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集合有关概念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有关概念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有关概念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有关概念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了解集合的含义及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3.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 理解两个集合中的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元素和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 难点:有关?∈,的理解和应用

三、考点分析:

本讲的内容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基础问题往往体现集合的概念、运算及简单的运用,经常作为工具广泛地运用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及区间、轨迹等知识中,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1. 集合

(1)集合的分类??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无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有限集

(2)集合的元素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方法:

①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②描述法—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4)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集合B 的交集.

知识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在以下六种写法中,错误写法的个数是( ) A . 3 B . 4 C . 5 D . 6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中的有关基本概念及集合中的两个符号?∈和的区别.对写法(1)、(2)、(3)、(5)、(6)考查集合与集合间符号的运用,对写法(4)考查元素与集合之间符号的运用.

解题思路:对写法(1)是要理解集合的大小,写法(2)是表示空集与任意集合的关系,写法(3)表示集合相等的概念,写法(4)是表示实数0与空集的关系,写法(5)是集合的表示,写法(6)是对集合中元素的认识. 解答过程:

(1)是两个集合的关系,不能用“∈”;

(2)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写法正确;

(3)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只要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相同,两个集合就相等; (4)φ表示空集,空集中无任何元素,所以应是φ?0,故写法不正确; (5)集合符号“{}”本身就表示全体元素之意,故此“全体”两字不应写;

(6)等式左边集合的元素是平面上的原点,而右边集合的元素是数零,故不相等. 故本题选B

题后思考:本题考查集合的有关基本概念,尤其要注意区别?∈和两个符号的不同含义.

例2. 已知{

}

33,)1(,22

2++++=a a a a A ,若A ∈1,求实数a 的值.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中元素的有关性质. 解题思路: 解答过程:

{}1,0,1A ,1a 12a =-==+时,当不符合集合性质,舍去;

题后思考: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在集合中的性质,要学会用分类的思想考虑问题,并且要通过集合中元素的唯一性验证集合.

例3. 已知集合{}{}012,082222

=-++==--=a ax x x B x x

x A ,当A B ?时,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了子集的有关概念和应用,对于集合{}4,2-=A 中含有确定的两个元素-2,4,如果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则集合B 中的元素应是集合A 中的元素,另外还考查了分类的思想.

解题思路:本题应从如何使方程0122

2

=-++a ax x 的解集成为集合A 的子集入手,寻求集合B 可能的情况,但无论如何不能使集合B 中含有集合A 以外的元素,尤其不能忘记集合B 可能是空集.

解答过程:由已知得{}4,2-=A ,B 是关于x 的方程0122

2

=-++a ax x 的解集,因为

A B ?,所以{}{}{}φ,4,2,4,,2--=B

(1)若{},2-=B 则012)2(2(2

2

=-+-+-a a ),解得24-==a a 或,当

04=?=时,恰有a ;

(2)若{},4=B 则012442

2

=-++a a ,解得舍去,此时02>?-=a ;

(3)若{},4,2-=B 则由(1)(2)知02>?-=,此时a 符合题意; (4)若φ=B 时,由0a a 或. 综上所述,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24≥-=-

a 或或.

题后思考:①在本题的讨论中,当{}4B =时的真正含义是:集合B 中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4x x 21==;

②当B 为单元素集时,也可利用韦达定理求出a 的值;

③在考虑子集的过程中容易遗漏空集的情况,事实上,我们应首先考虑空集. 知识点二:集合的运算(交集)

例4. 若{}{}==--===

B A ,032,122

I 则x x x B x

x A ( )

A . {}3

B . {

}1 C . φ

D . {}1-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交集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解题思路:先解方程12

=x 得出集合A 的元素用列举法表示出来,解0322

=--x x ,用列举法把集合B 中的元素表示出来,再求B A I

.

解答过程:由12

=x 得{},11A 1

-=∴±=,x , 由0322

=--x x 得{}1,3-B 31=∴-=,

或x {}1-B A =∴I ,故选D .

题后思考:本题主要考查交集的定义,因此,只要对定义的内容清楚应不难写出答案.

例5. 设集合{}{}=<<-=<+=B A .23,312x A I 则x x B x ( )

A . {}13<<-x x

B . {}21<

C . {}3->x x

D . {}1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集合A 和B 的交集,A 和B 两个集合都是与不等式有关的,则求集合A 和B 的交集时,我们需要借助于数轴,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题更形象.

