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百段引导文》课程(14)

《百段引导文》课程(14)

《百段引导文》课程(14)

佛陀的教法,正渐渐进入衰败,这都是由于僧团内部彼此不和睦才导致的。为什麽这麽说呢?因为,佛教最主要的主体缘自于僧众,而僧众彼此之间心意不和, 佛教弟子彼此之间产生了争斗,因而导致佛教毁灭。同理,要令佛教兴盛繁荣,也要依靠僧众彼此的心意相合与和睦相处。而僧众之间彼此不和睦,是由于他们不为总体佛教思考。

虽然佛陀趣入涅槃已是很长的时间,我们距离佛陀的年代也非常久远,但是我们并没有思惟我们和所有的僧众都是源于同一位导师释迦牟尼佛!我们修持的都是佛陀所宣说的法教。我们总是这样想,自己是自己,他人和自己并没有任何关係。就如,第七世大宝法王确札嘉措的一个着作中说,所有藏传佛教的各宗派仅是在修持仪轨的方式,与产生觉受的方式,甚至是铃杵摆放的位置,有少许区别之外,在根本的胜义谛上并没有任何的差别。因为上师传授教法的区别,以及修持方式的区别,才产生不同的宗派。比如说:山居格鲁派、吉祥萨迦派、旧译宁玛派、众怙噶举派……这些教派,都不是从另外一个佛陀、另一个导师,而传入西藏的,只是他的传承上师们有各种不同的名号,以及他们传授的修行方式的不同,但在最根本上并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我们却对于自己上师的传承和教派太过执着,以一种私心执着自己的传承和教派,而不去思惟整体佛教的利益,却去分出自己这一派他人那一派。我们忘失了释迦牟尼佛!我们也忘失了整体佛教!丝毫不觉得其他宗派也是包含在佛教的范筹内,反而视为如佛教以外的宗教。就如我们总是把手和脚分开来看待一样,从来不以[手脚也是身体的一部分]的角度去思惟,而个别的把它区分成[手]和[脚]。如果把我们的四肢分开,对我们并没有任何的利益和作用。

比如你想帮助上师的佛行事业,但却是以一种分别心、自私心、贪瞋心去护持的话,如此不仅会影响到上师的事业,而且自己也会造作很大的罪过。有人说:那些对上师及祖师生起邪见的人,不要说和他们结伴同行,连他们走过时扬起的风,都带着他们恶的习气,一旦我们沾染上,就会下堕地狱。但是我们所修持的般若六度的方便法门,是要为普天下一切众生而去行持并利益他们。既然是为了一切众生,我们也应该去承办利益这些大罪人的事业,即使是与此大罪人持续结缘好几劫,若是没有被他的罪业所污染,只要自己不忘失初心,懂得如何去取捨善恶,如此,此大罪人最后也会沾染上佛法的加持与功德,也会慢慢地捨弃罪业,而修持正法获得解脱。

总之,我们应

视上师为真实的佛陀,上师之所言所行,皆是佛法僧三宝的示现,上师所见皆是一切的大乐,在上师的境界裡没有怨亲之分。但是,我们这些弟子,如果把一些人视为是上师的敌人,而且对那个人心生瞋恨,处处和他作对的话,那麽这已成为堕入恶趣的罪业。比方说,魔王波旬,有的经书说,他是菩萨的化身。

甲瓦贡仓巴说,我们不应随随便便就去依止某位上师,也不要去祈请有贪瞋心的上师,如果你去祈请一个有贪心的上师,那麽上师心中的贪心,自己也会被沾染上。如果你值遇一位贪恋今生的上师,即使他有贪瞋的表相,你却因为他有很大的名望而对他生信,完全都没有去观察他是否具足功德就盲目的依止他的话,那麽这已经成为了盲从与迷信。

