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通州区产业发展规划

通州区产业发展规划

通州区产业发展规划
通州区产业发展规划

通州区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08-09-10 文章来源:政府办公室【字号大中小】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截至200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2亿元,增长12%。税收总额实现63.3亿元,增长36.6%;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8.2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34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5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创汇额分别达到9500万美元和6.7亿美元,年均增长13.5%和20%。

(二)三次产业稳步协调发展。

截至2007年,全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1亿元、78.2亿元和61.2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7∶50∶43,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现代物流、汽车零部件、食品、出版发行、包装印刷等产业初步呈现集聚发展态势。2007年,两烟、苏宁、李宁、蒙牛五大企业拉动财税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项目引进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区按照"引大、引强"的思路,聚集了一大批符合新城定位的产业项目。2001-2007年,全区累计引进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742个,投资总额39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4个,外资项目73个,盘活闲置资源512处,盘活闲置资产25.7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9.6万个。

引进了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等总部企业;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三辰动漫等文化创意企业;北京烟草物流中心、香港嘉柏、招商局物流等物流企业;蒙牛、雨润、好利来等食品企业;家乐福、易初莲花、贵友等商业企业;北京摩比斯变速器、北京比亚迪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创展家居示范园、东易日盛装饰集团等家居建材企业;北京桑德环保产业集团、北京汇宸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等环保企业;美国宝洁、德国比泽尔、墨西哥宾堡集团、韩国摩比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新希望、星湖园、东升方圆等农业企业。

(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例如:颁布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区名牌战略实施意见》;评选和表彰了投资通州十大杰出人物和十大品牌企业;举办了中国运河文化节、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通州区投资环境百日宣传活动、通州商务年会等100余场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京港洽谈会等200多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外会展活动。这些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全区投资环境,提升了通州作为北京新城区的知名度,促进和加深了外界对通州的了解。

二、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北京规划修编为我区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通州是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会展等功能。北京规划修编提升了我区城市定位,为我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环渤海经济发展国家战略为区域合作拓展了新空间。

通州地处环渤海核心区域,以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面向首都、辐射京津冀的区位优势,必将成为主城区功能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成为服务于首都、服务于环渤海的区域服务中心。

(三)奥运经济的兴起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带动大量基础设施投入和多方位的产业需求,有利于吸引国际产业和关键要素向北京集聚。通州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在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四)奥运后经济发展为新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据北京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通州新城规划,在"十一五"开局3年内,我区已经在新城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奥运后,我区将全面启动新城建设,成为北京奥运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地。

三、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全区发展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一)经济实力较弱,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整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和增长速度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的拉动力不足。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偏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增长的能耗、水耗还相对较高,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仍需进一步努力。

(二)产业集中度低,主导产业不突出。

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不高,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不够突出,缺少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和大型企业。区域产业布局相对比较分散,很难发挥聚集效应,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经济结构与新城功能定位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消费性服务业还不能满足市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发展迟缓。

(三)区域比较优势不足,符合新城规划的国家及市级城市功能项目和产业项目严重匮乏。

在全市产业发展布局中,生产要素聚集的比较优势不突出,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缺少符合新城功能定位的国家及市级城市功能和产业项目。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规模总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城市节点建设缓慢,区域融合度不高。

北苑、朝阳北路东起点、北关、果园、通马路京沈出口(纵深至果园环岛)等区域是我区联系主城区,联系顺义、亦庄新城的重要节点;马驹桥、永乐是京津冀、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节点。上述节点市政基础设施齐备,交通路网优势突出,但多为老城改造,资源成熟度不足,重点对接项目进展尤为迟缓。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建设"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和滨水宜居新城"为主要任务,坚持"优化提高一产、二三产业并重、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思路,贯彻落实"坚持高端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集群发展、坚持品牌发展"的发展战略,打造特色明显、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关联配套、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摸索出一套区别于其他区县,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通州新城与首都和环渤海区域间的相互融合、互动和错位发展。

二、规划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兼顾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递次推进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保证土地、人力资源、电、水、气等生产要素能够持续供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推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有序退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统筹安排,有效调控原则。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近期重点引进和培育符合新城规划和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和产业项目。促进产业在内容上和空间上向三条产业带集聚,提升农民就业基地的产业承载能力。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在产业布局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策、财税、户籍、补贴等方式,积极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合理引导"投资、消费、出口"三大

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内、外资以及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协调发展。

(三)错位融合原则。

将我区的产业布局放在首都、环渤海乃至全国、世界的更大视野中考虑,实现新城与首都、与环渤海区域之间的互动衔接、整体融合和错位发展。实现我区城市功能和产业的共同发展。

第三部分产业结构导向

坚持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导向作用,按照功能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大力培育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高端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光机电、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突出发展高端商务、文化创意和现代物流三大产业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通州处于长安街中轴线和东部发展带的节点之上,是重点发展的新城,是东部发展带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是服务京津城镇走廊、面向环渤海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会展等功能。按照北京规划,我区将主要发展以下产业:

(一)高端商务。

1.企业总部鼓励全区引进和培育企业总部、企业区域总部和企业职能总部(结算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注重发展企业家俱乐部、商务会馆、企业家沙龙等商务配套项目,聚集企业家资源,搭建企业家交流合作的平台。

2.金融服务按照北京市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通州商务园--北京四大金融后台服务区之一的优势,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风险投资、金融后台、财务公司、典当等行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作为种子项目落户我区。

3.主题休闲娱乐积极引进大型主题公园项目,以大项目为载体和带动,推进新城综合服务产业全面发展,增强新城综合服务功能。

4.国际商务会议和活动积极引进大型商务会议和活动项目,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议场馆,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商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培育标志性商务会议和活动品牌。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举办和承办面向首都、环渤海、全球的知名商务会议和活动。

