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四年级阅读知识点

最新四年级阅读知识点

最新四年级阅读知识点
最新四年级阅读知识点

四年级阅读知识点

知识点:

1.人物的描写方法2四年级阅读知识点容3四年级阅读知识点用4寻找过渡句及其在文中作用5记叙文的顺序6寻找中心句7在文中寻找近、反义词8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9区分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10句型:缩句、扩句、仿写、反问、修改简单病句11总结中心思想12状物文的顺序及结构13体会童话、寓言蕴含的道理14理解诗歌内容15体会文中句子表达的感情及文章的写作顺序16关联词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重难点:

1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及主要内容2体会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3寻找中心句4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5句型:缩句、扩句、仿写、反问、修改简单病句6总结中心思想7体会文中句子表达的感情及文章的写作顺序8关联词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六年级阅读

知识点:

1、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及主要内容

2、概括中心思想

3、引号作用

4、加点词的含义和作用

5、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6、环境描写的作用

7、寻找线索及其作用

8、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9、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0、重点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11、人称的作用

12、联系实际类题目的解析

重难点:

1、加点词的含义和作用

2、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3、环境描写的作用

4、寻找线索及其作用

5、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6、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7、重点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8、人称的作用

五年级

知识点

1、写作目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思想感情

4、理解句子含义

5、破折号的作用

6、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7、修改病句、反问句、陈述句、缩句、转述句

8、分段及其概括段意

9、重点段地作用

10、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1、重点词的作用

12、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重难点:

1、写作目的

2、思想感情

3、理解句子含义

4、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5、重点段地作用

6、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7、重点词的作用

8、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三年级知识点

1、过度句和中心句

2、标点符号

3、主要内容

4、近义词和反义词

5、文章的结构

6、仿写句子、修辞手法、一字多义、关联词

7、引号的做法

8、中心思想

9、积累词语

重难点

1、过度句和中心句

2、标点符号

3、主要内容

4、近义词和反义词

5、文章的结构

6、仿写句子、修辞手法、一字多义、关联词

7、引号的做法

8、中心思想

二年级知识点

1、如何从文中找答案

2、写景的顺序

3、写人的方法

4、记事的六要素

5、比喻句

6、朗读技巧指导

7、量词、造句、扩句、把被句

8、查字典

9、自然段

10、标点符号

11、积累词语

重难点

1、如何从文中找答案

2、写景的顺序

3、写人的方法

4、记事的六要素

5、比喻句

6、朗读技巧指导

7、量词、造句、扩句、把被句

8、标点符号

9、积累词语

(完整版)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部分(含字.词.句等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共30分,每空0.5分) 1.在括号里填上12生肖,组成12生肖歇后语 ()出洞——东张西望()吃草——吞吞吐吐 2.在下面()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 ()枪()剑牵()挂() 3.“看”字意思成语填空: ( )异思迁耳闻目( ) 明( )秋毫 ( )前顾后 4.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 )的居处——开门见山 (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5.把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如焚 _________似箭 6.写出相对的字、词。 ( )无双至,( )不单行当局者( ),旁观者( ) 7.请将下列带有“然”字的成语补充完整。 ()然开朗秩序()然()然起敬()然无恙 8、将叠词填入括号中,把成语补充完整。 ()()有名想入()() 9.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使填进去的字前后搭配恰好组成一个地名。 万古长()()阔天空风卷残()()柯一梦 10.经典运用填一填(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俗语)说明团结力量大的。

11.写出兵的不同含义 一兵一卒()短兵相接()兵贵神速()12.按解释填成语 (1):()言()语:简短的话。 (2):()言()语:为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十分动听的话。 (3):()言()语:很多的话。 (4):()言()语:豪迈雄壮的话。 13.看字猜成语 晕—晖()记—认()杭—航() 14.根据提示各写一个含“手”字的成语。 形容聪明()形容喜欢() 没有准备()形容冷漠() 15.按意思填成语 最大的浪费()最危机的时刻() 最符合情理的() 16.成语接龙,看谁的龙最长。 急中生智—智勇双全—()—()—()—() 17.把下面这句话加上不同的标点,使它表达三种不同的意思。 我送你走吧。 A:——————————————— B:——————————————— C:——————————————— 二:古诗文部分(古诗积累我最棒)共7分,每空0.5分 1.读下面的诗句,想一想,()的词语在诗中指的是谁,填在括号里。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

