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ifdef __cplusplus” 和 extern C

关于“#ifdef __cplusplus” 和 extern C

关于“#ifdef __cplusplus” 和  extern C
关于“#ifdef __cplusplus” 和  extern C

关于“#ifdef __cplusplus” 和" extern "C" "

看一些程序的时候老是有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的定义,搞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Microsoft-Specific Predefined Macros

__cplusplus Defined for C++ programs only.

意思是说,如果是C++程序,就使用

extern "C"{

而这个东东,是指在下面的函数不使用的C++的名字修饰,而是用C的

The following code shows a header file which can be used by C and C++

client applications:

// MyCFuncs.h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only need to export C interface if

// used by C++ source code

#endif

__declspec(dllimport ) void MyCFunc();

__declspec( dllimport ) void AnotherCFunc();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当我们想从C++中调用C的库时,(注,驱动是用C写的,连new、delete也不能用,郁闷)不能仅仅说明一个外部函数,因为调用C函数的编译代码和调用C++函数的编译代码是不同的。如果你仅说明一个外部函数,C++编译器假定它是

C++的函数编译成功了,但当你连接时会发现很可爱的错误。

解决的方法就是指定它为C函数:

extern "c" 函数描述

指定一群函数的话:

extern "C"{

n个函数描述

}

如果想C和C++混用的话:

#ifdef _cplusplus

extern "C"{

#endif

n个函数描述

#ifdef _cplusplus

}

#endif

extern "C"表示编译生成的内部符号名使用C约定。

C++支持函数重载,而C不支持,两者的编译规则也不一样。函数被C++编译后在符号库中的名字与C语言的不同。例如,假设某个函数的原型为:void foo( int x, int y ); 该函数被C编译器编译后在符号库中的名字可能为_foo,而C++编译器则会产生像_foo_int_int之类的名字(不同的编译器可能生成的名字不同,但是都采用了相同的机制,生成的新名字称为“mangled name”)。_foo_int_int这样的名字包含了函数名、函数参数数量及类型信息,C++就是靠这种机制来实现函数重载的。下面以例子说明,如何在C++中使用C的函数,

或者在C中使用C++的函数。

//C++引用C函数的例子

//test.c

#include

void mytest()

{

printf("mytest in .c file ok\n");

}

//main.cpp

extern "C"

{

void mytest();

}

int main()

{

mytest();

return 0;

}

//在C中引用C++函数

在C中引用C++语言中的函数和变量时,C++的函数或变量要声明在extern "C"{}里,但是在C语言中不能使用extern "C",否则编译出错。

//test.cpp

#include

extern "C"

{

void mytest()

{

printf("mytest in .cpp file ok\n");

}

}

//main.c

void mytest();

int main()

{

mytest();

return 0;

}

//综合使用

一般我们都将函数声明放在头文件,当我们的函数有可能被C或C++使用时,我们无法确定是否要将函数声明在extern "C"里,所以,我们应该添加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函数声明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如果我们注意到,很多头文件都有这样的用法,比如string.h,等等。

//test.h

#ifdef __cplusplus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extern "C"

{

#endif

void mytest();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这样,可以将mytest()的实现放在.c或者.cpp文件中,可以在.c或者.cpp文件中include "test.h"后使用头文件里面的函数,而不会出现编译错误。

//test.c

#include "test.h"

void mytest()

{

#ifdef __cplusplus

cout<< "coutmytest extern ok " <

#else

printf("printfmytest extern ok n");

#endif

}

//main.cpp

#include "test.h"

int main()

{

mytest();

return 0;

}

extern "C" 的用意

前些天,编程序是用到了很久以前写的C程序,想把里面的函数利用起来,连接发现出现了找不到具体函数的错误:

以下是假设旧的C程序库

C的头文件

/*-----------c.h--------------*/#ifndef _C_H_#define _C_H_externint

add(int x, int y);#endif

C的源文件

/*-----------c.c--------------*/int add(int x, int y){ return x+y;}

C++的调用

/*-----------cpp.cpp--------------*/#include "c.h"voidmain(){ add

(1, 0);}

这样编译会产生错误cpp.obj : error LNK2001: unresolved external symbol "int __cdecl add(int,int)"

(?add@@YAHHH@Z),原因是找不到add的目标模块这才令我想起C++重载的函数命名方式和C函数的命名方式,让我们回顾一下:C中函数编译后命名会在函数名前加以"_",比如add函数编译成obj文件时的实际命名为_add,而c++命名则不同,为了实现函数重载同样的函数名add因参数的不同会被编译成不同的名字

