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讲解

脑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脑电图近年来发展很快,脑电图机已经普及到许多基层医院。但作者也发现许多医生及脑电图技术人员对于脑电图的知识的掌握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的脑电图存在着套用成年人脑电图标准的倾向。不了解婴幼儿及儿童脑电图的特殊情况。在脑电图记录描述中很明显是正常的描述,但结论中却给出轻度甚至中度异常脑电图的结论。而一些医生对于脑电图并不了解,看到异常脑电图的结论就告诉家属孩子患的是癫痫。对于癫痫大家都有种恐惧感,听到这个词,家属就心慌,开始了漫漫的天南海北的求医之路。而目前由于市场化的结果,医疗市场八仙过海,各种广告层层叠叠,各种未经过检验的新方法新治疗仪器也层出不穷。许多患者最后家财散尽,病未见好。有的迷信各种祖传秘方,导致病情加重。在此种情况下,身为医者,更应该牢记责任,性命幸福相托,责任重大。医者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导致一个人一个家庭命运的变化。因此必须熟练掌握自己份内的技能。脑电图与医生的阅读经验很有关系,同样的一份图,可能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更应该提高技能。为此作者愿意结合自己的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对于脑电图做一简单的介绍。 脑电图(EEG电极放置方法:通常EEG记录中采用国际10-20系统法放置16-21个头皮电极,我们放置19个电极,包括2个耳极和1个接地电极。常规使用参考电极的参考导联(单极导联和不使用参考电极的双极导联(纵向导联或称为香蕉导联记录。必要时加用横向导联和环状导联。记录时间不少于20分钟。记录时间过短,会影响记录的效果。 正常脑电图波型的判断中,应该注意2方面的内容。 1.正常中的变异。①14Hz及6Hz正相棘波。主要见于4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于浅睡眠期,深睡时少见,与癫痫发作无必然的关系。注意该波为正相,而一般的棘波为负相。 ②节律性颞区θ波爆发。多见于中颞区,为颞区长时间的4-7Hzθ波持续发放。多见于儿童清醒、睡眠早期。无临床意义。③6Hz良性棘慢波。该波主要发生于思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3-07-31T11:13:29.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2期供稿作者:闫雪丹侯景秋李克枢陈淑华赵建英[导读] 有研究认为[1],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有早期诊断意义,而CT/MRI则具有定位意义。 闫雪丹侯景秋李克枢陈淑华赵建英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63001)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112-01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初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等作比较分析。结果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明显优于脑脊液及影像学,其阳性率高。结论脑电图检查较CT和MRI检查更敏感,优于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影像学 病毒性脑炎(virus encephalitis, VE)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易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严重影响世界公共卫生的主要疾病之一。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毒种类较多,目前国内外报道有130多种病毒可引起脑炎病变。随着传染病防控力度的加大和病毒学研究的进展,全世界报道的病毒性脑炎正呈现新的流行趋势。 现将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2月~2012~6月诊治的50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统计2011年12月~2012年6月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最小5岁,最大67岁;5~17岁37例, 18~67岁13例。从发病到住院的平均时间为4d。 1.2 临床表现 均为急性起病,有上感史者35例(70%),腮腺肿大病史9例,有头面部带状疱疹者5例,有水痘感染者1例;发热45例(90%),头痛49例(98%),恶心21例(42%),呕吐18例(36%),行为及人格改变21例(42%),意识障碍4例(8%),癫发作4例(8%)。 1.3 实验室检查 50例均在住院24h内行脑电图及腰穿检查。腰穿脑压升高,白细胞数(0~450)×106/L,蛋白0.15~0.75g/L,糖、氯化物正常。脑电图50例均异常。 2 结果 2.1 脑电图异常率与程度分析 50例病人首次脑电图检查均异常,其中轻度异常(慢波5~7级)5例占10%,中度异常(慢波8~10级)11例占22%,高度异常(慢波11级以上,α波消失)34例占68%。 2.2 脑电图与CT对比分析 50例病人做了CT检查,结果CT异常的19例,阳性率占38%。而脑电图全部显示异常,不但能显示弥漫性异常改变而且能显示局限性异常灶,与CT定位相等。从而说明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明显优于CT,其阳性率高,定位准确。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VE)是指由病毒感染造成脑实质病变,并引起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的传染病。临床上病毒性脑炎大多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头痛、发热、呕吐或行为异常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为首发症状,其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鉴别诊断困难。病程大多 2~3周,多数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肢体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重症脑炎易在急性期死亡。 脑电图是反映大脑功能状态的指标,是对脑功能最直接的反映,无论感染因子是什么,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者均可产生以弥漫性非特异性慢波为主的电活动。有病毒性脑炎时,病毒感染通过免疫机制产生变态反应,使神经元受损,其病理学改变显示脑组织有炎症变化及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从而导致病变部位脑细胞电位差异常,脑电图改变,出现节律异常,慢波增多。 本组50例全部显示异常的脑电图,多数表现为弥漫性异常及高功率慢波区,也有近半数的病例表现为在弥漫性异常基础上伴有局灶性慢波功率增高区。而CT对病毒性脑炎检查的阳性率占38%,从而说明脑电图对脑炎检查相对于CT具有独特的价值,明显优于CT。因为CT 只能分辨脑结构有无异常,不可能代替分辨脑功能有无异常的脑电图。脑电图所记录的电活动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大锥体细胞)产生的,因在炎症的早期脑组织结构未发生变化时,神经细胞已发生功能紊乱,表现为脑电活动的改变,并常表现为非特异性弥漫性的慢波。脑电图直接反映了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状态,凡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多或少都会伴有脑电图的异常改变。 有研究认为[1],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有早期诊断意义,而CT/MRI则具有定位意义。因脑电图具有非创伤性、价格低、可反复检查,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等优点,对腰穿检查有禁忌者、不合作者或难以沟通者尤受欢迎[2]。因此,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琳,谢兵.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和相关问题的诊断意义探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10):1253. [2] 陈华容,刘仲初,曾光华.病毒性脑炎125例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10.26.7.

