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一数学 专题五《基本不等式》综合检测苏教版必修5

高一数学 专题五《基本不等式》综合检测苏教版必修5

高一数学 专题五《基本不等式》综合检测苏教版必修5
高一数学 专题五《基本不等式》综合检测苏教版必修5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专题五《基本不等式》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

a ∈R ,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

A .21a a +>

B .

2

111

a <+ C .296a a +> D .2

lg(1)lg |2|a a +> 2. 若0a b <<且1a b +=,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

A.

1

2

B.22a b + C.2ab D.a

3. 设x >0,则1

33y x x

=--

的最大值为 ( )

A.3 B.3- C.3- D.-1

4. 设,,5,33x y x y x y ∈+=+R 且则的最小值是( )

A. 10

B.

C. 5. 若x , y 是正数,且14

1x y

+=,则xy 有 ( )

A.最大值16 B.最小值

116 C.最小值16 D.最大值116

6. 若a , b , c ∈R ,且ab +bc +ca =1,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2222a b c ++≥

B .2

()3a b c ++≥

C .

111a

b

c

+

+

≥.a b c ++≤7. 若x >0, y >0,且x +y ≤4,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

A .

114x y ≤+ B .111x y +≥ C 2 D .1

1xy ≥

8. a ,b 是正数,则

2,2

a b

ab

a b

++三个数的大小顺序是 ( )

A.22a b ab a b +≤+ 22a b ab

a b +≤

+

C.

22

ab a b

a b +≤+ D.22

ab a b

a b +≤

+ 9. 某产品的产量第一年的增长率为p ,第二年的增长率为q ,设这两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有

( )

A.2p q x +=

B.2p q x +< C.2p q x +≤ D.2

p q

x +≥ 10. 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是 ( )

A.4y x x

=+

B.4sin sin y x x =+ (0)x π<<

C.e 4e x x y -=+ D.

3log 4log 3x y x =+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把正确的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1. 函数y =的最大值为 .

12. 建造一个容积为18m 3

, 深为2m 的长方形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每m 2

的造价为200

元和150元,那么池的最低造价为 元.

13. 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1,则其内切圆半径的最大值是 .

14. 若x , y 为非零实数,代数式22228()15x y x y

y x y x

+-++的值恒为正,对吗?答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

程和演算步骤.

15. 已知:2222,(,0)x y a m n b a b +=+=>, 求mx +ny 的最大值.

16. 设a , b , c (0,),∈+∞且a +b +c =1,求证:111

(1)(1)(1)8.a b c ---≥

17. 已知正数a , b 满足a +b =1(1)求ab 的取值范围;(2)求1

ab ab

+的最小值.

18. 是否存在常数c ,使得不等式

2222x y x y

c x y x y x y x y

+≤≤+++++对任意正数x , y 恒

成立?试证明你的结论.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

1

2

12.3600 14.对

三、解答题

1516. 略 17. (1)10,4??

???

(2)174 18.存在,23c =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解析

基本初等函数 一.【要点精讲】 1.指数与对数运算 (1)根式的概念: ①定义:若一个数的n 次方等于),1(*∈>N n n a 且,则这个数称a 的n 次方根。即若 a x n =,则x 称a 的n 次方根)1*∈>N n n 且, 1)当n 为奇数时,n a 的次方根记作n a ; 2)当n 为偶数时,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而正数a 有两个n 次方根且互为相反数,记作 )0(>±a a n ②性质:1)a a n n =)(;2)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3)当n 为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 (2).幂的有关概念 ①规定:1)∈???=n a a a a n ( N * ;2))0(10≠=a a ; n 个 3)∈=-p a a p p (1 Q ,4)m a a a n m n m ,0(>=、∈n N * 且)1>n ②性质:1)r a a a a s r s r ,0(>=?+、∈s Q ) ; 2)r a a a s r s r ,0()(>=?、∈s Q ); 3)∈>>?=?r b a b a b a r r r ,0,0()( Q )。 (注)上述性质对r 、∈s R 均适用。 (3).对数的概念 ①定义:如果)1,0(≠>a a a 且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N a b =,那么数b 称以a 为底N 的 对数,记作,log b N a =其中a 称对数的底,N 称真数 1)以10为底的对数称常用对数,N 10log 记作N lg ; 2)以无理数)71828.2( =e e 为底的对数称自然对数,N e log ,记作N ln ; ②基本性质: 1)真数N 为正数(负数和零无对数);2)01log =a ;

