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单元第10课时

第一单元第10课时

第一单元第10课时

课题:练习课(第十课时)

教材练习三习题。教学

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和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教学一、过程练习三的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计算器独立思考,而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二、练习三的第2题。

同桌两人合作,一人写出一个多位数,另一人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三、练习三的第3题:读出下面每组数。

指名读数,集体订正。

四、练习三的第4题:用自己的方法,又快又准地读出下面各数。

先同桌互相读,再指名读,并说说读的方法。

五、练习三的第5题:写出下面各数。

生先独立写数,指名板演,而后集体订正。

六、练习三的第6题。

生先独立写,而后集体交流。

七、练习三的第7题: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生先独立改写,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八、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4、5题。

1 / 1

六上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2)Let'stry 教师放录音,学生看图选择正确答案,并从听觉上进一步感知主要句型。 录音内容如下: John:How dO you gO tO school,Mike? Mike:I usually go t0 school by bike.Sometimes I go 0n foot. John:Is your home near our school? Mike:Yes.it is. J0hn:That's fine! 3.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Let's talk (1)教师提问学生:“How do I go to school,do you know? Ask me,please!’’鼓励要更多的学生参与提问教师:“How do you go to school?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辆自行车、一辆公共汽车和~辆计程车的图案,并分别在后面两图旁标&当地的价格,如:l yuan,1o yuan,回答说:“Usually I go to school by bike。 because it's good exercise.Sometimes I go by bus, because it's cheap.It costs l yuan.Sometimes I go by taxi,because it's fast, but it's too expensive.It costs 1o yuan. (2)教师放课文录音,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How does Sarah go to school?listen.”学生听后模拟Sarah来回答问题。 (3)学生跟读录音,然后两人一组替换句型中的关键词练习对话。教师请几组生日.生展示对话。要求尽量多地使用已学过的句子,例如: A:How do you go to school? B:Usually I go by bus. A:Can you go by bike? 生:Yes,I can,but it's too far.Sometimes I goby taxi,but it's expensive. What about you? A:I go to school on foot,because my home is near. (4)教师事先准备一些打乱顺序的单词卡片,让学生读词后陕速拼成正确的句.或者空出四会句子当中的某些短语或单词,只给出打头的第一个字母作黄示,让学生填充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10加几、十几加几_冀教版

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认识了11~20各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安排了四个知识点: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连加、整理与复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数的运算”的核心知识点。因为多位数的加法都要分解为不同数位上的20以内加法,所以学会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本要求。本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设计,充分体现本套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鲜明特点。首先选择学生喜欢的、能够理解的事例,并以“情境+问题”的方式呈现,再列出算式,自主尝试计算,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同时,重点使学生掌握“凑十”的方法。 本部分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遵循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 2.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突出了“凑十”的计算方法。 3.突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4.渗透了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 本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而用加法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加法的含义,又可以为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经历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整理加法表的过程,清晰表述自己的想

法。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获得成功的乐趣,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进位加法。 难点: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整理加法表的过程。 教学建议 1.建立数与数之间的重要联系,为正确应用“凑十法”做好准备。 从计数到计算,是学生思维上的一次飞跃,这需要学生对已知事实的应用。针对不同的数据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拆数策略,因此,学生只有在熟练地掌握数与数之间重要联系的基础上,才会在计算中打到灵活应用,如7=6+1=5+2=4+3、8=10-2、6=10-4=1+5=2+4=3+3等训练能使学生逐渐意识到每个数是怎样与其他众多数联系起来的,因而可以促使学生在计算中选择有效的计算策略,为正确应用“凑十法”做好准备。此外,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正是形成数感的特征。 2.注重算法的理解过程。 教师可以设计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展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做到“理清”“法明”。 3.设计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首先是“拆数”练习。在学生刚刚学完每一小节的新内容时,可以先从“如何拆数”练习起,这是学生计算中的难点。如:出示“9+4”,要求学生能说出“把4分成1和3”;出示“7+5”,要求能说出“把5分成3和2”或“把7分成2和5”。 其次是“凑十说得数”练习。如:“9+4”,要求学生只说出“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出示“7+5”,学生能说出“7加3等于10,10再加2等于12”或“5加5等于10,10再加2等于12”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10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第2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10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会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 2、计算。 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6903 40022 50805 4284 6903 60005 32284 5455 (1)集体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 (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 (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3、计算比赛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问:“大约”是什么意思?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时,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在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也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数。 指名学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 267÷3≈100(元) (30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 267÷3≈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的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3、4小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2、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统计中收集数据以及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中数据统计的方法。揭示课题【统计数据的方法】 二、新授。 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怎样选呢?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1、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师: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记录结果的方法。 2、选举方法。 师: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生: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据。 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 生:自由发言。

