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分析

姓名: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分析

摘要:本文在梳理和总结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探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特征,造成我国各省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集约性因素。中、西部地区人均资本存量之所以低,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则相对较少的缘故。因此,在排除了所有要素投入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地区差距的原因后,初步判断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差距可能是揭示我国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在许多情况下,企业会对用户进行使用技术培训,甚至将维修人员送到国外学习。上述演示和培训过程容易使其它企业得到这种新产品的有关信息,也能够了解到市场需求、价格以及产品结构和某些生产情况。其它企业通过技术外溢进行学习模仿和创新,有时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开发出相似产品。国际贸易通过传染效应、干中学效应、演示和培训效应以及竞争效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区域经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

我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超过13亿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土地面积占世界的7.15%,人口占世界的20%。我国不仅是一个国土大国、人口大国,同时在经济上也日益成为大国。不论是产品规模还是产值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占的位置不断提高。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20~30位,20世纪80年代达到10~20位,截止到2008年,我国的GDP总量排名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钢、煤、水泥、棉布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1978年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方针,近30年来,经济一直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978~2008年我国GDP平均增长率是8.67%,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长速度不到3%。我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之大,在世界经济增长份额中,农业的1/3以上、工业的1/5以上、服务业的1/15以上、GDP的1/10以上来自我国。

建国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各异,地区间经济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不同地区在自然资源、区域特征、经济基础、技术实力、市场与信息状况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之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的不合理,导致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党的十七大中强调“构建社会主意和谐社会”,表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问题已引起国家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1.显著的经济增长和各省间经济增长差异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所取得的最主要的成果就是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前后各省经济增长率差异明显,全国实际人均GDP增长率平均水平由改革开放前(1952~1978年)的年均4. 06%提高到改革开放后(1978~2008年)的年均8.67%。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1952~1978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79%、3.17%、3.62%,从整体来看东部地区增长最快,其中北京、天津、辽宁、上海的增长速度在全国来看都是最高的,对地区均值的贡献显著。其他两个地区的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最低。1978~2008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上升为9.33%、7.66%、7. 70%,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东部地区增长速度仍处于领先地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最显著,但仍然低于西部地区。

除北京外,各省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在改革开放时期都有显著的提高,其中改革开放前增长率相对较低的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这四个省份,改革开放后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变化最大的安徽省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从改革开放前的 1. 98%提高到改革开放后的8.09%,提高了308.36%。改革开放后人均GDP增长最快的是浙江,最慢的是青海,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19%和5.7%,增长率较低的省份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但也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沿海地区人均GDP 增长率高于内陆地区,其中天津(7.77%)、河北(8.37%)、辽宁(7.45%)、上海(8. 22%)和海南(8.17%)这五个沿海省市增长率都低于全国水平,也低于一些内陆省份———内蒙古(9.66%)和河南(8.63%)。

2.地区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虽然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差异程度有所降低,各省增长率的标准差从改革开放前的1.44%减少到改革开放后的1.34%,但是地区间收入水平的绝对差距却不断拉大。贵州是建国初期最贫困的省份之一,人均GDP从1952年的85.20元增加到1978年的173.54元,翻了两番,到了2008年,达到1845.76元,是1978年的10倍多。但是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比却从1952年的63.37%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40.75%。尽管改革开放后贵州人均收入水平大幅迅速提高,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却更贫穷了。人均GDP水平最高的上海,1952年为536.69元,1978年上升为2483. 98元,2008年达到36501.17元,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99. 15%、655.94%和805.88%。与此同时,一部分改革开放前相对落后的省份人均GDP却有了明显的提高,浙江、福建、山东在1952年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低,截止到2008年为止,已发展为国内经济最发达、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人口最多的河南与四川两省2008年人均GDP分别为4071.21元和3719.66元,却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初步可归结为各省人均GDP长期增长率的巨大差异。

3.国际贸易的显著增长通过分析对比1952~2008年我国进出口/GDP和净投资/GDP的数据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与GDP的比值由1952年的9.51%缓慢下降到1971年的4.98%,之后随着逐步开放,这一比值稳步上升到2006年的峰值66.52%,在2007年之后开始出现下降。同时,投资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1.89%逐步上升为2008年的约41.98%。相比于投资的增长来看,进出口贸易有着更显著的提高。从1952~2008年我国人均GDP、人均资本和人均进出口贸易平均对数值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后,相对于人均GDP和人均资本,人均进出口贸易有更明显的增长趋势,1978~2008年各省人均进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率要明显高于人均资本平均增长率。1978~2008年人均投资和人均进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率按照三大地带划分,东部地区分别为14.50%和16.11%,中部地区分别为12.93%和15.22%,西部地区分别为11.67%和14.02%.

4.各省进出口贸易差距的不断扩大通过1978~2008年我国各省进出口贸易水平及其与GDP的比值情况的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人均进出口贸易总量还是其与人均GDP的比值,各省之间的差异都是非常明显的。在1978年,各省的进出口贸易额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人均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范围从0.39元(安徽)到473.89元(上海),全国平均水平为36.88元,共有五个省市的人均贸易水平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部属于东部地区。到2008年为止,各省的人均进出口贸易额显著增长的同时,区域之间的这种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人均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范围从130.83元(贵州)到60237.43元(上海),全国平均水平达到2710.38元,中西部地区各省人均进出口贸易额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进出口贸易额的标准差从92.82元增加到7324.63元,而方差系数从1978年的2.52增加到了2008年的2.65。