解题思路:先解出

A 中元素应满足的范围,再在数轴上表示出A 中元素满足的范围,然后

在数轴上表示出B 中元素所满足的范围,由数轴得出最终的结果. 解答过程:由{}1,1312<=∴<<+x x A x x 解得.

又由{}23<<-=

x x B ,{}1x 3x B A <<-=∴I

,故选A .

题后思考:本题是简单的求关于不等式的两个集合的交集的问题.

一般步骤是:①先把每个集合中满足不等式的解集解出来; ②用数轴表示出来;

③根据数轴的图像得出最终的答案.尤其要注意的是有没有“等号”,在数轴上表示为实心点或空心点,以及能否取到该值.

例6. 已知{}{},

若或φ=>-<=+≤≤=B A .51,32x A I

x x x B a x a 求a 的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考查

A 和

B 的交集为空集,B 为已知的集合,A 集合中包含的元素随着

a 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合理的讨论.

解题思路:先在数轴上得出B 集合,再由φ=B A I ,确定出A 集合的位置,再解关于

A 集合的不等式.但不要忘了φ=A 这个特殊情况,在解题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遗漏.

解答过程:(1)若φ=A ,由φ=B A I 知,此时3,32>∴+>a a a ; (2)若得如图:由,B A ,φφ=≠I A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

?????

>≤≤-

3221a a a 或. 题后思考:①出现交集为空集的情况,首先要考虑集合中有没有空集,即分类讨论; ②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运算中,用数轴分析法直观清晰,应重点考虑; ③对两个集合交集的端点值能否取到的问题也应仔细分析.

①关于集合的运算,一般应把各参与运算的集合化简到最简形式,再进行运算; ②出现交集为空集的情况,首先考虑集合中有没有空集; ③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运算中,多注意用数轴法表示;

④对于含参数的集合问题,在根据集合的互异性进行处理时,有时需要用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

(答题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 集合

{}5N x <∈x 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 )

A . {}4,3,2,1,0

B . {

}4,3,2,1 C . {}5,4,3,2,1,0 D . {}5,4,3,2,1 2. 已知集合{}{}10,21x <<=<<-=x x B x A ,则( )

A .

B A >

B .

B A ?

C . A B ?

D .

B A ?

3. 下列五个关系式:

①{}00?;②{}00∈;③{}φ=0;④{}0∈φ;⑤{}0?φ其中正确的有( ) A . ①③

B . ①⑤

C . ②④

D . ②⑤

4. 设集合{}{}=≤≤-∈=<<-∈=

N M .31,23Z m M I

则n Z n N m ( )

A . {}1,0

B . {}1,01,

- C . {}2,1,0 D . {}2,1,01,

- 5. 已知{}{}=-==-==N M ,1,1M 22

I 那么x y y N x

y x ( )

A .

φ

B .

M C . N

D .

R

*6. 设R b a ∈,,集合{}?

??

???=+b a b a b a ,,0,,1,则=-a b ( ) A . 1 B . -1

C . 2

D . -2

7. 集合{}的范围是则实数且a R x a x x

x M,,02M 2

?∈=-+=φ( )

A .

1-≤a B .

1≤a C . 1-≥a

D .

1≥a

二、填空题

8. 已知集合{}{},

且B A ,a x x B ,R x ,2x x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

9. 已知{}{}=∈+-==∈+==

N M ,,1,,12M 22

I 那么R x x y y N R x x y y ______.

10. 若{

}{}

1,x B ,x ,3,1A 2

==且}x ,3,1{B A =Y ,则这样的x 的不同值有________个. 11. 已知集合{}{}

=?=-=m A B B m A 则实数若集合,.4,3,,3,1________. 三、解答题

*12. 设{}{},

若B B A ,01)1(2,04x 222

==-+++==+=I a x a x x B x x

A 求a 的值. 一、选择题

1. A 解析:由5

2. C 解析:

3. D 解析:①{}00?应是{}00∈;所以②正确;③{}φ=0,空集不含任何元素,所以{}φ≠0;④{}0∈φ集合与集合之间不能用“∈”,所以⑤{}0?φ正确.

4. B 解析:

{}{}{}{}{}

1,0,1N M .3,2,1,0,131,

1,0,1,223Z m M -=-=≤≤-∈=--=<<-∈=I 则n Z n N m

5. C 解析:{}{}{},11,1M 22

-≥=-===-==

y y x y y N R x

y x

则{}N y y N M

=-≥=1I

6. C 解析:Θ{}?

??

