曲之功力。

直中求曲的手法主要有开合、抑扬、擒纵、反复、渲染、烘托、转折、设问、断续等,有些在写作技巧中已经谈及,此处不赘。

布局中的曲直艺术,不仅记叙类文章讲究,写议论文章也要讲究,而且能够讲究。因为理有曲直,事有形质,人对事物之理的认识有个过程,事物间互相影响,道理间也辄有相涉,以上这些都形成了析理、述理的复杂性、曲折性。议论中直中求曲的手法有点、面、分合、正反、内外等等。

7、如何理解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这一条主要针对段落的“意义段”

而言。意思是说,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不可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即段落内容要单一;另外一层意思是,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讲完,不要这一段说一点,那一段说一点,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搞得支离破碎,即段落内容的“完整性”。这一条是划分段落最基本的要求。

二、名词解释

1、文章的结构:结构亦叫“谋篇”、“布局”、“格局”、“章法”,或连起来叫“谋篇布局”,就是安排文章的段落

层次。说具体一点,就是作者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把材料组织起来,进行合理安排,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思路:即思想运行的路线,它是结构的内在依据。

3、层次:层次是文章内容中各自相对独立的部分,又被称为“部分”,是文章中仅次于篇的结构单位。层次是

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按照内容的先后次序划分的。所以,也可以说层次是文章表达思想内容的先后次序。4、段落:段落也叫自然段。它是文章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的停顿。它

体现了作者提笔行文时文路进展的轨迹。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

5、过渡:过渡即上下文意思的连续与转换。古人称之为“过文”或“换头”。它为文章的大小层次、段落搭桥

接榫,使之前后连贯,文气贯通。

6、照应:照应即前后文的彼此配合与呼应。从写作过程来看,前面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

交待。

7、开头:开头,古人称之为“起笔”,是提笔行文的开始。

8、结尾:结尾,古人称之为“收笔”,是文章的收束部分。

三、判断题

1、结构有构成文章、突出主题、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2、没有结构,便没有文章。√

3、思路清晰,文章的结构才清晰条理。√

4、文章的结构完整:指文章的结构有头、有身、有尾,不残缺。√

5、文体不同,安排层次的方式也不同。√

6、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7、“开门见山”是议论文的开头方法;“曲径通幽”是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8、文章的组织结构与主题的变化无关。×

9、“文无定法”是说文章的结构没有原则。×

10、“文如看山不喜平”是说文章的结构安排应灵活多变,错综见意。√

11、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第八章表达方式

一、问答题:

1、描写和叙述有什么不同?描写和叙述是两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在写作中两者常常相互配合,但是两者毕竟不

同。一般地说,叙述是概括地显示进程,描写是具体、细致地描绘状貌。也就是说叙述是交待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描写是表现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样子。通常在写作中,叙述重在对人物、事件的介绍和交待,使之清楚明白;描写重在对人物、事件、环境的描绘、刻画,使之生动传神,历历在目。由此可知:两者涉及的对象不同,语言特色不同,展现内容的节奏不同,写作的目的及给读者的感受不同。没有叙述,文章的内容无以推进、展现;没有描写,文章的内容就黯然失色。

2、说说细描的特点。细描的特点是文字细密、色彩浓郁,往往借助于对比、比喻、比拟、夸张、通感、反复修

饰等艺术手法把客观事物复杂斑斓的状貌,具体而细微地表现出来。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段描写先写荷叶,次写荷花,再写荷香,最后写荷叶下面的流水。描写中突出了一个“细”字,不仅该写的无一疏漏,而且不厌其烦,反复描写,并且充分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艺术手法,细腻而逼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3、说说白描的特点。白描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朴素,抓住特征,粗笔勾勒、写照传神。

鲁迅是白描的巨手。他写人物、描景致都寥寥几笔,形神尽现。例如他在《故乡》中描写豆腐西施的形象就尽现白描妙笔: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脚,正象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段描写,写豆腐西施的颧骨、嘴唇、年龄、姿态、形象,笔到形出,生动逼真。作者描写时用笔极省,只用“凸”、“薄”、“系”、“张”等词,便使豆腐西施的形象栩栩如生。

4、抒情的作用有哪些?①从作者的角度看,作用在于抒写情怀。有情必抒是人的心理需要。抒情同时也是人

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作者与读者,与社会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写文章。“五情发而为辞章”,作者因情行文,同时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表现自己的个性与人格。

②从写作文章的角度看,作用在以情纬文。文章反映作者的情思,情思贯穿于文章内容的各个部分,是文

章组织的筋脉。所以要使文章旨意鲜明,意脉贯通,就需要用情感的脉络去编织。这一点在讲究情致,意境的散文及其它抒情类文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文章的结构就是以作者情感的变化来组织的。像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杨朔的《荔枝蜜》等都很典型。

③从读者的角度看,作用在于陶冶情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读者在阅读文章时,除了与作者心灵互动,感情共鸣,产生极大的心理愉悦以外,还深受文章内容的感染,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的形象,形成自己的人格,影响自己人生道路的方向。这一点充分反映了文章的审美教育作用。

5、抒情的要求是什么?①要有真情实感抒情要有真情实感主要基于两条原因:一是写作之道是为情造文。

作者为情所动,文章自出。作者通过文章使感动了自己的情感再去感动别人。这份情必然是发自肺腑的、真切感人的。如果满篇虚情假意,就违背了写作之道,失却了写作的意义;二是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谋生手段、生理机智、社会活动都有许多共同之处,情感及情感产生的原因大抵相通,在文章中写了真情,人们会因自己生活经验的证实而动心,反之则会令人反感。

②要有个性风采上边说过,人们感情产生的原因(因外物触发)、感情的种类(七情六欲等)以及人伦天性都大体相通,但这并不排除人们在情感产生的具体细节,情感表现的具体形式以及对外物感触的差异。不同的人毕竟是不同的个体。不同个体之间的个性区别是不言而喻的。抒情要有个性风采,就是要求在抒情上抒出“这一个”。因为这种独特的情感使读者感到新鲜而富有情趣。有经验的作家在情感的抒发上都力求深刻独到,不同于他人。

③要健康向上人的感情有多种色彩,有明朗的,有晦暗的;有美丽的,有丑陋的;有纯洁的,有污秽的等等。文章在社会上流通,对读者有一定影响的抒情应该是美丽的、纯洁的、积极健康的。只有这样,才能净化别人的灵魂。使美好的情感与高尚的思想一道发挥文章的审美教育作用。如果在文章中抒发那些晦暗的、丑陋的、污秽的、颓废的甚至是低级的情感,就会污染读者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的进步与文明。

④要自然和谐所谓自然即在需要抒情的时候抒发,所抒之情也是从作者心底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这种真切、自然之情与恰当、自然的文字表达结合在一起使人觉得心思顺畅、适度、舒服,没有任何些微的做作。所谓和谐即所抒之情与表现的主题相协调,与人的处境、心理相协调,感情的格调与文章的格调相统一。一句话,情与人谐、与境谐、与文谐。可以说自然是和谐的根基,和谐是自然的枝杈。抒情自然和谐,文意才能如春雨般滋润人心。

