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历史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中国历史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中国历史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中国历史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滦县第四中学刘金伟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述说。 一、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树立热爱和平等观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课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有趣味性,最怕空洞的说教;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所以在本节内容的处理上适当补充一些史实,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和影响。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帝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的作用。 3、情感教育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依据:通过学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情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依据:通过教学中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最新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初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说课人:XXX XXX中学 一、教材分析: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依据:(1 )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依据:此处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台阶,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障碍。由于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又是学好世界现代史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初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结合上述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确立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实质、表现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大战的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战争的大概过程;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播放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的影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和战争的残酷性,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教学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和评价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法国郊外的华工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人的出现。距离巴黎市中心200公里外的小村庄,迎来了几个少见的中国面孔,他们最终停在了一处叫博朗库尔的公墓前。50多岁的程玲在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下来到这里,她被告知,这里就是爷爷毕粹德的安葬之处。她一度对从未见面的爷爷一无所知,后来才了解到,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14万中国劳工登陆欧洲、加入战事。爷爷毕粹德也在其中,他最终死在了异乡,只有一块纪念章被带回了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公民毕粹德为何牺牲在欧洲战场?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材料展示:1913年英、法、德、美的比较(注:英、法为老牌殖民国家,美、德为后起殖民国家)

项目英法德美 19世纪中期工业 1 2 4 3 产量所占位次 1870—1913年工 1.3 1.9 4.6 8.1 业增长倍数 1913年工业产 3 4 2 1 量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 1 2 4 5 面积所占位次 面积上有何变化? 提示:在经济上,美、德工业产量跃居第一、第二位,英、法下降到第三、第四位;在政治上(殖民地占有面积),英、法占有殖民地面积处于第一、第二位,德、美处于第四、第五位。 归纳总结: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认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材料展示:在错综复杂的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集团。1904年、1907年英国协调了与法国、俄国的矛盾,签订了英法协约、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设问:指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各自的盟友国。 提示: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归纳总结:两大军事集团之间扩军备战、展开激烈争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与影响。 归纳总结: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直接原因)。 目标导学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 1.阅读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大战的参战国、主要战场等史实。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图片,说说凡尔登战役的影响。 归纳总结: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通过此战役,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的企图破灭。 3.结合教材和相关史实,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目标导学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材料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塞尔维亚参与战争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是正义的,但从整体上来说,它无法改变一战的帝国主义战争性质。

专 题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高二历史说课稿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2013-2-28 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 1.了解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2. 了解一战的经过及主要战役,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 知道一战的后果及影响。 教学重点:一战的原因和性质 教学难点:一战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只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进入20世纪不久,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性大战降临,把人类拖进了苦难的深渊。战争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的预想,按照自身的规律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空间上以欧洲为主战场,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也被卷入,在时间上长达四年之久,许多文明的成果毁于一旦,留下了一串触目惊心的破坏数字。惨烈的战争不能不引起人们认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引发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根本原因) 1.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实质: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 3.表现: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 (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立(具体原因) 1.矛盾: ③俄奥矛盾争夺巴尔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①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首先缔结,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②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三国协约建立。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3.疯狂的军备竞赛 (三)20世纪初世界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客观条件) (四)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思想因素) 1.军国主义,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2.极端民族主义只为本民族服务,认为本民族是本国,或者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歧视别的民族,用暴力手段残害屠杀其它民族的人民,剥夺其它民族人民的生存权,肆意掠夺资源。 (五)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原因、导火线) 1.背景: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为巴尔干地区制造出新的矛盾,也为俄奥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2.发生: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波黑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二、为什么到20世纪才发生世界性的大战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扩军备战,剑拔弩张,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一)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二)三条战线 ①西线:英法对德作战②东线俄军对德奥作战③南线奥军对塞尔维亚作战

9下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说课稿(教学设计)

9下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说课稿(教学设计) 沧溪中学孙家齐 一、教育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对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上承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和法西斯轴心国形成,下启由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和冷战的开始。本课通过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集体智慧,以课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获取知识,加深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体认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查阅资料,师生共同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习惯。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落到实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 能力: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战争性质的方法。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②二战初,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卫国战争。让学生充分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在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我们要确立为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课堂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珍珠港珠事件。 难点:绥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三课程讲授 1.复习提问 问: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德意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专制统治,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问: 1938年以前,德、意、日法西斯进行过哪些侵略活动? (学生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简述“同盟国”“协约国”的成员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

