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2012)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

人教版(2012)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

人教版(2012)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
人教版(2012)历史与社会七(下)复习提纲

人教版(2012)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

【辽阔的疆域】

1、中国的位置:中国位于大陆部,东部濒临洋,西南临近洋,

和深入内陆。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中国南部(填省级行政区简称)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国少部分属于(温度带),大部分属于(温度带)中国没有(温度带)。

2、中国的面积:中国陆地面积约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洲面积相等,世界上国土面积前三位的国家是 .

3、请在P3图5-2中国的疆域图上分别找出以下中国的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印度、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自北向南)

4、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南至北到西达东抵

5、我国自北向南的四大海,我国第一大岛是,第二大岛是。我国海岸线长千米,北起河口(辽宁省)南至河口(广西壮族自治区)。

6、我中地理位置的特点:和英国蒙古不同,我国是一个的国家,意义有:

。【行政区划】

1、行政区划的原因:

2、全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必要时还可以设立。

3、目前中国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我国特别行政区实行“”政策。

4、在空白地图上完成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众多的人口】(结合书第9页民族分布图)

1、我国人口的概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国家,中国人口已达亿,约占世界人口的 %。平均每平方米住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安度的倍。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我国人口分布以—为线,东西。

3、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是(省级行政单位)

【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国民族的概况:中国由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个,约占总人口的8.5 %,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颁布在于

边疆地区。其中省的少数民族最多。

第二课山川秀美【复杂多样的地形】

1、我国地形的特点:、、。

在P11图5-13《中国的地形》图上找出:1、四大高原2、四大盆地3、三大平原 4、三大丘陵、5主要山脉。并思考各种地形区有何特征。

我国各种地形中,所占面积最小,所占面积最大,一般把、、连同比较

2、我国的地势的特点:

影响A、对气候

B、对河流

C、对水资源

【季风的影响】

我国气候的特点:、。

2、在P14图5-18《中国的气候类型》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五种气候

3、受季风的影响不同,在我国可以分为区和区,分界线是

4、季风的特点:1、 2、

5、季风的影响:积极影响

【母亲河】

1、我国降水的特点:东多西少

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分南北】

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要素:

3、南北方的分界线:

4、南、北方人差异的原因:与南北方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中因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季。

5、冬季南北方气温差异:南方气温高,北方气温低,南北温差较。

第三课在域差异显著

1、西部地区的独特优势与西部大开发:

A、西部独特优势: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

的历史文化都是西部经济腾飞的有利条件。

B、西部大开发:通过西部大开发,将西部的为转化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交流与互补】

1、交流与互补的目的:以达到、、的目的。

2、交流与互补的实例(4个)

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

1、读图分析台湾岛的地理位置特征:台湾岛西望峡,北濒,东临,南濒。这对我国东南沿海的国防安全的重。

2、台湾省包括:、、、等众多小岛。

3、意义:台湾岛处于大陆和洋的连接地带,我国联系太平洋各国海上交通的枢纽。

5、台湾岛的和占总面积的2/3。3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0多座。

①读图分析台湾岛地形的特点:

②台湾山脉呈走向,最高的山脉是。

6、台湾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的原因: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

7、.读台湾岛的主要农作物和矿产资源图,分析回答台湾岛的主要物产:水稻、甘蔗、香蕉、菠萝、茶叶等。

8、台湾岛的人口、大城市和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著名的海港,开发历史悠久。

请写出台湾之最:最大的湖:最高的山脉:

最长的溪:降水最多的地方: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北方地区

【红松之乡】

1. 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林区,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

2.读P37图6-3小兴安岭的地形和图6-4伊春的气温与降水,分析得出:小兴安岭山脉海拔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属于气候,夏季,冬季,非常适合红松的生长。

3.由于人们对森林长期和对林下的和进行毁灭性的挖掘,导致小兴安岭急剧减少,对林区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4.为了保护森林环境,国家采取了许多新举措,寻找新的生产方式,如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5.如今,小兴安岭正处于的过程,实现了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东起山脉,西到,北抵,南连,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地跨陕、、、四省区。

2.黄土高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其地表特征。

3.黄土高原属气候,冬季,夏季。黄土土质,便于开垦,使这里很早就成为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

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因素有:

其人为原因是:。5.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黄土高原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民歌、民间舞蹈、民居以及服装饰品、饮食习惯等各方面的文化形式,都深深地烙上了黄土地的印记。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1.我们国家的首都,位于的北部,东临,南对,西靠,北依,进可攻退可守,军事位置仍为重要。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2.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机关所在地。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被称为。这里也是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的重要场所。

3.天安门及其广场,位于北京市的中心位置。这里分布着、

等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的建筑,反映了北京、中心内涵。

4.数千年来,不同民族文化的整合、的熏陶以及百年来的碰撞,孕育了北京成熟、、的文化氛围。在迈向的进程中,的渗入,更增强了北京作为之都的魅力。

5.要想真正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就要走进与,这里是极具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所,展现了北京人、的日常生活。第二课南方地区