⑤要生动具体生动具体的东西最感人。生动具体的东西以其流动性、具体性、多姿多彩性、全面性、多方位地影响人的感官,使人产生相应的反映与感奋。生动具体的东西最能引起读者的生活体验、回忆、联想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抒情生动具体了,读者便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文章之情而发生共鸣。

另外,从感情的产生来说,也是因物而生,所以在抒情中就要实行情感的还原。具体图式是:生动具体的事物——使作者产生感情;作者要感动读者,必须用感动了自己的生动具体的事物去感动读者。即:生动具体的物

(实)——情(虚)——生动具体的物(实)

⑥要丰富细腻抒情要丰富细腻是因为人的内心感受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是无比纷繁微妙、丰富细腻的。人的感情的丰富细腻也正是客观外物丰富复杂的反映。要表现出丰富细腻的情感就要写出情感发生、发展的变化层次,写出情感多样性,写出情感的交织、互融性,写出情感的浓淡的节奏性变化等等。切忌简单化、教条化、概念化、形式化。

6、为什么抒情要有真情实感?抒情要有真情实感主要基于两条原因:一是写作之道是为情造文。作者为情所动,

文章自出。作者通过文章使感动了自己的情感再去感动别人。这份情必然是发自肺腑的、真切感人的。如果满篇虚情假意,就违背了写作之道,失却了写作的意义;二是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谋生手段、生理机智、社会活动都有许多共同之处,情感及情感产生的原因大抵相通,在文章中写了真情,人们会因自己生活经验的证实而动心,反之则会令人反感。

7、说明的要求是什么?1、注重解说说明的目的是让人明白,所以注重解说是说明的最基本的要求。说明

时应根据被说明事物的具体实际,以及说明的重点,选择恰当的角度,理清头绪,用简洁、明了、通俗的语言把被说明的事物解说清楚。

2、内容必须科学说明类的文章知识性很强,所以说明的主要功能便是传播知识。既然如此,说明的内容就必须具有强烈的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数据详实可靠,介绍恰如其分,给读者以准确、科学的认识。

3、态度必须客观说明的目的,说明的内容都决定了说明的态度必须客观。其实不惟道理,解说一切事物都应冷静、客观,实事求是。如果把个人好恶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在解说中随意夸张或贬低,就必然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误导读者,有的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二、名词解释

1、叙述:叙述是交代人物的经历以及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写作方式。它是一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主要用

于记叙文,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其它文体之中。

2、倒叙:倒叙是先叙述结局或事件的突出片段,然后再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方式。

3、描写: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具体描绘出来的表达方式。

4、直接描写:直接描写就是描写的笔触直接涉及描写的对象,读者从描写的字里行间能确切地了解客观事物的

形貌及状态。直接描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描写方法。

5、间接描写:间接描写就是描写的笔触不直接涉及描写对象,而是通过表现与描写对象有关的人、事、物、景

曲折地表现描写对象。间接描写是直接描写的补充,运用得好,可以极大地增强描写效果。

6、细描:细描也叫“工笔”,是国画中的一种画法,特点是用笔工整、细密,借用到写作中指用细致、逼真的

笔法对描写的对象进行精雕细刻的描绘,使被描写的对象的状态、形貌、特征生动真实地再现出来,给读者

以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感觉。

7、白描:白描也是一种绘画技法,特点是单用墨线勾勒事物轮廓,不着颜色。借用到写作上,指用质朴、简练

的语言描绘客观事物的方法。

三、判断题

1、叙述的本质是交代过程。√

2、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开卷兴波、引人入胜,所以写作中应多用倒叙。×

3、抓住特征,粗笔勾勒是细描的特征。×

4、议论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

5、心理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奥秘的钥匙。√

6、驳斥论据比驳斥论点更重要,因为它可以釜底抽薪。×

7、抒写情怀是从文章写作方面认识抒情的作用。×

8、论证的基本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

9、解说性是说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10、在说理中,立论和驳论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1、对居室处所的描写属于场面描写。×

第九章语言

一、问答题:

1、谈谈语言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写作的第一要素。写作从发意、构思到行文,都离不开语言的参与。可以说,没有语言,便没有写作。语言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语言是写作构思的基本工具语言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一个人进行思维,形成某种思想,都必须借助语言这个基本工具。没有这个工具,任何思维都是无法进行的,任何思想都是不可能形成的。

写作构思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自然离不开语言。写作构思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语言的参与促进,写作构思将无以进行。

②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唯一手段对于写作来说,语言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唯一手段。因为写作本身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活动。文章也是一种书面语言的组织形态。所以,写作文章,不可能用线条、色彩,不可能用高低、长短、轻重、疾徐的声音,也不可能用手势、体态、眼神等。在写作中,其它表情达意的手段都无能为力。

③语言是写作活动的最终归宿写作活动的目的及最终结果是制作文章。尽管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动脑

筋,煞费苦心,搜集了充分的材料,确定了深刻新颖的主题,设计了精确独特的结构布局,可以说:“万事俱备”,但是如果没有语言(书面语言)这股东风,这些东西都是意化的东西,都是流动的,不确定、不成形的东西,别人无从了解。只有借助书面语言的组织与物化,这些东西才能从“自知”阶段进入“人知”阶段,形成有物有序的文章。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把语言的运用看作写作活动的最终归宿。

另外,古今中外许多要人、学者、文章家都强调语言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并主张不断追求语言运用的完善。如:(唐)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为什么说语言是写作构思的基本工具?语言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斯

大林曾经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一论断做过透彻的说明。他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斯大林《论语言学的几个问题》)这就是说,一个人进行思维,形成某种思想,都必须借助语言这个基本工具。

没有这个工具,任何思维都是无法进行的,任何思想都是不可能形成的。

写作构思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自然离不开语言。写作构思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语言的参与促进,写作构思将无以进行。

3、积累语言的途径是什么?积累外语言的途径主要有下面三条:

①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群众是运用语言的主体,也是语言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语言有丰富的词汇,有生动的修辞手法,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财富。比如说某人办事没有章法,是“东一榔头,西一斧头”;说强制人去做事叫“驴不喝水强按头”;说那一个妇女强悍、不得人心,叫母老虎。注意群众语言,学习群众语言,必然会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增加用语的活力。应注意的是对过于生僻或低级的方言土语不应兼收并蓄。

②向外国人学习语言精妙的语言无国界,对于外国语言中有益的东西,我们也应认真学习,借以丰富我们的汉语言。事实上多年来已有许多外来语词及语句的结构形式为我们所采用。词汇如“马达”、“沙发”、“幽默”、“逻辑”、“俱乐部”、“具体”、“抽象”、“积极”、“消极”、“服务”等,近年来还增加了“计算机”、“电脑”、“卡拉OK”、“艾滋病”、“共识”、“投入”、“网络”、“丁克家族”、“作秀”、“扮酷”、“蓝领”、“白领”等等新名词。

③向古人学习语言我国是有四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古代的先哲及经典作家的作品为我们树立了运用语言的典范。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气的东西,为我所用,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又一重要途径。

4、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使语言准确的方法有二:

①细致观察,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找最贴切的词表现。例如李芷和的《雾瀑观虹》一文,遍写祖国名瀑,而且写出了各自的特色:

庐山的瀑布,秀丽而峭拔;

四川省的九寨沟的瀑布,绚丽而多姿;

台湾省的天祥瀑布,刚健而坦荡;

长白山的天池瀑布,飘逸而高峻;

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劲挺而矫健;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豪迈粗犷,雄浑瑰丽,是瀑布中的伟丈夫。

另外,写人则应把握人物的特点、环境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写出人的个性,写出此人与彼人的不同。这一点《水浒》堪称典范,其间主要人物108人,各个不同。单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音dí)。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清?金圣叹《水浒传》评语)

②要知词善用,对词性、词义、词的感情色彩,词语间的搭配习惯等要深切了解,然后根据写作对象,恰当运用。

5、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有哪些?

