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长春新区方案

长春新区方案

长春新区方案
长春新区方案

附件

长春新区总体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要求,推进长春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建设发展,充分发挥新区在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据《新区设立审核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基础

新区紧邻长春市主城区,其主体位于长春东北侧,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长春市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和九台区部分区域,覆盖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约499平方公里,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7.5平方公里以内。2014年常住人口约4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9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0.5亿元。

(一)区位优势明显。

新区位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核心腹地和我国东北地区地理中心,是哈(尔滨)大(连)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新区交通运输网络比较完备,京哈铁路、哈大高速铁路、长(春)珲(春)城际铁路以及京哈、珲乌(兰浩特)等国家高速公路和多条国道贯穿新区,已开通长春至欧洲的中欧班列(长春—满洲里—

德国),拥有国家干线机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与东北其他地区、京津冀以及东北亚周边国家人员货物往来便利。

(二)产业基础坚实。

新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中俄(罗斯)、中白(俄罗斯)等国际合作园区,2014年工业总产值3100亿元。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拥有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及目前亚洲最大的疫苗生产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近三年产值增幅保持20%以上。

(三)创新实力较强。

长春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拥有高等院校20余所、科研机构近200家、高端创新人才3万多人。由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吉林大学等合作建设的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搭建了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生态农业等专业技术平台和政务、信息、金融、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国家级科研机构30余家,建设了一批创新平台和载体,为新区创新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四)开放条件优越。

吉林省是我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核心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图们江国际区域合作逐步走向深入,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吉林省与东北亚国

家地方合作有序推进,特别是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日益紧密,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东北亚国际物流园区长春铁路综合货场项目启动建设,为新区参与国际开放合作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撑。

(五)承载能力较强。

新区位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水、电、气等要素资源充足,基础设施及市政配套比较完善,发展承载能力较强,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区内森林覆盖率、空气、水资源质量等生态条件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基础较好,是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和长春市城区空间拓展的重点区域。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战略定位。

1.创新经济发展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功能,建设东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形成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生产于一体的科技创新集群,着力提高区域创新水平能力,以创新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2.新一轮东北振兴重要引擎。充分发挥新区比较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融合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打造辐射哈长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吉林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3.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新区在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资源优势,打造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重要平台,提升内陆腹地支撑能力,促进长吉图一体化发展,形成内陆腹地与窗口(珲春)、前沿(延吉、龙井、图们)有机联结、功能协调、有效互动的空间布局,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深化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全方位合作。

4.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勇于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创新,推进行政管理、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激发区域发展活力,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开发建设管

理模式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经验和示范。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新区立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建成,陆海联运的对外物流通道基本畅通,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创新驱动能力明显提高,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成为推动吉林省新一轮振兴的重要引擎。

到2030年,新区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腹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对外开发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国际化绿色智慧新城区全面建成。

三、总体布局

根据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围绕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构建“两轴、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格局。

(一)“两轴”。即哈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轴、长吉高端服务业发展轴。

——哈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轴。依托哈大经济走廊,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园区,构筑带动哈长、辐射东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轴。

——长吉高端服务业发展轴。依托长吉图国际合作走廊,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养老健康等现

代服务业,打造立足长吉、面向东北亚的高端服务业发展轴。

(二)“三中心”。即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依托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设的长东北科技创新综合体,进一步完善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生态农业等五大专业技术平台和政务、金融、信息、人才、科技企业孵化、知识产权及国际合作等七大公共服务平台,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中力量实施重大创新工程,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加快形成科研项目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小企业培育基地和企业上市融资基地,打造长吉图科技创新中枢。

——国际物流中心。依托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建设的大型铁路综合货场,与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畅通陆海联运通道,发展跨国物流、内贸外运新模式,形成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内陆港口和长吉图区域重要的物流枢纽。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依托长春空港周边区域良好的区位优势,抓住中韩自贸区建设有利机遇,搭建文化交流、科技合作、金融创新、国际会展等开放平台,促进东北亚各国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

(三)“四基地”。即高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临空经济产业基地、健康养老产业基地。

——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资源

富集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优势,重点发展光电子、生物医药、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软件及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打造区域发展创新引擎。

——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依托长东北创新产业园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汽车、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

——临空经济产业基地。以龙嘉国际机场为中心,重点发展运输业、航空综合服务业及物流配送、商务餐饮等配套产业,不断扩大聚集与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服务东北、辐射东北亚的临空产业经济区。

——健康养老产业基地。依托长春空港周边区域优良的生态资源,建设运动员训练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健康养老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转化一批创新成果,培育一批创新企业,建设东北重要的科技创新集群。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引导和扶持一批国家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长东北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服务平台,依托现有交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强区域科技创

新服务水平。

2.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和引导企业组建研发团队,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在统筹考虑现有科研布局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基础上,组建新能源汽车、激光应用、智能机器人、生物疫苗等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在重大创新工程、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依托创新创业载体,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创新型孵化器,搭建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创客空间,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3.推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继续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启动建设“长春人才港”,策划开展“海外高端人才新区行”等人才引进活动,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实习基地,加大对人才创办领办企业的扶持力度,以高端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二)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体系。