5.国际医疗康体按照北京规划,引进和培育一个集国际综合医院、国际医学教育与交流、国际医疗研究、医药研发为一体的国际医疗康体中心。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服务能力最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医疗康体中心,是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医疗康体研究、学术交流和医疗服务的平台,可以为来华国际友人和全国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二)文化创意产业。

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努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鼓励全区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当代原创艺术、出版发行、动漫网游、文艺演出、创意设计、广播影视等具有集聚效应的文化创意产业。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争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利用连片闲置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三)现代物流产业。

积极发展高端、高辐射的现代物流业。大力引进"总部+物流"、"生产基地+物流"、"展示交易+物流"型项目。着力与空港和朝阳口岸形成物理和软件连接,共同形成环渤海的总部加物流的服务中心。

二、培育壮大光机电一体化、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环保四大产业

(一)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以中关村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培育第三代移动通讯、半导体照明材料、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机器人及应用系统、新型传感器、光电显示等产业。

(二)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以中关村金桥科技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培育节能、节水、降耗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代表的环保产业。

(三)汽车零部件产业。大力引进汽车核心零部件、汽车电子、智能运输系统、洁净能源汽车等产业。

三、优化提升现代制造业

(一)制造业。优化提升加工制造业,着力培育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数控机床、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机械、电子专用装备等产业。

(二)都市工业。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现代都市工业。鼓励发展食品、包装印刷、家居家装、服装服饰、工艺美术、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品牌企业。

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一)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会计、税务、审计、评估等经济鉴证类中介组织;律师、仲裁、公证等法律中介组织;企业管理、信息咨询、项目管理等咨询类中介组织;资产评估、团体和个人理财等金融和资本服务类中介组织;体育、旅游、会展等文体艺术服务类中介组织。

(二)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鼓励重点引进和培育国家及市级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中试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业。鼓励重点引进和培育信息增值服务、信息处理中心和网络服务业。

(三)服务外包。鼓励引进和培育软件研发外包、金融后台服务外包、医药研发外包、财务外包、行政管理及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客户服务中心等产业。

五、优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完善区域服务能力

(一)房地产。优化房地产业结构,引导全区房地产业向城市功能建筑、商业地产和商务地产转变。鼓励发展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鼓励发展高档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度假村等商务地产项目。通过房地产的发展带动建筑规划、建筑设计、产权交易、装饰设计等产业链的形成。

(二)旅游业。依托运河形成的生态和文化优势,积极发展主题休闲娱乐旅游、生态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

(三)商业服务。鼓励发展服务于首都和环渤海地区的专业市场和商品交易中心。鼓励发展引进型消费,促进外来企业、消费者、人才和资本在我区聚集,拉动贸易和消费。引进和培育服务于市民的高档百货、购物中心和品牌商业;鼓励发展商业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

六、做优做精都市型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性农业,培育壮大生产性农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重点发展有机特色林果、高效养殖、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设施栽培、优质高档苗木花卉、城市景观农业、农业主题公园、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籽种农业。鼓励发展宠物研究、育种、展览、培训、养殖、交易、医疗等产业。

七、大力发展新经济

加强新经济研究,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和产业转移趋势,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和措施。鼓励发展新能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八、鼓励退出劣势产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近阶段,逐步对新城范围内低产出、低效益、工艺技术落后、无竞争实力的产业进行产业升级、改造或逐步退出。在新城范围内,限制引进新的工业项目(工业开发区除外);鼓励新城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将其土地开发为符合新城规划的项目。

第四部分产业空间布局

在市场导向和政府规划的作用下,我区形成了以功能区、产业园为依托的三条产业带和"以城市功能节点"、"特色经济区域"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原则,积极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重点功能区和产业园有效汇聚。重点建设若干专业集聚区,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有效疏解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功能与产业空间布局的和谐发展。各乡镇、产业园区应以此规划为指导,制定体现区域特色的产业规划细则,形成规划匹配、导向科学、协作高效的协调机制,实现全区产业空间的合理化布局。

一、五大功能区

按照新城空间布局,坚持统筹安排、梯度推进、重点突破、综合开发的原则,以运河为核心,启动五大功能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做强产业载体,聚集高端人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建设通州新城奠定基础。着力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符合功能定位的项目建设,全面带动重点区域的发展。

(一)商务总部功能区。在新城西北部地区,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一批企业总部,发展与CBD功能互补的商务总部区。在温榆河沿岸开发建设低密度、园林式、高科技、总部型商务园。

(二)运河核心功能区。地处新城中心,地跨运河两岸,规划面积25.8平方公里,一期开发15.8平方公里。引导发展企业总部、商贸金融、文化创意、传媒、旅游度假等产业。形成通州新城商务核心。

(三)医疗康体功能区。地处运潮减河以南、六环以东,引导发展国际医院、医学研究、康体服务、职业培训等产业。形成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医疗康体服务中心。

(四)主题休闲功能区。在新城西南部地区,规划12.04平方公里主题休闲功能区。引导发展以影视文化、娱乐休闲、专业会展为内容的商务娱乐新区。规划建设高科技与娱乐相结合、服务于东北亚区域、具有国际水平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适时启动专业会展、专业服务等功能型项目建设。

(五)行政服务功能区。在运河东大街两侧地区,规划11.56平方公里行政办公、综合服务功能区。引导发展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标志性市民休闲文化设施,合理布局学校、档案馆等公共服务及商业配套等现代城市功能设施,形成行政办公、综合服务功能区。

二、八大产业园区

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引导产业聚集发展。依托现有基础,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积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各类园区为依托,引导产业聚集发展。

(一)通州商务园。地处永顺镇,是北京市四大金融服务后台区之一,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引导发展企业总部、金融服务等产业。

(二)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地处新城东北部,北京第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约14.6平方公里。引导发展动漫、创意设计、原创艺术等文化创意产业。

