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方剂的用法

方剂的用法

方剂的用法
方剂的用法

第二十三章驱虫剂

目的要求

掌握:乌梅丸、肥儿丸。

熟悉:驱虫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了解:化虫丸、驱涤汤。

概说

【概念】

凡以驱虫药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或杀虫等作用,用于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为驱虫剂。

【人体寄生虫分类】寄生虫病种类很多,按其寄生的部位,有肠道、胆道、肝、肺、脑等不同,其治法也不尽相同。本类方剂是以驱杀消化道寄生虫为主,主要适用于寄生在人体消化道的蛔虫、蛲虫、钩虫、绦虫、姜片虫等寄生虫病。

【症状表现】

共同表现为:脐腹疼痛,时发时止,痛而能食,面色萎黄,或青或白,或生白斑,或见赤丝,或夜寐齘齿,或胃脘嘈杂,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乍大乍小等。若失治或误诒,迁延日久,则可呈现肌肉消瘦,饮食不思,精神萎靡,目暗视弱,毛发枯槁,肚腹胀大,青筋暴露,成为疳积之证。

特殊表现:蛔虫病多见耳鼻作痒,面部白斑,唇内侧有红白点,巩膜上有蓝斑,若蛔虫上窜入胆,则见右上腹钻顶样痛,阵发性痛连右肩,甚或肢厥,呕

吐蛔虫;蛲虫病常见肛门作痒,夜间尤甚;钩虫病多有嗜食异物,面色萎黄,浮肿等;绦虫病多见便下白色虫体节片等。

【药物】常选用驱虫药如乌梅、槟榔、雷丸、鹤虱、使君子、苦楝根皮等为主组成。由于驱虫药的作用各有特长,故应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病而分别选用。大抵驱蛔虫以使君子、苦楝根皮为主;驱蛲虫以百部、雷丸、苦楝根皮为主;驱钩虫以榧子、苦楝根皮为主;驱绦虫以南瓜子、槟榔、石榴皮为主。驱虫剂的药物配伍,应随证之寒热虚实而异。属寒者,常配伍温中祛寒药如川椒、干姜、细辛等;属热者,常配伍苦寒清热药如黄连、黄柏等;若属寒热错杂者,又当寒热并用;兼食积成疳者,常配伍消食化积之神曲、麦芽、山楂等;兼正虚者,常配伍益气补血之党参、白术、当归、熟地等;兼气滞腹满者,配伍厚朴、枳壳、木香等以行气止痛;为促进虫体的排出,还常配伍泻下药如大黄等。

【使用注意】

1.服药时应忌吃油腻食物,并以空腹为宜。

2.有些驱虫药含有毒性,因此在运用时要注意剂量,用量过大,易伤正气或中毒;用量不足,则难生效。

3.有些驱虫药具有攻伐作用,对年老体弱、孕妇等,使用宜慎重,或禁用。

4.服驱虫剂之后,见有脾胃虚弱者,宜适当内服调补脾胃之剂,以善其后。

5.凡见有寄生虫病症状,可以先作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再结合辨证使用驱虫剂,这样可以达到安全、准确的目的。

代表方如乌梅丸、化虫丸、肥儿丸、驱绦汤等驱虫剂

乌梅丸(《伤寒论》)

【方源】《删补名医方论》:乌梅丸治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蚘。又主久痢.

【组成】乌梅三百枚(480g),细辛六两(180g),干姜十两(300g),黄连十六两(480g),当归四两(120g),炮附子六两(180g),炒蜀椒四两(120g),桂枝六两(180g),人参六两(180g),黄柏六两(180g)。

【用法】乌梅用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细末,加蜜制丸,每服9g,一日1~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温脏安蛔。

【主治】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心烦呕吐,时发时止,常自吐蛔,手足厥冷。亦治久痢久泻。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喜温而恶寒,蛔虫寄生肠内,若胃热肠寒,不利于蛔虫生存,则扰动不安,不时逆行,上窜入胃或胆腑,阻塞胆道,故见腹痛,烦闷,呕吐,甚则吐出蛔虫。蛔虫起伏无时,故腹痛与呕吐时发时止。痛甚则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乃致四肢厥冷发为蛔厥。证属寒热错杂,治宜寒热并调,温脏安蛔。柯琴曰:“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方解】故方中重用乌梅为君,且用醋渍,使酸味独重,以酸静蛔,制其扰动,安蛔止痛。配以辛温之蜀椒、细辛,以辛伏蛔,以温脏祛寒;苦寒之黄连、黄柏,以苦下蛔,寒清胃热,四药共为臣药。更以辛热之附子、桂枝、干姜,既助椒、辛温脏祛寒,又以辛制蛔;甘温之当归、人参,补养气血,扶助正气,合

桂枝养血通脉,调和阴阳以解四肢厥冷,以上五药均为佐药。蜜甘缓和中,为使药。

本方又治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久泻、久痢。方中乌梅酸涩,可涩肠止泻;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止痢;附子、干姜、桂枝、川椒、细辛温肾暖脾,助运止泻,此七药寒温并用,祛脏寒清湿热,人参、当归益气调血而扶正。诸药合用,共凑温中补虚,清热燥湿止痢之功。

君乌梅──味酸制蛔,安其扰动,使蛔静而痛止——为主

臣细辛、蜀椒[花椒] ──温脏祛寒驱蛔。

┌桂枝、干姜、附子──加强温脏祛寒之力。

佐┤黄连、黄柏──味苦可下蛔,性寒能清上热,又能缓和方中诸药之过│于温热,以防伤阴之弊。

└人参、当归──以补气养血

使蜂蜜──调和诸药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酸苦甘辛同施,寒热并用,补敛俱备,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运用】1.本方为治上热下寒之蛔厥证的常用代表方。以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为证治要点。久泻、久痢属寒热错杂,正气虚弱者,

