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年分子诊断微流控技术分析报告(经典版)

2016年分子诊断微流控技术分析报告(经典版)

2016年分子诊断微流控技术分析报告(经典版)
2016年分子诊断微流控技术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2月

正文目录

1、分子诊断概述 4

2、分子诊断技术原理 4

21、核酸提取方法 4

22、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5

23、核酸扩增技术 5

231、常规PCR 5

232、定量PCR 技术 6

(1)荧光染料7

(2)荧光探针7

233、等温核酸扩增技术8

3、生物芯片9

31 微阵列芯片10

32 微流控芯片10

4、国内外POCT 化的分子诊断产品13 41、Cepheid 的GeneXpert 13

42、Nanospere 的Verigene 系统14

43、卡优迪生物科技的Mini8 14

44、北京博奥生物的RTisochip-A 核酸分析仪15 5、国内重点公司分析16

51、利德曼16

52、博晖创新17

6、发展风险分析18

1、分子诊断概述

分子诊断是采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直接探查核酸的存在状态或缺陷,从核酸结构、复制、转录或翻译水平分析核酸的功能,从而对人体状态与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它检测的基因有内源性(即机体自身的基因)和外源性(如病毒、细菌等)两种,前者用于诊断基因有无病变,后者用于诊断有无病原体感染。

回顾分子诊断学20 余年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3 个阶段:

1) 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进行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2) 利用以定量PCR 为代表的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存在于宿主的多种DNA 和RNA 病原体,及多基因遗传病细胞中mRNA 的表达量;

3) 以生物芯片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密集型检测技术,分析过程自动化、分析速度提高,实现高通量、大规模的快速检测病原体和疾病组织中的突变序列。

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进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张健(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200126) 摘要: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使分子诊断技术进入常规临床实验室的应用技术,越来越多的分子诊断实验项目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定。不同的分子诊断方法具有不 同的临床应用范围,本文根据分子诊断技术特征,按照杂交、扩增和测序三种技术特征, 对近期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分子诊断荧光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测序高通量 狭义的分子诊断(molecular diagnosis)是基于核酸的诊断技术,通过对DNA和/或RNA的检测来实践对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但是,随着第一张人类基因组测序图的完成,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物组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分子诊断的内涵已经从单纯的DNA/RNA拷贝、突变等变化的检测,拓展到核酸与DNA片段、蛋白与多肽、抗原与抗体、受体与配体等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并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监测、预后与预防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1]。当然,分子诊断学的快速发展,得益与分子诊断技术的日新月异。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经历了十三年的时间,而2007启动的1000人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却只用了3年[2],人类了解自然密码的速度正在跨上快速列车。检验医学以提供精密准确的数据服务于临床,而分子诊断技术正逐渐成为成为常规临床实验室的应用技术,这将为检验医学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根据分子诊断技术特征,按照杂交、扩增和测序三种技术特征,对近期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一、基于分子杂交为基础的分子诊断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两条同源核酸分子(DNA或RNA)可以在碱基互补的原则下形成异质双链是遗传物质最重要的化学特征,这一过程亦被称为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分子杂交是所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从最初的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到实时PCR(real time PCR),从基因芯片再到高通量的DNA测序技术,都离不开碱基互补的分子杂交反应。而且在理论上可以特异性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分子,例如核酸与核酸之间(A-G、G-C)、蛋白与蛋白之间(抗原和抗体)甚至核酸和蛋白之间(适体与多肽)的相互作用都可以视为分子杂交的不同表现模式。因此,广义的分子杂交技术是指以核酸、蛋白、糖基以及细胞、代谢物等分子的相互作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目前临床应用的以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的诊断技术繁多,缺乏统一的分类方法,但是可以根据实验方法的差异分为主要的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特异性的标记探针检测检测细胞内的核酸物质,而另一类是通过探针检测从细胞内提取的核酸、蛋白等物质,前者以原位杂交及其衍生的技术为主,后者以生物芯片及其衍生的技术为主。1、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tion,FISH)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原位杂交应用特异性的探针检测细胞内的核酸需要标记分子显示杂交信号,1960s年代的检测技术是放射性核素标记,但是信号检测程序复杂并且可能存在放射性物质的污染,而荧光物质标记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实验结果,因此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tion,FISH)

营销线损异常台区分析报告20170308

。。。供电所线损异常台区异常数据调取分析记录 一、线损异常台区分析记录 1.台区基本情况: ****线路***村***台区,容量***kva,变压器变比,低压线路长度***km,台区负责人***,用户共计****户,(其中含照明***户,动力*****户,农业****户,光伏发电 ***户****kwh)。历史窃电用户***户****,职工用电***户****,表箱表计封印情况, 其他可能影响线损情况。。。。。 2.数据调取时间段: ****年****月***日至***月***日 3.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线损情况: 供电量*****kwh,售电量*****kwh,损失电量****kwh,线损率***%。 (上月线损情况:供电量*****kwh,售电量*****kwh,损失电量****kwh,线损率***%。) 4.本台区单位时间内业扩情况: 新装表情况:包括在途工单、新建光伏、 换表情况:包括在途工单、 调台区: 更名: 其他: 5.本台区单位时间内报修情况:

95598和非95598,包括本台区线路高压故障、本台区变压器、本台区jp柜、本台区关口表计故障。 6.本台区单位时间内采集失败情况:(重点) 7.本台区单位时间内零电量用户情况:(重点) 8.本台区单位时间内表计倒走情况:(重点) 9.本台区单位时间内表计电压失压情况:(重点) 10.本台区单位时间内反向电量异常情况: 11.本台区单位时间内表计时钟异常情况: 12.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电压断相情况:(重点) 13.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电能示值不平情况: 14.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电流不平情况: 15.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电压越下限情况:

35KV线损分析报告

35KV线损分析报告 摘要:供电企业线损指标是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加强35kV及以上电网线损分析,及时调整电网经济运行方式,提出可行的降损措施,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线损;分析;降损措施 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节能工作的重心,通过对主网网损分析,及时反映各电压等级电网的结构、设备性能情况、用电构成及管理水平,准确查找线损异常因素,减少电量损失,我局通过建立具体的数据录入和分析制度,每月以《广西电网公司线损管理系统》为平台对各等级线损进行统计,其中各级变电站关口数据由变电站值班员在规定时间通过网络及时上报,形成各类线损管理数据库,开展月度的网损分析,每月定期召开分析会,对当月线损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提出线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下阶段重点工作,下面将举例对网损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降损措施。 1网损分析 1.1分变分析 表一35kV及以上变压器损耗计算结果评估分析表 电压等级变电站 名称 主变 编号 输入电量 kWh 损失电量 kWh 损耗率 % 上月损耗率 % 理论损 耗率% 220kV 高沙变电站#1 4,980,800 96,720 1.94 0.61 0.598 110kV 牛头湾变电站#1 8,522,580 -13,680 -0.16 0.401 0.349 35kV 金窝变电站#1+#2 3,425,870 113,470 3.31 2.58 1.867 (1)220kV高沙变电站#1主变的变损率为1.94%,月比上月变损率0.61%增加了1.3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供电量下降所致,供电量月比上月减少了49%,因那前T接龙防工程需要高防线停电三天,高沙变电站负荷转移。 (2)110kV牛头湾变电站#1主变的变损率为负主要原因是抄表误差所致。 (3)35kV金窝变电站主变的变损率为3.31%,月比上月线损率2.58%增加了0.7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虾塘负荷的影响供电量有了大幅上升,供电量月比上月增加了38%。 1.2分线分析 表二35kV及以上送电线路计算结果评估分析表 电压等级线路名称输入电量kWh 线损电量 kWh 损耗率 % 上月损耗率 % 理论损耗率 110kV 西灵T寨线12,903,000 194,040 1.5 1.43 0.861 35kV 望田金线3,701,705 117,670 3.18 1.06 3.626 (1)110kV西灵T寨线的线损率为1.5%,线损率偏高。主要原因是线型为LGJ-185,线路较为陈旧,线路46.75km,线路较长。 (2) 35kV望田金线线损率为3.18%,比上月1.06%上升了2.12个百分点,输入电量3,701,705kWh,环 1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及制造工艺介绍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及制造工艺介绍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微全分析系统的概念是在1990年首欠由瑞士Ciba2Geigy 公司的Manz与Widmer提出的,当时主要强调了分析系统的“微”与“全”,及微管道网络的MEMS加工方法,而并未明确其外型特征。次年Manz等即在平板微芯片上实现了毛细管电泳与流动。微型全分析系统当前的发展前沿。微流控分析系统从以毛细管电泳分离为核心分析技术发展到液液萃取、过滤、无膜扩散等多种分离手段。其中多相层流分离微流控系统结构简单,有多种分离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有多篇文献报道采用多相层流技术实现芯片上对试样的无膜过滤、无膜参析和萃取分离。同时也有采用微加工有膜微渗析器完成质谱分析前试样前处理操作的报道。流控分析系统从以电渗流为主要液流驱动手段发展到流体动力气压、重动、离心力、剪切力等多种手段。 直至今日,各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做出更加显着地成绩。微流控技术作为当前分析科学的重要发展前沿,在研究与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微流控芯片的原理 微流控芯片采用类似半导体的微机电加工技术在芯片上构建微流路系统,将实验与分析过程转载到由彼此联系的路径和液相小室组成的芯片结构上,加载生物样品和反应液后,采用微机械泵。电水力泵和电渗流等方法驱动芯片中缓冲液的流动,形成微流路,于芯片上进行一种或连续多种的反应。激光诱导荧光、电化学和化学等多种检测系统以及与质谱等分析手段结合的很多检测手段已经被用在微流控芯片中,对样品进行快速、准确和高通量分析。微流控芯片的最大特点是在一个芯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体系和数目众多的复合体系的微全分析系统?微型反应器是芯片实验室中常用的用于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构,如毛细管电泳、聚合酶链反应、酶反应和DNA 杂交反应的微型反应器等。其中电压驱动的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比较容易在微流控芯片上实现,因而成为其中发展最快的技术。它是在芯片上蚀刻毛细管通道,在电渗流的作用下样品液在通道中泳动,完成对样品的检测分析,如果在芯片上构建毛细管阵列,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对数百