各种临床指南精简版(珍藏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一、评估和诊断 (一)病史和体征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问最为重要。 2.一般体格榆查与神经系统体榆: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3.可用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 (1)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tcalth Strok|(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3)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mke Seale,SS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脑部病变检查:1 平扫CT,疑似脑卒中首选检查;2 多模式CT;3 标准MRI;4多模式MRI。 血管检查:1 颈动脉双功超声;2 TCD;3 MRA、CTA、DSA (三)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①平扫脑cT或MRl;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⑤凝血酶原时问(Frr)、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HT);⑥氧饱和度;⑦胸部x线检查。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①毒理学筛查;②血液酒精水平;③妊娠试验;④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⑤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末显示或怀疑脑卒中继发于感染性疾病);⑥脑电图(怀疑癫痫发作)。 (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 (1)急性起病; (2)局灶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 h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 (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3)脑卒中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 (4)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见溶栓中相关内容)。 (5)病因分型参考TOAST标准,结合病史、实验窜、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检查资料确定病因。 推荐意见:(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或MRI检查(I 级推荐)。(2)在溶栓等治疗前,应进行头颅平扫CT检查(I级推荐)。(3)应进行上述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I级推荐)。(4)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5)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Ⅱ级推荐)。(6)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但在症状出现6 h内,不过分强调此类检查。(7)根据上述规范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I级推荐)。

脑电图临床应用价值

脑电图临床应用价值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学者Hans Burgerg在前人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首次在人的头皮上放置电极描记到电位变化。这个技术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到目前为止脑电图仍然是唯一可以实时、连续监测脑功能变化的方法。 脑电图(EEG)是从颅外头皮或颅内皮质及深部核团记录到的神经元电位变化,可以反映脑功能的变化或损伤的程度。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差的特点。因其特异性所以不能作为诊断病因的依据。 1. 脑电图的基本概念 频率(次/秒,Hz)。见表1。 表1 脑电图的频率 波幅(μV) 成人,高波幅>100μV,中波幅50—100μV,低波幅<50μV。 儿童,高波幅>150μV,中波幅50—150μV,低波幅<50μV。 位相 以基线为准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 波形 正弦样波:棘波(上升支陡峭,下降支稍缓,下降到基线以下而后逐渐恢回至基线,时宽<70ms);尖波(波形与棘波形似,仅时限为70—200ms);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三相波(沿基线有三次上下的偏转,形成负—正—负三相)。 出现方式 波单个波 节律频率和波形基本恒定的波连续出现。波幅可有变化。 暴发一组突出于背景,突然出现、突然终止的脑电活动。 出现部位

限局性、一侧性、广泛性。 健康人群的脑电图 从出生到老年脑电图特点随年龄变化,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健康成年人的脑电图:α频段占75%左右,以9—10Hz为主。波幅为50—100μV,β频段占10%左右,慢波(θ及δ)占15%左右。α频段在双枕部数量最多,节律性最好,波幅最高,头两侧同步对称。生理刺激(如:声、光)时,α节律消失代之以低波幅β波。 2. 癫痫的电脑图 癫痫为发作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基础为神经元异常超同步化放电,因此脑电图变化对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随访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发作间期脑电图 可以记录到单个的癫痫样波或短程爆发。常规脑电图的出现率为40%左右,长程脑电图可达85%。但是脑电图记录到癫痫样波(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不能与癫痫这个临床疾病划等号。因为健康人群中%~3%有癫痫样波,非癫痫性疾病也有癫痫样波。 发作时脑电图 癫痫发作时脑电图均有不同于背景的变化。包括节律性癫痫样发放、节律性慢波、节律性快波、低电压脑电图、电静息及癫痫募集节律(10Hz)。 3. 癫痫发作类型与脑电图的关系 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间期为与症状相关区的限局性癫痫样波;发作期与发作间期相似,涉及范围扩大,持续时间长。 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期间为限局性癫痫样波,在颞叶内侧癫痫常为双层前颞(包括蝶骨电极)非同步性棘波;发作期为双侧额颞叶或两侧半球癫痫样发放。 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发作期间与部分性发作相同;发作期癫痫样波始于某一限局区域,迅速扩散到两半球。 全面性发作,发作期间及发作期为两侧半球同步对称癫痫发放,后者持续时间长。 4. 颅内电极(硬膜下皮质电极及深部植入电极)用于癫痫外科治疗前定位。临床症状与头皮脑电图难以明确定位者 颞叶癫痫及额叶癫痫的定测及确切定位 脑电图与神经影像学定位不一致者 5. 脑电图在ICU的应用