①外语言的不简明来自内语言的不明晰。因此,要使语言简明,首先要抓住问题的症结,准确、透彻的认识客观事物,即明确思想,这样表达才能一语中的,简明准确。

②端正文风。写作者应明白文章的达意目的,恪守“辞达,而已矣”的写作原则,在写作中不故弄玄虚,不搞花架子,树立实实在在的文风,语言自然简明扼要。

③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修养,掌握用语技巧,努力做到文约事丰。

④用语尚简应注意的问题

用语尚简的要求是在达意去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达意不可浮华,尚简绝不害意。讲语言的繁简,并不专从字句多寡、语句长短着眼,“若庸絮懈蔓,一句亦谓之繁。切到精详,连篇也谓之简”。(清·魏际瑞《伯子论文》)一味求简,使语言残缺,是为不智。

6、使语言朴实的方法有哪些?

①不装腔作势语言朴实的心理基础是质实,是达意,是快捷的交流,所以用语时不装腔作势,不端架子,是首先要做到的。

②不故意雕琢故意雕琢也是一种不够平和的用语心理的反映。这种心理忽视用语的交流、达意目的,而把用语看作自我炫耀的机会。在这种虚荣充斥的心理指导下,用语便故弄玄虚,卖弄文采,堆砌词藻,使人读来有繁花遮树,疙疙瘩瘩之感。

③用语规范,不生造词语规范的语言是人们在交流中约定成俗、彼此知晓的语言。这种语言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写作中弄巧成拙,违反规范语言的语法规则、用词习惯、交流方式,生造词语,就会使文章的语言既不规范,又不朴实,而且人为的增加许多交流障碍。规范用语,不生造词不仅有助于交流,而且有利于使语言朴实无

华。

④一语中的,朴实自然前三者侧重于用语的态度,强调平和、自然、本真,这条要求用语准确。一般来说,用语愈准确,愈自然朴实。

7、为什么语言要生动?语言之所以要生动,主要基于以下三条原因:

其一,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生活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语言生动了,才能恰当地真切地反映生活。

其二,生动的语言贴近生活,贴近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生发不尽的情趣,从而提高其表达效果。

其三,动态的东西最能引起人的注意。语言生动,形式巧妙,读者便爱读易记,所谓“言以文远”,此之谓也。

8、增强语体意识的意义是什么?语言是写作的工具,能否运用好语言关系到写作的成效。在运用语言中不仅要

遵循语法规则,和修辞规范使用语正确、简明、朴实、生动,还要使使用的语言适合于写作的目的、内容。

而语体就是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人们摸索出的适应不同写作文体(由写作目的、写作材料、写作方式决定)的语言风格。只有写作中文体和语体对路统一,才能较好的达到写作目的。所以语体观念是运用语言作用于写作实践的一种智慧。它不仅要求作者具备一般的语言修养,更要懂得语言在写作实践中的作用,以便很好地服务于写作实践。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根据不同文体的需要,选用适体的语体。

二、名词解释

1、语体:是指语言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长期形成的体式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选用的词汇上、语句的节奏

上、语言的色彩上。

2、语言朴实:所谓语言朴实,就是用语不着意修饰,朴素自然;选词不生僻艰涩,通俗易懂。朴实语言的内里

基础是质实,外部形态是不浮华。

3、语言简明:即用语简明扼要,在不影响表意的情况下,语句尽量短一些,话尽量少一些。能用一句话表明的

意思,决不用两句话;能用一个词表明的意思,决不用两个词。

三、判断题

1、语言是文章表达思想的工具。√

2、语言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3、准确是写作对语言的第一要求。√

4、简为文章尽境。√

第十章消息

一、问答题:

1、消息的特点有哪些?消息的特点主要有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迅速及时、简短精粹四点。

1)用事实说话消息的内容是事实,所以用事实说话是消息区别其它文体的显著特点。所谓用事实说话,其含义有二:

其一,是消息的达意方式。消息的内容,报道角度都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都体现了一种思想和观点。但是记者并不直接发议论对其强调,而是通过报道事实来体现新闻思想,让读者自己去领会。

其二,是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就是学写消息要学会用事实说话,学会用叙述事实的方法发表意见。

2)内容真实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作为新闻性最强的消息自然不能虚拟妄说。内容真实是说消息报道的事实必须真实可靠。路德庆主编《普通写作学教程》中一段话很能体现消息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即“不允许添枝加叶,不允许‘合理想象’,不允许把计划说成现实,把部分说成整体,把偶然说成经常,把个别说成一般。”“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引用的材料、数字要准确无误,对新闻事实的说明、解释,应符合事实本身的逻辑。”

3)迅速及时这一个特点体现了消息的时效性。意思是说消息报道的时间要快。尤其是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要尽快让群众知道。前边我们已经知道,消息的新闻性最强。而新闻性主要指真实性与时效性。如果拖拉迟缓使新闻成了旧闻,报道出去就没有什么价值。

4)简短精粹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报道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应知而未知的事实的报道。因此,写消息的目的是传播事实,尽快让人知之,而不讲究张扬、渲染与评说。如此,简短精粹就显得非常重要。人常说“要言不烦”。只有简明扼要,才能编写快,传播快。如果啰嗦拉杂,就不仅影响传播速度,还人为地制造了一些读者领会的障碍。在新闻体裁中,消息是最短小的,通常一则消息只有几百字,稍长者上千字,简明新闻甚至只有几十个字,而一句话新闻则更短。

2、如何理解消息用事实说话的特点?消息的内容是事实,所以用事实说话是消息区别其它文体的显著特点。所

谓用事实说话,其含义有二:

其一,是消息的达意方式。消息的内容,报道角度都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都体现了一种思想和观点。但是记者并不直接发议论对其强调,而是通过报道事实来体现新闻思想,让读者自己去领会。

其二,是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就是学写消息要学会用事实说话,学会用叙述事实的方法发表意见。

3、消息内容真实的含义是什么?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作为新闻性最强的消息自然不能虚拟妄说。内容真实是

说消息报道的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即“不允许添枝加叶,不允许‘合理想象’,不允许把计划说成现实,把部分说成整体,把偶然说成经常,把个别说成一般。”“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引用的材料、数字要准确无误,对新闻事实的说明、解释,应符合事实本身的逻辑。”

4、消息的作用有哪些?其作用主要有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教育群众、传播消息四点。

1、宣传政策一般党的文件、决议,政府的法令、公告、声明,领导人的政策谈话等均在媒体上以消息的形式公布出来。

2、指导工作消息在发布党的政策的同时,还及时报道一些单位落实党的政策,积极工作的成绩,包括

典型经验、先进思想,给人们以启发、教育和鼓舞,用“无形的意见”对人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也可以根据党在不同时期内的中心工作,选择那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题材,使人们能直接从新闻报道中学到可用的经验和方法。