???=+b a b a b a ,,0,,1,∴.1,,0,0-=-=∴=+≠a b b a b a a

7. C 解析:由M,?φ所以

必有根,0a x 2x 2=-+1a 0a 440-≥?≥+?≥?∴.

二、填空题

8.

2≥a .解析:如图:

9. {

}1解析:{}{},1,12M 2

≥=∈+==y y R x x

y y

{}{},1,12≤=∈+-==y y R x x y y N 所以,{}

1N M =I . 10. 3 11. 4 三、解答题

12. 解析:{}{},

0,404x 2

-==+=

x x

A ①{}0

B 1A B 1,1,01B 02

=-===±==-∈时,,当时,当,则若a a a a

②,17,078B 42

或,则若==+-∈-a a a {}A B 4-12-B 7?==,,

时,当a ③1,0)1(4)14(B 2

2-<<--+=?=a a a ,则若φ 由①②③得11-≤=a a

或.

集合的概念难题汇编(附答案)

2013年9月犀利哥的高中数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1?广东)设S是整数集Z的非空子集,如果?a,b∈S有ab∈S,则称S关于数的乘法是封闭的,若T,V是Z的两个不相交的非空子集,T∪V=Z,且?a,b,c∈T,有abc∈T;?x,y,z∈V,有xyz∈V,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 2.(2007?湖北)设P和Q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P﹣Q={x|x∈P,且x?Q},如果,Q={x||x﹣2| 3.(2010?延庆县一模)将正偶数集合{2,4,6,…}从小到大按第n组有2n个偶数进行分组如下: 4.(2009?闸北区一模)设A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A,如果k﹣1?A且k+1?A,那么k是A的一个“孤 5.用C(A)表示非空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定义A*B=,若A={1, 2 6.(2013?宁波模拟)设集合S={1,2,3,4,5,6,7,8,9},集合A={a1,a2,a3}是S的子集,且a1,a2,a3 7.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1)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2)集合{y|y=x2﹣1}与集合{(x,y)|y=x2﹣1}是同一个集合; (3)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8.若x∈A则∈A,就称A是伙伴关系集合,集合M={﹣1,0,,,1,2,3,4}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为()

9.定义A?B={z|z=xy+,x∈A,y∈B}.设集合A={0,2},B={1,2},C={1}.则集合(A?B)?C的所有元素 10.已知元素为实数的集合A满足条件:若a∈A,则,那么集合A中所有元素的乘积为() 二.填空题(共14小题) 12.(2004?虹口区一模)定义集合A,B的一种运算“*”,A*B={p|p=x+y,x∈A,y∈B}.若A={1,2,3},B={1,2},则集合A*B中所有元素的和_________. 13.(2011?上海模拟)已知集合,且2∈A,3?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4.集合S={1,2,3,4,5,6},A是S的一个子集,当x∈A时,若x﹣1?A,x+1?A,则称x为A的一个“孤立元素”,那么S中无“孤立元素”的4元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 15.(2006?四川)非空集合G关于运算⊕满足:(1)对任意的a,b∈G,都有a⊕b∈G,(2)存在e∈G,都有a⊕e=e⊕a=a,则称G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现给出下列集合和运算: ①G={非负整数},⊕为整数的加法. ②G={偶数},⊕为整数的乘法. ③G={平面向量},⊕为平面向量的加法. ④G={二次三项式},⊕为多项式的加法. ⑤G={虚数},⊕为复数的乘法. 其中G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的是_________.(写出所有“融洽集”的序号) 16.(2012?安徽模拟)给定集合A,若对于任意a,b∈A,有a+b∈A,则称集合A为闭集合,给出如下五个结论: ①集合A={﹣4,﹣2,0,2,4}为闭集合; ②正整数集是闭集合; ③集合A={n|n=3k,k∈Z}是闭集合; ④若集合A1,A2为闭集合,则A1∪A2为闭集合; ⑤若集合A1,A2为闭集合,且A1?R,A2?R,则存在c∈R,使得c?(A1∪A2).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 17.(2011?绵阳三模)设集合A?R,对任意a、b、c∈A,运算“⊕具有如下性质: (1)a⊕b∈A;(2)a⊕a=0;(3)(a⊕b)⊕c=a⊕c+b⊕c+c 给出下列命题: ①0∈A ②若1∈A,则(1⊕1)⊕1=0; ③若a∈A,且a⊕0=a,则a=0; ④若a、b、c∈A,且a⊕0=a,a⊕b=c⊕b,则a=c.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设计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一章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针对具体问题,能够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集合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集合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引入的第一个概念,是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基础,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后续内容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集合是学习掌握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形象化的将生活实际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从而简化了用数学分析实际问题的语言,为相关数学知识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许多重要的高中数学内容,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的,都需要用集合的语言来表述相关问题及核对这些内容的后续学习均发挥了显著作用。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只描述的概念。在初中数学不等式解集的定义中涉及过集合,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结合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中元素的相关概念,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及集合的表示方法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对集合的初步认知,有了对周围事物的发现总结能力。对部分粗心大意的学生,培养其细致的观察力,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对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会有所混淆,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来达到标准要求。学生可能会用初中熟知的记忆学习方法来学习,鼓励学生理解学习,事半功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针对具体问题,能够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集合含义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集合表示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学习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掌握集合相关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入到新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五、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体育课上课时,老师总说“请同学们集合”,同学们便会从四面八方集合到老师身边。这里的集合是一个动词,让同学们集中在一起。我们在数学中也有“集合”,这里的集合是一个名词,但是他的意义和以上说的动词集合有相似之处。这一节课,我们便来学习数学中的集合的含义与他的表示方法。(板书课题: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那什么是集合呢?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集合的例子,比如我们全班同学这一个整体,他就是是一个集合;还有校园中所有的树,也构成一个集合;高一一班教室里所有的笔……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的例子,比如说:有理数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那么大家是否能够举出更多关于集合的例子呢?

