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媒:德国将推行“进攻性”世界政策

德媒:德国将推行“进攻性”世界政策

德媒:德国将推行“进攻性”世界政策
德媒:德国将推行“进攻性”世界政策

德媒:德国将推行“进攻性”世界政策

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媒体说,未来的德国联合政府宣布德国将采取进攻性的世界政策。它们将“积极塑造全球秩序”并“准备”参与世界上的各种干预。

【德国外交政策网站11月7日文章】题:准备制定全球秩序政策

下届德国联邦政府将尝试贯彻柏林谋求成为世界强国的要求。这是联盟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和社民党在当前的组阁谈判中已经批准的一份外交政策战略文件中所写的。该文件的序言中说:“我们将积极塑造全球秩序。”这份文件明确表示,德国打算在全世界参与干预行动,“如果希望我们国家为解决危机和冲突作出贡献,我们乐意行动”。德国将在“全世界”维护自己的“价值观”。

该文件在内容上承接了柏林以前的外交政策。据说联盟党和社民党只是在土耳其加入欧盟问题上有分歧。联盟党排除土耳其入盟的可能。对未来的军事政策还未正式达成一致。在购买和使用无人战斗机问题上显然只达成了程式性妥协。

更经常更果断地领导

共同战略文件中进攻性的声明直接响应了最近柏

林一些人的提议。过去几周里,有人要求德国在全世界明显加强活动。例如,德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在今年的国庆讲话中宣布,德国“人口众多,位于欧洲大陆中心,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他拒绝“德国卑躬屈膝”。

不久之后,柏林精英集团的50位代表在经过一年的准备后公布了一份战略文件,其中写道:德国未来将“更经常更果断地发挥领导作用”,该文件是在德国科学和政治基金会的倡议下撰写的。但是,德国第二大外交政策智库德国外交政策协会也在它主办的《国际政治》月刊,中高度评价了这份文件。

因此,现在与基民盟关系密切的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也加入了要求德国推行更具进攻性的世界政策的行列。正如该基金会“青年外交工作者工作组”刚刚发布的一份简明罗列出其要求的文件所言,德国“鉴于其当前的经济状况,不仅应巩固,更要扩大其国际影响力”。该工作组为此提出了具体建议。例如,德国应大力加强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这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因为美国正专注于与中国的权力之争,因此“在欧洲、非洲和中东不会一直是主导性的安全政策角色”;柏林现在必须尽其所能“阻止欧洲军事能力受侵蚀”;“加强联邦国防军的战斗力”有重要意义。

分层次寻找世界盟友

因为“德国的能力”并不足以“单独实现利益和发挥国际影响力”,所以“青年外交工作者工作组”明确主张采取分层次的联盟政策。根据该政策,西方联盟——在无损于柏林提出的世界权力诉求的情况下——应保持其突出作用。阿登纳基金会称,在这方面,计划中的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具有重要意义:签署该协定会“对正在崛起的强国发出政治信号”,“突出西方的熊力,实现西方的利益和市场构想”。作为补充,应该与“其他(亲西方的)区域组织”建立并加强“伙伴关系”,例如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

而作为欧盟希望建立的与这些区域组织的“伙伴关系”的补充,柏林应该“以一种双重战略的形式加强其与地区强国间的国家伙伴关系”——例如与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巴西和墨西哥。这些国家的盟友也应该在军事上获得强化,例如通过联邦国防军的培训计划,“尤其是在陆军学校”。这一战略或许可以使柏林在推行其全球实力政策的过程中,在世界各地随时都能找到有贯彻力的本地盟友——有必要时也可以不依赖欧盟。

推动欧盟成“全球玩家”

柏林正在为其世界强国计划增添在欧洲层面上发动进攻的内容。而因为被纳入未来的联邦政府的执政联盟协议,该计划也就具有官方地位。欧洲议会10月底在一份决议中宣布,在深受“持续的结构性变革”影响的世界,布鲁塞尔迫切需要处在强大政治领导下的共同、坚定的外交政策;为此,有必要开展“根本性的战略讨论”,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都应开展这场讨论。大力促使这一决议出台的是基民盟党籍欧洲议员、欧洲议会外事、人权和防务与共同安全政策委员会主席埃尔马·布罗克。他呼盱说,欧盟应成为“全球玩家”,而不是“全球出资者”,“只有当欧洲以一个声音说话时,才能在世界上找到倾听者”。

柏林希望将欧洲外交政策和军事政策统一起来。

将于12月召开的欧洲安全政策和防务政策理事会会议是实现这一构想的下一步。柏林正全力促成符合德国期望的结果:德国需要欧盟——不仅在军事上,但也确实在军事上——来加强本国的世界实力政策。

