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共营养师-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

公共营养师-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

公共营养师-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
公共营养师-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管理

第三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1、概念: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或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

2、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寄生虫以及经饮食肠道传染的疾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3、特点:发病呈爆发性,潜伏性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上升的趋势;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病与食物有关,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即突然呈下降趋势,无余波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

5、按病原物质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全年皆可发生,夏,秋两季发生最多,7-9月为最多);有毒动植物中毒(发病率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食物不同而不同);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发病率高,死亡率因菌种及其毒素种类而异)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1、有的食物中毒既有感染型,又有毒素性(混合型)

2、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基本条件:细菌污染食物;在适宜的温度、

水分、PH及营养条件下,细菌急剧大量繁殖或产毒;进食前食物加热不充分,未能杀灭细菌或破坏其毒素

<1>沙门菌食物中毒

1、发病特点:中毒全年都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两季,主要在5-10月,7-9月最多;中毒食物以动物性食品为多见,主要是肉类,如病死牲畜肉、冷荤、熟肉,也可由鱼、禽、奶、蛋类食品引起;中毒原因主要是由加工食品用具、容器或食品存储场所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用未加热处理或加热不彻底引起

2、预防措施:防止污染;高温杀灭细菌(禽蛋煮沸8min以上);控制繁殖细菌

<2>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发病特点: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亦可发生;中毒食品主要为乳类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中毒原因主要是被葡萄球菌污染后的食品在较高温下保存时间过长,如在25-30度环境中放置5-10h,就能产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的葡萄球菌肠毒素

2、中毒表现:典型的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剧烈而频繁地呕吐(严重者可呈喷射状,吐物中常有胆汁、黏液和血)、腹痛、腹泻(水样便)等,病程较短,一般在1-2天内痊愈,很少死亡

**年龄越小对本菌肠毒素的敏感性越强,因此儿童发病较多,病情较成人严重

3、预防措施:防止污染(定期约一年,对食品加工人员、饮食从业

人员、保育员进行健康检查);防止肠毒素的形成;

<3>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1、发病特点:四季均可发生中毒,冬、春季节发生;中毒食品主要为家庭自制的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其次为肉类和罐头食品;中毒原因主要是被污染了肉毒毒素的食品在食用前未进行彻底的加热处理

2、预防措施:不吃生酱及可疑含毒食品;自制发酵酱类时,原料应清洁新鲜,腌前必须充分冷却,盐量要达到14%以上,并提高发酵温度;肉毒梭菌毒素不耐热,加热80度经30min或100度经10-20min,可使各型毒素破坏

<4>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1、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

2、发病特点:1)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6-9月份高温季节,海产品大量上市时 2)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其次为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约半数为腌制品 3)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污染后未再彻底加热

3、中毒表现:1)潜伏期一般在6-10h,最短者1h,长者24-48h 2)发病急,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尚有头痛、多汗、口渴等 3)腹泻多为水样便,重者为黏度便和黏血便。呕吐、腹泻严重,失水过多者可引起虚脱并伴有血压下降 4)大部分病人发病后2-3天恢复正常,少数重症病人可由于休克、昏迷而死亡

4、预防措施: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煮沸时间需加热100度30min;

烹调或调制海产品;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要分开宜在低温下储藏

<5>O157:H7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1、O157:H7大肠杆菌是致腹泻性大肠埃希菌中一种最常见的血清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2、小儿和老人最易感

3、中毒表现:主要为突发性的腹部痉挛,有时为类似于阑尾炎的疼痛,有些病人仅为轻度腹泻;有些水样便,继而转为血性腹泻,腹泻次数有时可达每天10余次,低热或不发热;许多病人同时有呼吸道症状;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患者死亡率很高

三、有毒动植物中毒

<1>河豚鱼中毒

1、河豚鱼的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每年2-5月为生殖产卵期,毒性最强,故河豚鱼中毒多发生于春季。

2、中毒表现:发病急,潜伏期0.5-3h,一般10-45min;先感觉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并有四肢无力、口唇、舌尖及肢端麻痹,进而四肢肌肉麻痹,以致身体摇摆、行走困难,甚至全身麻痹呈瘫痪状;严重者眼球运动迟缓,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随之言语不清,血压和体温下降,呼吸先迟缓、浅表,继而呼吸困难,最后呼吸衰竭引致死亡