1.1.1集合的含义和概念

集合的含义和概念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具有相似性质的对象放在一起分析研究,例如,班上所有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图书馆中所有的工具书;网袋完好的篮球架。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也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处理方式,例如:对100进行因数分解,需要列举1-10所有的素数;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是圆;介于1和3的实数,在数轴上是一条两个单位长的线段。 我们称被研究的个体对象,例如一个同学,2,圆上的一个点,为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例如运动会名单,{2,3,5,7},圆,为集合 显然4不是1到10的素数,圆外的点也不属于圆这个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应当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 含混不清的描述会导致在处理一些对象时不知所措,这种抽象便失去了意义。 1.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我们班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2)不超过20的非负数; (3)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 (4)3的近似值的全体. 2.下列所给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________. (1)所有正三角形; (2)必修1课本上的所有难题; (3)比较接近1的正整数全体; (4)某校高一年级的16岁以下的学生.

元素和集合的关系 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在这个集合中,要么不在,不可能出现既在,又不在的情况,这也是集合的确定性的一种表述。 关系 概念 记法 读法 属于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a ∈A a 属于 集合A 不属于 如果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a ?A a 不属 于 集合A 常用数集及表示符号 名称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 * 或N + Z Q R 3.设A 表示“中国所有省会城市”组成的集合,则深圳________A ;广州________A (填∈或?). 答案 ? ∈ 4.所给下列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 ①-12 ∈R ;②2?Q ;③0∈N *;④|-3|?N * .

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普遍概念 【作者】王心铭 【提要】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分别表现为交叉关系要搞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首先应把握客观事物中类和分子、整体和部分、集合体和个体三种不同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把一个概念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考察才能准确判定它的类属。这样才不会在概念的使用上出现误用集合的逻辑错误。 【关键词】类、整体、集合体、集合概念 概念的逻辑分类,是根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特征给概念进行的划分。单独概念对应于普遍概念,划分根据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反映某一特定对象的概念,是单独概念其外延独一无二;反映某一类对象的概念是普遍概念,其外延最少两个。集合概念对应于非集合概念,划分根据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一类事物的集合体。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因而,每一种划分的子项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即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容的,集合概念和非集体概念之间也是不相容的。但是,由于它们是采用不同的根据从不同的方面对概念进行的两种划分,因此,两种划分所得的不同系列的子项之间并不互相排斥,其中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分别表现为交叉关系。只有把握好这三种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一个具体概念进行正确的归类,才能做到使用准确。

