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1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_1.1_细胞生活的环境_新人教版必修3

2011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_1.1_细胞生活的环境_新人教版必修3

2011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_1.1_细胞生活的环境_新人教版必修3
2011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_1.1_细胞生活的环境_新人教版必修3

必修3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高考目标定位】

稳态的生理意义

【考纲知识梳理】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其关系可表示如下)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作用

1、理化性质:

(1)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3)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要点名师精解】

一、内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

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示

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体。

2、直接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四个;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

3、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

4、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1)营养成分:氧气、水、无机盐、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

(2)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3)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

5、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红细胞内)、载体蛋白、过氧化氢酶等各种包内酶。

【例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D、乳酸与血浆中 NaHCO3反应

【解析】细胞外液构成了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促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部位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发生在消化道;只有乳酸与NaHCO3反应发生在血浆中。

【答案】 D

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成因: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维持因素:与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Na+、K+和HCO3-、HPO42-、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3、温度

(1)人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宜温度也是37℃左右。

(2)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例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是恒定不变的,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下保持相对稳定。干扰超过稳态调节能力时,内环境稳态紊乱,生命活动受到威胁。

【答案】 C

【感悟高考真题】

(2010·安徽高考)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抗利尿激素增加,减少尿量,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尿量增加,A错。内环境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和Na2CO3构成,B错。细胞代谢在细胞内进行,内环境是细胞外液,C错。内环境的变化,机体进行调节通过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完成。D对。

【答案】D

(2008·广东高考)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

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过程a主要表示营养物质和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的组织液,b主要表示组织液中的代谢废物和C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回到血液中被运走,c表示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三者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都是必需的;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处于不断变化中,因而组织中的物质

是有变化的;组织液中的CO2浓度太高或太低,会出现病理反应,但并非有害无益,如扩散至血液中可刺激呼吸中枢的兴奋;过程b或c受阻可使组织间隙渗透压增高,导致组织水肿。

【答案】D

(2008·宁夏高考)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分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h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骨骼肌通过无氧呼吸作用产生乳酸,会导致血液pH降低,但是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H2C03/NaHC03等)可以与之发生反应,维持pH的相对稳定。如乳酸增多就会与缓冲对中的NaHC03发生反应,维持pH的相对稳定。

【答案】B

【考点精题精练】

1.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

..的是( D )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2.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C

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

3.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C )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肝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和皮肤排出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

D.血液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诱压升高而增多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属于细胞内液

B.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属于细胞外液

C.汗液、尿液、泪液属于细胞外液,消化液属于细胞内液,四者均属于体液

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它们来源于体液,但已不再存在于细胞内或内环境中,故它们已不属于体液(既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

6.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 D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7.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是( D )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内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C )

A.酶促反应加快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异常D.血糖含量偏高

9.(2010·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蛋白质氧化分解产生ATT D.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

10.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D )

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B )

A.温度B.酶

C.pH值D.渗透压

12.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7.53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 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

13.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为

( B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14.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5.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

(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 ___ 方式进行的。

(2)人体细胞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 (只写字母),其中A中的水以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3)A中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A和B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__

进行的。

(4)过程d和e物质交换方向的不同处在于:前者,后者。

(5)过程d和c依次表示水分的作用。

(6)E与A相比,E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16.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B液为,C液为,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浓度升高,导致病的发生。

17.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A ;C 。

(2)写出下列液体的名称:

a b ;c ;d 。

(3)写出e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4)用简式表明a、b、c、d之间的关系:。

一、选择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CO2、O2B.H2O、Na+

C.C6H12O6、尿素D.血红蛋白、氧化酶

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B组织液→淋巴→血浆

C.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

D.细胞可直接在内环境中获取营养

5.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以上B 、C 、D 合称 ____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_作用。

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 、B 、C 、D 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

答:

(1)内环境与A 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

(2)②的过程表示____________ 作用。 (3)D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体外