<2>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1、引起组胺中毒的鱼大多是含组胺高的鱼类,主要是海产鱼中的请

皮红肉鱼类,如金枪鱼、秋刀鱼、竹荚鱼、沙丁鱼、青鳞鱼、鲐鱼等2、烹调时计入适量雪里蕼或红果,组胺可下降65%,红烧或清蒸、酥闷,不宜油煎或油炸,有过敏性疾患者,不吃此类鱼为宜

<3>毒蕈中毒

1、毒蕈又称毒蘑菇,可食用蕈近300种,有毒蕈约100种

2、毒蕈中毒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且多发生在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

3、中毒表现:胃肠炎型(潜伏期一般为0.5-6h,最短仅为10min,愈后良好,死亡率低);神经精神性型(潜伏期一般为0.5-4h,最短仅10min,以精神兴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矮小幻觉或以上表现交互出现为特点,可出现“小人国幻觉症”);溶血型;脏器损害型(此型中毒最为严重,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日光性皮炎型(暴露于日光部位的皮肤可出现肿胀,指甲部剧痛,指甲根部出血,病人的嘴唇肿胀外翻)

<4>含氰苷类植物中毒

1、引起食物中毒的往往是杏、桃、李和枇杷等核仁和木薯

2、氰苷在酶或酸的作用下释放出氢氰酸,苦杏仁苷属剧毒,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0.4-1mg/kg.bw

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4619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 Food poisoning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豆浆中毒 1、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体内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2、中毒表现:潜伏期数分钟到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有的腹泻、头痛,可很快自愈。 3、预防措施:豆浆必须煮开再喝。 二、豆角中毒 1、中毒原因:豆角品种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2、中毒表现: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五小时。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呕吐为主,并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烧灼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

3、预防措施:"烧熟煮透"。 三、发芽土豆中毒 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一种生物碱,叫龙葵素。正常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较少,为2-10毫克%。当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龙葵素含量增高。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发生中毒。 2、中毒表现:一般在进食后十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胃部灼痛,舌、咽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体温升高,头痛,昏迷,出汗,心悸。儿童常引起抽风、昏迷。 3、预防措施:⑴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防止生芽变绿。⑵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不得食用。⑶发芽很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围的肉。因龙葵素溶于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时左右。 四、亚硝酸盐中毒 1、中毒原因:亚硝酸盐可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因而出现青紫和组织缺氧现象。

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的制度

xxxx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的制度 食物中毒是由于吃了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或含细菌毒素的食品,或本来就含有毒素的食品,如:发芽土豆、四季豆、扁豆、毒蕈、鲜黄花等未给去毒处理或烹饪未熟透而食用,导致人体在短暂时间内,出现同一食群体中毒如:头昏、呕吐、腹泻、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状。因此,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首先预防工作应做在前面,现将怎样采取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制定如下: 1、安全购物,购物时必须按计划采购,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所购回的食品,必须妥善保管好,预防食品潮解,霉烂变质、黄曲霉变,在采购时,更应避免霉烂变质的食品,蔬菜、瓜果,以及保质过期的产品。以免导致急慢性食物中毒。 2、餐具避免应用铅、锌、铝制品盛装食物,烹饪食物,一面引起铅、锌、铝制品导致人体慢性中毒。 3、幼儿一律不吃剩饭剩菜,剩菜一律不留,剩饭用冰箱保存不超过24小时,且剩饭必须经高温复热后限老师食用。 4、要买经过检验后宰杀的畜肉,生肉不要在常温中放置时间过长,要及时烹制,生熟食物的容器、刀、案板必须分开。 5、做饭菜要有计划,作到按人数供应饭菜,现做现吃,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尽可能不剩饭菜。 6、在食用海产品时,买来的生鱼、虾、要注意冷藏或冷冻,烹调前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因为嗜盐菌,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鱼、虾及蟹。 7、不吃土豆芽,一般情况下土豆现买现吃不存放。买来的土豆保存在凉爽、干燥,不见阳光的地方,不使它发芽变绿,食用前要仔细挖掉芽和芽眼的周围部分,

