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历史意识与西方的自我认同

历史意识与西方的自我认同

历史意识与西方的自我认同
历史意识与西方的自我认同

历史意识与西方的自我认同:思想史的考察

张广生、张彦丽

2012-5-2 15:51:11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京)2011年6期内容摘要:西方所特有的历史意识不仅建构了其自我身份的认同,甚至逐渐深入到了其他轴心文明心智的内部。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深入揭示这种历史意识的来源、构成,及其所编织的自我认同的内在矛盾,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上升到比较文明的视野,而且,从这一视野,我们才能批判地超越西方自我确证的有限逻辑,重新获得某种认识和建构自我身份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意识;西方;自我认同;思想史

作者简介:张广生,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张彦丽,法学博士,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高级文明似乎都曾有过一种自我轴心意识

(self-axial consciousness),由此,他们在民族的自我和他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合理的区别和认同关系(relationship of discrimination and identification)。但是,把这种中心主义发展为一种普世的历史观,则是西方社会特有的现象,特别是伴随着17世纪的势力扩张,西方社会认为诸种现代世俗价值重新为世界历史提供了见证,而自己正居于这一历史进程的轴心。①这种特别的历史意识如何建构了西方的自我身份认同?它的思想来源和构成是什么?它所编织的自我认同的内在矛盾是什么?从思想史角度探讨这一议题又有什么意义?对于深受现代西方学术话语影响的我们来说,回答这些问题并非一个简单轻松的任务。现代西方的认知意志(will to knowledge)和权力意志(will to power)已经伴随着“现代性”的思想和实践深入到我们思考和言说的内部。②对

此,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安然处之,也不能绝对地弃之不顾,我们不得不一方面批评自己的思考工具,一方面进行思考。

一、进步的历史:现代西方的自我确证

现代西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宏大的历史叙事方式,即所谓“普世历史或普遍历史”。这一叙事方式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最明显的形式的方面,就是从“古代”经由“中世纪”而进入到“现代”的线性时间观念;另一个内容的意象就是为这种演进历程提供统一目的的自由或解放之类的“进步”标准。无论现代性观念中这两个思想要素的来源是什么,它们在实质上都构成了对古典政治哲学的反叛,那就是把古希腊罗马政治哲学所主张的“完善(perfection)”的概念转化为“可塑性(perfectibility)”概念,正是可塑性的概念使得人的本性如何实现的问题主要变成了历史问题,特别是普遍历史的问题。[1](P104-109)

康德哲学“三大批判”所构筑的理论体系把现代生活的精神结构描绘为以主体性为基础的世界。知性、理性和判断力分别对应于科学、道德和艺术的人类生活领域,依次回答有关真理、正义和品味的基本问题。而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最终都要指向“人是什么”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作为卢梭的信奉者,康德要用自己的哲学来完善前辈那看似模糊的方案,而卢梭思想的暧昧性正来源于他对人的本性或者说“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充满矛盾的看法。卢梭提出了救治“文明”弊病的宏大方案,这一方案的关键在于“人与公民”双重教育任务的成败。③如果说,柏拉图的方案更倾向于选择聪颖的精英来受教育的话,那么,对卢梭来说,选择爱弥尔,恰恰因为他是普通的孩子,他所具有的仅仅是人人皆有的人性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是人在原初的朴素自然状态下就具有的,否则,自然灾害、外在强力就不能够通过偶然性来把自然状态的人带入公民社会。但卢梭对人性的这

种可塑性持一种矛盾态度:一方面认为科学和艺术的繁荣所带来的“文明”必然会败坏朴素的民风;另一方面,他又要以一种相当人为的“自然教育”培养同时是欲望节制的而又急公好义的好人和好公民,这种教育同样需要这种人性的可塑性。可塑性或者说“自由”成为人性构成的特点,那么,自由就等同于或者替代了“善”。问题是,人性的自由又如何能够保证向善趋进呢?“自由人联合”的善良意愿如何才能具有普遍真实的性质而不限于善良的一厢情愿呢?

针对这一问题,康德通过一种形式主义的伦理学提出保证:这种伦理学是建立在以主体性为中心的形式普遍性基础上的,这种形式普遍性的自明性理解提供了一种“世界公民”(cosmopolitan citizen)的视野,在此视野下,真正的自由意志只能是善良意志,但善良意志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历史。因为,人性如果只是可塑性,那么,人的可塑性的普遍成果就要依赖于群体的长期积累。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成分使他怀疑“进步”,但他所主张的人的自然权利也即“自由”又不能不依赖偶然,他的继承者调和这种偶然与人的自由的方式之一就是相信历史进步。④由于自由王国与自然王国的分离,自由意志的实现必须要克服自由与必然的矛盾,个人意志自由的实现要依赖于所有人。所以,对康德来说,把自由世界和自然世界联系起来,追问自由的后果时,问题就变得十分棘手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引入了暧昧的“普遍历史观”,认为所有人的自由意志的实现要依赖于时间中的历史,而且不能是一个盲目无规律的历史,只能是一个合于“天意”的进步的历史。人们所观照到的自然因果世界的时间不过是主体的先天感性能力的形式,所以,如果追问自由与自然和解为至善天福的时间,康德的回答就变成了奥古斯丁式的救赎许诺:时间性变成了对“德福一致”实现的纯粹期待。