脑电图操作规范47503

脑电图操作规范 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神经系统疾病,已广泛用于各科重危病人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 2、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重危病人监测。 6、睡眠障碍 7、脑死亡的辅助检查 [禁忌证] 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切口未愈合时。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脑电图检查前清洗头发,前一天停用镇静定眠药。检查前向病人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保持心情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作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 2、电极: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针电极因其在头皮下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病人痛苦,国际上已不再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应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感染。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3、电极位置:国际通用10-20系统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应用皮尺测量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见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 图1、10-20系统示意图 先用皮尺测量两条基线,一为鼻额缝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联线,另一为双耳前窝的左右联线。两者在头顶的交点为Cz(中央中线)电极的位置,见图2。如图2,从鼻额缝向后10%为Fpz(额极中线)电极,从Fpz 向后20%为Fz(额中线),以后依次每20%为一个电极位置,从Fz向后依次为Cz(中央中线),Pz(顶中线)及Oz(枕中线),Oz与枕外粗隆间的距离应为10%。

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

2010年欧洲神经病学联盟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 一、概述 (一)目的 2008年成立工作组的目的是修改前一版欧洲神经病学联盟(EFNS)的 阿尔茨海默病(AD)诊疗指南。前一版指南采用了第4版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及美国国立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脑卒中研究所一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学会(NINCD-ADRDA)对痴呆综合征和AI)的诊断标准。本次修改的指南特别强调疾病生物标记物依据,如磁共振成像(MRI)、18F一脱氧核糖葡萄糖正电子扫描(PET)和脑脊液(CSF)检测等技术所获取的进一步证据,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可信度。此外,特别注意了近期在疾病认知和行为方面的AD临床试验结果。由于AD是该指南所关注的焦点,非AD型痴呆,如血管性痴呆(VaD)、额颢叶变性(FTLD)、帕金森病痴呆(PDD)、路易体痴呆(D1,B)、皮质基底节变性(CB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皮质一纹状体一脊髓变性痴呆(CJD)及其 他痴呆将另述。本指南足指导临床工作的理想标准,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还应该考虑每个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可用资源。该指南未讨论经济学效益,因为各国差异较大,不同国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背景 痴呆患者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占5.4%,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其中以AD为主。欧洲痴呆研究协会与欧洲AI)协会合作研究发现,目前在欧洲有845万人患有AD。痴呆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整个欧洲每年为此花费约1410亿欧元,其中56%为非正式护理花费。

每年痴呆患者的花费为21 000欧元,因病致残约为350/10万人,相比之下,糖尿病为247/10万人。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预计未来30年痴呆患者数将成倍增长。早发型AD(年龄<65岁)值得特别关注,因为这种情况遗传易感性强。具有不同的临床和认知表现,与晚发型病例比较。其病程进展更快。另外患者可能仍处在劳动和生育年龄。因此对早发型AD需要特殊处理。患者在临床AD之前常先经过一个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时期。此时一个或多个认知域出现主观和客观障碍,但仍能保持日常活动(ADL)能力。专家组决定不对MCI综合征进行详细总结,因为MCI的疾病分类学及其与AD的关系尚在讨论中。 (三)检索及评价策略 本指南的循证依据来自于考科蓝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资料库、荟萃分析和系统综述及通过联机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Medline)数据库检索到的2009年5月之前期fu中发表的原始科学论文。专家组根据科学可靠性水平评价证据(证据分级I、Ⅱ、Ⅲ和Ⅳ),并采用EFNS 手册中的定义依据可靠性水平划分推荐等级(A、B或C)。对于尚无证据的重要临床问题,则根据经验和专家工作组的共识给出最佳实践建议。 二、临床诊断:病史、实验室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躯体检查患者和知情人提供的病史应该集中在受损的认知领域、疾病进展过程、日常生活能力的损害及任何相关的非认知症状。既往病史、伴随疾病、家族史和教育史是病史的重点。神经系统检查和全身体检对于区分AD 与其他原发性退行性和继发性痴呆及伴随疾病尤为重要。虽然目前尚