另外,观察1978年和2008年各省进出口贸易与GDP比值的变化情况,在1978年,各省进出口贸易与GDP比值的差异很大,比值最低的省份是山西,仅为0.27%,比值最高的是天津,达到了38.30%,全国平均水平为9.74%,其中比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仅广西不属于东部地区。到了2008年,各省的进出口贸易与GDP的比值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同时各省之间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比值最高的北京达到了213.10%,比值最低的贵州也达到了7.81%,但是中西部地区各省的进出口贸易与GDP的比值依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59.84%的水平。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分析根据经济增长理论

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类因素:一是投入要素的积累(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二是全生产率的提高(TFP),但从现有文献来看,不论是理论还是经验研究都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如果我国各省经济增长差异主要是由于投入要素的差异造成的,那么就可以运用发展经济学来解释相对落后省份要素积累率低的原因,找到阻碍积累的因素,改善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积累;反之,如果生产率差异是造成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利用同样的物质资本的效率会有如此大的差异?TFP的差异又主要是由于什么因素造成的?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以改变现状?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可以将总产出表示为三部分,即TFP、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根据增长核算框架,将Cobb-Douglas生产函数转化为人均产出与人均资本和TFP之间的关系。因此,人均产出的波动就可以由人均资本的波动和TFP的波动描述,也就是如果观察到两个地区的人均产出相差1%,则条件期望下有百分之多少是由于TFP或投入要素造成的。

截止到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人均产出存在着巨大差距,中部相当于东部的1/3强,而西部地区则只有东部的1/4。与此相比较,中、西部地区的资本产出比与东部差距较小,说明中西部的资本投入的效率与东部相比相差不大,西部还略高于东部。可以初步判断,对于我国三大地带所表现出的较大的人均产出差距,资本—产出比的差异不是造成地区差距的主要因素。

在人均资本存量方面,三大地带也相差较大,中、西部地区分别只相当于东部的1/4和1/3强,这似乎可以证明资本存量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本文不同意物质资本投入的差异是导致我国三大地带差距的主要原因。首先,上述指标是建立在平均化基础上的对比,可能掩盖了

地区差距的真正原因,比如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平均资本存量都相当高,仅有个别省份比较低,平均化后的结果,可能不正确地低估了所有中西部省份的水平,另外,由于上海的资本存量非常高,造成了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高估;其次,从三大地带的资本投入效率(资本—产出比的倒数)上,三大地带的差别比较小,也不能说明中、西部地区较低的物质资本存量水平是阻碍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中、西部地区人均资本存量之所以低,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则相对较少的缘故。

因此,在排除了所有要素投入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地区差距的原因后,初步判断全要素生产率TFP 的差距可能是揭示我国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利用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人均产出的贡献,结果表明TFP的差异对地区差距影响的贡献度平均达到65.8%,而要素投入方面的差异仅解释了余下的30.5%。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1978~2008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特征,造成我国各省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集约性因素,即生产率差异。

三、国际贸易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主流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发挥技术溢出效应的一条重要渠道,可以使一国获得含有外国先进技术的产品和服务,本国厂商通过学习和模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投资和贸易,其中进出口贸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推动的机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传染效应。研究表明,越是开放的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学到先进技术的机会就越大。传染理论认为,技术可以传播得很远并且接触的人越多,传播的速度就越快,同技术创新的发明者或获得者接触和交流,技术创新可以被有效地复制。国际贸易提供了这种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者能够了解其它国家的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

第二,干中学效应。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之一是产品的增值链加长,即一种产品的生产可能包括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参与。国内企业进口国外的关键料件和设备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摸索、了解和吸收国外同行的知识和技术窍门,逐步掌握生产这些中间产品的能力,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出口过程中,国外的消费者会对产品的性能进行反馈,使企业能根据市场的需求改进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销量,同时促进企业创新和学习世界先进技术。这些在进口和出口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就是经济学中“干中学”效应所产生的结果。

第三,演示和培训效应。虽然外国企业努力对技术进行保密,但为在国际市场上增加销量,企业必须演示和说明其新产品的质量、特点、功能及使用方法等。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保持国际竞争力,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还要提供安装及售后服务。在许多情况下,企业会对用户进行使用技术培训,甚至将维修人员送到国外学习。上述演示和培训过程容易使其它企业得到这种新产品的有关信息,也能够了解到市场需求、价格以及产品结构和某些生产情况。其它企业通过技术外溢进行学习模仿和创新,有时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开发出相似产品。

第四,竞争效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一国或地区在增加进口和获得更多国际投资的同时也将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当外企开发出新产品吸引消费者时,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迫使同行业的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

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出路与对策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一个百废待兴的发展中国家一跃成长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尤其是改革开放这短短30年,民众生存与发展的要求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满足,堪称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实践。

当我们回顾这段惊叹世人的发展历程时,不难发现,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极大丰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

我国的区域差异问题表现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地区差距过大,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既有体制性的原因,也有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各地区自身特点及比较优势,政策上统筹安排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使得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区域间发展不协调、经济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却突显出来。这种经济增长差异长时间的存在和过分的拉大,会影响到整体经济的效率,同时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社会福利、政治稳定性方面考虑,地区间经济发展失衡,从而引起的收入分配地域性差别也会影响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因此,国家在制定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将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作为政府工作的中心目标之一。

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外延扩大引起的增长,这种增长模式的代价就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提高生产率是人类摆脱自然资源束缚的重要途径。在当今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国或地区综合生产率的高低决定该国货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对于贸易国双方,无论是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都会通过其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水平,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是有害于本国经济增长的。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过渡,强调对外贸易活动对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士远,林毅夫.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2).

[2]沈坤荣,耿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1,(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