亦可用之。但暴泻、湿热痢均非本方所宜。

2.本方以安蛔为主,杀虫力较弱,可酌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榧子、槟榔等以增驱虫之力;若热重者,可去附子、干姜;寒重者,可减黄连、黄柏;无虚者,可去人参、当归;呕吐者,可酌加吴萸、半夏以和胃降逆而止呕;腹痛甚者,可加木香、川楝子以行气止痛;便秘者,可酌加大黄、槟榔等以泻下通便。

3.现代常用于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症、慢性肠炎、慢性菌痢等属寒热错杂而正虚者。

【方歌】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

【文献摘要】《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曰:“火旺则水亏,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气有余便是火也;木盛则克土,故饥不欲食;虫为风化,饥则胃中空虚,蛔闻食臭出,故吐蛔。仲景立方,皆以辛甘苦味为君,不用酸收之品,而此用之者,以厥阴主风木耳。《洪范》曰:本曰曲直作酸。《内经》曰:木生酸,酸入肝。君乌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配黄连泻心而除疼,佐黄柏滋肾以除渴,先其所因也;肾者,肝之母,椒、附以温肾,则火有所归,而肝得所养,是固其本;肝欲散,细辛、干姜辛以散之;肝藏血,桂枝、当归引血归经也;寒热杂用,则气味不和,佐以人参,调其中气;以苦酒渍乌梅,同气相求;蒸之米下,资其谷气;加蜜为丸,少与而渐加之,缓则治其本也。蛔,昆虫也,生冷之物与湿热之气相成,故药亦寒热互用,且胸中烦而吐蛔,则连、柏是寒因热用也。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信为化虫佳剂。久利则虚,调其寒热,酸以收之,下利自止。”

肥儿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小儿疳病者,多因缺乳,食吃太早所致。或因久患脏腑胃虚虫动,日渐羸瘦,腹大发竖,不能行步,面黄口臭发热,面无精神。此药杀虫进食。”

【组成】炒神曲十两(300g),黄连十两(300g),煨肉豆蔻五两(150g),使君子五两(150g),炒麦芽五两(150g),槟榔二十个(120g),木香二两(60g)。

【用法】共为细末,鲜猪胆汁和为小丸,开水调化,空腹服,每次3g,一日2次。三周岁以内小儿药量酌减。

【功效】驱虫消积,健脾清热。

【主治】小儿疳积。症见食积虫积,停食停乳,肚腹胀满,疼痛,面黄消瘦,发热口臭,大便稀溏。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饮食不节,食滞脾胃,郁久化热,湿热生虫,虫积成疳所致。脾虚则肌肤失养,故面黄体瘦,脾虚运化不及,则大便溏薄。虫积兼食滞,故停食停乳。食积化热,故发热口臭。虫积食滞,气机失畅,则肚腹胀满。治宜健脾消食,清热驱虫。

【方解】方中重用神曲、麦芽消食化积,健脾和中。槟榔、使君子下气驱虫,化积消疳。黄连苦寒既清疳热,又下虫体,且具有清热燥湿之功还可杜其生虫之源。肉豆蔻、木香健脾止泻,行气止痛,合曲、麦健脾消食积。更用苦寒之鲜猪胆汁和药为丸,以助黄连清疳热之力。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驱虫消积,健脾清热之功。食积得消,脾虚得健,热去虫下,正气渐复,病愈而体肥,故方名

“肥儿”。

┌神曲┐

││

君┤├消食化积,助脾之运。

││

└麦芽┘

┌使君子┐

││

臣┤├杀虫。

││

└槟榔┘

┌黄连──清脾胃中之湿热。

佐┤肉豆蔻──温中下气消食固肠。

└木香──下气除胀。

使猪胆汁──与佐药肉豆蔻、木香相配成辛开苦降之势

【运用】1.本方为治疗小儿食积、虫积所致的疳病的常用代表方剂。以面黄体瘦,肚腹胀大,发热口臭为证治要点。服本丸后如泻下酸粘腐臭或蛔虫者,

即可停药,一般服药不超过三日;更不可顾名思义,将本丸误作补品而长期服用,意欲“肥儿”。

2.若脾胃虚弱者,可加党参、白术、山药等以益气健脾;如兼见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枳实等以泻下攻积。

3.现代常用于小儿肠道蛔虫症、小儿慢性消化不良等属脾虚食积虫积者。

【方歌】肥儿丸内用使君,豆蔻香连曲麦槟,

猪胆为丸热水下,虫疳食积一扫清。

【文献摘要】《医林纂要探源》:“谷以养人,而过食成积,神曲、麦芽以变化之;食积则气郁,木香、槟榔以升降之;气郁则生湿热,黄连、川楝子以燥之、泄之;湿热则生虫,使君子、黄连、川楝子以杀之。其肠胃薄而太阴未足也。君黄连以健之、厚之;要其本元火不足,而脾胃不能化食也,肉豆蔻以壮命门火而温之。此方本末条理,非他攻伐之方所可易也。”

化虫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炒铅粉、鹤虱、槟榔、苦楝根皮各五十两(各100g),枯矾十二两半(25g)。

【用法】共为细末,以面糊为小丸如麻子大。每次服6g,一岁小儿服1.5g,一日1次,空腹时米汤送下。

【功效】驱杀肠中诸虫。

【主治】诸虫积。如蛔虫、蛲虫、绦虫、姜片虫等。症见发作时腹中疼痛,往来上下,其痛甚剧,呕吐清水,或吐蛔虫。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肠中诸虫扰动不安所致。肠中有虫,每由脏腑寒热错杂而使虫不安位,因虫动而腹痛阵作。虫上扰胃,胃失和降,故呕吐清水,或吐蛔虫。

