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贾永宽解答骶髂关节疼痛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区别

贾永宽解答骶髂关节疼痛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区别

贾永宽解答骶髂关节疼痛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区别

贾永宽解答骶髂关节疼痛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区别

骶髂关节疼痛与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区别呢?相信有很多人想要知道。因为有很多人会把骶髂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相混淆,因此而无法及时的确诊,错过治疗时机。那么,衙门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疼痛特点是休息不能缓解,活动后方能缓解,这也是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部外伤的区别点。强直性脊柱炎轻症者,仅会感觉骶髂关节部僵硬、肌肉酸痛。原因是肌腱、韧带与骶髂关节的骨附着点炎症,即肌腱末端炎。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臀、大腿后侧疼痛易误诊为坐骨神经痛,但是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下肢疼痛很少放射到膝以下。

强直性脊柱炎交替性左右骶髂关节部位疼痛,是强直性脊柱炎中、早期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骶髂关节固定部位深层次隐渐性疼痛,先为一侧显著,后发展为左右交替性疼痛,重者痛处在骶髂关节一点上。骶髂关节疼痛可以上移出现腰椎部疼痛,下移至坐骨疼痛或大腿髂部痛,因咳嗽、打喷嚏或其他牵动性动作而疼痛加重。开始时疼痛可以为单侧、间歇性,几个月后逐渐发展为双侧、持续性疼痛并伴有腰部僵硬。

强直性脊柱炎都侵犯骶髂关节,上行至腰椎疼痛,所以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疼痛常伴有腰痛和腰骶疼痛伴有晨僵。先为反复发作,间歇性或两侧交替性酸痛,随病情发展,或持续性深部隐渐性钝痛或者刺痛,伴有腰部酸痛,全身疲劳无力,其特点为休息、阴天或劳累后加重,活动、遇热后疼痛缓解。

如何正确诊断骶髂关节炎

如何正确诊断骶髂关节炎 正常情况下,由于人的左、右两侧骶髂关节保持平衡,所以腰骶椎着力均匀分布,不会引起骶髂关节的受损。但在分娩或外伤后,引起了耻骨联合的分离,使左、右两侧受力不均,即使是很轻的压力,也容易引起骶髂关节扭伤,从而产生骶髂关节炎。 【查体及检查】 1.Piedallu征患者取坐位,检查者自后方观察其髂后上棘是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般情况下,患侧偏低;腰前屈时,则患侧位置升高程度超过健侧。 2.对抗性髋外展试验阳性。 3.退变性骶髂关节炎X线平片上显示退变征,视病程不同而出现退行性变的各期表现,以增生及骨刺为主。 【与强直性脊柱炎鉴别】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疼痛特点是休息不能缓解,活动后方能缓解,这也是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部外伤的区别点。强直性脊柱炎轻症者,仅会感觉骶髂关节部僵硬、肌肉酸痛。原因是肌腱、韧带与骶髂关节的骨附着点炎症,即肌腱末端炎。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臀、大腿后侧疼痛易误诊为坐骨神经痛,但是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下肢疼痛很少放射到膝以下。 强直性脊柱炎交替性左右骶髂关节部位疼痛,是强直性脊柱炎中、早期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骶髂关节固定部位深层次隐渐性疼痛,先为一侧显著,后发展为左右交替性疼痛,重者痛处在骶髂关节一点上。骶髂关节疼痛可以上移出现腰椎部疼痛,下移至坐骨疼痛或大腿髂部痛,因咳嗽、打喷嚏或其他牵动性动作而疼痛加重。开始时疼痛可以为单侧、间歇性,几个月后逐渐发展为双侧、持续性疼痛并伴有腰部僵硬。 强直性脊柱炎都侵犯骶髂关节,上行至腰椎疼痛,所以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疼痛常伴有腰痛和腰骶疼痛伴有晨僵。先为反复发作,间歇性或两侧交替性酸痛,随病情发展,或持续性深部隐渐性钝痛或者刺痛,伴有腰部酸痛,全身疲劳无力,其特点为休息、阴天或劳累后加重,活动、遇热后疼痛缓解。 骶髂关节的影像学检查首选X线平片。阅读X线平片须避免主观臆测,应采用上述ASAS发布的评分系统,如明确有SpA骶髂关节炎,则无须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X线平片阴性的患者,如确诊为SpA会影响其治疗药物的选择,则应行MRI检查,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是在MRI结果中唯一有诊断意义的SpA特征。