1.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落实《中国制造2025》,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依托新区技术和研发优势,打造国际领先的光电和智能装备产品生产、研发、创新基地,建设我国重要的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和服务基地。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医药、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医药物流等产业,构建集研发、生产、物流、服务于一

体的医药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吉林一号”卫星项目,建成集光学制造、机械制造、光电传感、新材料产业等于一体的航天信息产业园。促进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服务、教育、金融、健康医疗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2.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兴隆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中心、龙嘉国际机场为依托,发展集装箱物流、公路枢纽集散、保税仓储、综合批发转运等现代物流业。依托新区现有优势资源和载体,积极打造动漫游戏、数字媒体、软件开发等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检验检测、工业设计、服务外包、技术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在空港区域规划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集养生服务、康体疗养、休闲体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业。发展民俗旅游、冰雪旅游、特色产业观光和体验式购物等休闲旅游业,打造东北亚旅游集散中心。支持引进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面向东北亚开展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积极促进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3.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化蔬菜、肉蛋奶等产业,保持生鲜食品自给能力;稳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现代化仓储物流、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功能农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建设服务体系,挖掘乡土文化,培育知名品牌;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农业清洁生产,开展种养循环示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区。

1.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快新区主干道路、交通枢纽及立交工程建设,形成以长吉南线、长吉北线,机场大道、西部货运干道等为主的路网体系。建立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新区通讯、供排水、供电、燃气、垃圾处理、公共消防、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功能。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打造吉林省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程,提升城市“地下现代化”水平。

2.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积极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优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与智慧城市相关联的产业项目,实施智慧社区、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智慧消防、智慧政务等系统工程建设,提升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3.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教育、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外来人口本地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拓宽被征地农民就业渠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化特色和传统文化

特色的镇街、美丽乡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加速构建城乡衔接相融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4.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注重森林、林地保护,划定区域内河湖管理范围,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用途管制,做好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饮马河流域等生态资源保护,建设森林城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加强大气、水、土壤、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的监控与防治,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主动控制碳排放,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能源,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搬迁关停工业企业改造应当开展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防范二次污染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按照建设海绵城市方向,实现新区的低影响开发。弘扬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四)推动长吉图联动发展。

1.推动基础设施协同建设。按照一体化发展和适度超前的原则,与吉林市和延边州加强城际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衔接,打造快捷城际交通体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2.推动经济技术互利合作。通过政策支持,引导新区企业借助内外通道,为窗口和前沿地区提供物流商流支撑;发展“飞地经济”,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腹地与前沿的产业融合和相互配套,引导

相关产业向前沿和窗口地区转移;积极探索新区与珲春市共建合作区的新模式,以腹地的要素优势和产业优势带动前沿合作区发展;通过人才信息共享、干部交流、公益人才培训、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等各种方式,加强新区对长吉图开发开放的人才、技术支持。

(五)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加强对外投资经贸合作。拓展对外投资经贸合作的领域和空间,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构建中韩、中日等国际合作产业园,积极吸引国际投资、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建设集商务服务、文化交流、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东北亚商务中心,积极吸引境内外企业入驻。加快建设长春空港国际航空物流枢纽。规划建设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为深化与东北亚国家特别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搭建合作平台。研究在“大图们倡议”框架下,举办东北亚城市市长论坛等国际会议。

2.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依托中俄科技园、中白科技园、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等平台,加强与东北亚和欧美国家的合作,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促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在新区转化。举办以东北亚国家为重点,面向全球的科技成果交易、科技产品展示、科技论坛、科技项目招商等活动。

3.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依托东北亚“黄金纽带”文化园、长春奥体中心等平台,举办面向东北亚国家的艺术节、艺术演出、体育比赛等文化活动,促进东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建设东北

亚会展博览中心,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为在新区工作的国外科研人员提供入境和居留便利,营造适合境外人员居住的生活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布局、体制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加强对新区建设发展的支持和指导,为新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新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出台加快新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有关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安排上向新区倾斜。明确新区管理机构,探索构建精简高效、责权一致、结构合理、执行有力的新型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与新区建设管理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新区管理机构要最大限度地精简新区行政审批事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抓紧组织编制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认真抓好干部培训和舆论宣传工作,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支持新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体制机制。

1.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打造平等公正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平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要求,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确定管理范围、责任主体,科学合理设

置机构,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薪酬机制和奖惩机制,激发区域发展活力。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推行“三证合一”,实施并联式审批,构建时间短、服务优、效率高的服务链条。

2.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广中关村自主创新有关政策,加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等方面规定的落实力度,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给予激励,打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3.推进开发建设模式改革。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专业经营”的发展思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

4.探索创新涉外管理模式。与周边国家通过双边多边协调机制,研究推动简化出入境通关手续,联合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密切人文交流。促进国际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国际研发机构和技术人才;研究简化审批手续,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研发机构扩大对外科技教育交流,促进研究成果产业化转化。

(三)加大政策支持。

深化落实《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

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明确的支持政策,并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完善支持政策体系。

1.财政政策。国家对吉林省的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和吉林省本级安排的各类资金,要按照相关资金管理办法,优先用于支持新区建设。在符合土地整治规划和项目资金使用范围的基础上,吉林省可按有关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统筹安排省级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收入,对长春市政府组织实施的新区土地整治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予以支持。