(三)中关村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地处六环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交汇点,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引导发展微电子、光电子、汽车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仪器仪表、激光技术、数控机床、印刷机械、医疗设备、半导体材料等产业。借助中关村园区的政策和品牌优势,以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引导产业聚集发展,逐步增强品牌效应。

(四)中关村金桥科技产业基地。地处六环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交汇处,规划面积15 平方公里。借助中关村园区的政策和品牌优势,引导发展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都市型工业等产业。

(五)通州物流基地。地处通州马驹桥镇,规划面积5.04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总部+物流"、"生产基地+物流"、"口岸+物流"型项目。增强基地辐射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构建完整的商服配套体系,建成国际化、综合型高端物流产业基地。

(六)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地处通州区东南部西集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4.85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机械、包装、印刷等产业。

(七)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地处通州区东南部张家湾镇,借助地处新城范围内的优势,优化提升园区品质。规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机械电子和生物制药等产业。

(八)北京永乐经济开发区。地处通州区东南永乐店镇,是京津城镇带的重要节点,通州新城面向环渤海、联系京津冀的门户。园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生物工程、新医药等产业。

三、其他产业集聚区

(一)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地处台湖镇,北京第二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引导发展出版发行、版权

贸易、出版物交易和配送等产业。形成亚太地区最大的出版物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场。

(二)商务会展区。地处南部新城,引导发展国际商务会议和活动项目。加快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议场馆,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商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培育标志性商务会议和活动品牌。

(三)聚富苑民族产业发展基地。地处通州区东南于家务乡,规划面积9.58平方公里。充分借助区位交通、民族地区扶持政策和毗邻亦庄的产业优势,引导发展智能电气和医疗器械等产业。

(四)漷县产业集聚区。地处通州区东南部漷县镇,规划面积3.98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新型建材、家具、印刷等都市型产业。

四、打通重要节点,实现区域融合

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加快推进新城与北京中央商务区、亦庄新城、顺义新城、京津冀相连接的关键节点、功能区和产业区的开发建设,协调周边区域分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优先促进北苑地区、北关地区、果园环岛等内部重要节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区域融合和整体发展。尊重市场规律,打开瓶颈点,做好内容,连接高端区域,承接首都经济的延伸融合和梯次传递。加强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带在空间和产业上的联动,形成以功能区为依托,以产业带为主导的联动发展格局。

五、特色区域利用指导

特色区域是发挥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空间合理化布局的重要内容。通州特色区域涵盖了以生态水系为依托的滨水区域、以交通干线为支点的高速区域、以城市轨道为支撑的轨道区域、以首都机场为带动的临空区域,以及新城范围内楼宇的建设和使用。各相关单位在紧密围绕三条产业带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框架的同时,应依托优势,做好特色区域的规划和利用,发挥特色产业在跨越式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六、土地保障供应和产业发展空间预留

为推动通州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相关部门应切实保障新增建设用地合理有序的供应,保证空间与产业发展同步,并根据实际情况预留产业发展用地,以满足未来重大项目和新经济项目的建设需要。

七、整合各项资源,充分利用空间

各相关部门应对不符合新城规划,经济和社会效益差的企业,通过淘汰、置换和退出等方式整合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同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林地,历史文化遗迹核心保护区,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地下水源核心区,以及其他重要设施用地。

第五部分时间指导

规划期限为2008年-2015年,近期2008年-2010年,后期2011年-2015年。在时间上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制定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科学引导全区产业持续均衡发展。

一、近期规划

从2008年至2010年,紧紧抓住2008奥运会和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机遇,积极承接主城区功能和产业转移,全力推进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体制健全、投资环境优良、产业结构合理、区域经济总量提升"的新城产业雏形。

预计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3 亿元,年均增长约16%。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时期的8∶52∶40调整为7∶43∶50。

近期,着力做好以下六项主要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产业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乡镇、园区产业规划和产业详细规划。二是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体制。建立产业规划管理、实施、监管机构,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功能区和产业园区配套设施。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投资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信用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开发、安全保障等软环境。四是加强重点功能节点和功能区建设。推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促进功能节点、功能区和产业园区土地的一级开发、储备和上市。五是加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引进一批符合新城功能定位的国家及市级重点项目,一批具有较强产业带动作用的"种子项目",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六是加强宣传推介。策划实施高档次、高水平、高影响力的城市宣传推介活动,打造统一城市品牌,提升新城知名度。

二、后期规划

从2011年至2015年,举全区之力全面推动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建成"支柱产业清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区域融合度和服务能力提高"的新城产业框架。

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9亿元,年均增长约 15%。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一五时期的7∶43∶50调整为7:23:70。

后期,着力做好以下主要工作:一是加强旧城改造和土地储备。在新城规划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的退出工业企业、污染源和低档市场,促进土地一级开发,为大项目储备资源。二是全面推进功能节点、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引进和培育种子项目,带动运河核心功能区、商务园、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医疗康体功能区、商务会展区、主题休闲功能区的整体开发,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引进和培育大型产业项目,带动产业园区的产业升级,初步形成光机电、新能源和环保、都市工业、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三是加强区域融合,积极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积极融入首都、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合作与发展,奠定通州在环渤海区域服务中心的位置。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为实现规划中的产业结构导向和空间布局,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形成规划先行,保障得力,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品牌发展的良好局面,须进一步落实促进产业发展的各项组织协调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制定实施保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规划执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建立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大项目服务联席会议、土地供应保障、项目评估准入、企业退出、项目服务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切实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简化项目审批程序。

三、完善政策保障

深入研究整合国家、北京市、相关区域及通州区现有产业政策,建立政策实施监督平台,健全产业政策导向体系,落实各项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现行政策。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制定奖励和扶持大项目、总部企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的政策。

四、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加大区域投资发展环境、支柱产业、特色区域包装宣传力度。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策划高水平、高档次、高质量的城市宣传推介活动,打造既能承载运河文化底蕴又能凸显通州新城特色的城市品牌。