四年级阅读理解汇总

学科:英语年级:小四学员:周焕能任课教师:郑洁琼 授课时间: 2015年 5月23日星期六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 第 X17-18课时 (一)这个人重要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以至于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辞职。 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个人,你会留下来吗?”他回答“:当然,这工作我很喜欢。但是我恨透了那个家伙,只要他在那里一天,我便觉得有如芒刺在背,只能离开。”“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被我这么一问,他顿时哑口无言。 一位老师将学生分组,12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学生请求老师给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 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 老师同意了他的要求,不过老师问道:“这个组的其他成员你也讨厌吗?” 学生说:“不会啊,都挺喜欢的。” 老师说“:那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 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 老师说“:但是10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对立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你生命的重心。 这样的结局,你愿意吗? 1.标题中的“这个人”指的是 2.“他”为什么选择离职? 3.写老师将学生分组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4.“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能用本文的例子来说明吗? 5.读完全文,你觉得“他”会不会做出新的选择?要说明理由。 6. 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遇到一个不喜欢或讨厌的人A B 形容坐立不安,像忙和刺在背上一样。() C 两者对立,像水和火一样不相容。() (二)卖爆米花的少年 有一个少年,他兄弟姊妹七个,父母虽努力工作,但日子过得还是非常艰辛。没办法,父母决定带着他们回老家生活。没想到途中渡船遇险沉没,少年全家获救了,可他们仅有的那一点财产却都化为乌有。回到家乡,少年上了小学。中午,别的同

小学语文级阅读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1-6年级阅读知识点汇总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第一部分:词语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二、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句子 一、句子分析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修辞的分析: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F、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G、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仿写句子。 公式: 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第三部分:段落篇章词语 一、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全部考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 1、《记金华的双龙洞》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上个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 2、《万年牢》作者是新凤霞;《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管桦;《生命生命》的作者是杏林子;《花儿的勇气》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 3、海伦·凯勒是一位盲人作家,她的作品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有众神之王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等,关于他们的传说很多,如:金羊毛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 5、我国古代也有许多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6、《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又叫《天方夜谭》,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著名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三个苹果的故事》都出自这本书。 二、课文理解及原文填空。 1、《桂林山水》一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 大海——波澜壮阔西湖——水平如镜泰山——峰峦雄伟香山——红叶似火 作者用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样的山指奇、秀、险的山,这样的水指静、清、绿的水。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3、《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4、做人要做万年牢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8、人们由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从鲸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流线型船体,这样的科学就叫仿生学。 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表现了中国孩子热爱和平的思相感情。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0、读了《触摸春天》一文,我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题 : 一、用“心”组词后填空,不能重复。(4分) 姑娘看着经过()挑选的海螺都成了一般大小,( )地笑了。能够把海螺卖出去,上学费用也不用愁了,母亲也多了( )。这时,她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 )的微笑。 二、填成语(8分) 爸爸是个(有学问)的人,他(看书多),常常(看书快),读书甚至使他(不吃不休息)。 三、用一个字写出下列成语的共同点(10分) 肃然无声悄无声息万籁俱寂鸦雀无声() 极目远眺屏息凝视东西望亲眼目睹() 各抒己见议论纷纷畅所欲言自言自语() 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灵光乍现() 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眉开眼笑笑逐颜开() 四、猜谜语。(12分) 1、星出日落。(字一) () 2、一百减一不等于九十九。(字一)() 3、仙人无踪影。(字一) ( ) 4、田中有,地边有,河边没有。(字一)() 5、抛弃一点(字一) ( ) 6、今有古没有,你有我没有,他们每个人都有。(字一)( ) 7、一横二直又三点(字一)( ) 8、万紫千红开满园。(水浒人名一) ( ) 9、春去三日二人归(字一) ( ) 10、有兄妹无儿女(字一)( ) 11、一个没手没脚,—个有腿有角;没水没脚靠水养,有腿有角吃草长靠水养的