2.金融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在新区内依法设立民营银行、村镇银行、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区的综合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新区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支持新区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推进新区建设。支持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以及发行企业(公司)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信托计划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3.土地政策。坚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总要求,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发建设,严格控制新区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引导和促进各类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切实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吉林省土地利用指标优先保障新区合理用地需求,对新区建设用地实行单列,新区范围内的耕地占补平衡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解决。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和符合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实行耕地数量质量全面管护,鼓励新区开展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允许在土地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支持新区探索开展工业用地“先租后让”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

4.产业政策。创新外向型产业发展机制,在跨境运输和通关便利化等方面予以支持。吉林省引导重点产业项目在新区落地布局,并给予政策倾斜支持。

建设好长春新区,对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深化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统一思想,密切合作,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共同推进长春新区持续健康发展。

长春市的城市规划

长春市的城市规划 一、长春城市性质与总体布局(一)长春城市性质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和科教文贸城市。至2020年,把长春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先进、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开放型、多功能、具有北方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二)城市总体布局中心城区的城市形态采用’分散组团式’布局,由以建成区为主的中心团和规划建设的外围组团(兴隆团、富锋团、净月团)组成。中心团与外围组团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结构为’多中心分区式’结构,其中:中心团分为中心分区、二道分区、铁北分区、绿园分区、汽车厂分区和南湖分区,外围三个组团各构成一个分区,每个分区都具有独立的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将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结构,控制中心团的开发强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城市建设重点逐步从中心分区向外围分区转移,完善各分区功能,使人口和产业达到合理布局。二、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一)总体思路:从长春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路;从目前存在和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入手,关注城市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社会进步的支撑;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提出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策略,构筑城市整体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适应城市机动化的发展趋势,构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随着

城市扩大和多元化的进程,创造分区发展和城市整体发展共赢的局面;延续城市格局,保持城市特色,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适应地方资源特点的能源约束条件,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二)空间布局:1、划区城镇空间组织体系:按照“一城、一区、十组团、九城镇四个层次,实施分类指导。“一城”为主城,“一区”为双阳城区,“十组团”为净月组团、富锋组团、兴隆组团、合心组团、劝农山组团、奢新组团、双营组团、英俊组团、机场服务组团、兰家组团,“九城镇别为泉眼镇、永春镇、乐山镇、新湖镇、山河镇、太平镇、鹿乡镇、四家乡、齐家镇。2、城市结构:形成“双心、两翼、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双心”指疏解城市中心区部分职能,形成中部和南部两处城市中心。调整中部城市中心职能,重点发展商贸、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建设南部新中心,引导与支持行政办公、文化体育设施以及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在南部中心相对集聚;“两翼”指城市西南翼形成以汽车、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空间,东北翼形成以传统产业和玉米加工业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空间;“多组团”指重点加强净月组团、富锋组团、兴隆组团的建设,与主城共同构成联系紧密、分工有序、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三、长春市城市规划实施效果与影响: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已初步进行了论证,并得到了建设部专家的认可。在该规划的影响下,长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开展了修编的工作,各区、各开发区的分区规划和28项专项规划的也在进行当中。目前,许多城市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项目,都有序的安型一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实现院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对学校“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进行开放式平台级重组,建立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平台。 ●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和方法。 ●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基本建设思路 1.资源基本建设框架 各专业的资源大体可分为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素材级资源三级基础框架。 各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和特点,拓展出自身的建设框架。在专业级资源和课程级资源中可以设定更多的结构,如在专业资 源中拓展培训资源、行业资源等。每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

灵 2.资源基本应用框架 课程是教学资源进行应用的核心。根据教改的思路,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素材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较少的成本建设形成若 干门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之用,同时在答疑、讨论等教 师活动实施过程中应用资源库。 三、平台建设 1.平台建设框架 2.教学资源建设规范 资源标准建设是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与集成和高效共享的前提 术条件。高教社将为院校提供资源加工与建设技术标准、元数据标准、 课程资源封装标准等各类规范,同时为院校提供必要的建设工具。一 方面提升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另一方面为院校内的资源共享、校际共 享提供基础条件。 3.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1)资源元数据的自定义 资源的元数据分为基本元数据和自定义元数据,可自定义的元数 据包括分类信息等。 (2)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呈现 教学可以按照媒体类型、分类信息,显示教学资源库的列表内容, 显示内容包括缩略图、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大小、下载次数。 (3)教学资源的预览 可以查看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并预览教学资源,可对资源进行评论。 (4)资源的下载 用户可以lP限制范围内下载教学资源。 (5)资源检索 可以按照元数据的信息进行资源的多字段检索。 (6)资源统计 统计信息包括资源数量统计(按照媒体类型统计)、点击统计、下载统计、用户上传统计 (7)资源上传 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 (8)视频处理系统 对上传的视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流媒