骨科常见病的鉴别诊断

骨伤科培训资料 常见病的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1)腰椎后关节紊乱:患者多为中年人,女性尤为多见。既往无明显外伤史。急性期可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多位于棘突旁1.5cm 处,可有同侧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该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过膝关节,不伴有感觉及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损伤的体征。(2)腰椎管狭窄症:间歇性破行追突出症状,下肢酸胀、麻木,无力,少数伴有根性神经损伤的表现,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3)腰椎结核:早期局限性腰椎结核可刺激临近的神经根,造成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线片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破坏,CT扫描对X线片不能显示的椎体早期局限性结核病灶有独特作用。(4)椎体转移瘤:疼痛加剧,夜间加重,患者体质衰弱,可查到原发肿瘤,X线片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5)脊髓瘤和马尾神经瘤:为慢性进行性疾患,无间歇好转和自愈现象,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骨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多于男性,受累关节疼痛剧烈,晨僵明显,好发于四肢小关节,常呈对称性肿胀。活动期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X线片常可见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2)风湿性关节炎:有链球菌感染史,并常于再次感染链球菌后复发,疼痛呈游走性,活动期血沉增快,抗链“O”阳性。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3)膝关节非特异性滑膜炎: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膝关节腔积液,浮髌试验阳性。膝关节肿胀程度与该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程度不一致,关节肿胀很严重,但关节疼痛却较轻,常表现为闷胀感。X线片仅表现软组织肿胀。(4)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于年轻男性,主要病变在韧带附着部,棘间韧带等均可骨化,使脊柱呈竹节样改变,而椎间盘则很少累及,X线表现与退行性脊柱病变有明显不同,且以骶髂关节X线改变为主。 痛风性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多于男性,受累关节疼痛剧烈,晨僵明显,好发于四肢小关节。活动期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X线片常可见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2)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R影像学分析