【水乡孕育的城镇】

1.太湖流域位于的南缘、三面濒江临海,其地形以为主。

2.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水乡,这里有闻名于世的和。由于优越的灌溉条件和,使这里成为我国农业的高产地区,被称为“”之乡。

3.水是水乡城镇的特色,为了洗涤、取水及出行的便利,人们往往。利用木桩支架把阁楼建在河岸上,楼的一侧伸出水面,楼下有石筑的码头,石级直抵水边。如今,具有这种特色的民居,还完整地保留在、、等水乡古镇里,吸引起四方游人。

4.水乡古镇发展现状:不断提高。

【富庶的四川盆地】

1.四川盆地位于中国、地处上游,四周被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是我国著名的盆地。

2.四川盆地地处带,四周被高原、山脉环抱,东面是,南面是高原的大娄山,西面是山脉,背面是、山脉。特别是北面山脉的阻挡,大大削弱了冬季和的入侵,使得夏季热量不易扩散,因而具有、、的气候特点。

3.四川盆地虽日照不足,但,,,,使得这里全年适宜耕种,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4.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和产区,肉猪和产量也很高。

5.四川盆地内的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人们安居乐业,生活比较富足。这些均利益于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该项水利工程是秦国的父子主持修建的,以其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形式,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6.丰沛的降水、众多的河流,为四川盆地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地下埋藏着多种储量丰富的矿藏,、等矿产资源居中国之冠;位于盆地西南部的自贡,是我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素有“”之誉。

7.四川盆地也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分地西缘山地是中国动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区。、、等,都生活在这里。

8.四川盆地还形成了既兼容南北,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是其典型代表。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

1.珠江三角洲位于省东南部、下游,毗邻地区,三地陆路相通、水路相连,与地区隔海相望。凭借地理位置的优越,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的前沿阵地。

2.珠江三角洲,,,农作物全年都能生长。这里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和。如今,珠江三角洲已建设成为农业基地,农产品除了满足本地居民消费外,还大量销外地区。

3.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为吸引外来资金尤其是的资金提供了有利条件。港澳商人拥有、、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他们利用珠江三角洲、、及的优惠政策,在珠江三角洲投资办厂,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4.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和、电子及等,主要通过出口到、、、和非洲等地。这里还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被誉为“”。

5.目前,珠江三角洲正在改变发展模式,努力从“”转型到“”,并充分利用港澳的服务业和对外联系优势,优势互补,与港澳紧密合作,共同发展。【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1.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重要的和世界著名的。

2.上海地处东海之滨,以富庶的为依托。这里地势,河湖,气候,与相连成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3.浦东的兴起

1978年以来,特别是1990年国家实施战略后,上海被推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浦东的和是上海经济增长点,集中体现了上海的竞争力。进入新世纪后,上海进行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优先发展,进一步增强。

4.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表现(举例说明)

(1)金融业:有70多家外资银行和60多家外资代表处落户金融贸易区

(2)高科技产业:高科技园区成为蜚声世界的科技创新基地。

(3)先进制造业: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已成为世界第八大汽车集团。

(4)航运业: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居第一,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最多,最广的港口。

5.上海成国中国经济中心的原因:

(1)优越的自然条件;(2)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3)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4)雄厚的工业基础;(5)优惠的政策条件。

第三课西北地区

【丝路明珠】

1.新疆位于我国内陆,远离海洋。境内高山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气候为气候,降水,蒸发强烈。新缰沙漠连绵,只在和部分地区,分布着星星点点的。

2.2000多年前,中原地区与相互往来,人们在沙漠和戈壁上开通了“”。

3.为了让有限的水灌溉更多的土地,新疆人民在2000多年前就创造出一种被誉为“地下运河”的灌溉设施——,对新疆的绿洲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4.新疆夏季,光照,昼夜,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在绿洲,人们以种植庄稼和栽培果木为生,生产的农作物不仅自给自足,还大量外销。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和水果有。

【草原风情】

1.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气候区,有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基地。

2.内蒙古自治区地形以为主,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降水由东南到西北逐渐,与此相对应,牧草生长也逐渐稀疏。

3.内蒙古草原的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游牧生活)。不仅衣、食、住、行与牧业生产关系密切,而且音乐、舞蹈、体育、诗歌也与草原文化相关。住:;衣:;食:白食(奶食)、红食(肉食)、茶食(奶茶);行:;

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娱乐活动。

4.如今,草原上牧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生活方式也开始由向定居转变。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1.乌鲁木齐地处大陆腹地,是自治区首府,是新疆、和文化中心。

2.乌鲁木齐位于新疆中部,地处北麓、南缘,自古就有“”的称谓,是连接天山南北、沟通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

3.乌鲁木齐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我国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贸往来以及的窗口。

4.新亚欧大陆桥东起,西至荷兰。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新疆大宗货物运输到西欧的路线,使乌鲁木齐在中国西部乃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5.乌鲁木齐交通便捷,具有完备的、和立体交通网,形成了、

的交通网络。

6.乌鲁木齐不仅是新疆最大的,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成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城市。