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镇安县职教中心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加快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创新教学内容,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组织师资力量,进行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制作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课程教学、教师备课、学生学习的高质量数字化课程资源,以满足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特制定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根据镇安县职教中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规划建设的3门精品课程为重点,兼顾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建设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和特色的、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实用和优质的教学与培训资源。带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并力争成为全市规模最大,使用率最高的教学资源库。 拟用 2年时间初步建成3门课程教学资源,其中,2013年底完成1门,2014年5月前完成2门。 二、建设方式 根据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资源建设的流程,将教师 陕西省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资源,结合技术手段,丰富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以学校与专业数字软件企业合作的方式,按照“三同时”的原则,从三个方面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1、以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开放共享的网络资源平台。 通过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通过Web方式,浏览、查询、下载、使用和上传资源,并自主组织学习效果的测试与评价,实现师师、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建立普适性多媒体教学资源。 组织建设队伍,共同设计和研发特色鲜明、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质量高、效果好的课程文件、知识点素材库、课件库、课程库、教材库、试题库、文献库、案例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力争2年内建成3门课程资源。 3、以持续更新的方式,建设信息化环境。 及时充实并更新多媒体课堂教学设备,建设可以远程控制与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建设高效优质的网络教学环境,加快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力争两年内做到,每个教室有线入网,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率提高到90%以上。全面实现教学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步骤 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学科内容编写教师构思课程的章节内容框架、素材结构框架,搜集和整理原始素材。主要成果文件为

长春市南部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长春市南部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2 第一节规划依据。。。。。。。。。。。。。。。。。。。。。。。。。。。。。。。。。。。。。。。。。。。。。。2 第二节规划原则.。。。。。。。。。。。。。。。。。。。。。。。。。。。。。。。。。。。。。。。。。。。。。。2 第三节规划范围.。。。。。。。。。。。。。。。。。。。。。。。。。。。。。。。。。。。。。。。。。。。。。。2 第四节使用原则.。。。。。。。。。。。。。。。。。。。。。。。。。。。。。。。。。。。。。。。。。。。。。。2 第二章土地利用性质分类机控制.。。。。。。。。。。。。。。。。。。。。。。。。。。。。。。。。。。。2 第三章土地使用强度控制.。。。。。。。。。。。。。。。。。。。。。。。。。。。。。。。。。。。。。。。。。3 第四章道路及交通设施规划。。。。。。。。。。。。。。。。。。。。。。。。。。。。。。。。。。。。。。。。3 第五章配套设施控制.。。。。。。。。。。。。。。。。。。。。。。。。。。。。。。。。。。。。。。。。。。。。。4 第六章空间环境设计.。。。。。。。。。。。。。。。。。。。。。。。。。。。。。。。。。。。。。。。。。。。。。4 第七章建筑控制.。。。。。。。。。。。。。。。。。。。。。。。。。。。。。。。。。。。。。。。。。。。。。。。。。6 第八章绿化控制.。。。。。。。。。。。。。。。。。。。。。。。。。。。。。。。。。。。。。。。。。。。。。。。。。6 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7 第十章附则.。。。。。。。。。。。。。。。。。。。。。。。。。。。。。。。。。。。。。。。。。。。。。。。。。。。。。7

长春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长春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长春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报告

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 项 目 报 告

一、建设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旧的知识传播途径已经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使得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世界各国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程计划”(OCW)。同年我国也开始筹办网校和试点现代远程教育,并不断的颁布了一些相关政策来支持远程教育。2003年,我国启动“国家课程建设项目”,开始实现全国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服务,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来增强优秀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服务于广大师生甚至于全社会。截止2008年,共建设2366门国家级课程(国家课程网统计数字)。 这么多的课程必然产生更多的课程资源,如何整合各高校、高职的课程资源,如何提供这些课程资源的共享,如何保证课程资源的持续服务等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辐射更大的范围,受益于整个社会。 二、总体建设目标 现有国家级及省级的课程共约1200门,这些课程资源仍然分散在各高职、高校自己的平台上,不利于统一提供服务,同时不便于师生的检索。资源库平台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搜集所有课程资源,并分类整理发布到资源平台服务社会。 三、建设方案 3.1 需求分析 根据初步的需求调研,整理出如下要求: 1.收集各高职、高校的国家级、省级课程资源; 2.整理分类; 3.建设课程资源库服务平台; 4.建设省课程资源数据库;

5.根据各分类属性归档入平台资源数据库; 6.平台提供资源开放访问; 7.平台提供资源分类及组合检索; 8.平台在开放访问的同时能保证版权问题; 9.平台提供资源规范管理; 其中1、2为资源库建设依赖的基础,3-9为资源库建设的具体要求。 3.2 建设内容 根据初步的需求分析,提出省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平台建设需要着重考虑的有: 1.资源基础收集工作,保证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官方的权威性,从资源平台可以查到省内所有国家级及省级的课程及它们相应的资源; 2. 保证资源的质量(这个工作应该是课程评审已经做过); 3. 资源分类整理。参照国家课程网分为资源类型及媒体类型。资源类型包括: 媒体类型包括: 4. 共享模式,如何在开放访问的同时来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提供资源的版权保护,这也是课程资源建设内部讨论会议提出的突出问题; 5.资源库平台服务性能,内高校、高职众多,课程众多,服务器的并发访问会很大,如何保证平台服务器的高可用性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下面是具体建设功能及内容分解: 3.2.1 课程资源发布模块 通过Web客户端设置课程资源相应的属性参数,可上传资源到数据库,完成各类资源的发布工作。 属性参数包括: 课程级别(国家级/省级)、课程年度、课程层次(本科/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名称、资源类型、媒体类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大类、专业小类、关键词等。 同时根据需要可添加资源发布审核功能,具有审核权限的负责人可以对发布的课程资源审核决定是否可发布到课程资源库平台上。从而保证资源的质量和安全性。

