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剥去北冰洋上的冰盖

如何剥去北冰洋上的冰盖

如何剥去北冰洋上的冰盖
如何剥去北冰洋上的冰盖

如何剥去北冰洋上的冰盖?

占地球上大陆面积9.4%的南极大陆是块巨大的未开垦处女地。为了将人类的渴望变成现实,首先要融掉它身上的冰帽。为此,世界上一些野心勃勃地科学爱苦心孤诣,制订出一系列融冰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基本原理都是增加热量,热能的来源主要是太阳的辐射热。增加冰原对太阳辐射热吸收量的办法:

一种是利用飞机在冰帽上撒发具有较强吸热性能的暗色尘埃物质。这种办法经小型实验是成功的,但在广阔的冰原上实施,其工程庞大,难度极大。据计算,动用60架飞机,进行间距为1500米的行线连续飞行30天,撒发尘埃物质30万吨,才能在南极冰帽上造成密度为每平方公里面积内20道暗色尘埃条带。至于撒多少次、用多少暗色

尘埃物质才能将冰帽融化光,还一概不知。

另一种办法是撒发微生物的孢子有机质。它们吸热率极高,还可在冰面上自动扩散和繁殖,似可采取;也有的提出撒发十六烷醇,使它在冰面上形成薄膜,大大减少水蒸气的蒸发量,造成空气的湿度下降,使夏天的天空中少云,增长了太阳的热辐射时间,加大了冰的吸热量。据估算,它可使冰原的温度每年升高3~4摄氏度,连续数十年后,

可实现把南极冰帽消除的愿望。

人类真正需要的是剥去北极上的冰皮。为此,根据北冰洋的自身特征,还可选用一

些较新颖的办法除冰。

一种办法是在北冰洋冰盖上爆炸25个百万吨级的核炸弹,炸碎冰盖,掀起巨浪,使海水露出冰面,增加吸收太阳国辐射热的能量,促进冰的融化。

另一种办法,是进行人工降雨或增强暖洋流的进入,从而升高海水的温度,融化掉北冰洋上的浮冰。为利用海水间热交换来融化冰盖,原苏联一些热心北冰洋事业的工程师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横跨白令海峡修筑一条连接欧美大陆的大坝这一宏伟的设计方案。他们设想,通过大坝的隔离,将北冰洋内的冷水用水泵抽到太平洋中。根据水的平衡原理必然有大量的大西洋暖水流入北冰洋进行补给,在三大洋中形成了人工的环流体系,使暖水连续的进入北冰洋内,升温融冰。据测算,人工环流体系连续进行3年,可使北冰洋上的冰盖全部融化完毕,变成一个不冻的洋。

北冰洋地缘位置

众所周知,北冰洋由于冰层的覆盖,一直无法正常通航。不过由于温室效应,那些万年不化的冰也好象有化的际向了。德国人这次航行的意义虽不能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比,但也意义非凡。在全球化已经深入到每一个角度的今天,还能有找到这样的历史机会,的确难得。这还要“感谢”美国人,如果不是他们对资源的过渡消耗,估计我们这辈子还看不到这一天。 不过美国人虽然一直不肯加入《京都议定书》,继续在为地球温度的升高做着最大的贡献,但它却并不是北冰洋解冻的最大受益者。反而是美国的死对头俄国很有可能借此重塑自己的地缘格局。 我们了解一下北冰洋周边都有哪些国家,基本上分为四部分。两边分别是加拿大和俄罗斯;东西两头则是北欧的挪威和美国的阿拉斯加。中间偏西还有个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 早在大航海时代,地理学家们就从图在为北冰洋画出了两条航道。分别是沿加拿大的“西北航道”,和沿俄国的“东北航道”。具体的走向在文章里已经说的很清楚的,我所要做的就是在图上把它们标出来。当然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从中间穿过去?从理论上说应该有一天也可以的,不过这要请大家再多弄些温室气体,让极点上的冰化得再快些。不过真到了那一天,地球上一半的重要城市可能都得学荷兰人筑大坝了。

北冰洋航线如果开通,商业上的价值不言喻。最起码欧洲、北美、东北亚之间的交流不用再往南绕那两条繁忙的运河了。 但就战略上来看,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它对地缘格局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很容易看出,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加拿大和俄罗斯,因为他们两家基本把持了90%的海岸线。不过加拿大由于环境问题,整体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因此他那3000万人使得它实际上只能是个二流末的国家(有消息说有可能被踢出G8,我们并不应该为此而感到奇怪)。俄国就不同了,尽管沿北冰洋的主要是同加拿大一样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但它的欧洲部分足以保证俄国的大国地位。 因此北冰洋新航线的开通对俄国来说,意义最为重大。当然美国的那块“飞地”阿拉斯加也会从中受益,不过在北冰洋博弈中,它更多的是起到扼制俄国的作用。俄国人应当为他们当年的短视感到后悔,否则他将是北冰洋地区唯一的霸主。