常见的几种脑电图机

几种常见的脑电图机 赵军胜20085023 一、NT9200-16D数字脑电图仪(普及型) (一)仪器简介: NT9200-16D(普及型)型数字脑电图仪采用UE-16B型放大器,增加了单道放大、时域地形图、频率测量、多用户管理系统等功能,是集脑电图、脑地形图与脑电监护于一体的多功能仪器。它利用生物电放大器采集脑电波信号,运用计算机分析系统加以处理,绘制三维活动脑地形图,定量定位地反映大脑机能变化及大脑发生病变的范围、部位及程度,为颅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本仪器既可做病理性病变诊断又可做功能性病变诊断,弥补了CT和MRI的不足。电脑存贮病历和无笔描记,大大节约使用成本,并为病人复查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数字脑电在临床上的应用: 癫痫病、脑肿瘤、脑血管病、脑炎、脑膜炎、脑脓肿、气体农药中毒、脑震荡、脑外伤、脑死亡、中风和再中风预测及老年痴呆的诊断、精神病、神经衰弱及精神分裂等科学研究 (三)性能特点: 1、采用UE-16B型放大器 2、采用windos 2000操作系统,稳定性高。 3、USB接口全数字脑电放大器,支持热插拨,无需插卡,便于携带。 4、采样率可达1000点/秒。超强的抗干扰能力,确保脑电波形不失真。 5、正常参考值。 6、强大的多用户管理功能,确保每位操作大夫病历档案数据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7、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可支持多种查询检索,方便对病人的各种信息进行检索和统计。 8、用于体检时,可连续采集多个病人并统一打印病例报告。 9、采集过程中,导联列表实时显示,并可随时改变走纸速度及灵敏度。 10、可在采集和回放过程中,随时添加事件标记及医生注释,并可自定义导联方式及诱发事件。 11、可按长度和方向选择EEG波形,边采集边回放; 12、具有多级电影回放功能。可以多种方式快速回放波形。 ①多种速度前后播放脑电图,最高可达100倍数; ②可任意放大脑电波形,测量脑电波幅度、频率; ③可按秒、页、事件及标记多种方式快速回放波形; ④快速进入事件位置,通过事件表直接跳转到对应的波形位置 13、采样长度可达72小时。 14、具有三维彩色脑电地形图、直方图、时域地形图及功率谱阵图。 15、可用不同颜色标识任意导联,避免混淆。并可以每导波形单独放大,方便医生分析。

各种临床指南精简版(珍藏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一、评估和诊断 (一)病史和体征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问最为重要。 2.一般体格榆查与神经系统体榆: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 3.可用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 (1)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tcalth Strok|(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3)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mke Seale,SS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脑部病变检查:1 平扫CT,疑似脑卒中首选检查;2 多模式CT;3 标准MRI;4多模式MRI。 血管检查:1 颈动脉双功超声;2 TCD;3 MRA、CTA、DSA (三)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①平扫脑cT或MRl;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⑤凝血酶原时问(Frr)、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HT);⑥氧饱和度; ⑦胸部x线检查。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①毒理学筛查;②血液酒精水平;③妊娠试

验;④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⑤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末显示或怀疑脑卒中继发于感染性疾病);⑥脑电图(怀疑癫痫发作)。 (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可根据: (1)急性起病; (2)局灶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 h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 (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3)脑卒中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 (4)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见溶栓中相关内容)。 (5)病因分型参考TOAST标准,结合病史、实验窜、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检查资料确定病因。 推荐意见:(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或MRI检查(I 级推荐)。(2)在溶栓等治疗前,应进行头颅平扫CT检查(I级推荐)。(3)应进行上述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I级推荐)。(4)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5)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Ⅱ级推荐)。(6)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但在症状出现6 h内,不过分强调此类检查。(7)根据上述规范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I级推荐)。 二、一般处理

脑电图简述

脑电图检查法 【原理】 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因而可以反映其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脑电图是目前最敏感的监测脑功能的指标。通过放置于头皮的电极,通过导联选择器、放大器、记录器将微伏(u v)级的电位放大并描记于纸上。脑电图的电位变化来自皮层大锥体细胞垂直树突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而脑电位的节律则由丘脑内板系统通过上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调节。 近年来,又发展了定量脑电图、深部电极脑电图、磁带记录脑电图监测、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等技术,提高了脑电图的临床价值,扩展了脑电图的应用范围。 【方法】 一、常规脑电图 ★在清洁去脂后的头皮上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19个电极 (双侧前额、额、中央、顶、枕、前颞、中颞、后颞以 及额中、中央中、顶中)。 组成两种基本导联: 参考导联--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常用耳垂)相连进入放大器, 波幅、波形失真少; 双极导联--一对记录电极相连进入放大器,定位准确。 ★至少记录20—30分钟:包括闭目安静状态、睁眼3秒钟、闪光刺激、过度换气3分钟的记录。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特殊电