例如

int add(int , int)==>add@@YAHHH@Z,

float add(float , float )==>add@@YAMMM@Z,

以上是VC6的命名方式,不同的编译器会不同,总之不同的参数同样的函数名将编译成不同目标名,以便于函数重载是调用具体的函数。

编译cpp.cpp中编译器在cpp文件中发现add(1, 0);的调用而函数声明为extern int add(int x, int y);编译器就决定去找add@@YAHHH@Z,可惜他找不到,因为C的源文件把extern int add(int x, int y);编译成_add 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采用了extern "C",这就是我们的主题,想要利用以前的C程序库,那么你就要学会它,我们可以看以下标准头文件你会发现,很多头文件都有以下的结构

#ifndef __H#define __H#ifdef __cplusplusextern "C" {#endifexternintf1(int, int);extern int f2(int, int);extern int f3(int, int);

#ifdef __cplusplus}#endif#endif /*__H*/如果我们仿制该头文件可以得到

#ifndef _C_H_#define _C_H_#ifdef __cplusplusextern "C" {#endifextern

int add(int, int);#ifdef __cplusplus}#endif#endif /* _C_H_ */ 这样编译

/*-----------c.c--------------*/

intadd(int x, int y){

return x+y;

}

这时源文件为*.c,__cplusplus没有被定义,extern "C" {}这时没有生效对于C他看到只是extern int add(int, int);add函数编译成_add(int, int);

而编译c++源文件

/*-----------cpp.cpp--------------*/

#include "c.h"

void main()

{

add(1, 0);

}

这时源文件为*.cpp,__cplusplus被定义,对于C++他看到的是extern "C" {extern int add(int, int);}编译器就会知道add(1, 0);调用的C风格的函数,就会知道去c.obj中找_add(int, int)而不是add@@YAHHH@Z;这也就为什么DLL中常看见extern "C" {},windows是采用C语言编制他首先要考虑到C可以正确调用这些DLL,而用户可能会使用C++而extern "C" {}就会发生作用

钳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https://www.sodocs.net/doc/0616852522.html, 钳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使用说明 平常一些我们了利用普通电流表测量电流时,需要将电路切断停机后才能将电流表接入进行测量,这是很麻烦的,有时正常运行的电动机是不允许这样做的。此时,使用钳形电流表就显得方便多了,可以在不切断电路的情况下来测量电流。 钳形电流表工作原理: 钳形电流表是由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组合而成。电流互感器的铁心在捏紧扳手时可以张开;被测电流所通过的导线可以不必切断就可穿过铁心张开的缺口,当放开扳手后铁心闭合。穿过铁心的被测电路导线就成为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其中通过电流便在二次线圈中感应出电流。从而使二次线圈相连接的电流表便有指示-----测出被测线路的电流。钳形

https://www.sodocs.net/doc/0616852522.html, 表可以通过转换开关的拨档,改换不同的量程。但拨档时不允许带电进行操作。钳形表一般准确度不高,通常为2.5——5级。为了使用方便,表内还有不同量程的转换开关供测不同等级电流以及测量电压的功能。 二、使用方法 1、在使用钳形电流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弄清是交流还是交直流两用钳形表。 2、钳形表每次只能测量一相导线的电流,被测导线应置于钳形窗口中央,不可以将多相导线都夹入窗口测量。 3、被测电路电压不能超过钳形表上所标明的数值,否则容易造成接地事故,或者引起触电危险。 4、使用高压钳形表时应注意钳形电流表的电压等级,严禁用低压钳形表测量高电压回路的电流。用高压钳形表测量时,应由两人操作,非值班人员测量还应填写第二种工作票,测量时应戴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垫上,不得触及其它设备,以防止短路或接地。 5、在高压回路上测量时,禁止用导线从钳形电流表另接表计测量。测量高压电缆各相电流时,电缆头线间距离应在300mm以上,且绝缘良好,待认为测量方便时,方能进行。 6、观测表计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头部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人体任何部分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得小于钳形表的整个长度。 三、注意事项 (1)被测线路的电压要低于钳表的额定电压。 (2)当电缆有一相接地时,严禁测量。防止出现因电缆头的绝缘水平低发生对地击穿爆炸而危及人身安全。