对变绿和青紫的皮肉一定要完全削去。 8、吃扁豆、四季豆等一定要熟透后再吃,以免扁豆或四季豆毒素不破坏完全,引起中毒。 9、吃鲜黄花必须用开水烫后捞出沥干水分,在加烹调或先用水浸泡,然后再彻底加热。 10、炊事人员养成做饭前洗手的好习惯,若患有痢疾、伤寒、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生疮、长疱疹)等传染疾病时,应及时治疗,或调离炊事工作岗位。(食堂人员的健康,详见管理制度) xxxx幼儿园 xxxx年xx月xx日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拉蒂默

传染病及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传染病及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为确保我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付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食物中毒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传染病预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普及传染病及食物中毒预防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完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疫情不在校园内传播。 二、组织管理 (一)校长职责 学校在上级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一把手”负责的学校传染病及食物中毒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挥与落实学校防治传染病及食物中毒工作。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符合实际的传传染病及食物中毒防治工作预案;监测并汇总上报学校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病例发生情况;指导并检查督促学校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配合卫生部门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减少呼吸道等传染病的爆发;总结推广学校防治工作的做法和经验。根据疫情分级预警控制措施的相关要求,对学校的教学安排及其它相关工作及时做出调整。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非典防治措施;广泛深入地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其他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传染病及食物中毒预防知识,提高师生的科学防病能力;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体温检测制度。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发现发烧、咳嗽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时督促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及时向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学校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等传染病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等工作。疫情发生时,学校要根据所在地政府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启动各自防治工作预案,并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二)组织机构 组长:吴本红 副组长:刘兆臣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经常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宣传教育 学校要在学期开学初,集中开展一次预防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改变不洗手、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等知识和学校防治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二)预防措施 学校应严格门卫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内房屋和建设工地的管理,及时掌握校内各类人员的流动情况。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加强对教室、图书室、食堂、宿舍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内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特殊时期实行晨检制度),做好因病缺课学生情况统计分析工作,一

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的制度

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的 制度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xxxx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的制度 食物中毒是由于吃了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或含细菌毒素的食品,或本来就含有毒素的食品,如:发芽土豆、四季豆、扁豆、毒蕈、鲜黄花等未给去毒处理或烹饪未熟透而食用,导致人体在短暂时间内,出现同一食群体中毒如:头昏、呕吐、腹泻、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状。因此,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首先预防工作应做在前面,现将怎样采取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制定如下: 1、安全购物,购物时必须按计划采购,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所购回的食品,必须妥善保管好,预防食品潮解,霉烂变质、黄曲霉变,在采购时,更应避免霉烂变质的食品,蔬菜、瓜果,以及保质过期的产品。以免导致急慢性食物中毒。 2、餐具避免应用铅、锌、铝制品盛装食物,烹饪食物,一面引起铅、锌、铝制品导致人体慢性中毒。 3、幼儿一律不吃剩饭剩菜,剩菜一律不留,剩饭用冰箱保存不超过24小时,且剩饭必须经高温复热后限老师食用。 4、要买经过检验后宰杀的畜肉,生肉不要在常温中放置时间过长,要及时烹制,生熟食物的容器、刀、案板必须分开。 5、做饭菜要有计划,作到按人数供应饭菜,现做现吃,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尽可能不剩饭菜。

6、在食用海产品时,买来的生鱼、虾、要注意冷藏或冷冻,烹调前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因为嗜盐菌,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鱼、虾及蟹。 7、不吃土豆芽,一般情况下土豆现买现吃不存放。买来的土豆保存在凉爽、干燥,不见阳光的地方,不使它发芽变绿,食用前要仔细挖掉芽和芽眼的周围部分,对变绿和青紫的皮肉一定要完全削去。 8、吃扁豆、四季豆等一定要熟透后再吃,以免扁豆或四季豆毒素不破坏完全,引起中毒。 9、吃鲜黄花必须用开水烫后捞出沥干水分,在加烹调或先用水浸泡,然后再彻底加热。 10、炊事人员养成做饭前洗手的好习惯,若患有痢疾、伤寒、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生疮、长疱疹)等传染疾病时,应及时治疗,或调离炊事工作岗位。(食堂人员的健康,详见管理制度) xxxx幼儿园 xxxx年xx月xx日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技术措施

新建衡茶吉铁路HCJ-2标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五局衡茶吉铁路工程指挥部二项目部