3、教育群众消息的内容以正面为主,经常报道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中的新成就、新经验,及时褒奖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激发人们的革命激情和爱国热情,发挥新闻的教育作用。同时也及时揭露社会上的不良倾向和违法乱纪的事实,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4、传播消息传递信息是消息最基本的职能。消息传播的内容丰富,地域广阔,简洁明了,迅速及时,服务对象众多。

5、消息背景一般分为哪三种?背景又称背景材料,是介绍消息产生的历史条件与环境背景的材料。在消息写作

中正确使用背景材料有助于人们全面、正确、深刻地认识新闻事实,同时有利于突出新闻的价值。

背景材料一般分为三种:

说明性材料,主要是对新闻事实的政治背景、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以及新闻人物的身份、经历、特长等的介绍;对比性材料,即用来与新闻事实比较的过去的或其它的有关材料,比较的目的是加深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识。

注释性材料,是对新闻事实中有关的名词术语、产品性能与特色、科技知识等的注解。如果说说明性材料偏重于对情况的介绍,注释性材料则侧重于术语及其它专门知识的介绍。

二、名词解释

1、消息:消息是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网络最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即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重要的、

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迅速及时的简短报道。

2、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一种以新闻事实的重要性递减为顺序安排材料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的好

处是便于选稿与处理稿件;便于标题制作;便于读者阅读。

3、背景:背景又称背景材料,是介绍消息产生的历史条件与环境背景的材料。在消息写作中正确使用背景材料

有助于人们全面、正确、深刻地认识新闻事实,同时有利于突出新闻的价值。

4、导语:导语是消息特有的一个概念和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它是概括消息内容或提炼消息精华并揭示消息主

题的头一段或头一句话。

5、综合消息: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是以综合反映全局情况为内容的一种消息。它一般围绕一个中心,集中

全国各地的情况加以报道,所以也可以看作是同类动态消息的集纳。在内容上,综合消息常常是一地多事或一事多地。在形式上,常常配有通栏标题。

6、述评消息:述评性消息又称“新闻述评”、“记者述评”在报刊报道的文面形式上比较明显,常常用线条圈起

来,上有“述评”字样。这类消息的特点是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又对新闻事实加以评论,兼有新闻与评论两种功能。

7、特写消息:特写性消息又称“特写性新闻”、“新闻素描”。它是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描写新闻事

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件场景的一种消息。它的特点是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再现新闻人物及新闻场景,给人们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

8、社会新闻:社会新闻是一种通过典型事例,反映日常社会生活、社会问题、道德风尚的消息。它以社会道德

伦理为基础,写作上富有人情味,讲究趣味性,能引起广泛的社会兴趣。社会新闻的题材范围很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的事件,社会人物的生活与活动、恋爱婚姻家庭方面的事件,民事与刑事案件,社会秩序与交通安全方面的事件,某些社会问题及丑恶的社会现象等均在其列。

三、判断题

1、消息的背景材料有利于人们全面、正确、深刻地认识新闻事实,同时有利于突出新闻的价值,所以写消息时

背景材料越多越好。×

2、消息的背景材料也是消息的内容。×

3、倒金字塔式结构是消息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消息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4、综合消息的内容一般是一事多地或一地多事。√

5、述评性消息的着眼点是评论。√

6、经验消息又叫“社会新闻”,主要报道社会上发生的事实。×

7、用事实说话是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十一章通讯

一、问答题:

1、谈谈通讯与消息的不同点。通讯与消息的不同点:

其一,在内容篇幅上,消息的内容简要概括,大都不展开情节,篇幅较短;通讯内容较宽,可以详细、深入地报道,篇幅较长。

其二,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侧重于叙述,可以有一点描写,但一般不作抒情,尽量少议论;通讯则以叙述、描写为主,适当穿插议论、抒情,写法比较灵活。

其三,在表达称谓上,消息一般只用第三人称客观报道,作者不出场,即使出场也用“记者”如何而不用“我”、“我们”如何;通讯则比较灵活,第三、第一人称都可采用。

其四,在时效性上,消息强于通讯。

其五,在语言上,消息朴素、简洁;通讯生动、形象。

其六,在结构形式上,消息常用倒金字塔式;通讯则多用顺叙式。

其七,在典型性上,消息逊于通讯。

其八,在报道题材上,消息多事;通讯多人。

其九,在评论性上,消息逊于通讯。

2、通讯的特点有哪些?通讯的特点主要是新闻性、生动性、评论性。

1、新闻性:真实性与时效性强。

2、生动性:语言生动形象;手法灵活多样,而且可以借助一定的文学手段;在用事实说话的同时,还可用形象说话,在叙事中有情节,有波澜,讲究故事性、趣味性等。

3、评论性通讯在以描述事实为主,用事实说话的同时,可以适当评论,提示客观事物的思想意义,表明作者的观感、评价、倾向。

3、通讯写人应注意什么?要写好人物,主要应注意三点:

①通过对人物动作行为、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

②处理好先进人物与集体和群众的关系,充分认识先进人物与外部条件的鱼水关系,既要突出先进人物的先进性,又不能把集体、群众写得一团黑;

③写出先进人物在与自然界的矛盾、与特定人物的矛盾、与自身思想上的矛盾中的表现,充分反映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此,才能揭示出先进人物成为先进人物的必然来。

二、名词解释

1、通讯:通讯有时称为通讯报道。它是以叙述、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法,及时具体地报道现实

生活中有报道价值的典型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地方风貌等的一种新闻体裁。

2、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为主的通讯。这类通讯主要记述各条战线在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间

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及其先进事迹。

3、事件通讯:事件通讯即专门报道国内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事件的通讯。这种通讯通过对

某件事的完整的记叙;赞颂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人、新思想、新风尚。它反映的是英雄的群像、社会主义新风。

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是记述在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变化的通讯。它通过记述某地区、某单位或某

项工程的新面貌、新进展、新气象,反映今昔巨变,有巨大的社会意义。概貌通讯事例典型,材料点、面结合,内容生动而具体,不仅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能从宏观上反映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新闻亮点。

5、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即反映某地区、某单位某项工作的经验或问题的通讯。这类通讯有些近于经验介绍、调

查报告,但往往叙述得更加细致,而且一般有作法及成效。工作通讯的社会意义是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形成经验,指导工作。

6、主题通讯:主题通讯也叫集纳通讯,是宣传一种思想,提倡一种精神、作风的通讯。这类通讯同样是记人叙

事,反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但是它记述的不是一个人物或者一个单位的事迹,而是在一个主题的统帅下,综合了几个人物的事迹或几个单位的情况。

三、判断题

1、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都要写人写事,所以两者是一样的。×

2、写通讯,选好典型还要努力提炼深刻的主题。√

3、通讯和消息一样,也要内容真实。√

4、写通讯可以借用一定的文学手段,所以内容可以虚拟。×

5、新闻性使通讯与文学作品划清了界限。√

第十二章学术论文

一、问答题:

1、学术论文的特点有哪些?学术论文的特点主要有学术性、理论性、科学性、创新性四点。

1)学术性所谓学术性指较为专门的、有系统的学问。学术性指学术论文论述的问题属学术范畴。学术性是学术论文的主要特点,没有学术性就不能称为学术论文。学术性使学术论文与政论、思想评论以及其它就社会生活问题谈见解、谈感受、谈体会的议论文区别开来。学术性要求作者在某一学科的研究中,不仅功力深厚而且了解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能够在自己主攻的方向中解决在学术上有意义的问题。

2)理论性学术论文的理论性有两个含义:

①是指作者研究、探讨的问题由于先贤的承前启后的研探已经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

②是说作者在研究问题,阐述观点时能旁征博引,多方求证,充满理论色彩。理论性对于学术论文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学术问题都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理论性要求作者立论有理,论证有据,不仅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有良好的修养,而且对相关的理论也要掌握,要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

3)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主要指作者能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研究,并得出科学的结论。科学性要求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同时在科研中实事求是,全面看问题。论述观点,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决不主观臆断,而且文风严谨,逻辑性强,无懈可击。

4)创新性学术论文的创新性指作者在学术论文的撰写中,从论题到论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与见解。学术论文从本质上说,就是表达作者在专业学术研究中的新创造和新见解,所以创新性体现了学术论文的价值。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要求作者选择的课题新,研究的方法新,展开的角度新,取得的成果新。创新意识是科研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素质。

2、学术论文的选题原则是什么?选题的一般原则有三条;

1、要选有价值的课题;

2、要选有新意的课题;

3、要选难易适中的课题;

3、在学术论文写作中,什么是有价值的课题?研究课题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实际应用的价值和科学理论的价值两

方面,前者是指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选准这样的课题,解决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后者虽暂时不能直接作用于实际生产和其他社会实践,但

对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于解决理论上的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衡量选题的价值时,立足点高,眼界要宽,及了解当前的社会需要,又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选好了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和成功的基础。

4、在学术论文写作中,什么是有新意的课题?有新意的课题包括别人未曾涉足的研究领域;在两门学科的交叉

点上,进行边缘科学的研究或比较研究;具有地方特点与时代特点的课题;长期被人忽视、看来好像很一般但却需要加以解决的课题;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对的、看来好像是早已解决了,而实际是应该重新正确认识的课题;早已引起人们注意但又一直悬而未决,或者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尚有部分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的课题等等。

5、谈谈学术论文创新性的表现。学术论文的创新性指作者在学术论文的撰写中,从论题到论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与见解。学术论文从本质上说,就是表达作者在专业学术研究中的新创造和新见解,所以创新性体现了学术论文的价值。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要求作者选择的课题新,研究的方法新,展开的角度新,取得的成果新。作者能够站在某一学科的前沿,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捕捉住合适的研究对象,并能灵敏的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扎实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提出富有创见性的观点和看法,在理论上、实践上较之前人有创造性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

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用来表达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体裁。

2、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主要指作者能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研究,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3、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学术论文的创新性指作者在学术论文的撰写中,从论题到论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与见

解。

三、判断题

1、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体。√

2、写学术论文,选题的优劣很能反映作者的才智、眼光和学术水平。√

3、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好的选题是成功的基础。√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第七章结构 一、问答题: 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文章结构的原则有四点:(1)、文章的篇章结构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和内在联系;(2)、文章的篇章结构必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3)、文章的篇章结构要体现不同文体的特点; (4)、文章的篇章结构要求自身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思路是思想运行的路线。思路是结构的内在依据。思路的起始、结尾以及曲伸流转 便是文章的结构形式。思路清晰,结构才清晰条理。因为想得清楚,才写得清楚。而结构是思路的物化形式,是思路在文章形式上的具体体现。结构可以检验并促进思路的清晰条理。因此,安排文章的结构,深思熟虑,理清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①划分的依据不同:层次划分的依据是内容;段落的划分依据是表达。 ②两者在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层次是仅次于篇的结构单位;段落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③两者的大小不同:一般层次大于段落。在一些短小文章中,比如语文课本上选的文章,层次等于段落,这时的层次相当于一个“意义段”。 ④两者的外部征象不同:段落有“换行”另起,开头空两字的明显标志;而层次没有。层次的划分必须经过阅读,根据内容的次序来划分。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 其一,应根据不同文体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如下:①记叙文,主要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A 按照时间顺序安排;B 按照空间顺序安排;C 按照时空交错的方式安排;D 按照认识发展或者感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②议论文,大多按照问题的性质和事物的几个不同侧面来安排。A 总分式;B 平列式;C 递进式。③说明文主要按照被说明的事物的实际情况结构文章。 其二,层次安排的次序,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得随意措置或颠倒,以免整体松动、脱节。比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以性质不同的三个材料安排的三个层次就是按照战士的职责与义务安排的,不能随便调换。 其三,文章层次的安排应有主有次,不可平均用力。主要之处要详写,使材料丰厚,内容充实;次要之处要略写。如此,文章内容疏密有致,文势节奏分明,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5、划分段落的要求有哪些?划分段落的要求有三条: A 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这一条主要针对段落的“意义段”而言。意思是说,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不可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即段落内容要单一;另外一层意思是,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讲完,不要这一段说一点,那一段说一点,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搞得支离破碎,即段落内容的“完整性”。这一条是划分段落最基本的要求。 B 划分段落要长短适度。段落的长短措置主要根据该段在文章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该段所阐述的内容

电大〔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写什么,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交流性特征是写作的特殊属性。要这样来理解,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我们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写作这项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活动:作者的写和读者的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互动性”。没有哪个人会真正让自己的文章或作品永远锁在抽屉里的。 交流性这个特点尤其体在现在极为流行的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里:博客。互动性在博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寒的博客(https://www.sodocs.net/doc/054437598.html,/twocold),每篇文章都是

2010年7月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号:2412 2010年7月国开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17年6月5日; 2017年春期考试时间:2017年6月25日11:00至12:30。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标“×”) 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对) 2.写作的一般规律,是指在写作活动中的某个因素、某个阶段、某个方面的特定范围之内起作用的具体规律。(错) 3.文本思想即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基本的意旨或者倾向。(对) 4.-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而不是若干层次组成。(错) 5.真正的辞藻美来源于语词的恰当使用与文本的整体表达效果的相互融合。(对) 6.第一人称,我们通常称之为“万能人称”。(错) 7.抒情具有两个特点:首先是依附性,其次是非语言性。(对) 8.演绎是从个别事理中推论出一般原理的一种论证结构方式。(错) 9.议论技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和反证法。(对) 10.消息和通讯是析理性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错)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从写作的一般属性来看,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 (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 (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2.简述写作过程中对典型材料进行选择的要求。 (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 (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 (3)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3.简述描写的三种表现类型。 (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2)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3)场面描写: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综合性描写。 三、分析论述(16分) 分析并阐述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实用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知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确认;其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如报告、解说; (2)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理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推论;其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3)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超功利性、(感性)形象性、情感性;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每个要点4分,文字阐述4分。答题要点仅供参考,评分不必拘泥本参考答案,只要学生回答合理,论述正确,即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50分)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类要面对自然,个人要面对社会。古往今来,诸如成功、失败、荣誉、毁谤、困难、挫折等等,无一不要人们面对,其时总会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镇定,有人慌乱;有人理智,有人糊涂。回顾过往,展望未来,我们也需要面对许多事情……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面对”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 1