供电所线损分析报告

XX供电所xx年xx月线损分析报告 XX供电所位于正阳县东部,现有职工X人,农电工X人,下设配电、营销、服务三个班组。 供电区现有X个行政村,总人口XXX万人,10KV线路XX条共XXX千米,XX线路XX条共XX千米。配电变压器XX台(其中公变XX台,容量XX KVA;专变XX台,容量XXXXKVA)共计总容量XXXXKVA。营业总户数XXX户,本月开票户数XXX户。 一、本月主要完成工作 1、分析会提出的问题完成情况 针对存在问题、我所组织人员对XXX线路进行线路清障,对配变的鸟窝进行处理。 加强线路巡视确保辖区内的安全供电 整改情况:组织本所全体人员,针对“十一”保电用电负荷高等问题,对辖区供电线路和配变设备进行巡视检查。重点对配变设备的漏电开关进行了试验,对线路出线进行了螺丝紧固,对中性线的接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对违章建房和私拉乱接等现象进行整改,确保辖区内的线路设备在“十一”期间安全稳定的运行。 2、本月采取的其他降损措施 (1)要求台区责任人及时监测台区负荷情况,保持台区的三

相负荷平衡。 (2)加强对临时用电的监管力度。对临时用电严格按业扩流程办理,必须安装漏电开关和闸刀,保证安全。 (3)严厉打击违章用电和窃电,加强用电检查力度,不定期对用电客户的用电设备和计量装置进行检查。 二、9月10KV电量、线损率完成情况及分析 表一:9月10KV供、售电量及线损率同比表 年份 当月累计 供电量 (万kWh) 售电量 (万kWh) 线损率 (%) 供电量 (万kWh) 售电量 (万kWh) 线损率 (%) 1、10KV电量、线损率完成情况 8月全所完成供电量XXX万kWh,完成售电量5XXX万kWh,完成10KV线损率XXX%。全年累计完成供电量XXX万kwh,售电量XXX万kwh,10KV综合线损率XXX%。 3、线损分析 供电量增长,但是辖区内个别台区供电线路和配变设备已经超负荷运行,线径细、配变容量小、供电半径大,是造成线损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400V电量、线损率完成情况及分析

临床常用诊断技术

第七篇临床常用诊断技术 教学目标、要求 ?掌握常用诊疗技术及其适应症,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讲授重点常用诊疗技术及其适应症,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教学难点常用诊疗技术及其适应症,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授课方式配以多媒体投影结合临床医疗举例课堂讲授、实验、看录相。 教具多媒体 授课时数:2学时(80分钟) 授课提要: 一、腹腔穿刺(abdominocentesis) ?适应证 1、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 2、大量腹水时,可适当抽放腹水以缓解症状。 3、腹腔内注射药物,以协助治疗疾病。 ?方法 ?注意事项 1、有肝昏迷先兆者,禁忌腹穿放腹水。 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映,并给予适当处理。 3、腹腔放液不宜过多过快。 4、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变换体位。 5、大量腹水时,为了防止穿刺后腹水渗漏,在穿刺时注意不要使皮肤至腹膜壁层位于同一 直线上。 6、注意无菌操作,一防止腹腔感染。

二、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 ?方法 ?注意事项 1、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 2、穿刺针和注射器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过大摆动,也不可用力过猛和穿刺过深等。 4、如感骨质坚硬,难以进针,不可强行进针,需要进一步诊断。 5、作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时,骨髓液不宜抽取过多。 6、行骨髓液细菌培养时,需在骨髓涂片后,再抽取1~2ml骨髓液用于培养。 7、穿刺抽取骨髓液后立即培养。 8、送检骨髓液涂片时,应同时附送2~3张血涂片。 9、麻醉前应作普鲁卡因皮试。 三、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 ?方法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症,凡疑有颅内压增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 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 后窝有占位病变者均为禁忌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脸色异常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的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 四、胸膜腔穿刺术(thoracentesis) ?方法 ?注意事项 1、术前向患者说明情况,消除其紧张情绪。 2、操作时必须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异常症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一文解析微流控技术原理及起源

