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微型轴承外环外圆直径自动检测装置毕业设计

微型轴承外环外圆直径自动检测装置毕业设计

微型轴承外环外圆直径自动检测装置毕业设计
微型轴承外环外圆直径自动检测装置毕业设计

摘要

轴承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种旋转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通用机械部件。其中,滚动轴承是高度标准化的机械元件,有摩擦力小,启动容易,润滑简单,便于更换等优点,在机械结构中几乎是不可或缺的部件,是各种机械中传递运动和承受载荷的重要支承零件。而轴承质量的好坏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转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组装机械的时候保证轴承的质量和对工作中的轴承部件进行实时观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微型轴承外环外圆直径检测装置的机械部分设计,检测部分选用一对电涡流式传感器。本设计主要针对635ZZ型号的微型轴承进行检测,整套检测装置较自动化,检测精度较高。

主要工作原理是送料机将轴承推送到到输送带上,再由输送带带动行走,当还有32mm轴承中心线与机械手指中心线重合时机械手开始动作,当轴承到达机械手中心线时停输送带停止,机械手抓取轴承送至检测台,由电涡流传感器组进行检测。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机械手;轴承;检测;送料机

ABSTRACT

Bearing construc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various rotating machinery General machinery parts. Where mechanical components is a high 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of rolling bearings, friction small, starts easy, lubrication is simple, easy to change and so on, is almost indispensable parts in mechanical structure, was passed in the various mechanical movement and subjected to loads of important supporting parts. Bearing quality is good or bad impact on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 is very important, when assembling machinery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your bearing and bearing parts in real time observation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is the miniature bearing ring outer diameter measuring device of mechanical part design, detection part of the selection of a pair of electric Eddy current type sensors. Designed primarily for 635ZZ type of miniature bearing testing, package testing device automation, higher detection accuracy.

Main work principle is the feeder will be bearing pushed on to a conveyor belt, and belt driven walk, center line and when there is 32mm bearing machinery fingers go line coincident manipulator, when the bearing reaches the robot when the centre line conveyor belt stop robot crawling bearing to detection, detection by Eddy current sensor group.

Keywords:Belt conveyor;Manipulator;Bearing;Detection;Feeding machine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2)

1.3设计内容 (3)

第2章轴承的检测 (6)

2.1轴承的基本结构 (6)

2.2轴承检测的内容和检测条件 (7)

2.2.1轴承检测的标准 (7)

2.2.2轴承检测的内容和检测条件 (7)

2.3测量用电涡流式传感器 (9)

2.4 本章小结 (9)

第3章微型轴承自动检测线设计 (10)

3.1内容简介 (10)

3.2总体方案的确定 (10)

3.2.1方案选择 (10)

3.2.2设计要求 (12)

3.2.3各个联系尺寸的确定 (12)

3.2.4输送线工作循环周期 (13)

3.2.5电动机选择 (14)

3.3本章小结 (15)

第4章输送机设计 (16)

4.1带式输送机简介 (16)

4.1.1输送机的发展 (16)

4.1.2输送机工作原理 (16)

4.1.3带式输送机的优点 (17)

4.2输送机各部分的设计 (17)

4.2.1机架的设计 (17)

4.2.2带的选择 (17)

4.2.3驱动装置的设计 (19)

4.2.4拉紧装置的选择设计 (21)

4.2.5滚筒设计 (21)

4.2.6托辊的选择 (23)

4.3本章小结 (24)

第5章上料装置设计 (25)

5.1概述 (25)

5.2上料装置的设计 (25)

5.2.1电动机的选择 (25)

5.2.2轴的设计 (25)

5.2.3齿轮的设计 (26)

5.2.4各部分零件的校核 (28)

5.3本章小结 (33)

第6章机械手的设计 (34)

6.1概述 (34)

6.2基本尺寸的确定 (34)

6.3液压缸结构的设计 (36)

6.3.1主要部件结构选择 (36)

6.3.2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 (37)

6.3.3各部件的联接结构设计 (39)

6.4本章小结 (40)

结论 (41)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4)

第1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轴承是一个支承轴的零件,它可以引导轴的旋转,也可以承受轴上空转的零件,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一般来说的轴承是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一种具有高度互换性的标准件,它具有摩擦力小,启动容易,润滑简单,便于更换等优点,在机械结构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部件。作为重要的机械基础件,滚动轴承是各种机械中传递运动和承受载荷的重要支承零件。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滚动轴承的性能,寿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滚动轴承的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取决与设计,制造和检测。检测是提高轴承性能的重要一环。