一 弄清客观事物中类与分子、整体与部分、集合体与个体三种关系是区别三种概念的根据。 客观事物中的类是许多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事物的综合,从属于类的每个对象叫做分子,属于一个类的任何分子都具有这类事物的属性并能独立存在。比如综合大学是由一所所象山东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等设有文科、理科方面各种专业的大学组合而成的类,综合大学所具有的多科系的高等学校这一属性作为分子的每个具体的大学必定具有,用造句法检验时,山东大学是综合大学这样的语句必定成立。综合大学与山东大学之间就是类与分子的关系。反映类的概念和反映分子的概念在外延上表现为属种关系。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每个单独事物都可看作一个单个整体,整体依赖部分,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整体所具有属性部分并不具有。比如山西大学是由山西大学组织部、山西大学后勤处、山西大学哲学系等党务、业务、行政方面许多具体部门组成,任何一个部门不可脱离山西大学而独立存在。比如离开了山西大学,也就没有山西大学哲学系。同时,这些部门也都不具有山西大学所具有的高等学校这一属性。用造句法作检验时,山西大学哲学系是大学这一语句必定不能成立,山西大学与山西大学哲学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反映整体的概念和反映部分的概念在外延上表现为全异关系。 集合体是由许多同类个体有机构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或叫群体),这个统一体形成后,有着自己的本质属性,组成集合体的个体,虽然可以

示范教案(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模块纵览 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和理解集合、映射、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概念,认识和理解它们的有关性质和运算.具有一定的把函数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背景的给出,通过经历、体验和实践探索过程的展现,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体会过程的重要,并在过程中学习知识,同时领会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通过对本模块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在初中函数的学习基础上,对数学有更深刻的感受,提高说理、批判和质疑精神,形成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习惯,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内容概述 本模块共三章: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本模块为了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概念,先在第一章给出集合的有关概念、表示、关系和运算等;然后从函数实例出发深化函数概念及其表示,并研究映射概念;进而又给出了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最值、奇偶性,这也是对函数的深化;接下来再回到特殊的函数——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继续认识函数,本模块重点涉及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最后专门给出了函数在数学和实际中的一些应用实例,使函数的价值得到体现,也是进一步巩固函数的概念,更加强了数学应用. 概括地说,本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函数”.函数是描述现实世界最重要、最常用的数学模型,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纽带,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准备,是未来公民的必需,因此,整个模块以函数作为中心,以函数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本模块无论是数还是形都用函数观点来研究,研究它们的变化及其规律.对方程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从函数出发,把它与两个函数相结合,把它的解看成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这里把函数作为整体来认识,方程则被看成是包含于函数的局部. 教学建议 教师,对数学应该有自己深入的想法,只有教师深入了才能有教学的浅出;教师,对于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唯其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出具有独到想法的学生. 1.抓住核心,重点突破 由于函数是本模块的重点和核心,因此教师要重视函数的教学,向学生贯彻函数的数学思想,逐步让学生掌握学会函数,更会用函数的思想去解决数学和实际问题.函数概念的教学要从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常识,尝试列举具体函数,构建函数的一般定义.要注意:①构成函数的要素和相同函数的含义,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的联系、区别与适用性,③分段函数的意义,④映射的概念和判断.教学中应强调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时,要控制难度. 2.用课本教,而非教课本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数学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数学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编制高考大纲的依据,是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包含“双基”在内的三维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本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本内容仅仅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要求学生将课本内容全部掌握.由于高中数学课本版本的多样化,高考数学

集合的概念

集合的概念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将所给集合中的元素出来,写在里,元素与元素之间用分开适用情况: (1)集合是有限集,元素又不太多;例如:15的所有正因数构成的集合表示为: (2)集合是有限集,元素较多但有一定规律;例如:不大于100的正整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表示为: (3)有规律的无限集;例如: 2.描述法:将所给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和性质用文字或符号语言描述出来。 其一般格式如下:{x|x适合的条件}大括号内竖线左边的x表示:; 大括号内竖线右边表示:; 3.Venn图 三、集合的基本关系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如果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这时说集合A是集 合B的子集.

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

第一节 集合 一.考试要求: 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二.基本概念和性质 1.集合的基本概念: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做集合的_______,集合中的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性。 2.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各有优点,用什么方法来 表示集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分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它们用符号___或____表示。 4.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 子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A 为B 的子集,记作为_____; 真子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A 为B 的真子集,记为_____; 空集: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为_____ 补集:如果已知全集U ,集合A U ?,则U C A =_________________; 交集:A B =___________________;并集: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集合中常用运算性质 若,A B B A ??则______,若,A B B C ??则_______, ___A ?, 若,A ≠?则___A ?,___,__,__,__A A A A A A =?==?= __U A C A = __,()__,()__U U U A C A C A B C A B === ____A B A B A B ??=?= 6.熟练掌握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理解下列五个常见集合: {}{}{}{}{}(1)|()0,:______________(2)|()0,: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f x x R x f x x R x y f x y y f x x M x y y f x x M =∈>∈==∈=∈ 7.特别注意: (1)空集和全集是集合中的特殊集合,应引起重视,特别是空集,避免误解或漏解。 (2)为了直观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常用韦恩图来解决问题,另外要充分利用数轴和平面 直角坐标系来反映集合及其关系。 (3)解决有关集合问题,关键在于集合语言的转化。 三、例题选讲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来自燕山中学; 省溧中高一(1)班; 我国的直辖市。 分析、归纳上述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二、建构数学: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 )。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 、集合B ……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 、b 、c 、p 、q …… 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 (2)省溧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 (4)young 中的字母; (5)大于100的数; (6)小于0的正数。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5.常用数集的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整数与分数 =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 的=R