正是黑格尔更加自觉地把这种救赎许诺的期待时间变成了一种贯穿人类历史的“精神自我和解的辩证时间”。时间不是一般“被直观的变易”或“过渡”,

而是和精神运动相关联的“否定之否定”。[2](P474-492)黑格尔是要为卢梭揭示出的、康德清晰表达出的现代文明的精神分裂找到一条自我疗救的道路。这种精神自我和解的道路被理解为“合理性的”与“现实性的”之间的辩证运动,因而主体性和自我意识在实现自身过程中的异化,以及对异化的克服都被理解为“自由”作为理念或最终目的如何在世界中实现的问题。康德所追问的“至善天福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的问题得到了黑格尔的肯定,因为,“真正的善”即“普遍神圣的理性”,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理念,而是有能力实现它自己的原则,此“善”或“理性”在它的具体形式里就是上帝;所以,世界历史就是上帝计划的实现。[3](P38-51)基督教的神圣救赎观被黑格尔转化为充满必然性的世俗历史观。世界历史被理解为“自由意识中的进步”,每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的“理想”只能通过在历史中主体间的“相互承认”的斗争来推进,并“成长为一个世界”。⑤黑格尔用“古代、中世纪和现代”来勾画“普遍精神”即“世界精神”的发展。新时代是“绝对精神”经自然界、人类历史到人本身的最后阶段,是绝对精神认识其自身的阶段。法国大革命所代表的理性还不是真正的理性,而只是一种知性,“我们的时代”才是理性发展的最后阶段。⑥

黑格尔在讲述“普遍历史”从古代到现代的旅程时,还分析了“世界历史的地理基础”:“世界历史从‘东方’到‘西方’,因为欧洲绝对是历史的终点,亚洲是起点……东方从古到今知道只有‘一个’是自由的;希腊和罗马世界知道‘有些’是自由的;日耳曼世界知道‘全体’是自由的。”[4](P110-111)这段经常被引用的文字,表面上是分析“世界历史”的空间从东方转移到西方的非地理根据,却使得“东方”和“西方”这种地球上的相对方位概念被绝对化了,“西方”的中心地位实际上得到了一个更加强烈的确认。

黑格尔式的现代西方与理性的这种“特殊选民”关系直到马克斯·韦伯那里

仍被认为是自明的,“现代化”意涵正是导源于韦伯的“理性化”。韦伯整个学术生涯都在思考一个“总体历史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16世纪以来的欧洲日益走上了一条自己特有的“理性化”道路,这一历程覆盖精神与社会生活的全部方面:宗教、经济、技术、科学、法律、行政甚至艺术,概莫能外;作为这一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为什么欧洲以外的文明,政治、科学与艺术的发展都没能走向一条欧洲式的理性化的道路?[5](P15)不过,在韦伯这里,理性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价值合理性,二是工具合理性。[6](P89)正是在这种两重理性概念的观照下,韦伯对社会生活的理性化发展抱悲观态度。在韦伯看来,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工具合理性逐渐压倒了价值合理性,人类日益被驱赶进工具合理性的牢笼。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则完全舍弃了韦伯对“理性化”进程的保留态度。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现代化理论对韦伯的现代性概念做了两个分离:首先,这一理论把“现代性”同它的现代欧洲起源分离开,使之成为一般社会发展过程在时空上的中立模式;其次,这一理论切断了现代性与西方理性主义的历史语境的内在联系,从而现代化过程不能再被视为理性化或理性化结构的历史客观化。⑦

二、救赎的历史:西方认同感与基督教意识的离合

建立在现代历史感基础上的“普遍历史”观与基督教意识有着深刻复杂的关联。⑧古代—中世纪—现代,这种将世界一分为三的意识是从古犹太教和早期基督教的二元世界观裂变而来的。

在《但以理书》中,但以理通过为尼布甲尼撒解梦,提出了世界四纪说,透露了一种典型的二元世界观。尼布甲尼撒梦见一座巨大的塑像,像的头是金的,

胸膛和臂膀是银的,肚腹和腰是铜的,腿是铁的,而脚是半铁、半泥的。有一块巨石打在了那塑像的脚上,结果,金、银、铜、铁都一同被砸得粉碎,而砸碎这雕像的石头变成了一座大山,占满了大地。但以理为尼布甲尼撒解释了这个梦的喻义:金头象征尼布甲尼撒的帝国;随后依次又有银、铜、铁帝国,但关键是与地上的国相对照的那块巨石所代表的从天而降的上帝的国,“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但以理书》,第2章)。在为尼布甲尼撒的释梦中,但以理预言了世俗历史共有金、银、铜、铁四纪。而上帝的永不败坏的独立的国不归属于任何世俗的国,却要打碎灭绝世俗的列国,结束这四纪。

对《但以理书》喻义的默会,在居鲁士以后的犹太教和波斯宗教中催生了一种世俗世界与上帝之国的二元世界感。这种世界感以上帝即将降临的救赎为世俗历史的循环轮替提供了一个最终的目的和方向,其本质是一种宗教救赎的意识。这种在奥古斯丁那里还可以清晰看到的世界意识,对此前古典世界把历史看做没有目的的循环观念进行了深入改造,关键就是世俗世界之上,上帝之国的最终方向的出现。上帝之国使无目的、无意义的世俗历史有了期待救赎的意义。但上帝并不以世俗历史为媒介实现对信众的救赎,世俗历史中的荣辱兴衰对救赎来说没有任何价值,救赎只是上帝之国的突然不期而降。[7](P74)这样的上帝救赎的宗教许诺并没有把世俗历史的圆周改变成直线,而是要径直地砸碎它们。如果世界末日也即救赎尚未来临,世俗的历史还是古典世界观下的那个无目的的、此消彼长的循环。[8](P209-230)

从这种二元的世界意识到西方历史意识的古代—中世—现代的三分,的确需要一种把目的和意义植入世俗历史内部的机制,这种机制要使救赎的历史和世俗的历史有机地融入同一历史时间之中,而不是分离在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两个世界之中。