此外,一位具德的上师,即使他在表相上,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贪恋此生之人,当他示现贪心大或瞋心大的行仪时,我们也不能对他生起邪见。比如说,我们的祖师马尔巴大师,虽然我们并没有和他同时期,可是现在我们从马尔巴大师的传记看,就会对他生起信心。但是,如果我们真正与马尔巴生在同时期,那麽我们可能很难对马尔巴大师生起信心,甚至有时候会觉得,马尔巴大师讲的话很奇怪。比如说:马尔巴大师的心子赤殿翁耶,他是四大弟子之一,马尔巴大师曾经叫赤殿翁耶行诛法,去伤害他的敌人马巴木那,他是马尔巴大师的兄弟,他总是找马尔巴的麻烦,当赤殿翁耶前来求法时,马尔巴大师就叫他先去行诛法,把马巴木那诛死。当行诛法的那一天,马巴木那已经未卜先知,他说:哦,今天会有马尔巴的诛法来伤害我。可就在他转绕佛塔时,忽然间,从佛塔顶端掉下一块大石头,砸在他的头上,他就被诛死了。

另外,在密勒日巴大师的传记中,也有很多马尔巴大师奇怪的行仪。马尔巴大师曾告诉密勒日巴:我很多弟子,在路上会受到一些人的伤害,你先行诛法去将这些人诛死吧!而后,当密勒日巴施法结束,前来求授传法时,结果马尔巴告诉密勒日巴说:你造作了恶业,我还要为此表扬你传授你佛法吗?所以在传记中,马尔巴大师有很多令人深思的行仪。

波多瓦格西在他的着作中说,弟子一定要观上师的功德面,并且从中生起信心,而非藉由观上师的过失而生起信心。弟子要懂得取捨上师的功德与过失,就像蜜蜂採蜜一样, 牠只会採集花粉蜜。同理,我们依止一位上师,即使是一位有过失的上师,我们也要以观功德面为主,而去依止他。比方说,如果我们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到一个有着丰富珍宝的宝洲,你是不可能会沾上珍宝的灵气,你只会沾染上臭虫或蟑螂。


总之,一定要将违缘转化为顺缘。如果没有痛苦和违缘,你就很难对轮迴生起厌离心及出离心。若要对轮迴生起出离心,一定要去思惟观修轮迴的痛苦,其实痛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顺缘。

比方说,我们应该要对敌人生起悲心,因为敌人是我们生起忍辱心很好的助伴,因此他是修持忍辱最好的顺缘。平常我们说修持忍辱忍辱,对那些看不顺眼、让你生起瞋恨心的对境,此时你就要修持忍辱,挡住生起瞋恨的道路,调伏自己的心续,这才是修持忍辱。如果你懂得修持的话,反而会觉得这些不顺的违缘及障碍,比起顺缘更对自己的修法有利益。因此,释迦牟尼佛说,那些被魔众障碍的人,也是因为佛陀的加持。

有的人说,前世的上师,他的行仪是如此,但是他的转世却不像前世一样,去持那样的行仪呢?若生起这样的心态,这是非常大的邪见,也非常的不妥!那些仅仅是上师一小部分的行仪,并不能代表也不能去证明,这位上师的转世,今生就不能好好地、如理如法地去承办利生的事业。他可以依靠各种行仪去承办众生的事业。

一直到天下无边的众生都成佛为止,一些持戒之善士,会示现很多不同的行仪利益众生。比方说,过去也有很多和戒律及密乘行仪不相符之人,我们如果是一个了知所有法、了知一切的人,那倒是还可以,但是,像我们这种目光短浅的人,是无法去揣测功过,也无法去评判他们的行仪?因为,在戒律中的区分点,唯有佛与佛之间方能了知,连阿罗汉都不可能了解其区分点,佛因为是全知才能了悟到,正因为我们不是全知,所以我们也不应对此妄下判断,及妄自揣测。现今有的人总是对自己的传承及宗派持分别心,而对其他教派及传承上师,视为邪教及邪上师,却不知这已犯下背弃佛法的过失。