名词解释

1.高端商务指现代服务业的中高端环节,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主要包括企业总部、金融服务、商务会展、国际贸易等产业。

2.R&D R&D是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简称,指"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发展"或"研究与试验性发展"。它是为了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并探索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一国的R&D水平体现着一国的政治经济实力,一个企业的R&D水平,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国际上的著名企业都把R&D视为企业的生命,无不投巨资于R&D.据资料显示,1996年,通用汽车(GM)的R&D经费为64.13亿美元,占销售额的5.6%;朗讯(Lucent)的R&D经费为41.19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1.6%。

3.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 ?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

4.城市综合体指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如:万达商业广场、东方广场。

5.服务外包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蓝领外包"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白领外包"亦称"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其中技术开发与支持的外包一般采用一次性项目合同的方式寻求第三方专业公司的服务,称为"合同外包";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多通过签定长期合同的方式交由专业外包提供商进行,称为"职能外包"。

6.一、二、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泛指模拟蜂窝移动电话,也就是我们曾经熟悉的大哥大,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数字型窄带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目前全球广泛采用的移动通信供应模式。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3G,指以卫星移动通信网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结合,形成一个对全球无缝覆盖的立体通信网络,满足城市和偏远地区不同密度用户的通信需求,并能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

7.智能运输系统就是将信息处理、通讯、控制以及高科技的电子技术等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交通运输网络中。旨在将道路管理者、用户、交通工具及设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交通运输网络效率。它与传统的交通管理系统一个最显著的区别是,将服务对象的重点由以往的管理者转向道路使用者,即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向道路用户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便捷的服务,以减少交通堵塞,从而达到提高道路通过能力的目的。

8."总部+物流"、"生产基地+物流"、"展示交易+物流"是通州现代物流业的三种典型发展模式。"总部+物流"模式是指把发展总部经济与现代物流业相结合,引进总部型物流企业。典型代表是苏宁电器总部。"生产基地+物流"模式是指生产型企业在建设生产基地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地区性物流配送中心。典型代表是北京烟草物流中心和蒙牛集团。"展示交易+物流"模式是指把某一类产品的展览展示、交易结算与物流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体化经营格局。典型代表是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

9.金融后台是指与金融机构直接经营活动(即前台)相对分离、并为前台提供服务和支撑的业务部门,主要包括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等。为促进金融后台服务发展,北京市重点规划建设朝阳金盏、海淀稻香湖、通州新城商务园和西城德胜科技园四大服务区。

10."三高"企业即"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2007年北京工促局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关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见》,提出坚决退出不适宜在北京发展的劣势产业和"三高"企业,实现北京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楼宇经济是一种城市经济形态。通常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发、出租、出让楼宇引进各种类型企业,从而引进税源,形成经济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楼宇中的企业主要从事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咨询业、软件开发与信息服务、广告策划、影视制作、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

12.控规即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道路和工程管线位置、空间环境等控制性指标作出具体安排的规划。

13.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建筑形态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14.土地储备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

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

15.土地一级开发是指政府委托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及分中心,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年度土地一级开发计划,对确定的存量国有土地、拟征用和农转用土地,统一组织进行征地、农转用、拆迁和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为。

16.现代服务业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组起草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提出了服务业的分类框架,共将服务业具体划分为4个大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又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等;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17.新经济指"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主要包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概念。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6日信息来源: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本规划所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技术与装备、节能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与装备和服务,环境治理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 一、产业基础和优势 2009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52.8亿元,占全年GDP的6.74%,其中新能源117亿元,节能68.1亿元,资源循环利用36.3亿元,环境治理31.4亿元,形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一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现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5亿元的企业4家,过亿元的企业26家。我市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技术、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装备制造技术、能量计量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技术等居国内领先。2009年,长沙光伏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太阳能光伏装备产品占国产设备80%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太阳能制造装备龙头供应商,主要核心企业中电四十八所先后成功开发了扩散炉、刻蚀机、高低温烧结炉、单晶炉、多晶炉、清洗机等光伏装备。我市居国内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支撑了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机械制造龙头集团企业开始涉入节能环保领域,如长沙中联重科下属的环卫机械分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主营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置成套装备,09年产值超15亿元,已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位;湖南永清集团下辖的湖南永清机械制造公司,是国内拥有烟气脱硝技术及设备制造的大型环保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一批大型专业化设备制造公司,如湖南互创集团,主要制造高低速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组装式循环流化床和复合燃烧机,年产值过10亿元。此外,远大住工为国内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形成了国内唯一完整的住宅工业化体系。 二是环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目前长沙市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下半年几乎所有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都将建设完毕,仅暮云污水处理厂、新港污水处理厂、坪塘污水处理厂、望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计划于2011年结束,四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今年年底完成湘江长沙段8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设,完成47家国控重点污染源联网;从2008年开始对农村垃圾进行清洁工程示范建设,计划于2011年完成长沙四县(市)的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乡镇垃圾收集处置率达40%;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计划于2011年完成对长沙四县(市)的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其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现状讲解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一、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 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其六大领域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 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 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环保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环保产业成为全球环保市场的主要力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重视并持续增加 投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近年来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苏州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 增长率在——之间,2010年节能环保产值规模已超过——元。 苏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06-2010年,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全市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万吨/日,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5%以上。到2011年,我市节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共有3万多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我市正积极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全面升级。 2012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公布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环保产业产业总产值达到 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 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价格、财税、 土地等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苏州市节能环保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环境产业”或“绿色产业”。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 十五章。首先介绍了环保产业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等,接着全面分析了国际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新城规划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批复 通州新城规划的功能定位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发展目标是“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近年来,通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是奥运之年,也是新城建设全面启动之年,市委市政府对通州发展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新城建设非常关注,各种优质资源加快向新城涌动,通州新城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我们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2008年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 高水平建设新城在“新”字上做文章 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配套的要求,突出体现新城建设的新理念、新形象。 加快新城三大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承载能力。一是继续完善开放式路网体系建设。打通与首都机场 联络,完成壁富路──通顺路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环境,配合完成京津二通道、京津城际铁路建设工程,实施京榆旧路、张凤路、徐尹路等工程;优化城区道路循环,实施环路改造等工程;加强通 州生态商务园、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等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实施朝阳北路东延、潞苑北大街、六环西辅路等工程。二是加快建设与新城需求相适应的市政公用设施,加快推进旧城区燃 煤锅炉房整合和河东新城集中供热项目,完善天然气管网,继续推进电气化区建设。三是引进优质资源,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北京二中通州分校、潞河中学分校等名校建设; 推进北京市中医院与通州中医院合作办医;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积极引进大型文化、医疗服务 等设施,增强城市功能。 做足水文章,打造滨水生态环境。近些年不断加强水系生态环境建设,高标准完成运河城市段11.2 公里的生态景观和环境建设,形成北京市独具特色的城市滨水文化景观。今年启动建设运河二期万亩滨 河森林公园,构筑城市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温榆河生态景观,实施温榆河滨河公园工程,构建水绿交融 的滨水生态商务环境。实施京津城际铁路、京津第二高速绿化工程,打造京津绿色走廊。配合建设北京 市东南郊水网工程,逐步实现北运河、凉水河等“五河十渠”的互联互通,促进水系循环,改善生态环境。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实施北运河城市段水环境改善示范项目,实施通惠河北岸截 污工程,启动河东10万吨中水厂建设,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启动重点地区开发,有序推进新城建设。完善土地一级开发工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超前谋划,加快土地储备力度。完善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政策,依法规范征地拆迁工作。推动新城运河核心功 能区、通州商务园、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重点地块一级开发和土地入市工作,适时启动北苑地区、 北关地区、果园环岛等重要节点开发建设,为重大功能性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加快产业发展在“好”字上做文章 落实通州新城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到好字优先,加快发展。 发挥现代物流业聚集优势,打造面向环渤海的区域物流品牌。现代物流业是通州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特色,近年来着力提高物流业的聚集度和贡献力,初步形成“总部+物流”、“生产基地+物流”、“展示交易+