二00九年六月十日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技术措施 一、编制依据 本措施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TB10401.1~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进行编制。 二、安全管理目标 预防食物中毒发生。 三、什么是食物中毒 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把含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其特点是: 1、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未食用者不发生中毒,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4、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四、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 ㈠、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肉、鱼、蛋、乳等及其制品,如烧、卤肉类;凉菜;剩余饭菜等。 ㈡、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

㈢、本身含有天然有毒成份的食品:河豚鱼;毒蘑菇;腐烂变质的青皮红肉的鱼类如金枪鱼、青鱼、池鱼等。 ㈣、在某一特定环境下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未加热煮透的豆浆、四季豆、杏仁、木薯、鲜黄花菜等。 五、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技术措施 1、保持厨房环境和餐用具的清洁卫生。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切勿食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尽量不生食动物源性食品;不食用野外拣拾的水产品、蘑菇和野菜;不食用病死的畜禽和腐败变质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处理。 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分解冻。 5、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豆浆等应烧熟煮透。食品要充分加热煮透灭菌,尤其是动物性食品最易被微生物污染,要彻底杀灭病原菌毒后再食用;出锅卤制品应尽快食用或冷藏,以免细菌污染、繁殖;冷藏、隔夜食物、以及豆类食品(如四季豆等)须蒸熟煮透食用。 6、食物现吃现做,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 7、妥善贮存食品。食品贮存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品存放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

超市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机制与报告制度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机制与报告制度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 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 亚急性食源性 疾患。 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场所, 为了保障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 学校 有必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增强监控, 即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称《食品卫生法》)的规定,结合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未发现食物中毒时的预防控制措施 1 、学校要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自觉 履行、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2 、增强对学校食堂与校园周边地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卫生监督; 同时增强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实行监督指导。 要严把卫生准入关, 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 品坚决不进。 每餐的各种菜应各取很多于 250 克的样品留置于冷藏设 备中保存 24 小时以上,以备验查。 3 、要配合教育部门增强对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食品从业人员的 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的培训,提升其食品卫生知识水平,自觉搞好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 4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增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 要狠抓各项法规制度的 落实, 并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 改进食堂卫生工作, 消除食物中毒隐患。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生食物中毒的学校和责任人, 要按照食品卫生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给予通报批评或行 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5 、对学生增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把 食品卫生纳入学生健康教育的内容, 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 自我保护水平。 学校在实行消灭老鼠的爱国卫生运动中, 要增强鼠药 的管理,不得使用含有敌鼠钠盐、氟乙酰胺等剧毒急性药物,对灭鼠的药饵要有专人负责投放和清理,避免误食事件发生。 二、发现食物中毒的措施: 发现学校教师和学生中出现食物中毒案例,或饭后不明原因的呕吐、 腹泻等疑似中毒情况, 原则上应马上送医院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 病人呕吐时 有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 的典型症状时,要注意: 1. 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应让病人侧卧,便于吐出。 2. 不要轻易地给病人服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校园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校园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学校人群密集,是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多发地,仅今年第一季度统计,全省共报告学校食物中毒3起,中毒143人。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危害极大,轻则引起人体不适,重则造成多脏器损害;严重的危及生命、危及子孙后代,给家庭、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意义 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含有足够数量的毒物或含有致病菌及其毒素的食品而导致的疾病,它是食源性疾病当中一种。因食用不洁水源污染的食物而引发的甲肝、急性胃肠炎、痢疾等是食源性疾病,但不是食物中毒。 积极预防与控制食物中毒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民族的兴旺,因而是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反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维护正常教学及行政管理秩序的必须。 二、食物中毒发病原因分析 食物中毒有四个基本特征:即2人或多人在同一地点进餐;食用同一种食物;中毒症状相同或相似;无传染性。 卫生部疾病控制专家通过对集体食堂发生的中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食物中毒发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致病性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 加工直接入口食品在任何环节都有可能遭受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主要包括原料、加工用具及设备、从业人员生病和不卫生行为造成的污染;生产加工过程的交叉污染。此外因烹调方法不适当、回锅食品的加热温度不够、生吃食物、冷藏不适当、售前存放的时间过长、保温不适当等而未消除或污染微生物引发食物中毒也是常见原因。 人员对直接入口食品的危害最大,可以说一切的污染均来自人员:健康带菌、生病不离岗、便后不洗手消毒、不规范的操作方法、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不消毒、皮肤感染化脓、对着直接入口食品打喷嚏、生熟混放、容器混用等各环节均可致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 2、杀虫剂、杀鼠剂污染 杀虫剂、杀鼠剂既有它杀灭病虫害的正面作用,但是也存在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严重隐患。如果保管、使用不当,人为投毒等极易污染食品而造成食物中毒(2001年黄梅小池镇某小学大面积投放杀鼠剂〈三步倒〉后污染了面粉,导致600余名学生中毒;2002年9月14日南京江宁区汤山镇某中学遭遇特大投毒事件,经抢救无效死亡38人)。 3、烹调方法不当及误食 部分食品本身含有有毒生物成份,如四季豆等豆类含有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素两种毒素、土豆含有龙葵素、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毒素,这些毒素在高温下均遭致破坏,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若烹调方法不当极易引起食物中毒。误食有毒食物最常见的是毒蘑菇、野菜、河豚鱼等。 4、食品原(辅)料带有致病性微生物 主要指食品原料在种植、养殖、储运、销售、加工等过程受到肥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食物中毒是指吃了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导致的疾病。通常在吃了有问题的食物1至72小时内发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致命。一般分为微生物性(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进食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其中又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一般在进食后1-3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一般病程3-4天。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重度中毒表现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三、有毒动植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近几年学校常见的集体有毒动植物中毒有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等。因学生误食有毒动植物导致的中毒有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蓖麻籽中毒、马桑果中毒等。 四、预防措施 1.严格食品的采购关。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包括病死牲畜肉)。 2.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严禁食品贮存场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鼠药、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 3.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堂从业人员有皮肤溃破、外伤、感染、腹泻症状等不要带病加工食品。