高中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一.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 设a 、b 是两个正数,则 2 a b +称为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 2.几何平均数 a 、 b 的几何平均数 二基本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 若0a >,0b >,则a b +≥,即 2 a b +≥2.基本不等式适用的条件 一正:两个数都是正数 二定:若x y s +=(和为定值),则当x y =时,积xy 取得最大值2 4 s 若xy p =(积为定值),则当x y =时,和x y +取得最小值 三相等:必须有等号成立的条件 注:当题目中没有明显的定值时,要会凑定值 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1)()22 2,a b ab a b R +≥∈ (2)()22 ,2 a b ab a b R +≤∈ (3)()20,02a b ab a b +??≤>> ??? (4)()222,22a b a b a b R ++??≥∈ ??? . 三.跟踪训练 1.下列各函数中,最小值为2的是 ( ) A .1y x x =+ B .1sin sin y x x =+,(0,)2x π∈ C .2 y = D .1y x =+ 2.当02x π <<时,函数21cos 28sin ()sin 2x x f x x ++=的最小值是( )。

A. 1 B. 2 C. 4 D. 3.x >0,当x 取什么值,x +1x 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4.用20cm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应该怎样折? 5.一段长为30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花园,墙长18m,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6.设0,0x y >>且21x y +=,求11x y +的最小值是多少? 7.设矩形ABCD(AB>AD)的周长是24,把?ABC沿AC向?ADC折叠,AB折过去后交CD与点P,设AB=x ,求?ADP的面积最大值及相应x 的值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不等式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不等式 一、选择题 1.若a =20.5,b =log π3,c =log πsin 5 2π ,则( ).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b >c >a 2.设a ,b 是非零实数,且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a 2<b 2 B .ab 2<a 2b C . 21ab <b a 21 D . a b <b a 3.若对任意实数x ∈R ,不等式|x |≥a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 4.不等式x 3-x ≥0的解集为( ). A .(1,+∞) B .[1,+∞) C .[0,1)∪(1,+∞) D .[-1,0]∪[1,+∞) 5.已知f (x )在R 上是减函数,则满足f (11 -x )>f (1)的实数取值范围是( ). A .(-∞,1) B .(2,+∞) C .(-∞,1)∪(2,+∞) D .(1,2) 6.已知不等式f (x )=ax 2-x -c >0的解集为{x |-2<x <1},则函数y =f (-x )的图象为图中( ). A B C D 7.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 ??y x y x y x 2++- 则目标函数z =5x +y 的最大值是( ). A .2 B .3 C .4 D .5 8.设变量x ,y 满足?? ? ??5 --31+-3-+y x y x y x 设y =kx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1,3 4 ] B .[ 3 4 ,2] C .[ 2 1 ,2] D .[ 2 1 ,+∞) ≥0 ≤1 ≥1 ≥0 ≥1 ≤ 1 (第6题)

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题型(精编)

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题型(精编) 变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若a b >,则ac bc > B .若a b >,则22a b > C .若a c b c +<+,0c <,则a b > D >a b > 3. 若m =(2a -1)(a +2),n =(a +2)(a -3),则m ,n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例2、解下列不等式 (1)2230x x --≥ (2)2280x x -++> (3) 405x x ->- (4)405 x x -≥- (5)112x ≥ (6)已知R a ∈,解关于x 的不等式()()01<--x x a .