体外体外

体外

内环境细胞

2

O 2①②A

B C D

1~5DCCDD6~10DDCAD11~14BABA

15.答案:(1)渗透

(2)A、B、D;消化液

(3)皮肤毛细血管壁

(4)双向单向

(5)渗透作用和重吸收

(6)大分子蛋白质

16.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

(2)毛细血管内CO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CO2的浓度

(3)胰岛素葡萄糖糖尿

17.答案:(1)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

(2)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3)淋巴细胞淋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C 6.D 7.D 8.D

9.C

解析:代谢产生的乳酸会被进一步氧化分解、碳酸则被缓冲物质结合转变成碳酸氢盐,转变成的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体外。

10.C

二、非选择题

1.(1)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2)内环境(3)内环境、调节

2.(1)肺泡(2)肾小管的重吸收(3)皮肤

高中生物细胞质的组成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质的组成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质的组成基础知识点 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3、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核膜、无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4、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5、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绿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6、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里履虫、疟原虫等。 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如:信使RNA、蛋白质、核酸、蔗糖)则不能通过。 8、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9、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 10、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高中生物细胞质的组成练习 1.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可降解自身的生物大分子,以产生营养成分供细胞急需。请推测,在此过程中起积极作用的细胞器可能是( )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 2.水池内某种藻类所分泌的一种物质能抑制蝌蚪体内 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减缓水池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下列哪种结构最可能是该物质直接作用的目标?( ) A.中心体 B.核糖体 C.液泡 D.溶酶体 3.下列生物膜结构中,含有分解丙酮酸的酶的结构是( ) 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重要的细胞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功能 B.两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一精品笔记(全套)

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 分化的基础上的; 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圈; 7、显微镜小专题 (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 ①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⑤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基础知识和利用 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 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 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 (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8 9 (1)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2)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10、细胞的统一性 (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大都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组成。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组成、结构、功能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 放线菌:(链霉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3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 结全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 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ml NaOH ml CuSO 4 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ml NaOH ml CuSO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4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第3节 细胞核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讨论回答师提示。 〖提示〗1.细胞核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控制作用,如细胞核内贮存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所以细胞核可以比喻为部队的司令部等。 2.一般不能。 3.不能。 4.不能。细胞生长需要蛋白质等多种物质作基础,细胞分裂需要遗传物质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如果没有细胞核,这些生命活动都不能进行。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本节。 〖板书〗一、细胞核的功能 〖学生活动〗“资料分析”及讨论。(通过资料分析及讨论来学习细胞核的功能) 〖提示〗1.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因为细胞核中有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有许多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 2.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 3.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5.细胞核具有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功能。 〖板书〗细胞核具有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功能。 〖板书〗二、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mRNA→外 结构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蛋白质→内细胞核染色质(体):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功能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 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 〖旁栏思考题〗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专题(知识点+练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清单】 考点1:多种多样的细胞 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等等。 (3)病毒:病毒的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进行。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共分为八级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2)与动物相比,植物(如松树)的结构层次中具有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细胞学说的建立 (1)最先用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罗伯特.虎克。 (2)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他们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a、细胞是一个有机整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学说要点: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 生命起作用。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移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3)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与动植物、真菌的细胞结构相比,细菌、蓝藻的细胞结构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拟核。 ●重点难点 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1)都具有细胞膜,且膜的成分和结构相似。 (2)细胞质中都具有核糖体。 (3)细胞核拟核中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元素基本元素:C、H、O、N(90%) (20种)大量元素:C、H、O、N、P、S(97%)K、Ca、Mg等 物质基础微量元素:Fe、Mn、B、Zn、Mo、Cu等 最基本元素:C,主要元素:C、H、O、N、S、P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生物体内最多的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生命物质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遗传物质 糖类:生命活动主要的能源物质------能源物质 脂质: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储能物质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一、蛋白质(占细胞鲜重的7%~10%,占干重的50%)