通州区运河规划方案

项目概况 通州运河城市景观区位于北京东部门户——通州,环渤海多条发展走廊的节点,京杭大运河的源头,规划面积15.8k㎡,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以“岛影、塔影、楼影、树影”为总体设计理念,规划形成“河源文化、历史人文、运河风情、运动健康、商务休闲、生态教育”六大功能主题板块,将生态、文化等有机的景观要素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北京地区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城市空间。区域内还设置了媒体制作、文化会展交流、商务商业、办公、高档酒店、国际生态住居、休闲娱乐等多种产业形态,为将来北京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并将其建设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服务中心、国际新文化产业基地。 1.1区域位置 通州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首都北京的东大门,百里长安街的东端。它在北京大都会的发展进程中,正逐步由中心圈层式的发展转向轴向多点式的发展。在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调整中,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建设框架,并提出将城市发展的重心向东部城市带倾斜。通州作为其中东西发展轴和东部城市带的交点,承担北京未来城市副中心功能,是未来北京城市建设的焦点。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古为漕运、仓储重地,是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路进京的必经之地。历史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本项目位于通州区未来城市中心地段,京杭大运河从地块南北穿越,形成狭长地块。由于项目地块处于未来城市商业、金融、办公、居住的中心区域,周边已经形成旅游度假、文化娱乐、居住等设施用地,因此用地不同,地段对景观功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同时,横跨运河的数座桥梁对地块景观也造成一定影响。 1.2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北起北运河与温榆河交界处,南至六环路,西达滨河西路,东至滨河东路,并包括西海子公园以及滨河西路核心广场段,规划面积170h㎡。 2设计原则 (1)滨水空间的重点处理原则 突出城市中心区滨水特色,创造不同景观特色空间,以人性化尺度和城市尺度体现空间美感。 (2)历史文脉的尊重和传承 通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名扬天下的京杭运河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题材。设计中,公共空间正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 (3)景观与防洪要求的统一 运河防洪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因此,设计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同时景观与工程满足美观与安全要求。 (4)景观空问与土地利用的平衡 用地的平衡也包括经济的平衡,因此设计必须考虑项目可操作性,即除了满足社会效益,还要满足经济效益。 (5)和谐统一的场地特征 不同地块有不同的场地特征,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同时场地之间也应强调和谐统一。 (6)分期实施的原则 设计实施要按照城市发展需求逐步实施,确保分期实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通州区宋庄镇镇域规划(2006年-2020年)