北冰洋为什么石油匮乏

北冰洋为什么石油匮乏 北冰洋是地球上一个还没有开发的资源宝库,特别是巴伦支海、喀拉海、波弗特海和加拿大北部岛屿以及海峡等地,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估计石油储量超过100亿吨(地球膨裂说认为估计过高)。 同样处于极地地区,南极地区的石油储存量约500亿~1000亿桶。太平洋和大西洋石油储存量更多。为什么北极石油储量仅超过100亿吨,石油匮乏呢? 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北冰洋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气候严寒,还有漫长的极夜,不利于动植物的生长,比起其它几大洋来,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北冰洋是比较贫乏的。因为石油是海洋生物的遗骸形成的,北冰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贫乏,所以北冰洋石油匮乏。 地球膨裂说认为,北冰洋气候严寒,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贫乏固然是北冰洋石油匮乏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是北冰洋形成时间很短仅300万年,而太平洋2亿年,大西洋1.8亿年,印度洋1.45亿年。 关于北冰洋的年龄科学家们还没有定论。地球膨裂说认为北冰洋的年龄300万年。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个,面积仅为1475万Km2,不到太平洋的10%。它的深度为1097m,最深为5499m。 我们从地球的演化史可以看出,地球40亿年前开始到现在都在膨胀,但膨胀速率却不是匀速的,2亿年前地球进入了快速膨胀期。 我们从地球的演化史还可以看出,因为原始地壳(地球表面积)是40亿年前由花岗岩形成的封闭的岩石圈,所以2亿年前在洋脊喷出的岩浆形成的玄武岩洋壳是地球表面积的增加部分。 地球膨裂说认为,因为洋壳是地球膨裂喷出的岩浆冷却形成的,所以各大洋最老洋底的年龄,就是各大洋最早开始形成的时间,也就是各大洋的年龄。但由于北冰洋被的厚厚冰层所覆盖,无法测得北冰洋最老洋底的年龄。但我们可以根据第四纪冰期得出北冰洋的年龄。

北冰洋生物多样性调查

北冰洋生物多样性调查 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体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换句话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数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但是,随着环境不断遭受破坏,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污染频发,据估计,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而自然物种一旦消失,就不会再生。更可怕的是,生物物种的消失,不仅仅是单一自然资源的损失,还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 北冰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是一项国际协作项目,致力于通过一个“三步走”的方式来建立从浅海陆架到深海盆地的北冰洋海冰、水体和洋底生物多样性资源库。这“三步走”包括对现存的数据资料进行编纂、对现有的生物样本进行分类识别,以及重新采集分类学上的缺失和地域性缺失的样本。 1. 北冰洋 北冰洋(Arctic)源于希腊语,意即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650年,德国地理学家B.瓦伦纽斯首先把它划成独立的海洋,称为大北洋;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命名为北冰洋。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面积1310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1/1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 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洋。 北冰洋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

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通太平洋,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冰岛~法罗海槛和威维亚?汤姆逊海岭与大西洋分界,有丹麦海峡及北美洲东北部的史密斯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北冰洋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森海盆最深处达5449米,是北冰洋最深点。 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北冰洋分为北极海区和北欧海区两部分。北冰洋主体部分、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及加拿大北极群岛各海峡属北极海区;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北欧海区。北冰洋地区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曲折,沿亚洲和北美洲海岸都有较宽的大陆架。 北冰洋气候寒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20℃~40℃,暖季也多在8℃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仅75~200毫米,格陵兰海可达500毫米;寒季常有猛烈的暴风。 北冰洋只有季节性的光照,并且常年有冰层覆盖,因此在这个星球上属于最极端的一个大洋。北冰洋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生物类型,它们的生活史、生态学和生理学与所处环境的极端季节条件高度适应,这要归功于长年累月的冰雪覆盖以及寒冷的气候给生命生存带来的严酷挑战。 北冰洋也是一个气候变化的效果将被“成倍”地强烈表现 出来的地方。目前正在发生的变化,已经使识别三个主要生境(海冰、水体和洋底)中的生物种类变成了一项紧迫的问题。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对不同水平的海洋生物造成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既针对种群,也针对个体。因此,物种一级的详细信息,就显得在讨论气候变化或人为干扰对生物造成影响和表现形式、效果方面非常关键。而要想了解这些效果,就只能通过对关键物种、