集合有关概念和集合间地基本关系

年级 高一 学科 数学 内容标题 集合有关概念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编稿老师 丁学锋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集合的含义及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3.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 理解两个集合中的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元素和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 难点:有关?∈,的理解和应用 三、考点分析: 本讲的内容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基础问题往往体现集合的概念、运算及简单的运用,经常作为工具广泛地运用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及区间、轨迹等知识中,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1. 集合 (1)集合的分类???----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无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有限集 (2)集合的元素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方法: ①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②描述法—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4)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 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 Z Q R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属于∈ 不属于?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表示 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 相等集合A等于集合B B A= 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B A?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B A≠? 空集空集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 知识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在以下六种写法中,错误写法的个数是() {}{}{}{}{} {}{}{}0 6 )5( , 0)4(,1,0,1 1,1 ,0 )3(,0 )2(,1,0 )1( = = ∈ - ? - ? ∈≠ ) ( ) ,( 全体整数,0 Z φ φ A. 3 B. 4 C. 5 D. 6 思路分析: 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中的有关基本概念及集合中的两个符号? ∈和的区别.对写法(1)、(2)、(3)、(5)、(6)考查集合与集合间符号的运用,对写法(4)考查元素与集合之间符号的运用. 解题思路:对写法(1)是要理解集合的大小,写法(2)是表示空集与任意集合的关系,写法(3)表示集合相等的概念,写法(4)是表示实数0与空集的关系,写法(5)是集合的表示,写法(6)是对集合中元素的认识. 解答过程: (1)是两个集合的关系,不能用“∈”; (2)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写法正确; (3)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只要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相同,两个集合就相等; (4)φ表示空集,空集中无任何元素,所以应是φ ? 0,故写法不正确; (5)集合符号“{}”本身就表示全体元素之意,故此“全体”两字不应写; (6)等式左边集合的元素是平面上的原点,而右边集合的元素是数零,故不相等. 故本题选B 题后思考:本题考查集合的有关基本概念,尤其要注意区别? ∈和两个符号的不同含义. 例2. 已知{}3 3 , )1 (,22 2+ + + + =a a a a A,若A ∈ 1,求实数a的值.

(完整版)集合的概念及表示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四个命题:(1)集合N 中的最小元素是1:(2)若a N -?,则a N ∈ (3)244x x +=的解集为{2,2};(4)0.7Q ∈,其中不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A. 0 B. 1 C.2 D.3 2.下列各组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 A.(){}(){}3,2,2,3M N = B.{}{}3,2,2,3M N == C.(){},1M x y x y =+=,{}1N y x y =+= D. {}(){}1,2, 1.2M N == 3.下列方程的实数解的集合为12,23?? -???? 的个数为 ( ) (1)224941250x y x y +-++=;(2)2620x x +-=; (3) ()()2 21320x x -+=;(4) 2 620x x --= A.1 B.2 C.3 D.4 4.集合{} (){} 2 2 10,6100 A x x x B x N x x x =++==∈++=,{}450 C x Q x =∈+<, {}2D x x =为小于的质数 ,其中时空集的有 ( ) A. 1个B.2个 C.3个 D.4个 5. 下列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200x ∈= B.(){}00,0∈ C. 0∈? D.0N ∈ 6.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 B.{}{}1,22,1= C.{}?=? D.0N ? 7. 下面四个命题:(1)集合N 中的最小元素是1:(2)方程()()()3 1250x x x -+-=的 解集含有3个元素;(3)0∈?(4)满足1x x +>的实数的全体形成的集合。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0 B. 1 C. 2 D.3 二.填空题: 8.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组240121x x x +>??+≥-?的整数解集合为 9.已知集合12,6A x x N N x ?? =∈∈??-??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为 10.已知集合241x A a x a ??-?? ==??+???? 有惟一解,又列举法表示集合A 为 三、解答题: 11.已知{}{}2A=1,a,b ,,,B a a ab =,且A=B ,求实数a,b ; 12. 已知集合{} 2210,A x ax x x R =++=∈,a 为实数 (1)若A 是空集,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是单元素集,求a 的值 (3)若A 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 13. 设集合{} 22,M a a x y a Z ==-∈ (1)请推断任意奇数与集合M 的关系 (2)关于集合M ,你还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样的结论