治宜杀虫、驱虫。

【方解】方中鹤虱苦辛平,有小毒,能驱杀诸虫,为驱虫要药。苦楝皮苦寒有毒,其杀虫之力较楝实强烈,既能驱杀蛔虫、蛲虫,又可缓解腹痛,二药配伍,驱虫之力更强。槟榔辛苦温,能驱杀蛔虫、绦虫、姜片虫,且借其轻泻导滞之功以促进虫体排出。枯矾酸寒收涩,解毒伏虫。铅粉有毒,功可化虫。

鹤虱──驱诸虫。

苦楝根──皮能杀蛔虫、蛲虫。

槟榔──能杀绦虫、姜片虫。

枯矾、铅粉──均具杀虫之效。

【配伍特点】本方是集诸多杀虫药于一方,效专力雄。

《医方集解》中化虫丸较本方多使君子、芜荑两味,其驱虫作用较本方更强。

【运用】1.本方为治疗肠道寄生虫病的通剂。以腹痛时作,呕吐,或吐蛔为证治要点。因本方药性强烈,毒性较大,不宜久服;年老体弱及小儿慎用,孕妇禁用。服本方后,应调补脾胃,恢复元气。若虫未尽,可间隔一周再服。

2.方中铅粉杀虫力虽强,但毒性较大,可用雷丸代替。

3.现代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姜片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注意事项】因方药毒性较大,不宜久服,年老体弱、小儿要慎用,孕妇不宜使用。

【方歌】化虫鹤虱与使君,槟榔芜荑苦楝群,

白矾铅粉糊丸服,肠中诸虫皆能除。

【文献摘要】医方考》:“肠胃中诸虫为患,此方主之。经曰:肠胃为市,故无物不包,无物不容,而所以生化诸虫者,犹腐草为萤之意,乃湿热之所生也。是方也,鹤虱、槟榔、苦楝根、胡粉、白矾、芜荑、使君子,皆杀虫之品。古方率单剂行之,近代类聚而为丸尔!”

驱绦汤(《医方发挥》)

【方源】《医方发挥》

【组成】槟榔30~60g,南瓜子60~120g。

【用法】清晨空腹时,先吞服南瓜子肉粉,1~2小时后服槟榔浓煎剂(将槟榔片加水至500ml,煎至150~200ml滤液),再过半小时服芒硝(原方为硫酸镁)30g水煎液,4~5小时后可见腹泻,排出完整的虫体。如头节未驱下,隔半个月后再服。在部分虫体排出时,切忌用手去拉,可用温水坐浴,使虫体自然排出。小儿可根据年龄酌定药量。

【功效】驱除绦虫。

【主治】绦虫病。症见大便排出白色节片,肛门作痒,或腹痛、腹泻、腹胀、消瘦乏力,面色苍白,纳食增加,或嗜食异物。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绦虫扰乱脾胃,运化失调所致。绦虫病即古医籍所载之寸白虫病。绦虫寄生肠内,扰乱脾胃运化功能,故见大便排出白色虫体节片。虫壅肠道,阻塞气机,故见腹胀腹痛。虫嗜食人进之食,故见饮食增加。虫吸食水谷精微,化源不足,气血两虚,故见消瘦,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

治宜驱除绦虫,以治其本。

【方解】方中槟榔杀虫破积,下气行水,轻泻以助排出虫体。南瓜子肉专治绦虫,与槟榔合用,增强驱杀绦虫之功。芒硝咸寒,软坚泻下,合槟榔共使虫体节片排出体外。三药合用,驱除绦虫,功效倍增。

【运用】1.本方为治绦虫病的常用验方。以大便排出白色虫体节片为证治要点。

2.临床使用时,可酌加鹤草芽,以增驱杀绦虫之效;若气血虚者,可用归脾汤补养气血,调理善后。药后3~4个月后未再排出虫体节片或虫卵,可视为治愈;若再有节片排出,当重复治疗。

3.驱除绦虫,务必驱尽,须连头节同时排出,才能彻底治愈,若头节及颈节未被驱出,绦虫仍能继续生长。

【方歌】驱绦汤治绦虫病,南瓜子肉槟榔灵,

大便排出虫节片,能治肛痒解腹痛。

小结

本章共选正方4首。其中乌梅丸善于温中补虚,安蛔止痛,不仅主治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而正气虚弱之蛔厥,又可治疗虚实相兼,寒热错杂之久痢、久泻;肥儿丸功能消积健脾,清热驱虫,适用于脾胃虚弱而兼虫积、食积之小儿疳积;化虫丸具有驱杀诸虫的作用,为治疗肠道诸虫的通剂,可广泛用于蛔虫、蛲虫、绦虫、姜片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尤以驱杀蛔虫为佳;驱绦汤专驱绦虫,为临床行之有效之验方。

【复习思考题】

1.使用驱虫剂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乌梅丸在组方用药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说明之。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 1、简介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包换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等。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是因其特性和效用,又称偏性。以药物的偏性,调理脏腑功能,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 或偏衰,以达扶正袪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2、四气理论