校园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主要包括: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误食有毒动植物(如毒蕈、桐油、蓖麻子、马桑果等)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而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如四季豆、马铃薯、生豆浆、河豚鱼等)引起的中毒。 学校常见食物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食品未烧熟、煮透;生熟食物没分开,导致交叉感染;食物过期变质;食堂从业人员因带菌污染食品;食用有毒、有害物质;食堂卫生管理不符合要求;饮用水被污染等。 一、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是食品本身无毒无害,储存方法得当,加工方法正确,处理过程无污染。 1.把好采购关 (1)不采购腐败变质的食品(如已酸败的油脂,霉变、生虫、污秽等不洁的食品),不采购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2)不采购来源不明、食品标签不清、超过保质期限等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3)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制度,建立台账。 2.把好贮存关 (1)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 (2)食品贮存场所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鼠药、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或碱面食用。 (3)建立严格的食堂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厨房、食品加工间和仓库要注意上锁,防止投毒。 (4)储存食品要在5℃以下,生、熟食品分开储存。

3.把好加工关 (1)蔬菜加工前要用食品清洗剂(洗洁精)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一般要洗三遍,温水效果更好;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水果宜洗净后削皮食用。 (2)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煮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3)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4)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开。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5)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6)烹调四季豆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7)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马铃薯;生芽较少的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的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这种马铃薯不宜炒吃,应煮、炖、红烧吃。烹调时加醋,可加速破坏其中的有毒物质。 (8)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煮沸5分钟左右。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4.做好食堂和饮水设施的卫生管理 (1)食堂必须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 (2)食堂要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设有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食品加工操作场所要保持清洁。 (3)每餐要对供应的食品成品留样。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经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每餐的各种凉菜应各取不少于250克的样品留置于冷藏设备中保存24小时以上,以备查验。 (4)食堂应遵守国家制定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对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应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60℃