极:鼻咽电极或蝶骨电极。 ★分析波幅、频率、波形、位相、各种波出现方式及部位,以及各个电极间的相关性、对称性和同步性。 二、定量脑电图 利用计算机将脑电信号经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将脑电位的时间函数转变为频率函数,以功率谱的形式表现,即各频段的能量值。定时连续作FFT,绘成压缩谱阵,用于长时间监测。 在FFT的基础上经过内插值计算及成像技术可以绘出等电位功率分布图(BEAM),经过统计学Z检验或T检验可绘出显著性概率图(SPM),与药物浓度监测结合成为药定量脑电图。 三、脑电图监测 (一)记录监测:将8道或16道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记录仪上。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而后可以重复分析。优点在于自然活动下长时间记录,但在脑电图有变化时观察不到当时病人行为或病情的变化是缺点。 (二)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在一个荧光屏上同时显视8道或16道脑电图和病人的录像。优点是可以同时观察到病人的情况及脑电图的变化。但缺点为必须住院监测。 【结果判断】 一、健康成年人(20—60岁)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 ★以α频段(8—13Hz)尤其是9--10 Hzα节律占优势,约占75%(北京55%-90%)(国外0-95%),在枕部呈纺锤状节律出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初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等作比较分析。结果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明显优于脑脊液及影像学,其阳性率高。结论脑电图检查较CT和MRI检查更敏感,优于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对病毒性 脑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影像学 病毒性脑炎(virus encephalitis, VE)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易造 成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严重影响世界公共卫生的主要疾病之一。引起病 毒性脑炎的病毒种类较多,目前国内外报道有130多种病毒可引起脑炎病变。随着 传染病防控力度的加大和病毒学研究的进展,全世界报道的病毒性脑炎正呈现新的 流行趋势。 现将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2月~2012~6月诊治的50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统计2011年12月~2012年6月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 女16例;最小5岁,最大67岁;5~17岁37例, 18~67岁13例。从发病到住院 的平均时间为4d。 1.2 临床表现 均为急性起病,有上感史者35例(70%),腮腺肿大病史9例,有头面部带状疱疹 者5例,有水痘感染者1例;发热45例(90%),头痛49例(98%),恶心21例(42%),呕 吐18例(36%),行为及人格改变21例(42%),意识障碍4例(8%),癫发作4例(8%)。 1.3 实验室检查 50例均在住院24h内行脑电图及腰穿检查。腰穿脑压升高,白细胞数(0~450)×106/L,蛋白0.15~0.75g/L,糖、氯化物正常。脑电图50例均异常。 2 结果 2.1 脑电图异常率与程度分析 50例病人首次脑电图检查均异常,其中轻度异常(慢波5~7级)5例占10%,中度异常(慢波8~10级)11例占22%,高度异常(慢波11级以上,α波消失)34例占68%。 2.2 脑电图与CT对比分析 50例病人做了CT检查,结果CT异常的19例,阳性率占38%。而脑电图全 部显示异常,不但能显示弥漫性异常改变而且能显示局限性异常灶,与CT定位 相等。从而说明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明显优于CT,其阳性率高,定 位准确。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VE)是指由病毒感染造成脑实质病变,并引起一系列相关临床表 现的传染病。临床上病毒性脑炎大多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头痛、发热、呕吐或 行为异常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为首发症状,其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鉴 别诊断困难。病程大多 2~3周,多数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肢体瘫痪、智能障 碍等后遗症,重症脑炎易在急性期死亡。 脑电图是反映大脑功能状态的指标,是对脑功能最直接的反映,无论感染因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讲课教案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 值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学者Hans Burgerg在前人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首次在人的头皮上放置电极描记到电位变化。这个技术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到目前为止脑电图仍然是唯一可以实时、连续监测脑功能变化的方法。 脑电图(EEG)是从颅外头皮或颅内皮质及深部核团记录到的神经元电位变化,可以反映脑功能的变化或损伤的程度。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差的特点。因其特异性所以不能作为诊断病因的依据。 1. 脑电图的基本概念 1.1 频率(次/秒,Hz)。见表1。 1.2 波幅(μV) 成人,高波幅>100μV,中波幅50—100μV,低波幅<50μV。 儿童,高波幅>150μV,中波幅50—150μV,低波幅<50μV。 1.3 位相 以基线为准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 1.4 波形 正弦样波:棘波(上升支陡峭,下降支稍缓,下降到基线以下而后逐渐恢回至基线,时宽<70ms);尖波(波形与棘波形似,仅时限为70—200ms);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三相波(沿基线有三次上下的偏转,形成负—正—负三相)。 1.5 出现方式

波单个波 节律频率和波形基本恒定的波连续出现。波幅可有变化。 暴发一组突出于背景,突然出现、突然终止的脑电活动。 1.6 出现部位 限局性、一侧性、广泛性。 健康人群的脑电图 从出生到老年脑电图特点随年龄变化,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健康成年人的脑电图:α频段占75%左右,以9—10Hz为主。波幅为50—100μV,β频段占10%左右,慢波(θ及δ)占15%左右。α频段在双枕部数量最多,节律性最好,波幅最高,头两侧同步对称。生理刺激(如:声、光)时,α节律消失代之以低波幅β波。 2. 癫痫的电脑图 癫痫为发作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基础为神经元异常超同步化放电,因此脑电图变化对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随访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2.1 发作间期脑电图 可以记录到单个的癫痫样波或短程爆发。常规脑电图的出现率为40%左右,长程脑电图可达85%。但是脑电图记录到癫痫样波(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不能与癫痫这个临床疾病划等号。因为健康人群中 0.3%~3%有癫痫样波,非癫痫性疾病也有癫痫样波。 2.2 发作时脑电图 癫痫发作时脑电图均有不同于背景的变化。包括节律性癫痫样发放、节律性慢波、节律性快波、低电压脑电图、电静息及癫痫募集节律(10Hz)。 3. 癫痫发作类型与脑电图的关系 3.1 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间期为与症状相关区的限局性癫痫样波;发作期与发作间期相似,涉及范围扩大,持续时间长。 3.2 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期间为限局性癫痫样波,在颞叶内侧癫痫常为双层前颞(包括蝶骨电极)非同步性棘波;发作期为双侧额颞叶或两侧半球癫痫样发放。