长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长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长春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 - )及线网规划调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1043号

目录 1规划名称及规划编制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规划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规划编制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任务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2规划修编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线网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建设时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运营组织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投资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3规划协调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与上层位规划相容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与同层位规划协调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4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5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职业性定位课程目标,从整体性定位资源层次,从工作过程出发定位资源内容,建设思路如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定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目标与标准(从职业性定位课程,明确课程目标);以开发整体技能架构为基础,梳理资源建设脉络(从整体性定位资源层次,使其为达到课程目标服务,并保持职业技能的延续性);以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分解组织资源内容(从工作过程出发,使资源服务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以满足分阶段学习);通过优化、整合、改造、拓展等资源建设方法,分解、拆分实际项目,构造课程学习资源(校企合作,贴近实战,通过优化法、整合法、改造法、拓展法等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源构造),建设立体化(教材、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电子教案、课件、题库、视频等资源)、多层次(基础技能层次、基本技能层次、提高技能层次)、多介质(纸质教材、网络、光盘),可进化的教学资源,使其能够成为专业技能培养、企业技能培训,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服务的一整套资源体系。 二、建设内容 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专业资源库、企业资源库、网络课程资源库、项目资源库、核心课程资源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几个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理念指导下,所有资源的建设都围绕企业需求和实战项目展开。 (一)、专业资源库建设 专业资源库包括专业标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认证资源、教师资源。其中专业标准主要包括各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软件产品开发流程及规范等。教师资源除专任教师信息外还包括企业兼职教师信息。专业认证资源主要满足在校学生、在职人员、社会人员上岗培训以

解读《长春“十三五”城建设发展规划》

解读《长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主讲嘉宾:李赫楠 时间:2016年1月23日 主讲嘉宾简介: 李赫楠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研究所规划师。 长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是属于非法定规划,是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指导下的近期建设规划。在这个规划中,结合当前国家政策确定了城市发展愿景和近期目标以及专项规划中的建设要求,提出未来五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城市建设的具体项目,为长春市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决策依据。 本次规划统筹了所有城市建设的相关单位,一共提到了44家单位,涉及到城市交通、市政设施、生态环境等9大方面的内容。这个规划现在已经初步完成,目前仍在持续的修改完善中。 这是“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框架(见图1),今天我通过这张图来说明当前城市发展的背景,国家的大政分针,长春市承接的试点任务,长春市的发展愿景。 一、领导讲话 在相关背景里面,我们分析了领导的讲话。去年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来到长春市,指导长春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在这期间他们召开了多次的专题会议,作出各种重要批示和指示,从中我们总结出和城市建设有关的四个方面: 1.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城市建设发展的治本之策。 2.精准有效投资——城市近期发展的主要发力点。 3.生态文明——持续发展之路。 4.科学规划——描绘一张好的蓝图。 二、国家大政分针 1.国家新型城镇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4章10节25个重点任务(见图2),其中包括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比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支撑,在这里提出要建设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城市群内部的综合交通的运输体系。在此基础上长春市成功申报并已经开始各项试点任务,主要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等三大试点。 2.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可以用6个理念、6个原则,8项制度来概括,其中8项制度又含有44项重点内容(见图3),比如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编制空间规划、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建设生态文明目标体系等等多项内容。 3.“长吉图”融入“一带一路” 长吉图战略承担着“一带一路”北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任务。长春应紧抓“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依托长吉图国家战略,推动长吉一体化进程,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战略性项目落位,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作用,着重建设机场、铁路、公路等支撑性项目。 4.哈长城市群 根据《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吉林版),长春市定位为: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