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检测仪器。工程、医学、科学试验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都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正确的知道生产操作,保证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和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准确而及时地检测出生产过程中各个有关参数。又例如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新的发明和突破很多都是以检测性质的试验为基础的。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由于当时不具备验证的试验条件,而在将近50年的时间中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后来天文学上的发现和许多精确的技术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成功的验证,才使得广义相对论得到了重新的认识和发展,这一事实说明了检测技术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检测技术是所有科学技术的基础,同时检测技术又是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是具有特殊性的专门科学和专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检测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之中,反过来检测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当前,轴承检测的竞争非常激烈,而许多企业的自动化的程度普遍不高,在轴承的检测方面自动化程度明显不足。由于微型轴承的生产是大批量的,而要求的精度又是相对较高,如果不能实现检测的自动化,检测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导致劳动成本的大幅增加,效果却并不一定好。这必将制约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微型轴承行业进行自动化检测的技术改造是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

为了应对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品精度的日益提高,更加精密检测装置的设计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一般的轴承检测方法还在用半自动化与手工相结合的阶段,需要大量人力参与,轴承的检测

质量也难以保证。本课题在现有轴承自动检测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和改进出更加精密化和自动化的检测装置。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品精度的日益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测试技术和试验技术的发展,使其呈现出多态性和超精密的特性。轴承加工技术的进步和轴承产品精度的提高,促进了轴承检测仪器及实验技术的发展,纳米测量、智能仪器、虚拟仪器、网络仪器等开始在轴承行业先进企业应用。

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的产品制造中心,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和测试技术日益冲击着国内的轴承行业。由于在应用技术领域和国外存在的差距,目前国内的轴承检测仪器设备仍然与国外的同类先进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满足轴承行业的需要,轴承仪器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开发新仪器,改变过去高精度检测仪器或设备只能从国外进口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生产检测逐步的走向自动化。可是我们许多厂基本还处于半自动化与手工相结合的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的参与,轴承的检测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目前,我国的各个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轴承行业亦是如此。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成了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考虑到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想要和外国的产品相抗衡,轴承的质量必须有大幅度的提高。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设备进行改造。在生产条件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对轴承进行检测,将轴承区分为合格品、次品、废品等不同的质量等级,也不失为一种提高轴承精度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从最初的游标卡尺人工手动测量的原始方法,发展到现在的基于微处理器最新设计的机器状态监测仪器,具备有振动检测,轴承状态分析和红外线温度测量功能。其操作简单,自动指示状态报警,非常适合现场设备运行和维护人员监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问题,保证设备正常可靠运行。简单易用、测试快速、数据可靠、低廉的价格和极高的性价比。应用范围极广,适用于各种工矿企业的现场操作人员,车间级设备巡检人员,点检站点检人员,熟习或不熟习状态监测技术的设备管理人员。但是在科研单位却需要更加精细的检测装置,需要一套机械装置完成,而非仪表形式的,需要保证精度误差。

在轴承检测中也可以应用到图像处理技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轴承表面质量的检测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应包含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如裂损、麻点、剥离、腐蚀、烧附、热变色等。2007年,宁波工程学院的陈廉清等对微小轴承的表面质量检测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在检测微小轴承无刻印文字表面的缺陷时,首先对轴承端面进行

图像采集,分割出密封盖端面,然后再对图像进行分割并提取缺陷的边缘,最后对其进行缺陷分析。

模式识别在轴承检测中也占据一定地位。模式识别是研究一种自动技术,依靠这种技术,机器将自动地(或尽量少地干涉)把待识别模式分配到各自的模式类中去。将模式识别应用到机械中,可以很好地满足现代制造业对检测的需求,如零件外形尺寸测量、零件的缺陷检查、零件装配、零件的识别等。基于模式识别的轴承在线检测系统利用模式识别的理论对待检轴承进行实时在线检测,最终经识别判断分检出轴承的级别。该系统代替人工对轴承进行检测,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1.3 设计内容

本课题以旋转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滚动轴承在线实时状态检测,质量检测为研究方向。开发出一套能够自动检测轴承外环外圆直径的自动检测线。自动流水线主要实现待测轴承的上料,夹紧,分类等全自动流水线动作,本设计是轴承尺寸测量装置的机械部分的设计。生产要求工作的生产节拍是8s。所要检测的微型轴承的型号是80035,如表1.1及图1.1所示:

表1.1轴承参数

型号对照

孔外圆宽带盖宽

旧型号新型号

5 19

6 6 80035 635ZZ

图1.1 80035微型轴承

自动检测装置由自动上料机构、输送机、机械手三大部分组成。轴承由上料机构沿上料机送至输送带上。输送带将微型轴承输送至机械手所在位置,机械手开始动作,抓取微型轴承,连接在机械手部分的电涡流式传感器就会对微型轴承进行自动检测,数据将会显示在机械手控制系统部分的显示器上。

带式输送机是现代物料连续输送的重要设备,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具有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特征的大型带式输送机已成为带式输送机发展的主流。带式输送机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它是由闭环的承载输送带、托辊、驱动装置、拉紧装置、改向滚筒构成的系统。输送带运行的驱动力由驱动装置提供:拉紧装置给系统提供必要的拉紧力;改向滚筒给输送带导向;托辊的作用是减小输送带的挠度。在输送机系统的起、制动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是:①输送带的力学性质。②输送机的运行阻力。

③驱动装置的机械特性及其控制方法。④输送机的起、制动的工况。⑤拉紧装置的动力响应。⑥输送机的线路和载荷状况。

送料机采用同步可控式自动上料机。主要设计内容包括:(1)回转隔离器的选择(2)传动装置设计。

机械手的机械结构采用滚珠丝杆、滑杆、液压缸等机械零部件组成。技术要求:生产节拍:(1)生产要求工作的生产节拍是8s(2)输送带步距300~1700mm(3)装料高度850mm机械手高度900mm。

要建立完善的轴承检测体系,必须掌握轴承的标准。对轴承进行检测的主要依据有三个:

(1)滚动轴承检测的国家标准,这是轴承检测的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对轴承检测的规定有三条:GB3071-84《滚动轴承的公差》,GB3072-84《滚动轴承公差的测量方法》,GB3073-84《滚动轴承的一般技术要求》等。

(2)颁布标准,专用标准和统一企业标准。如JB/CQ13-87《球轴承及其零件补充技术要求》,JB/CQ14-88《滚子轴承及其零件补充技术要求》等。

(3)用户对轴承质量的特殊要求。

这三条标准详细规定了轴承的检测参数和检测条件。轴承的检测包括外圆的检测,内圈的检测,刚球的检测及保持架的检测和成品的检测等。其中对轴承内外套圈的检测包括热处理检测,表面质量的检测,外形尺寸的检测等。对轴承套圈外形尺寸的检测又包括与宽度有关的检测和与直径有关的参数检测等。最终都是为了确定轴承外圈直径的确切尺寸。

由于轴承直径的测量是通过采用V形块定位来实现测量的。因此可以满足尺寸比较接近真实尺寸。利用微机进行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整理。

目前我国关于轴承测量的仪器也有,只是在价格上都比较昂贵,难以让一些中小企业接受,所以企业在多方寻找不能找到满足他们心仪的检测设备情况下,希望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发出一套轴承外圆参数测量仪器。厂家提出的检测要求是:检测精度要求高,要求达到μm级别的检测精度;实现在线测量,测量的速度要跟上生产节拍,即每8秒钟要检测一个轴承;较低的开发费用。

第2章轴承的检测

轴承使机械机构中的重要构件,它的检测内容合检测方法已经由国家标准及其企业标准做了规定。评价轴承是否合格,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对轴承检测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偏差范围相比较,才能得出结论。所以进行系统设计之前,需要知道国家标准对轴承家测的有关检测参数、检测条件的规定,才能正确的进行设计。在这一章我们首先介绍了轴承的一些基本概念,接着介绍了国家标准对轴承检测的内容的一些相关规定,最后提出了我们这套轴承检测系统的检测内容及其检测原理。

2.1 轴承的基本结构

轴承是一种支撑或导向装置,它决定机械的运动部件相对与其他部件的位置。在大多数情况下,轴承是支承旋转轴的机械零件,它能够保证轴的准确位置并承受轴传递的负荷。轴承按照运动时的摩擦原理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型。滚动轴承又包括滚珠轴承、滚子轴承等,它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外圈

内圈

滚动体

保持架

图2.1 轴承结构图

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是由外圈、内圈、滚动体(钢球或滚子)和保持架四个零件组成。习惯上称为轴承的“四大件”。

1.内圈(又称为内套或内环)