3、五味理论 (一)定义: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等味。 (二)确定依据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 超越了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四)阴阳归属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气味配合 1. 气与味配合的原则包括:a.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b.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 以有两个或多个。C.味越多,说明作用越广泛。 2. 规律气味配合规律包括:a.气味均一。b.一气二味。C.一气多味。 升降浮沉理论 (一)定义:特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 1. 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 2. 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位相同 3.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 4. 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袪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5. 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 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二)确定依据 1.质地质轻主升浮,如花类、叶类质量主沉降,如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 2.气薄(寒、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味薄(辛、甘、微苦)者升味厚(酸、苦、咸)者沉 3. 性味四气:温升、凉降热浮、寒沉五味:辛、甘、淡主升,酸、苦、咸主降 4. 临床疗效 病势:向上、向下、向内、向外。病位:在上,在下,在里,在外。药物: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作用趋向。 (三)阴阳归属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归经理论 (一)含义归:药物作用的归属;经: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 1. 脉象学说:论述人体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2.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毒性理论 (一)含义 “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1. 狭义之毒:物之能害人即为毒 2. 广义之毒:a.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是“毒” ,“毒”即是药。b.药物的偏性,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 ,其对人体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如何应用。(二)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 品种混乱。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 4.炮制失度。 5.剂型失宜。 6.疗程过长。 7.配伍不当。 8.管 理不善。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 离经悖法。 (三)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 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切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 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3.用药要合理,杜绝乱滥投,孕妇、老幼 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4.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第三节中药功效与主治 功效的概念与分类功效是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键体的作用。又称功能、功能、效能、效用。 分类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1)针对八纲辩证的功效对应表里辩证:解表、发表、

中医药方

二、治疗肾脏药方(专家处方) 1. 参芪麦味地黄汤 成份:红参15克,黄芪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熟地黄10克,山株萸10克,山药12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 2. 补肾活血解毒汤 成份:桃仁克,山茱萸克,五味子克,黄芪克,地丁草克。 3. 调肾茶 成份:枸杞子,决明子,白扁豆,山药,茶叶(普洱和铁观音为宜)。 等量开水冲泡 4. 缓解夜尿多药方(北京东直门医院王耀献教授) 成份:白果10克,益智仁10克,乌药10克,加水熬煎至100毫升。 5. 补肾泡脚方(北京东直门医院王耀献教授) 成份:苏木30克,红花30克,制附片10克,熬后泡脚。 功效:对脚跟痛有明显效果(泡脚最佳时间17~19点) 6. 青娥丸-中成药(北京东直门医院王耀献教授) 成份:补骨脂,核桃肉,杜仲炭,蒜 功效:补肾、抗衰老,提高骨密度。(缓解老年人腰腿痛经典方)

三、治疗妇科药方(专家处方) 1. 缓解乳腺增生的秘方 成份:当归12克,白芍15克,柴胡6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生甘草6克,薄荷6克,香附10克,夏枯草10克,郁金10克,陈皮12克,青皮12克,浙贝10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对于缓解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消除肿块有很好的疗效。 在逍遥散里面没有夏枯草。 2. 缓解更年期症状方 成份: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仙灵脾10克,炒枣仁3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夜交腾30克。 四、防治感冒方 1. 治疗感冒方(专家周平安处方) 成份:灸麻黄5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银花15克,苏叶10克。 2. 预防流感方(专家周平安处方) 成份:大青叶3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用法:每日三次,泡水喝当茶饮。 周平安(国家级名老中医)讲关于寒包火的症状 外寒:肌肉酸痛,关节痛,畏寒无汗,鼻流清涕。 内热:口干舌燥,咽痛口渴,鼻涕和痰逐渐变黄变粘,便秘尿黄。 食用三白凉菜:白萝卜(切丝)、大白菜(切丝)、圆白菜(切丝)。 五、治疗小孩夜惊不安药方(专家处方)

上海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名词解释

以辛温药和甘温药合用,辛甘调配能化生身体阳气驱邪外出。例如小建中汤,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 2.酸甘化阴 酸甘化阴是酸味与甘味药物配伍应用,藉以增强滋阴养血、生津补液药效的一种治法。如小建中汤中炙甘草益气温中缓急,合益营敛阴之芍药,酸甘化阴,柔肝益脾和营。 3.逆流挽舟 治疗外邪陷里痢疾的治法。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可以用解表剂疏散外邪,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叫“逆流挽舟”。如败毒散,原方治气虚外感,清代医家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意即能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痢疾得愈。 4.通因通用 反治法之一,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症,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及膀胱湿热所致尿急,尿频,尿痛病症之类。如大承气汤中大黄苦寒泄热,祛瘀通便,消除治病之因。厚朴下气,除满消胀,枳实苦辛破结,导滞消痞,共助大黄芒硝攻下热结。 5.培土生金 补脾以益肺,属于“虚者补其母”的间接补益方法。脾为土脏,肺为金脏,脾土肺金为相生之脏,通过培补脾土,达到治疗肺脏亏需的目的,如参苓白术散。方中使用大量健脾醒脾的药,再加“桔梗”载药上行,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培土生金。 6.阴中求阳 补阳方中兼用补阴药的配伍方法。对于阳虚证,用补阳药的同时,佐以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阳有所附,并可借阴药的滋润以制阳药的温燥,使之补阳而不伤津。如右归丸。

补阴方中兼用补阳药的配伍方法。对于阴虚证,用补阴药的同时,佐以补阳之品,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可借阳药之温运,制阴药之凝滞,使之滋而不滞。如左归丸:补药如枸杞,山药,山茱萸,再配龟鹿二胶,龟板胶补阴,鹿角胶补阳。 8.刚柔相济 方剂的用药配伍法。刚指刚燥之品,多具温阳,燥湿之功。柔乃阴柔滋润之品,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刚燥太过则伤津耗阴,阴柔滋润易呆滞脾胃,壅中滞气,刚柔相济则优势互补。如黄土汤用药刚柔相济,刚药温阳不伤阴,柔药滋阴不损阳,共同达到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目的。 9.以泻代清 泻下药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治法。针对里热病证,清热药和泻下药配合同用,配合泻下药的目的是为了清泻里热,这种治法叫“以泻代清”。如凉膈散中大黄,芒硝,甘草泻火通便,清泻中上二焦实火。 10.增水行舟 增液润下法。用寒凉甘润,补阴增液,润肠通便的药组方,治疗热邪伤津,津亏肠燥,无水舟停的大便秘结。如增液汤滋阴养液,生津润燥治疗阳明温病,津亏肠燥的便秘。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 1、问诊包括哪些容: 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三、名词解释 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中药与方剂修订稿