三年级数学下册(RJ)第10课时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

第10课时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课题: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 2、计算。 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1)集体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 (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 (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3、计算比赛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问:“大约”是什么意思?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时,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在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也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数。 指名学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 267÷3≈100(元)

(30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 267÷3≈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2、学习教材第30页例9.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大于20,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 指名学生板书。 方法一:18≈20 20×8=160(个) 方法二:182≈180 182÷8>20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 (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 (5)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4次运呢?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Unit1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A(3a-4)第三课时 编写人:单钟辉日期:2013.3 【学习目标】 1.学会制作邀请卡。 2.通过在邀请或被邀请的过程中耐心寻求或给予各自的信息以提升自己说的能力。【重点,难点】 制作邀请卡;询问或回答对方作息时间表。 【导学指导】 温故知新 使用“too many”、“too much”和“much too”造至少三个句 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与老师同学一起指出表述不能接受邀请原 的词组或句子。 自主学习 阅读3a中左边的邀请卡,完成下列各题。 1. 翻译下列词组并总结邀请卡中的基本要素。 Birthday Party___________; For whom____________; Time____________; Place:_______________; come and have fun______________. 小组合作: 2. 用适当的词完成右边的对话。 3. 师生共同核对答案并对照左边邀请卡背诵右边对话。 4. 根据3a中你所总结的邀请卡中的基本要素,完成3b中右边的邀请卡。 5. 小组讨论并检查答案 6.对学:练习对话4 二、根据“I’m going to the doctor this Friday.”这个句子,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此句中的“am going to the doctor”可翻译成“正在去看医生”吗?如果不可以,则应该翻译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使用了“be+doing”表示________. 2.________ are you ________ this Friday?(对划线部分提问) 3. 上边对划线部分提问所得的句子应该翻译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1.将下列单词发展成动词词组。 如:school go to school_ soccer practice _________________; Susan’s party _________________; piano lesson _________________. 2.浏览各自时间表中的词组,确定你清楚它们的意思。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吨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 1000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 1克与 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吨是什么意思?到底有多重?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吨” 逐渐点击展示大约重是1吨的物品,让学生从常见的物品重量比较中,对1吨的重量的初步认识。 1吨到底有多重呢?其实1吨=1000千克,吨用“t”表示。 板书:1吨= 1000千克,1t= 1000kg。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讨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2、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 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因为1吨是 1000千克,3吨是3个 1000千克,3个 1000千克就是 3000千克,所以3吨= 3000千克。因为 1000千克是1吨, 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 8000千克是8吨。(三)、课堂练习 2.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 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 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 重量 2500千克 4吨 6吨 9吨 2500千克 (四)、总结。 “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 l吨= 1000千克,l千克= 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 1000000克。 (五)、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2016秋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快乐十分钟》单元教案苏少版