一文解析微流控技术原理及起源 微流控技术的起源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伴随着微机电加工系统(MEMS )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已由当年的”庞然大物”演变成由一个个微小的电路集成芯片组成的便携系统,甚至是一部微型的智能手机。MEMS技术全称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设想是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Richard Feynman教授于1959年提出,其基本概念是用半导体技术,将现实生活中的机械系统微型化,形成微型电子机械系统,简称微机电系统。 1962年全球第一款微型压力传感器面世,这一创新产品后来被应用于汽车安全(轮胎压力检测)和医疗(有创血压计),开启了MEMS时代。今天MEMS技术在军事、航天航空,生物医药、工业交通及消费领域扮演核心技术的角色,智能手机中就嵌入了多个MEMS 芯片,如麦克风,加速度计,GPS定位等。 微流控技术原理微流控(microfluidics )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以在微纳米尺度空间中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具有将生物、化学等实验室的基本功能诸如样品制备、反应、分离和检测等缩微到一个几平方厘米芯片上的能力,其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多种单元技术在整体可控的微小平台上灵活组合、规模集成。是一个涉及了工程学、物理学、化学、微加工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交叉学科。 微流控是系统的科学技术,它使用几十到几百微米尺度的管道,处理或操控很少量的(10*至10~18升,1立方毫米至1立方微米)流体。最初的微流控技术被用于分析。微流控为分析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功能:使用非常少的样本和试剂做出高精度和高敏感度的分离和检测,费用低,分析时间短,分析设备的印记小。微流控既利用了它最明显的特征一一尺寸小,也利用了不太明显的微通道流体的特点,比如层流。它本质上提供了在空间和时间上集中控制分子的能力。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代表性关键技术1、微流控分析芯片是新一代床旁诊断(Point of care

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及其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2019,40(5):115G119 P r o g r e s s i nV e t e r i n a r y M e d i c i n e 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及其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 一收稿日期:2018G02G27 一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 F D 0500707);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研究项目(162300410166 )一作者简介:陈凯丽(1991-) ,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寄生虫学研究.?通讯作者陈凯丽,刘珍珍,王朋林,郑一玲,菅复春?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一一摘一要: 微流控芯片是以微米尺度对被检测流体样品进行操作为特点的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样品消耗少二速度快二效率高等优势.近年来,基于该技术已开发出很多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例如毛细管电泳二质谱检测二免疫检测二电化学检测二光学检测等.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动物疾病对畜牧业的影响日益加大.因此,早期快速检测动物疫病病原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论文就几种常用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及其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一一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畜牧兽医;应用中图分类号:S 85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G5038(2019)05G0115G05 一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美国P EB i o s y s t e m s 公司研制出的高效毛细管自动测序仪,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先进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微流控芯片(m i c r o f l u i d i c c h i p )检测技术与传统的分析仪器比较,具有使用成本低二样品体积小二 灵敏度高二易于和其他技术设备集成以及良好的兼 容性等显著优势[ 1] .该技术是在数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对化学或者生物样品进行操作和检测的一种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完成样品的预处理二分离二稀释二混 合二化学反应二检测以及产品的提取等所有步骤[ 2G3 ].因其独特的优势,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产品的开发方面都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目前在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概述了几种常用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及其在畜牧兽医检测中的应用. 1一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发展简介 微流控芯片技术也叫芯片实验室(l a bo na c h i p ,L O C ),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完成对化学或生物样品的常规化学和生物实验室功能为主要特 征的技术平台[4] ,简单地说就是在便携设备上甚至 是邮票大小的芯片上实现常规分析实验室所能承担 的功能.该技术是由瑞士学者在1990年提出[5] , 但是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前景不是十分明朗.直到1994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对芯片 毛细管电泳的进样方法进行改进[6] ,使其性能和实 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发展.在2004年被美国B u s i n e s s 2.0杂志列为 改变未来的7种技术之一 .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虽然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 晚,由于科研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也得了一定的成就.方肇伦院士率先在国内开展微流控分析系统的研究,发起并组织的 沈阳国际微流控学学术论坛 显著推动了微流控学在我国的发展.林炳承作为我国微流控芯片领域的推动者,其所著的?图解微流控芯片实验室?一书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 2一微流控芯片不同检测方法及其在畜牧兽 医中的应用 一一微流控芯片的检测方法主要涵括毛细管电泳二质谱检测二免疫检测二电化学检测及光学检测.2.1一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c a p i l l a r y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 ,C E )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c a p i l l a r y e l e c Gt r o p h o r e s i s ,H P C E ),是依据样品中各种组分的浓度不同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继高效液相 色谱之后又一新型的液相分离技术[ 7] .雄性激素是调控动物繁殖行为的主要因子,而睾酮作为雄激素中最重要的激素不仅能够促进副性腺功能还能刺激 精子,对于多胎动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H u a n g Y 等[8] 将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与化学发光检测器 相结合,在最佳条件下仅需30s 即可准确的检测出 睾酮,这为调控动物的繁殖行为提供了快速有效的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常用诊断方法及方法选择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常用诊断方法及方法选择 -------------------------------------------------------------------------------- (本信息发布于2008年09月25日,共有2251人浏览) 常用诊断方法 国内外用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面的检测、分析和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振动、噪声诊断法; (二)磨损残留的泄漏物诊断法; (三)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电压、磁通、功率变化诊断法; (四)应变、裂纹、声发射诊断法; (五)光谱、频谱、色谱诊断法。 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的选择 采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实行状态维护,是在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即在不停车、不拆卸的情况下,应用仪器测取其二次效应,如温度、振动、冲击脉冲、噪声、油样成分等参数值,来分析判断设备的状态,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机械设备的不同特点选择恰当的诊断方法。从国内、外大量应用实例来看,应用较广泛的是振动监测、噪声检测、温度测量、脉冲测试、厚度测量、油样分析等。 (一)设备故障诊断的方法 一般人们把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分成两个层次: 1.简易诊断 它是采用比较简单的仪器,测取设备的有关参数,直接或间接地判断设备的状态,对设备实行初级诊断。 简易诊断具有初期投资少,仪器操作简便、技术成熟、见效快等特点,因此,在国内、外企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2.精密诊断。 它是应用比较复杂的仪器,测取设备的状态信号,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取故障特征,对设备实行精确诊断。