作者简介:骆冬英(1965 ),女,湖北省人,主治医师。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 R 影像学分析 骆冬英1,杜湘珂,张桂青,孙 英2 (1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44;2风湿免疫科) [摘 要] 目的 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A 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 R 早期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 15例AS 患者M R 扫描序列包括SE T 1W I 、F SE T 2W I 及梯度回波T *1W I 。结果 14例AS 患者骶髂关节表现为T 2WI 骨髓信号不等程度增高,T 1WI 及T 2W I 示软骨信号增高或减低,形态不规则,部分呈碎裂状,T *1WI 可清楚显示软骨增粗大于5mm 及破坏情况。结论 M RI 能观察到骨髓水肿、软骨的异常改变及骨髓内脂脉沉积,可作为A S 骶髂关节炎早期诊断方法。 [关键词] 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 R593 23 R44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289(2000)02 0152 03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etection of Sacroilitis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L UO Dong Ying ,D U Xiang K e,Z H A N G Gui Qin,et al (Dep art ment of Radiology ,Peop le s H osp ital ,Beij ing Medical U niver sity ,Beij ing,100044,China) [Abstract] Purpose T 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rly sacroilitis on M R imag ing in patients w ith anky losing spondylitis (A S).Method Fifteen AS patients were imaged with SE T 1WI 、FSE T 2WI 、T * 1WI on M R ex amination.Re sults O f sacroiliac joints in fourteen patients w er e obser ved the car tilage abnor malities showed as irregular appearance,patchy distribution in some patients,and hig her o r low er sig nal intensity on T 1W I and T 2WI.T he cartilage signal became thick and lar ger than 5mm,and was show ed erosion obviously on T *1WI.T he bone marrow w as demonstrated by different degree of hig her signal intensity on T 2WI.C onclusion M RI can reveal the bone marrow edema,cartilage abnor malities and fat accumulation in bone marrow and is helpful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sacroilitis in AS patients.[Key words] Sacroiliac jo int;Spondylitis,anky losing;M 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早期即侵及骶髂关节。但骶髂关节解剖结构复杂,变异多,研究表明骶髂关节的前下2/3为滑膜部分,后上1/3为韧带部分。X 线平片及CT 能确诊AS 级及其以上病变,对部分 级及 级骶髂关节炎X 线却无能为力(依照1984年制定的纽约修订标准X 线骶髂关节炎分级)。目前国内外对A S 骶髂关节炎的M R 影像学特征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提高对早期AS 骶髂关节炎的M R 影像特征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符合1984von der L iden 纽约修订标准的15例AS 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15~37岁,平均27 1岁。逐一完成骶髂关节加角度平片、CT 及M R I 斜冠状位扫描。另选8名健康志愿者,男7例,女1例,年龄21~37岁,经双侧骶髂关节M R 斜冠状位扫描。 CT 检查:使用P icker CT T win(原ELscint)扫描机,扫描架角度19 7 ~22 ,双侧骶髂关节斜冠状面,3mm 层厚连续扫描,骨窗摄片观察。 M R 检查:采用GE G yrex 2.0T (原Elscint)高场强扫描机,参照CT 扫描定位线,行双侧骶髂关节斜冠状位体线圈扫描(图1),层厚4mm 。扫描序列为:自旋回波序列(SE)T 1WI ,T R500/T E15 2,二次采集,矩阵180 256;快速自旋回波(FSE)T 2WI,T R3000/T E126,四次采集,矩阵256 256;梯度回波的准T 1WIT R400、T E6 1翻转角70 ,四次采集,矩阵192 256。上述AS 患者及志愿者扫描序列、参数相同。2 结果 A S 骶髂关节炎M RI 所见:M RI 可显示骶髂关节的关节软骨异常,骨髓信号增高,脂肪沉积等改变。X 线平片及CT 所示的骨质侵蚀、骨质硬化M R 也能很好地观察到(表1)。AS 的 ~ 级病变局限在骶髂关节的滑膜部分。 表1 15例AS 骶髂关节分级 X 线CT M R 0级331 级543 级447 级 3 4 4 152 China JM IT Feb 2000 Vol 16 No 2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表现的轻重程度差异较大,有的患者病情反复持续进展,1~2年内就可以出现明显的脊柱强直以及驼背变形等,更有个别髋关节受累严重者会导致长期卧床;而有的患者亦可长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在对强直性脊柱炎致残原因分析上发现,髋关节受累是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患者一定要重视髋关节的病变。 临床研究显示,年龄、性别和髋关节受累是强直性脊柱炎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髋关节的损害是影响强直性脊柱炎预后的因素,而不是发病年龄。因为在没有髋关节损害的强直性脊柱炎,少年起病者与成人起病者的严重程度并无显著的差别。但是少年起病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率显著高于成年起病者,这是少年起病型强直性脊柱炎预后较差的原因。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特征,髋关节病变常为隐匿起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可为单侧或双侧髋关节间断疼痛,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腱端炎和滑膜炎正在不断的发展。当出现明显的髋关节疼痛甚至活动受限时,髋关节软骨已有破坏、关节间隙已狭窄。 髋关节病变是致残的关键,除了疼痛症状困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日常生活之外,强直性脊柱炎最主要的损害是脊柱的强直。然而在多数情况下,单纯脊柱的强直主要是影响患者的体型,以及导致活动的不便利,很少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但是,严重髋关节损害的后期,往往导致患者的严重致残。不但行走困难,下蹲和坐位更困难,可使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中,需要注意了解患者是否有