中药与方剂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五味 (一)含义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二)确定依据 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 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如治表证的荆芥、薄荷,治气滞的香附,治血瘀的川芎等,都具有辛味。 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 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如治虚证的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治挛急作痛、调和药性的饴糖、甘草等,均具甘味。某些甘味药还能解药、食毒,如甘草、蜂蜜等。此外,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 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泻久痢的五倍子,治久咳的乌梅,治大汗虚脱、崩漏经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乌梅等。 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 能泄、能燥、能坚。其中,能泄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如大黄苦寒,功能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每用。二指苦能降泄,如苦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赭石味苦而善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三指苦能清泄,如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泻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宜择。能燥即指苦能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均为苦味。 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即是;二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作用等。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 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症瘕的鳖甲,治热结便

中医药方大全(免费)

中医药方大全 颈椎病方 [组成]川芎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姜黄15克,桑枝10克,丹参15克,细辛5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舒筋通络。用于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颈病消晕饮 [组成]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 [辨证加减]呕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烦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 丹蚕米壳汤 [组成]丹参30克,赤芍20克,鸡血藤25克,米壳30克,蚕砂30克,元胡20克,防风15克,泽兰叶30克,猪苓20克,云苓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止痛。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椎神经根炎 [用法]上方诸药以清水900ml浸泡20分钟后煎,每剂煎四次。共取汁450ml,待药稍凉后分四次口服。在饭后每次6~8小时一次口服。 [特点与体会]有“一味丹参等四物”的说法,故有行气养血通经活络化瘀之功,与赤芍,鸡血藤配伍,更能强化丹参活血通经络作用,之外还能使瘀阻脉络之气,结而散之。元胡之延胡索素,米壳(即含罂粟硷的外壳)是药理学所公认的镇痛作用见长。猪苓,茯苓淡渗利湿有强功,泽兰叶最能利关节水,而防风能除经络中积留湿气,故滞留诸关节间水湿积液消散,即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组织间水肿消退,使神经鞘膜神经细胞营养得以供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讲课的重点)

1.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五十二病房》 2.最早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方书:《伤寒杂病论》 3.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方典:《太平圣惠方》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政府编制颁行的成药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历史上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药方论》 6.我国现存古籍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明·朱橚《普济方》 7.八法:汗、吐、下、和、清、温、消、补 8.消法与下法的鉴别:消法与下法均可治疗有形实邪。 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证俱实,邪在肠胃,必须速除,且可从下窍而出者;消法所治,主要是邪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渐积而成,且多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瘕痞块、痰核瘰疬等,难以迅即消除,必须渐消缓散。 9.臣药:药力小于君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10.佐药:药力小于君臣药(1)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症的药物;(2)佐制药: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或减轻或消除君臣药毒性的药物;(3)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乘作用的药物。 11.方剂的变化: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剂型更换。 12.桂枝与芍药的配伍含义及比例? 1:1。桂枝辛甘温,辛可发散,甘可调和,温可祛寒,既可入气分,又可入血分;既可走表,又可入里。芍药酸苦微寒,收敛阴气,补养营阴。桂枝与芍药相配,一散一收,散则去邪,收则和营。桂枝辛散而不伤正,白芍敛阴而不碍邪,其于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 13.桂枝汤的用法?

微火煮取;药后啜热稀粥——助发汗,滋汗源;温覆取微汗;服药不可太过不及,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服药禁忌。 14.麻黄汤与桂枝汤的鉴别? 桂枝汤麻黄汤 相同风寒表证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汗出恶风,发热, 脉浮缓)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而喘,恶寒 发热,脉浮紧) 病机风寒束表,营弱卫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肺气失宣 配伍桂枝为君,芍药为臣,佐以生姜大 枣,使以炙甘草麻黄为君,桂枝为臣,佐以杏仁, 使以炙甘草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发汗力弱,为 辛温解表之和剂发汗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 发汗之重剂 15.九味羌活汤中生地与黄芩的配伍含义? 防大队辛温燥烈之品及里热伤津;清兼证之里热。 16.银翘散中荆芥穗与淡豆豉的配伍含义? 辛温发散以助解表之力,二者在大队辛凉药的作用下,避其辛温之性, 独取其解表之功,且二者虽属辛温之品,然辛而不烈,温而不燥,属药 力缓者。 17.银翘散与桑菊饮的鉴别? 银翘散桑菊饮相同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都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 不同药物金银花、荆芥、豆豉、牛蒡 子、竹叶 桑叶、菊花、杏仁 配伍以清热解毒为君,臣以疏散风 热之品,佐以辛温解表之品 以轻宣肺络为君,臣以宣利肺气之 物,佐以疏散风热之品

第八版诊断学名解

1.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发热的分度:低热~38℃;中等度热~39 ℃;高热~41 ℃;超高热41 ℃以上。 2.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驰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体温渐升至39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 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3.热型: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4.水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按发生部位可以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水肿,按发生机制可以分为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5.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咳出者。骤发大量的咯血可从口腔涌出,甚至导致呼吸道血块阻塞,引起患者窒息死亡或者休克。 6.症状: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 7.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8.放射痛(牵涉痛):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该器官某部位体表或深部组织疼痛。 9.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0.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被迫坐起,惊恐不安。 11.酸中毒性大呼吸: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强烈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呼吸中枢引起的呼吸困难,其特点为呼吸深长而规则,常伴鼾声。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2.心源性哮喘:左心衰竭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 13.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14恶心:指上腹部不适和紧迫欲吐的感觉 呕吐:通过胃的剧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15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常伴有黑便,严重时可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16.便血: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便血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或黑色。 17隐血(occult blood):消化道少量出血,粪便颜色不变,必须隐血试验才能发现便中带血。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每日5ml以下,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 18里急后重:即肛门坠胀感。感觉排便未尽,排便频繁,但每次排便量甚少,且排便后未感轻松,提示肛门直肠疾病,痢疾、直肠炎、直肠癌、原发性腹膜炎 19柏油便: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 20腹泻(diarrhea)是指大便频率的增加和性状的改变: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