弗罗利斯的约阿西谟(Joachim,1131-1202)完成了这个革命性的贡献。约阿西谟对《启示录》中所说的“永远的福音”的解释最值得重视。关键在于:福音传布的权利不应被某个世俗的教会组织垄断,真正传播福音的组织在历史的最后时期应该是像圣本笃(der heiligen Benediktus)修道院似的圣徒社团。这样的社团才是真正的教会,因为真正的教会应无条件地以清贫、谦恭、真理和心灵追随自己的主和导师,这样的教会是“圣灵”的教会。圣灵教会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救赎的天国向度和世俗的此世的历史被一个统一的时间序列贯穿起来,这标志着一种“神学历史主义”的诞生。

这种神学历史主义通过创造性地解释“三位一体学说”,而划分了意义、秩序与时间合一的三个不同时代。它们分别是圣父、圣子和圣灵阶段。三位一体的三个位格在不同时期中启示自身,也相应的要求三个时期中的不同秩序,也昭示着不同时代的根本意义。[9](P75-78)神秘的数字“三”被用来做整体性的历史分期[10](P178),又对应着三种不同的秩序:第一种秩序是圣父的秩序,在历史上是已婚者的秩序;第二种秩序是圣子的秩序,在历史中是教士的秩序;第三种秩序是圣灵的秩序,在历史中就是修士的秩序。[11](P75)三种时代秩序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意义维度就是称信者和上帝之间的沟通越来越直接:第一时代,犹太人是圣父律法下的奴隶;而基督徒与第一时代人相比,已经是灵性和自由的了;到了第三时期,灵性的自由将得到最完满的实现。

[12](P178-179)

由二元世界的历史感到线性进步的西方的历史感,演变的关键在于救赎与世俗秩序,救赎历史与世俗历史的有机合一。对于奥古斯丁式的世界感来说,围绕耶稣降生,被钉上十字架,复活,这一独一无二的事件,此前的历史和此后的历

史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时间的含义根本不是从过去延伸向未来,而是集中于现在:救赎许诺的临在。从这种临在或者我们关注的现在出发所定义的未来实际上只是一种“期待”,这种期待的性质就像《罗马书》中对终极时刻来临的描述——“像贼的到来一样”——末世的确切降临时刻是不可预期的,这种神学从根本上拒斥对未来终极事物作历史的解释。[13](P75)

但对约阿西谟的神学来说,世俗历史的未来和神学的预言的实现是经由圣父、圣子向圣灵时代的必然过渡。教会组织并不仅仅是个传播福音的团体,它在第三个时期本身就应该成为一个严格遵守福音训诫、努力拯救世界的圣徒组织。基督教的教会之所以不能获得一个永恒的合法基础,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时间的实现”并不是过去发生的一个独一无二的事件,在耶稣基督以后,历史仍然有其必然的进展。这种必然性体现在预言的完成并不是由超越历史时间的彼岸带来一个突然临在的末日,而是在从既是救赎的又是世俗的历史时间的内部有机发展来的一个最后历史时期内的实现。[14](P181)

斯宾格勒曾称约阿西谟为第一个具有黑格尔特点的思想家:“他抛弃了奥古斯丁的二元世界形式,运用他的本质上属于哥特人的智能,在新旧约宗教以外用了第三个词来叙述当时的新基督教,把它们分别称为圣父的时代、耶稣的时代和圣灵的时代。他的教义触动了方济各和多明我会中的优秀人物,但丁、阿奎那的灵魂深处,唤醒了人们的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缓慢地,但确实地完全占据了我们文化中的历史感。”[15](P20)如果说,从奥古斯丁一直到18世纪,“世界历史”作为一种“普遍历史”一直是在神学的笼罩之下的话,那么,伏尔泰和吉本似乎已经使世俗的历史哲学从历史神学中摆脱出来。这种历史哲学把视野从天国转向了人间,把历史的意义从神义转向了人义。但这种转向之中,思想的形式仍然继承了基督教传统中的“普遍历史”和“线性‘进步’”的基本模式。

[16](P78-83)17世纪之后,我们看到各种通史的叙事,无论观念史还是社会史的叙事,难逃神秘的“古代—中世—现代”的三分,只不过进步的阶梯所接近的目的不断由上帝的救赎替换为西方世俗社会的时代信念而已。[17](P185-188)

三、德性的历史:古希腊罗马的教诲

古希腊罗马,虽然被古代—中世—近世的流行叙事描绘为西方的“古代”,但与西方的世俗“现代”和基督教“中世纪”相比却更像是另一个独立的高级文明社会。现代西方虽然不断援引古希腊罗马为自我认同提供思想资源,但古希腊罗马文明却拥有与基督教和现代西方迥异的历史感和世界意识。

历史的眼睛在希腊人那里当然是投射到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流变领域,但他们的变化观念并不是一种线性演进类型的,他们的变是一种强烈的“突变”:“从事物的一种状态突变性地转化为它的对立面的那种意识,从小到大,从骄傲到谦卑,从幸福到苦难的那种意识。”[18](P54)这种对流变的关注当然不会获得对人事的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但对流变有正确的意见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是附属于在实践中做出明智举动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希腊的历史被指责只关心政治大事就一点也不冤枉了。希腊人的历史学本身就是深思慎行的智慧指南,而非后世所谓的历史科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理解古希腊人的历史学,恐怕也必须理解他们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我们都知道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是密切联系的“人事(human affairs)”之学。

柏拉图《理想国》中,由王制或贵族制向荣誉制、由荣誉制向寡头制、由寡头制向民主制、由民主制向僭主制的变化是由人的德性(virtue)或者说统治者德性的变化导致的。依照《理想国》最末一章的生命循环神话,灵魂不灭仿佛是为