历届世界杯冠军一览表和小知识

历届世界杯基本信息 界数时间冠军亚军季军殿军举办地参加国家数 1 1930 乌拉圭阿根廷美国南斯拉夫乌拉圭13 2 1934 意大利捷克德国奥地利意大利16 3 1938 意大利匈牙利巴西瑞典法国15 4 1950 乌拉圭巴西瑞典西班牙巴西13 5 1954 西德匈牙利奥地利乌拉圭瑞士16 6 1958 巴西瑞典法国西德瑞典16 7 1962 巴西捷克智利南斯拉夫智利16 8 1966 英格兰西德葡萄牙苏联英国16 9 1970 巴西意大利西德乌拉圭墨西哥16 10 1974 西德荷兰波兰巴西西德16 11 1978 阿根廷荷兰巴西意大利阿根廷16 12 1982 意大利西德波兰法国西班牙24 13 1986 阿根廷西德法国比利时墨西哥24 14 1990 西德阿根廷意大利英格兰意大利24 15 1994 巴西意大利瑞典保加利亚美国24 16 1998 法国巴西克罗地亚荷兰法国32 17 2002 巴西德国土耳其韩国韩国-日 本 32 18 2006 意大利法国德国葡萄牙德国32 19 2010 西班牙荷兰德国乌拉圭南非32 注:1.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 .和1946 年的世界杯被取消。 2.得冠军最多的是巴西队,共五次。 3.从1998年以后才是32支国家队。 4.2014年巴西世界杯是第20届世界杯。 5.2002年世界杯是有两个国家共同主办,日本和韩国。 6.2002年中国曾经进入世界杯,不过成绩比较惨,一场未胜,一球未进,净输9球。三十二支国家队里排名31名。沙特垫底净输12球。由此中国足球为国人诟病,春晚相声,小品中被多次调侃。 7.亚洲在世界杯上的最好成绩是第四名,由韩国队创造。 8.2002年世界杯,也是韩国队被世界诟病的时间,裁判两次黑哨,帮助韩国进入四强。尽管由裁判的多次帮助,韩国队也只勉强进入四强,排名第四。 9.2002年世界杯中国被与巴西,哥斯达黎加,土耳其分在一组。从此中国足球陷入低迷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的影响 巴黎和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ew Wilson)、英国首相劳莱乔治(David Lloyd George)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Georges Clemenceau)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崇,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同时,对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其他和约 战胜国与其他战败国亦分别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部份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讷依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少;与鄂图曼土耳其签署《色佛尔条约》,彻底瓜分鄂图曼土耳其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和其附近小部份领土及安那托利亚的部份。 以《凡尔赛和约》及其他各个和约所构成的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就是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对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的影响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共产革命

2014巴西世界杯记录及突出数据

2014 巴 西 世 界 杯 记 录 编者:刘凤昆(依安县红星乡) 小 组 赛 决 赛 小 组 赛 组别 场次 对 阵 比 分 出线(名次.积分.净胜球) (名次.积分.净胜球)出线 对 阵 比 分 场次 组别 注: 1、 巴西队曾经五度捧起大力神杯(1958.1962.1970.1994.2002)。 2、 克罗地亚队最好成绩是98年世界杯季军。 3、 自1930年首届世界杯以来,总共19届20支东道主球队(韩日双主)的首场比赛取得14胜6平的战绩,未尝败果。 4、 巴西内马尔本届首次世界杯之旅,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三个首战打入2球的球员。是他代表巴西国家队的第50场比赛,而这50场 (1.7.5) (2.7.3) (1.9.7) (2.6.2) (2.4.-2) (1.9.7) (1.7.3) (2.6.0) 1 A 2 17 组 18 33 34 3 B 4 19 组 20 35 36 7 D 8 23 组 24 39 40 5 C 6 21 组 22 37 38 11 12 F 27 28 组 43 44 9 10 E 25 26 组 41 42 (1.9.3) (2.4.0) (1.7.6) (2.6.1) (2.4.0) (1.7.5) 13 14 G 29 30 组 45 46 (1.9.3) (2.4.1) 15 16 H 31 32 组 47 48 (1:1点球) (1:1点球) (0:0加时) (0:0加时) (0:0加时) (0:0点球) (0:0点球) (0:0加时) :德国