通常固定在轴颈上,大多数情况下,内圈与轴一起旋转。内圈外表面上有供钢球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79升降杆轴承座零件图轴承座两端面的夹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 指导教师: 学号: 班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升降杆轴承座零件图 轴承座两端面的夹具 内容: 1.零件图1张 2.毛坯图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 4. 铣床夹具装配图1张 5. 铣床夹具零件图1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目录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工艺规程设计 (2)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二)基面的选择 (2) (三)制定工艺路线 (2)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4) (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 三、夹具设计 (13) (一)问题的提出 (13) (二)卡具设计 (13) (三)夹具零件 (14) 四、设计体会 (17) 五、参考文献 (18)

序 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是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我们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升降杆的支承部件——升降杆轴承座。该零件适用范围广,主要用于支承轴类的零件。使轴类零件能获得所需的同轴度和很高的回转精度,能保证运动的可靠性。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轴承座有三组加工表面,并有一定位置要求,其中尺寸要求较高的有:具体分述如下: 1. 以0.046052φ+的中心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一个82mm ?110mm 的矩形表面及长宽各为50mm 深度为2mm 的矩形槽。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82mm ?110mm 的矩形表面。 2. 以82mm ?110mm 的矩形表面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两个78φ圆柱的左右表面及表面外的螺纹孔;两个0.046052φ+圆柱的内表面;两圆柱上的两个孔。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位置要求,主要是: 两个0.046052φ+孔相对底平面之间的平行度公差为0.12。

轴承检测仪器

轴承测量仪 B系列跳动测量仪 B系列跳动测量仪是用于成套轴承径向跳动、端面跳动测量的机械式测量仪器。B002测量深沟球轴承的内外圈径向跳动及内圈端面的跳动;B02系列用于测量深沟球轴承、圆锥轴承内圈径向跳动及端面跳动;B01系列用于深沟球轴承外圈径跳及端面跳动的测量;B72系列用于测量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径跳及端跳;B71系列测量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径跳及端跳;B20系列用于圆柱滚子轴承的跳动测量。 B912 B002 B204 B023 主要技术参数单位:mm

C系列轴承垂直度测量仪 C系列轴承垂直度测量仪系比较法机械式轴承套圈轴心线对端面垂直度仪器。出于习惯列入C系列的还有圆柱、圆锥滚子、端面圆跳动测量仪。

C924 C443 C923 C912 主要技术参数单位:mm

D系列轴承直径测量仪 D系列轴承直径测量仪为比较法机械式测量器,多用于不同类型轴承的套圈(垫圈)、滚动体直径及相关参数的测量。其中D02、D01系列可分别测量球轴承内、外套圈沟径与圆度、沟位置、厚度变动量、端面对沟道的跳动等;D05系列用于测量钢球的直径与圆度;D41适于测量滚针轴承圈内径及深度;D34用于测量球面滚子的直径与圆度;D72、D71系列可分别测量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套圈滚道直径与圆度、厚度变动量、滚道表面素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误差等;D74系列用于测量圆锥滚子直径和圆度、角度及直线度;D80系列用于测量推力球轴承套圈沟径与圆度、径向跳动等;D90、D92、D9系列用于轴承内、外径与圆度、厚度变动量等的测量。类似形状的机械零件生产单位亦可选用,以提高检测效率与质量。 D012C D051 D713A D923A D902/4 Y912 D902Q D902d D012 主要技术参数单位:mm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 1 设计任务 2 零件工艺性分析 3 毛坯的选择 4 工艺过程设计 5 确定毛坯尺寸、机械加工余量及工艺尺寸第二部分夹具设计 1 设计任务 2 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3 夹紧机构的选择和设计 4 定位误差的计算 5 对刀装置的选择 6 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和夹紧 小结 参考书目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 1.设计任务 本次所要加工的零件为轴承座,以下为轴承座示意图: 材料:45号钢 零件生产纲领:中等批量 2.零件工艺性分析 零件材料为45号钢,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调质处理后零件

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以下是轴承座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考虑到轴承孔的平行度公差,Φ47K6003 .0013 .0+-mm 轴承孔可以 用铣镗床镗孔; (2).轴承孔的侧面和和其他端面都可以考虑用铣床进行加工; (3).工件底面的平面度公差和底面的粗糙度要求,底面需要进行精加工铣削。 (4).两个Φ8的定位销由于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有需要进行精加工。 3.毛坯的选择 由于零件的材料为45钢,零件的形状规则,同时由于零件属于中批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为了便于生产故选用模锻毛坯。 模锻加工工艺的几点优势:①由于有模膛引导金属的流动,锻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②锻件内部的锻造流线比较完整,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③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节约