髋关节疼痛,以及出现髋关节疼痛频度、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以判断髋关节损害的程度。 综上所述,髋关节损害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预后和致残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出现髋关节病变的强直性脊柱炎,在治疗上需要更加积极,并且要寻求缓解或控制病情进展的治疗模式。 需要强调早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髋关节病变,其原因在于,早期病变轻,相对容易控制,而病变发展为慢性滑膜炎后,常常对药物敏感度降低,成为顽固性病变。再说,软骨一旦破坏,往往难以修复。所以,只有早期有效地控制滑膜炎症,才能防止和减缓软骨和骨的破坏。

超声引导下的骶髂关节注射术

<> 2008; 11:4:543-547 超声引导下的骶髂关节注射术 Dominic Harmon, MD, and Michael O’Sullivan, MB (爱尔兰利默里克中西部专区医院麻醉与疼痛医疗科) 我们描述一则病理报告和利用便携式超声扫描仪和曲线仪传感器(4-5MHz) (SonoSite Micromaxx SonoSite, Inc. 21919 30th Drive SE Bothwell W. A.)指导骶髂关节注射术的技术。 病例中报道的是一位患有慢性腰背痛的42岁的男性患者,疼痛集中于其左侧的骶髂关节,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为7分。为方便超声引导下的操作,令病人俯卧位,在骶管裂孔水平横行安置超声传感器,并在该水平找出骶角,自骶角移动传感器,定位出骶骨外侧缘。保持传感器横向位置,可发现骶骨外侧缘这一骨性突出导向患者头侧。辨认出第二个消瘦轮廓——回肠。两个明显轮廓之间的裂隙代表骶髂关节,其深度为距皮下4.5cm。在超声实时显像技术的指导下,使用22 G脊髓穿刺针刺入骶髂关节,直视下注入局麻药液。病人的疼痛强度下降至2(NRS),关节功能大大改善,可返回工作岗位且维持16周。另外,对于患者和医务人员,超声仪器并无辐射性损伤,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超声引导下的骶髂关节注射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孕妇等特殊临床病例的慢性腰背痛的治疗。但对于其功效及使用率的调查研究还有待开展。 关键词技术可视化实时显像超声骶髂关节 患者,男,42岁,体重指数25,左侧腰背部持续性微痛。疼痛起因于10月前的一次车祸,数次评价量表测评7分,疼痛集中于左侧骶髂关节,触诊压痛明显。左侧骶髂关节激发试验骨盆撑开实验、大腿挤压试验、低估挤压试验均阳性(1)。神经学检查正常。核磁共振(MRI)检诊腰椎示左侧骶髂关节轻微退行性改变。 抗炎药物和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导致病人无法像往常一样正常地在建筑工业领域工作,只得选择轻体力活并减少工作时间。 同意接受骶髂关节注射镇痛术后,病人被置于俯卧位,下腹垫枕以校直腰椎的前凸。操作者和超声机显示屏位于一侧,在4-5MHz低频下调整曲线仪传感器的最佳位置。 操作区域皮肤消毒并铺巾,将超声传感器插入装有超声导电膏的无菌套,于是皮肤与传感器之间间隔手术巾和薄层无菌导电膏。 图1:在骶管裂孔水平,横放超声传感器(4-5MHz) (SonoSite Micromaxx SonoSite, Inc. 21919 30th Drive SE Bothwell W. A.)