变、若不等式02<--b ax x 的解集为{} 32<

例5、 1. 积为定值 (1)函数1y x x =+ (x >0)的最小值是 . (2)设2a >,12 p a a =+-的最大值是 . (3)函数1y x x =+ (x <0)的最小值是 . (4) 变、 (1 )2y = 的最小值是 . (2) . 2. 和为定值 (1) ,y=x(4-x) 的最大值是 . (2), 的最大值是 . 例6、“1”的妙用 1. 2.已知正数,x y 满足21x y +=,则 y x 11+的最小值为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一专题复习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知识架构

第一讲 集合 ★知识梳理 一:集合的含义及其关系 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三个性质: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2.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 3.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属于 ∈ 不属于 ? 4.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 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复数集 符号 N *N 或+ N Z Q R C 表示 关系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相等 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所有元素 都相同 B A ?且A ?B ? B A = 子集 A 中任意一元素均为B 中的元素 B A ?或A B ? 真子集 A 中任意一元素均为 B 中的元素,且B 中至少有一元素不是A 的元素 A B 空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A ?φ,φ B (φ≠B )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两个集合的交集:A B = {}x x A x B ∈∈且; ②两个集合的并集: A B ={}x x A x B ∈∈或; ③设全集是U,集合A U ?,则U C A ={} x x U x A ∈?且 交 并 补 {|,}A B x x A x B =∈∈且 {|,}A B x x A x B =∈∈或 U C A ={}x x U x A ∈?且

★重、难点突破 重点:集合元素的特征、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集合的交、并、补三种运算。 难点:正确把握集合元素的特征、进行集合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准确进行集合 的交、并、补三种运算。 重难点: 1.集合的概念 掌握集合的概念的关键是把握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要特别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在解题过程中最易被忽视,因此要对结果进行检验; 2.集合的表示法 (1)列举法要注意元素的三个特性;(2)描述法要紧紧抓住代表元素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如{})(x f y x =、{})(x f y y =、{} )(),(x f y y x =等的差别,如果对集合中代表元素认识不清,将导致求解错误: 问题:已知集合221,1,9432x y x y M x N y ???? =+==+=????????? 则M N=( ) A. Φ;B. {})2,0(),0,3(;C. []3,3-;D. {}3,2 [错解]误以为集合M 表示椭圆14922=+y x ,集合N 表示直线12 3=+y x ,由于这直线过椭圆的两个顶点,于是错选B [正解] C ; 显然{} 33≤≤-=x x M ,R N =,故]3,3[-=N M (3)Venn 图是直观展示集合的很好方法,在解决集合间元素的有关问题和集合的运算时常用 Venn 图。 3.集合间的关系的几个重要结论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A ?φ (2)任何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 (3)子集、真子集都有传递性,即若B A ?,C B ?,则C A ? 4.集合的运算性质 (1)交集:①A B B A =;②A A A = ;③φφ= A ;④A B A ? ,B B A ? ⑤B A A B A ??= ;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高一数学必修5不等式

高一数学必修5不等式与不等关系总复习学案(教师版) 编写:邓军民 一,复习 1. 不等关系:参考教材73页的8个性质; 2. 一兀二次不等式ax 2bx - C ?0( a ?0)与相应的函数y = ax 2?bx ■ c(a . 0)、相 2 :::0 2.. .. -L a ax bx C :::0 ( a = 0 )恒成立:= . L - ::0 4. 一般地,直线y =kx ?b把平面分成两个区域(如图): y kx b表示直线上方的平面区域;y :::kx ?b表示直线下方的平面区域. 说明:(1) y _kx b表示直线及直线上方的平面区域; y乞kx ■ b表示直线及直线下方的平面区域. (2)对于不含边界的区域,要将边界画成虚线.