精密诊断的初期投资多,技术含量高,很多方面还正在研制中,因此,应该在普遍配置简易诊断仪器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配置精密诊断仪器,采用递进方式,逐步予以采用。 在各种诊断方法中,利用机械设备运行中的不可避免的噪声和振动信号,识别与判断设备故障情况,应用得最为普遍,其原因是: (1)任何机器运行时都有振动,振动反映了机器状态,振动时刻发生着,由振动引发的设备故障率高达60%以上,振动本身的普遍性、破坏性决定了采用振动诊断法的广泛性。 (2)振动信号具有多维性。反映振动的量值是多维的,不同频率不同相位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构成了一个多维函数和响应谱。其量值变化,频率从0.01Hz到10kHz或更高,加速度从0.01g(重力加速度)到几百个几千个g,数值的变化范围非常大,便于设备管理人员识别不同类型的故障。 (3)振动的传递性强。例如,用耳贴近钢轨,可以听到距离很远的火车行驶声。这种特点有利于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获取携带了故障信息的振动冲击信号。轴承座上测量的振动参数,包括了轴承内外圈、保持架、滚珠和转轴的大量信息;传感器则可感受较大距离和范围的设备故障存在。 (4)振动诊断安全可以在机器设备工作状态下进行测试即在线测量。传感器可安装在结构深处或人不宜接触的部位。振动信息不受外界干扰,便于早期故障的发现。不同的故障有不同的振动模态,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获取这些模态特征提供了便利。因此,振动噪声诊断技术已经十分丰富,并日臻成熟。 本文来自: 中国国际水泥工艺网(https://www.sodocs.net/doc/0815837743.html,) 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sodocs.net/doc/0815837743.html,/hcormanage/2008-4/6-79.html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肿瘤易感基因检测 单独遗传因素造成肿瘤的概率低于5%。肿瘤的发生主要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基因是内因,与人体是否具有肿瘤易感基因有关。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就是针对人体内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而进行的,它可以检测出人体内是否存在肿瘤易感基因或家族聚集性的致癌因素,根据个人情况给出个性化的指导方案。肿瘤易感基因检测特别适合家族中有癌症病例的人群,可以帮助这类人群提前了解自身是否存在肿瘤易感基因。已知的肿瘤易感性基因有Rb1、WT1、p53、APC、hMSH2、hMLH1和BRCA1等,与其相对应的癌症综合征(附表)。 遗传性癌症综合征与易感基因 癌症综合征易感基因 视网膜母细胞瘤Rb1 Wilms瘤WT1 LI-Fraumeni综合征p53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瘤(FAP)APC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 hMSH2,hMSH1 乳腺癌BRCA1 卵巢癌BRCA1 2、肿瘤相关病毒检测 业已证明一部分肿瘤的发生和病毒感染有关,因而检测这些相关病毒不仅可探计肿瘤和病毒的关系,而且可以找出肿瘤的易患人群。由于病毒太小,且难以培养,一般方法检测病毒效果极差。而核酸杂交技术与PCR技术用于病毒检测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 人类某些肿瘤可能与病毒有关 病毒相关肿瘤 HPV6、11亚型 宫颈尖锐湿疣(乳头状瘤) HPV16、18亚型 宫颈上皮内新生物和癌 HSV及CMV宫颈恶性病变 HBV原发性肝癌 EB病毒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 HSV6型 霍奇金病和鼻咽癌 微小病毒葡萄胎 ATL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3、肿瘤的早期分子诊断 研究发现,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出现在肿瘤发生的最早期,远早于肿瘤临床症状的出现,是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通过基因突变检测进行早期诊断能够从最根本的基因上寻找肿瘤发生的微小趋势,第一时间作出肿瘤预警,通过针对性的环境或生活方式调整,能有效预防肿瘤的形成;在肿瘤发生初期实施针对性治疗,能极大程度增加治愈的概率。 K-ras基因突变是一种胰腺癌、结肠癌和肺癌等肿瘤中发生率较高的分子事件,突变集中在第12、13和61编码子。应用细针穿刺活检材料检测胰腺癌的第12编码子变突,检出