第八单元快乐十分钟 教学内容:听:《哦,十分钟》、《放轻松》唱:《快乐的孩子会唱歌》、《跳到我这里来》动:集体舞《跳到我这里来》、音乐游戏《节奏九宫格》奏:竖笛练习(八)《五月里》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演唱、欣赏、集体舞等活动中感受音乐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欣赏《哦,十分钟》、《放轻松》,通过模唱、声势律动等活动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韵律。 3.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快乐的孩子会唱歌》、《跳到我这里来》,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伴奏丰富歌曲的表现。 4.在集体舞《跳到我这里来》与同伴的愉快合作中,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交流,并分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5.结合本单元音乐作品复习本学期学习的音乐知识,能熟练地认识全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及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构成的节奏(旋律);在音乐游戏“节奏九宫格”中能较准确地把握本学期所学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 6.能较流畅地用竖笛吹奏《五月星》,齐奏时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整齐地吐奏与换气。教学重点: 1.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演唱、欣赏、集体舞等活动中感受音乐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能较流畅地用竖笛吹奏《五月星》,齐奏时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整齐地吐奏与换气。教学难点: 结合本单元音乐作品复习本学期学习的音乐知识,能熟练地认识全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及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构成的节奏(旋律);在音乐游戏“节奏九宫格”中能较准确地把握本学期所学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 第一课时《跳到我这里来》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正确地演唱歌曲《跳到我这里来》动中 ,并能积极投入到歌词的创编活 去。 2.通过集体舞的表演,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增强相互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愉快的心情较好的表现歌曲,并注意节奏点的把握。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歌词的创编,投入到集体舞活动中去。 2.能正确演唱XXX XXX 节奏型乐句。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在欢快音乐声《幸福拍手歌》中走进教室。师:同学们还记得刚才那首歌曲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吧。生和着音乐,边唱边跳。(律动) 二、导入 1.师:“同学们,当你开心时,你可以歌唱,可以拍手,可以大笑,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 这群小朋友她们是怎么来展现自己的快乐的” (观看集体舞《找朋友》片段) 2.刚才视频里的小朋友她们都是通过自己的舞蹈来表现自己的快乐的,你能看出集体舞的特 点吗?(大家要相互交流,相互配合,每个人都很快乐) 3.今天啊老师要带同学们学习一首舞蹈性很强的歌曲《跳到我这里来》 4.老师表演时想请同学们为我拍手伴奏,行吗?节奏是这样的 X X I X X X I I 5.请学生拍手念一念。 6.看动画片舞蹈片段。 7.影片中的小精灵快乐吗?你从哪看出来的?它和我们学唱的歌曲有什么关系?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生拍手,感受歌曲情绪) 2.有节奏的念歌词。

第10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3)

第10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3) 教学内容:文档设计者:设计时间:文档类型: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Word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 苏教版六下P80 “练习与实践”第10~13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应用假设、列举等策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特点选择恰当的策略或综合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解释和说明选择的策略和思路。 2.学生能根据策略说明分析问题的思考过程,提高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应用策略的能力,提高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加深对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的体会,进一步体会数学策略、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应用数学策略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假设、列举等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复习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和策略,主要复习了应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画图、列表和转化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今天继续复习解决问题,主要应用假设、列举等策略解决问题,了解一些实际问题特点和相应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练习与实践 1.做“练习与实践”第10题。 要求学生读题,看懂表格里的意思。 提问:能说说习题的意思吗?表格里已经填写的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引导:请你在表格里填一填,看看是怎样变化的,经过几次白子和黑子枚数相等,然后根据填表的过程想想可以怎样列式解答,自己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填表,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填表的?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出这样取放多少次后,白子与黑子正好相等?你是怎样列式的?能说说怎样想的吗?