2 a ? 0 ax bx C 0 ( a = 0 )恒成立:= . 二:■ 0

5. 基本不等式: (1) .如果a, b 三R ,那么a 亠b 亠2 ab . (2). ab < a b (a . 0, b .0). 2 (当且仅当a =b 时取“ J') 2 . _ . =0的解为X 1 = 3, X 2 = 4 .根据y = X - 7x 12的图象,可 得原不等式X2 -7x ■ 12 - 0的解集是{ x | x ::: 3或X 4}. (2) 不等式两边同乘以 -1 ,原不等式可化为X 2 ? 2x - 3 _0 . 方程 X 2 ? 2x 「3 =0 的解为 X 1 = -3, X 2 =1 . 根据y =χ2 ? 2x -3的图象,可得原不等式-X 2 -2X ? 3 _0的解集是 { X |一 茫 X 乞 1.} 2 (3) 方程X -2x 1 =0有两个相同的解x 1 = X 2 =1. 根据y =χ2 -2x ' 1的图象,可得原不等式 X 2 -2x ,1 ::: 0的解集为". ⑷因为■■■: < 0 ,所以方程X 2 -2x 2=0无实数解,根据y =χ2 -2x ? 2的图象,可 得原不等式χ2 -2x 2 ::: 0的解集为?一. X 3 练习1. (1)解不等式 <0 ;(若改为 < 0呢?) X+7 X +7 2 X - 3 (2)解不等式 1 ; X +7 二.例题与练习 例1. 解下列不等式: 2 (1) X -7x 12 ■ 0 ; 2 2 (2) 「x 「2x 3_0 ; 2 (4) X -2x 2 ::: 0 . 解: (1)方程 x 2 -7x 12

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ab≤a+b 2(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2.能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及比较代数式的大小(重点、难点).3.熟练掌握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问题(重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1.重要不等式 如果a,b∈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 思考:如果a>0,b>0,用a,b分别代替不等式a2+b2≥2ab中的a,b,可得到怎样的不等式? [提示]a+b≥2ab. 2.基本不等式:ab≤a+b 2 (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a,b均为正实数; (2)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思考:不等式a2+b2≥2ab与ab≤a+b 2成立的条件相同吗?如果不同各是 什么? [提示]不同,a2+b2≥2ab成立的条件是a,b∈R;ab≤a+b 2成立的条件 是a,b均为正实数. 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1)设a>0,b>0,则a,b的算术平均数为a+b 2,几何平均数为 (2)基本不等式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思考:a+b 2≥ab与? ? ? ? ? a+b 2 2 ≥ab是等价的吗? [提示]不等价,前者条件是a>0,b>0,后者是a,b∈R. 4.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结论 (1)设x,y为正实数,若x+y=s(和s为定值),则当x=y=s 2时,积xy有最