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前言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展开,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最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交换与全面共享。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作为“二网一站及业务系统”的基础与应用核心,为“二网一站及业务系统”提供海量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中之重。 各级政府部门,拥有大量的不同格式与不同载体的政务信息资源,如批示、文件、报告、电传、档案资料、法律法规等,资源分散、信息共享困难、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各级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正常开展。因而构建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与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创建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为“二网一站”提供海量信息内容,进行内容的发布,并提供灵活多样的全文检索方式及个性化服务,为各级领导及网络用户提供完善的信息内容服务。 建设目标 政府机关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终消除信息孤岛。 建成后的应用系统平台,将达到以下应用目标: 全面整合与管理各种标准格式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提供统一格式的转换与规范化的文献转换与编辑工具,能够进行分类管理,创建各类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通过TB级海量内容管理平台,有效地管理各种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资源,实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的关联管理。 实现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信息内容的实时动态地发布到指定的“二网一站”相关的栏目上,用户可以方便的编辑、修改发布模板。 提供与各类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方便与机关其他应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迁移或同步访问。 提供独立于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操作审计、分析与统计等功能,能有效地保证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的安全。 系统功能概述 信息采集与整合 信息采集: 对于大量以纸介质存在的资源,如文件、批示、文电、督查专报、会议资料、档案资料等,通过数字化加工与处理,批量生成电子化文档,通过人工辅助标引,形成规范化的电子资源,上载到建成的相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对于互联网信息资源,通过智能采集工具,分类收集与内容自动过滤,批量加载入库; 对于上报与下发的文件资料,直接标引入库。 内容整合:机关内存在的大量分散的电子文档资料,可以通过文献编辑与格式转换工具,统一进行格式自动转换与人工辅助标引,形成统一规范、统一格式的信息资源,加载入库。政务信息内容管理 系统对采集与整合的各类政务信息资源,采用国内领先的全文数据库进行非结构化、结构化信息内容的统一管理,具体包括: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维护、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统计与反馈等功能。 政务信息发布与检索服务 动态信息发布:通过发布平台,将建成的法律法规、内参、互联网信息、文件及批示、督查专报等电子政务信息库里海量信息实时动态地发布到“二网一站”网站指定的栏目上,供机关内各级领导及内网用户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查询与浏览。

长春市永春镇总体规划(2008-2020)

长春市永春镇总体规划(2008-2020)镇乡总体规划批前公示 长春市永春镇总体规划(2008-2020) 2010年1月5日—2010年2月5日 一、区位及行政辖区范围 1、区位 永春镇隶属于长春市朝阳区管辖,位于长春市西南部,东经125?15′,北纬43?45′,东靠伊通河畔,南与乐山镇接壤,西部与公主岭市响水镇为邻,北部与南关区幸福乡相连。 2、行政辖区范围 永春镇幅员面积72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和一个居民委员会。 二、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的分期年限为: 近期:2008年——2012年, 远期:2013年——2020年。 三、镇域体系 规划期内,逐步建立“永春镇区——中心村——基层村”的三级镇村结构体系;人口规模等级,镇区1.8万人——中心村1400人——基层村500~1300人。 永春镇区为全镇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重心,带动全镇的经济发展; 中心村为长岭子村。 基层村为长春堡村、柳家村、义和村、农丰村、向阳村、平安村。 四、城镇性质与规模及空间结构

1、城镇性质: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长春市的蔬菜种植、净菜加工基地,苗木花 卉供应基地,农业观光旅游服务基地,是长春市南部重要拓展区。 2、城镇规模:确定2012年镇区人口规模为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74 平方公里; 2020 年镇区人口规模为1.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2.34平方公里。 3、空间结构: 规划永春镇区将形成“一心二轴四片”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为以镇政府为中心的行政办公中心。 “二轴”为永春路的商业轴线和春延街的文化、商业轴线。 “四片”永春路北、春延街西侧的居住片区;永春路北、春延街东侧工业区; 永春路南、春延街西侧的商业居住综合区;永春路南、春延街东侧的教育、居住综合区。 五、近期建设规划 至2012年镇区居住人口达到1.0万人,镇区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74k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 174 m2。 近期建设包括镇中心区的改造和居住新区建设两个方面。重点改造镇中心区,改善居住生活环 境;适度在新区开发房地产项目,建设设施齐全的现代居住区;完善城镇公共设施。

资源库建设方案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资 源 库 建 设 方 案 南郑县职教中心 二〇一二年十月 目录 一、建设意义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二)建设思路 三、建设规划 (一)资源库的集中建设 (二)资源库的应用推广 (三)资源库的持续更新

四、建设内容 (一)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二)拓展功能模块建设 五、建设基础与条件 一、建设意义 为加快我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示范院校建设和迎评估的实际工作要求,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 本项目的建设,其意义在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方位满足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在职培训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模具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开发;进而推动全校同类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同类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面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核心课程和平台课程为重点,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兼顾全校性的关键能力课程,建设体现职业教育与培训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和特色的、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同类专业中推广使用,实现共享,带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同类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化改革,使之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实用和优质的教学与培训资源。提升我国中职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先进制造业领域在岗人员数控操作技能的提高和数控技术应用知识的更新、为同类专业毕业生在岗接受继续教育等个性化学习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二)建设思路 1.从需求出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保教学资源研制的有效性。 在先进制造业发展背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全国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充分调研基础上,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将源于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作为专业课程主体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实际工作紧关联。以教案为纽带,建设与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之间的紧密关联的专业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性。 2.构建项目的建设机制,实现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库建设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资源库建设系统解决方案 需求场景 某图书馆/博物馆负责人:我们馆有很多珍贵的特色馆藏资源,希望进行数字化并提供网络化服务,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有没有一套能快速加工、描述、组织这些资源形成特色资源库,并提供 网络化服务的软件平台? 某档案馆负责人:档案管理正逐渐从传统的人工管理转向数字化管理,如果有能支持档案管理各种规范,在数字档案存储、检索和调阅等方面具备安全、高效并覆盖档案生命周期的产品,那将大大加快该工作的进程! 某政府信息中心负责人:为了更好地体现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效果,有效利用政府掌握的各类平台和资源,向广大群众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地区化的行业信息库服务,我们非常需要一套能符合政务资源目录体系规范,并按照国际国内标准构建的系统来辅助我们迅速推进信息库及相关服务建设工作。 某大型信息工程项目负责人:信息资源库的共建与共享是我们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求软件系统能支持各类数据对象的加工、元数据规范描述及多种分类标准,支持信息的分布加工及资源按照标准协议交换共享,如果没有现成的系统,我们只有花大力气研发了。某企业CIO:我们企业有大量的内部报告、通讯、合同书、报表以及学习资料等等,且每天都在不断增加,这些以纸张形式存在的信息散落在公司各个部门,无法及时搜索和调阅,如果有一套系统能解决数字化并将他们规范存储管理、安全调用,那将为企业提供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数字资产仓储和服务平台! …… 您的想法与他们类似?立即联系TRS,咨询我们的TRS InfoBaser信息资源库建设系统,信息资源全盘掌握! TRS InfoBaser 给您带来的价值 通用型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您省时省力省钱――TRS InfoBaser根据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规范构建,支持并内嵌多种元数据标准、分类体系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兼容各种对象格式,集成TRS领先的信息智能及搜索技术,您可以迅速部署并开展工作,加速资源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进程。 信息规范化组织,有效管理您的信息财富――TRS InfoBaser通过集成的扫描识别程序及灵活规范的元数据来对物理介质及数字对象资源进行数字化标识和描述,辅以行业化分类标准实现对数字化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存储,从而将您的宝贵资源变为多媒体信息库的形式的数字