追问:解答这道题时用的什么策略? 2.做“练习与实践”第11题。 让学生说说题里告诉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提问:把长90米的绳子分成的三段长度有什么关系? 引导:你准备怎样理清三段绳长的关系,怎样解决问题?同桌讨论一下。 交流:你准备怎样理清绳长的关系?你想怎样解决问题呢?可以有哪些假设的方法? 引导:请你选择一种假设的方法,列式解答。 交流:你怎样假设的?说说你的算式。 用不同假设的同学来说说你的方法。 提问:解答这个问题用了哪些策略? 3.做“练习与实践”第12题。 让学生观察、阅读,把情境组织成实际问题。 引导:你想怎样解答?自己想一想可以用什么策略解决,然后列式求出结果。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板演。 交流:大家看看这里是怎样解答的,用了什么策略? 追问:你是怎样假设的? 提问:还可以怎样假设?哪位同学用了这样的假设策略的?说说你的解答过程。 追问:假设的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是根据哪个条件假设的? 4.用恰当的策略解决下列问题。 出示:货场要运货50吨,用2辆大货车和6辆小货车正好运完。一辆大货车的载重量比一辆小货车多3吨,大货车的载重量是多少吨?小货车呢? 提问:这道题和上面的有什么不同? 引导:想想可以用什么策略解决,自己解答。有困难的可以讨论。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名不同假设方法的学生分别板演。 交流:解答这道题能用什么策略?可以怎样假设呢? 哪一种解法假设都是小货车的?怎样思考的? 假设都是大货车时要注意什么呢?这里每一步表示的什么意思? 提问:这里用假设策略时要注意什么? 5.做“练习与实践”第13题。 (1)指名学生读题。 引导:你能按要求先在表里假设两种门票的张数,再通过调整找出答案吗?那请你自己假设、调整找出答案。 学生假设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你是怎样假设的?这样假设后怎样调整的?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课时10求未知加数教案 (2)

课时10 求未知加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求未知加数的算式,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 法,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积累把一个数凑成10的经验,为将来学习进位加作准备。3.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 考、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求未知加数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求出未知加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口算:口算卡片练习。 2.今天数学课,智慧爷爷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带来了一个盒子。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题。 (1)媒体出示装了苹果的盒子图。 问:图中盒子里如果装满苹果,可以装几个? 已经装了几个? 还差几个? (2)进行说明:同学们,盒子里可以装10个苹果,我们已经装了 8 个,还有几个没有装的。(教师边说边板书:8+()=10) (3)如果不是我们已经算出来了,我们就不知道还有几个没有 装,所以我们把没有装的,也就是不知道的这个数用括号括起 来,表示不知道的意思。 (4)这个算式就读做:8加几等于10。 (5)通过图我们知道了还有2个没有装,也就是8加2等于10。 (教师在黑板上填写。)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8加几等于 10呢?小组讨论。 (6)学生说的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 讨论后形成如下板书: 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8和2合成10,所以8+(2)=10。 10-8=2,所以8+(2)=10。 (7)思考:6+()=10,小朋友可以怎么想? 发表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

2.延伸。 (1)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在黑板上写上: 4+()=10 3+()=7 ()+5=10 7+()=1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看书上题目,明确要求:先画满10个图形,再填空。 (2)学生独立在书上画图形填空。指名说出每一行画了几个图 形,()里填了什么数。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信鸽在天上飞呀飞,迷失了方向,智慧爷爷要让小朋 友帮个忙,用自己的办法帮信鸽把信送到邮局。 (2)学生用铅笔引路,在书上进行连线。汇报交流时,说说这样 连的理由。 3.完成第5题。 (1)谈话: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信鸽,它们把这件事告 诉了小白兔。瞧,小白兔正在拨萝卜呢。(课件出示图和题目) (2)学生独立在书上方框里填数。 (3)汇报交流。 (4)提问:观察这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0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10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3,以及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8个球拍图,3捆萝卜图,以及16根小棒;学生准备18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准备 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操作练习。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摆在桌子的左面。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8÷4=2 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摆在桌子的右面。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 8÷2=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棒的结果相同吗?(不同。)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如果只看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新课 教学例3。教师出示15只蚕宝宝。说明意图:看图写出除法算式。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 师: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15÷3=5)你是怎样想的?(把15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只。)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 师:还有其他的写法吗?(15÷5=3)你是怎样想用?(15只蚕宝宝,每5只分成一份,分成了3份。)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同学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对?请两名认为可以写两个除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此时,只要学生说的意思正确即可。语言暂时不要求过高。在学生说明理由时,还可以让他到黑板前具体分一下,使全班同学看到,分法不同。 教师小结:由于两种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成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2题。 (1)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2)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3题。 (1)学生读题,各自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进行解答。 (2)全班共同校对,并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计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帮助小红和小明分蚕宝宝的问题中学会了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问题,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个整体,几个一份,求平均分成几份都是求平均有多少的问题,用除法计算。 【板书设计】 第4课时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红: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3=5(只)