二、核酸 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1分子磷酸 脱氧核苷酸 1分子脱氧核糖 (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T 、G、C) 核苷酸 1分子磷酸 核糖核苷酸 1分子核糖 (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U 、G、C)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2.①在病毒体内含核酸1种;核苷酸4种;碱基4种 ②在细胞内含核酸2种;核苷酸8种;碱基5种 3、DNA初步水解→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磷酸、脱氧核糖、四种碱基 三、糖类和脂质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 1.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D:应用)。 2.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C:理解)。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真核细胞的核膜和染色质。 (2)原核细胞中核区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 关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质,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教学过程 【板书】 细胞核的结构核仁 细胞核 的结构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和功能细胞大小 细胞壁和细胞膜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 核区 【注解】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一)结构 1.核膜:双层膜,上有核孔(是m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通道),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可以通透核膜。 2.核仁:核仁在细胞分裂时会周期性消失和重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染色质: (1)成分:DNA和蛋白质为主,还有少量RNA。 (2)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例析】 .真核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哪些?(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二)功能:储存遗传物质、DNA复制、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控制中心。

【例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仅有细胞膜,少量的细胞质和大量血红蛋白构成。它既不生长,也不分裂,寿命也短。请解释原因。无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活动控制中心,缺少了细胞核,不能持续产生mRNA,及时更新和补充蛋白质,从而使细胞既不生长,也不分裂,寿命缩短。) (三)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结构 (1)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结合成的化合物。 (有细胞壁的生物:植物、原核生物、酵母菌) (2)细胞膜:成分和结构与真核生物相似 (3)细胞质: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 【例析】 .蓝藻是一种光能自养型生物,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叶绿体 B.细胞质基质 C.细胞质中的膜结构 D.A+B (4)核区: 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最主要特点) DNA裸露,不与蛋白质结合,因此没有染色体。 【例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1)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仅有核糖体。 (2)原核细胞细胞壁成分不是纤维素和果胶,而是糖类和蛋白质结合成的化合物。 (3)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也没有核膜、核仁,只有核区;DNA 裸露,没有染色体。 .某种生物若被称为“××菌”,如何判断它是否是原核生物? 细菌:(形状:球、杆、螺旋或弧)菌、乳酸菌、固氮菌等原核生物 菌酵母菌 真菌霉菌真核生物 小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例析】 .细胞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保持完整性) .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D)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细胞的统一性: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细胞的多样性: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常见的细菌有: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基本元素是: C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0.05g/ml CuSO4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0.1g/ml NaOH 0.01g/mlCuSO4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成紫色反应。 脂肪: 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教材答案和提示

《分子与细胞》第1 章走近细胞答案和提示 第1 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问题探讨 1. 提示: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者,查阅科学研究文献,利用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为证据。 2. 提示:评价时注重证据获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思考·讨论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 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2. 可信。因为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如细胞是动植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受精卵这个细胞发育而成的),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可信度。这一结论,实际上是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由此突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也推动了人们对细胞深入地开展研究。 3.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暗示着人的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为它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领悟到的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的特点。 (1)科学发现需从观察入手。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从细胞的视角看生命世界 1. 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心肌细胞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心肌细胞收缩、舒张使得心脏得以搏动。 2. 冷箭竹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中,因为这些细胞含有叶绿体;大熊猫的血液运输氧的功能靠红细胞完成。 3. 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关键是靠生殖细胞完成的。 (通过上面3 个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是靠一个个细胞完成的。)4. 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因为基本上每个细胞都2 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正因为有了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才能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练习与应用 概念检测 1. (1)√;(2)√;(3)×;(4)√。 2. C。 3. 本题提示如下。 (1)人体皮肤:本切片图中可见上皮组织的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死亡)和皮下结缔组织中的多种细胞;迎春叶:表皮细胞(保护)、保卫细胞(控制水分蒸发和气体进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导管细胞(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细胞(运输有机物),等等。(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科技行业)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 能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的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D:应用)。 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D:应用)。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2.教学难点 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的主动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 【板书】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细胞膜的自由扩散 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主动运输 【注解】细胞膜 原生质细胞质 真核细胞细胞核→真核生物 细胞绝大多数)细胞壁细胞生物 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原核生物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成分: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和少量糖类(位于膜外侧) (参阅小资料中的表格,注意蛋白质和磷脂含量的大小关系) 【例析】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类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类和蛋白质。(二)结构:(观察图2-4,注意糖链的分布)(D) 1.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分子镶在膜的表面,有的嵌插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3.膜外表面的有些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被。 【例析】 .在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时,为了获取纯净的细胞膜,最理想的材料是 A.神经细胞B.肌肉细胞C.成熟红细胞D.洋葱根尖细胞 (三)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两种成分都可流动) (四)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期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注意与半透膜比较)(五)功能(D) 1.保护:与外环境隔开,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2.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1)自由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如O2、CO2、甘油、乙醇、苯;HO2,脂溶性维生素(物质)。 影响速率的因素:浓度差或分压差。 (2)主动运输:物质由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能量。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全部知识点【最详细】