2014 巴西世界杯记录编者:刘凤昆(依安县红星乡) 里他共打入33球。 5、2014首战入球之最:4粒入球均为巴西人打入;世界杯史上首次 首粒入球为乌龙球;也是巴西队史上首个乌龙球。 6、2014世界杯历史上首次使用:喷剂划线和电子门线技术。 7、本届荷兰队罗本(30岁)以37km/小时的速度为最快足球运动员。 8、荷兰队三次打入世界杯决赛,三次亚军。 9、范佩西是第一个连续三届世界杯都进球的荷兰球员。 10、墨西哥队长马科斯连续4次以队长身份进世界杯决赛圈,为世界 杯历史第一人。 11、本届领到第一张红牌的是乌拉圭的佩雷拉。 12、希腊队依旧保持他们世界杯首场不胜的尴尬纪录。 13、截止2104年6月15日,世界杯历史红牌累计:巴西11张;阿 根廷10张;乌拉圭第三多;西班牙57场世界杯只1张红牌。14、截止2104年6月15日,意大利创世界杯48年来第一神迹:蓝 衣军团创下93.2%的传接球成功率记录。 15、2014年6月16日开场128秒波黑后卫科拉西茨制造世界杯最快 乌龙球记录。 16、阿根廷梅西2009至2012连续四届赢得金球奖,为足坛史上唯一 一位金球奖连冠的球星,他今年身价1.2亿欧元,为为全球最高的足球球星,他今年又获得本届世界杯金球奖。 17、本届最快入球是美国队在开场29秒攻入的,排在历史第三位。 18、2014年6月17日伊朗0:0战平尼日利亚,为本届首次平局。 19、本届首位帽子戏法的球员是2014年6月17德国的穆勒,这也是 世界杯史上第49个帽子戏法。 20、西班牙成为史上出局最快的卫冕冠军,从2008到2014年,西班牙 在世界杯和欧洲杯上一共只丢了6,而本届小组赛前两场就丢7球. 21、2014年6月22日尼日利亚迎来自1998年来首场世界杯胜利。22、2014年6月24日巴西内马尔打入本届第100粒入球,他也是本 届首位4球入账的球星。 23、2014年6月23日比利时替补出场19岁小将奥利奇奉献绝杀进 球,为世界杯史上最年轻的进球者。 24、2014年6月23日阿尔及利亚4:2击败韩国,创世界杯史上第一 支单场打入4球的非洲球队记录,也是世界杯上第一支击败卫冕 冠军的非洲球队(1982年击败德国)。 25、世界杯上出场年龄最大球员:哥伦比亚门将蒙塔拉贡。 26、希腊首次杀入世界杯16强;意大利连2届世界杯止步32强。 27、2014年6月26日梅西记录:个人历史146秒最快进球;阿根廷 56年来小组赛3场都有进球的队史第一人(3场4球),上一人是 马拉多纳(1958年前战绩);三场当选最佳乃世界杯第一人。 28、2014年6月26日瑞士沙奇里帽子戏法,为世界杯史上第50位 帽子戏法的球员。 29、世界杯史上亚洲球队未尝胜果。 30、葡萄牙C罗带伤进球,创造6届世界杯有球入账的伟业。 31、智利没有打破世界杯遇巴西不胜的魔咒。 32、哥伦比亚首次打入世界杯八强。 33、真正90后时代!:142人33球:本届世界杯巴西内马尔为90后 打入世界杯上第一球;小组赛有142位90后登场,24人累计贡 献33粒入球,其中哥伦比亚的罗德里格斯打入6球(前两届最佳 射手只进5球),他荣膺本届金靴奖;内马尔4球;沙奇里3球; 比利时的95后小将奥里奇则成为最年轻的进球者;而南非世界杯 只有14名90后球员报名并12名登场;本届尼日利亚使用90后 球员最多13人报名小组赛有多大11人出场,其中穆萨一人就打 入2球,靠这帮年轻人闯入16强;凭借9名90后报名并出场有 4人贡献6球的瑞士杀人16强。 34、墨西哥6次挺进世界杯32强,6次止步16强无缘8强。 35、法国20岁107天的博格巴成为法国队史第四年轻的世界杯进球 者,也是1998年亨利之后的法国最年轻的进球者。 36、后发制人:比利时神奇记录,4场6粒入球全发生在70分钟之后。 37、世界杯历史首次出现:本届1/8淘汰赛均为小组头名胜出。 38、本届1/8决赛8场产生5场加时,其中两场点球却胜负。 39、门将突出:2014年7月2日美国门将霍华德为全场最佳:他120 分钟内抵挡了比利时的38次射门,成功扑救16次,是1966年以 来单场成功扑救最多的,德国门将诺伊尔是世界杯历史上跑动距 离最长的守门员,他获得本届金手套奖。 40、吉安打破非洲球员世界杯进球纪录,达到6个进球。 41、阿根廷时隔24年再次杀入四强并挺进决赛位居亚军。 42、今年是英格兰1958年来第一次小组赛未能出线。 43、德国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连续四届杀入半决赛的国家队。 44、巴西最近三届世界杯首次进半决赛。 45、36岁的克洛泽是世界杯历史第一位连续四届打入四强的球员, 也是德国世界杯上进球最年长的球员,也是继贝利、席勒后第三 位连续四届世界杯均有球入账的球员,他的世界杯进球总数超罗 纳尔多(15个)达16球,他四届世界杯完成22场正赛出场,这 在世界杯历史上只有参加五届世界杯的马特乌斯(25场)和意大 利的马尔蒂尼(23场)在先,他在世界杯完成第十四次被换下场, 无人能及。 46、巴西改写东道主失球记录:2014年7月9日半决赛1:7大败给德 国,其中7分钟内连丢4球,史无前例,此前巴西从未在世界杯 和正式的比赛上丢过7球。本届巴西改写东道主失球记录达到14 球,并且74年以来首次主场两连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失败的战略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失败的战略原因 内容摘要:德军虽在在一战中表现出了其高超的战争技巧,与战争一开始就以一己之力对抗数个欧洲强国。单就战场上的表现来看德军无疑是出色的,然而战术上的高超并不能掩盖其上层多次战略上的失误。本文拟从施里芬计划入手,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德军的战略性失误。 关键词:一战;德军;战略;失败 作为大战的发起者,德意志第二帝国虽然是战败者,但德意志帝国军队的战术素养却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其将领素质也高于协约国诸将。抛开其他一切因素,单就战争本身而言德军其实有较大的胜率的,然而其最终的失败则是由各种综合原因决定的,而其大战略上的失误则要对其失败负相当的责任。 首先一战期间德国的几位主要盟友在四年的战争中基本没帮上什么忙。德国最亲密的盟友奥匈帝国,虽然是欧洲史上存在了近千年的老牌强国,但到了20世纪奥匈帝国的实力已远远不如以前,帝国的二元化造成了中央集权的衰退,帝国大杂烩式的军队的战斗力也就不言而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奥匈军队甚至在对阵“帝国主义国家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罗斯帝国,以及撑死只能称得上是巴尔干地区小霸的塞尔维亚时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在开战的第一年便