眼不闭,吃草长的胡子长。(字一)( ) 12、留下一片心(字一)( ) 五、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10分) 《春晓》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回乡偶书》杜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柳宗元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草》孟浩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山行》贺知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绝句》万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白居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游园不值》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渔歌子》叶绍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志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10分) 1、本是同根生,()。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谁言寸草心,()。 4、(),一枝红杏出墙来。 5、百川东到海,()。 6、(),西出阳关无故人。 7、但愿人长久,()。 8、(),不教湖马度阴山。 9、国破山河在,()。

四年级阅读理解知识点题型经典

阅读理解知识点题型经典 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1.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勿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 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你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笑容,她也笑了。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 第自然段中“冲”“搂”两个加点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及解题方法归纳

初中语文考点及解题方法归纳 基础方法 一、解答阅读题的一般环节和步骤: 1、看标题。(大致了解文章文体) 2、看题目; 3、看文章。①边看边归纳各段或各部分的大意,理解文章的思路、情感;②划出有助于回答题目的词、短语或句子; 4、简单归纳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5、再看题,明确有几点要求; 6、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案在文中的范围; 7、在确定的范围内细细筛选提取或概括符合题目要求的要点; 8、将要点连缀成答案。(用数字序号明确标出要点) 二、整体感知的内容 1.理清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2.明确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倾向; 3.判断文体、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 三、审题、确定答案范围的方法 1、切分题干,明确题目有几点要求。 2、在文中找出与题干相照应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寻求答案。 3、答案不在前面就在后面,既不在前面也不在后面,就在句子本身。 四、题干中,一些短语的暗示作用 1.“结合全文”,指答案分布不在一处,常常有2处以上,经常是一段或几段一个要点,需一段一段地阅读,归纳要点; 2.“在第x段中”,指答案需在相应的段落中一句一句地阅读,提取要点; 3.“结合上下文”,指答案在上下文中。 4.“结合材料作答”,指形成的答案里,要有链接材料里筛选的要点,提取的词语。 5.“举具体事例证明xx观点(道理)”,指举的事例要有具体的人名、取得的成就,用词要和观点(道理)相照应。 五、解答阅读题的2个注意点 1、阅读理解是指弄明白作者的思想、态度、情感等,除有特殊要求的外,一般要先抛开自己的观点解读,不可以自己的想法代替作者的思想。 2、回答问题应用平实性的语言明确表达意思,不可用修辞、象征等方法含蓄表达。(题目有要求的除外) 文学类作品题型及解法: 一、品味词语的方法 1、明确手法①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②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等。 ③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④词语——色彩词、动作词、叠音词等 2、根据词语的基本义理解其在文中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通过增、删、换、移等方法思考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表意) 4、体味作者蕴含在词里的情感(人物描写要通过动作、神态等领会人物的心理)。(表情) 二、理解句子的方法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 (8)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 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租船问题: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1、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便宜,就考虑先租这种 船,如果船没坐满,就再进行调整;2、尽量不空座或少空座。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 - b - c= a - (b+c) 。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 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 )× c = a× (b×c )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补充:(a-b)×c=a×c-b×c 4、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 ÷b ÷c= a ÷(b×c) 。 三、简便计算 常见乘法计算:(1) 25×4=100 125×8=1000 25×8=200 (2)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3)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 =100+98=198 =488+100=588 (4)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5)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散文知识点汇总表: ~形散~ 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选材—广泛自由 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神(主题)线索— 人—事物—感情 明确集中开拓深化 物—时间—地点 语言(凝练优美) 方法:托物言志寓情于事借景抒情 联想(丰富) 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抒情散文:写景景语 (状物)抒情情语 直抒胸臆叙述(交待)语 叙事散文的阅读: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写景散文的阅读:①要注意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来绘形状物的。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抓特征的目的不但是要求其形似,更要求达到本质上的神似。 ②要注意作者是如何安排描写的顺序的,一般地说,这类散文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 ③还要注意作者的观察点与被观察景物之间的关系,注意观察角度的变化。 ④最重要的,是把握融注于景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地领会作品的主题。 咏物散文的阅读: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