中药专业知识--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 1.简称《本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 2.以上、中、下三品分类。 3.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二)《本草经集注》 1.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 2.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3.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 (三)《新修本草》 1.又称《唐本草》。长孙无忌、李勣、苏敬。 2.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1.简称《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 2.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 (五)《本草纲目》 1.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 2.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 (六)《本草纲目拾遗》

1.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2.作者赵学敏。 3.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七)《中华本草》 1.为当代本草代表作。 2.该书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0多个单位500余名专家历时10 年共同编纂的划时代巨著。 后5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各1卷。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概述 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效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二、四气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二)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 (三)所示效用 寒凉性药物——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温热性有伤阴助火之害。 (四)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 (五)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肾不纳气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肾不纳气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中医:喘证,哮证,肺胀,西医: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气管炎,肺气肿,心脏性哮喘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在肾虚证候中,属难治重证。多由禀赋不足,或年老休弱,或哮喘日久以致肾中阳气虚衰,下元不固,气失摄纳而形成。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在肾虚证候中,属难治重证。多由禀赋不足,或年老休

弱,或哮喘日久以致肾中阳气虚衰,下元不固,气失摄纳而形成。病位存肾、肺,性质属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短气喘促,动则尤甚,呼多吸少,深吸为快,气不得以续, 汗出肢冷,兼见夜尿频数,咳甚则小便失禁,面青唇紫,舌质淡,苔 薄,脉沉细弱。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补肾纳气。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金匮肾气丸加减:炮附片10克、肉桂末3克(冲服)、山茱萸12克、熟地10克、山药10克、沉香末5

克(冲服)、炒白术10克、补骨脂10克。本方适用于喘促而形寒肢冷者。 (2)七味都气丸:熟地黄10克、山茱萸12克、山药10克、茯苓12克、丹皮、泽泻各10克、五味子10克。本方适用于喘促气短不得以接续者。以上方药,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温服,每日1剂。 2.加减变化:若喘促日久,动则尤甚,气不接续,汗出跗肿者,于方(1)中加红参10克(另炖)、蛤蚧粉12克(冲服)。若喘促面红烦躁,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者,于用方(2)中,加西洋参10克(另炖)、麦冬12克,若汗多气逆者,再加龙骨、牡蛎各15克。若喘逆剧甚,张口抬肩,端坐喘促,或痰鸣心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身凉,脉浮大无根或见结代,或模糊不清,宜急用人参、附子煎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等。 (二)外敷药物 1.三子养亲汤外熨:苏子60克、白芥子30克、莱菔子60克,将3味药炒热后烫背部肺俞穴处。

诊断学名词解释汇编

发热 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问答题 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 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 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 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及题解】 名词解释 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问答题 1.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 ④趋高热41℃以上 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②抗原—抗体反应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 ④皮肤散热减少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最新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一) 名称:熟乾地黄散拼音:ShúQián DìHuánɡSàn处方:丹参(去芦头)、防风(去芦、叉)、当归(去卢、微炒)、细辛(去苗)、川芎,各半两;人参、熟乾地黄(酒洒、蒸、焙)、白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白术,各一两;续断、附子(炮、去皮、脐)、黄蓍(去芦),各三分。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妇人劳伤血气,腑脏虚损,风冷邪气乘虚客搏,肢体烦痛,头目昏重,心多惊悸,寒热盗汗,羸瘦少力,饮食不进。用途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枣三个,擘破,煎至一盏,滤去渣,食前温服。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快汤拼音:Kuài Tānɡ处方:甘草(炙)十八两,乾姜(炮)二斤半,粟米(炒)三十两,桔梗(炒)三斤。制法:上炒盐一百二十钱重,同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冷,酒食所伤,胸膈不快,呕逆恶心,吞酸吐水,口淡舌涩,不思饮食,并宜服之。用途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食前。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铁刷汤拼音:TiěShuāTān ɡ处方:香附子六两,桔梗一斤半,甘草一斤,乾姜半斤,肉桂(去粗皮)四两,茴香半斤,良姜、陈皮,各十二两。制法:上除肉桂外,同炒,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胃气不和,

心腹疼痛,饮酒过度,呕哕恶心,脾痛翻胃,内感风泠,肠鸣泄泻;妇人血气刺痛,并皆治之。常服快气,不拘时候。用途用量: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下。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三倍汤拼音:Sān Bèi Tānɡ处方:草豆蔻仁二两,甘草一两,生姜、盐(炒),各五两。制法:上件拌和匀,入瓷器内淹一宿,焙乾,为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胸膈闷满,饮食不化,呕逆恶心,或霍乱呕吐,心腹刺痛,肠鸣泄痢,水谷不分。用途用量:沸汤点服。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小理中汤拼音:Xiǎo LǐZhōnɡTānɡ处方:苍术(米泔浸、焙)五两,生姜五斤,甘草(生用)十两,盐(炒)十五两。制法:上碎同碾,淹一宿,焙乾,碾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寒上冲,胸胁逆满,饮酒过度,痰逆恶心,或时呕吐,心下虚胀,隔塞不通,饮食减少,短气羸困,温中逐水去湿。又治肠胃冷湿,泄泻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鸣,霍乱吐利,手足厥泠,胸痹心痛,逆气结气,并皆治之。用途用量:每一钱,沸汤点,空心服。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挝脾汤拼音:WōPíTānɡ处方:麻油四两,良姜十五两,茴香(炒)七两半,甘草十一两七钱半。制法:上炒盐一斤同药炒,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快,宿酲留滞,呕吐酸水,心腹胀痛,不思饮食,伤冷泄泻,并宜服之。常服快气,大解中酒,美进饮食。用途用量:每服一钱,