餐饮服务食物中毒防范措施总结

餐饮服务食物中毒防范措施 范志松 (2015-09-25) 前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食品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倍受社会和百姓关注。 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各地要按照习总书记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餐饮业是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的未端,食物种植和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等各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均可以累积到餐饮消费环节。?因此,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保障公众餐饮消费安全,是我们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第一部分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一般概念 ?一、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二、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可能有危害的事故。?三、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四、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一般概念 ?五、食品污染,是指食品中含有外来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污染和含有天然有毒有害物质食物四大类。 ?第一类生物性污染,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以及苍蝇、蟑螂、鼠害等对食品或饮用水造成的污染,是食品安全重中之重。如甲肝病毒、戊肝病毒、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嗜盐菌、金葡菌、蜡样芽孢杆菌等。?第二类化学性污染,指由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对餐饮食 品造成的污染。如蔬菜水果受到农药污染,织纹螺受到赤潮毒化,水发产品受到甲醛污染,花生、玉米、黄豆、小麦、大米等粮食作物发生霉变受到黄曲霉毒素B1污染 ?第三类物理性污染,来自某些非化学性杂物。如杂质、砂粒、金属等。 ?第四类含有天然有毒有害物质食物,如河豚鱼、毒蘑菇、四季豆、黄花菜、发芽马铃薯、含组胺鱼类等天然有毒有害食物。 ?餐饮食品及其原料一旦受到污染,或食用含天然有毒有害物,就极有可能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表现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或者远期危害 第二部分 餐饮服务行业特点与风险 ?餐饮服务,是指通过即时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性活动。据此定义,界定餐饮服务必须具备六个要素:即时加工、销售、服务+食品、场所、设施。根据餐饮服务法律定义,餐饮服务行业有以下四个特点: ?其一,餐饮业(包括食堂)处于食品的下游,其制售过程多以手工操作为主,工序复杂,品种多、供餐集中,员工流动性大,食品安全风险高,是食物中毒的高发行业。

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的预案和应急措施

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的预案和应急措施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的预案和应急措施 第一条学生食堂管理实行主管校长负总责,专职和兼职的管理人员和食堂承包人负责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是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标。 第二条学生食堂应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建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所有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并且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二)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三)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四)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第三条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第四条学校总务处应定期对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学校德育处应定期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第五条学校的专职和兼职的管理人员应定期到食堂进行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环节应重占点进行监督指导。 第六条若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一)、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实行“零时”报告制度;由食堂——总务处——校长室——教育主管部门——卫生防疫部门逐级报告,不能“迟报”、“隐报”。 (二)、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三)、及时做好“留样”、“索证”等工作,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及紧急处理措施

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及紧急处理措施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没有传染性。 食物中毒的分类 平时我们通常指的食物中毒有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而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占食物中毒总数的一半左右。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一般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和食品有下列数种: (1)细菌名称—沙门氏菌类: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蛋、奶类及奶类制成品、肉类及肉类制成品,特别是家禽类食品(例如烧味卤味、鹅肠等)。 (2)细菌名称—金黄葡萄球菌: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糕点、雪糕、奶及奶类制成品、蛋制品。 (3)细菌名称—副溶血性弧菌: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海产品和腌制食品(例如海蜇、墨鱼、咸菜、熏蹄等)。

(4)细菌名称—腊样芽孢杆菌: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剩饭、 炒饭、冷盘、调味汁等。 (5)细菌名称—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罐头食 品、肉类制品。 (6)细菌名称—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肉 类及肉类制成品。 夏季一直到秋末天气变凉,食物都特别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再加上有苍蝇蚊虫的叮咬,食物变质的几率更增大,此时,如果吃了被病菌或者毒素污染过的食物,就极可能导致食用者出现食物中毒。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把好“病从口入关”,防止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预防方法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最佳方法就是确保食水及食物的卫生。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食物的选购 (1)不要购买那些没有受到适当保护的食物(例如挂在店铺 外边的烧味卤味和没有盖好的熟食等)。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示范文本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豆浆、四季豆等含有天然有毒物质,必须煮熟煮透方 能食用。 2.马铃薯(土豆)发芽时,因芽内含有龙葵素,必须将 芽彻底挖掉,才可进行烹调食用。 3.未烧熟煮透的海产品不得食用,熟透的海虾、海蟹应 一次或当天食用,如有剩余,放凉后立即妥善冷藏,再次 食用前要加热煮透。 4.夏秋季多发细菌性食物中毒,要注意食物加工消毒及 炊具、餐具消毒。 5.严防发生投毒事件。外部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品加工 经营场所,加强餐饮服务人员的思想建设,及时化解矛 盾,以免发生过激行为。