癫痫的脑电图波形表现怎么看

癫痫的脑电图波形表现怎么看 癫痫病患者在发病之后到医院检查时候,一般都要接受脑电图检查,当然没有医学常识的患者是看不懂脑电图检查的结果的,脑电图结果怎么看?怎么看出来是有病的?如何看脑电图是异常放电的等这些问题是患者比较常见和关心的问题,一般医生都会有交代,这里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脑电图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1.棘波。 棘波为突发性的一过性脑电图变化,明显突出于背景,乃痫样波形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多为负相,亦可为正相或双相、三相。其波幅大小各不相同,多在 100微伏以上。50微伏以下者称为短棘波或小棘波。周期在80毫秒以内。棘波的出现提示脑部有刺激性病灶。若在慢波背景上出现的棘波,常揭示来自原发癫痫灶或其附近区域,而在正常背景上出现棘波,波幅常较低,周期长,多由远处病灶传播而来。若在脑电图描记中出现棘波逐渐增多现象或形成棘节律,常预示即将出现临床发作。棘波可见于各型癫痫。 2.尖波。 尖波为突发性一过性脑电图变化,意义与棘波相同,乃神经元同步放电的结果,为常见的痫样波的特征波形之一。其上升支与棘波相似,较陡直,而下降支较缓,其周期在80~200毫秒之间,波幅100~200微伏,常为负相。它由较大的癫痫灶中多数神经元棘波放电的不完全同步,或为较大的病灶中大量神经元同步性放电恢复的延迟,也可以是病灶在皮质深部或皮质下棘波灶远距离传播,为棘波时间上的延长。可见于各型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中。

3.棘-慢复合波。 棘-慢复合波是由棘波和周期为200~500毫秒慢波所组成的,均为负相波,正相波出现者极为少见。波幅一般较高,达105~300微伏,甚者达500微伏以上。通常两侧同步性阵发出现,额区最明显,亦可散发或局限性出现。这种异常放电可能起源于皮质深部的中线结构,或始于视丘,而影响的皮质只限于背内侧核的投射部分。复合波中慢波是主要成分,比较规则而有节律,棘波出现其间,若在慢波的上升支或下降支上,波幅高低不一,一般不超过慢波波幅。 临床中,我们发现除先有棘波后有慢波的典型棘-慢复合波形式外,尚有慢-棘波形式出现,即慢波在前,随后出现一个棘波,或棘波附着于慢波下降支上,其意义与棘-慢复合波相同。可能系棘-慢复合波的一种变异形式。棘-慢复合波频率不同其临床意义亦不相同,典型3赫兹棘-慢复合节律,多见于失神小发作,而1、 2.5赫兹棘-慢复合波最多见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 4.尖-慢复合波。 尖-慢复合波乃尖波后跟一个慢波。一般为1.5~2.5赫兹尖-慢复合波,亦觉见4~6赫兹尖-慢复合波。出现形式多种多样,多呈不规则同步爆发,也可见弥漫性或连续性出现,亦可一侧性或局限性出现。多见于颞叶癫痫,弥漫性尖-慢节律见于顽固性大发作和失动性小发作,提示脑组织深部存在较广泛的癫痫病灶。 5.多棘-慢复合波。 是由数个棘波和一个慢波组成,常成串连续出现或不规则出现。棘波波幅高低不一,但一般不超过慢波。常预示有痉挛发作,是肌阵挛性癫痫最具特征的波形之一。 6.多棘波。 为2~6个棘波成簇单独出现。有时也随附一个或多个慢波,形成多棘-慢复合波,多见于肌阵挛性癫痫,是多棘-慢复合波的一种变异形式。但当棘波连续出现,数量增加,频率变快,或由某一脑区逐渐扩散至整个大脑时,则预示患者将出现临床发作,或系发作开始的脑电图表现,且多为大发作。 7.阵发性或爆发性活动。 亦称发作性节律波。即于原有脑电图背景上出现阵发性高波幅节律。其成分为δ节律、θ节律、α节律和β节律,多呈高波幅发放,明显区别于背景脑电图,突然出现,突然消失。多源于中央脑系统病灶发出,但诊断价值不如上述放电波形。 8.高度节律失调。1974年被国际脑电图组织列入脑电图术语词汇中。特点为高波幅(300~2000微伏)棘波、尖波、多棘波或多棘~慢复合波,及慢波在时间和部位上杂乱地、毫无规律地出现的一种独特图型。见于3个月至5岁婴幼儿,以3-8个月最常见。最多见于婴儿痉挛,预示患儿存在严重的脑损伤。