基础写作期末整理

名词解释 应用文:是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指导工作沟通信息,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文章。 公文:即公务文书。它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法定主权所制定的文件。它是各类机关单位发布政令、传达工作意图、联系公务、记载工作活动和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通知:是一种知照性公文,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文件;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公文中,通知的使用频率最高,其用途也是最广泛的。 通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通报有关情况的公文。 报告:与请求相对应的报告,是行政机关和党的机关都广泛采用的重要上行文。它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 请示: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陈请性上行文。它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计划:为完成一定时期的任务而事前对目标措施和步骤作出简要部署的事务文书。及事务文书的常用文体。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要完成的任务或要做的工作预先出设想、部署的文书。 总结:就是在某一阶段的工作结束之后,对其进行检查,反思和研究,找出经验教训,以形成理论性、系统性、规律性的书面认识材料,并用以指导未来的实战,也叫小结。 调查报告:是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认真严肃的研究所撰写的反映客观事物,揭示本质、规律的书面报告。常见的调查、调查记、调查汇报、调查综述、情况调查、考察报告等。 简报:传递某方面层的简短的内部小报。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组织用来汇报、反映、沟通情况和交流经验的文体,它不能代替正式公文,也不公开出版。 规章制度:是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细则、规则、规程、制度、守则、公约、须知等的简称,它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和生活的秩序,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制定的一种具有法规性和约束力的,要求有关人员必须按章办事,共同遵守的事务文书。它是在一定范围内要求人们必须工内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 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交流性特征是写作的特殊属性。要这样来理解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我们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写作这项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活动作者的写和读者的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互动性”。没有哪个人会真正让自己的文章或作品永远锁在抽屉里的。 交流性这个特点尤其体在现在极为流行的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里博客。互动性在博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寒的博客每篇文章都是几十万的点击量数千条留言与评论盛况空前。目前他的博客点击量是排在世界第一位足足3亿。这就是写作的交流性。 三、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材料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或观点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传达出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对材料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最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表达我们就选择什么材料。“选择”就是“取”与“舍”两个方面因为有的材料很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因此选择、取舍很重要。所以由此看来思想依赖材料来表达而材料的选择又受制于思想是双向的。 那么哪些材料可以是用的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教材中说了三点要有代表性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具有可读性。 再看“思想”。“思想”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意旨或倾向以及情感。“思想”是需要提炼的什么样的“思想”最能为阅读者所接受呢有三个要求真实、深刻、新颖这也是文本思想的提炼应达到的要求。在什么基础上进行提炼呢要掌握大量的材料还要看到材料背后深藏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要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这道题应该同学们自己来答。怎么答呢举一篇自己的文章为例写写其思考过程、行文过程、修改过程就可以啦。五、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类题怎么答呢 首先要说出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所体会到的思想与情感。要注意其题目题目常常是文章的眼睛与心灵。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然后分析这个思想与情感是怎样得出的呢从文章的“材料”——几个故事、议论名人名言中得出来的。第一个故事小时候与祖母一起吃饭时祖母的“谢饭”她说的那些话这让“我”对“天”有朦胧的谢意与感激但并不明确。第二个故事“我”到了国外读到爱因斯坦的故事并把他与中国的介之推联想到了一起两人虽然远隔千里、远距千年但都有一样的情怀伟大的谦虚与胸怀。

《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第七章结构 一、问答题: 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 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 5、划分段落的要求有哪些? 6、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哪些? 7、怎样使文势波澜起伏、曲曲折折? 8、如何理解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 二、名词解释 1、文章的结构 2、思路 3、层次 4、段落 5、过渡 6、照应 7、开头 8、结尾 三、判断题 1、结构有构成文章、突出主题、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2、没有结构,便没有文章。 3、思路清晰,文章的结构才清晰条理。 4、文章的结构完整:指文章的结构有头、有身、有尾,不残缺。 5、文体不同,安排层次的方式也不同。 6、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7、“开门见山”是议论文的开头方法;“曲径通幽”是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8、文章的组织结构与主题的变化无关。 9、“文无定法”是说文章的结构没有原则。 10、“文如看山不喜平”是说文章的结构安排应灵活多变,错综见意。 11、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第八章表达方式 一、问答题 1、描写和叙述有什么不同? 2、说说细描的特点。 3、说说白描的特点。

4、抒情的作用有哪些? 5、抒情的要求是什么? 6、为什么抒情要有真情实感? 7、说明的要求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1、叙述 2、倒叙 3、描写 4、直接描写 5、间接描写 6、细描 7、白描 三、判断题 1、叙述的本质是交代过程。 2、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开卷兴波、引人入胜,所以写作中应多用倒叙。 3、抓住特征,粗笔勾勒是细描的特征。 4、议论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 5、心理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奥秘的钥匙。 6、驳斥论据比驳斥论点更重要,因为它可以釜底抽薪。 7、抒写情怀是从文章写作方面认识抒情的作用。 8、论证的基本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 9、解说性是说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10、在说理中,立论和驳论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1、对居室处所的描写属于场面描写。 第九章语言 一、问答题 1、谈谈语言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2、为什么说语言是写作构思的基本工具? 3、积累语言的途径是什么? 4、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 5、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有哪些? 6、使语言朴实的方法有哪些? 7、为什么语言要生动? 8、增强语体意识的意义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1、语体 2、语言朴实 3、语言简明 三、判断题 1、语言是文章表达思想的工具。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 (1)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 (应部分同学要求, 本人根据老师提纲讲解课上所讲内容而整理出该份资料,其中的红色字体代表了老师所讲的重点、讲解、补充及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绪论(有些老师说这部分不考) 1.什么是写作? 2.谈谈你对写作的认识。 3.总结一学期学习写作的收获(包括兴趣、意识、能力三方面),你计划第二学期如何继续提高写作能力? 第一章散文 1..如何理解散文概念的多种含义? 2.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散文分成几类?各类散文有什么特点? 3.散文文体有哪些特征? 4.散文叙事有什么特点? 5.清人王夫之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补充: 6. 散文笔法P21 第二章诗歌 1.诗歌有哪些分类? 2.诗歌的特征有哪些? 3.情感对诗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诗歌情感有什么特点?(该点老师说可以降低重视度)4.什么是诗歌的意象?举例说明诗歌意象形成的过程。 5.诗歌中架构意象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补充:6. 诗歌的押韵P69--71 第三章小说 1.小说文体特征是什么?