钳形表与三相四线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功率与电能测量方法: 1.1 功率测量方法 (1). 直接法:测量功率可直接用电动系功率表、数字功率表或三相功率表,测量三相功率还可以用单相功率表接成两表法或三表法,虽然有求和过程,但一般仍将它归为直接法. (2). 间接法:直流可通过测量电压、电流间接求得功率。交流则需要通过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求得功率。 1.2 电能测量方法 (1). 直接法:直接测量电能,直流可使用电动系电能表,交流用感应系或电子电能表。 (2). 间接法:电能测量一般不用间接法,只有在功率稳定不变的情况下用功率表和记时时钟进行测量。 二.钳形电流表的应用 钳形电流表按结构原理不同分为磁电式和电磁式两种,磁电式可测量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电磁式可测量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钳形表俯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钳形表俯视图

钳形表机械图如图1.2所示: 图1.2 钳形表机械视图 2.1.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 在进行测量时用手捏紧扳手即张开,被测载流导线的位置应放在钳口中间,防止产生测量误差,然后放开扳手,使铁心闭合,表头就有指示。 (2). 测量时应先估计被测电流或电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或先选用较大的量程测量,然后再视被测电流、电压大小减小量程,使读数超过刻度的1/2,以便得到较准确的读数。 (3). 为使读数准确,钳口两个面应保证很好的接合,如有杂声,可将钳口重新开合一次,如果声音依然存在,可检查在接合面上是否有污垢存在,如有污垢,可用汽油擦干净。 (4). 测量低压可熔保险器或低压母线电流时,测量前应将邻近各相用绝缘板隔离,以防钳口张开时可能引起相间短路。 (5). 有些型号的钳形电流表附有交流电压刻度,测量电流、电压时应分别进行,不能同时测量。 (6). 不能用于高压带电测量。 (7). 测量完毕后一定要把调节开关放在最大电流量程位置,以免下次使用时由于未经选择量程而造成仪表损坏。

现代汉语连词意义及用法总结

连词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递进、条件、目的等关系。一般说来,连词有很多是由副词、介词发展而来的;很多副词、介词又是由动词发展而来。所以动词、介词、连词需要区别。 和 =跟、=与、=及、=同<方>。表示并列关系、联合关系。 车上装的是机器和材料。他的胳膊和大腿都受伤了。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同你一起去。图书、仪器、标本及其他。(注意: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词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以及 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院子里种着大丽花、矢车菊、夹竹桃以及其他的花木。 既=既然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他不愿意,那就算了吧。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紧纠正。你既然一定要去,我也不便阻拦。既要做,就一定要做好。既然这样,还不去做?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话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他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既然。。。就。。。既然。。。也。。。既然。。。还。。。 继而=既而 先是惊叹,既而大家一起欢呼起来。人们先是一惊,继而哄堂大笑。先是一个人领唱,继而全体跟着一起唱。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 而 1、连接动词、形容词、词组、分句。 (1)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 (2)连接肯定和否定相互补充的成分:此种花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有转折的意思。 (3)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 (4)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 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过、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三十而立。 而且 表示更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跟它呼应:性情温和而且心地善良。他不仅会开汽车,而且会修汽车。不但战胜了各种灾害,而且获得了丰收。 因而=因此 表示结果。下游河床狭窄,因而河水容易泛滥。 因为 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因为今天事情多,所以没去成。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这么多事情一个人一天做完是困难的,何况他又是新手。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何况要到大庭广众之中呢?(even)

scifinder使用指南

Getting Started with SciFinder Scholar TM 2007 for Windows? June 2007 Copyright ? 2007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SciFinder Scholar and the SciFinder Scholar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Getting Started 3 Getting Started with SciFinder Scholar TM 2007 Welcome to SciFinder Scholar 2007! This guide provides information you need to start using SciFinder Scholar, a desktop research tool used to locate and process information on a wide variety of chemical and science-related topics. This document describes SciFinder Scholar for Windows. For Mac OS X version of this document, visit the SciFinder Scholar Support Information at https://www.sodocs.net/doc/0616852522.html,.