6.食品仓库、加工间不得存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质。 7.食堂内不得有员工住宿、午休房间。 8.如怀疑有食物中毒发生时,应迅速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进行救治。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目前国际上有2000种以上的血清型,我国已发现的仅为200多种。依据菌体O抗原结构的差异,将沙门氏菌分为A、B、C1、C2、C3、D、E1、E4、F等血清型,其中对人类致病的沙站氏菌仅占少数。沙门氏菌的宿主特异性极弱,既可感染动物亦可感染人类,极易引起人类的食物中毒。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在外界的生活力较强,其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30℃,在普通水中虽不宜繁殖,但可生存2-3周,在粪便中可生成1-2个月,在土壤中可过冬,在咸肉、鸡和鸭中也可存活很长时间。水经氧化处理5分钟可杀灭沙门氏菌。相对而言,沙门氏菌属不耐热,55℃60℃15-30分钟或100℃数分钟即被杀死。另外,沙门氏菌属不分解蛋白质,不产生靛基质,污染食物后无感观性状变化,易引起食物中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全年皆可发生,但多见于夏、秋两季。5-10月发病起数和发病人数可达全年发病总起数和总人数的80%。 2、食品种类: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禽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者很少见。 3、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由于沙门氏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在人和动物中有广泛的宿主,因此,沙门氏菌污染肉类食物的概率很高,如家畜中猪、牛、羊、猫、犬,家禽中鸡、鸭、鹅等。健康家畜

禽肠道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15%,病家率禽肠道沙门氏菌检出率可高达70%,正常人粪便中沙门氏菌检出率仅为002-0。2%,腹泻患者粪便沙门氏菌检出率可达8.6-18.8%。 1)家畜禽的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生前感染是指家畜禽在宰杀前已感染沙门氏菌,是肉类食品中沙门氏菌的主要来源。它包括原发性沙门氏菌和继发性沙门氏菌病两种。原发沙门氏菌病是指家畜禽在宰杀前已患有沙门氏菌病,如猪霍乱、牛肠炎、鸡白痢等;继发性沙门氏菌病是由于健康家编辑禽肠道沙门氏菌带菌率较高,当患病、饥饿、疲劳或其它原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寄生于肠道内的沙门氏菌即可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流而引起继发性沙门氏菌感染;由于这些细菌进入动物的血液,内脏和肌肉,其危害较大且发生食物中毒时症状亦较严重。宰后污染是指在屠宰过程中或屠宰后被带沙门氏菌的粪便、容器、污水等污染。 2)乳中沙门氏菌的来源:患沙门氏菌病的奶牛其乳中可能带菌,即使是健康奶牛的乳在挤出后亦可受到污染。 3)蛋类沙门氏菌的来源:蛋类及其制品感染或污染沙门氏菌的机会很多,尤其是鸭、鹅等水禽及其蛋类,带菌率一般在30-40%之间。家禽及蛋类沙门氏菌和原发性感染使卵巢、卵黄或全身带菌外,禽蛋在经泄殖腔排出时,蛋壳表面可在腔门腔里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可通过蛋壳气孔侵入蛋内。 4)熟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烹调后的熟制食品可再次受到带菌容器,烹调工具和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的污染。

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一、严把食堂进货关。坚决杜绝资质不合格、食品来源不明、无规范进货手续的厂商提供的食品。食堂禁止采购和使用下列食品;腐烂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和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经过保质期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二、严格按照食品储存的规范要求,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食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保质期限的食品。食品储存场所禁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需贴提示标志,必须做到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分柜存放。 三、严格按规范程序加工食品,所用工具、容器必须有明显标志,分类专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食品加工必须熟透,不得加工或使用腐烂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熟制品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均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四、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不得向师生提供腐烂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师生健康的食品。食品在烹饪后至师生就餐前一般不超过2小时,剩余饭菜不得隔餐使用。 五、食堂工作人员须经培训并持健康证上岗。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有关卫生管理规定,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症状时,必须立即离开工作岗位,接受检查治疗。

六、食堂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学校主管部门及责任人要定期对食堂进行卫生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严防食品中毒事故的发生。 七、各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卫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班主任、生活教师及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学生将校外不洁食品带到校内进食。 学校饮食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管理实施办法》,自觉接受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和学校师生的监督。 二、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从业人员必须经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有完善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无卫生死角。 四、采购人员不买腐烂变质食品,加工人员不用腐烂变质食品,营业员不卖腐烂变质食品,不使用和出售过期食品。 五、餐具数量与就餐人数相适应,餐具必须做到一清、二刷、三冲、四消毒,并有保洁设施。严禁使用未消毒餐具。 六、食品必须做到生熟分开,熟肉、卤菜有专人加工、专用工具、专用冰箱;熟食间应具备洗手、消毒设施,不得存放其它杂物。 七、从业人员必须穿戴清洁工作衣帽上岗,必须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上班时不戴首饰、不吸