2. 小说叙事有什么特点? 3. 按内容特征分,小说分为哪几类?P96 4.小说人物塑造有那些主要技巧?P99 5.小说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109 6.小说情节的要求与主要因素是什么?P114 7.小说为何要巧用细节?P120 8.小说两种叙事视角的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杂文 1.杂文与一般性议论文主要有哪些不同?(理解) 2. 杂文作为边缘文体有哪些文体特征?P203 (“杂文作为边缘文体”指的是杂文边缘于议论文与文学之间) 3.形象性议论对杂文写作有哪些影响?(降低重视度) 4.杂文形象性说理有哪些方法?P211 5.试举例说明“就事论理法”的写作技巧。 第六章消息 1.消息的文体特点是什么? 2.消息的叙事特征是什么? 3. 如何理解消息事实的完全真实? 4.什么是导语?导语有何作用?如何才能写好导语? 5.消息的结构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点? 6.什么是消息背景材料?有些消息为什么要交代背景? 7. 消息标题有那几种?有多少种配置方式? 第七章通讯 1.通讯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2.通讯与消息的异同是什么? 3.什么是事件通讯? 4.什么是风貌通讯?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第一章写作、写作学、写作课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写作? 一般来讲,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写作时,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思想——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固定化、外物化、形式化,形成一种有物有序的东西——文章。 2.谈谈写作的社会性的表现。 (1)、写作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可以说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殷周以前,没有文字的洪荒时代,人们?口耳相传?、?声气相求?、?结绳明。 (2)、社会生活激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人禀七情,应物斯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是说人有七情六欲,都是因外物的变化而感发。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外物的感触,因遭逢际遇的困扰,心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怀,才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作者无感无会生活与写作活动,一个催生,一个反映,互为因果,两不分离。 (3)、社会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写作材料取自于社会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没有社会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早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列宁也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不可能写出文章。 (4)、社会生活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写作的主体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此时代此环境的作家在选材、立意、写作形式,运用的写作方法等方面与彼时代、彼环境的作家都不同。有人曾给老舍说,让他与山西的赵树理换一下,老舍说,那我就完了。 (5)、社会生活影响读者的品评意向,从而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读者是写作的受体。他们的世界观、文章观、审美情趣、阅读倾向都受其所处的社会生活在这里,读者的意见是基于现阶段人们对文章与文学的不同观念并反馈给作者的,尽管作者作了解释,也说明他对读者的意见有所关注。 (6)、社会生活能帮助作者克服主观偏见。列夫〃托尔斯泰在开始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把安娜构思成一个坏女人,但是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启迪,他断然改变了最初的构想,把安娜描绘成一个正面的带有复杂性格的上层俄罗斯妇女形象,充分体现了生活(7)、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柳青在《生活是创作的基础》一文中说:?技巧从哪里来的呢?一般地认为技巧从别人书里学来的,前人的书或者现代人的书。其实呢?其实,技巧主要地也是从研究生活来的。?(《创作例话》第200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写作是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写作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写作的规律与技巧也孕育在丰厚的社会生活之中。技巧的形成和创新主要来自对生活的研究。所谓?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即为一例。 二、名词解释 1、写作: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 2、写作学:写作学是研究文章制作的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科学。说简单一点,写作学就是研究如何制作文章的学问 三、判断题 1、从本质上讲,写作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2、社会生活可以启发作者获得写作技巧。√ 3、写作学是研究文章制作的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科学。√ 4、写作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5、文章是一个流变的概念。√ 6、?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是说研究社会生活,可以获得写作技巧。√ 7、写作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达三个阶段。√ 第二章写作的基本特点与规律 一、问答题 1、如何理解?物——意——文?转化律? 这个规律也称双重转化律。是说写作过程必须实行两重转化,即由物至意,再由意至文。 由物到意,这是第一重转化。这重转化就是客观外物经过作者的观察、了解,映入作者的大脑,又经过大脑的思考、分析、综合,注入作者的理解、 由意到文是第二重转化。这重转化是把第一重转化的结果经过再认识、再深化、再整理,使之更加深刻、完整、严密、精细,更有逻辑性、条理性,并 规律,任何作者写任何文章,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电大《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基础写作》题库及答案一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 ( )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 )2.写作的特殊规律,是指在写作活动中的某个因素、某个阶段、某个方面的特定范围之内起作用的具体规律。 ( )3.一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而不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 ( )4.文本思想即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 ( )5.照应,是指前后内容上的彼此配合、关照和呼应。如果说过渡体现的是上下文之间的直接联系,那么照应体现的则是前后文之间的间接联系。 ( )6.语言具有简单性和单一性的思维与交际功能。 ( )7.第三人称叙述,我们称为主观叙述。 ( )8.抒情具有两个特点:首先是依附性,其次是非语言性。 ( )9.评论和学术论文是析理性文体的两种基本类型。 ( )10.演绎是从一般原理中推论出个别事理的一种论证结构方式。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从写作的一般属性看,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写作者在运用说明方式进行写作时,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请简要解释。 3.简要说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 三、分析论述题(16分J 分析并说明新闻写作、理论文章写作、实用文体写作在材料选择中的主要不同之处。 四、文章写作题(50分)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每年ll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此节日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关吃火鸡的习俗有这么一说:1620年冬,102位不愿忍受英国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五月红花”号船历尽艰辛,来到北美大陆,

基础写作作业1

基础写作形考作业 作业1 1.答:(P4-5)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达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2.答:(P11-12)1。参与写作的真实的读者;2。参与写作的隐含的读者;3。双重主体:作者与读者来信的相对性。 3.答:(P26\27\38):“言之有物”是中国传统写作理论始终强调垢一条基本写作规律。所谓“言之有物”。 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的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认识。写作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一种基本手段,而言不由衷或者言之无物显然都不可能达到与阅读才进行精神交流的目的,因此从写作的精神交流性特征来看,是否言之有物是评价写作成败的最基本的标准。写作成果如果不能首先达到言之有物的要求,那么它即使在其他方面达到很高水平,也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写作,因为它并不具有写作的精神创造性的交流性,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从写作表达的角度来看,言之有物之“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方面要素。4.答:(P32-38,P40-43)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与选择。1。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写作者在原始材料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写作意图和文本思想之后,为了这种思想获得有效表达,就需要对所积累的原始材料进行新的选择。1、材料要最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材料要具有可读生。 文体思想的提炼,目的在于依据写作规律的要求,使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1。在尽可能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5.答: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一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善意或倾向以及情感。文本思想是通过材料表现出来,选取新颖、典型材料表达文章中心。本文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选取典型材料表达中心思想。本文中心是表达人们对大自然,感谢天地养育之情。选用了外国朋友感谢上天;小时候祖母的谢天,时常教诲自己要爱惜粮食,感谢上天;爱因斯坦和介之推在成功面前总是念念不忘,感谢同事,朋友;再到雨果对约伯的推崇。所选取一系列材料生动新颖,具有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1。外国家庭吃饭谢天;2。小时候外祖母的谢饭;3。家因斯坦感谢同事、朋友。4。 雨果对给约伯的推崇。这些材料让读者能与作者能从普遍,更深层面去领悟了谢天的道理,更形象,更生动告知人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主题。 作业2。 1.答(P52):“言之有序”指文本的结构安排。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的安排。是写作者按照思想表达的要求而将所选定的材料妥善地组织成一个符合语言表达要求的有机整体过程中所进行的谋划和安排,以及所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方式和方法。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使文本思想内容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式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最有效地实现与写作者的交流。 2.答(P55-57)(1)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3)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 作为人的精神创造活动产物,成功的写作成果对写作者和阅读者来说,都会产生一写审美效果。这里暂且不论以审美创造为其本质特征的文学写作。仅就一般写作而言,写作的审美效果更多地来源于文本的形式美。一般来说,构成文本形式美的因素包括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其中语言表达中的审美问题将在“言之有文”中进行讨论。这里只谈结构安排中的审美效果问题。文本的结构安排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实现与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因此我们也将“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确定为结构安排所应当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包含完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参考答案之一 一1、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见教材)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写什么,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2、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见教材P11—12) 答:写作的交流性特征是写作的特殊属性。要这样来理解,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我们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写作这项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活动:作者的写和读者的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互动性”。没有哪个人会真正让自己的文章或作品永远锁在抽屉里的。 交流性这个特点尤其体在现在极为流行的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里:博客。互动性在博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寒的博客,每篇文章都是几十万的点击量,数千条留言与评论,盛况空前。目前,他的博客点击量是排在世界第一位,足足3亿。这就是写作的交流性。 3、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见教材P26、27、38) “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 材料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或观点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传达出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对材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 重庆电大巫山分校余 德保 1.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予以论述。 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内容和材料两个方面的内容。 材料的涵义: 材料是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 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 材料的作用: 1.在写作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材料是准确地表达思想的支柱。 材料的选择及要求: 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 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 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 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狭义材料的选择: 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