骶髂关节(搜集整理)

骶髂关节 一、骶髂关节位置、结构 骶髂关节是在骶骨与髂骨之间的关节,在臀部上部系腰带以下,大约在脊柱两侧约两三公分处各有一个看起来凹下去的地方,直接可以触摸到硬硬的骨头,此处为PSIS(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从这边往上下约4,5公分处是骶髂关节,,这是属于可动关节,但活动度很小,大约只有4度, 关节面凸凹不平,互相嵌合十分紧密,关节囊坚韧,并有坚强的韧带加固。主要的韧带是骶髂骨间韧带,位于关节面的后上方,连结于相对的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间,在关节的前后还分别在骶髂前韧带和骶髂后韧带加强。骶骨侧为透明软骨,髂骨侧为纤维软骨,里面有滑囊液,最常发炎的部位是从PSIS以下的部位。 骶丛与骶髂关节关系密切。在解剖上骶丛贴于骨盆后壁,骶髂关节盆面之前,其中L4神经根的腰骶干支、L5神经根及腰骶干位于腰椎与骶髂关节之间。 骶髂关节的这些结构特征,增强了该关节的稳固性,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关节的活动,从而有利于重力通过该关节向下肢传递,以及自高处着地或跳跃时起缓冲冲击力及震荡的作用。 骶髂关节发炎时,因为它原本活动度就很小,因此不会严重影响行走能力,但它是属于中轴与周边的连结, 由于骶丛的解剖学特点,骶髂关节的无菌性炎症可刺激腰骶干,出现与腰3-4和腰4-5间盘突出相似的症状:腰臀部疼痛和大腿、小腿放射痛,甚至放射到足,因此行走翻身等活动都会造成疼痛,上身向后侧倾斜时特别疼痛,走路时落