典型台区线损分析报告

**供电公司典型台区线损分析报告 按照《国网发展部关于开展典型台区线损分析的通知》 要求, ** 供电公司对通知附件所列的10 个高损台区逐台进行了线损异常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损台区异常原因分析 (一)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 1.台区基本情况 1配变容量200kVA 2接带用户30 3 5 月 15 日线损率 2.99% 该台区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同期系统”)2017 年 10 月 -2018年3月台区线损率一直处于异常,2018 年 4月整改后线损率为 6.36% ,5 月 15 日同期系统线 损率为 2.99% 。 台区编号台区名称所属线路日期线损率 (%) 0000878355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10kV** 线2018-4 6.36 0000878355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10kV** 线2018-314.46 0000878355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10kV** 线2018-214.07 0000878355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10kV** 线2018-1 6.50 0000878355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10kV** 线2017-1214.98 0000878355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10kV** 线2017-1110.05 0000878355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10kV** 线2017-109.71 0000878355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10kV** 线2017-98.23 0000878355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10kV** 线2017-87.28 0000878355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10kV** 线2017-7 6.77 0000878355新华村 3 组 IIG9181公变10kV** 线2017-6 6.02

第四章 皮肤性病常用实验诊断技术

第四章皮肤性病常用实验诊断技术 一填空题 1.表皮水肿可分为__、__。 2.疣状增生是指__、__、__、__四种病理变化同时存在。 3.滤过紫外线检查主要用于诊断__、__、__。 二判断改错题 1.斑贴试验的目的是测验患者皮肤是否对某种物质具有过敏性。 2.角化不良是指角质层内有细胞核残留,由角化过程不完全所引起。 3.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为证实性试验,阳性结果可明确诊断。 4.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为筛选试验,其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可出现假阳性或假 阴性。 三选择题 【A型题】 1.外科新分配医生,上班一月后,两前臂发生红斑、丘疹,痒。怀疑新洁尔灭或酒 精过敏,为了确诊拟作:__。A A.斑贴试验 B.皮内试验 C.划破试验 D.划痕试验 E.组织胺试验 2.下列药物试验哪种较易发生过敏性休克__。C A.内服试验 B.斑贴试验 C.皮内试验 D.划痕试验 E.粘膜试验 3.下列哪项是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变化__。C A.色素增多 B.色素减少 C.色素失禁 D.表皮萎缩 E.疣状增生 4.天疱疮患者皮损中可见表皮细胞间失去粘连而呈松解状态,出现表皮内裂隙或水 疱,这种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称为__。D

A.棘层肥厚 B.表皮水肿 C.微脓肿 D.棘层松解 E.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5.可出现于结核、梅毒、麻风、异物反应等疾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为__。D A.表皮水肿 B.微脓肿 C.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D.肉芽肿 E.棘层松解 【B型题】 A. 乳头瘤样增生 B. 角化过度 C. 颗粒层增厚 D. 棘层肥厚 E. 角质栓 6.颗粒层厚度增加,胞浆内透明角质颗粒粗大色深__。C 7.指真皮乳头不规则的向上增生,使表皮呈不规则波浪状起伏,伴表皮轻度增厚_ _。A 8.角质层过度增厚__。B 9.表皮棘细胞层增厚,常伴有表皮突的延伸或增宽__。D 10.在扩大的毛囊或汗管开口处角质显著增多,形成栓塞__。E A. Munro微脓肿 B. Kogoj微脓肿 C. Pautrier微脓肿 D. 肉芽肿 E. 表皮水肿 11.炎症局部形成以巨嗜细胞增生为主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__。D 12.主要位于棘层,为3个或3个以上淋巴样细胞集聚,周围有透明晕,主要见于蕈 样肉芽肿__。C 13.为在角化不全的角质层内及角质层下的中性粒细胞集聚,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 脂溢性皮炎等__。A 14.指在颗粒层或棘层上部海绵形成的基础上有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脓疱,多见于 脓疱型银屑病、连续性肢端皮炎等疾病__。B 【C型题】 A. 细胞内水肿 B. 细胞间水肿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5.指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桥拉长而清晰可见,因此甚似海绵,故又名海绵形成_ _。B 16.指棘层细胞内发生水肿,细胞体积增大,胞浆淡染,较陈旧者核常固缩并偏于一 侧,似鹰眼状。严重时呈网状变性__。A 17.指表皮或表皮附属器内有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聚集的小团块__。D A. 亮绿色荧光 B. 暗绿色荧光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8.滤过紫外灯(Wood灯)检查时黄癣病发呈__。B 19.滤过紫外灯(Wood灯)检查时白癣病发呈__。A 20.滤过紫外灯(Wood灯)检查时黑点癣病发呈__。D 【X型题】 21.下列哪些病有表皮增厚的表现__。ABE A.银屑病 B.神经性皮炎 C.寻常性鱼鳞病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张健(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200126) 摘要: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使分子诊断技术进入常规临床实验室的应用技术,越来越多的分子诊断实验项目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定。不同的分子诊断方法具有不 同的临床应用范围,本文根据分子诊断技术特征,按照杂交、扩增和测序三种技术特征, 对近期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分子诊断荧光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测序高通量 狭义的分子诊断(molecular diagnosis)是基于核酸的诊断技术,通过对DNA和/或RNA的检测来实践对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但是,随着第一张人类基因组测序图的完成,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物组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分子诊断的内涵已经从单纯的DNA/RNA拷贝、突变等变化的检测,拓展到核酸与DNA片段、蛋白与多肽、抗原与抗体、受体与配体等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并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监测、预后与预防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1]。当然,分子诊断学的快速发展,得益与分子诊断技术的日新月异。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经历了十三年的时间,而2007启动的1000人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却只用了3年[2],人类了解自然密码的速度正在跨上快速列车。检验医学以提供精密准确的数据服务于临床,而分子诊断技术正逐渐成为成为常规临床实验室的应用技术,这将为检验医学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根据分子诊断技术特征,按照杂交、扩增和测序三种技术特征,对近期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一、基于分子杂交为基础的分子诊断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两条同源核酸分子(DNA或RNA)可以在碱基互补的原则下形成异质双链是遗传物质最重要的化学特征,这一过程亦被称为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分子杂交是所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从最初的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到实时PCR(real time PCR),从基因芯片再到高通量的DNA测序技术,都离不开碱基互补的分子杂交反应。而且在理论上可以特异性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分子,例如核酸与核酸之间(A-G、G-C)、蛋白与蛋白之间(抗原和抗体)甚至核酸和蛋白之间(适体与多肽)的相互作用都可以视为分子杂交的不同表现模式。因此,广义的分子杂交技术是指以核酸、蛋白、糖基以及细胞、代谢物等分子的相互作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目前临床应用的以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的诊断技术繁多,缺乏统一的分类方法,但是可以根据实验方法的差异分为主要的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特异性的标记探针检测检测细胞内的核酸物质,而另一类是通过探针检测从细胞内提取的核酸、蛋白等物质,前者以原位杂交及其衍生的技术为主,后者以生物芯片及其衍生的技术为主。 1、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tion,FISH)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原位杂交应用特异性的探针检测细胞内的核酸需要标记分子显示杂交信号,1960s年代的检测技术是放射性核素标记,但是信号检测程序复杂并且可能存在放射性物质的污染,而荧光物质标记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实验结果,因此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tion,FISH)一经出现立刻取代了放射性标记的技术,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杂交技术。FISH技术通过荧光标记探针,可以可