轴承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序言……………………………………………………… 三、零件工艺分析…………………………………………… 四、确定生产类型…………………………………………… 五、毛坯选择和毛坯图说明………………………………… 六、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七、工艺路线的制定………………………………………… 八、工序间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九、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 十、心得与体会………………………………………………十一、参考资料书目……………………………………………

蚌埠学院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层次:本科专业:2011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本 6

任务书审定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 年 6 月 3 日学生(签字) 1轴承盖的工艺性分析 1.1轴承盖用途 轴承盖的主要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防尘和密封,除它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它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滚动体保持架等易损件受外力作用而损坏。轴承盖零件图如图1所示。

图1 轴承盖零件图 1.2轴承盖的技术要求 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均为Ra12.5。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度,在静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表1 轴承盖零件技术要求表 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mm 及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Ra/μm 形位公差/mm

深沟球轴承设计方法

深沟球轴承设计方法 1 外形尺寸 1.1 轴承的基本尺寸d 、D 、B 按GB/T 273.3的规定 1.2 装配倒角r 1、r 2按GB/T 274的规定 2 主参数的设计方法 2.1 钢球直径Dw Dw=Kw (D-d ) 取值精度0.001 为保证钢球不超出端面,要考虑轴承宽度B 。 Kw 取值见表1 表1 Kw 值 2.1.1 常见钢球直径可查GB/T 308 2.1.2 计算出Dw 后,应从中选取最接近计算值的标准钢球值,优先选非英制。 2.2 钢球中心圆直径P P=0.5(D+d ) 取值精度0.01 2.3 球数z 式中ψ为填球角,计算时按表2取值 直径系列 公称内径 8、9、1 2 3 4 ≤35 0.24~0.31 0.29~0.31 0.28~0.32 0.25~0.31 超过 35~120 0.25~0.32 0.31~0.32 0.32 0.25~0.32 超过120~120 0.24~0.30 0.26~0.31 0.29~0.31 0.25~0.30

表2 ψ值 2.4额定载荷的计算 2.5最后确定Dw、P、z的原则 2.5.1满足额定载荷的要求。 2.5.2应最大限度的通用化和标准化,对基本尺寸相同或相近的 承应尽可能采用相同的球径、球数。 2.5.3保证保持架不超出端面,对D≤200mm的1、2、3系列轴承要考虑安 防尘盖与密封圈的位置。优化设计时轴承兜孔顶点至端面的距离a b应满足如下要求: D≥52~120 ,a b≥2 ;D≤50 ,a b≥1.50 D>125~200,a b≥2.5。 2.5.4填球角ψ的合理性。大批生产并需自动装球的轴承ψ角宜取 186°左右,为了使z获得整数并控制ψ角,允许钢球中心径适当加大至最大不得大于P+0.03P。 2.6 实取填球角ψψ=2(z-1)sin-1 (Dw/P) 实取填球角ψ下限不得小于180°,上限应满足下列要求: 8、9、1系列ψ≤195°2系列ψ≤194° 3系列ψ≤193°4系列ψ≤192°

轧辊轴承座拆卸装置设计与分析毕业设计

轧辊轴承座拆卸装置设计与分析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1) 1.1轧机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1.1轧机技术国外发展 (1) 1.1.2国内轧钢技术的发展 (3) 1.2轴承座拆卸技术 (3) 1.2.1传统轴承座拆卸技术 (4) 1.2.2国际上采用的轴承座拆卸技术 (4) 1.3本文的研究 (4) 1.4本章小结 (5) 2轴承座拆卸装置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 (6) 2.1轴承座拆卸装置工作原理 (6) 2.2轴承座参数的计算 (7) 2.3小车装置及升降平台参数计算 (7) 2.3.1小车车轮的选择 (7) 2.3.2车轮疲劳强度计算 (7) 2.3.3液压缸的选择 (8) 2.4大车装置参数计算 (10) 2.4.1大车装置车轮的选择 (10) 2.4.2大车装置车轮的校核 (10) 2.4.3电动机的选择 (10) 2.4.4减速器的选择 (11) 2.5本章小结 (12) 3拆卸装置结构设计与制造 (13) 3.1拆卸车整体结构设计 (13) 3.2小车装置设计与制造 (13) 3.2.1小车装置结构设计 (13) 3.2.2小车装置制造方式选择 (14) 3.3大车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和制造 (15) 3.3.1大车驱动方案设计 (15) 3.3.2大车装置传动方案的设计 (16) 3.3.3大车车架制造方式的选择 (16) 3.3.4大车装置整体设计 (17) 3.4本章小结 (17) 4拆卸装置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 (19) 4.1拆卸装置结构模型 (19) 4.1.1大车装置的三维建模 (19) 4.1.2小车装置的三维建模 (21)