先后折戟巴尔干喀尔巴阡山脉,元气大伤,彻底沦为了德国的附庸,奥匈帝国在西线战局中毫无建树,在意大利和东欧战区也只能依靠德国才能发动进攻,这也就更谈不上为德国在东线分压。德国的另一个盟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是一个存在了千年的老牌强国,但同样,在20世纪,当年攻陷“永恒之城”君士坦丁堡的荣光已不再,土耳其的实力也是相见不如怀念,几乎可以说是整个战争中实力最弱的一个主要参战国。土耳其同样也需要德国的援助——土军大部分部队都配有德国指挥官这点便可以证明;土耳其在战争中不多的成绩便是成功地守住了加利波利半岛以及在沙皇俄国崩溃后成功在东线进行了扩张,但这些战果也在英军攻占巴格达后灰飞烟灭。至于类似于保加利亚这样的巴尔干小国,同样也帮不上德国任何忙,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战果便是和德国一同攻占了罗马尼亚,仅此而已。综上所述,德国的几个主要盟友实力都过于弱小,以至于使德国必须在全欧洲范围内协助这些盟友去完成那些对于德国战略价值不大的战役,而不能集中兵力于西线解决主要的敌人英国和法国。 除了盟友的弱小,德国自身在战略上的失误则更是致命,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照1914年重要的,几乎可以说是一战西线最后的一场运动战——马恩河战役。而其一系列战略失误的开始,则要从著名的施里芬计划谈起。 德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制定了应对欧洲战事的战争计划“施里芬计划”,由德国名将施里芬以及小毛奇花费数十年时间修订完成。施里芬伯爵在1981年接替老毛奇成为德参谋总长之后,一改老毛奇

一战德国战败的原因

一战德国战败的原因 持续了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德国的战败而告终。那么一战德国战败原因是什么呢?下面为你解答。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德国战败主要是有3个原因。首先,一战本身就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发起的一场非正义性的战争。 德国在战争中是具有侵略性,因此没有什么人愿意站在同盟国的一方,德国缺少助力。一开始的盟友奥匈帝国,军事实力实在是太弱,被英、法、俄的人一打,基本上就没什么用了。另外意大利,那就更厉害了,直接打到一半,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来攻打奥匈帝国。而协约国的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德国孤军奋战,注定是要失败的。 第二点,德国一开始是想要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的,这确实是对德国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德国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战争进入了胶着的状态,最终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协约国人多势众,资源丰富,物资储备什么的比德国好上很多。因此德国最基本的物资都无法保证,这场战争肯定是要失败的。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美国加入了一战。美国的参战对整个一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的加入彻底改变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美国自身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人力资源,让美国变成了协约国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美国的存在让协约国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因此德国才会彻底失

败。 一战结束时间一战起始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一战结束时间是1918年11月11日。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塞尔维亚被当地青年刺杀,于是在7月28日的时候,奥匈帝国以这个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德国、英国、法国等趁机加入了战争,一战正式爆发。 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想要趁机吞并塞尔维亚。俄国和法国则公开表示支持塞尔维亚,英国也在暗中支持俄、法。随着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开战,整个欧洲大陆都陷入了战争之中。德国在8月份率先发动进攻,占领了比利时、卢森堡,还对法国发起了进攻。于是9月初,德军与法军就发生了马恩河战役。 随后,俄国在东线发动战争,于是德国只能抽调一部分兵力去东线。日本看到战争爆发后,趁机强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也对德宣战,占领了属于同盟国的太平洋岛屿。10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与俄军在高加索附近进行激战,俄军战败。同时英军在阿拉伯人的配合下,成功夺取了叙利亚的土耳其领地。 奥匈帝国被塞尔维亚击败后,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帮助奥匈攻打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不敌奥保联军,被同盟国占领。1915年5月,意大利开始对奥匈帝国宣战,但是全部被击败。1917年,俄国爆发革命,退出一战。同年,罗马尼亚、希腊、美国等加入协约国参战。终于在1918年,德国全线溃退,奥匈帝国解体,战争结束。