通州区宋庄镇镇域规划(2006年-2020年) 第一章总则 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005年12月,首规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 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12.31 )”,适应首都新的发展要求,促进实现通州北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特编制《通州区宋庄镇镇域规划(2006年-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宋庄地区城乡建设、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纸等三部分。 1.1 指导思想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的规划指导思想,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2)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宜农产业带动村镇经济发展,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发展空间。 (3)保障村镇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4)强化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与引导作用,建立高效、便捷、覆盖城乡的市政、交通设施支持体系。 1.2 规划原则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构筑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2)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原则,科学落实村镇建设布局。 (3)促进建立符合自身发展条件、有利于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布局。 (4)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 1.3 规划依据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2)《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报审稿)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与对我国的建议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对我国的建议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而消耗的钢材占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油气占1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超过50%。此外,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55%,其中,重度脆弱的占19.8%,极度脆弱的占9.7%。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我国“生态足迹”(维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增加的速度远高于生物承载力的增长速度,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生态赤字”正在逐年扩大。可见,我国长期粗放式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趋凸显。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至45%。根据经验计算,碳排放量是能源消费总量的2.5倍左右。按此推算,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50亿吨标煤,则碳排放量将达到125亿吨(2010年全球碳排放约为32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碳排放控制在300-320亿吨以内)。应该清醒地看到,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我们把资源环境压力释放的过程转化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其中,节能产业中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环保产业中包括环保装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包括资源循环利用装备、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及再制造。(一)节能产业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报告,从2010-2020年,全球节能投资将达1.999万亿美元,2020-2030节能投资达5.586万亿美元。2008年出台的《美国能效市场容量:展示节能的完整前景》报告称,到2030年,美国节能产业市场将达到7万亿美元规模。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节能产业的投入,欧盟计划在2013年前投入32亿欧元用于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等的研发,英国专门成立国家低碳技术投资公司,发展低碳工业、汽车等节能产业。节能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三个部分。 一是节能装备。全球节能装备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_图文精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全梳理 表1 :新材料领域相关国家政策 政策名称 政策要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 新材料产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之一。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提高新材料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 ●2.建设产学研结合紧密、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新材料重点产品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新材料产业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1.财税方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及示工程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支持政策。 2.研发创新方面:建立面向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建立若干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 3.投融资方面: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合作;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 《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1.实现新材料人才资源“总量翻番”,满足领域发展

年)》(科学技术部)人才需求。 ●2.实施新材料 人才“五个三”工 程,优化领域人才资 源结构。 ●3.发挥政府、 企业、社会的作用, 改善领域人才发展环 境。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 ● ●鼓励外商投资多种新材料产品。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 鼓励多种新材料产品的发展。 《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 1.支持国企业并购国外新材料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国际化经 营。 2.鼓励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国外企业来华 投资建厂。 3.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进出口管理措施,加大对新材料产品和技术进口的支持力度,鼓励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4.鼓励新材料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国

【房地产】北京市通州区一个项目的策划报告(精)

目录前言 第一部分市场分析 一、通州地产市场简述 二、市调分析 第二部分定位分析 一、项目描述 二、客户定位 三、产品定位 第三部分宣传推广计划 一、宣传推广要点 二、具体运做要求 三、销售工具要求 四、推广工具及形式 五、宣传推广的阶段 补充说明

前言 透视北京火红的房地产市场 2002年1—4月现房销售1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达44.7% 今年以来,本市房地产开发投入持续高涨,供应量进一步加大,市场销售不断升温,销售面积高于同期竣工面积。 截至4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1.1亿元,同比增长55.6%,比一季度增速高9.1个百分点;竣工各类商品房118.7万平方米,增长54.7%,比一季度上升8.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101.2万平方米,增长68.9%;实现现房销售176.2万平方米,增长44.7%,其中住宅165.7万平方米,增长40%,增速在一季度比2月份分别上升44个百分点和45.4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上升5.2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从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情况看,本市房地产开发总体形式比较乐观,但也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 其一,商品住宅投资增速趋缓。一季度本市完成商品住宅投资48.8亿元,比上月商品住宅增速降低33.1个百分点。而在住宅投资趋缓的同时,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的增速分别比上月提升48.7个百分点和55.2个百分点。市统计局统计报告分析认为,住宅产业是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领域,商品住宅作为住宅建设的主体,近年来增长很快,是开发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在住宅需求还很旺盛、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尚有百余万平方米存量待消化的情况下,投资者投资去向的调整还需慎重。 其二,新开工面积首次出现下滑,这是近年来少见的现象。新开工面积的变化是反映房地产开发未来趋势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下降究竟是暂时现象还是预警信号,还有待观察。 其三,拖欠工程款增长速度快于开发投资。一季度,本市房地产开发各项应付款合计8亿元,其中拖欠工程款4.4亿元,比去年同期

长沙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长沙市经济委员会 长沙市能源管理办公室 二O一O年六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本规划所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技术与装备、节能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与装备和服务,环境治理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一、产业基础和优势 2009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亿元,占全年GDP的%,其中新能源117亿元,节能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亿元,环境治理亿元,形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一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现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5亿元的企业4家,过亿元的企业26家。我市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技术、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装备制造技术、能量计量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技术等居国内领先。2009年,长沙光伏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太阳能光伏装备产品占国产设备80%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太阳能制造装备龙头供应商,主要核心企业中电四十八所先后成功开发了扩散炉、刻蚀机、高低温烧结炉、单晶炉、多晶炉、清洗机等光伏装

备。我市居国内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支撑了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机械制造龙头集团企业开始涉入节能环保领域,如长沙中联重科下属的环卫机械分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主营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置成套装备,09年产值超15亿元,已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位;湖南永清集团下辖的湖南永清机械制造公司,是国内拥有烟气脱硝技术及设备制造的大型环保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一批大型专业化设备制造公司,如湖南互创集团,主要制造高低速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组装式循环流化床和复合燃烧机,年产值过10亿元。此外,远大住工为国内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形成了国内唯一完整的住宅工业化体系。 二是环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目前长沙市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下半年几乎所有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都将建设完毕,仅暮云污水处理厂、新港污水处理厂、坪塘污水处理厂、望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计划于2011年结束,四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今年年底完成湘江长沙段8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设,完成47家国控重点污染源联网;从2008年开始对农村垃圾进行清洁工程示范建设,计划于2011年完成长沙四县(市)的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乡镇垃圾收集处置率达40%;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计划于2011年完

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

通州新城规划 2005—2020 目录 第一章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新城发展定位与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新城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空间布局与分区指引 (24) 第六章产业发展与就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住宅与社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综合交通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城市设计引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六章实施政策与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背景 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北京市以新城规划为重点开展后续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契机和重要内容。新城作为首都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 新城规划以总体规划层面为基本技术平台,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标准研究、重点问题研究、节点设计等为支撑.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建设新城区,把新城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现代化城市.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和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2)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水、节地、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解决好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问题。 (3)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协调旧城文化的保护和新城文化的发展。全面展