轴承测量仪操作手册

BVT型轴承振动测量仪操作手册 编制:安代明 2005年5月9日

BVT型轴承振动测量仪操作步骤与测量标准 技术条件 1.测量轴承尺寸范围:BVT—5 内径φ5~60mm BVT—6 内径φ65~120mm 2.测值范围:0—10000μm/s 3.频带划分:低频带50~300HZ;中频带300~1800 HZ; 高频带1800~10000HZ; 4.主轴转速:1800±36r/min 一.测量放大器的启动与校准 1.按下电源开关,指示灯亮。 2.分别按动低频量程选择键,中频量程选择键和高频量程选择键于1000μm/s档位。 3.拉出增益旋钮。 4.按动功能选择键的低频键,然后旋转增益旋钮,使校准数显表显示数字为708,此时,低频带表头示值应在1000±40μm/s范围内。然后逆时针旋转校准旋钮,使校准表显示为0。 5.按动功能选择键的中频键,然后旋转增益旋钮,使校准数显表显示数字为696,此时,中频带表头示值应在1000±

40μm/s范围内。然后逆时针旋转校准旋钮,使校准表显示为0。 6.按动功能选择键的高频键,然后旋转增益旋钮,使校准数显表显示数字为491,此时,高频带表头示值应在1000±40μm/s范围内。然后逆时针旋转校准旋钮,使校准表显示为0。 7.校准完毕,如果一切正常,则将功能选择键置于测试(T)档,并把校准增益旋钮推进。 注意:每天测试前校准一次。在进行上述校准时,若校准示值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通知制造单位进行调试。 二.测量放大器定值调整(供快速测量使用) 1.推进增益旋钮。 2.低频带定值调整。 a.按照轴承在低频带的允许极限值,选择低频带量程。 b.按动功能选择键至低频档位置。 c.旋转增益旋钮,使低频带表头示值等于其允许极限值。 d.调节低频带预置旋钮,使其指示灯刚刚发红光。 3.中频带定值调整。 a.按照轴承在中频带的允许极限值,选择中频带量程。 b.掀动功能选择键至中频档位置。 c.旋转增益旋钮,使中频带表头示值等于其允许极限值。 d.调节中频带预置旋钮,使其指示灯刚刚发红光。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轴承座车孔专用夹具及工艺设计 姓名:Xxx 学号:Xxx 年级:三年级 专业:Xxx 学生类别:四年本科 指导教师:Xxx 教学单位:农业大学工学院 2012 年5月29 日 轴承座工艺设计

【摘要】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始终与传动的方向保持一致(比如电机运转方向),并且保持平衡;,轴承座的概念就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 成本.至于形状,多种多样,通常是一个箱体,轴承可以安装在其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电器等高速发展的领域。本次课程设计设计的课题就是轴承座的设计,是在学完汽车制造工艺学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关键词】轴承座工艺规格设计夹具设计工序工艺性 目录 前沿……………………………………………………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一、设计任务 (1) 二、工艺性分析 (2) 2.1零件的作用 (2) 2.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 三、工艺规程设计 3.1零件材料 (3) 3.2毛坯选择 (3) 3.3基准的选择 (7) 3.4制订工艺路线 (8) 3.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10) 四、夹具设计 (12) 4.1提出问题 (12) 4.2夹具设计 (12) 五、设计心得 (17) 六、参考文献 (18)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在学完了机

深沟球轴承设计

深沟球轴承设计计算 Ⅰ.编制说明: 1.沟道曲率半径必须满足Rimax<,Remax<,且Rimax

9. JB/T 10239-2001 滚动轴承零件冲压保持架技术条件 10. CSBTS 滚动轴承零件深沟和角接触球轴承套圈公差 11. CSBTS 深沟和角接触球轴承套圈沟形公差 12. CSBTS 深沟及角接触球轴承套圈沟道圆形偏差 设计轴承型号:6020 一. 轴承的基本(外形)尺寸的确定 依据型号算d,查GB(GB 276-1994,GB 274-2000) 可知D、B、r 轴承公称内径d=(mm) 轴承公称外径D=(mm) 轴承公称宽度T=(mm) 轴承单向最小倒角rsmin=(mm) 二、滚动体直径的设计 钢球直径Dw按下式计算: Dw=Kw (D-d) Kw分档取值见表1,Dw的取值精度为. 计算出Dw后,应从表2中选取接近计算值的标准钢球尺寸. 表1 Kw值 直径系列 100200300400 d(mm) d≤35~~~~ 35<d≤120~~~~ 20<d≤240~~~~ 标准钢球直径Dw mm 见GB/T 308-2002 滚动轴承钢球钢球与保持架中心圆直径Dwp