7.乌鲁木齐是一个的城市,主要有汉族、、、等。是乌鲁木齐团结、开放与繁荣的象征,它重现了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堪称是一座集色彩、声音、气味于一体的博物馆。

第四课青藏地区

【海拔最高的牧区】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高原(“世界屋脊”),主要包括和。这里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

2.青藏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牧区的原因

(1)青藏地区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草场广布;(2)青藏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特点是高和寒;(3)青藏地区海拔高,大阳光强烈,牧草营养成分含量高。

3.牧民的生产生活

(1)特色是青藏牧区的支柱产业,主要畜种有(被称为“高原之舟”)、和,它们能适应、、低气压等特殊的高原环境。

(2)牧民们的饮食以为主,、和奶酪是牧民们必备食品,这些食品营养价值高、热量多,能抵御、的环境。牧民们身穿,骑在马背上,住在里,一直延续着“”的传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4. 东起西宁,西至拉萨,随着它的开通,在铁路沿线附近陆续开办了许多畜牧

产品加工点,经过加工的产品将通过走向全国各地。

【高原圣城——拉萨】

1. 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西藏东南部,支流拉萨河北岸,是世界上的城市之一。

2.因为地势高、空气稀薄,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故拉萨有“”之称。

3.佛教传入西藏演化为,并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在拉萨街头,

会感受到浓浓的氛围。颇具藏族传统风格的建筑和街道,络绎不绝的身着传统服装的,以及那几乎不离手的和,这些都表明,宗教是拉萨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是拉萨的标志性建筑,珍藏有大量文物和佛教经典。位于拉萨老城区

的中心,始建于7世纪的吐蕃王朝鼎盛时期,在藏传佛教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5.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拉萨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铁路的开

通,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藏投资创业,藏族同胞的日子越过越好。

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

1.开展社会调查的四个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2.调查家乡的提纲:

3.社会调查的方法:文献调查法、实地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堂规则的演变

规则“源”自于历史与生活,也因历史与生活而“变”——规则的演变

1、规则的形式有哪些?

(1)以文字形式存在的规则,如校规、社区公约、法律等;

(2)以的方式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如清明节扫墓,年三十吃团圆饭

2、规则的意义: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

3、与我们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举例:(一天遇到规则)

出行上学: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骑车带人,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在校学习: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购物:自觉遵守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秩序,购物要排队。

参观游览:自觉维持公共秩序,参观游玩要排队;注意自觉保护公共场馆设施,不得乱写乱画、乱扔杂物,不得践踏草坪、毁坏花草树木等。

4、交通规则、体育竞技规则、法律,这些规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具有公正性、公平性、强制性,人人都必须遵守。规则需要有人来履行监督的职责,违规要受到处罚。

5、问题与规则的关系:【有规不遵】有的问题源于没有依法严格管理。【规则老化】有的问题源于规则不完善,陈旧。【无规可循】有的问题源于无规则可遵循。

6、规则之“变”(重点)

①规则“”的变化,如废止《农业税条例》

②规则“”的变化,如网络法规,《宠物法》、《动物遗弃法案》等。

③规则的不断调整、,如从“跳石”到“人行横道线”,从“禁放”到“限放”烟花爆竹规定。

第二课:传媒的行程

1、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有的交往过程,都可视为的过程。文化传播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是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基本途径有商贸旅游、人口迁徙、文化教育等。

2、文化传播都需要一定的手段或载体作为媒介,这就是传媒或媒体。传媒的发展,大体3体开始,传媒才真正面向大众,即大众传媒。无论经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

古代传媒: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

大众传媒:等。

4.文化传播的手段(媒介)和文化传播方式的比较:

如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就是媒体;而文化传播方式是对媒介的运用,例如看书、上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阅读报纸、利用电视、互联网发布新闻,利用手机发短信等均属于文化传播方式。

6.互联网能否取代其他传媒?

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优点,各种传媒各有自己的受众,不会相互取代,它们共同筑起影响巨大的传媒世界。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7.大众传媒特性(功能)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最基本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监督功能;娱乐功能

8.大众传媒影响:

改变着人们的、、。

13、现代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有利:网络是学习的工具,可以开阔青少年的眼界,增长知识,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网络可以是娱乐工具,娱乐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长的需要,有利于青少年学习社会。

不利:大众传媒中的信息来源复杂,如果不加选择,过量接受,可能会导致“信息污染综合症”;虚假的不良的广告信息也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大众传媒中还有一些暴力、色情等内容,会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思想等。如果长时间的泡在网上,会影响他们的休息和身体健康,还可能使他们感到孤独感,颓废感、困惑感,亲情得不到满足,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第三课生活的的故事

1、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找找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改变,也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3、这两幅图反映了两位老太太在花钱方式上有什么不同?P88

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不同。过去:量入为出;现在:寅吃卯粮

4、什么是代际差异?什么是“代沟”?P89

代际差异原因:表现:

又如:生育观念、审美观、兴趣爱好〃〃〃〃〃〃〃

代沟:

5、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代沟”的呢?

生活经验的不同,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时代的印记,这是社会进步的发展的产物。

6、阅读书本的资料,关于摇滚音乐的家庭讨论,完成题目。P90

在你看来,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都喜欢不同形式的流行乐?