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设计思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大事。本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因后果的发展为线索展开,首先从2013年11月11日的一则纪念“一战”的新闻报道开始,引导学生追根溯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接着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最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一战”的原因和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是上好本课的关键。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观看一段2013年11月11日的新闻视频。 刚才我们观看了今年11月11日世界各国纪念一战95周年的新闻视频。世界各国都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说明一战是重大的,是世界范围的。那么一战是怎样发生的?给世界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乘坐时光列车回到95年前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去重温那段历史,去寻找我们的答案。 展示: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本课的结构图。 学习新课: 1、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展示: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和影响。 美国参议院漫画说明什么问题?垄断组织干预和控制国家政治,积极对外侵略扩张。 2、帝国主义国家争霸世界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德)要求重新分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一、课标内容 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时间、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及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重点) 目标4:分析一战爆发的性质和影响,体会战争的残酷。(难点) 三、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一战导火线:奥匈皇储被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战”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3)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两次工业革命对欧洲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影响:在两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 【合作探究】2.阅读材料及教材,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总结。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理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家的矛盾。 学生回答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教师根据PPT图示讲解其中的矛盾。 一战前夕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

凡尔赛条约说课稿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说课稿 郭正旭 一、说教材 1、本节课教材在高二世界史下册第二章乃至全部世界现代史上,都占领重要的地位,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既是“一战”这一帝国主义战争对资本主义国家阻碍的产物,又左右着20世纪世界政治整体化趋势的一种最初反响,为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假如没有弄明白本节课的内容,要想学好世界现代史是十分艰苦的。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抵触、《凡尔赛和约》、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式的变化、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目标有: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克服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脏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就义微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的德国的掠夺性条约;通过对华盛顿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克制日本的基础上,调剂了帝国主义克服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通过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隐含抵触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式包含了各种抵触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牢固的,这些抵触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有:通过分析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和九国公约,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提问课后考虑题以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本课重点是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课难点是(1)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两个历史概念(2)为啥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不牢固、不能持久的? 二、说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教师讲解法、启发式、讨论等方法。生动开朗地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啥?一战对资本主义国家有啥阻碍?”教师在总结学生答复的基础上指出:一战后帝国主义各国根据变化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步,讲解新课。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十四点原则”,从“建立联合国”、“航海自由”、“贸易自由”等重要条款中得出事实上质。一战后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有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而英国权势削弱,但仍要保持海上霸权。法国损伤更惨重,又是德国宿敌,希望借这次成功狠宰德国,重树欧洲霸权,以报当年普法战争之大仇,最好让德国永世不得翻身。意大利野心大但实力弱,人微言轻是三国同盟的背叛者,要求按英法本来的承诺扩大国土。日本是一战的另一受益者,它乘西方列强陷于欧洲战场之机,企图独吞中国,使战时所得合法化。通过补充内容深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脏会议(性质),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且知所以然,真正吃透教材。 运用教学软件讲解凡尔赛对德和约的内容:割地、赔款、限制军备。赔款和军备限制略讲,重点放在割地,通过多媒体动画地图的放大特写,使学生明确宰割德国本土和海外殖民地的空间概念(位置),并引导学生从条约内容的残暴性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就义微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的德国的掠夺性条约,达到思想教育目标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拍(1)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包 括一下六个环节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法学法五 说教学过程六说教学反思 第一个环节说教材 1、地位本课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的转折点。一战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动摇和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开始建立新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的冲击和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极大的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2作用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粗略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危害从而树立热爱和平、维护祖国利益等观念。 第二个环节二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查询资料、阅读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也都较强。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这些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增强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还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往广度纵度发展第三个环节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经历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通过史实表象分析问题问题实质的意识和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从而认识到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危害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认识到战争对人类进步和发展带来的严重灾难认识到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第四个环节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及影响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评价和影响。尤其是影响部分即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此处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能力的障碍。由于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大战的影响有关因此学习这部分的内容又是学好现代史的关键。在突破这个重难点时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采用分两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练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 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形成了英、法、俄的三国协约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 二、导火线: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三、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战时加入协约国集团) 四、经过: 1、开始: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2、重大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五、影响: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争中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美俄两个大国开