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三年级英语Unit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1.Let’s learn 教学目标: 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学习UK,Canada,USA,China,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并且能够听懂、会说“I’m from …2. Let’s chant通过歌曲巩固本课单词。 教材重难点: 重点:UK,Canada,USA,China 难点:Canada的发音; I’m from …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出示学生熟知的外国名人或者景物的图片,让学生用汉语说出是哪个国家。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国旗,让学生说出该国家的英文名称。 2.学生自我介绍:I’m… 3.让学生模仿教师说:I’m a boy/girl. …(人名) is a boy/girl. 4.教师出示图片 A Let’s learn,学习单词

UK,Canada,USA,China 5.学习应用I’m from …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练习句子,火车接龙,反复练习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一起学唱歌曲: I am a boy ;you are a girl …… 对话练习 A:(指着B)I have a new friend. B:(起立)Hi, I am… I am from… C: (全班) Nice to meet you. B:Nice to meet you, too.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让学生指着班上的某一个同学说:This is …He’s a boy. T his is…She’s a girl.练习使用he和she来表达。也可让学生打开书,指着书中的某一个人物来进行这一活动。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停课不停学)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四,练习二第6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辩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立体进一步体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继续培养学生辩认方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正确辩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方位知识的实际运用。 学具准备:课件、准备八个方向的卡片、练习本。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两个小伙伴想跟你们一起学习,他们是小平和文文。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八个方向,学生根据方位示意图自己摆一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拍照发到在线课堂。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八个方向卡片,根据下面的方位示意图自己摆一摆。给小平和文文介绍一下你们学过的这些方向好么?说一说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出示PPT) 出示正确答案,给与点评。二、探究新知 1、下午小平和文文准备去野生 动物园,动物园特别大,也有好多动物。(PPT出示主题图)动物园里也没有导游带路,他们担心会迷路。你们能帮帮他们吗?我们可以看动物园导游图找到要走的路线,对不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导游图,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先熟悉一下可以走的路线。 2、小平在大门口,她说:我想去1.同学们仔细观察动物园导游图。

2020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共10课时)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第一课时 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凑十”准备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明确给9、8、7、6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 学难点。 过程与方法: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具准备:苹果数字卡、数字卡片、小花、小棒、五角星、小黑板。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 玩找朋友游戏,复习10的组成。 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 二、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对10的组成掌握得真好! 1、哪个小朋友知道植树节使几月几日?( 3月 12日) 2、植树节这天,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到人民公园植树,有十个坑,已经种了9棵树,再种几棵才能吧这十个坑填满? 教师板书:9+( )=10 给9凑十需要几? 9加几等于10? (生答) 3、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凑十” (教师板题:“凑十”) 三、新授: 1、学生动手摆小棒,分别给9、8、7、6凑十。 如: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 (再摆1根凑成十,9+1=10) (8、7、6凑十教法类似) 2、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给9、8、7、6凑十各需要几,你们还记得吗? 3、下面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 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 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 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