因为流行音乐往往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心声。

为什么有些流行作品流行一阵就消失了?

当流行音乐所反映的生活状况不复存在了;反应的精神追求已经不被大众认可了。

7、如何把握生活的变化:(解决代沟的方法)P91

生活总在不停地变化,代际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一脉相通的继承和坚守。

主动沟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历史的教训值得汲取;历史的经验值得珍惜。

8、思考历史的作用。P91男老师对话框

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

1、我们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感受区域的历史变化的?

人口的迁移、环境的变迁、交通的发展

2、要了解区域变化我们必须借助资料,其包括: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来自自己实践、经历或直接观察所获得的资料——更可靠

第二手资料: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转述得来的资料

3、在了解了区域的变化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评价)这种变化呢?

事实——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人们对事物的真实看法

4、让我们说说周边区域的变化?

标题:环境变化谱新篇

(1)、资料来源: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实地考察

(2)、环境状况变化:五年前,河道成了垃圾场,夏天臭气熏天、蚊蝇滋生。现在,这里已经呈现出风景优美的景象。

对此,你的评价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环境问题,会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了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知识点

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

一、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1、史前时代:人类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岁月,曾生活了逾百万年,被称为史前时代。史前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与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

2、我国古人类遗址:元谋人(约170万年前);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山顶洞人(约3万年前)

说明:1、共同点:用打制石器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

2、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3、有了火,人类受寒冷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大大降低,活动范围逐步扩大。人类可以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二、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相比,进步之处:磨制石器平整光滑,刃部锋利,反复研磨,可多次使用,磨制石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农业村落:

最早的农业村落:西亚地区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对比:

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

一、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1、四大文明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之处:①在大江大河的下游沿岸;②处于中纬度带

原因:(1) 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2)地势平坦,土地肥沃;(3)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生长

2

二、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

1、 爱琴文明: 和 合称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 文明的开端。

2、 中美洲文明(中美洲指墨西哥南部到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中部地区):最早的文明是 文明。之后,中美洲相继存在了多个独具特色的文明,最杰出的是 文明。

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

一、中华文明的曙光

早期农业:北方粟作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文字萌芽:发现刻划符号的陶器(中国文字的雏形) 阶级分化:蛋壳黑陶杯(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美之制作)、玉棕等 早期城市:平粮台古城

: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文字的雏形、阶级的分化、城市的出现和原始宗教的产生都是文明起源的标志。龙的信仰则突出了中华文明的特点。 二、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1、 什么是传说?人类的历史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古史传说中所描述的远古时

代被称为传说。 2、 炎帝、黄帝的传说: 炎帝(神农氏):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黄帝(轩辕氏):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造衣裳,教人们打井,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3、 绳纹,蚕纹陶器证明当时人们已懂得纺织、养蚕。

船型彩陶壶证明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 陶埙、骨笛证实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原始音乐。

4、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何意义?

两者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史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无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发展与沿革。 5、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黄帝、炎帝等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6、尧——————舜——————禹——————启

7、距今400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新时器时代大体结束,中华文明正式开始。

禅让制 禅让制 世袭制

中华文

明的曙

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一、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

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二、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

资料的表现形式:文献资料

实物资料

历史资料

口述资料

资料价值的不同:第一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请你选一选(在下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其字 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2分,共22分)——相信你一定能选对! 1、在校运会上,小明打破了初中男子100米的校运会记录,在一片赞许声中,小明登上了领奖台,此时,小明的心里格外激动,这是因为:() ①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②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③他的成绩得到了他人的肯定④他缺乏自制力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这句古诗告诫我们:() ①做人不可有耻辱感②不知羞耻,就永远不会有自尊 ③知耻就会失去自尊④不知耻是可耻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下列事例不是依赖的是() A、13岁的纤纤过着衣来伸口,饭来张口 B、娟子每天早上都得父母叫她起床上学,否则她就会迟到 C、蒙蒙遇到事情不能自己拿主意,人云亦云 D、小明在决定自己重大事情时要征求父母的意见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名言反映了()

①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②一个人的高风亮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③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 ④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清朝有位官员叫叶存仁,有一次一位手下趁夜色给他送礼,他严词相拒,并写下了“不畏人知畏天知”的千古警句,这表明:() A、自尊的人不需要去管别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 B、自我承认往往比他人和社会承认更重要 C、自尊的人不会做有损自己名誉、人格的事 D、收礼被人知道后,有损自己的自尊 6、“我知道自己的实力,我知道自己肯定能进前三名,现在我跃进了13秒,证明了黄皮肤的中国人同样能够跑好短距离项目,我会告诉全世界:亚洲有我,中国有我”奥运冠军刘翔夺冠后激动地说,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A、强烈的自尊 B、坚定的自信 C、顽强的意志 D、平稳的心态 7、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是:() A、长处 B、成绩 C、实力 D、自尊 8、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先生的这句话要求我们() A、依赖自尊 B、自立自强 C、自尊自信 D、自怜自爱 9、所有自强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678[0 A、都有不平凡的个人经历 B、家庭都不是很幸福 C、为了人生的目标执著追求 D、每个人的成长都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10、自强的航标,关键和捷径分别是:()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众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西和中西部,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地形各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至呈三级阶梯。