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技术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生产纲领: 5000件 生产类型:批量生产 内容: 1.产品零件图 1张 2.产品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 毕业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目录 前言…………………………………………………………………………………………… 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二、确定生产类型………………………………………………………………………… 三、确定毛坯……………………………………………………………………………… (一)、确定毛坯的种类……………………………………………………………… (二)、绘制铸造件毛坯图…………………………………………………………… 四、工艺规程设计…………………………………………………………………………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工装设计分析提设计任务书…………………………………………………………… 六、小结………………………………………………………………………………………… 七、主要参考文献………………………………………………………………………………

轴承检测装置的外观设计

2013年机械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航空航天、家用电器、办公机械和高科技等领域,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为了保证轴承质量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国内现有的轴承检测装置一般多为国内几大轴承研究所的产品,具有检测精度高、机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但是现有的轴承检测装置一般只能进行单个轴承检测,检测效率很低。这必然不能满足轴承厂家对轴承全产品检测的要求。这种方式也必然给轴承的质量留下了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满足轴承全产品检测的要求,研制一种检测效率高、基本实现自动化的轴承检测装置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轴承检测装置的外观设计是否先进,将直接影响到轴承产品质量的准确性、可靠性、效率以及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所以本文的重点是轴承检测装置的外观设计,包括给料装置,上料推力装置,轴承分选装置,及设备外观造型设计。设计工作内容如下:1)查阅国内外轴承检测设备发展情况,研究了国内外目前使用的轴承检测装置的机构特点,对其外观设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针对论文的要求及自动化结构设计思想,检测装置上设计了,给料机构,推力上料机构,分拣机构。 3)对设备运行环境中振动形式进行分析,根据结构特点研究设备具体减振、隔振工艺,降低基础设备振动,保证设备检测精度高低。 关键词:轴承;给料;上料;分拣;外观造型

Abstract The bearings are an important parts of moder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defense, aerospace, household appliances, office machinery and high-tech field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bearings must be rigorous testing .The existing bearing inspection device for the products of several major domestic Bearing Research Institute , with a high precision mechanism is simple , easy to operate , but the existing bearing inspection device generally only a single bearing detection , detection efficiency is low .This certainly can not meet the bearing manufacturers bearing product testing requirements , the domestic bearing factory detection sampling , this approach also inevitably left a security risk to the quality of the bearing . Therefore, in order to meet the testing requirements of the bearing ,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 detection efficiency , bearing inspection device for the basic realization of autom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 Therefore, bearing inspection device design is advanced ,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ize of the bearing product quality , accuracy , reliability , efficiency and labor intensity . Therefore ,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 design of the bearing inspection device , including feeding device feeding thrust bearing sorter , and appearance of the equipment design . Designed to operate as follows : 1)development home and abroad bearing testing equipment , bearings currently in use b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tection device ,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design structure ; 2)for the paper requirements and automation structure design ideas , design detection device , a feeding mechanism , the thrust on the feeding mechanism, sorting institutions . 3)the form of vibration source device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alysis , specific vibration isol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the equipme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equipment , reduce equipment foundation vibration , ensur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equipment , and gives the device - specific use of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 Key words: bearings ; feeding ; feeding ; sorting ; appearance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1年7月5日

前言 轴承座的工艺规程设计是根据轴承座的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序和所使用的机床编写的,主要包括毛坯分析、方案制定、机床选择等内容。 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图、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CAD/CAM等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又经过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环节,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又一次更系统更全面的应用、巩固与深化。对于机械制造方向的学生,为了更好的接触真正的生产加工,步入社会,这次设计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零件的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艺规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确定轴承座毛坯的制造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选择精基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选择粗基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选择加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毛坯尺寸的确定及毛坯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UG轴承座毕业设计说明书

中州大学UG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轴承座 班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班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含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1年01月06日