长春市城市规划分析

《现代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 长春市城市规划分析 学院亚泰工商管理 专业年级旅游管理1207 学生姓名隋慧敏 学号 0806120723

长春是一座美丽、繁荣、开放的国际化大都会,市区内居住着约3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友人。长春,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中国十五座副省级城市之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座落于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工业和电影工业的发源地。长春是吉林省省会,北方窗口城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贸易和交通中心。长春素有“国际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雕塑城”、“文化城”、“科教文化城”、“国际轨道交通之都”等诸多美誉。长春地处东北腹地核心,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之一。 长春市的城市形态主要是以“分散组团式”布局,城市结构则主要是以“多中心分区式”为主。长春市的城市规划将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结构,控制中心团的开发强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城市建设重点逐步从中心分区向外围分区转移,完善各分区功能,使人口和产业达到合理布局具体的城市形态以及结构见下图 这种分散组团式的城市布局优点是接近自然、容易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缺点是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较大,城市用地分散,浪费土地。各地区不易统一分配基础设施,跨区工作和出行成本高,区民生活不便。所以长春市的这种城市形态的布局加大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负担加大。

而对于长春市的道路以及交通规划,长春建设改造主次干道50多条,1787条巷道旧貌换新颜,实施了九大区域亮化工程……新建了交通、市政、公用、环保等重点工程120多项,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投资500亿元。先后建设改造了亚泰大街、人民大街、吉林大路、三环路等50多条主次干道;建成了集购物、休闲、娱乐、信息交流于一体的长江路步行街;同时规划建设了长春大桥、兴业立交桥、长沈路桥等大中桥梁12座;对人民大街、解放大路、吉林大路、东盛大街、建设街、安达街、开运街等400多条道路进行了大中修;改造了人民大街南出口、102国道长沈公路、吉林大路、长吉北线、长吉南线、北亚泰大街6个城市出入口,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并且改造巷道1787条,绿化覆盖率达41.5%,16条主要街路安装路灯,45.61平方公里面积要亮化。长春已经建成轻轨三号线以及四号线,并且在建地铁一号线,地铁二号线。并且在建立交桥的两横三纵工程用来改善交通条件,改掉拥堵现状。长春市高速公路网布局为“两环八射”的格局。“两环”为长春绕城高速公路和长春经济圈高速公路;“八射”分别为京哈高速公路、蒲左高速公路、珲乌高速公路、长抚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 对于长春市在道路以及交通所做的规划和所作的实施,我认为这大大缓解了长春市的交通条件,改善了高峰期时拥堵的情况。但轻轨的建设周期较长,从2009年开始建设预计2020年完工。而且由于“两横三纵”工程的建设以及修建地铁,长春基本的主要干道都处于施工状态。大大影响了居民的出行,灰尘大,影响环境。虽然这种规划在建成后会惠及春城人民,但由于长期的建设周期,使其在完工前大大影响了交通的通常通畅。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能够起到它本该有的作用的。 长春未来的居住用地及住房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为健全居住用途的土地市场,建立供需平衡的土地供给机制,积极培育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发挥政府规划导向作用,关注城市居住需求,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培育地方特色,延续地方文脉,加强城市居住区的特色建设;全面提升长春市人居环境和住宅建设水平,创建绿色宜居城市。规划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水平近期32平方米/人,远期35平方米/人。南部居住用地依托区位优势及自然环境,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居住区,为南部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净月经济开发区及汽车产业开发区提供居住