and的用法及含义

and的用法及含义 And是英语中一个普通的连词,然而and并非只作并列连词用,它还具有一些不太常见的表达方式和意义,应根据上下文的特殊环境,作出判断才能准确理解其用法和意思。 1.and作并列连词,译为“和、并且”等,当连接三个以上的并列成分时,它放在最后一个成分之前,其余用逗号分开,例如: He bought a book and a pen.他买了一本书和一支笔。 Solid,liquid and gas are the three states of matter.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的三种状态。 2.名词+and+名词,若这种结构表示一个概念时,and+名词相当于介词with+名词,译为“附带、兼”的意思,例如: Noodle and egg is a kind of delicious food.(and egg=with egg)鸡蛋面是一种美味食物。 Whose is this watch and chain?(and chain=with chain)这块带表链的手表是谁的? 3.名词复数+and+同一名词的复数,强调连续或众多的含义。例如: There are photos and photos.照片一张接着一张。 They saw film hours and hours last week.上星期他们一小时接一小时地看电影。 4.形容词+and+形容词,这种结构形似并列,实际并非并列结构。例如: This roon is nice and warm(=nicely warm). The coffee is nice and hot(=thoroughly hot). 5.用and连接动词的用法:and+动词作目的状语。动词go(come,stop等)+and+动词,此时,and+动词相当于in order to+动词,例如: ①I'll go and bring back your boots,(go and bring back=go in order to bringback)我去把你的靴子拿来。 ②and+动词,起现在分词的作用,表示方式或伴随情况。例如: He sat and waited.(and waited=waiting)他坐着等。 ③and+同一动词表示动作长时间地“继续”或“重复”,例如:

摇表、万用表、钳形表的使用方法

摇表(兆欧表),万用表,钳形表的使用方法 电工常用测量仪表有摇表、万用表和钳形电流表,这些仪表在测量时若不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或稍有疏忽,不是将表烧坏,就是使被测元件损坏,甚至还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掌握摇表(兆欧表),万用表,钳形表的使用方法。 电工常用测量仪表有摇表、万用表和钳形电流表,这些仪表在测量时若不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或稍有疏忽,不是将表烧坏,就是使被测元件损坏,甚至还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掌握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摇表 摇表又称兆欧表,其用途是测试线路或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 首先选用与被测元件电压等级相适应的摇表,对于500V及以下的线路或电气设备,应使用500V或1000V 的摇表。对于500V以上的线路或电气设备,应使用1000V或2500V 的摇表。 (2) 用摇表测试高压设备的绝缘时,应由两人进行。 (3) 测量前必须将被测线路或电气设备的电源全部断开,即不允许带电测绝缘电阻。并且要查明线路或电气设备上无人工作后方可进行。 (4) 摇表使用的表线必须是绝缘线,且不宜采用双股绞合绝缘线,其表线的端部应有绝缘护套;摇表的线路端子“L”应接设备的被测相,接地端子“E”应接设备外壳及设备的非被测相,屏蔽端子“G”应接到保护环或电缆绝缘护层上,以减小绝缘表面泄漏电流对测量造成的误差。 (5) 测量前应对摇表进行开路校检。摇表“L”端与“E”端空载时摇动摇表,其指针应指向“∞”;摇表“L”端与“E”端短接时,摇动摇表其指针应指向“0”。说明摇表功能良好,可以使用。 (6) 测试前必须将被试线路或电气设备接地放电。测试线路时,必须取得对方允许后方可进行。

SCI论文写作方法(超实用)