小值为2xy . (2)设x ,y 为正实数,若xy =p (积p 为定值),则当x =y =p 时,和x +y 有最大值为(x +y )2 4. 5.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 (1)x ,y 必须是正数. (2)求积xy 的最大值时,应看和x +y 是否为定值;求和x +y 的最小值时,应看积xy 是否为定值. (3)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满足. 思考: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注意哪几个条件?若求和(积)的最值时,一般要确定哪个量为定值? [提示] 三个条件是:一正,二定,三相等.求和的最小值,要确定积为定值;求积的最大值,要确定和为定值. [基础自测] 1.思考辨析 (1)对任意a ,b ∈R ,a 2+b 2≥2ab ,a +b ≥2ab 均成立.( ) (2)对任意的a ,b ∈R ,若a 与b 的和为定值,则ab 有最大值.( ) (3)若xy =4,则x +y 的最小值为4.( ) (4)函数f (x )=x 2 +2 x 2+1 的最小值为22-1.( ) [答案] (1)× (2)√ (3)× (4)√ 2.设x ,y 满足x +y =40,且x ,y 都是正数,则x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400 [因为x ,y 都是正数, 且x +y =40,所以xy ≤? ???? x +y 22 =400,当且仅当x =y =20时取等号.] 3.把总长为16 m 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场地,则矩形场地的最大面积是________ m 2. 16 [设一边长为x m ,则另一边长可表示为(8-x )m ,则面积S =x (8-x )≤? ???? x +8-x 22 =16,当且仅当x =4时取等号,故当矩形的长与宽相等,都为4 m 时面积取到最大值16 m 2.]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专题复习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专题复习 一.集合基本概念及运算 1.集合{}1,2,3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 .5 B .6 C .7 D .8 2.已知{}{}1,2,3,2,4A B ==,定义{}|A B x x A x B -=∈?且,则A B -= A. {}1,2,3 B. {}2,4 C. {}1,3 D. {}2 3.已知集合{(,)|2},{(,)|4}M x y x y N x y x y =+==-=, 那么集合N M ?为 ( ) A. 3,1x y ==- B. {}(,)|31x y x y ==-或 C. (3,1)- D. {(3,1)}- 4.已知集合2{|2,}M y y x x ==-+∈R ,集合}{|2,02x N y y x ==≤≤,则 ()M N =R e( ) A .[]1,2 B .(]2,4 C .[)1,2 D .[)2,4 5.已知{}{}222,21x A y y x x B y y ==-++==-,则A B = _________。 6、已知R x ∈ ,集合{}{}11231322+--=+-=x ,x ,x B ,x ,x ,A 如果{}3A ?B =-,求x 的值和集合A?B . 7. 已知{}23,(5,)A x a x a B =≤≤+=+∞,若,A B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 8.已知集合,,且,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9.设U R =,集合{}2|320A x x x =++=,{} 2|(1)0B x x m x m =+++=; 若A B ?,求m 的值。 10.已知集合{}{}{}|28,|16,|A x x B x x C x x a =≤≤=<<=>,U R =. (I)求A B , U C A B ;(II)若A C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集合与函数基础测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1.函数y ==x 2-6x +10在区间(2,4)上是( ) A .递减函数 B .递增函数 C .先递减再递增 D .选递增再递减. 2.方程组20{=+=-y x y x 的解构成的集合是 ( ) A .)}1,1{( B .}1,1{ C .(1,1) D .}1{ 3.已知集合A ={a ,b ,c },下列可以作为集合A 的子集的是 ( ) A. a B. {a ,c } C. {a ,e } D.{a ,b ,c ,d } 4.下列图形中,表示N M ?的是 ( )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0{=? B. }0{?? C. }0{?? D. }0{∈? 6、设集合A ={x|x 参加自由泳的运动员},B ={x|x 参加蛙泳的运动员},对于“既参 加自由泳又参加蛙泳的运动员”用集合运算表示为 ( ) A.A∩B B.A ?B C.A ∪B D.A ?B 7.集合A={x Z k k x ∈=,2} ,B={Z k k x x ∈+=,12} ,C={Z k k x x ∈+=,14}又,,B b A a ∈∈则有( ) A.(a+b )∈ A B. (a+b) ∈B C.(a+b) ∈ C D. (a+b) ∈ A 、B 、C 任一个 8.函数f (x )=-x 2+2(a -1)x +2在(-∞,4)上是增函数,则a 的范围是( ) A .a ≥5 B .a ≥3 C .a ≤3 D .a ≤-5 9.满足条件{1,2,3}?≠M ?≠{1,2,3,4,5,6}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8 B. 7 C. 6 D. 5 10.全集U = {1 ,2 ,3 ,4 ,5 ,6 ,7 ,8 }, A= {3 ,4 ,5 }, B= {1 ,3 ,6 },那么集合 { 2 ,7 ,8}是 ( ) A. A B B. B A C. B C A C U U D. B C A C U U 11.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A .x y = B .x y = C .2x y = D .13+=x y 12. 如果集合A={x |ax 2+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是 ( ) A .0 B .0 或1 C .1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函数f (x )=2×2-3|x |的单调减区间是___________. 14.函数y =1 1+x 的单调区间为___________. 15.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成}1,,{a b a ,又可表示成}0,,{2b a a +,则=+20042003b a . 16.已知集合}33|{≤≤-=x x U ,}11|{<<-=x x M ,}20|{<<=x x N C U 那么集合 M N A M N B N M C M N D