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 3、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十什么?(凑十) 4、你们还知道其他可以凑成十的数吗?小组4人交流,边摆边说。 四、巩固练习: 1、教师出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 妈妈叫小明去买10个鸡蛋,他先买了5个鸡蛋,再买几个才凑够 10个鸡蛋?( 5+(5)=10 ) 2、指名学生自编题目,其他学生列式计算,再对答案。 3、出示一幅三角形图,要求用我们今天刚学习的“凑十”法来做: 教师引导学生用“凑十”法,9凑1 “为什么要挪一个 ?” 4、拍手说儿歌: “小朋友,拍拍手, 大家一起把十凑, 9凑1, 8凑2, 7凑3, 6凑4, 两5相凑刚好够! ” 3、大家来摘智慧星: 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就能得到智慧星。 9+ =10 8+ 3 = 7+4= 8+ =10 9+ 3 = 9+6= 7+ =10 8+ 6 = 6+3= 6+ =10 5+ =10 5+7=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并自己编题来考考他们,看哪个 小朋友最厉害,编的题目最多,考倒爸爸和妈妈!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都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在算法的优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强制性地把自己认为最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但是如何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想出多样化的算法)的基础上,又能让学生接受最优化的算法,需要我们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引导。 第二课时:9加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0课时 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第10课时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课题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估算。以购买电话机和电吹风为现实背景,提出在不会精确计算大数相加的情况下怎么解决所带的钱是否够买的问题,教材给出了通过估算来解答的策略,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估算在以前的教学中已经渗透过,学生已经体会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知道可以通过凑整的方法进行估算,即把数凑成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本节课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几百几十加减法的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地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 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几百几十加减法的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学前准 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 排 1课时 教学环 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 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 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 是1095元,约是()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复习 近似数。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算一算。 (1)买一条围巾和一件外 套一共大约需要()元。 (2)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 件外套大约便宜()元。

元。 2.揭示课题,板书: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答案:(1)700 300 2.长江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89人,四年级有学生314人。 三、四年级大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298+314≈600(人) 答:三、四年级大约一共有600人。 3. 买这两件商品,600元够吗?700元够吗? 380≈400 270≈300 380+270≈700(元) 答:600元不够,700元够。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5分钟) 教学教材第96页例 13。 1.课件展示例13情 境图,你从中获取了哪些 信息? 2.小组内讨论、交流 如何解答,说一说你的想 法。 3.交流讨论验证结 果。 4指导学生优化算 法,引导学生明确:要解 决问题,不需要准确计 算,只要进行估算就可以 了。 5.带700元够吗?说 说你的思路。 6.引导学生总结估 算的步骤和估算时应注 意的问题。 1.交流获取的信息,一部电话 358元,一个吹风机218元。买这 两件商品,500元够吗? 2.交流,预设想法:生1:要 知道500元够不够,先要知道买电 话和电吹风一共得付多少钱。 生2:我想把358和218加起 来,看看有没有超过500,可是我 还不会算。 生3: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我想358超过了300,218超过 了200,30+200=500,带500元不 够。 4.小组讨论得出:估算更适合 本题。 5.鼓励学生说出估算的过程。 6.(1)回忆估算过程,归纳出估 算的步骤:先找到合适的近似数, 再用近似数口算,最后判断能否解 决问题。 (2)交流后汇报估算时应注意 的问题:估算时,近似数的取值可 大可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备课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备课 单元第八单元快乐十分钟计划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唱:《快乐的孩子爱唱歌》《跳到我这里来》 听:《哦,十分钟》《放轻松》 动:音乐游戏(节奏九宫格);集体舞《跳到我这里来》奏:竖笛练习(八) 教学目标1.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演唱、听赏、集体舞等活动中感受音乐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欣赏《哦,十分钟》和《放轻松》,通过模唱、声势律动等活动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韵律。 3.用轻松、快乐的声音演唱歌曲《快乐的孩子爱唱歌》和《跳到我这里来》,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伴奏丰富歌曲的表现。 4.在集体舞《跳到我这里来》与同伴的愉快合作中,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交流,并分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5.结合本单元音乐作品复习本学期所学习的音乐知识,能熟练地认识全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及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构成的节奏(旋律); 在音乐游戏“节奏九宫格”中能较准确地把握本学期所学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 6.能较流畅地用竖笛吹奏《五月星》,齐奏时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整齐地吐奏与换气。