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这种表现手法。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是直接点明的;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对后者须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写作时间等,但必须注意,联系背景不等于对号入座,不能把象征意义理解得太具体、太狭窄。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抒情散文的阅读:其实,散文多是用以抒情的,单列一种“抒情散文”,是因为这一类散文在表达方式上以直接抒情为主,传达感情不像叙事、写景、咏物类散文那样含蓄,读者比较容易把握文中的思想情感。 哲理散文的阅读: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个体感受。 散文阅读三步曲:把握主旨、揣摩语言、赏析技巧。 如何“把握主旨”? 1.从重点句段上找突破:①抓标题与文体②抓“文眼”(所谓文眼,指作者构思谋篇、布局行文的引发点,即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的意思是说,文眼常常是在文章较重要的位置上出现的联系着内容的某些话。其实文眼并不一定都是一句话,它可以是一个字。总之,文眼不论是一个字,一句话,还是一段文章,都必须是能领起全篇的“警策”之处。)在阅读散文时如何找文眼呢?虽然文眼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固定,但也有规律可寻。清人刘熙载说:“眼乃神光所聚……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这就为我们说明了找文眼的规律:注意篇 首、篇中、篇末。 ③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 ④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 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①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②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 “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③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 “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3.从写作背景及作家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精修订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新途教育)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一、小数的认识意义和加减法 1、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0.1、0.01、0.001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个位与十分位是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5、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1分米=1/10米=0.1米1厘米=1/100米=0.01米 1克=1/1000千克=0.001千克?1千克=1/1000吨=0.001吨 6、小数的大小比较:(1)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 算。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如

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 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9、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只有加减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整数加、减 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例如加法结合律,交换律。易错题 单位换算 360平方米=()公顷23400万吨是()亿吨 40.7分米=()米1.32千克=()克 4平方米=()平方分米0.56吨=()千克 40.7分米=()米()克=2.05千克 1.4平方米=()平方分米4.02平方千米=()公顷 0.3千克=()克0.86平方分米=()平方米 5.06吨=()吨()千克2.80吨=()千克2.08吨=()千克 40公顷=()平方分米 4米5分米2厘米=()米 3吨80千克=()吨=()千克

四年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题

四年级课外知识竞赛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 一、书写(6分) 二、填空(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子曰:“君子喻于义,()” 2、子曰:“德不孤,()” 3、子曰:“默而知之,(),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海内存知己,()。 5、日长篱落无人过,()。 6、《老马》的作者是()。 7、神女应无恙,()。 8、待到山花烂漫时,()。 9、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 10、沉香为救母亲,(),终于练出了一身好本领。 11、马小跳的生日会上()没有参加。 12、黑猫警长的声音通过()传送出去。 1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马上催。 14、羌笛何须(),春风不度玉门关。 1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 16、()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7、()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1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恰恰啼。 20、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深树鸣。 21、泥融飞(),沙暖睡()。 22、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23、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4、小和尚念经——()。 25、小葱拌豆腐——()。 26、擀面杖吹火——()。 27、飞蛾扑火——()。 28、《月下独酌》的作者是()。 2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30、()写的《卜算子·咏梅》。 三、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A、仁者寿 B、然后君子 C、贤哉回也 2、《断章》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陈子昂 C、卞之琳 3、前不见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A、后不见今人 B、后不见来者 C、对影成三人 4、海内存知己,()。 A、儿女共沾巾 B、天涯若比邻 C、城阙辅三秦 5、《热爱生命》的作者是()