高中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不等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人教A版)中第三章第四节。本节课主要研究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代数证明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基本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比较广泛。本节课通过从生活与几何背景中得到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与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体现新课标“数学有用”的理念。同时,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也是数列研究的基本问题。通过对本节的研究,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对不等关系的一般性质和不等式的求解证明有了一定的理解,为基本不等式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授课班级为高一(1)班,我班学生整体基础知识一般、部分学生思维较活跃,能够较好的掌握教材上的内容,但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设计思想: 本课为新授课,积极践行新课程“数学有用”理念,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中体现数学思想和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师生共同探究基本不等式; (2)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及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3) 会简单运用基本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基本不等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尝试、分析、类比的方法导出基本不等式,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逻辑推理能力,并通过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丰富学生数形结合的想象力; (2) 通过具体的现实问题提出、分析与解决,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重点: (1)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并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2)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基本不等式的运用。 重、难点解决的方法策略: 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图形到抽象代数的教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专题:奇偶性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专题:奇偶性 第一部分:常见的奇函数和偶函数 常见奇函数: 第一种:n x x f =)((n 为奇数)例:x x f =)(;x x x f 1)(1==-;3)(x x f =;331)(x x x f ==-。第二种:n x x f =)((n 为奇数)例:331 )(x x x f ==;5 1 5)(x x x f ==。第三种:) sin()(x A x f ?=例:)2sin()(x x f =;)sin()(x x f --=;x x f sin 21)(= 。第四种:) tan()(x A x f ?=例:x x f tan )(=;)2 1tan(2)(x x f - -=;x x f tan 3)(=。常见偶函数: 第一种:n x x f =)((n 为偶数)例:2)(x x f =;221)(x x x f ==-;4)(x x f =;4 41)(x x x f ==-。第二种:c x f =)((c 为常数) 例:2)(=x f ;2 1)(-=x f 。第三种:)cos()(x A x f ?=例:)cos(3)(x x f -=;)2cos(2 1)(x x f =;)cos()(x x f -=。第四种:|)(|)(x g x f =()(x g 为奇函数或者偶函数)例:|)sin(2|)(x x f -=;||)(4 x x f =;|tan |)(x x f =;|)21cos(|)(x x f -=。两种特殊的奇偶函数: 第一种:)()()()(x f x g x g x f ?-+=是偶函数 例:x x e e x f -+=)(,假设:)()()()()()(x f x g x g x f e x g e x g x x ?-+=?=-?=-是偶函数。 第二种:)()()()(x f x g x g x f ?--=是奇函数例:x x x f 313)(-=,假设:)()()()(313)(3)(x f x g x g x f x g x g x x x ?--=?==-?=-是奇函数。)2ln()2ln(22ln )(x x x x x f --+=-+=,假设:)2ln()(x x g +=)()()()2ln()(x g x g x f x x g --=?-=-?

高中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三章不等式3.3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描述:例题:高中数学必修5(人教A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不等式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一、学习任务 1. 能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集合意义,能用平面区 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 能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二、知识清单 平面区域的表示 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 三、知识讲解 1.平面区域的表示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已知直线 :,它把坐标平面分为两部分,每个部分叫做开半平面,开半平面 与 的并集叫做闭半平面.以不等式解 为坐标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叫做不等式表示的 区域或不等式的图象. 对于直线 : 同一侧的所有点 ,代数式 的符号相同,所 以只需在直线某一侧任取一点 代入 ,由 符号即可判断 出 (或)表示的是直线哪一侧的点集.直线 叫做这 两个区域的边界(boundary).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区域的确定方法:①直线定界②由几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所表示的 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l Ax +By +C =0l (x ,y )l Ax +By +C =0(x ,y )Ax +By +C (,)x 0y 0Ax +By +C A +B +C x 0y 0A +B +C >0x 0y 0<0Ax +By +C =0画出下列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1) ;(2). 解:(1)① 画出直线 ,因为这条直线上的点不满足 ,所以画 成虚线. ② 取原点 ,代入 ,所以原点在不等式 所表示的平 面区域内,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如图. 3x +2y +6>0y ?3x 3x +2y +6=03x +2y +6>0(0,0)3x +2y +6=6>03x +2y +6>0