单元第八单元快乐十分钟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跳到我这里来》 2.集体舞:《跳到我这里来》 教学目标1.用轻松、快乐的声音演唱歌曲《跳到我这里来》,指导学生唱准音符,发现乐句之间的联系。 2.在集体舞《跳到我这里来》与同伴的愉快合作中,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交流,并分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重点:用轻松、快乐的声音演唱歌曲《跳到我这里来》。难点:能正确区分并唱好歌曲中两种节奏的乐句。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主备复备 一、律动《幸福拍手歌》 1、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秘密,老师开心的时候喜欢高声唱歌, 那当你开心时,会怎么做呢?(生回答) 2、师: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表现 快乐吧。(随歌曲律动) 二、欣赏动画片《鬼马小精灵》片段 1、师:小精灵们是怎么来展现快乐的?(观看集体舞视频) 2、生:她们是通过唱歌和舞蹈来表现快乐。 3、师:小精灵们唱的英文歌真好听,可是同学们听不懂 ,没关系, 老师为你们演唱中文版的《跳到我这里来》。 4、生:请同学们为我拍手伴奏。PPT出示节奏: X X ︱ X X X ︱ 5、请学生拍手念一念。 三、学唱《跳到我这里来》 1、听录音,生感受:情绪怎样?速度怎样? 2、师生接龙有节奏的念歌词。生念两个部分的前六小节,师接两 个部分的后两小节。然后互换接龙。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Unit 1 Hello! 一、课题 Unit 1 Hello第二课时A L et’s learn Let’s chant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包含四个文具类单词和I h ave a … 的这样一个句式表达。同时,结合一首容易上口的chant巩固所学,既符合小学生爱唱爱跳的年龄特点,又能很好地将新授内容进行有机复现。 三、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ruler,eraser,crayon,pencil。 2.听懂、会说句子I have a /an… 3.听懂并吟唱chant。 4.能够使用I hav e a/an … 来表达自己所拥有的文具。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所拥有的文具。 2.发音准确。 3.用I have a /an … 的句式对自己拥有的文具进行表达时,不定冠词a,an的变换需要提醒学生注意。 五、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相应的文具实物和教师卡片 七、教学过程 I. Warm-up 1. Enjoy a sing: Hello! 2. Hello. /Hi. I'm …. II. Presentation 1.课件出示Zoom,设置情景: 今天是Zoom新学期第一天,让我们来看看它书包里都有些什么? 2.课件依次出示ruler,pencil,crayon,eraser. 3.简笔画画出ruler。 I have a ruler. Ruler, ruler.

4. 教学ruler。r-u-ru l-er-ler ruler 5.开火车练读ruler。 6.点名比声音大读ruler。 7.同法教学pencil。 8.简笔画画出crayon。 I have a crayon. Crayon, crayon. 9.计时五秒读三次crayon 10.用三种不同的音调读crayon。 11.提问:谁能使用I have a…来描述“我有一支蜡笔”? 12.学生发言。 13.提问:谁能用同样的办法描述尺子和铅笔? 14.学生发言。 15.教师指板书引导学生读单词和句子。 16.简笔画画出eraser I have an eraser. Eraser, eraser. 17.讲解:表述一块橡皮时要用an 18.教学an的读音,示范I have an eraser的读音。 19.学生练读句子。 III Exercise 1.游戏:Wh at’s missing? 规则: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单词教学卡片,随机抽出一张。学生看卡片读单词,读完后抢答少了哪张? 2.猜词游戏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每次选一名选手上讲台前,一个学生先看一下某张卡片,记住上面画的是什么。将卡片画面扣在桌子上,让另一名学生猜卡片画的是什么。“An eraser?”“A ruler?”“A pencil?”“A crayon?” 如果猜对了,第一位学生答“Yes,I have a /an…”,如果没有猜对,第一位学生答“No!” 3. Let’s chant a. 出示课件,播放chant三遍。 b. 打开课本P5,引导学生手指歌词,读两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