活动方案之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篇一: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资源库的意义 1.收集、整理教师个人教学资源。 收集、整理教师自己开发、设计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试题、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 2.在学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在本校内,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 提供全面、系统、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 二、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是整个资源库建设的核心,资源设置要完全符合 “综合化”要求。科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美术以及综合实 践活动等学科。 1.资源的获取途径: (1)教师个人从网上收集、整理一部分优秀的资源。 (2)一线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在学校资源建设过程中,各校要特别注重由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并将本校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 及时通过学校网络进行共享,这样既能提高 教师应用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又能促使学校的教学资源 贴近本校的教学实际。 2.资源库分类 (1)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实录、试题等素材)以课为单元,按年级、科目、资源具体内容等 分类。 (2)文本资料:是指个人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心得体会等。 三、资源库建设团队 1、成员组成: 组长:闫德玲 副组长:刘立江马学芳 成员1(年级组组长):曹雪宁殷惠玲周英霞沈红玉 任素丽周亚莉

成员2:各科目教师 成员3:教研室人员 技术人员:康永喜施磊 2、责任分工: 组长及副组长:对资源库的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全面 负责总体规划及建设方案的审定,制定政策形成的激励机制,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 成员1:负责组织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对整个办公室教师资源收集进度的调控。 成员2:教师个人从网上收集、整理优秀资源,自主开发资源。 成员3:提出资源分类标准,收集各学科的教育资源。并按标准对收集到资源进行筛选、分类、整理。 技术人员:提供日常资源建设的技术指导和相关培训。并对系统运行平台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维护。 四、资源库建设流程 流程基本有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个人整理个人的教学资源。 2.整理后由年级组长收集初步筛选整理进行科目分类。 3、整理后的数据经过教研组从信息技术应用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审核。 3.由教研组提出资源分类标准,收集本学科的各种教育资源。并按标准对收集到资源进行分类、整理。 4.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系统运行平台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维护。 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 信息处 2014-06-15 【篇二:大营小学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1】 荒佃庄镇大营完全小学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按照昌黎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昌黎县中小学校本资源库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即昌教[2010]64号文件要求,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我校的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们严格按照《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配备标准(试行)》和《昌黎县教育局关于推进实施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

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

***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库配套设施建设 工作方案 ***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6年建成。项目总共投资约8655万元。"***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库"主要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种质库、信息中心。位于***,正式启用后将使*** 乃至西北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得以保存。 ***中草药种质资源库从概念形成到竣工历时3年,建筑面积约560㎡。如运行后具体目标是在第一个5年内达到300种3000份(株),15年内达到1600种1.6万份(株)野生中草药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库因资金等原因缺少配套设备并未投入运行,只在田间进行中草药种质资源的繁殖工作,为保存现有的种质资源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1、总体科学目标 其总体科学目标是:建成一个依托***、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一流的野生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设施和科学体系,实现自动化管理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使中国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安全得到可靠的保障,将对抢救、保存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促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和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填补生物资源种质保存系统的缺陷等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保存中药材遗传资源,为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立背景 ***是全国中草药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在全国具 有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全省14个市州的70多个县区均有 中药材生产,中草药种类多,产量大,品质好,有特色,全 省中草药品种9500多种,位居全国第二,是名副其实的中 药材资源宝库。主要的中草药资源有1600多种,野生植物 类1270种,其中动物类214种,矿物类43种,目前人工种 植中草药350余种,分布较大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200余种。随着物种消失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植物种子 保护的重要性,而中药材种质资源是其中重要的一类。种质 资源库作为***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领域的一个重点建设工程。将进一步促进校地科技合作,对***乃至西北的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的中医药产业科 学发展和教育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种质资源库是具有重要影响的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保藏设施,保藏能力将达到西北领先水平,并具有不可替 代性。目前在临时仓库已收集保存约100种300份野生植 物种子。 ***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多种中药材 生长,中药材野生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黄芪、党参、当 归等道地药材的栽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素有“千年药乡” 和“西北药都”之美称;早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本 草经集注》中就有“黄芪第一出***,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的记载;北宋《太平御览》所引的南北朝《秦州记》

《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文本简本

《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文本简本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0年,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第一条规划层次 规划包括三个层次: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 一、市域 市域范围为长春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长春市区和榆树、农安、德惠、九台4个县(市),面积20571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长春市市区范围以及石头口门水库水源保护区和长春市龙家堡机场控制区,总面积389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83平方公里、石头口门水库水源保护区面积218平方公里,长春市龙家堡机场控制区面积90平方公里。 三、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指绕城高速公路以内(以下称主城)以及净月组团、富锋组团、兴隆组团的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规划总建设用地440平方公里。 第二条《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是指导本市城市发展、建设、管 理的基本依据。本规划经批准后,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 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及战略 第三条城市性质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和科教文贸城市。 第四条城市职能 国家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国家科教文贸中心城市;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东北地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及物流中心城市。 第五条城市发展目标 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城市综合辐射能力。至2020年,把长春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先进,城乡发展协调、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开放型、多元化、适宜居住的生态园林城市。 第六条经济发展目标及战略 经济发展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2020年,人均地方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约为45%,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8%左右,第一产业比重调整到7%左右。经济发展达到国内同等城市先进水平。 经济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依托,实现种植业、畜牧业规模经营,并逐步向工业原料基地转变。 持续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