四年级2020-2021年阅读理解知识点总结

2020-2021年阅读理解知识点总结 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成功来自信誉 1835年,摩根先生成为一家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出现金,只需在股东名册上签名就可以,这正符合当时摩根先生没有现金却想获得收益的情况。 不久,一家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按照规定,如果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股东们一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要求退股。摩根先生斟酌再三,认为自己的声誉比金钱更重要。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一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 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已经濒临破产。无奈之中,摩根先生打出广告: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不料,客户很快就蜂拥而至。原来,在人们心目中,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已经成为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 许多年后,摩根主宰了美国华尔街金融帝国。而当年的摩根先生,正是他的祖父,是美国亿万富翁摩根家族的创始人。 成就摩根家族的并不仅仅是一场火灾,而是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信誉。还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呢?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选自《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潮出版社)(1)按要求写词语。 ①“惊慌失措”的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②像“蜂拥而至”这样含有比喻义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2)“声名鹊起”的意思是________。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的原因是________。(3)画线句换种说法:________。用反问这种句式来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 A.让人更容易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B.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C.为了让句子变得更通顺,上下句联系得更紧密。 (4)你怎样理解“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这句话?说一说。 【答案】(1)束手无策;惊慌失色;暴跳如雷;胆小如鼠 (2)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3)没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B (4)只有你讲信用,别人才能信任你,才会帮助你,才会照顾你的生意,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相信你的人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解析】【分析】(1)①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

(小升初)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知识点专项复习(精华版)

(小升初)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知识点专项复习 (精华版)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 XX 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 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 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 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 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 对比,作用:XX 和XX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 的特点(2) 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 XX 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作用: A、总结全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四下Unit1重点总结 一、单词 home家bedroom卧室welcome欢迎TV电视living room客厅sofa沙发armchair扶手椅balloon气球kite风筝ball球fridge冰箱kitchen厨房table桌子computer电脑study书房、学习picture图片bathroom浴室clock钟表DVD player DVD播放器lion狮子 二、词组:go into进去come into进来welcome to欢迎来到go to bed/go to sleep去睡觉 三、句子 1. Welcome to my new home.欢迎来到我的新家。 3. There’s a new desk and a new chair.有一张新的桌子和一把新椅子。 4. There are two sofas and four armchairs.有两个沙发和四个扶手椅。 5. There is a new TV.有一台新的电视。 6. Here is a new table.这里是一张新的桌子。 7. What’s in my study?在我的书房里有什么? 8. That is the bathroom.那是浴室。 9. This is the living room.这是客厅。 10. What’s in the living room?在客厅里有什么? 12. There is a big clock.有一个大的钟。 13. This is my new home.这是我的新家。 14. There is a new desk in my study.在我的书房里有一张新的桌子。 15. There are six new chairs in the living room.在客厅里有六把新的椅子。 16. There is a big fridge in the kitchen.在厨房里有一个大的冰箱。 四下Unit2重点总结 一、单词 20-100 twenty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eighty ninty one hundred twenty-five二十五find找到neighbour邻居only仅teacher老师why为什么 二、词组:help children in need 帮助有需要的孩子们 三、句子 1.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下午好,同学们。 2. This is Mr. Gao, our new PE teacher.这是高先生,我们的新的体育老师。 3.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在你们班有多少名学生? 4. Let’s count from one to twenty-nine.让我们从1数到29. 5. This is Miss Green, our new English teacher.这是格林小姐,我们的新的英语老师。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粗心的同学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例如要求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有的同学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后,又多此一举地在错误的句子后打上了“×”。类似的情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二、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三、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对于选择题 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2、对于一些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 准确解答这类题目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这就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这就能准确解答。 3、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意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 (1)字不离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就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整理

记叙文阅读理解 一、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 2、记叙顺序及作用 ①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②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强调,制造悬念,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 ③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补充内容,丰富情节。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 3、记叙线:①核心人物②核心事物③核心事件④时间⑤地点⑥作者的情感。 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4、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作用分类 人物描写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①肖像描写①外貌描写③神态描写④动作描写⑤语 言(对话)描写⑥心理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①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 推动情节发展;③渲染气氛;④烘托人物形象 (或人物心情、感情);⑤突出、深化主题。 自然环境描写 ①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②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 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 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社会环境描写

6、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常见的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7、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双关句:方法:一要答出本义,二要答出深层含义;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 xx 句,因为它xx。 8、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既是修辞方法,也是说明方法,还是论证方法)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9、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①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②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③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④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⑤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⑥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⑦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⑧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⑨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⑩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11)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12)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10、语言特色:(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引发阅读兴趣等)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 、“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夏之绝句》) 二、分析词语和句子 1、主题句(中心句或主旨句):首段(段首)或尾段(段尾)的议论抒情句。 2、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3、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4、分析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 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①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②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