脑电图检测注意事项

长程脑电图监测的注意事项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高伟 在临床癫痫诊治的日常工作中,长程脑电图监测是不需要的,而在诊断存在疑问和进行术前定位评估时,就必不可少了。但长程脑电图监测不同于常规脑电图检查,由于监测的时间过长,电极的安放妥当和发作的风险都是在监测过程中应该密切注意的。这些工作一般由医生和技师共同负责,但在国内大多数的脑电图室里,此工作是由护士和技术员承担的。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们总结了长程脑电图监测应该注意的事项: 1、电极的安放方法:因为电极容易脱落,大多数的实验室要求在进行长程脑电图监测时使用火棉胶固定电极,然后用弹性绷带包裹。火棉胶附着固定力非常强,必须在监测结束的时候用丙酮液洗脱。有时在怀疑颞叶癫痫时,监测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软线样埋藏式蝶骨电极。这种电极在不慎或发作时易受到牵拉、脱出穿刺点,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一方面要交代技术员和患者需小心处理电极连接线,另一方面要仔细地把暴露的电极线用纱布、棉球和胶带牢牢固定好。最好是把电极线在几个转折点处用胶带分别固定,以免一次牵拉就扯掉电极。 2、催眠药物的服用:在常规脑电图检查中往往要求半小时左右的睡眠脑电图监测,目的是增加睡眠时癫痫放电的脑电图检出率。习惯上给患者服用水合氯醛或异戊巴比妥快速诱导睡眠。但在长程脑电图监测过程中就不需要了,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等待,患者以自然睡眠为佳。实验室需要的只是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就可以了。 3、视频的使用:部分监测的患者的诊断还存在疑问,所以清楚地记录发作时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因为观察的目的不同,在发作前的预兆和脑电图表现更为重要。这就要求记录者细心观察,当发现患者有可能发作的迹象时,迅速揭开患者身上的被褥,暴露其肢体以便录像记录其发作姿势;同时调整摄像头角度、焦距至最佳状态。 4、长程脑电图监测的时间:根据脑电图监测的目的,监测的时间是不同的,可以是数天到一周。如果是捕捉发作的话,时间可以更长,直到完成监测目的为止。但同时也受到植入式电极的影响,过长的时间则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在以往的文献中,有研究认为4小时的脑电图监测的癫痫放电检出率等同于24小时监测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 主要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发作性疾患,如癫痫、意识障碍、睡眠相关疾病等。 2、癫痫外科手术前致痫区定位。 3、围产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病人监测(ICU)。 6、脑死亡的辅助判定。 1.设备 (1)脑电图仪标准:选择符合国际脑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联盟(IFSECN)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脑电图国家标准并经国家计量局检测规程认可的脑电图仪。目前使用16导程或以上脑电图仪进行常规记录。有条件的实验室或出于特殊需要,可以应用更多导程记录。 (2)电源标准:交流电的接线应该滿足所在地系统标准要求,所有的交流电插座必须提供可靠的地线,以避免交流电干扰或触电的危险。要接专用电源线,电源电压为220V。应用交流电子稳压器时,需待电压稳定后方可打开脑电图仪的电源开关。 (3)辅助设备:应该包括一个能够产生节律性高强度闪光的刺激装置。 2.电极及其放置 理想电极应具有导电良好、易于安置和固定、无创性、耐磨损、无明显信号衰减信号的特性。 (1)头皮电极:包括盘状电极、针电极和柱状电极。盘状金属(银质)电极记录效果较好,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常规使用。特殊需要时可使用一次性针电极,若用可供重复使用的电极,应确保严格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2)特殊电极:包括蝶骨电极和鼻咽电极。主要用于记录特殊脑区(如颞叶底部或内侧)的异常电活动,临床上常与头皮脑电图配合使用。疑及颞叶内侧放电而头皮脑电图无异常发现时,可考虑加用蝶骨电极。推荐使用针灸毫针作为常规脑电图蝶骨电极使用,长时间监测时应使用柔软的线型植入式蝶骨电极。鼻咽电极目前已很少使用。由于安置特殊电极具有微创性,需要

国际临床神经电生理联盟脑电图电极安放标准指南解读(最全版)

国际临床神经电生理联盟脑电图电极安放标准指南解读(最全版) 脑电图监测对于癫痫等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了该项检查,但各医院脑电电极安放及导联的设置等并没有统一标准,影响脑电图报告的质量。头皮脑电电极安放和命名的科学规范对于脑电图的监测效果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国际临床神经电生理联盟(IFCN)关于头皮脑电电极安放标准指南(2017) [1]解读如下,旨在更好地开展脑电监测工作。 一、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目前执行的头皮脑电电极安放10-20系统于1999年被首次提出,经过改良后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缺乏对颞叶的合理覆盖(耳前的水平),无法监测颞叶底部和前部的脑电活动。对于某些颞叶病变(海马硬化导致的颞叶癫痫、自身免疫性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特别是颞叶深部起源或传播的脑电活动,有必要在标准的10-20系统中增加额外的头皮电极,尤其是在颞叶前部与底部[2,3]。因此,新版IFCN指南[1]提出增加6个电极覆盖上述区域。在临床实践中,笔者也注意到某些癫痫患者异常放电最显著的位置位于眼动导联。 二、新版指南的介绍 (一)脑电电极标准设置 IFCN建议,基于10-10系统的命名及位置,在现有的系统中增加T9/T10(T7/T8位置向下10%)、F9/F10(T9/T10位置向前20%或F7/F8位置向下10%)和P9/P10(P7/P8位置向下10%或T9/T10位置向后