集合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学习札记第一单元集合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背景材料】 康托儿与集合论的产生 现代数学中将研究集合的理论称为集合论,它是数学的一个基本分支,在数学 中占据着极其独特的地位,其基本概念已经渗透到数学的所有领域.如果把现代数 学比作一座无比辉煌的大厦,那么可以说,集合论正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集合 论的创始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康托儿(德国数学家,集合论 的创始者.1845年3月3日生于圣彼得堡,1918年1月6日病逝于哈雷),他也以其 集合论的成就被誉为二十世纪数学发展影响最深的学者之一. 17世纪数学中出现了一门新的分支:微积分,并且在以后的一二百年中这一崭 新学科获得了飞速发展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由于微积分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来不及 检查和巩固它的基础理论,在19世纪初,许多迫切问题得到解决后,就出现了一场 重建数学基础的运动.正是在这场运动中,康托儿开始了集合论的研究,1874年, 康托儿给出了“集合”的定义:把若干确定的有区别的事物(无论是具体的或抽象 的)合并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就称为一个集合,其中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这 和我们今天的集合的概念基本一致,我们会感觉很自然和简单,但是康托儿的研究 道路却布满荆棘,并使他承受了强烈的外界压力和刺激,导致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并最终因此病逝. 数学与无穷的关系可谓紧密,但如何看待无穷却是数学家们很头疼的问题,他 们始终持怀疑和回避的态度,形象地将“无限”解释为:无限可看作是永远延伸着 的,一种变化着成长着的东西.按照这种解释,无限永远处在构造中,永远完成不 了,是潜在的而不是实在的.这种观念称为潜无限思想.18世纪数学王子高斯(德 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被誉为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和阿基米德、 牛顿并列,同享盛名.高斯1777年4月30日生于不伦瑞克,1855年2月23日卒于 格丁根)就持此观点:“我反对将无穷量作为一个实体,这在数学中是从来不允许 的.所谓无穷,只是一种说话方式……”.而康托儿首先把全体自然数看作了一个 集合,称为自然数集,用字母N表示.事实上就是把一个无限的整体作为了一个构 造完成了的东西,进而就肯定了作为一个整体的无穷是可以完成的,这种观念称为 实无限思想.由于潜无限思想已经在微积分的基础重建中取得了全面胜利,康托儿 的实无限思想遭到了一些数学家的强烈批评和攻击,但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 正面探讨无穷,在实无限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一系列的结论,创立了令 人振奋的、意义十分深远的理论.这些理论使人们真正进入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奇特 的无限世界. 最能显示他独创性的是他对无穷集元素个数问题的研究.他在研究过程中关注 了这样一个问题:像自然数集那样的无穷集合与像实数集那样的无穷集合之间存在 着怎样的关系?1873年11月29日,康托儿在给戴德金的信中将上述问题以更明确 的形式提了出来:全体正整数集合N与全体实数集合R能否建立一一对应?这个问 题看起来似乎不成问题,因为N是离散的,R是连续的.但康托儿认为问题也许并 不那么简单,不能过分相信直觉.他把元素间能建立一一对应的集合称为个数相同,

§1.1集合的概念及其关系

§1.1集合的概念及其关系 能力目标: 知识梳理: 1.【基础+中等+培优】集合的概念 ①集合: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②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③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知识点讲法:举例子解释元素的确定性,例如:2班中个子比较高的学生和2班中身高大 于1.7米的学生,用{1,2,3}和{3,2,1}来解释无序性,并解释集合相等) 2.【基础+中等+培优】集合的表示方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知识点讲法:举例子说明,描述法一定要强调“|”,例如{x| }{ y| }来解释注意观察“|” 符号前边的元素区别) 3.【基础+中等+培优】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 ②真子集: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③空集: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④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21n -个真子集,非空子集21n -, 非空真子集22n -. . (知识点讲法:①举例子解释,例如用集合A={1,2,3,4,5},B={1,2,3},C={1,2,3,4},D={5,4,3,2,1},B ,C,D,都是集合A 的子集,其中B ,C 是A 的真子集,D=A ②把集合A 的所有子集和真子集写出来)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概念