SCI论文写作方法(超实用) 这是我在一个论坛上看到的一个猛人发的很多贴,感觉写的挺好,我就将他写的内容全部整下来,供自己也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SCI论文的写作对国内的同行来说似乎是一个拦路虎,让咱们就这个话题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我先来。 英语若是我们自己的母语的话,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发表的每一篇论文将都是SCI论文,因为国外的英语类杂志除了刚申办的之外都是SCI收录杂志,外国人发表的英语类论文都是SCI论文。这说明了什么?关键是语言。语言是非英语国家论文的最大障碍。首先是时态和语态:在前言和讨论里,描述该研究的过去历史和现状时,要使用相应的时态:过去就使用过去时,现状要求现在时。在材料与方法、结果里,写自己的研究过程时,要使用过去式。在前言和讨论里引述别人的研究或话语时,要使用过去式,或者如果所引述的东西已被证实是真实的事实,要使用现在时。最后的结论要使用现在时。语态上要尽量使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少用或不用。 谈到SCI论文,很多人似乎觉得这种文章很高深,不好写。其实不然,有很多可写的。除了实验研究之类的论文外,临床上做的很多都可以成文:一篇个案(case report 或者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一点技术革新(techniqcal case report), 临床报告(4-5个个案可以写成一篇clinical report),正式论文(论著或原著original),甚至对某篇论文的看法都可以写成文章与编辑交流登报。一点技术革新可以包括你如何解决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比如导管导丝在某个位置进不去,你如何解决的,都可以成文。 关于语态,要尽可能使用被动态。比如要这样写: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这种被动态论文中常见,而如果您写成“We carried out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这种主动态无论从语法上还是其他方面来说都正确,但就是不适用于科学论文中。因为科学论文讲究的是科学性,往往从客观的角度去描述,而不是从We人的角度去描述。 前言主要是简单地交代一下该研究的过去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以1-3段为宜,不能太长。常见的问题是写得太短或太长。国内的中文论文的前言往往写得太短,没有简介清楚就开始材料与方法了。写得太长的都快要写成一篇短的综述了。曾经审过美国Stanford大学的一篇稿子,前言写了2-3页了还没有进入正题。写前言的时候时态是:过去的用过去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用现在时。其实这一部分可以从现有的文献中摘引过来,因为别人往往将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问题总结的很清楚了;所以写这部分时很多作者都是摘引其他现成论文的前言或讨论中的相关内容,只不过将句子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罢了,让别人看不出来是摘引过来的;另外,在这样写的时候,要给出引文的出处,让人一看有理有据,也不会授人以抄袭的嫌疑。这部分的文字部分可以完全摘引过来,只是在结尾时要点明你要做的是什么研究、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样才能顺利进入材料与方法的写作。因此前言的写法基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前言主要是简单地交代一下该研究的过去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以1-3段为宜,不能太长。常见的问题是写得太短或太长。国内的中文论文的前言往往写得太短,没有简介清楚就开始材料与方法了。写得太长的都快要写成一篇短的综述了。曾经审过美国Stanford大学的一篇稿子,前言写了2-3页了还没有进入正题。写

让SCI论文用词更简洁4个实用小技巧

让SCI论文用词更简洁4个实用小技巧 作为一个中文作者,在写作时可能会偏向使用一些复杂的句式,一些又长又复杂的句式固然很炫,但有时候论文的长度和复杂性会阻碍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力。撰写一些长句当然可以,但表达的准确性则是必要条件。一篇成功的科技写作可以把复杂的结果传达给他们领域以外的读者。长而复杂的写作并不意味着科学性。 如何写出一篇内容优秀结构精巧行文流畅的文章后,还能保证表达的准确度以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呢?那么就来看下面这些使SCI文章更简洁的4个小技巧吧! 技巧一:忽略不必要的词 1、无效的短语 你也许经常会读到类似“it should be noted that…”这样的表达,但其实它并没有任何意义。以下是一些无效的短语: Note that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Respectively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So-called 2、冗余的短语 另一类不必要的单词来源于一些由多个单词组成的短

语,但它们其实完全可以仅仅使用一个最简单的单词来替换。例如,用“a large number”来表达“许多”,而非“many”;或者用“due to the fact that”来表示“由于”,而非“because”。以下就是一些类似这样的冗余短语和建议替换的简洁词: 你可以在你的稿件中对这些短语进行“查找-替换”,彻底从你的写作中删除这些短语。这是一个比较长的示例

(118 words),但它说明了问题。那些包含无效词汇的地方已经加粗表示: × As discussed, the second reaction is really the end result of a very large number of reactions. It is also worth emphasizing that the reactions do not represent a closed system, as r appears to be produced out of thin air. In reality, it is created from other chemical species within the cell, but we have chosen here not to model at such a fine level of detail. One detail not included here that may be worth considering is the reversible nature of the binding of RNAP to the promoter region. It is also worth noting that these two reactions form a simple linear chain, whereby the product of the first reaction is the reactant for the second. 重写后就没有无用的单词和短语了(92 words),缩减了近20%的长度: As discussed, the second reaction is really the result of many reactions. The reactions do not represent a closed system, as r appears to be produced out of thin air. In reality, it is created from other chemical species within the cell, but we have chosen not to model at such a fine level of detail. One detail not included is the reversibility of the binding of RNAP to the promoter. These two reactions form a simple linear chain, whereby the product of the first reaction is the reactant for the second. 技巧二:偏向更简洁的词