听说日本有好几种语言,他们有以华文为主的语言,也有以本土为主的语言。比如说[忍辱]一词,就二种说法,其中以华文为主的语言,[忍辱]一词,有二个字,但以日本本土语言为主的语言,[忍辱]则有三个字。曾经有二个人在餐厅相遇,其中一个人说:无论如何,在我一生之中,没有比忍辱这二个字,更重要的了;另外一人却说:在我一生中,没有比忍辱这三个字,更重要的事了。然后,一个人说是二个字的忍辱,另一个人坚持说是三个字的忍辱,于是就发生了争执。他们争斗的原因,是[忍辱]一词字的多少。所以因为忍辱这个词,他们丢下真正的忍辱而不停的争执。同理,我们宗派之间的斗争也是这样。然后就说:我讲的是这样,你们讲的不是这样。虽然两者的真正涵义,其实是一样的,只

是讲的方式不一样,只因为别人没有依照自己所讲的方式,没有用自己所运用的文字,就说别人所讲的就是错的,完全不去思考二者所讲的内容,其实是同一个涵义,却总是在讲的方式上去争执去分别。若是像这样,就有背弃佛法的罪过,这个罪过,远比五无间罪还更重大!

小乘原先有4个部派,后来因为他们之间出现很多的争执,而区分成18部派。比方说在最初,比丘千波说要去改变僧团的行仪,但是,长者比丘说不应去改变行仪,于是两者之间出现了争执,最后比丘千波就被僧团驱逐了。比丘千波离开僧团后,召集500位比丘,开始结集佛陀的教法;而在他之后,年长的比丘,也展开了一次结集,于是慢慢就衍生出声闻18部教派。我觉得,当时可能他们出现了很大的争执。才分成18个部派。

米觉多杰有一部着作问答录,其中写道:有一位叫甲敦夏札瓦的大师,他问米觉多杰:你一定要将藏传佛教,全都汇集到一个宗派、汇集成一个传承。他一方面在提问,一方也面是在提出敦请。米觉多杰回答他:如果你是要讲,将所有的法融为一体,还是要将这一体的法融为一体? 因为所有的法教本就是一体,又何来融入不融入呢?

以佛教为前提,也皈依三宝、皈依佛门了,不论他有没有追随佛陀的旨意,不论他的行仪是在造恶业或行善,或者是在受供,或者是屠夫猎人,或者是以罪业而生存……这些人,不论他是任何身份的人,甚至他是在释尊的教法之中,使世尊的教法衰败,并且造下很多罪业的人,只要他曾在释迦佛的教法中出家受戒,即便后来造恶,他也会在贤劫第五佛弥勒佛之时,得到解脱成就佛果。因此,不论是多麽恶劣之人,外在的戒体是否毁损,罪业再怎麽深重的人,他都会在贤劫千佛的最后一尊佛之时解脱成佛。

有的经文中说,在三千大千世界裡,在恶趣中所有的众生,也都是贤劫千佛的弟子及眷属,因为在贤劫千佛的最后一佛之时,现今这些在恶趣及善道轮迴的一切众生也都会成佛。

第七世噶玛巴说:我噶玛巴没有一个所谓的[噶玛巴的教法],被特别地区分出来;因为你既然进入了佛门,也就自然地进入了噶玛巴的教法。而且,我的传承并非是从印度传来,也不是得自于汉地,而是从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总之,他最主要的意思是,我们佛教不可以毁掉它的最根本,饮水要思源!支分是可以区分的,但是我们要有总体观,要知道我们都是同一个导师!是同一个教法!不要忘失掉了这个心,如果连这个心态都失掉了的话,那就会有很大的危险。

法王噶玛巴第十六届噶举冬季辩经大法会

开示

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教言(第十四天)

课程:《无死甘露妙树》又称《百段引导文》
教授:尊胜的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地点:德噶寺大殿
时间:2012年12月9日
藏译中:伦多祖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