四星德国!德国加冕2014年世界杯冠军

四星德国!德国加冕2014年世界杯冠军 北京时间7月14日凌晨,德国国家队在世界杯决赛中力克阿根廷夺冠,捧起了队史上第4座世界杯冠军奖杯,勒夫的球队终于可以在球衣胸口绣上第4颗星,夺冠次数仅次于五星巴西,与意大利并列第二。 作为世界杯赛场上的常胜将军,德国队历史上有着骄人的战绩,但无缘世界杯冠军已经24年,从1990年夺得冠军后,德国在接下来的2届世界杯中2次止步于八强,2002年,德国人拿出让世界杯震惊的表现,顺利杀进决赛,但惜败于3R领衔的巴西队,只能遗憾获得亚军;2006年德国世界杯本是重登世界之巅的最佳时机,但意大利人的坚韧笑到了最后,德国收获季军;此后勒夫接掌国家队,这位战术大师让德国足球变得更加细腻,可惜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倒在正值巅峰的西班牙面前,再次收获季军。时间继续前进,德国足球多年的坚持终于在赛场上收获回报,在巴西这个足球王国,德国力挫南美双雄,将大力神杯纳入怀中。

四星德国已经成为最为成功的国家队之一,德国人4次夺得世界杯,4次亚军,3次夺得欧洲杯,3次获得亚军,就荣誉榜来说,难有与其匹敌者。 德国足球的成功来自于青训体系的改革奋进,在俱乐部与国家队层面双双丰收的同时,穆勒、厄齐尔、罗伊斯等等许多核心球员依然年轻,足坛流传的德国人赢得未来并非空话,德国国家队主帅在比赛前曾表示这批球员将在长期内统治足坛,而他们的表现也足够让人信服,因为他们已经赢得了现在,充满希望的未来之路刚刚开始。 附德国国家队历届世界杯战绩 1934年季军1938年首轮出局 1954年冠军1958年第四名 1962年八强1966年亚军 1970年季军1974年冠军 1978年第二轮出局1982年亚军 1986年亚军1990年冠军 1994年八强1998年八强 2002年亚军2006年季军 2010年季军2014年冠军

航天技术发展史

航天技术发展史 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航天灾难。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并不能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既然航天活动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依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于是,载人航天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 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 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详细过程范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详细过程范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 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 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 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

2014年世界杯决赛文字描述——德国队vs阿根廷

2014年世界杯决赛文字描述 德国此前连续17场不败,过去2届世界杯都淘汰了阿根廷,近4次参加决赛唯一胜利就是击败阿根廷(1990年),但3次淘汰东道主(1982年西班牙、1986年墨西哥、2002年韩国)均获亚军。勒夫原本连续3场使用同一首发,但赫迪拉热身时受伤,克拉默救急出场,本届世界杯他仅替补出场12分钟,这也是他首次国家队正式比赛先发。克洛泽第24次出战世界杯,仅比马特乌斯的纪录少1场,他在世界杯上攻入阿根廷3球。小猪108场国家队比赛,追平德国队第5位的克林斯曼。 阿根廷是本届世界杯唯一没有比分落后的球队,3场淘汰赛还没有失球。萨韦利亚沿用淘汰荷兰的先发阵容,伤愈的阿圭罗打替补,刚恢复训练的迪马利亚还无法先发。马斯切拉诺16场世界杯追平鲁杰里,在阿根廷球员中仅次于马拉多纳(21场)和肯佩斯(18场)。阿根廷首发平均年龄28岁142天,德国首发平均年龄则是27岁271天,过去4届世界杯决赛,首发更年轻的球队都夺得冠军。 马拉卡纳成为墨西哥阿兹特克之后,第2座两次举办世界杯决赛的球场。赛前举行简短闭幕式,夏奇拉成为首位连续3届参加闭幕式演出的艺人。74738人观战,在世界杯决赛历史上排名第10位。多位政要和前球星受邀出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届冠军队长普约尔与巴西名模邦辰携大力神杯入场,卡卡展示比赛用球。阿根廷身着全蓝球衣,该队此前球衣全蓝出战世界杯保持不败(3胜1平)。 开场4分钟,罗霍对穆勒犯规,克罗斯在门前28米处任意球低射被封堵。阿根廷随即反击,伊瓜因禁区右侧似传似射偏出远门柱。第9分钟,梅西右路长途奔袭,趟过胡梅尔斯后禁区底线回敲,但没有队友接应。第17分钟,克拉默被加雷撞倒,头部受伤接受治疗。阿根廷第21分钟错过良机!克罗斯后场头球回顶失误,伊瓜因禁区边缘半凌空抽射偏出左门柱。 克洛泽和穆勒连续被吹越位。小猪背后绊倒拉维齐,被黄牌警告。第30分钟!梅西中路分球,拉维齐右路斜传,伊瓜因在门前8米处左脚半凌空推进右下角,但就在他奔跑庆祝时,意大利主裁判里佐利吹他越位。 头部受伤的克拉默无法坚持,许尔勒替补出场,克罗斯位置后撤,这是世界杯决赛第三早的换人。第34分钟,赫韦德斯铲倒萨巴莱塔,被黄牌警告。第37分钟,穆勒左路突入禁区回敲,许尔勒在门前12米处推射打在厄齐尔身上变线,罗梅罗飞身封出左门柱!里佐利吹厄齐尔越位。第40分钟,梅西右路反越位头球一点突入禁区,诺伊尔出击扑空,博阿滕门线抢先解围! 穆勒被罗霍推倒后表示不满。第43分钟,马斯切拉诺后场传球失误,穆勒右路低传,厄齐尔拿球调整后横推左侧,克罗斯在门前16米处推射稍轻,被罗梅罗抱住。上半时补时第2分钟,克罗斯右侧连续开角球,赫韦德斯在门前7米处冲顶击中右门柱内侧弹回!穆勒右侧补射被罗梅罗倒地没收,里佐利吹穆勒越位。赫韦德斯成为2002年诺伊维尔之后,第2位世界杯决赛打中门柱的德国球员。 近7届世界杯决赛5次上半时战为0比0。阿根廷控球率仅为29.8%,是该队1966年以来世界杯最低数字。门将罗梅罗已连续428分钟不失球,足以进入世界杯零封排行榜第8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十:德国与协约国的最后一战