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2007年1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了《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 年)》(以下简称《通州新城规划》),明确通州新城是北京重点发展 的新城之一,是一个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为进一 步落实《通州新城规划》,加快新城健康有序发展,结合通州实际,按 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编制《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1)落实新城总规,强化城市职能。从区域研究入手,明确通州新城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分层次的深入 细致研究,充分保障新城各类职能的优化与完善。 (2)体现新城标准,突出通州特色。摒弃旧有"卫星城"的认识,倒入全新的"新城"思维,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城,保障通州新城的发展目标(区域 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得以实现。 (3)加强规划统筹,重视区域协调。统筹考虑通州新城资源与生态保护、空间发展、经济、社会、文化与旅游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统一部署,合 理分配。立足区域条件,城市发展循序渐进,近期、中期、远期均需强 化与周围区域的协调,保障通州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第3条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加强总量控制。针对通州新城发展目标与现状问题之间的矛盾,规划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优先于其它各项建设,为保障"全空间生态 网络"的目标得以实现,需加强对建设用地与人口规模的严格控制。(2)系统优先,分区管理。规划编制用地布局应充分考虑各类设施系统与系统之间、各系统内部不同要求的需要,科学合理的综合部署,做到不漏 项,不重复建设。并从新城、分区、街区、地块的不同层面,做到宏观、 中观、微观多层面的规划控制与管理。

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杭州市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为深入贯彻杭州市委市政府“创新强市”战略~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19号,等文件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行动计划。计划期限为三年,2013-2015年,。 一、创新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服务模式创新~立足比较优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和产品~加快做大做强~优化产业结构,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节能环保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快实现产业化,大力发 1 展节能、环保服务业~不断提升市场化服务水平,基本建立市场竞争能力强、结构及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努力建成为国内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高地。 ,二,主要目标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850亿元。形成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 2.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到2015年~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质量、性能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部分重点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节能环保产业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力争若干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节能环保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以服务为先导~促进装备制造业服务化。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25%。到2015年~分别形成5个和10个左右年产值在2亿元以上的专业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环保服务公司~建成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基地,。适度发展以处理本地废弃物为主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城镇污水、垃圾和脱硫、脱硝处理设施运营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 2 二、创新发展路线图 ,一,关键核心技术路线图 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重点根据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明确发展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的重点。 1.节能产业重点领域。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节能方面“十二五”要重点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以及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和节能能力建设工程等。结合杭州产业实际~提出节能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附件1,。

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DAVOST INTELLIGENCE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在中国文化旅游产品中,长城旅游是标志性产品之一。与长城具有同等价值的中国大运河,在中国文化旅游产品中一直是一个弱项。只是在江苏、浙江部分城市中推出片断的“运河旅游线”。在整体上,运河旅游并没有形成品牌、形成规模。通州是运河的龙头和北部起点,是运河文化的源头,是运河历史遗存最丰富的地方。通州开发运河文化旅游,将对推动整个运河文化旅游起到关键性的作同,通州应该而且能够建设成为中国大运河文化旅游的首要目的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定位据达沃斯巅峰智业旅游规划设计院介绍通州在运河古城、河网纵横的优势资源基础上,以运河文化为主题,休闲旅游为主导产品,建成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内涵深厚、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完整,具有中国乃至国际吸引力的运河文化旅游胜地和北京东部亲水休闲度假基地。 通州旅游的发展目标是:中国运河文化旅游第一目的地北京东部滨水休闲度假基地或者说:中国运河文化旅游龙头京东休闲水都空间布局 一、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 1、总体布局原则以运河文化为魂、水为体,以运河为主脉络进行总体布局; 与通州新城构建“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及通州区“一城两轴三点四镇”的城乡空间结构相适应; 突出各个乡镇特色、互不雷同,体现功能互补、全区联动的战略思想,实现个体效应和群体效应的统一; 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特色旅游资源与已建和待建重点旅游项目的分布相衔接; 全面布局、统筹安排、分期开发、留有余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具体开发项目在实施时需在符合总体布局的前提下适当进行调整。 2、总体布局结构 以北运河和运河文化为主线,依托新城建设带动各乡镇旅游发展,形成“一心、一带、四片区”,即114的总体空间布局。 一心:城市中心旅游区。一带:北运河文化旅游带; 四片区:北部康体时尚文化休闲片区;东部生态农业与郊野湿地休闲片区;中南部运河文化与农业休闲片区;西南商 务物流与产业观光片区。以运河文化为主线,依托中心城区带动北部康体时尚文化休闲片区、中南部运河文化与农业休闲片区的发展,推进东部生态农业与郊野湿地休闲片区、西南商务物流与产业观光片区的建设,全面推进通州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思路 (一)发展要点配合新城建设,改造运河景观、提升文化休闲功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促进运河沿线景区的合作,从不同侧面向游客展现、供游客体验通州区悠久、璀璨的文化。与运河两岸正在开展的城市化建设相互渗透,构建通州区的TBD(旅游商务区)。紧密结合都市农业建设,以运河沿岸都市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带动全区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开展。 (二)主题定位体验运河古城风情观赏通州新城风貌 (三)重要节点按照《通州新城运河城市段规划》,以“岛影、塔影、楼影和树影”的设计现念,自上而下分为运河河源段、运河古韵段、运河时风段、运河山水段,高水平建设好旅游度假片区、文化商业区、商务金融区和生态居住区,构建通州新城的核心旅游带。运河水系还清工程的进展,运河两岸道路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为运河沿线旅游景区(点)的串联、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本规划选取部分有代表性、发展潜力较大的