了那些在有生之年德性和作为恶劣的人与善德善行的人各有“因果报应”,但重新“造人”或者说“轮回”的寓言关键是要说明对统治者的灵魂进行教育的必要,教育的失败导致了政体衰败,教育跌落到了极点,统治者的德性败坏到了极点,就伴随着文明衰落的极点。人伦生活中最重要的流变也即政治文明的盛衰取决于人的灵魂类型的变化,而灵魂类型的变化与其说是因为灵魂类型的“轮回转生”,不如说是因为教育——人性的内在卓越或平庸因为与教育的耦合而能出现在每一个“此世”或每一个“来世”。所以,循环转生的历史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必然的拯救,每个“来世”正像每个“此世”,只是给予你一次生命,有自由意志的你是选择王者的灵魂或政体,还是僭主的灵魂或政体,是创造卓越的文明还是腐朽的世界并不取决于你所拥有的自由意志,而是取决于你活着时能发挥出的德性,德性是人选择生活,创造世界的力量。[19]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关注的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人事”。亚里士多德列举了王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共和制(或混合制)、僭主制等政体形式。他把寡头制和民主制看做是最常见的政体,而且讲述政体的轮替也是从这种常见政体在经验上向其他政体变化落笔的。在他看来,政治本质上是人的德性践履的领域,在沉思的、实践的和生产的生活这三种基本类型中,实践也即政治的生活是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幸福而践履德性的活动。而幸福并不是所有外部有利的条件与运气的总和,幸福需要一个决定性的条件,也即内在的善。内在的善落实于人的灵魂的品质,幸福就是人的灵魂品质能够得到无阻碍的实现。而政治的活动本身表现了人的灵魂品质经由审慎的德性而实现。由于来世是人们难以预见的,幸福的含义是让人在此世用一生的努力使自己灵魂的品质得到实现。幸福涉及此世的正义,而正义就是要把人类灵魂的品质依照人类灵魂应有的构成等级变成一种此世的现实秩序。[20]

古希腊罗马人把历史看做是循环的,但正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政治学所透露的信息,这种循环的时间意识并不把自己的希望放在未来,因为“来世”的内在可能就在此世内部,而不是外部彼岸,或者如果有“来世”,“来世”也不过是对可能的“此世”的再现,对历史充满憧憬的人不过是希望自己的世代能够在历史的永恒循环中扮演伟大复兴者的角色。柯林伍德敏锐地注意到了希腊历史意识对“此世”的“执著”,但他不能理解这种“当世执著”背后隐藏的区别好的事物与祖传事物的判断力来自何方。并非如柯林伍德所说,希腊人认为一切皆流,无物常驻才能写作历史,而是可能相反,流变是在不变的映衬之下,德性确定了历史人物的角色类型,虽然这角色由不同的具体的人扮演,但人物的是非成败取决于他的可修行的“德性”及不能选择的“命运”,而不是衍生出来的“个性”。

古希腊—罗马的历史空间感是与城邦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虽然波斯人对希腊的征服也给希腊人带来了帝国的体制,此后又有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又有罗马帝国,以地中海为地理中心的帝国统御版图给他们一个现实的世界帝国的感觉;但是物质地理的秩序构成原则并不能被简单等同于人们内心秩序和意义构成的原则。古希腊罗马人的家园感是与他们那种“纯粹在场”的生活参与感密不可分的。以德性为媒介的秩序和意义是可见的,“在场的”,因而也是范围有限的,古典帝国秩序也许更像一串葡萄,一个个高度自治的实体被一个征服者主导的中心城邦用武力和有限的治理能力联结起来。⑨

总之,古希腊罗马人的“世界历史”,是自我限制的世界历史。其自我限制性来自一个重要的哲学认知,那就是秩序与意义的来源在于人在世俗一生中的努力,来源于他们的理智和伦理德性的卓越及这种卓越的人伦政治效果。根据古希腊罗马人的这种此世中心的历史循环论,只要一个民族在某段时间里足够卓越,

这个民族就可能开创一段辉煌却有限的世界历史。然而,每一代人的寿命有限,而且命运女神只给人们转生的机会,却不先天赋予人们足够的智慧和德性,所以,虽然有些民族能创造辉煌的文明,但任何文明都难逃衰落的命运;继起民族或许能开启新一轮文明的循环,但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是世界历史的终结者。由一神之恩典承诺的“普世救赎”和“普世历史”,在古希腊罗马的心智看来,不是太热望,就是太绝望,这样“绝望”而后又充满“热望”的历史太缺乏自我节制了。

四、结语

流行的世界史叙事是古代—中世纪—现代的时间三分法。伴随着西方的扩张,其他轴心文明的独特历史也日渐被整合进以现代西方为中心的统一世界史叙事之中,在这种叙事的长期浸润之下,对于许多轴心文明心智来说曾经相当陌生的异文明的历史意识已经成为其讲述自身和世界进程的共同预设。但事实上,这种宏大叙事本身就是利用现代西方特有的历史意识建构其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当西方把自己描述成现代世界的轴心时,这种叙事的内在逻辑是:在被假设为线性进步的人类文明历程中,现代两方穷尽了世界的最深刻经验,因而成为人类世俗价值和历史的终结者;那些被卷入这一世界进程的其他民族或文明,必须以这些价值为最后的价值,以西方的历史为唯一可能的历史。但是,这些价值是否就是最后的价值呢?思想史的分析告诉我们,这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且,用线性进步的观念来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这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如果追溯到被视作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希伯来传统,无论对犹太教还是早期的基督教而言,神恩突然降临的时间终结意识和二元论的世界观都使他们对世俗历史保持一种冷静的距离,救赎历史的世俗舞台也因此局限于古叙利亚、古波斯和古代希腊化世界的有限区域。如果回溯到那被视为西方文明另一源头的古希腊罗马传统,我们更会发现一种理性的循环的历史意识,以及由此派生的、健康的多元文明的世