综合因素。 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 1、台湾的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东海海域,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边 是太平洋。主体是台湾岛,此外有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构成 2、台湾的位置重要性:从海上交通的角度:台湾位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咽喉, 东亚通往东南亚、亚洲通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交通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3、台湾之最:台湾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台湾最高的山:玉山 台湾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台湾最大的湖泊(旅游景点):日月潭4、台湾的气候: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 带季风气候。台湾的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夏季风的影响以及地形的影响)5、台湾的地形特征:台湾山地多,平原少。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 只有西部沿海有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和盆地。(浙江省地形也是以山地和丘陵

为主) 6、受地形的影响:漂流短小,落差大,水能丰富;自东向西流。(不修建东西方 的铁路:地形影响) 7、矿产分布:台湾山脉西部多产铁、石油,北部火山区有丰富的硫磺矿,东侧 有铜、铁。 8、工业和人口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西区(西部开发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土 地肥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9、主要城市:台北: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高雄: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第二大城市,其临海工业区是 台湾最大的工业区。 新竹: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摇篮(硅谷) 台南:记载台湾开拓建设的历史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教版七下历史与社会期中简答题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七下历史与社会期中简答题整理 分析我国海陆疆域特点及优势。 答: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 东临海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优良港湾有利与各国来往及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可通过陆上交通与各国来往。疆域辽阔给生存发展提供了空间,蕴含丰富自然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 答: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影响:1、海洋湿润气候深入内陆,东部气候湿润。 2、多数河流自西向东,便于东西经济交通联系。 3、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观察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判 断哪幅为南方地区并说出判断理由。 答:B。图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 少雨,1月均温摄氏度以上,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东西部应各自发挥哪些优势实现交流和互补? 答:东部:给西部提供资金、人才、技术、教育、信息。 西部:发挥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方面的优势,将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 “中国最美景观集中处”位于川滇藏交界处,即(横断山脉)。该区域显著特点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请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分析旱涝灾害的频发。 答:自然:夏季风不稳定。 人文:乱砍滥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 分析海南岛地势特点。 答: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外流,因此为中间高,四周低。 以平原、丘陵为主。 乱砍滥伐、围湖造田给长江下游河段带来的影 响主要有什么? 答: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堵塞,洪涝灾害。 图中A河段有何水文特征?从地势对河流的影响角度,说明形成此特征的原因。 答: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A处位于地势第一、第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2.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2>隋朝统一的意义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A卷(20200411032620).pdf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共25题;共25分) 1. (1分)(2019·泰安模拟) 青春期,是我们生命旅途中一道独特的风景,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下面同 学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 脸上长出青春痘,平时注意清洁面部,不用手挤压,从家中找点消炎药服用。 B . 顺其自然,以乐观的心态来迎接青春期的变化。 C . 多交好友,和朋友共同分享生活的快乐,共同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 D . 有规律的生活,合理膳食,多运动锻炼,帮助自己长高。 2. (1分)(2019·广东模拟) “青春本来就是人生最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成黄金/青春的魅力可以让枯枝长出鲜果/让沙漠布满森林/青春的美、青春的欢乐在我们身上闪烁/青春的烦恼构成我们前行的动力……”要让青春的烦恼构成前行的动力,我们应() A . 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努力学习 B . 从依赖走向独立,拒绝父母的任何帮助,敢于叛逆 C . 认识到烦恼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现象,不需要调控 D . 上网咨询,按照网友的意见去做,进行自我调节 3. (1分) (2019七下·景县期中) 下列属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 ①一些同学长高长胖 ②独立意识增强 ③有的学生脸上长青春痘 ④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4. (1分)(2017·大同模拟) 对下列基础知识的解读,正确的一组是() ①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比较微妙而不稳定,表现为逆反心理、闭锁心理、自卑、自负等,此时期被专家称为“心 理断乳期” ②你拿到试卷对自己说:“慢慢想,再难的题目也会有办法的。”这是利用自我激励法来调节紧张情绪 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告诉我们正确认识自己需要较高的智慧 ④“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说明宽容能获得信任、赢得朋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5. (1分) (2019七下·中山期中) 下列选项中,属于青春期烦恼产生原因的是() A . 青春期烦恼具有双重作用 B . 克服青春期烦恼有助于身心健康 C . 青春期烦恼是正常的现象 D .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变化 6. (1分) (2019七下·湛江期中) 现实生活中有乐于助人的现象,也有坑蒙拐骗的行为;网络世界中有正 能量的传播,也充斥着一些假恶丑。青少年年龄小,社会阅历少,易冲动,因此要不断提高辨别是非能力,需要() ①勤于学习,增加科学知识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丰富经历 ③善于控制情绪,遇事不轻率④拒绝与陌生人接触,拒绝上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2018)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 一、辽阔的疆域: 1、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我国领土南至南沙群岛的南缘,北到黑龙江,西达帕米尔高原,东抵乌苏里江。 2、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北起鸭绿江南至北仑河口;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是第二大岛屿。 3、找出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看地图找) 4、我国还有辽阔的海洋:“四海一洋” 四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一洋:太平洋 6、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行政区划: 1、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在必要时,国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大,为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而设定。 2、我国目前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请熟记它们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3、我国跨经纬度最大的省区是哪里?面积最大的省区是哪里?临省最多的是哪里?邻国最多的是哪里?地势最高的是哪里?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三、众多的人口: (1)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较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达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136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2)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数量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4%,而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数量只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而面积却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比较稀少。) 2、我国人口为什么出现东密西疏? 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自然条件好,开发较早,社会经济条件好,交通便利。西部地形以高原和山脉为主,自然条件较差。开发较晚,交通相对不便。 四、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国的民族状况: 2、少数民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3、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哪一个民族?分布最广的是哪个民族?壮族;回族。 4、哪一个省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云南省 5、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分布有什么好处?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行省制度对明、清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行省制度”、元朝对西藏和琉球(今台湾)的管辖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元朝疆域图》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提问)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生回答:秦朝的统一、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的统一、元朝的统一。师归纳:不错,总共4次,这些史实阐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一直是主旋律。提出问题:元朝在统一全国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以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3.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提问P52“问题思考”元朝的疆域与汉朝唐朝比有哪些拓展?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承袭了大蒙古国主要的领土,名义上应包括“大汗之国”和西北各“宗藩之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统治区。经过多次扩展后,于1311年元武宗时期达到最大,西到吐鲁番,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及缅甸北部,北至都播南部与北海、鄂毕河东部,东到日本海,史书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新教材七下历史与社会期中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中独立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 B、我国的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件不好 C、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 D、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 2. 下列四大地形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撒哈拉沙漠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下列属于季风气候对我国影响的是() A.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 B.使全国夏季普遍高温多雨 C.减弱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D.使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候最低的地区 4.下列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信息交流的是() A、杭州的西湖藕粉销往海外 B、教师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网》下载教学资源,交流教学心得 C、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 D、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 5.那边的导游小姐唱起了“请到天涯海角来……柑桔红了叫人乐,芒果黄了叫人爱,芭蕉熟了任你摘,菠萝大了任人采……”叶华从歌中知道了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A. 极地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6.如果你要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客人,从地理的角度可以有哪些形式?() ①画一幅包含信息的地图②写一篇充满激情的记叙文 ③写一篇调查报告④邮寄一本家乡的县志