安徽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初稿

安徽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一O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1)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2) (一)发展现状 (2) (二)面临的形势 (4)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发展目标 (8) 三、重点领域和任务 (9) (一)节能产业 (9) (二)环保产业 (13) (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18) 四、产业布局 (19) (一)总体布局 (19) (二)产业基地 (19) 五、保障措施 (23)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23) (二)加大财政政策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23) (三)加强监督管理服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4) (四)加快人才培养引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5) (五)建立组织协调体系,促进规划有效实施 (25)

前言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保障的产业,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紧密结合并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具有跨行业、宽涵盖面的综合性特征。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装备、节能环保产品、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以及节能环保服务等领域。 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速发展,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皖政[2009]119号),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1-2015年。

通州区八大产业园区

八大产业园区规划

通州商务园 通州商务园位于新城西北部,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是北京市规划的四大首都金融后台服务区之一。北距首都机场10公里,西距CBD核心区12公里。商务园的特色是依托温榆河和运河的自然优势,发展低密度、亲水生态、节能环保的高端商务办公区,主要发展国际化综合商务平台、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效率型国际总部基地、新型服务业孵化基地等主导产业。入园企业有金融街控股公司、阳光财产保险公司等。

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新城东北部、宋庄镇南部,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距首都机场13公里,距天安门24公里。宋庄地区居住着3000多名艺术家,艺术种类众多,形成了全国最大、世界闻名的艺术家群落。集聚区为北京市第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评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艺术原创展示交易、动漫网游、设计研发、创意设计、会展休闲、文化娱乐等文化创意产业。入园重点项目有三辰卡通动漫产业园等。

中关村科技园·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位于通州西南部台湖镇,紧邻亦庄开发区,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基地已纳入中关村科技园管理体系,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双重优惠政策。重点发展微电子、光电子、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仪器仪表、激光技术、数控机床、印刷机械、医疗设备、半导体材料等主导产业。入园企业有李宁公司、北京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利丰雅高印刷包装(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等。

中关村科技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 金桥科技产业基地位于通州西南部马驹桥镇,紧邻亦庄开发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前身为北京国家环保产业园区,现已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并充分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优惠政策。园区已形成以汽车零部件、环保、电子信息、都市产业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入园企业有北京玲珑轮胎有限公司、北京捷宸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等。

通州项目市场调研报告

通州项目市场调研报告 (讨论稿) 2002/3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通州区区域环境分析 通州区总体特征 通州区交通环境分析 通州区市政环境分析 通州区配套设施环境分析 通州区生态环境分析 第三部分本案主要竞争项目分析 周边现有竞争项目分析 周边竞争项目特征分析 主要竞争个案分析 ●天赐良园 ●至善家园 ●怡佳家园 ●武夷花园

●珠江国际花园 ●水岸长桥 第四部分客户购房需求分析 ●主要特征 ●购买目的 第五部分项目定位分析 推广策略 发展策略 创新概念 存在的阻力 总体策划思路 第六部分通州项目市场定位建议 通州项目潜在价值分析 通州项目市场定位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经过几年的稳定发展,房地产业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低增长的过程,进入了产业生命周期的亚成熟状态。2002年的北京地产市场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无论买方与卖方都在讨论着申奥成功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实质性利好。新都市主义,亲水系住宅,绿色生态社区等创新思路给原本靓丽多彩的房地产市场更添了绚烂的一笔。新的概念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同时,更促使竞争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随着房地产微利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开发商与代理商已经将目光由单纯的概念运作转型为战略与战术并用,关注房屋理念,氛围与环境的完美结合,用全新而全面的概念将一个崭新的住房时代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要在现今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笑傲同侪,就更应将人本思想贯彻于项目始终,守本、创新,以树立项目与公司的品牌形象。

第二部分通州区区域环境分析 一、通州区总体特征 作为离东部商圈最近的一个卫星城,通州全区面积907平方公里,城区控制面积108平方公里,是北京规划建设规模最大的新城区。区级地位的确定使得通州区成为北京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其前景预测更成为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的重点地区。未来几年,新制定的“十五”规划将构筑新通州:以“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工程完备、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投融资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构筑“一河两线三城”新城区和全区“一环三路四个区域”的总体框架,加快道路交通、能源供给、环境保护、现代通信、公共服务等五大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的档次和品位,努力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人居和谐、持续发展的新通州。形成北京市最适合居住的区域性集中地之一。

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北京市通州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DAVOST INTELLIGENCE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在中国文化旅游产品中,长城旅游是标志性产品之一。与长城具有同等价值的中国大运河,在中国文化旅游产品中一直是一个弱项。只是在江苏、浙江部分城市中推出片断的“运河旅游线”。在整体上,运河旅游并没有形成品牌、形成规模。通州是运河的龙头和北部起点,是运河文化的源头,是运河历史遗存最丰富的地方。通州开发运河文化旅游,将对推动整个运河文化旅游起到关键性的作同,通州应该而且能够建设成为中国大运河文化旅游的首要目的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定位据达沃斯巅峰智业旅游规划设计院介绍通州在运河古城、河网纵横的优势资源基础上,以运河文化为主题,休闲旅游为主导产品,建成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内涵深厚、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完整,具有中国乃至国际吸引力的运河文化旅游胜地和北京东部亲水休闲度假基地。 通州旅游的发展目标是: 中国运河文化旅游第一目的地北京东部滨水休闲度假基地或者说: 中国运河文化旅游龙头京东休闲水都空间布局 一、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 1、总体布局原则以运河文化为魂、水为体,以运河为主脉络进行总体布局;与通州新城构建“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及通州区“一城两轴三点四镇”的城乡空间结构相适应;突出各个乡镇特色、互不雷同,体现功能互补、全区联动的战略思想,实现个体效应和群体效应的统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特色旅游资源与已建和待建重点旅游项目的分布相衔接;全面布局、统筹安排、分期开发、留有余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具体开发项目在实施时需在符合总体布局的前提下适当进行调整。 2、总体布局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