高一数学必修一《零点》专题复习

高一数学必修一《零点》专题复习 1、方程062=-+x x 的实数解的个数有_______个. 2. 函数()2ln f x x x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 A.()1,2 B.()2,3 C. ()3,4 D.(),e + 3. 可以看出函数至少有 个零点6.设方程 x x lg 2=-的两个根为21,x x ,则 ( ) A. 021x x D. 1021<”,“=”或“<”). 8、若方程3log 3=+x x 的解所在的区间是(), 1k k +,则整数k = 9.已知函数21(0)()(1)(0) x x f x f x x -?-≤=?->?,若方程()f x x a =+有且只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 .[0,1] C .(,1)-∞ D .[1,)+∞ 10、若函数()y f x =在定义域内单调,且用二分法探究知道()f x 在定义域内的零点同时在(0,8),(0,4),(0,2),(0,1)内,那么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函数()f x 在区间1 (0,)2 内有零点 B .函数()f x 在区间[)1,8上无零点 C .函数()f x 在区间1(0,)2或1(,1)2 内有零点 D .函数()f x 可能在区间(0,1)上有多个零点 11.关于x 的方程27+=x x 的解所在的区间是( ) A.0(,1) B.(1, 2) C.(2, 3) D.(3, 4) 12. R 若一元二次方程2350x x a -+=的一根大于2-且小于0,另一根大于1而小于3,则实数a 取值范围 ( ) A .()12,0- B .15,14??-∞ ?? ? C .15,14??+∞ ??? D .1,22?? ??? 13.若关于x 的方程35+=a x 有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4. 若关于x 的方程210x ax -+=在1(,3)2x ∈上有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5、函数()ln |1|3f x x x =--+的零点个数为 16.已知函数2()(1)43f x a x ax =++-.当0a >时,若方程()0f x =有一根大于1,一根小于1,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7.二次函数2()(0)f x ax bx a =+≠,满足(1)f x +为偶函数,且方程()f x x =有相等实根。(1)求()f x 的解析式; (2)求()f x 在[],1m m +上的最大值。 18.设关于x 的函数=)(x f ∈--+b b x x (241 R ), (1)若函数有零点,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2)当函数有零点时,讨论零点的个数,并求出函数的零点.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知识总结 必修一 一、集合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 {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 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 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 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 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 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二、函数 1、函数定义域、值域求法综合 2.、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3、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 4、反函数的几种题型及方法 5、二次函数根的问题——一题多解 &指数函数y=a^x a^a*a^b=a^a+b(a>0,a、b属于Q) (a^a)^b=a^ab(a>0,a、b属于Q) (ab)^a=a^a*b^a(a>0,a、b属于Q)

最新高一数学必修5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

高一数学必修5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精品文档 高一数学必修5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是高一数学必修5非常重要的概念,有哪些知识点需要了解?下面学习 啦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一数学必修5不等式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数学必修5不等式知识点不等式(inequality) 用不等号将两个解析式连结起来所成的式子。例如2x+2y?2xy,sinx?1, ex>0 ,2xx是超越不等式。 通常不等式中的数是实数,字母也代表实数,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F(x,y,……,z)?G(x,y,……,z )(其中不等号也可以为中某一个),两边的解析式的公共定义域称为不等式的定义域,不等式既可以表达一个命题,也可以表示一个问题。 不等式的最基本性质有:?如果x>y,那么yy;?如果x>y,y>z;那么x>z;?如果x>y,而z为任意实数,那么x+z>y+z;? 如果x>y,z>0,那么xz>yz;?如果x>y,z 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可以论证大量的初等不等式,其中比较有名的有: 柯西不等式:对于2n个任意实数x1,x2,…,xn和y1,y2,…,yn,恒有 (x1y1+x2y2+…+xnyn)2?(x12+x22+…+xn2)(y12+y22+…+yn2)。 排序不等式:对于两组有序的实数x1?x2?…?xn,y1?y2?…?yn,设yi1, yi2,…,yin是后一组的任意一个 1 / 7 精品文档