A. ①②④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读“我国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完成7-8题。 7.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 C. 丁 D.丙 ) 8.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位于北方的城市是( D. 甲和乙 C. 乙和丁甲和丙 B. A.乙和丙)9.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D. 自然环境交通A. B.科技 C.市场 10.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种植粮食A. 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池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果树B. C.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 D.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耕作业 -下图是“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回答11题。13 11.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数字代号是()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测试卷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测试 卷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得分______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 A、都生活在同一居民区 B、彼此利益相关,交往比较密切 C、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 D、对所在区域有某些共同的看法 2、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确定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它们的字母代号分别是(D) A、NSEW B、SNWE C、SNWE D、NSWE 3、下列不属于 ...地图三要素的是(C) A、比例尺 B、图例和注记 C、地图说明 D、方向 4、在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你的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从你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应为(D) A、60千米 B、6000千米 C、600千米 D、6千米 5、如果你要绘制一幅你所在的小区的地图,用下列哪种比例尺,可使地图上的地理事物最为详细(B) A、1:5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米 C、二十万分之一 D、1:45,000 6、图例“◎”通常表示的是(A) A、首都 B、城市 C、湖泊 D、山峰 8、村落、城镇属于(B) A、功能社区 B、自然社区 C、行政社区 D、虚拟社区 9、居委会管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这是社区的(A)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10、下列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信息交流的是(B) A、杭州的西湖藕粉销往海外 B、教师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网》下载教学资源,交流教学心得 C、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案集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案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套资源由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全套教案集,请 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二课、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居民 第三课、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十六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十八课、三国鼎立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二十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二十一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二十二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及生活情况;旧石器时代、