20%)。新指南推荐的脑电电极安放是在10-20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覆盖颞叶下部的6个电极,因此共有25个脑电电极(图1)。IFCN指南推荐使用25个脑电电极作为头皮脑电监测标准记录的最低标准。但是如果技术限制不允许使用全部25个电极(例如仪器不允许更多的记录),则最低不能少于19个电极。由于脑电图放大器技术的改进,更多的电极可以同时记录,目前头皮脑电图系统允许多达256个电极同时记录。但是,这样高密度的排列通常为癫痫患者术前定位等特定需求。 图1 国际临床神经电生理联盟推荐的包括25个电极的标准脑电电极设置(图片的刊登已获得原出版单位的授权) Figure 1 New standard montage with the 25 electrodes,with additional coverage of the inferior and anterior brain regions by IFCN (二)改良10-20命名法 10-20系统中T3/T4和T5/T6标注与同一矢状线中的其他标注并不一致。IFCN将位于左半球矢状线上的所有电极都标记为7;将右半球的电极标记为8。只有电极Fp1/Fp2和O1/O2除外。因此,颞叶中间电极标记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 主要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发作性疾患,如癫痫、意识障碍、睡眠相关疾病等。 2、癫痫外科手术前致痫区定位。 3、围产期异常得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病人监测(ICU)。 6、脑死亡得辅助判定。 1、设备 (1)脑电图仪标准:选择符合国际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联盟(IFSECN)及中华人民共与国脑电图国家标准并经国家计量局检测规程认可得脑电图仪。目前使用16导程或以上脑电图仪进行常规记录。有条件得实验室或出于特殊需要,可以应用更多导程记录。 (2)电源标准:交流电得接线应该滿足所在地系统标准要求,所有得交流电插座必须提供可靠得地线,以避免交流电干扰或触电得危险。要接专用电源线,电源电压为220V。应用交流电子稳压器时,需待电压稳定后方可打开脑电图仪得电源开关。 (3)辅助设备:应该包括一个能够产生节律性高强度闪光得刺激装置。 2、电极及其放置 理想电极应具有导电良好、易于安置与固定、无创性、耐磨损、无明显信号衰减信号(0、5-70Hz)得特性。 (1)头皮电极:包括盘状电极、针电极与柱状电极。盘状金属(银质)电极记录效果较好,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常规使用。特殊需要时可使用一次性针电极,若用可供重复使用得电极,应确保严格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2)特殊电极:包括蝶骨电极与鼻咽电极。主要用于记录特殊脑区(如颞叶底部或内侧)得异常电活动,临床上常与头皮脑电图配合使用。疑及颞叶内侧放电而头皮脑电图无异常发现时,可考虑加用蝶骨电极。推荐使用针灸毫针作为常规脑电图蝶骨电极使用,

长时间监测时应使用柔软得线型植入式蝶骨电极。鼻咽电极目前已很少使用。由于安置特殊电极具有微创性,需要由经过专门训练得医生或技术人员来完成。 (3)电极固定:短时常规监测可使用电极帽及导电膏固定,长时间监测时推荐使用火棉胶固定头皮电极。 (4)电极得清洁、消毒:电极必须保持清洁。在记录完疑为或确诊为传染病病人后,应采取高压消毒或销毁等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电极安放:推荐使用国际通用得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电极数不应少于18~21个(16~19个记录电极,2个参考电极)。电极至少需覆盖前额区、中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前颞、中颞与后颞区,有条件时还应包括额、中央、顶区得中线部位。新生儿因为头围小,可适当减少电极数目,但应尽可能安放颅顶中央(Cz)电极,以便发现颅顶正相尖波。建议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①电极位置:应根据颅骨标志经测量按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加以确定。 ②电极命名:包括两部分:(a)电极所在头部分区。按头部解剖部位“额、颞、中央、顶、枕、耳垂”等英文名称得第一个大写字母“F、T、C、P、O、A”等来表示。(b)国际上以阿拉伯数字得奇数代表左半球,以偶数代表右半球。接近中线得用较小得数字,较外侧得用较大数字。中线部位为英文小写字母“z”、举例:A1代表左耳垂参考电极,T6代表右后颞区,Pz代表顶区中线。 (6)电极阻抗:待电极安装好后应测定电极与头皮之间得阻抗,一般要求不超过5KΩ。当记录中出现可能为电极导致得伪差时,应重新检测电极阻抗。 3、导联组合 导联组合就是指用不同得导联方式连接电极。常用方法有两种:参考电极导联法与双极导联法。各个实验室根椐需要可采用不同得导联组合法。合理组合方式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至少有8导程,尽量使用10-20系统法中得全部21个电极;(2)导联组合要简洁明了,能清楚显示电位得空间走向;(3)双极导联电极间距应相等;(4)导联排列顺序,应从前向后、先左后右;(5)在一次脑电图检查中,至少应该各有一段如下组合得记录:参考电极导联、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