2021年1、份线损分析报告

xx年1、2月份线损分析报告 为加强公司线损管理,不断完善线损体制,全面提高线损管理水平,2xxx年公司制定了新的线损指标,现将实施后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2xxx年1-2月份线损的完成情况 (1)、高压线损部分:1月份乡村电管部线损完成7.3,实损电量为8 3.12万千瓦时,线损指标是7.7%,应损电量为87.65万千瓦时,实际完成情况比线损指标低0.4个百分点,比指标少损失电量 4.53万千瓦时。超线损指标的10kV线路共有24条,分别属于xx等12个供电所,2月份乡村电管部线损完成 6.36%,实损电量为6 3.4万千瓦时,线损指标是7.7%,应损电量为77.4万千瓦时,实际完成情况比线损指标低 1.34个百分点,比指标少损失电量14万千瓦时,超指标线路的10kV 线路有6条,分别属于为xx3个供电所。详细情况见附表。 (2)、低压线损部分:1月份低压线损指标是按2xxx年度指标执行的,乡村电管部线损完成1 1.62%,实损电量为60.27万千瓦时,线损指标是10.7%,应损电量

为5 5.47万千瓦时,实际完成情况超出线损指标0.92个百分点,比指标多损失电量 4.79万千瓦时,主要是王杲铺供电所超低压线损9.43个百分点,多损失 5.11万千瓦时造成。2月份低压线损指标是按2xxx年度线损指标执行的,乡村电管部低压线损完成10.57%,实损电量为5 4.57万千瓦时,线损指标是10%,应损电量为49.17万千瓦时,实际完成情况超线损指标0.57个百分点,比指标多损失电量 5.4万千瓦时,超低压线损指标的是xx等11个供电所。 (二)、原因分析 2xxx年度线损管理制度下发执行以来,各供电所为降低线损作了大量工作,积极采取了例如调整三相负荷平衡、改造台区线路,加强抄表、计量管理水平等技术、管理手段,但也暴露出了大部分供电所存在以下问题: (1)、供电所管理人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不善于管理,对供电所各岗位工作标准要求不高,不下村去作线损调查研究,不善于分析线损中存在的问题。只是满足于线损不超指标、电费能按时交到局里的现状。比如2月份超线损指标的10kV线路条数比1月份有了大幅下降,下降比例达到了75%。充分暴露出了部分供电所认为1月份10kV

微流控芯片研究进展与应用

“Lab‐on‐a‐Chip” 二十一世纪的分析测试平台 分析测试无疑是人类最频繁的科学技术活动之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分析测试技术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21世纪,分析测试技术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各项高新技术的综合水平,总的发展方向是更加微型化、自动化、快速化与便携化。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微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s, μ-TAS)完全符合这一战略目标。 μ-TAS又称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是指通过微电子领域已经发展成熟的微型机电技术(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在一块几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芯片上构建微型实验室分析平台,该平台集成了生物和化学分析领域中所涉及各种基本操作单位,如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及细胞培养、分选、裂解等,可取代常规生物或化学实验室的各种功能。芯片实验室的优势在于分析化学、微机电加工(MEMS)、计算机、电子学、材料科学与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交叉,有利于实现分析检测从试样处理到检测的整体微型化、自动化、集成化与便携化这一目标。 计算机芯片使计算微型化,而芯片实验室使实验室微型化,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它可以使珍贵的生物样品和试剂消耗降低到微升甚至纳升级,而分析速度成倍提高,成本成倍下降;在化学领域它可以使以前需要在一个大实验室花大量样品、试剂和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分析和合成,将在一块小的芯片上花很少量样品和试剂,以很短的时间同时完成;在分析化学领域,它可以使以前大的分析仪