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大题常考方剂

方剂学细节总结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经》: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辨证论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开创方论之先河《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 所治病证的病机 治咳嗽---杏散(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清燥救肺汤(燥热伤肺,气阴两伤,肺失宣降)止嗽散(风邪犯肺,肺失宣降) 治咳喘---小青龙汤(风寒束表,水饮停)子降气汤(痰涎雍盛,肾气不足,肺失宣降)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蕴,肺失宣降)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麻杏甘石汤(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 治泄泻---参苓白术散(脾胃气虚,湿浊阻滞)藿香正气丸(风寒束表,湿阻中焦)四神丸(肾阳虚衰,不温脾土)---火不生土 真人养脏汤---(脾肾虚寒,固摄无权)理中丸---(中焦虚寒,脾胃纳运乏力,升降失常)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呕逆---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扰)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旋覆代赭汤(胃虚,痰阻,气逆)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机上逆) 治月经不调---温经汤(冲任虚寒,瘀血阻)归脾汤(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脾虚不摄)四物汤(营血虚滞)逍遥散(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治便秘---麻子仁丸(肠胃燥热,脾津不足)黄龙汤(热结阳明,气血不足)增液承气汤(热结阴亏,无水舟停)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治“四逆”---四逆散(肝脾不和,阳气郁)四逆汤(阴寒盛,阳气衰微)当归四逆汤(血虚阳弱,经脉受寒,凝滞不通)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治腹痛---理中丸(中焦虚寒,升降失常)小建中汤(中焦虚寒,筋脉失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模拟卷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得分:___________ 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从主治病证病机的角度,不宜与四君子汤合用的方剂 A.四物汤 B.逍遥散 C.理中汤 D.大补阴丸 E.当归补血汤 2.患者,女,58岁。症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失调,苔腻微黄,脉弦,宜首选的方剂是 A.厚朴温中汤 B.半夏泻心汤 C.参苓白术散 D.健脾丸 E.枳实消痞丸 3.枳实消痞丸与半夏泻心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黄连、人参 B.干姜、厚朴 C.白术、黄芩 D.黄芩、半夏 E.茯苓、甘草 4.白虎汤中配伍粳米、炙甘草的主要用意是 A.健脾益气 B.健脾止泻 C.益气和中 D.益胃生津 E.调和药性 5.患者,男,63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蒌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宜首选的方剂是A.归脾汤 B.理中丸 C.槐花散 D.黄土汤 E.十灰散 6.镇肝熄风汤中配伍生麦芽的用意是A.消食和中 B.疏肝和胃C.化滞健脾 D.和胃护中 E.温中下气 7.利湿与泄热相伍,使二便通利,前后分消,湿热得行,瘀热得下的方剂是 A.八正散 B.五苓散 C.三仁汤 D.连朴汤 E.茵陈蒿汤 8.槐花散的功效是 A.清利下焦、收敛止血 B.清肠止血、疏散风邪 C.清肠止血、祛瘀行气 D.清肠止血、疏风下气 E.温经散寒、祛寒止血 9.主治证候湿热下注所致,筋骨疼痛,两足痿软,足膝红肿疼痛,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宜首选的方剂是 A.三仁汤 B.茵陈蒿汤 C.八正散 D.独活寄生汤 E.二妙散 10.患者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肛门灼热,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 A.芍药汤 B.大承气汤 C.白头翁汤 D.黄连解毒汤 E.葛根芩连汤 11.《三因方》温胆汤的功用为 A.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B.清热化痰,理气和胃 C.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D.燥湿化痰,清胆和胃 E.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12.患者烦燥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