食物中毒预防教案

第八课食物中毒预防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种类和常见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以及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区别食物的新鲜程度,变质食物不能吃。 教学建议 1、可结合实例讲解食物中毒的种类和症状。 2、结合教材有毒植物中毒预防简表及五种动物食品质量鉴别,计述细菌性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3、结合实例,说明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中人”关。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吗? 凡是吃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含毒物的食物、以及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种类 1、按中毒病因,食物中毒可分3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的一般症状 集体共食可疑食品发生中毒后,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有食物被细菌污染、细菌繁殖和未彻底加热灭菌3个主要环节。 4、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防止食品污染、控制细菌繁殖、进食前彻底加热灭菌

5、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河豚鱼中毒 (2)发芽的马铃薯中毒霉变的甘蔗中毒白果中毒 (3)豆浆中毒未煮熟扁豆中毒 (4)亚硝酸盐中毒等。 三、在校学生学生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针对年龄特点,我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歌 食物中毒在预防,功夫完全在日常 饭前便后要洗手,卫生习惯要优良 专人餐具专人用,饭后洗净袋内装

预防食物中毒教案

预防食物中毒教案 东后完小2010年6月3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特点和种类,掌握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要点 1、什么是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的种类。 3、食物中毒的预防。 教学过程 食物中毒,是指由于经口进食了正常数量的含有致病毒,或生物性及化学性毒物和某些植物天然毒素的可食性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或中毒。某些已知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寄生虫病或食物过敏和暴饮暴食等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并不属于食物中毒的范围。 通常可以把食物中毒分为两大类,即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了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或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常是由于食品污染的致病的微生物,这些致病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和营养条件下,大量急剧繁殖,或者产生毒素,如果在食用食品前,不对食品进行加热,或者加热不彻底,就会发生中毒。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奶多,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肉毒梭毒素、蜡样芽抱杆菌等。

生的肉类和动物内脏中变形杆菌的带菌率较高,在烹调过程中,如不注意,生熟食品使用同一案板或容器时极易造成交叉感染,而被污染的熟食在2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放置较少时间,变形杆菌便大量繁殖。含水分、蛋白质和淀粉较多的食品更容易使葡萄球菌繁殖并产生毒素,如一些乳类、奶制品及含奶糕点,另外还有糯米、凉糕、凉粉、米饭都是适合于葡萄球菌产毒的良好培养基。有人做过实验,葡萄球菌在奶类和碎粥麦中于20℃-37℃下,经过48小时即可产生毒素;而在新鲜的马铃薯羹中只要45小时即可产毒。 (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凡不是由于细菌等微生物所致的食物中毒,均属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有些人甚至将亚硝酸盐误当食用盐炒菜,这类食物中毒的事例,在我国已有多次报道,其后果相当严重。 各类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不同。一般在吃下食物后,短则数十分钟,长则数十小时,就会发生上吐下泻等急性胃肠道反应或发烧等中毒症状,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发生食物中毒固然可性,然而食物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具体的预防措施见教材。 教学建议 1、可结合实例讲解食物中毒的种类和症状。 2、结合教材有毒植物中毒预防简表及五种动物食品质量鉴别,计述细菌性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3、结合实例,说明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中人”关。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1、概念: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或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 备注:不包括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寄生虫病、经饮食肠道传染的疾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多次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 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酗酒)。 2、特点:①发病呈爆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 ②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③发病与食物有关,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 在食用该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很快停止。 ④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 备注: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新疆: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沿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北方:霉变甘蔗、酵米面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夏、秋高发,尤其是第三季度。 3、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 ①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了大量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包括: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肉毒梭菌食物中毒、酵米面椰毒假单胞菌毒素食物中毒、韦梭菌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结肠炎耶尔森菌食物中毒、链球菌食物中毒、志贺菌食物中毒。 ②有毒动植物中毒: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不当未能除去有毒成分的 动植物引起的中毒。 有毒动物中毒:河豚、有毒贝类 有毒植物中毒:毒蕈(毒蘑菇)、含氰苷果仁、木薯、四季豆等 ③化学性食物中毒: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特点:无明显季节性和地域性,发病率、病死率高。(如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亚硝酸盐、农药引起的) ④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食用被产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