SCI的检索使用详细指南

SCI的检索使用详细指南(ISI Web of Knowledge) ISI Web of Knowledge【https://www.sodocs.net/doc/0616852522.html, 】是一个基于Web而构建的动态的数字研究环境,通过强大的检索技术和基于内容的连接能力,将高质量的信息资源、独特的信息分析工具和专业的信息管理软件无缝地整合在一起,兼具知识的检索、提取、分析、评价、管理与发表等多项功能,从而加速科学发现与创新的进程。 l 在内容上,ISI Web of Knowledge 以 Web of Science( ISI著名的三大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为核心,凭藉独特的引文检索机制和强大的交叉检索功能,有效地整合了学术期刊(ISI Web of Science)、技术专利(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会议录(ISI Proceedings)、化学反应(ISI Chemistry)、研究基金(ISI eSearch)、 Internet资源、学术分析与评价工具(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学术社区(https://www.sodocs.net/doc/0616852522.html,)及其它重要的学术信息资源,提供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多个领域中高质量、可信赖的学术信息,从而大大扩展和加深了单个信息资源所能提供的学术研究信息; l 在功能上,ISI Web of Knowledge为不同来源的学术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一个统一、开放而强大的平台,实现了不同时间、不同类型、不同来源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与沟通,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全方位信息,从而构成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既集中又开放的信息体系。 ISI Web of Knowledge由诸多经过严格挑选的高质量学术信息资源组成: l 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信息— ISI Web of Science ISI Web of Science由ISI著名的三大引文索引组成: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收录了全球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诸多领域230多个学科与专业内近8,500多种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其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是全球覆盖学科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信息数据库,收录全球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内6,000多种核心期刊的内容。其独特的引文索引有效地揭示了科学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协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科学研究课题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同时也揭示了各种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交叉与互动,从而为科学研究的立项、规划、发展与深入提供了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目前,全球越来越多的大学、机构、公司和政府都已经将ISI Web of Science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投资。 l 每日更新的学术信息动态-ISI Current Contents Connect 通过Internet 按照学科分类检索ISI著名的Current Contents,其中包含世界上7,600多种学术期刊和2,000多种丛书/书籍中的文章、社论、会议摘要、评论及其它重要内容,每天更新,并提供期刊的完整目录、论文摘要以及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同时,Current Contents Connect还提供由专业人员精选和标引的学术网站,并按学科分类导航—Current Web Contents。

“之”的意义和用法

“之”的意义和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之”字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在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一、“之”作实词 1、“之”作动词 这时,“之”的意思是“到……去”“往”“到”“至”。 例1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例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例3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之”作代词 “之”作动词的情况在古代汉语中不多见,作代词相对常见一些。“之”作代词时,一般用作宾语,代人、事、处所,所代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作代词时,“之”又分为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1)“之”作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用作宾语。 例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例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例6虽有(通“又”)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劝学》) 例7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例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从上面所举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之”作人称代词时,一般用在动词之后。 “之”所代的人称在上下文中不一定有具体交代,要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判断,灵活翻译,如“人非生而知之者”中的“之”,其上下文都找不到先行词,它是泛指“知”的对象,即知识、道理等,可略而不译,也可根据上下文之意译为“知识”或“道理”。 (2)“之”作指示代词,译为“此”“这”“那里”“这样”“这个”等,此时,“之”可作定语,也可作宾语。 例9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例10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游褒禅山记》) 例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2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钳型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钳型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使用说明 通常用普通电流表测量电流时,需要将电路切断停机后才能将电流表接入进行测量,这是很麻烦的,有时正常运行的电动机不允许这样做。此时,使用钳形电流表就显得方便多了,可以在不切断电路的情况下来测量电流。钳形电流表工作原理如下: 钳形电流表是由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组合而成。电流互感器的铁心在捏紧扳手时可以张开;被测电流所通过的导线可以不必切断就可穿过铁心张开的缺口,当放开扳手后铁心闭合。穿过铁心的被测电路导线就成为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其中通过电流便在二次线圈中感应出电流。从而使二次线圈相连接的电流表便有指示-----测出被测线路的电流。钳形表可以通过转换开关的拨档,改换不同的量程。但拨档时不允许带电进行操作。钳形表一般准确度不高,通常为2.5~5级。为了使用方便,表内还有不同量程的转换开关供测不同等级电流以及测量电压的功能。 二、使用方法 1、在使用钳形电流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弄清是交流还是交直流两用钳形表。 2、被测电路电压不能超过钳形表上所标明的数值,否则容易造成接地事故,或者引起触电危险。