第一章 走进细胞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不同。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具有细胞结构的最小微生物】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衣藻、等为单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真菌【细胞壁成份为几丁质】(酵母菌、霉菌、粘菌、蘑菇)等。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 以下该图内容不全,只起知识框架形成,便于记忆的作用,详细内容自己填写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比较项目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实例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 体、支原体(支原体细胞最 小,且无细胞壁)立克次氏 酵母菌等真菌、衣藻、 高等植物、动物 体 细胞大小较小(1~10微米)较大(10~100微米) 细胞 结构 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 分是肽聚糖;细胞器只有一 种,即核糖体;细胞核没有 核膜(这是最主要的特点)、 没有核仁、没有染色质 (体),但有核物质,叫拟 核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和果胶;有核糖体、线粒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细 胞器;细胞核有核膜、核仁、 有染色质(体) 主要细胞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 分裂 代 谢 类 型 同化作用多为异养型、少数 为自养型(包括光合作用和 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异 化作用多为厌氧型、少数为 需氧型。光合作用的部位不 是叶绿体而是在光合片层 上;有氧呼吸的主要部位不 在线粒体而是在细胞膜 同化作用有的是异养型、有 的为自养型,异化作用有的 为厌氧型、有的为需氧型。 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叶绿体; 有氧呼吸的主要部位是线粒 体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多为分裂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遗传方面遗DNA DNA

高中生物必修一总复习

高中生物总复习 一:走进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中,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分为DNA病毒(噬菌体,天花病毒,乙肝病毒)和RNA病毒(HIV,SARS,烟草花叶病毒,禽流感病毒)。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注意:植物没有系统;单细胞生物是细胞或个体,无组织器官系统。 3.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DNA. 细胞的多样性: 形态,大小,种类,结构各不相同. 4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类别原核细胞(转录翻译同时进行)真核细胞(先转录后翻译) 细胞大小较小较大 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 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 体.液泡等 生物类群 衣原体,支原体,蓝藻(蓝球 藻,念珠藻,颤藻,螺旋藻,发 菜),细菌(带球,杆,螺旋, 弧字样的菌),放线菌,乳酸菌, (蓝色细支织毛衣) 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绿藻,褐藻,红藻,衣藻,黑藻,小球 藻 细胞壁肽聚糖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真菌: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遗传定律不遵循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5.细胞学说建立(德国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 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6.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步骤; 选好目标- 换用高倍镜- 调节亮度- 调焦(细) 放大倍数指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目镜(无螺纹)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有螺纹)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中是放大的倒立的虚像,实物是b ,视野中是q. 物像在视野中偏向哪个方向,就把装片向哪移。偏哪向哪移 视野中细胞乘一行排列,视野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视野中细胞充满排布,视野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D:应用)。 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D:应用)。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2.教学难点 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的主动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 【板书】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细胞膜的自由扩散 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主动运输 【注解】细胞膜 原生质细胞质 真核细胞细胞核→真核生物 细胞绝大多数)细胞壁细胞生物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原核生物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成分: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和少量糖类(位于膜外侧) (参阅小资料中的表格,注意蛋白质和磷脂含量的大小关系) 【例析】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类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类和蛋白质。(二)结构:(观察图2-4,注意糖链的分布)(D) 1.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分子镶在膜的表面,有的嵌插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3.膜外表面的有些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被。