中医临床各科常用方剂

1.一贯煎(《续名医类案》)2.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3.二至丸(《医方集解》)4.二陈汤(《和剂局方》)5.八正散(《和剂局方》)6.八珍汤(《正体类要》) 7.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9.大补元煎(《景岳全书》)10.小蓟饮子(《重订严氏济生方》)11.小营煎(《景岳全书》)12.小柴胡汤(《伤寒论》)13.上下相资汤(《石室秘录》)14.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1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16.乌药汤(《兰室秘藏》)17.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18.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19.六君子汤(《和剂局方》)20.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21.四乌贼骨一茹丸(《素问·腹中论》)22.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3.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24.生化汤(《傅青主女科》)25.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6.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27.归肾丸(《景岳全书》) 28.平胃散(《和剂局方》)29.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30.甘麦大枣汤(《金贵要略》)31.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32.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33.圣愈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34.左归丸(《景岳全书》)35.右归丸(《景岳全书》) 36.玉屏风散(《医方类聚》)37.三仁汤(《温病条辨》)38.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39.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40.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41.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治》)42.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43.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44.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45.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 46.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47.补中益气汤(《脾胃论》)48.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49.两地汤(《傅青主女科》)50.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51.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52.完带汤(《傅青主女科》)53.肾气丸(《金匮要略》)54.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55.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6.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57.苓桂术甘汤(《伤寒论》)58.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59.济生肾气丸(《济生方》)60.保阴煎(《景岳全书》)61.胎元饮(《景岳全书》)62.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63.举元煎(《景岳全书》)64.香棱丸(《济生方》)65.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66.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67.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68.逍遥散(《和剂局方》)69.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70.桂枝汤(《伤寒论》)71.胶艾汤(《金匮要略》)72.桑菊饮(《温病条辨》)73.真武汤(《伤寒论》)74.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75.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76.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 77.清经散(《傅青主女科》)78.银翘散(《温病条辨》)79.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80.温经汤(《金匮要略))81.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82.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83.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84.毓麟珠(《景岳全书》)85.增液汤(《温病条辨》) 86.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87.四神丸《证治准绳》88.二妙散(《丹溪心法》)89.三妙丸(《医学正传》)90.四妙丸(《成方便读》)91.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92.金铃子散(《素问病机宜保命集》)93.当归四逆散(《伤寒论》)94.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95.半夏厚朴汤(《金金匮要略》)96.活络笑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97.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98.桃核承气汤(《丹溪心法》)99.越鞠丸(丹溪心法》) 100.五子衍宗丸(《医宗入门》)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解释 1、审察内外:诊察疾病时,要有整体观念,既要审察其夕卜,还要审察其内;并要把病人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 2、辨证求因:分析四诊所得的一系列具体症状,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原因之所在,为临床论治提供依据。 3、症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病人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发热、头痛等。 4、证: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热等方面作出病理性概括。 5、四诊合参:通过望、闻、问、切,将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有机地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称为“四诊合参”。 6、舍脉从症:指辨证过程中,在症真脉假的情况下,必须舍脉从症。如症见痞、满、燥、实等,脉反见迟细。则症反映的是实热内结胃肠,是真;脉迟细是由于热结于里,阻滞血脉流行,属假,此时,当舍脉从症。 7、舍症从脉:指辨证过程中,在症假脉真的情况下,必须舍症从脉。例如:伤寒,热闭于里,症见四肢厥冷,而脉滑数,脉所反映的是真热,症所反映的是由于热邪内伏,格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是假寒,此时当舍症从脉。 8、得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见于正常人,或虽病但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 9、失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神衰的表现。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目暗睛迷,瞳孔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反应迟钝,动作不灵,强迫体位,呼吸异常,大肉尽脱。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10、撮空理线:患者神识不清,出现不由自主的动作,手臂向上伸举为撮空,两手呈理线状为理线。撮空理线是失神的一种表现。系病情危重,元气将脱。 ll、循衣摸床: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抚摸床缘的症状,这是热伤心神,邪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12、目暗睛迷:眼睛混浊晦暗,没有光彩,活动迟钝,反应缓慢或视物模糊。 13、回光返照:太阳将落时反射的光,比喻没落以前的景象。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但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至虚阳外越而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这是阴阳即将离决的危候。 14、强迫体位:病人往往因病痛而被迫采取的体位,以求缓解痛苦。 15、神志异常:指精神失常的表现,包括烦燥不安,谵妄神昏以及癫、狂、痫等。 16、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症见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等,多属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以致神气不旺。 17、气色:主要是指病人面部色泽,气指生机,隐含于皮肤之内;色为血色,彰然于皮肤之表,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气由脏发,色随气华”。 18、色随气华:色、色泽,气,五脏之精气,华,外荣的意思。正常的色泽是五脏精气的外荣,上见于颜面,光泽明润,含蓄不露,这是五脏精气充足的征象。如果病重或久病,脏气已衰,则表现出枯槁而败露的各种病色。说明色泽是随五脏精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的. 19、气由脏发:气是机能活动的总称。五脏主藏精气,是生命活动的中心。故表露出来的各种机能活动——气,都是从五脏发生的。 20、常色:正常生理状况时人的面部色泽,应当是光明润泽,隐约微黄而含蓄不露。 2l、主色:人群中,每人的面色是不一致的,属于个体特征,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者即为主色。 22、客色:指人的皮肤颜色,面色随着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交化,属于生理正常现象。 23,瘸色:指人体疾病时的面部色泽。无论何色,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或虽明润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皆为病色。 24、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称为“气至”,为预后良好。 25、恶色:五色晦暗枯槁,说明脏腑或有败坏,胃气己竭,不能荣润,又称为“气不至”,多预后不佳。 26、真脏色:五色枯槁而显露的色泽,反映脏腑精气已竭,精气外露。如面目全身枯槁如黄土或如千桔的枳实,为脾的真脏色,表示脾胃之气衰败。 27、病色相应:如肝病见青色,是正病正色,为病色相应,属病情发展的正常现象。 28、病色楣克:凡有病的脏腑与面部显现的色泽相克者,均称为病色相克。如肺病见赤色,一般多属逆证。 29、色克病:一般如肝病当见青色,而患者却表现为白色,根据五行相克规律,金克木,为色克病属难治,为凶中之逆。 30、臌胀:单腹肿大,腹大如鼓,四肢反瘦,多属肝郁或脾虚以致气滞、水停血瘀。 3l、脊疳:脊骨如锯,属脏腑精气亏损已极。

中药处方格式标准格式

来自华西医院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要求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院内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三条中药处方应包含以下内容: 1、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床位号等; 2、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候; 3、药品名称、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标明剂型、规格; 4、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5、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第四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遵循以下要求: 1、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 2、名称应按药典规定准确使用,应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

3、剂量使用公制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一般应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4、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 5、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6、处方中可根据整张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每行排列的药味数相同,并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7、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再次签名。 8、中药饮片剂数应以“剂”为单位。 9、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是否用水煎煮(或用酒泡用、打粉用、制蜜丸用、装胶囊用、熏蒸用等)、每剂药煎煮几次、煎液是否合并、合并后分几次用、内服还是外用、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两次,合并煎液,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10、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五条中成药处方的书写,应遵循以下要求: 1、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候)明确,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 2、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药品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