排列,记S=x1yn+x2yn-1+…+xny1,M=x1yi1+x2yi2+…+xnyin, L=x1y1+x2y2+…+xnyn,那么恒有S?M?L。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可以推出解不等式可遵循的一些同解原理。主要的有:?不等式F(x)F(x)同解。?如果不等式F(x) 0与不等式同解;不等式F(x)G(x) 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 ―?‖―?‖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 在一个式子中的数的关系,不全是等号,含不等符号的式子,那它就是一个不等式. 如:甲大于乙(甲>乙),就是一个不等式.不等式不一定只有「>」,「0,即A>B.又同理可证:A>C,A>D.所以,A最大. 不等式是不包括等号在内的式子比如:(不等号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只要用这些号放在式子里就是不等式咯.. 1.符号: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确定解集: 比两个值都大,就比大的还大; 比两个值都小,就比小的还小; 比大的大,比小的小,无解; 比小的大,比大的小,有解在中间。 2 / 7 精品文档 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可以类推。 .另外,也可以在数轴上确定解集: 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总结 一、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a b b a (2)传递性:c a c b b a >?>>, (3)加法法则:c b c a b a +>+?>; d b c a d c b a +>+?>>, (4)乘法法则: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 bd ac d c b a >?>>>>0,0 (5)倒数法则:b a a b b a 110,> (6)乘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7)开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02>++c bx ax 和)0(02≠<++a c bx ax 及其解法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注意:一般常用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顺口溜:在二次项系数为正的前提下:大于型取两边,小于型取中间

三、均值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如果a,b 是正数,那么 ).""(2 号时取当且仅当==≥+b a ab b a 2、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3、平均不等式: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a 、b 为正数),即 2 112a b a b ++(当a = b 时取等) 四、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x 是指数轴上点x 到原点的距离;12||x x -是指数轴上12,x x 两点间的距离 2、则不等式:如果,0>a a x a x a x -<><=>>或|| a x a x a x -≤≥<=>≥或|| a x a a x <<-<=><|| a x a a x ≤≤-<=>≤|| 3.当0c >时, ||ax b c ax b c +>?+>或ax b c +<-, ||ax b c c ax b c +?∈,||ax b c x φ+?-<<,|| (0)x a a x a >>?>或x a <-. (2)定义法:零点分段法;(3)平方法:不等式两边都是非负时,两边同时平方. 五、其他常见不等式形式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基本性质专题习题

高考复习专题:函数的基本性质专题复习 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无论什么函数,优先考虑定义域 1偶次根式的被开方式非负;分母不为0;零指数幂底数不为零; 对数真数大于0且底数大于0不等于1;tanx 定义域? ?? ? ??∈+≠ Z k k x x ,2ππ 2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定义域是x 的范围,f 的作用范围不变 1.y=x x x -+||)1(02.y=2 3 2 53 1x x -+- 3.y= x x x x -+-||2 32 4.y x x = --15 1 1 5. (21)log x y -= 6. ) 3lg(-=x y 7. x x y 2= 8. 2lg 2 1x y = 9. 02 )45() 34lg()(-++=x x x x f 训练: 1、函数y= )34(log 25.0x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2、f(x)的定义域是[-1,1],则f(x+1)的定义域是 3、若函数f(x)的定义域是[-1,1],则函数)(log 2 1x f 的定义域是 () A .]2,21[ B .]2,0( C .),2[+∞ D .]2 1 ,0( 4、已知2()f x 的定义域为[1,1]-,则)(x f 的定义域为 , (2)x f 的定义域为 5、已知函数y f x =+()1定义域是[]-23,,则y f x =-()21的定义域是() A.[]05 2 , B.[]-14, C.[]-55, D.[]-37,

6、函数12 1)(-+ += x x x f 的定义域是 .(用区间表示). 7、已知函数 1 )(2+=x x f 的定义域是 } 2,1,0,1{-,则值域 为 . 8、函数 ) (x f y =的定义域是[1,2],则 ) 1(+=x f y 的定义域 是 . 9、下列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不同的是() (A )15)(+=x x f (B )1)(2+=x x f (C )x x f 1)(=(D ) x x f =)( 10、已知函数)(x f y =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A)[-2,0](B)]5,1[]0,2[I - (C)[1,5](D)]5,1[]0,2[Y - 11、若函数y=lg(4-a ·2x)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 B .(0,2) C .(-∞,2) D .(-∞,0) 12、为何值时,函数347 2+++= kx kx kx y 的定义域为 R . 一次函数法 1. 已知函数()23 {|15}f x x x x N x =-∈∈≤≤,则函数的值域为 二次函数法(配方法) 2. 求下列函数值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