氏族与氏族公社。 能力方面: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情况。以教材为蓝本并附以一些课外内容,如:考古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记载、本地遗迹等让学生见识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开拓眼界。 思想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介绍我国是世界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 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5年春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每题答案填在上面表格对应的题号下面。(50分) 1.中国领土辽阔,与中国面积接近的大洲是( ) A .非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2.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亚洲大陆东部 B.位于东半球,东临达西洋 C.大部分领土在温带,兼有热带 D.北回归线穿过台、浙、粤、桂 3.我国陆上疆界长达2万余千米,陆上领国有( ) A .11个 B. 18个 C .14个 D .6个 4.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 ) A .省、市、县三级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 C .省、地、县三级 D .省、县、乡三级 5.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青海省 D .西藏自治区 6.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 A .西藏自治区 B .青海省 C .内蒙古自治区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我国人口分布的著名地理分界线是( ) A .秦岭—淮河连线 B .漠河—腾冲连线 C .黑河—腾冲连线 D .天山—阴山连线 8.下列省区中,分布民族最多的省区是( ) A .新疆 B .西藏 C .云南 D .贵州 9.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形多种多样 B .山地面积广大 C .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D .地势西高东低 10.我国的四大盆地中,农业发达,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有( ) 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11.关于北方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三省全部 B.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大部分 C.甘肃、宁夏的全部 D.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分 12.北方地区的气候属于 (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3.东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以( )最为珍贵 A .矿产资源 B .原始森林 C .动物资源 D .水利资源 14.在黑龙江中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林区,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 A .矿产资源 B .原始动物 C .红松森林 D .农业耕地 15.地表“干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区是( ) A .云贵高原 B .黄土高原 C .横断山 D .华北平原 16.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A .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7.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 ) A .100米以上 B .1000米以上 C .1500米以上 D .2000米以上 18.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 ) A .第一阶梯 B .第二阶梯 C .第三阶梯 D .都不是 19.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土流失 B .生态环境的破坏 C .风力强大 D .土质疏松 20.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的性质,发明了特有的居民建筑( ) A .竹楼 B .碉堡 C .窑洞 D .土楼 21.珠江三角洲属于(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港澳地区 22、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其主要气候类型为(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高山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23.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水乡,这里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沿河湖分布了很多大大小小城镇。以下我国各城镇中与太湖流域人文特征相类似的城镇是( ) A .济南 B .威尼斯 C .绍兴 D .昆明 24、两千多年前,生活在我国中原地区的人们就与西部地区的人们相互往来。他在茫茫沙海和戈壁上开凿了贯穿东西的路线,这条路线获得的美称是( ) A .商业之路 B .瓷器之路 C .丝绸之路 D .石油之路 25.下列哪句话是描绘太湖流域水乡城镇特色的( ) A. “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C. “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 D.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二、综合运用题。 (一)分析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四川盆地又称为巴蜀盆地、信封盆地或紫(红)色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她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中国腹心地带和大西部东缘中段,囊括四川中东部和重庆大部;总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盆地中的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南充和绵阳等,其文化为巴蜀文化。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人教版(新)七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 5.1 走进社会 1、狼孩的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脱离社会,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人与社会有怎样的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这是人类胜过动物的优点。每个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人是社会的成员,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学会吃饭、穿衣、说话以及生活的技能,脱离社会,人就无法进行这些正常的社会活动。因为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人不能脱离社会。 2、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群体? 同龄人群、学生、民族、社会组织、社区群体。 3、我们身边有哪些镜子?当来自周围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1)我们的身边的镜子有: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 (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可以借助社会的镜子,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把别人的评价作为一个了解自我的参照。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断的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群体组织的一员。 4、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什么?家庭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P8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都将在子女的性格形成过程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成长。 正面的:有利于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建康﹑学习的进步。 负面的: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容易形成忧郁﹑自卑﹑孤僻等性格。 5、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是什么?学校对我们有什么影响?P9 (1)学校,不仅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 (2)在学校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生活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习关注社会、明辨是非,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6、我们的第三个家在哪里? 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 7、网络社区高科技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间,人们把它叫做”虚拟社区”。与真实的社区一样虚拟社区同样需健康的生活。 8、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精品教案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唐朝的灭亡。 教学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还记得在“盛唐气象”中我们提及过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诗句吗? 这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但是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其实还有后半段吗?“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意思是安史之乱后,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布匹居然要卖到万贯钱。大家想知道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使唐朝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吗?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1.学生探讨: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唐玄宗像 答案提示:(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史料解读。 材料: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3.教师结合材料和课本讲述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内调西北地区精兵,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于763年平定了叛乱。) 4.读教材,学生回答:安史之乱的影响。

答案提示: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目标导学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1.学生读教材和图,抢答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 答案提示:(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2)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 2.教师讲述: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史料解读。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政权分立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2.根据课本知识和材料,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答案提示:唐末藩镇割据。 3.结合教材,概括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答案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三、课堂总结 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一百多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重点是识记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教训和人生观。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启发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另外,要让学生明白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使其领悟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夙愿。