关于北冰洋的地理知识介绍

关于北冰洋的地理知识介绍 【概况】 位置: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 面积:1310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1/1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洋。 范围:北冰洋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通太平洋,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冰岛-法罗海槛和威维亚?汤姆逊海岭与大西洋分界,有丹麦海峡及北美洲东北部的史密斯海峡与大西洋相通。 深度: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森海盆最深处达5449米,是北冰洋最深点。 地理分区:依据自然地理特点,北冰洋分为北极海区和北欧海区两部分。北冰洋主体部分、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及加拿大北极群岛各海峡属北极海区;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北欧海区。 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北极地方或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沿岸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及北冰洋中许多岛屿。北冰洋周围的国家和地区有俄罗斯、挪威、冰岛、格陵兰(丹)、加拿大和美国。北极地区有几十个不同的民族,其中因纽特人分布最广。 北磁极:1985年北磁极的位置在西经10254′,北纬7812′。 【自然环境】

海岸线:北冰洋地区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曲折,沿亚洲和北美洲 海岸都有较宽的大陆架。 洋底地形:北冰洋陆棚发达,最宽达1200千米以上。中央横亘 罗蒙诺索夫海岭,从亚洲新西伯利亚群岛横穿北极直抵北美洲格陵兰 岛北岸,峰顶一般距水面1000-2000米,个别峰顶距水面仅900多米,有剧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它把北极海区分成加拿大海盆、马卡罗夫 海盆(门捷列夫海岭将该海盆分隔为加拿大和马卡罗夫两个海盆)和南 森海盆。海盆深度均在4000-5000米之间。在北冰洋中部还有许多海 丘和洼地。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有一带东西向海底高地,是 北极海区与北欧海区的分界。北欧海区东北部为大陆架,西南部为深 水区,以格陵兰海最深,达5527多米。 气候:北冰洋气候寒冷,洋面大多数常年冰冻。北极海区最冷月 平均气温可达-20--40℃,暖季也多在8℃以下;年平均落水量仅75- 200毫米,格陵兰海可达500毫米;寒季常有猛烈的暴风。北欧海区受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气温较高,落水较多,冰情较轻;暖季多海雾,有些月份每天有雾,甚至连续几昼夜。北极海区,从水面到水深100-225米的水温约为-1--1.7℃,在滨海地带水温全年变动很大,从-1.5-8℃;而北欧海区,水面温度全年在2-12℃之间。此外,在北冰洋 水深100-250米到600-900米处,有来自北大西洋暖流的中间温水层,水温为0-1℃。 洋流:北冰洋洋流系统由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挪威暖流、斯匹次 卑尔根暖流、北角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等组成。北冰洋洋流进入大西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偏向右方,沿格陵兰岛南下的称东 格陵兰寒流,沿拉布拉多半岛南下的称拉布拉多寒流。 冰盖与冰川:北冰洋水文特点是有常年不化的冰盖,冰盖面积占 总面积的2/3左右。其余海面上分布有自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仅 巴伦支海地区受北角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北冰洋大多数岛屿上遍布 冰川和冰盖,北冰洋沿岸地区则多为永冻土带,永冻层厚达数百米。

走进北冰洋

走进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地球最北端,面积不足1500万平方公里,是全球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一个。2000万年前,北冰洋最多只算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湖水通过一条狭窄的通路流入大西洋。然后在1820万年前,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狭窄的通道渐渐变成较宽的海峡,大西洋的海水开始流进北极圈,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北冰洋。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北冰洋常年被大量海冰覆盖。 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海洋,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洋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即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650年,德国地理学家B.瓦伦纽斯首先把它划成独立的海洋,称大北洋;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命名为北冰洋。改为北冰洋一则是因为它在四大洋中位置最北,再则是因为该地区气候严寒,洋面上常年覆有冰层,所以人们称它为北冰洋。 北冰洋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洲所围绕着。面积为1310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十四分之一。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洋。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森海盆最深处达5449米,是北冰洋最深点。 北冰洋被陆地包围,接近于半封闭。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 根据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北冰洋分为北极海区和北欧海区两大部分。北冰洋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了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及加拿大北极群岛各海峡属北极海区;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北欧海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北极地方或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沿岸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及北冰洋中许多岛屿。北冰洋位居全世界海洋的第四。 北冰洋陆棚极其发达,最宽的也有达到1200公里以上的。中央横亘罗蒙诺索夫海岭,从亚洲新西伯利亚群岛横穿北极直抵北美洲格陵兰岛北岸,峰顶一般距水面1000-2000米,个别峰顶距水面仅900多米,有剧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它把北极海区分成加拿大海盆、马卡罗夫海盆(门捷列夫海岭将该海盆分隔为加拿大和马卡罗夫两个海盆)和南森海盆。海盆深度均在4000-5000米之间。北冰洋中部还有许多海丘和洼地。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有一带东西向海底高地,是北极海区与北欧海区的分界。北欧海区东北部为大陆架,西南部为深水区,以格陵兰海最深,达5500多米。 5000多米的地区,称大西洋——印度海洋盆。南桑威奇海沟深达8424米,为南大西洋的最深点。中大西洋海岭的北端则相反,海底逐渐向上隆起,在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之间,海深不到600米。大西洋东部地区,特别在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有许多水下浅滩。 北冰洋气候寒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20℃—— -4℃,最低气温可达-52℃,最热月的气温也不超过6℃。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科拉半岛北部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高10℃以上,形成一些高纬不冻港。如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地处68?58',位于北冰洋沿岸,却终年不冻,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重要基地,并是北极地区重要科研中心。 北冰洋的年降水量在75-200毫米的范围之内,格陵兰海年降水可达到500毫米;在寒冷的季节常常有猛烈的暴风。北欧海区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水温、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冰情较轻;暖季多海雾,有些月份每天都有雾,甚至连续几昼夜。北极海区,从水面到水深100-225米的水温约为-1℃- -1.7℃,在滨海地带水,水温全年变动很大,从-1.5℃-8℃;而北欧海区,水面温度全年在