xx与协约国的最后一战 兵集xx 亚眠是法国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横亘在法国大陆上的铁路干线正好穿越亚眠。德国人占领了亚眠之后,福煦一直寝食不安,因为这无疑等于在法国人的颈项上套了一根绞索。为此, 1918年7月24日,他向协约国军事委员会提出了旨在夺占亚眠的战役计划。该计划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收复亚眠和巴黎一线的铁路,击退在索姆河一带的德军,从而摆脱防御而转入对德军的全面进攻。福煦的方案得到了协约国的一致同意。 参加这次战役的有英国第4集团军,法国第一和第三集团军,一个由4个师组成的加拿大军、一个由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组成澳大利亚军,以及一个美国师,共有17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2684门火炮、511辆坦克、16辆装甲汽车和大约1000架飞机。战役由英国远征军司令黑格统一指挥。 德军方面,统帅部在“米夏埃尔行动”失败后,一直在筹划如何能够重新掌握主动权。8月2日,鲁登道夫向德国各集团军发训令: “局势要求我们一方面不得不转入防御,另一方面只要有可能,就立即重新采取行进攻!”。鲁登道夫还计划再进行一系列小规模进攻,以改变佛兰德、瓦兹河、兰斯以东地域的态势。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鲁登道夫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进攻方案还在纸上的时候,联军已在亚眠地区集中了强大的兵力要与德军进行最后的大决战。而德军在亚眠一带的全部家当只有一个集团军共7个师的兵力,火炮840门、飞机106架。与协约国相比,德国显然处于劣势。 联军不仅在兵力上优于德军,而且在吸取上半年德军渗透战术屡屡得手的教训的基础上,黑格改变了战术。他下令联军在进攻时一律不用炮火准备,而是以坦克为先导发动突然袭击。待坦克通过先遣部队阵地后,炮兵才开始射击,以的火力进行弹幕射击,的火力轰击德军炮兵、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担任攻击的步兵紧随后面前进。

一战与二战对德国的处理及启示

一战与二战对德国的处理及启示 宁远一中郑桐军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其间隔仅为20年。令人惊叹的是,两次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德国,而战败国也都是德国。只是,一战之后20年,德国就发动了二战;而如今二战已过去了60年,德国已不再侵略,而成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这对于一个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来说,的确是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以下笔者就从一战与二战对德国的处理这个角度对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希冀能有所启示。 1919年,巴黎和会,主要讨论对德和约。作为战败国,德国处于被宰割的境地,在宿敌法国坚持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强烈要求下,德国最终被迫签订了苛刻的《凡尔赛和约》。其中规定:①重新划分德国疆界;②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③在军备上,德国要授受严格的限制;④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对这样一份“割地赔款”的和约,德国人是不甘接受的,他们认为这是“强加的和平”,于是在德国大众的心里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这颗种子等待时机成熟,便会与其传统的军国主义相结合,给世界带来劫难。难怪当时法国元帅福煦会这样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位政治家的远见。1932年,德国国会大选,希特勒打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招牌,利用和煽动起德国民众的民族情绪,骗取了广泛的支持,纳粹党一跃而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而希特勒则成了国家总理,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能不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处理不当是一大诱因。 与一战的“掠夺性惩罚”截然不同,二战后对德国的处理显得相当理性而成熟,这反映了世界的进步。1945年,根据二战时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德国接受了盟国的处理。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①惩罚德国,审判战犯;②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③推行政治民主化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④提供经济援助,复兴工业。虽然其中有些措施明显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但对德国的影响却是积极的:德国很快从废墟中站立起来,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政治民主化,社会日趋稳定;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一度销声匿迹;对历史的真诚忏悔和深刻反思,成为

一战德国为什么会战败

一战德国为什么会战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世界级战争。下面是分享的一战德国为什么会战败,一起来看看吧。 持续了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德国的战败而告终。那么一战德国战败原因是什么呢?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德国战败主要是有3个原因。首先,一战本身就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发起的一场非正义性的战争。 德国在战争中是具有侵略性,因此没有什么人愿意站在同盟国的一方,德国缺少助力。一开始的盟友奥匈帝国,军事实力实在是太弱,被英、法、俄的人一打,基本上就没什么用了。另外意大利,那就更厉害了,直接打到一半,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来攻打奥匈帝国。而协约国的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德国孤军奋战,注定是要失败的。 第二点,德国一开始是想要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的,这确实是对德国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德国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战争进入了胶着的状态,最终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协约国人多势众,资源丰富,物资储备什么的比德国好上很多。因此德国最基本的物资都无法保证,这场战争肯定是要失败的。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美国加入了一战。美国