3、钳形表每次只能测量一相导线的电流,被测导线应置于钳形窗口中央,不可以将多相导线都夹入窗口测量。 4、使用高压钳形表时应注意钳形电流表的电压等级,严禁用低压钳形表测量高电压回路的电流。用高压钳形表测量时,应由两人操作,非值班人员测量还应填写第二种工作票,测量时应戴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垫上,不得触及其它设备,以防止短路或接地。 5、观测表计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头部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人体任何部分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得小于钳形表的整个长度。 6、在高压回路上测量时,禁止用导线从钳形电流表另接表计测量。测量高压电缆各相电流时,电缆头线间距离应在300mm以上,且绝缘良好,待认为测量方便时,方能进行。 三、注意事项 (1)被测线路的电压要低于钳表的额定电压。 (2)测量低压可熔保险器或水平排列低压母线电流时,应在测量前将各相可熔保险或母线用绝缘材料加以保护隔离,以免引起相间短路。 (3)钳口要闭合紧密不能带电换量程。 (4)当电缆有一相接地时,严禁测量。防止出现因电缆头的绝缘水平低发生对地击穿爆炸而危及人身安全。 (5)测高压线路的电流时,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垫上。

钳形表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概述 (1) 二、安全操作准则 (1) 三、电气符号 (2) 四、外表结构 (3) 五、显示符号 (4) 六、输入端及功能按键 (5) 七、技术指标 (6) 1、一般规格 (6) 2、环境限制 (7) 3、电气规格 (7) 八、测量操作说明 (10) 九、仪表保养和维护 (13) 1、一般维护 (13) 2、电池更换 (13)

一、概述 本说明书包括有关的安全说明及警告提示,请仔细阅读有关内容并严格遵守所有的警告和注意事项。 A900系列叉钳形两用交流数字仪表是一款我公司首创的,新颖的手持式,薄型LCD显示的3 1/2位自动量程数字钳形多用表。整机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双积分A/D转换器为核心。可用于测量交直流电压、交流电流、电阻、二极管及电路通断、温度测量等,并具有数据保持、最大值保持、自动/手动量程转换、自动极性显示、超量程显示、电池电压低提示、自动关机等功能。该仪表全量程过载保护、性能稳定、结构安全可靠,是野外维修、实验室、工厂、学校和电子爱好者最为实用的测量工具。 。 新购买的仪表开箱后请仔细检查下列配件有无缺少或损坏: 1.使用说明书一本 2.测试表笔一付 3.保修卡一张 4.背包一只 5.AAA类电池两节 6.测温探头一只(仅A902和A907型有) 二、安全操作准则: 1、在使用仪表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2、检查仪表壳体,应无破裂损坏现象;表笔绝缘应完好无损,无断 线脱头和铜线裸露现象。 3、按测量需要,应将量程功能开关置于正确位置。

4、当改变量程或功能时任何一根表笔均要与被测电路断开。 5、为避免损坏仪表,不要输入超过各量程档所规定的最大值。 6、在测量高于60V直流和30V交流以上电压时,应谨慎小心避免触 电。 7、当使用仪表进行测量时,勿打开电池盖,防触电危险。 8、更换电池前,应使表笔脱离被测电路。 9、在进行电流测量时,务必将表笔从仪表上取出。 10、进行电流测量时,可根据需要及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叉形或钳形 测量(注意叉形部分最高只能测200A电流),同时保证手指不 要超过手指挡位,以免有触电危险。 11、不要改变仪表内部电路,以免损坏仪表危及安全。 12、应避免在直射阳光,高温高湿,易燃易爆以及蒸汽和粉尘大的 环境中使用和存放。 三、电气符号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宫之奇以其族行 8、农民以鬻子者 9、无以,则王乎!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18、其系燕父子以组 19、余船以次进 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22、以相国守代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荣

29、作《师说》以贻之 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背晋以归梁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三、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贵交,1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

SCI写作定冠词用法

冠词使?法 ?完全总结,请结合语境 ?对帮助理解,节省字数 ?错产?歧义,造成错误

When referring to something that is already known ?We often forget climate change is also impacting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growing locations of our food. The following foods have already felt the impact. ?New energy cars – which at least partly rely on electric engines — have sold in increasing number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But as the first wave of such vehicles need new batteries, the country still lacks an adequate collection and recycling system to dispose of the old ones.