界观。从这种历史感和世界观来看,支撑现代西方自我认同的普世历史观是一种模仿一神论的狂热的世俗弥撒亚主义,它太缺少节制、理性和中道了。总之,进步的历史、救赎的历史和德性的历史叙事透露出相当不同的历史感和世界观念,甚至,在这些不同的世界历史意识背后,我们可以辨识出性格迥异的独立文明。只有批判地揭示出现代性话语背后隐藏的独特的历史观念,深入地探讨现代西方历史意识的来源、构成和内在矛盾,我们才能在反思自身认知构成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西方文明,重新获得某种认识和建构自我身份的能力。

注释:

①沃格林认为,现代进步的文明论是谋弑上帝、僭越存在等级的“灵知主义”思想的表征。参见沃格林:《没有约束的现代性》,41~6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②德里克敏锐地注意到了西方现代性话语对第三世界历史叙事能力的支配和塑造效果。参见Arif Dirlik. The Postcolonial Aura.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7, pp. 52~83.

③尼采认为卢梭有一种幼稚的、非历史的“回归自然的愿望”,但卢梭的伦理与政治教育的任务恰恰是要改变人的本性。参见皮尔逊:《尼采反卢梭》,83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④康德由法哲学转向历史哲学的动力来自于其在形式主义伦理学和政治社会因果性世界间的调停企图。参见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载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18~2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⑤在歌德那里,作为理解世界上发生的精神事件钥匙的大自然,对黑格尔来说却仅仅是世界

精神的“自然舞台”。参见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64、289、29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⑥对黑格尔来说,法国大革命展示的理性精神虽然是不完整的,但据说,只有理性的狡计实现后,才能有世界精神。参见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14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⑦韦伯的说法当然有模糊之处,但他明确持有一种文化主义的立场,必要时,他就借此反思,撤销西方理性主义的普遍意义和有效性。参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17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⑧沃格林认为西方现代历史意识并非《圣经》与基督教教义的嫡传子孙,而是灵知主义旁支的延续。参见沃格林:《没有约束的现代性》,78~8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⑨希腊罗马文明即便进入帝国统治时期,城邦与有德行的公民的政治秩序观也是其“世上界史”意识的核心。参见古郎士:《古代城市——希腊罗马宗教、法律及制度研究》,388~399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张广生:《文化、文明与现代性:一种思想史的考察》,载《东南学术》,2006(4)。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4]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5]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6]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9][11][13][16]沃格林:《没有约束的现代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10][12][14][17]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5]Oswald Spengler.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Volume one, Trans. by Charles F. Atkinson, London: George Atten Unwin LTD, 1928.

[18]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9]柏拉图:《理想国》,第8、10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0]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10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政治学》,第5、7、8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704全国政治学概论

1704全国政治学概论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20分) 1.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是()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希腊化时期 D.文艺复兴 主知识点:1.2.1、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答案:D 解析: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 2.法家主要的政治思想是() A.无为而治 B.王道 C.仁政 D.霸道 主知识点:1.2.1、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答案:D 解析:法家是与儒家相对立的主要流派。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他反对孟子的“仁政”和“王道”,主张“霸道”和“以法治国”。他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融为一本,形成了一整套法家的治国理论。无为而治为道家思想;王道及仁政为儒家思想。 3.英国的政党制度属于() 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C.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D.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主知识点:9.2.3.1、两党制 答案:C 解析:在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有两种典型的两党制模式。第一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第二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4.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总统制 B.君主制 C.集权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主知识点:11.3.4、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答案:D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形式,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5.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联合 C.民族自决权 D.民族团结 主知识点:8.3.2、二、民族自决权与国家结构 答案:C 解析:民族自决权是指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反映在国家结构上,它可以同其他民族一起建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 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 政职责。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 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 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 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 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 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西方经济学史学习心得

西方经济学史学习心得 西方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历史史诗。仔仔细细地阅读了《西方经济学史》,着实让我获益匪浅,感触也是良多。在这本新颖而权威的著作中,罗杰E巴克豪斯教授向读者详细全面地论述了从古希腊到21世纪初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作者不但在历史的背景下论述了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穆勒、马克思、凯恩斯、瓦尔拉斯等经济大师的思想,还论述了人们常常忽略的很多重要的主题。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17世纪英国的科学、政治和经济是怎样相辅相成快速发展起来的以及美国经济学是如何兴起的,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经济的影响、20世纪晚期经济学领域的扩张这些深奥的问题。 读过这本书,我深知了经济学是一个专门的科学体系,而且它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建立的,实践证明这门学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尔萨斯也为此被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之中而名垂青史。而其后的亚当斯密和凯恩斯更是将经济学的发展推向高峰。 亚当斯密认为,个人追求其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这似乎是当时西方人公认的,在原有的宗教主义的压抑人性的教条下,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应运而生。人们认为相比于压抑人性的主张节俭,克制欲望的宗教主义,追求人之本性并没有错,因此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极为盛行,当然享乐主义后来使人们成为金钱的奴隶,马克思主义随之产生是后话了。而亚当斯密认为在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整个社会也会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原因就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自发调整供给与需求,使整体利益最大化。亚当斯密本人也成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 在自由主义的指导下,人们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引发震惊世界的经济危机。而凯恩斯的《通论》就在这时产生。《通论》一经出版,立即风靡世界。人们把它作为拯救世界的良药。《通论》指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因为需求的降低造成的。需求为什么降低呢?他指出就是因为追求最大利益的人在财富增加时,将财富更多的储蓄了起来,而不是像自由主义者认为的转化为消费或投资。大量的财富未转化为消费或投资,最终造成需求减少,产能过剩。所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20世纪百年发展历程回眸