课 题:1.1集合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2)使学生初 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 数学家);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5.教材中例子。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 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 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 *或N +,如{}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 =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 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1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的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它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如数理逻辑、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拓扑等,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在小学和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对于诸如数集(整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点集(直线、圆)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和延伸.首先通过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元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实例加深对集合与集合元素的理解,最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本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3.掌握集合的表示法,通过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集合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化归、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已在小学、初中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主要根据实例引出概念.介绍集合的概念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在引出概念时,从实例入手,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紧接着再通过实例理解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也是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

在初中代数里学习数的分类时,学过“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说它的所有解为不等式的解集. 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3.“集合”一词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词语的意义相近? 学生讨论得出: “全体”、“一类”、“一群”、“所有”、“整体”,…… 4.请写出“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 0,1,2,3,4,5,6,7,8,9.这些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5.什么是集合? 二、建立模型 1.集合的概念(先具体举例,然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2)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例:设B={1,2,3},则1∈B,4B. 2.集合中的元素具备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如上例,给出集合B,4不是集合的元素是可以确定的.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例:若集合A={a,b},则a与b是不同的两个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集合的概念与关系练习题.(精选)

集合的概念与关系练习题 1.集合{x ∈N +|x -3<2}用列举法可表示为 ( ) A .{0,1,2,3,4} B .{1,2,3,4} C .{0,1,2,3,4,5} D .{1,2,3,4,5} 2.给出下列几个关系,正确的个数为 ( ) ①3∈R ;②0.5D ∈/Q ;③0∈N ;④-3∈Z ;⑤0∈N +. A .0 B .1 C .2 D .3 3.下列集合中,结果是空集的是 ( ) A .{x ∈R |x 2-1=0} B .{x |x >6或x <1} C .{(x ,y )|x 2+y 2=0} D .{x |x >6且x <1} 4.将集合????? (x ,y )|??? ??? ??? ?x +y =52x -y =1表示成列举法,正确的是 ( ) A .{2,3} B .{(2,3)} C .{(3,2)} D .(2,3) 5.下列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集合的是 ( ) A .{x |x =1} B .{y |(y -1)2=0} C .{x =1} D .{1} 6.下列正确表示集合M ={-1,0,1}和N ={x |x 2+x =0}关系的Venn 图是 ( )

7.若集合A ={-1,1},B ={0,2},则集合{z |z =x +y ,x ∈A ,y ∈B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A .5 B .4 C .3 D .2 8.已知集合A 是由0,m ,m 2-3m +2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 ,则实数m 为( ) A .2 B .3 C .0或3 D .0,2,3均可 9.集合M ={(x ,y )|xy <0,x ∈R ,y ∈R }是 ( ) A .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 .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D .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10.下列命题:①空集无子集;②任何集合至少有两个子集;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④若A ??,则A ≠?.其中正确的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1.集合M ={x |x =3k -2,k ∈Z },P ={y |y =3n +1,n ∈Z },S ={z |z =6m +1,m ∈Z }之间 的关系是 ( ) A . S P M ?? B . S P M =? C .S P M ?= D . P M S =? 12.由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属于集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不超过π的正整数; ②本班中成绩好的同学; ③高一数学课本中所有的简单题; ④平方后等于自身的数. 13.设a ,b 都是非零实数,y =a |a |+b |b |+ab |ab | 可能取的值组成的集合是________. 14.已知集合A 是由a -2,2a 2+5a,12三个元素组成的,且-3∈A ,求a . 15.已知集合A ={-1,3,2m -1},集合B ={3,m 2}.若B ?A ,则实数m =________. 16.如果有一集合含有三个元素1,x ,x 2-x ,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7.已知集合A ={x |1<x <2},B ={x |x <a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的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它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如数理逻辑、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拓扑等,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在小学和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对于诸如数集(整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点集(直线、圆)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和延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 ②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③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④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⑤能选择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能力目标: ①通过实例抽象概括集合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集合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学时不仅要关注集合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②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数学的特有文化——简洁精炼,体会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参与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情境设置):一位渔民非常喜欢数学,但他怎么也搞不明白集合的意义,于是他请教数学家:“尊敬的先生,请你告诉我,集合是什么?”因为集合是不加定义的概念,数学家很难回答这位渔民。 有一天,他来到渔民的船上,看到渔民撒下渔网,轻轻一拉,许多鱼虾在网中跳动。 数学家非常激动,高兴地告诉渔民:“这就是集合!” 你能理解数学家的这句话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