10kV高永线线损分析报告

10kV高永线1~8月线损分析报告 一、指标完成情况(不含由小城线供电数据) 截止到2012年8月,10kV高永线累计完成购电量370.8万千瓦时,完成全年计划指标(627万千瓦时)的59%,累计完成售电量330.5万千瓦时,完成全年计划指标(560万千瓦时)的59%,累计损失电量为40.3万千瓦时,占全年计划指标(67万千瓦时)的60%,线损率为10.86%,比全年指标(10.69%)增长0.17个百分点,相对全年线损率指标计算多损失电量0.63万千瓦。 综合台区售电量完成售电量182万千瓦时,完成全年计划指标的69.8%,占1~8月总售电量的55%,低压损失电量为10.7万千瓦时,占1~8月总损失电量的26.6%。 二、线损分析 通过对今年1~8月分段及总体分析,本年2月、5月、7月、8月线损率较高,5月份线损率最高达14.94%,具体原因如下: (一)分月分析 1、2月份由于提前发行核算,大部分采用估算电量,造成当月线损加大,但在3月份进行实抄后对总体损失没有影响。 2、5月份由于春检工作、农网改造、20个抽水站安装等计划性停电及线路故障频发,造成高永线小范围停电时间较长,使售电量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月线损。

3、抄表时间差问题,负荷突增造成7月损失加大。7月线损率相对6月环比增加2.34个百分点,增加损失电量为1.09万千瓦时, 12日为我所抄表例日,17日为公司抄表例日,经调查好再来米业于7月13日至16日晚间进行了生产加工,造成7月线损偏高。 4、受电网运行方式影响,7月24日10kV高永线由楼平线、辉发线转供,由于远距离供电,存在一定卡脖子现象,末端电压低,增加了线路损耗,导致8月线损高。 (二)总体分析 1、本年受取消二次发行影响,统计口径发生变化,造成本年10kV线损增高。 2、10kV高永线线径过细、供电半径过大造成线损高。10kV高永线线路总长为75.66公里,其中截面为35mm2的细导线为61.1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80%,最大供电半径达17.57公里。 3、负荷单一,用电时间集中造成损失大。高永线负荷以季度性排灌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为主,用电时间比较集中,季度性排灌用电主要集中在5~8月,但本年由于降水影响,季度性排灌用电量相对去年减少近两成。高永线辖区共有42个综合台区,1~8月低压售电量182万千瓦时,占1~8月总售电量的55%,损失电量为10.7万千瓦时,占1~8月总损失电量的26.6%,综合台区在用电低谷时段配电变压器基本处于轻载或空载状态,同时由于综合台区配变主要以30、50kVA居多(单相20kVA 2台、30kVA 18台、50kVA 13

线损分析报告

2007年1月线损分析报告——弥渡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线损指标完成情况: 1.公司综合线损率:2007年1月,我公司综合线损率完成情况如表1所示。表1公司综合线损统计表电量单位:万K W.h 线图描述出今年和去年月度、年累计综合线损率。 图一:月度综合线损率折线图 图二:年累计综合线损率折线图 2.10kV有损线路高压线损: 2007年1月,我公司10kV有损线路高压线路线损率完成情况如表2所示,累计线损率比计划指标6.98%上升1.59个百分点。 表210kV有损线路高压线损统计表电量单位:万KW.h

计划指标供电量 同比 (%) 售电量 同比 (%) 线损电量 同比 (%) 线损率 (%) 同比 (%) 当月 6.98664.577+37.45607.601+33.8056.9759+93.918.57+02.49 累计 6.98664.577+37.45607.601+33.8056.9759+93.918.57+02.49折线图描述出今年和去年月度、年累计10kV高压有损线路线损率。图三:月度10kV高压有损线路线损率折线图 图四:年累计10kV高压有损线路线损率折线图 3.400V低压台区线损: 2007年1月,我公司400V低压台区线损率完成情况如表5所示,累计线损率比计划指标6.25%下降0.62个百分点。表3400V低压考核台区线损统计表电量单位:万KW.h 计划指标供电量 同比 (%) 售电量 同比 (%) 线损电量 同比 (%) 线损率 (%) 同比 (%) 当月6.25336.2834+18.33317.3627+18.4818.9207+15.91 5.63-02.49 累计6.25336.2834+18.33317.3627+18.4818.9207+15.91 5.63-02.49折线图描述出今年和去年月度、年累计400V低压线损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