When there is only one of something or someone ?I want to know the truth. ?Who ate the cheese? ?The real meaning behind Mr. Bannon’s departure is that no one really knows what President Trump’s agenda is. ?Is he the one? ?the cream/ the foundation 世界上只有?个 ?the bund 世界上只有?个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钳形万用表使用方法

钳形万用表使用方法 钳形表使用方法 把表设定在电流合适档,压开使通电导线经过前面圆孔,合拢,读表上读数就行吴璇仪表(21:28:07): 钳形表实际上就是一个电流互感器,卡住的电线就相当于互感器一次线圈,当电线中有电流时,就会在表的铁芯中产生磁通,然后在表是二次线圈中感应出电流,这个电流就等于一次线圈中的电流(即电线中的电流)乘以一次线圈的匝数(实际上就是一根电线,所以是一匝)除以二次线圈的匝数,然后根据这个关系,就可以换算出一次(即电线)中的电流了。 吴璇仪表(21:28:45): 钳形表(万用表)测交流电流要先把表上的设置档设在要测量的电流相应偏大的档位上; . 再把要测的电源线(两条)中的任何一条置于钳形口之中,此时电源线中如有电流流经表面就会显示出对应的电流值. 1.不是用测试笔直接测量电流,它是用于万能表其他功能的. 2.如:估计要测的电冰箱的电流在一两A的电流,把钳表的设置档打在5A档再进行测量;再如要测1500W的电热水器的电流约在8A左右,把设置档打在10A的位置,如果表没有10A档,就选最接近的(25A)档. 3.导线(单条)放在钳形口的里面(尽可能不贴边)便可 如果是指针式万用表,可以参考如下资料,一般机械表的用法基本上是一致的。MF47型万用表使用 一,MF47万用表基本功能 MF47型是设计新颖的磁电系整流式便携式多量程万用电表.可供侧量直流电流,交直流电压,直流电阻等,具有26个基本量程和电平,电容,电感,晶体管直流参数等7个附加参考量程. 二,刻度盘与档位盘 刻度盘与档位盘印制成红,绿,黑三色.表盘颜色分别按交流红色,晶体管绿色,其余黑色对应制成,使用时读数便捷.刻度盘共有六条刻度,第一条专供测电阻用;第二条供测交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之用;第三条供测晶体管放大倍数用;第四条供测量电容之用;第五条供测电感之用;第六条供测音频电平.刻度盘上装有反光镜,以消除视差. 除交直流2500V和直流5A分别有单独插座之外,其余各档只须转动一个选择开关,使用方便. 三,使用方法

SciFinder使用说明

SciFinder使用说明 SciFinder简介 SciFinder?由美国化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旗下的美国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CAS)出品,是一个研发应用平台,提供全球最大、最权威的化学及相关学科文献、物质和反应信息。SciFinder涵盖了化学及相关领域如化学、生物、医药、工程、农学、物理等多学科、跨学科的科技信息。SciFinder收录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专利、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图书、技术报告、评论和网络资源等。 通过SciFinder,可以: ?访问由CAS全球科学家构建的全球最大并每日更新的化学物质、反应、专利和期刊数据库,帮助您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获取一系列检索和筛选选项,便于检索、筛选、分析和规划,迅速获得您研究所需的最佳结果,从而节省宝贵的研究时间。 无需担心遗漏关键研究信息,SciFinder收录所有已公开披露、高质量且来自可靠信息源的信息。 通过SciFinder可以获得、检索以下数据库信息:CAplus SM(文献数据库)、CAS REGISTRY SM (物质信息数据库)、CASREACT? (化学反应数据库)、MARPAT?(马库什结构专利信息数据库)、CHEMLIST? (管控化学品信息数据库)、CHEMCATS?(化学品商业信息数据库)、MEDLINE?(美国 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 专利工作流程解决方案PatentPak TM已在SciFinder上线,帮助用户在专利全文中快速定位难以查 找的化学信息。 SciFinder 注册须知: 读者在使用SciFinder之前必须用学校的email邮箱地址注册,注册后系统将自动发送一个链接到您所填写的email邮箱中,激活此链接即可完成注册。参考“SciFinder注册说明”。 SciFinder注册地址: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0616852522.html,/registration/index.html?corpKey=DD383114X86F35055X3A5FBB9337E3F22799 SciFinder检索网址: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④又数刀毙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 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四、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一、“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