西方经济学20世纪百年发展历程回眸 一、国家与市场:一条永恒的主线 可以说,早在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之初,就已经出现主张国家干预与主张自由放任两大思潮之间的分歧与论战。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线依然还是紧紧围绕着这个既古老但又永新的主线而展开的,所不同的仅仅在于,双方各自的学派更繁杂了,争论的范围与内容更泛化了,两种思潮此消彼长,兴衰交替的周期或被政府御用的周期更缩短了。 1、战前关于国家与市场的论争及凯恩斯主义的诞生 在19世纪末,占支配地位的仍然是“看不见的手”的自由放任理念,认为,在竞争环境中,通过市场的力量,个人的最大化行为会转化为一种最优化的社会状态;这个传统后来构成经济学家偏爱“自由放任”的一种比喻,并最终演变成在19世纪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自动创造需求” 的萨伊定律。 当历史刚刚踏入20世纪门槛的时候,经济学家们逐渐看到,在现实世界中,市场机制并非万无一失,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伴随着失业等不良经济现象时有发生。以凡勃伦、康芒斯等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主张国家调节和仲裁劳资矛盾、反对自由放任政策;马歇尔的门徒庇古创立了福利经济学,虽然总体上讲他仍然排斥政府干涉经济生活,但对自由放任的理想主义也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认为国家应出面校正生产外部性以防止出现边际私人净产值与边际社会净产值相背离的现象发生。以缪尔达尔、林达尔、伦德堡、俄林和林德贝克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瑞典学派在1929-33年大危机中逐渐成熟起来,他们秉承该学派的理论先驱威克塞尔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传统,以瑞典社会民主党执政半个世纪的实践经验为其佐证与支持,运用宏观动态的分析方法,形成了比较系统地“混合经济理论”,在20世纪西方经济学中独树一帜,魅力无穷。 如果说上述对古典经济学自由市场学说提出质疑、抨击的众多西方经济学家只是对其进行的“局部革命”的话,那么,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通论》则是对其进行的一次全面的反动和彻底的批判。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地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凯恩斯最根本的理论创新就在于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合理性提供了一整套经济学的证明,这是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任何经济学都根本做不到的。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建议后来通过其信徒们的努力广泛地被西方国家政府作为其经济政策的行动指南,总需求水平这一概念的重要性被广泛接受。如果说在此之前象美国“新政”这类反危机的政策只是一种临时应急的措施,还谈不上明确地以一种经济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话,那么,从此以后,以维持充分就业水平为目标的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练习题

必修一专题七 1、在《英国人和天主教的恩恩怨怨(下)》里我们提到过,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徒,并公然拒绝宣誓信仰英国国教,在反天主教情绪高涨的当时引起众多英国民众的不满。而查理二世并没有合法的子嗣,这意味着这个千夫所指的天主教徒将继承英国王位。不仅英国民众对此感到不满,英格兰议会中也起了巨大的争议。议会最终由于该问题被撕裂成了两派别,一派以沙夫兹伯里伯爵为首,反对约克公爵继承王位,受到清教徒的支持;另一派持相反意见,以丹比伯爵为首,并得到查理二世的支持。以上材料说明() A.两党创立源自于王位继承问题 B. 两党存在根本利益分歧 C.两党建立推动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D. 英国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2、1888年,法国陆军部长布朗热利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积极宣传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全国掀起了崇拜布朗热的浪潮。这反映当时法国 A. 共和政体违背民意 B. 专制思想仍有社会基础 C. 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 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3、德意志帝国议会名义上是人民议会,由所有年满25岁以上的男性公民普遍投票选出,但其实它对国家军事、外交政策什么影响力也没有,也没有监督权,只是一个“公民权利”的装饰品!以上材料说明 A. 帝国议会形同虚设 B. 德意志仍旧是君主专制国家 C. 德意志民主政治落后 D. 帝国议会没有任何权力 4、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一方面,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赢得了新兴社会阶层的忠诚;另一方面,成功地抵制了来自中下阶层的压力,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境地。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 民主政治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B. 工人的经济状况发生根本改变 C. 工业革命的完成助推社会进步 D. 社会阶层裂痕进一步拉大 5、“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冶,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6、1878年,德国宰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As we all know, politics is come from the ancient Greece. Most of all agrees that Aristotle is the founder of polotical science , because what he had written was the first system works on Political Science. There are four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science : the ancient Greece period, the middle ages, the modern times and the contemporary period. First, the ancient Greece period is about 500 BC to 476 BC.It also called The classical political science area.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is the city state.During the period,the representative researcher are Platon and Aristotle. Second, the medieval period is about 5 to 15 century.Christian theology dominate the era.Politics became the theological subjects.Magisterium and kingship becames the centra content of political research. The main topic is who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rule. Representatives of this period is Augustin and Thomas Aquinas Third, the modern period is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Renaissance of 15 to 16 Century is a prosperous period of western politics, representatives of this period is Maki Japheth Leigh and Bodin . 17 -18Century is the capitalism development time. Scholars begin to demonstrates what power country should have,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government and how to build the basis of the government power systematically. The main thought is the natural law ,social contract theory, freedom,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The last is the contemporary era, i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20 century to the 1960s.In the eary twentieth Century .The traditional politics turn to The political science whose representive is the behaviorism politics. it requires the use of natural scientific attitude, means and methods to study the political phenomenon, such as voting behavior,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60's, Behavioralism backward turn to behaviorism politics.tend to study political theory 西方政治学历史沿革的四个时期: (1)古希腊时期: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76年前,这一时期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城邦政治,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中世纪时期(约5-15世纪):“神学政治学时代”,基督教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政治研究被神学视界观所笼罩,政治学成为神学的科目,教会与国家,教权与王权成为政治研究的中心内容。 (3)近代时期(文艺复兴至19世纪末):围绕着民族国家的主题,政治学理