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 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思想的涵义: 即指通过文本写作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 提炼思想的途径: 其一,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 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文本思想的要求: 1.文本思想要真实; 2.文本思想要深刻; 3.文本思想要新颖。 2.如何理解从广义的材料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之前,广博、深入的原始材料的搜集和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从狭义的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之中,善于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使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现的支柱这样的理论观点。

材料的选择及要求: 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 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 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 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狭义材料的选择: 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 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 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进行分析论述(略)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基础写作》期末作业

《基础写作》期末作业 第七章结构 一、问答题: 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文章结构的原则有四点:(1)、文章的篇章结构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和内在联系;(2)、文章的篇章结构必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3)、文章的篇章结构要体现不同文体的特点; (4)、文章的篇章结构要求自身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思路是思想运行的路线。思路是结构的内在依据。思路的起始、结尾以及曲伸流转 便是文章的结构形式。思路清晰,结构才清晰条理。因为想得清楚,才写得清楚。而结构是思路的物化形式,是思路在文章形式上的具体体现。结构可以检验并促进思路的清晰条理。因此,安排文章的结构,深思熟虑,理清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①划分的依据不同:层次划分的依据是内容;段落的划分依据是表达。 ②两者在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层次是仅次于篇的结构单位;段落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③两者的大小不同:一般层次大于段落。在一些短小文章中,比如语文课本上选的文章,层次等于段落,这时的层次相当于一个“意义段”。 ④两者的外部征象不同:段落有“换行”另起,开头空两字的明显标志;而层次没有。层次的划分必须经过阅读,根据内容的次序来划分。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 其一,应根据不同文体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如下:①记叙文,主要按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安排。A 按照时间顺序安排;B 按照空间顺序安排;C 按照时空交错的方式安排;D 按照认识发展或者感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②议论文,大多按照问题的性质和事物的几个不同侧面来安排。A 总分式;B 平列式;C 递进式。③说明文主要按照被说明的事物的实际情况结构文章。 其二,层次安排的次序,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得随意措置或颠倒,以免整体松动、脱节。比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以性质不同的三个材料安排的三个层次就是按照战士的职责与义务安排的,不能随便调换。 其三,文章层次的安排应有主有次,不可平均用力。主要之处要详写,使材料丰厚,内容充实;次要之处要略写。如此,文章内容疏密有致,文势节奏分明,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5、划分段落的要求有哪些?划分段落的要求有三条: A 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这一条主要针对段落的“意义段”而言。意思是说,一段只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不可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即段落内容要单一;另外一层意思是,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讲完,不要这一段说一点,那一段说一点,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搞得支离破碎,即段落内容的“完整性”。这一条是划分段落最基本的要求。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12)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1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本思想:写作学研究中所说的“思想”,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即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文本的思想,不是像通常所理解的“思想”那样,只是理性和观念性的东西,它还包含着情感因素,甚至在某些类型的文本写作,例如文学创作中,还可以是以情感因素为主的。当然,情感并非无本之木,在心理根源上,情感是与理性相通的,否则情感将会变成不可分析和认识的怪物。正是从这种意义上,写作学仍采用“思想”这个概念来指代写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某种意旨或倾向。它是从写作者对所积累的原始材料所包含的意义与价值的体验、思考和感悟中形成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是人自身的某种感受、认识和评价。 2.过渡:过渡是使文本内容前后连贯的一种重要结构手段。结构安排要求做到布局严密,衔接自然,前后贯通,形成有机整体,离不开过渡的有效而巧妙的安排。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它在文本结构安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关的两个层次或段落衔接紧密,转换自然,天衣无缝。需要安排过渡的情况主要有这么三种:一是由开头部分进入主体部分,或是由主体部分转入结尾部分,都应有过渡衔接,才能使全文结构严密而完整。二是当文本内容转换时,例如由一个材料、一个事件、一个观点的叙述或论证,转入下一个材料、事件或观点的叙述或论证时,一般要用过渡来衔接。三是当表达方式或表现方法变化时,例如由抒情转入叙述时,或者由叙述转入议论时,通常也应当安排过渡,以使读者的理解跟上写作者思绪的变化,不至于造成阅读理解上的混乱。常见的过渡方式主要有这么三种:过渡 词,过渡句,过渡段。 3.声韵美:汉语表达是以音节作为基本结构单位的,每个音节都是特定声、韵、调的结合体。如果在写作中通过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安排,使音节的组合适当匀称,并注意音节组合中声韵的协调和声调的配合,就能使语言表达在声音形式上产生一定的美感效果。声韵美,正是指写作者恰当地利用和发挥语言的声音特性,使语言表达具有一种音节匀称、声韵和谐、节奏优美的表达和阅读的审美效果。 4.文体:所谓文体,一般包括体式和风格两种含义。若专指文本体式,则是指写作活动中有效实现文本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融合的一种整合机制。文体作为一种形式规范,就意味着它是一种“尺度”,写作者正是根据精神生产活动对象的“种”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尺度”,并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以此来规范文本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诸要素之间的和谐一致,从而“再生产整个的自然界”,即以观念形态出现并为写作者所主宰了的客观世界——文本。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简述结构安排的原则。

电大《基础写作》基础写作形考答案

《基础写作》形考一答案 (单选)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材料的作用()。 选择一项: A. 在写作中寄托作者的情感 B. 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C. 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用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了作者的主观发挥。 D. 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题目2 (单选)创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创造的基础在于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灵感的能力,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 A. 个体性 B. 创造性 C. 通变律 D. 实践性 题目3 (单选)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体心灵对写作客体的一种对象性限定,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一种生气灌注,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载体的匠心独运,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 A. 创造性

B. 实践性 C. 个体性 D. 通变律 题目4 (单选)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的特殊属性()。 选择一项: A. 化生性特征 B. 书面性特征 C. 参与性特征 D. 交流性特征 题目5 (单选)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选择一项: A. 个体性 B. 通变律 C. 实践性 D. 创造性 题目6 (单选)写作应遵循文有大法,无定法;字字古有,言言古无,体现的是()的写作基本规律。 选择一项:

A. 写作化生律 B. 写作整合律 C. 写作转化率 D. 写作通变律 题目7 正确 (多选)广义材料的选择要求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 B. 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 C. 应当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材料 D. 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题目8 (多选)对材料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层次分析 B. 阶段分析 C. 逻辑分析 D. 部分分析 题目9 (多选)写作思想的基本要求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