的参战对整个一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的加入彻底改变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美国自身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人力资源,让美国变成了协约国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美国的存在让协约国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因此德国才会彻底失败。 一战的发展过程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7月,是由同盟国挑起的非正义性的战争。一战虽然是1914年正式爆发的,但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却是很早就成立的。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合约,同盟国就此成立。1892年到1907年这段时间,俄国、法国、英国先后签订了协约,渐渐形成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国。 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在塞尔维亚炫耀武力,于萨拉热窝被刺杀。这件事就是一战的导火线,战争一触即发,很快的就从欧洲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个别非洲地区。除了这些陆地之外,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太平洋南部海域都发生过战争。 一开始战争只在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同盟国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协约国之间发生。随着战争的扩大化,许多亚洲、欧洲、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对德奥宣战。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的起始成员,但是后来在英、法、俄承诺给予他一些好处之后,就转而加入了协约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一战的战线主要分为东线、西线和南线。东线是俄国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西线是英法对抗德国;南线又被成为巴尔干战线,主要是塞

从一战后德国的社会状况看纳粹夺权

从一战后德国的社会状况看纳粹夺权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人类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争,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以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场灾难的发起者——德国纳粹成功的在本国夺取政权使本已错综复杂的的矛盾迅速激化、最终爆发,将全球性的战争从有可能变为现实,这是大多数人不愿看到的结局。然而纳粹在德国的掌权并不是偶发的,它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以下是笔者就此问题作的一些尝试性分析,以求对二战爆发的根源有进一步的认识。 ㈠一战后德国的经济情况及政治危机 一战前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协约国的胜利及同盟国的战败,国际政治力量此消彼长,欧洲大陆原有的均势格局被打破。德国在战争中的失败使其社会的方方面面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加剧了原先就已存在的社会危机。这些首先从经济上显现了出来。 从二十年代初到三十年代中期,德国的经济虽然有过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是处于动荡不安中的。二十年代初,作为战败国,《凡尔赛和约》中苛刻的赔款协议无疑使在战争中经济已严重受损的德国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债务包袱。在鲁尔危机中,由政府发起的“消极抵制”直接导致了大量工矿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德国的经济再一次雪上加霜。道威斯计划实施以前,德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惊人的地步经济实质已完全陷入了崩溃的状态。此后,在美英贷款的帮助下。德国经济开始复苏,在1929年4月达到顶点。而同时国际上对尚在讨论中的杨格计划的担忧使外国资本开始撤出德国,使建立在外国贷款上的德国经济在1929年夏就进入了萧条。另一方面,此时以垄断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已取代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而各国政府的思维仍停留在19世纪,造成干预不力,是在发展生产率的同时忽视了购买率低下这一客观事实,加上银行系统的不完备,最终在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卷入其中,1930年以美英贷款为主的外国资本大量撤出使德国从萧条很快陷入危机,从此经济再度一蹶不振。以德国经济最低点的1932年与危机前的1928年相比,生产资料生产降为50%,消费品生产为78%,国民收入指数降为62%,出口额从123亿马克降为57亿马克,几十万家中小企业破产,失业率由7%升为30.8%,失业人数多达600多万。国库黄金储备比1929年减少了4/5。1932~1933年农业收入只有1928年全年的40%,农民大量破产,农业工人大量失业。[1] 在危机的打击下,德国社会剧烈动荡,工人运动迅速发展,工人罢工从1930年的366次增至1932年9~12月的1100次。农民运动的主要目标则是反对高额赋税和强行查封、拍卖。而这场大萧条正是促使希特勒政治命运变化的直接、首要的原因。[2] 纳粹运动能奇迹般的发展壮大,与此不无关联。 经济危机出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危机中德国政治的最大变化是左翼和极右翼发展特别迅速,尤其是以纳粹党为代表的极右翼实力大为膨胀。在德国进入萧条和危机后,希特勒等纳粹党领袖就以“社会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宣传来欺骗小资产阶级、青年和失业者,以保护小资产阶级和农民以及解决失业的纲领去争取他们,使大量对社会民主党不满的群众加入了纳粹运动。 面对经济危机,魏玛政府仍然坚持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及粗暴发展“生产合理化”,导致德意志社会由“多元化”向“碎片化”发展,并导致社会福利保险制度危机和广大群众安全保障的全部丧失。社会民众的财产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政府的威信也因此大打折扣。[3] 作为德国十一月革命后在应付外来压力条件下实现全国各种政治力量妥协而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结果谁都没想到的战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必要的悲剧,短视和贪婪、自私加懦弱、狂热与激情,所有的要素揉合起来,突然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在最晴朗的艳阳天,陡然来了一场暴风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灾难中的灾难。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程度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它不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续集。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一百年,而且还会继续争论下去。 但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很多人想要,但没有人想到要来的是什么的一场战争。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当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的消息传到维也纳,人们感到的是惊愕,而不是悲痛。没有人喜欢傲慢无礼的斐迪南大公,但奥匈帝国的鹰派人物认为,这正是一个报复塞尔维亚的绝好借口。奥匈帝国的鹰派之所以如此蛮横,不是因为他们强大,恰恰相反,是因为奥匈帝国已经江河日下。正如自卑的人自尊心格外地强一样,奥匈帝国对国家的尊严也更为敏感。 主战派认为,如果不利用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大做文章,挫败塞尔维亚对外扩张的野心,一劳永逸地解决令人头疼的巴尔干问题,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奥匈帝国的国内政治局势也需要一场对外战争。奥匈帝国国内有很多少数民族,各种分裂主义的声音越叫越响。战争,只有一场战争,才能像一剂强心针,把奥匈帝国从衰亡和分裂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奥匈帝国在筹划入侵塞尔维亚的时候,几乎没有考虑俄罗斯出兵的可能性。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俄罗斯是不会出兵援助的。这是他们最大的失算。俄国一直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和巴尔干民族都属于斯拉夫族。19世纪,泛斯拉夫主义在巴尔干地区逐渐流行,而俄罗斯一直是其背后的支持者。 尤其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原本觊觎的是中国的东北,他幻想能够建立俄罗斯的远东帝国。但日俄战争失败之后,俄国转而加紧对巴尔干半岛的经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无异于是到俄罗斯的后院放火。这次再也输不起了。而就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递交最后通牒的时候,俄罗斯已经秘密地开始集结部队了。在巴尔干地区,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就像两辆迎面开来的列车,终于相撞了。 如果德国不参战,那么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的矛盾将引发第三次巴尔干战争,但这也只是一场局部的冲突。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预谋已久的计划。巴黎和谈的时候,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曾经讨论过,到底在哪里审判和绞死德皇威廉二世。其实,直到最后一刻,威廉二世都还在犹豫。他对主战的军官们说,我给了你们想要的,你们可不要后悔啊。一战结束之后,威廉二世流亡到荷兰。他在回忆录里写到,是犹太人和共济会阴谋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原因是:这个后起之秀迫切地想要成为在全球说一不二的帝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红桂中学曾纯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要紧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谐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妨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查资料,积极动脑的良好适应。 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情感培养目标: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进展和进步带来的严峻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妨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缘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教具】 课件、多媒体、展示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大伙还记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哪些吗?这些成果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什么妨碍? 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拓宽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促进了生产力的进展,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科技也是一柄双刃剑,假如使用不当,将会给人来造成更大的灾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场由于科技进展所带来的人类空前的灾难。 〔二〕新课内容 一、一战的缘故 1.全然缘故 PPT展示《要紧帝国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简图》和《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提问:从图表中能够发明什么现象? 学生自主讨论分析,教师归纳: 从图表1我们能够看出来,像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率呈下降的趋势,而德国、美国等国家所占比率呈上升趋势,从图表2我们能够看到英法等经济进展缓慢的国家所占有的殖民地最多,而美德等经济进展速度快的国家所占有的殖民地反而很少,综合两幅图表,我们能够得出结论: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进展不平衡。