西方经济学演变过程中的三次革命

西方经济学演变过程中的三次革命 摘要:西方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三次重大的理论革命,分别是斯密革命、边际革命以及凯恩斯革命。它们实质上是三次大的经济学理论转折,一起说明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这三次理论革命对于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英国经济学家特伦斯·W·哈奇森(Terence Wilmot Hutchison)所言:“研究经济学的较重要变革、转折点或革命,有助于说明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我们期望它提供些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演变;革命;斯密革命;边际革命;及凯恩斯革命。 西方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三次重大的理论革命,分别是斯密革命、边际革命以及凯恩斯革命。它们实质上是三次大的经济学理论转折,一起说明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这三次理论革命对于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英国经济学家特伦斯·W·哈奇森(Terence Wilmot Hutchison)所言:“研究经济学的较重要变革、转折点或革命,有助于说明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我们期望它提供些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 一、斯密革命 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他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吸收了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一次伟大变革。斯密革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斯密革命的主要内容 1.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体系 斯密的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体系理论是以其人性论为基础的,在经济政策上,斯密主张自由放任。这表现在他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上。他认为,在一切自由社会里,人们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斯密虽然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并没有绝对化。他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国家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2.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 斯密认为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的背离对于生产有自发的调节作用,即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斯密强调指出,一旦经济活动的完全自由被剥夺,这些理想的结果将不复存在。无论在任何情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题汇编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题汇编 (2016新课标1,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016浙江21).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2015课标Ⅰ,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013课标Ⅰ,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013·江苏单科·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2012北京文综,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2012海南单科,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2014课标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必修1专题7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9546145498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 第1课时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 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 A. 第一部成文宪法 B. 多党制的议会 C. 总统制 D. 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D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完成,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政体得以确立。 2. (2009·江都模拟)《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 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 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 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解析:A 抓住时间“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逐渐掌握了实权。 3. (原创题)2007年6月27日,戈登·布朗出任英国第52任首相。关于他的身份,说法正确的是( ) A. 国王任命的贵族领袖 B. 国王任命的多数党领袖 C. 上院议长 D. 皇室成员 解析:B 英国首相首先是下院的多数党领袖,然后再由国王任命为首相。[来源:Z_xx_https://www.sodocs.net/doc/084786968.html,] 4. (2009·淮安模拟)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引文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 君主制 B. 共和制 C. 贵族制 D. 君主立宪制 解析:D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抓住“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可以看出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故D正确。[来源:学§科§网Z§X§X§K] 5. 下列对英国责任内阁首相表述正确的是( ) A. 首相由国王任命,也可以被国王罢免 B. 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C. 由上议院大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D. 首相的权力表现为任免高级文官、制定宪法 解析:B 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大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国王在形式上进行任命,但国王无权罢免。首相无权制定宪法,所以A、C、D不正确。 6. (2009·南通模拟)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 组织形式 B. 内阁与君主的关系 C. 社会性质 D. 民主化的程度 解析:C 英国内阁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而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是封建制度,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7. (2010·徐州模拟)英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典型国家,这种政体不同于议会共和制的特点是( )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创始人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其所著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从《政治学》开始,按照历史顺序,可以把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古代西方政治学 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沿岸分布着数百个奴隶制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打破了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血缘关系,瓦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较早地建立了权利关系和契约关系,促成了城市文明、商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这些都为西方古典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和摇篮。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等著作,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其主要政治思想是对“理想国”的描述,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三篇对话。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正义之邦”,即“理想国”。在这个规模不大的城邦国家中,分为三个等级,即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哲学王是治理国家的德高望重的哲学家,武士保卫国家,劳动者进行生产,这是柏拉图的理想政体。但如果这三个等级发生了混乱,理想政体的模式会被打乱,代之以军人政体、寡头政体,进而导致民众革命,产生民主政体。柏拉图后期的思想有了一些变化,他设计了“第二等好”的城邦:采用混合政体以取代有可能导致专权的哲人政体;以恢复私有财产和家庭代替了理想国的公产公妻制;按照财产的多少而非天赋划分等级。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代表著作是《政治学》。他考察分析了150多个不同形式的城邦国家,从伦理和利益的角度,研究了国家的基本理论,即国家的起源、性质、目的和任务;研究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划分的原则,并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如何建立以及管理国家等问题,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基础。具体内容有:①国家的形成如同雌雄结合,是自然的产物,“早期各级社会团体都是自然地生长起来,一切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的产物,这又是社会团体发展的终点”。“事物的终点,或其极因,必然达到至善,那么,现在这个完全自足的城邦正该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了”。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是自然形成的至善的社会团体。②他认为伦理学研究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人群的善,国家这一社会团体的目的在于达到最高尚、最广泛的“善业”。他指出:“政治学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城邦以正义为原则……正义恰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③政治权力的分配制度即政体决定着城邦的异同。亚里士多德对各类政体进行了区分和研究之后,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与共和政体能够照顾公共利益,其差别只在于掌握最高统治权的人数不同;而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都只会为统治者谋利。④最好最易于实行的是共和政体,特别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最为稳定。⑤政体发生变革基于人们对“正义”与“平等”的认识的分歧。寡头会认为基于财产多寡的政治权力不平等是正义的,平民则认为基于人身自由的政治权力的平等分配才是正义的。⑥私有财产和家庭是人本性和城邦的性质,不能取消,但要避免财富的两极分化。⑦城邦要实行法治,并由有公民权的人轮流执政。 亚里士多德时代,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制度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任务在于努力维护并竭力赞美城邦制,把它看作是至善的化身;同时,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中世纪经济学: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问题。 2、重商主义:(亚当斯密《国富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时期,国家支持商业资本,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之源,主张少买多卖积累原始资本。 3、古典主义经济学: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认为生产是社会财富之源,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支配经济生活。 4、凯恩斯主义: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提出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的理论,主张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盲目生产,解决生产过剩问题。 一、古代经济学的萌芽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加图、瓦罗、珂鲁麦拉等人的著作中。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二、中世纪的经济学 中世纪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被奉为“神学泰斗”的托马斯·阿奎纳。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甚至还有退步。 三、重商主义 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少买多卖),是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 ~16 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强调少买。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16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力图通过实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保证对外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知识结构: [课标要求]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一)“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第一阶段:1640年革命爆发,此后,一度建立共和国。 第二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丧失了人心。 第三阶段:“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确立) 1、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条件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2)《王位继承法》的内容 3、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结果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发展) 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3、内阁制的作用 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完善) (1)原因 a.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 b.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c.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d.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斗争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黄鹏 【摘要】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本文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进行阐述。 【关键词】宗教;人类文明;起源;宗教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进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基督教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往往会形成局部地区的难点、焦点和全球性的热点、重点,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走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 1 基督教 1.1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和小亚细亚一带。在这一地区居住的犹太人,受到罗马统治者残酷的压迫,因此,一部分犹太人便把希望寄托于犹太经典中关于“救世主”拯救人类苦难的传说,这样,一种有别于犹太教的新教派便逐步形成了。这种新教派的传道者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宣扬“救世主”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他奉了上帝的旨意降临人世来拯救苦难的人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所以,这种新教派后来就被称为基督教。根据基督教的传说,耶稣是12月25日降生于耶路撒冷的, 后来这一天