七年级历史下册社会期中试卷

七年级历史下册社会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2×20共40分) ()1. 下列属于我们与生俱来的社会角色是______。 A.学生 B. 服务员 C. 中国人 D. 舞蹈家 ()2、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李丽看见二个持刀歹徒正在对一名妇女进行抢劫,这时李丽最恰当的做法是 A、绕道走开 B、上前与歹徒进行搏斗 C、赶忙去找人并报警 D、找个地点赶忙躲起来 ( ) 3.人行横道线从“跳石”到“斑马线”的进展历程说明了规则 A.有着悠久的历史B.不是无缘无故显现的C.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 D.前三种说法都不对 ()4.关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正确的明白得是______。 A.没有圆规和尺子是画不出方与圆的 B.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规则 C.做任何事都要先学好数学 D. 做任何事都要的有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 5、晚晴家境清贫,要紧靠爸爸在外地打工坚持生活,她每天都要帮妈妈分担许多家务,在一次课堂上因体力不支睡着了,老师将她批判了一通。现在,晚晴的最佳处理方法是A 息事宁人,道歉了事 B 保持沉默,任其批判 C 先行道歉,待机说明 D 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6、《未成年人爱护法》的全然目的是为了______。 A.爱护未成年人的教育权 B. 爱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C.爱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D. 爱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7. 以下不是律师的工作职责范畴以内的选项是______。 A.提供法律咨询 B. 代写法律文书 C. 担任代理人 D. 给被告定罪 ()8. 青春期健康的自我意识的特点包括_____。 ①自尊、自强②自立、自律③明辨是非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益友和诤友确实是 A正直、宽容、见多识广、敢于给自己提出批判意见的人 B奉承、背后诋毁、夸夸其谈者 C当朋友犯错误时,包庇纵容者 D当朋友犯错误时,不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的错误,关心其改正者 ()10、李丽的邻居张大叔是个残疾人,他每月能够从当地政府那儿领到230元钱,这是政府给他发放的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养老保险 ()11、唐朝有位大臣叫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于世。当时的皇帝把他称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并说:“人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见兴替;以人为镜,能够知得失。”那个地点说的“以人为镜,能够知得失”的意思是 A 我们能够借助社会这面镜子,通过的别人比较,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B 假如善于观看别人,就能够明白他的优点的缺点 C 我们要善于观看周围的人,如此能够区分他们的各自特点 D 我们的周围人不同的镜子,不同的镜子对我们有不同的反映 ()12、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三大原则是 (1)沟通与明白得(2)诚信(3)讲哥们义气(4)尊重与平等

2018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总复习资料

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 一、辽阔的疆域: 1、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 大,居第三位。我国领土南至南沙群岛的南缘,北到黑龙江,西达帕米尔高原,东抵乌苏里江。 2、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海岸线长达18000 千米,北起鸭绿江南至北仑河口;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是第二大岛屿。 3、找出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看地图找) 4、我国还有辽阔的海洋:“四海一洋” 四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一洋:太平洋 6、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 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 欧洲直接往来。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的进步 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行政区划: 1、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在必要时, 国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大,为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而设定。 2、我国目前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请熟记它们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3、我国跨经纬度最大的省区是哪里?面积最大的省区是哪里?临省最多的是哪里?邻国最多的是哪里? 地势最高的是哪里?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三、众多的人口: (1)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较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达13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136 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 3 倍。 (2)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数量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4%,而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数量只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而面积却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比较稀少。) 2、我国人口为什么出现东密西疏? 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自然条件好,开发较早,社会经济条件好,交通便利。西部地形以高原和山 脉为主,自然条件较差。开发较晚,交通相对不便。 四、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国的民族状况: 2、少数民族人口在400 万以上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3、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哪一个民族?分布最广的是哪个民族?壮族;回族。 4、哪一个省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云南省 5、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分布有什么好处? “大杂居、小聚居”;有利于各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共同繁荣。 第二课山川秀美 1

七下历史与社会汇总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1、我国辽阔疆域(P3图5 - 2) 2、行政区划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 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一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一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 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 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 ;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6、三级阶梯(书本P 13图5-17 ) 7、比较黄河、长江(P17?P21)

8、我国南北差异 9、我国东西部差异(P62图3-28 )

11、如何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 答:旅游线路的设计要全面考虑旅行的目的、行程时间、交通情况、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 12、中国主要铁路线 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 1、台湾的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边是太

平洋。主体是台湾岛,此外有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 岛屿构成 2、台湾的位置重要性:从海上交通来角度:台湾位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咽喉,东亚通往东南亚,亚洲通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交通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3.台湾之最:台湾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台湾最高的山:玉山台湾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台湾最大的湖泊(旅游景点):日月潭 4、台湾的气候: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的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夏季风的影响以及地形的影响) 5、台湾的地形特征:台湾山地多,平原少。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只有西部沿海有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和盆地。可见, 台湾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浙江省地形也是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6、受地形的影响,河流短小,落差大,水能丰富;自东向西流。(不修建东西方的铁路:地形影响) 7、矿产分布:台湾山脉西部多产铁、石油,北部火山区有丰富的硫磺矿,东侧有铜、铁 8.工业和人口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西区(西部开发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9、主要城市:台北: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高雄: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第二大城市,其临海工业区是台湾最大的工业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资料,学生查找唐太宗、武则天相关资料,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唐太宗、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点 1、唐朝建立的背景 2、“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与唐太宗、武则天统治相关的资料。 四、互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漫谈“你所熟悉的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二)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唐朝的建立:时间年,建立者是李渊(唐高祖),都城在。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 2、贞观之治: (1)原因:①吸取的教训;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④提倡节俭;⑤合并;⑥任用贤才和虚心(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 (2)结果: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动脑筋:读一下课本第8页唐太宗的那段话,想一想他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3、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称帝后将国号改为。 (2)统治措施:①继续实行发展的政策;②继续注意选拔贤才。 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