始崛起。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六、正确认识一战: 1、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2、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3、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1.1914年,奥匈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借口是 ( ) A.萨拉热窝事件 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倒幕运动 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2.某次战役爆发于1916年,历时约10个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A.滑铁卢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 D.马拉松战役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 为 ( ) A.战争发生在帝国主义时代 B.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C.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D.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矛盾 4.观察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分析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 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一)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 1、课标分析: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对这一课的内容作了这样的要求: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这两个要求都属于识记层次,只要了解了相关的史实,并能把相关的历史事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简述出来即可。这是个比较基本的要求,比较容易达到。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于本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如下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这些要求需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探究才能实现,是比较高的要求了,有一定的难度。 2、教材分析: 本课所处的第三单元,介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分两课来介绍。第6课介绍的是二战的爆发、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等内容。本课承接第6课,接着介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的过程。通过“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最后的胜利”两个子目来介绍。 结合前面对课标的分析理解,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整合了教学版块,由原来的两个子目,变为六个环节(团结、开会、转折、胜利、影响、启示),特别是增加了为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的“启示”环节。这样整合不但使学生更能清晰地把握整节课的内容,而且让学生在了解二战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突显历史的教育功能。 3、学情分析: 从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有关二战的内容,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再加上第6课的学习,相关知识的储备,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而通过史料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也就是“史论结合”的能力还需多培养提高的。 另外:由于战争对于我们的学生,还只是处于间接的了解,缺乏感性的认识,所以,对于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可能认识不深刻。鉴于此,我准备了大量文字、表格、图片及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了解战争的方方面面,特别达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定 通过前面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再结合对资源的整合,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等相关史实。在此基础上,分析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及探究的能力。

初中历史说课稿-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教案

初中历史说课稿-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依据:1 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 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依据:此处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台阶,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障碍。由于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又是学好世界现代史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结合上述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确立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实质、表现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大战的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2)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教育学生时刻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上。(3)揭露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明确战争引起革命,革

俄国十月革命说课稿 完整

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13号孙萍,我说课的课题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我主要从:说教材、学情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四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首先我们来看说教材。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教材主要围绕俄国十月革命展开,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在俄国由理想变为现实,世界上出现了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十月革命是继巴黎公社后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伟大实践,它不仅对俄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本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2、教学目标 本课的三维目标内容也很丰富,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以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过程、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图片,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地位和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培养为重。”的原则,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历史意义 难点: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重点的掌握和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完教材,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有了初步认识,但是作为高一学生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所以,这里我们就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书,而在于教学,教学生学。”也就是要“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围绕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这一重点内容进行讲授,以材料、问题构建情景,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点拨、诱思,并综合运用史料分析法、讨论法等进行分析归纳。 2、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体现老师为主导的原则,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学法也很重要,在本课中,我主要设计了“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这两个学法。 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相结合,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和学法是通过教学流程来体现的,教学流程部分也是整堂课的中心部分。 四、教学流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说课人:泰和四中袁文松 一.教材分析: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

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依据:1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建湖县裴刘学校周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根源,三国协约,三国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通过了解一战爆发前经历的长时间的矛盾冲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由和平与战争引出萨拉热窝事件,回顾一战前世界的发展趋势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史实,从不同角度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战争的残酷,帮助学生分析战争给世界带来空前灾难,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关注现实,把握未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一战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阻碍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从而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三、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不 平衡的.随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凸显。为争夺 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 即发,只需一粒火星就能引爆整个世界! 你知道这粒火星是什么吗?引起这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它对人类社会的 发展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 (二)新课内容 一.一战的原因 1、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什么是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 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 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 2、根本原因 PPT展示《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简图》和《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提问:从图表中可以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自主讨论分析,教师归纳: 从图表1我们可以看出来,像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率呈下降的趋势,而德国、美国等国家所占比率呈上升趋势,从图表2我们可以看到英法等经济发展缓慢的国家所占有的殖民地最多,而美德等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国家所占有的殖民地反而很少,综合两幅图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提问:这种不平衡会导致什么问题的产生呢? 让学生站在分别英法和德美的立场去阐述自己的观点。 展示课本插图《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和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的话

初中历史说课稿[1]

初中历史说课稿-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教材分析: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依据:1 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 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依据:此处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台阶,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障碍。由于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又是学好世界现代史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

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及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树立热爱和平、维护祖国利益等观念。 2、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期的矛盾与冲突;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的作用。 思想教育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依据:通过学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情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依据:通过教学中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二、说教法 利用萨拉热窝事件的故事性,引发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运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导火线。同时利用历史地图、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对如: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导火线”引发的地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地图)、“争霸”野心的表现(漫画)等事件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通过演示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三、说学法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等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在评论历史事件时注意运用史实分析和说明问题,坚持“论从史出”,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自然过渡到本课上来,便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便于学生接受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