目录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1) 二、选择电动机 (2) 三、传动零件的计算 (7) 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7) 2)减速箱的设计计算 (10) Ⅰ.高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0) Ⅱ.低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4) 四、轴、键、轴承的设计计算 (20) Ⅰ.输入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0) Ⅱ.中间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5) Ⅲ.输出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9) 键连接的校核计算 (33) 轴承的校核计算 (35) 五、润滑与密封 (37) 六、箱体结构尺寸 (38) 七、设计总结 (39) 八、参考文献 (39)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设计参数: 设计要求: 1).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2).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3).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设计容: 1.装配图1; 2.零件图3; 3.设计说明书1份。 说明: 1.带式输送机提升物料: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炭等; 2.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3.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4.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

装置分布如图: 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 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的工作效率为: d w d P P η= d P -电动机功率;w P -工作机所需功率; 工作机所需要功率为: w Fv P 1000 =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42d 1234ηηηηηη= 按表2-3确定各部分效率: V 带传动效率97.01=η,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20.97η=, 三 相电压 380V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承的设计及校核

第七章轴承的设计及校核 7.1轴承种类的选择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吴宗泽罗圣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P62 滚动轴承由于采用两端固定,采用深沟球轴承。型号为6303和6300。 7.2深沟球轴承结构 深沟球轴承一般由一对套圈,一组保持架,一组钢球组成。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生产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轴承。 该类轴承主要用来承受径向负荷,但也可承受一定量的任一方向的轴向负荷。当在一定范围内,加大轴承的径向游隙,此种轴承具有角接触轴承的性质,还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 深沟球轴承装在轴上以后,可使轴或外壳的轴向位移限制在轴承的径向游隙范围内。同时,当外壳孔和轴(或外圈对内圈)相对有倾斜时,(不超过8~—16~根据游隙确定)仍然可以正常地工作,然而,既有倾斜存在,就必然要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深沟球轴承与其它类型相同尺寸的轴承相比,摩擦损失最小,极限转速较高。在转速较高不宜采用推力球轴承的情况下,可用此类轴承承受纯轴向负荷。如若提高其制造精度,并采用胶木、青铜、硬铝等材质的实体保持架,其转速还可提高。 型号 内径d 外径D 宽度B 倒角r 额定负荷kN 钢球极限转速rpm 重量 kg mm inch mm inch mm inch mm inch 动态静态数量大小油脂油 635 5 .1969 19 .7840 6 .2362 0.3 .012 2.34 0.885 9 2.381 34000 40000 0.008 6300 10 .3937 35 1.3780 11 .4331 0.6 .024 8.20 3.50 7 6.350 15000 21000 0.053

轴承座课程设计

机械加工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班级 设计者 指导教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生产纲领:5000件 生产类型:批量生产 内容: 产品零件图1张 产品毛坯图1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 5.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目录 前言……………………………………………………………………………………………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二、确定生产类型………………………………………………………………………… 三、确定毛坯……………………………………………………………………………… (一)、确定毛坯的种类……………………………………………………………… (二)、绘制铸造件毛坯图…………………………………………………………… 四、工艺规程设计…………………………………………………………………………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工装设计分析提设计任务书…………………………………………………………… 六、小结………………………………………………………………………………………… 七、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包括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全面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今年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 书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刘亮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8)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生产纲领: 5000件 生产类型:批量生产 内容: 1.产品零件图 1张 2.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1. 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上紧定螺丝,以达到内圈周向、轴向固定的目的但因为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用于轻载、无冲击的场合。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为轴承支架,安装轴承,形状一般,精度要求并不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见附图1) (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底座底面的精度为、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均为,轴承座的顶面为。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度,在静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2.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轴承座零件的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零件的质量不足100Kg,查第7页表,可确定该零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采用专用工装。 3.确定毛坯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9。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4. 工艺规程的设计 .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零件图纸及零件的使用情况分析,知Φ的孔,轴承端面、顶面、Φ16 及Φ12的孔等均需正确定位才能保证。故对基准的选择应予以分析。

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范设计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加工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班级 06111 设计者 指导教师兰建设 2008年10月27日至10月31 日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生产纲领: 5000件 生产类型:批量生产 内容: 1.产品零件图 1张 2.产品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目录 前言……………………………………………………………………………………………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二、确定生产类型………………………………………………………………………… 三、确定毛坯……………………………………………………………………………… (一)、确定毛坯的种类……………………………………………………………… (二)、绘制铸造件毛坯图…………………………………………………………… 四、工艺规程设计…………………………………………………………………………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工装设计分析提设计任务书…………………………………………………………… 六、小结………………………………………………………………………………………… 七、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