北冰洋案例

【案例】北冰洋重生记:从被遗忘到3个月卖1000万箱 提及北冰洋汽水,80年代出生的人会告诉你,这是唯一陪伴他们长大的汽水。但几经变化,北冰洋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011年,北冰洋复出被提上日程,一轻食品集团董事长李奇称,除了品牌,原来的北冰洋什么都没有留下,包括公司、配方、团队、生产线。而在今年夏天,北冰洋在引入生产线、重铺渠道等做法后,面对了再次上市以来最火热的市场,饱和生产并脱销。面对激烈竞争及碳酸饮料日渐低迷的市场环境,老品牌北冰洋如何重构品牌,并做到“脱销”? “我觉得最可悲的是,直到今天依然有人说北冰洋只会凭借打怀旧牌存活。” 北京大兴区北兴路东段6号北冰洋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大楼的二层会客厅中,一轻食品集团董事长李奇坐在靠窗的沙发上,默默点了一支烟。会客厅墙上,分两排挂着北冰洋汽水和义利面包品牌演变历史的照片。两个品牌都是老字号,去年起被整合进一轻集团,面包跟汽水的关系更“近”一步。 会客厅所在的大楼紧挨着义利面包生产车间,整座大楼弥漫着果子面包的香味。窗外暴雨如注,有雨水流进窗内,李奇起身将窗户关上,整个会客厅顿时安静下来。 “如果2011年北冰洋进入市场时上马更大的生产设备,今年不至于出现脱销的现象。”李奇将手中的烟掐灭,“但我不后悔,我不能只考虑赢的事情,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避免失败。”沉默了一会儿,他说:“我不能让北冰洋死在我手里。” 其实,眼下并非谈论生死存亡的时刻,相反,今年夏天北冰洋面对的是再次上市以来最火热的市场。 会客厅楼下200米开外,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北冰洋汽水库房中只零散摆着不超过10个空箱子。离库房10米远的北冰洋汽水物流集散中心,为分销商供货的卡车装着刚从生产线上装完瓶的整车北冰洋汽水飞驰而去。大雨中,一些排队等候的司机不时从驾驶室探出头来不耐烦地问:“还有多久轮到我啊?”库房另一侧的马路上,一辆从燕京玻璃瓶厂开来的卡车安静地停着,车上摆满装着全新瓶子的塑料箱,几个工人熟练地卸下箱子装上叉车,迅速开进厂房。 “今年夏天分销商意见有点大。”一轻集团总工程师邢慧明笑着说。在物流集散中心,他叮嘱分销商的司机一定要用塑料布把车上的汽水遮盖好,以免被雨淋到。 冷饮大热 李奇最新的决定,是把原定2015年初引进的新生产线改在2014年底引进。这套从南京轻机集团定制的设备,产能是目前北冰洋汽水生产线全年最大产能350万箱的两倍。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北冰洋汽水销量对其产能的压力。 “今年热得比以往更早一些。”这让主要负责产品质量监控和口味调节的邢慧明提早上紧了发条。原本,北冰洋的销售黄金期是每年最热的6月至8月,从9月开始销量会慢慢下降,直到元旦前后降至全年最低点,次年5月底新一轮销售高峰又会缓慢出现。北冰洋的产能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