【例析】 .在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时,为了获取纯净的细胞膜,最理想的材料是 A.神经细胞B.肌肉细胞C.成熟红细胞D.洋葱根尖细胞 (三)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两种成分都可流动) (四)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期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注意与半透膜比较)(五)功能(D) 1.保护:与外环境隔开,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2.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1)自由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如O2、CO2、甘油、乙醇、苯;HO2,脂溶性维生素(物质)。 影响速率的因素:浓度差或分压差。 (2)主动运输:物质由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能量。 ·若物质由低浓度→高浓度则必为主动运输,但主动运输不一定都是由低浓 度→高浓度。另外图中由细胞外向细胞内也是不一定的。 ·如: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和各种离子(矿质离子、有机基团) ·意义: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 细胞有害的物质。对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影响速率的因素:载体、能量(直接)温度、PH(间接) (3)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 【例析】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的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其他功能: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和免疫等 附: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注意其他有细胞壁的生物类型。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基础知识点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细胞知识网络构建 重要概念剖析: 1、怎么使用高倍镜?从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时,该如何操作? 2、什么是原核细胞?什么是真核细胞?分类依据是什么?两者各有哪些生物类群? 3、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么?建立者是谁?细胞学说的建立有何意义? 一、细胞的类型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1、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 2、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 3、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的意义: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 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 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 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 (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 (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网络构建 重要概念剖析: 1、组成细胞的元素有哪些?根据元素含量,可分为几种?鲜重和干重状态下,元素含量有什么变化? 2、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又有哪些?如何分类?含量又有什么不同? 2、怎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分别用何种试剂?又会产生哪些变化? 3、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氨基酸怎么形成蛋白质?为什么构成的蛋白质种类如此多样?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有什么作用?DNA和RNA有什么异同点?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什么?用何种试剂怎么去检测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 5、细胞中的糖类主要有哪些?如何分类?在细胞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6、细胞中的脂质主要有哪些?如何分类?在细胞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7、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哪些?以什么结构为骨架? 8、水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水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9、大多数的无机盐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为什么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很少,作用却很重要?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S(97%)。 2、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1、糖类 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 分类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是具有半透膜 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本不变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1、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胀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二、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探索历程(略,见P65-67)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最新高一生物必修一总复习测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病毒、大肠杆菌、小麦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遗传物质 B.都具有细胞膜 C.都属于原核生物 D.都含有核糖体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脂质都含有氮元素 D.小鼠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3.下图中图1是某蛋白质肽链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氨基酸的编号),图2是部分肽链放大图,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图1可以推知该蛋白质含一条肽链,124个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2可以推知该蛋白质最多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从图1中推知该蛋白质完全水解至少需要123个水分子 4.根据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的碱基有5种 B.B表示的是核糖 C.D表示的核糖核苷酸 D.D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 5.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下面能正确反映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细胞膜正确图解是() 6.组成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层的生物膜包括() 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溶酶体膜④液泡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7.下图所示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是:() A.细胞膜、高尔基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8. 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A B C D

高中生物必修一 走进细胞优秀教案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第一章走进细胞的引入,让他们体会一下学习细胞的好处。 〖板书〗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边思考边回答。 〖生答师提示〗1. 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问题〗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 〖板书及问题〗一、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教师总结。 表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思考与讨论〗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 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小结〗让学生思考之后看第四页第一二段。(第一课时完) 〖复习引入〗略。 〖板书〗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问〗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那些层次?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教师总结。 表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