一战和二战的各重大事件时间表

一战和二战的各重大事件时间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同盟国 1897:德,奥匈签订同盟条约;1882:意大利加入德奥集团: 协约国1892:法俄签订协定;1904:英法签订协约;1907:英俄签订协议;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年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巴尔干:欧洲火药桶 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内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起战争。第一次世界爆发 年8月: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4年9月5日17: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 年3月:俄、德国签约停战协议《布列斯特合约》。 ~ 年9月——10月: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年10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兵变。 1918年11月9日:德国签约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月2日 ——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年1月:希特勒为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建立。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 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合约》。 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年德国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年5月:意大利攻陷埃萨尔比亚。 年10月:德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柏林——罗马轴心”成立。 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初步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亚洲策源地形成。 年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年11月:意大利加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年近卫文磨上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年台儿庄大捷。 年3月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撕毁《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奥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的发展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企业间的联合 D.企业间的兼并 2.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在于 A.各国争夺世界殖民地的斗争 B.萨拉热窝事件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激烈斗争,主要围绕 A.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B.建立两大军事集团 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D.争夺巴尔干地区 4.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914年以前,这种“竞争”最激烈的国家是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德国 D.英国和德国 5.19世纪末德国外交国务大臣皮洛夫曾说过:“……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毕洛夫说此话的目的是 A.德国在1871年实现统一 B.德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经济强国 C.德国迫切需要重新瓜分世界 D.英国势力衰落 6.观察下面《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作者表达的是英国意欲 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 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 C.维持欧洲大陆均衡 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 7.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开始于 A.德奥同盟条约签订 B.意大利加入同盟国 C.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D.英俄签订军事协约 A.德国为了奥匈的利益才与之结盟 B.奥匈为了德国的利益才参与结盟 C.双方都是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才参与结盟 D.德国、奥匈为了帮助意大利才参与结盟 9.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从实质上说明了 A.法德矛盾是当时国家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结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