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

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直到____________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2、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____________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 3、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4、“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___社会时期。 5、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____________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 7、政治学的心理研究兼顾人的政治心理的____________和有意识两个方面。 8、政治学在研究政治的本质即____________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对于政治的价值形态,行为形态,组织形态,文化形态,规则和制度形态及其这些形态的发展等分别展开研究。 9、政治行为研究属于____________政治研究。 10、西方现代政治的学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___________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____________上层建筑和____________三大结构。 12、微观的政治科学研究技术,指的是在政治科学____________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具体的工具性的,手段性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13、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____________的政治学。 14、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_____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15、_____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二、选择题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C苏哥拉底D 西塞罗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

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当时的罗马只有习惯法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大宗教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血冲突,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几千年来,犹太人在等待这位救世主,至今还没有来临。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两千年前,犹太教出现了一个重要分支,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是预言中的那位救世主。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于是圣经有了后半部分的新约,基督教从而诞生。犹太教其他分支不承认耶稣救世主的身分,他们要继续等待真正的救世主,而对基督徒来说,那是极大的亵渎。但分歧归分歧,犹太教基督教双方都还是以旧约为基础,自然,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诞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他起初是一个商人,但被上帝遴选为最新的信使,根据上帝的启示,录下了古兰经,创立了新的伊斯兰教。古兰经传递了上帝最新的意旨,但它的基本源泉,仍然离不开犹太教的旧约。 于是有了下面的概括:犹太教:继续等待救世主,信奉旧约。基督教:耶稣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稣是神,信奉旧约与新约,以实践新约为主。伊斯兰教:继续等待救世主,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传递了记载于古兰经中的上帝最后的信息。穆罕默德是先知,但他不是救世主,他是人,不是神。对待基督教,伊斯兰信徒尊重耶稣,但他们同样认为耶稣是人,不是神。古兰经认为耶稣是较早的一位先知,与穆罕默德的地位相同。 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对上帝的称呼,安拉则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但称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三大宗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对上帝后来的安排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因此,看似不共戴天的犹太人阿拉伯人,信仰差异所造成的敌对意识,其实也并不突出。相对来说,反而是基督教的难调和性比较大,因为基督教相信耶稣是那位救世主,是真神,但其他两家不承认。 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宿怨,部分来自于基督徒指责犹太人杀害了耶稣。这里又出现了我早先举例过的,上帝造了不完美的人之后又惩罚其不完美,同样性质的不近情理。如果耶稣之生之死都是上帝的计划,那么耶稣一开始就注定要被害死,犹太人岂不是成了替罪羊,或者说,又中了上帝的圈套?时代毕竟是在进步,2000年,教皇保罗六世公开为天主教在历史上对犹太人的迫害向犹太人道歉,“基督徒对上帝的另一部分儿女的令人遗憾的行为。” 公元一世纪前期,基督教起源于地中海东部地区。早期的基督徒是清一色犹太人,其信仰基础是古老的犹太教,因此,基督教实际上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从创立初期开始,基督教就被看作是异端邪说,受到了多方面的迫害。执行迫害最甚者,是当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罗马帝国政府,广泛并且残酷。处死耶稣,罗马政府虽不是始作俑者,但他们还是批准了死刑的执行。耶稣死后,十二门徒中的雅各、彼得,以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领袖保罗等人,也都是在随后的传教活动中被罗马帝国处死。然而,迫害并没有能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到公元四世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