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时提升作业人民版3!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时提升作业人民版3!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时提升作业人民版3!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时提升作业人民版3!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产生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解析】选A。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是改革开放的成果;C是在2003年;D是在1970年。故应选A。

【特别提醒】“两弹一星”是在国弱民穷,世界局势紧张,中美对立、中苏关系恶化的特殊背景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加强了国防,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各项新中国科技成就符合“世界之最”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籼型杂交水稻

D.“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

【解析】选C。袁隆平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是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而A、B、D都不符合“世界之最”。

3.(2015·盐城高二检测)“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是对谁的最高褒奖( )

A.钱学森

B.杨利伟

C.郭沫若

D.袁隆平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人物与农业发展有关,D正确。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4.(2015·温州高二检测)“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工作,使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成果包括(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指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故应选C。

5.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对此,下列认识和评价错误的是( )

A.由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

B.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

C.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D.推动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解析】选C。本题要求回答评价错误的选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故C符合题意要求;A、B、D均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直接相关。

【拓展延伸】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

(2)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

(3)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6.(2015·宜春高二检测)进入21世纪,我国成为掌握超导材料技术并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的先进国家之一,我国从研制开发到实现产业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说明(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我国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我国的科技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解析】选B。注意材料强调的是“从研制开发到实现产业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说明科

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短,故选B。

7.(2015·晋江高二检测)“中国人进入太空——人类对宇宙的激情再次燃起”,2003年法新社记者理查德·英厄姆在报道中用了这样的标题。你认为这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

【解析】选B。材料中“中国人进入太空”的关键词及时间“2003年”,提示了应该是对“神舟5号”的评价,所以答案为B。

8.(2015·海口高二检测)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解析】选D。科技成就的取得的原因有多方面,高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一定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先导。所以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后两次错失重大机遇的原因。(9分)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和影响。(9分)

【解析】第(1)题考查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当时的政治环境对开展工业革命的影响。第(2)题阅读材料,把握关键信息“首次”“第一”“蓬勃发展”“新增产值”说明科技发展的特点。原因注意从政治制度、国家政策和科技工作者的主观努力方面回答。影响可根据科技成果的项目分角度进行归纳。

答案:(1)第二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西方的殖民侵略;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影响。第三次: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影响;“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2)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17-2018十大科技成就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7月31日在京揭晓。技进展新闻,201712年1. 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完整活性染色体 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研究结果10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该研究利用小分子核苷酸精准合成了活体真核染色体,首次实现人工基因组合成序列与设计序列的完全匹配,得到的酵母基因组具备完整的生命活性。该研究结果2017年3月10日在《科学》发表,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自2012年开始,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美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共同推动了酵母基因组合成国际计划(Sc2.0),旨在对酿酒酵母基因组进行人工重新设计和化学再造。我国科学家此次成功合成的4条酿酒酵母染色体,占Sc2.0计划已经合成染色体的2/3。 2. 国产水下滑翔机下潜6329米刷新世界纪录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于2017年3月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完成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 “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是根据中科院B类战略先导专项的部署,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下观测平台。从原理样机的研发到深渊观测任务的圆满完成经历了. 海翼”余台。此次“2013个年头,包含浅海、深海、深渊等不同型号的水下滑翔机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共完成了12次下潜工作,总航程超过134.6公里,收集了大量高分辨率的深渊区域水体信息,为海洋科学家研究该区域的水文特性提供宝贵资料。 3.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案新人教版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和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 义,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根据数字资料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 推广价值,掌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技能。了解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 等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 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学习查找和收集 材料的方法;分析“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研制成功的意义,提高学生对 现实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从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中,体会“世上 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 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谈到科学技术成就,大家会联想到信息化、数字化等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会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因为当时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些顶尖技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国的“核讹诈”,毛主席提出,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我们的原子弹。可想而知,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多么险峻! 为此我们实现了“两弹一星”的梦想。图片反映的就是“两弹一星”,当然,“两弹一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核弹、导弹和卫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图片展示:

2019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案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和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义, 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根据数字资料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 值,掌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技能。了解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 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 的方法;分析“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研制成功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现实的洞 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从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中,体会“世上无难 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 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谈到科学技术成就,大家会联想到信息化、数字化等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会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因为当时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些顶尖技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国的“核讹诈”,毛主席提出,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我们的原子弹。可想而知,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多么险峻! 为此我们实现了“两弹一星”的梦想。图片反映的就是“两弹一星”,当然,“两弹一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核弹、导弹和卫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图片展示: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24)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24)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一、单选题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于2000年,用于奖励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此后每年评审一次,次年年初开会公布结果并颁奖。人们曾这样形容首届获奖者之 一:“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 请问他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李四光 D.袁隆平 2.2012年在全国上映的电影《钱学森》再现了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最终回国报效祖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的传奇经历。 下列有关我国“两弹一星”科技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仿制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文革”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 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 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际地位 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发展 4.2003年,比利时最大的法文报纸《晚报》写道:“在戈壁荒漠的湛蓝天空之上.飘着一缕长长的白烟:中国人第一次飞上了太空。” 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南优2号”育种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往返成功 5.慈云桂作《银河颂》云:“银河疑是九天来,妙算神机费剪裁。跃马横刀多壮士,披星戴月育雄才。” 这首诗所描述的我国的科技成就是( )

A.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产 B.超级杂交水稻选育成功 C.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D.基因程技术不断进步 6.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新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其中的“两弹”是指(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氢弹炸弹 7.据西方主要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 这评论的是我国(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C."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D."银河-Ⅰ号"研制成功 8.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 ) A.网络技术 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火药 9.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 这说明( ) 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 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 C.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 D.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 10.“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当这首歌曲在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的时候.中国正处在(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发布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科技成果转化量价齐升,2017年全国2766家公立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总金额达121亿元,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 1、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 2017年,2766 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增长迅速。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66%,合同项数为9907 项,同比增长34%。 2、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不断提升 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平均金额为122万元,同比增长约24%。同时,转化合同收入超过1亿元的机构达到31 家,同比增长55%。 3、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 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年达47亿元,同比增长24%,政策红利显著释放。 4、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高校院所输出技术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强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简称“四技”)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6457 家,同比增长37%,创设和参股新公司1676 家,同比增长近33%。 报告也指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既有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也有承接企业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还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等。 以上就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全文,想要减免 自测评估高新企业项目申报。汇桔网的专家团队会为您的高新企业项目申报做进一步专业评估。给您的企业找准定位,提升价值,规划创新蓝图。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发布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发布 日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在北京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发〔2016〕16号)的要求,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展2018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报送工作,形成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 报告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持续攀升,对高质量增长作用突显。2018年,3200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持续增长。合同金额达177.3亿元,同比增长52.2%,合同项数为11302项。转化合同总金额超过1亿元的单位有32家,同比增长14.3%。财政资助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增势明显,合同金额为56.1亿元,同比增长78.4%。 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显著增长。2018年,现金和股权奖励科研人员6.8万人次。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达67.6亿元,同比增长44.9%。其中股权奖励为42.6亿元,同比增长75.8%。 产学研合作助力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2018年,3200家高校院所所签订技术转让(包括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简称“四技”)合同总金额达930.8亿元,同比增长16.6%。2018年,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总数为8247家,同比增长14.8%。创设和参股新公司2155家,同比增长16.2%。 科技成果高价值转化不断涌现。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大幅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56.9万元,同比增长42.6%。大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频出,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的“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成果转化项目合同金额达17.5亿元。技术入股金额增长强劲,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高达79.2亿元,同比增长56.2%。以作价投资平均合同金额达1559.3万元。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谈到科学技术成就,大家会联想到信息化、数字化等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会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因为当时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些顶尖技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国的“核讹诈”,毛主席提出,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我们的原子弹。可想而知,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多么险峻! 为此我们实现了“两弹一星”的梦想。图片反映的就是“两弹一星”,当然,“两弹一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核弹、导弹和卫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图片展示:

钱学森(左一)和邓稼先(左二) 2.教师提问:两位科学家对我国哪一方面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提示:国防科技。 3.学生分组找出: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科技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 提示: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教师提问:新中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 提示: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 5.引导学生回答: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 提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6.图片展示: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 7.请同学们看课本,说说:改革开放后在航天上取得的成就。 提示: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实验;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目标导学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图片展示: 袁隆平屠呦呦 2.教师简要介绍:袁隆平和屠呦呦的科研经历。 3.提出问题: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社会意义? 提示: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4.教师指出:为此袁隆平成为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人;他还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5.教师提问: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 提示: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6.教师指出: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目标导学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4页“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内容,回答:我国指导文艺工作的方针是什么?我国在文艺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1):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提示(2):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2018年修订)(1)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规则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 2018 年修订

目 录 目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2) 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10)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规则 (16) 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规则 (19) 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规则 (21) 附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申报书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申报书 (23) 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申报书 (27) 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申报书 (31)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申报书 (36) 青少年科技创意作品申报书 (40) 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作品申报书 (44)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分为创新项目竞赛和创新作品评比展示。创新项目竞赛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创新作品评比展示包括: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相关竞赛信息可登陆https://www.sodocs.net/doc/054732404.html,查询,如有疑问可通过网站“在线咨询”功能或发送电子邮件至castic@https://www.sodocs.net/doc/054732404.html,邮箱进行咨询。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一、学科分类 (一)小学生项目 1.物质科学: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2.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 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 关系。 3.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研究地球与宇宙中有关现象、 事物和规律,人类与地球环境、地球与宇宙的关系等。 4.技术:技术创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综合设计或开发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行为与社会科学: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的方法研究 人或动物的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 会之间的关系。 (二)中学生项目 1.数学:包括代数、分析、组合数学、博弈论、几何与 拓扑、概率与统计等。 2.物理与天文学:包括力学、磁学、电磁学、光学、热学、计算力学、原子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 体物理、核与粒子物理、天文和宇宙学、生物物理、计算物理、材料物理、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物理演示仪器等。 3.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计算化学、环境化学、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等。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练习卷

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练习卷 1.对下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原子弹关键技术突破进度表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我国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为国防科技事业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这是核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取得的巨大成就 2.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3.2019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2019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文革”时期,我国科技领域与此类似的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来源:学。科。网] B.“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C.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 D.“神舟”飞船成功发射4.1978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号召:到1985年,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达到或接近1970年发达国家的科学水平。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 A.开始淡化科技领域的意识形态 B.认识到国内科技水平落后的现实 C.准备用科学技术引领改革开放 D.在科技发展问题上已无冒进倾向

5.就我国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外媒纷纷发表评论:《真理报》以红色标题《中国有了自己的加加林》表示祝贺,并说这一成绩证明了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即“社会主义好”;《汉诺威汇报》则称“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项科技成就是 A.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B.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C.“神舟5号”宇宙飞船往返成功 D.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6.下图所示内容是部分国家1993—2019年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次数。此图揭示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的现代科技落后于发达国家 B.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C.亚洲国家的科技论文数少于欧美 D.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7.1958年6月,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1966年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91年12月秦山核电站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取得这一系列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雄厚的物质基础 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 C.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D.科学家的努力拼搏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与美国的“冷战”从1945年持续到1991年。两大政治体系对立的大国总是试图寻找不冒任何军事对抗的风险而置对方于死地的方法。 材料二苏联工程师在登月竞赛失利之后,把精力集中于装配载人太空站。1971年4月19日,成功发射上天的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目前正在太空中边飞行边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则属于第四代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工程耗资600多亿美元,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载人航天工程。它从最初的构想到最后开始实施既是当年美苏竞争的产物,又是当前美俄合作的结果,从侧面为这两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在太空成为“冤家”的航天大国之间,画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卫星打完后,有了底气的航天人中有人提出搞载人飞船,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事实上,主要是受当时的综合国力的限制。在“文革”后期的混乱年代里,如何能集中起全国的国力成为巨大的难题。计划一拖再拖,最后被束之高阁。时间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此时中国航天的科技水平已是今非昔比。红红火火的对外发射服务不仅让中国航天与世界接上了轨,更有了“长二捆”这种让载人上天成为可能的“天车”。世纪之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