在后方的一边可能比较疼痛.转移痛大多在臀部大腿后方,外侧,偶尔可以到小腿后外侧或大腿前内侧。 二、骶髂关节炎

症状: 1、疼痛:疼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睡眠时因关节周围肌肉受损,对关节保护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时一样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动,患者可能疼醒。 2、晨僵和粘着感: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但和类风湿关节炎不同,时间比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粘着感指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活动时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动即可缓解。上述情 骶髂关节炎图示 况多见于老年人、下肢关节。 3、其他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挛曲、不稳定、休息痛、负重时疼痛加重。由于关节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痉挛和收缩、关节囊收缩以及骨刺等引起机械性闭锁,可发生功能障碍。 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生理性退化的表现,尚无逆转或中止该病进展的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症状,阻止和延缓疾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影像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影像诊断 发表时间:2012-10-19T09:42:52.3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6期供稿作者:黄春1 姜浩芝2 [导读]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早期影像诊断。 黄春1 姜浩芝2(1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泾口镇卫生院放射科江苏淮安 223000)(2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淮安 223000)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早期影像诊断。资料与方法 90例经临床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T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毛糙、模糊、侵蚀、破坏、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变窄。MRI表现为关节面下骨质信号异常,T1WI呈低信号,T1WI呈高信号。结论 CT和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 CT MRI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血清阴性慢性非特异性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几乎骶髂关节全部受累。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其早期诊断尚未被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尤其基层医师所熟识。本文主要通过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经临床诊断强直性脊柱炎90例病人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90例HLB-27均阳性的经临床诊断的早期AS病人,其中男性71人、女性19人,年龄16-58岁,平均37岁,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间歇性腰骶部、臀部酸痛,晨僵,活动后好转,无功能障碍、脊柱畸形等。 1.2 方法所有病人均做骶髂关节DR平片, CT扫描85例,MRI 16例,CT采用层厚3mm、层距3mm轴位扫描,MRI常规用T1、T2、STIR序列。 2 结果 2.1 X线表现:两侧骶髂关节表现正常8例,余82例两侧骶髂关节均有不同程度关节面硬化、囊变、侵蚀破坏。 2.2 CT表现:85例病人(包括X线检查阴性病人8例)中扫描显示骶髂关节骨皮质局限性硬化36例,关节面毛糙、模糊29例;软骨下受侵小囊变19例;软骨下呈毛刷状或锯齿状骨质破坏25例。关节间隙稍增宽3例。 2.3 MRI表现:16例(包括X线检查阴性病人8例)均有不同程度局限或弥漫性小斑点、片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影。 3 讨论 病因与病理本病病因不明,一般认为AS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所致的异常自身免疫有关。环境因素可能与细菌、病毒感染、内分泌失调、受潮湿、受累、营养不良有关。其病理改变主要为滑膜炎和附着病。在骶髂关节因间隙小无积液或脓肿,可以侵蚀软骨及骨质而致关节间隙狭窄及关节面的小囊状透光区,及关节面缺损,关节面上的骨皮质被吸收变淡或消失,病变由骶髂关节开始,逆行向上至颈椎,甚至可达头皮下的腱膜,可发生头皮痛。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10-40岁,20岁左右发病率最高,男:女约5:1,具有家族和遗传性,发病隐匿。本病早期诊断困难,往往被临床医师所忽视,下腰痛、不适为本病最常见症状,晨起加重(晨僵),活动后缓解,脊柱受累使其活动受限。晚期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可有所减轻而强直加重,患者出现程度不一脊柱强直。跟骨和跟腱亦可疼痛。少数病例可发生虹膜炎,大动脉炎、心肌病、肺纤维化、肾损害等。 X线表现典型晚期表现:椎体呈方形(方形椎),脊柱竹节样改变(纤维环连同椎旁韧带的广泛钙化骨化),椎问隙基本正常。正位片可见3条平行的纵行带状密度增高影,其钙化骨化的韧带光滑连续。 CT表现早期表现为关节间隙可稍增宽,典型CT表现为两侧对称,以骶髂关节面下2/3关节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面模糊、侵蚀破坏为主,目前CT尚无明确分级标准,一般采用X线骶髂关节炎,1966年纽约标准分为O级~Ⅳ级[1],0级:正常。I级(可疑改变):髂骨关节面模糊,局灶性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轻度糜烂,关节间隙正常。Ⅱ级:轻度异常,关节面模糊,可见小的、局限性的侵蚀。小囊型变或局限性骨质疏松和硬化。但不伴间隙的改变。Ⅲ级:明显异常,可出现明显的软骨下骨质侵蚀、破坏和弥漫性硬化,明显骨质疏松或囊变,关节边缘呈锯齿状。串珠状,间隙增宽或变窄。Ⅳ级:严重异常,全部关节呈严重骨质破坏、硬化和骨质疏松,关节部分或完全融合。与X线平片相比可能提高一个诊断级别左右。 MR表现表现为骶髂关节局限或弥漫性片状T1WI低信号,T2WI、STIR为高信号影[2]。邻近骶髂关节软骨下骨质内信号不均匀,与骨髓内脂肪沉积和骨质硬化有关[3]。病变活动期滑膜有强化表现。 实验室检查本病急性期,90%以上HLA-B27阳性,部分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95%RF阴性。 鉴别诊断 (1)致密性骨炎:病变仅侵犯髂骨,髂骨有与正常骨皮质明显分界的硬化带。 (2)骶髂关节结核:常为一侧发病,强直性脊柱炎多位双侧,结核以破坏为主,软骨下硬化不明显。 (3)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20-40岁的女性,类风湿因子阳性,表现为对称性侵犯小关节,骨质疏松较明显,很少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 (4)牛皮癣关节炎一般为单侧性或双侧非对称损害,牛皮癣关节炎则有皮肤银屑病损害等可代鉴别。 (5)正常儿童的骶髂关节:髂骨侧关节面有囊样改变或局限性凹陷,皮质完整,但周围无硬化;骶骨侧关节面有骨侵蚀样改变,但周围无硬化,尤其髂骨侧关节面正常者不能诊断为骶髂关节炎。而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骶髂关节炎,其骨侵蚀的边缘有硬化,侵蚀灶主要位于髂骨面,没有仅侵蚀骶骨侧皮质者。 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影像诊断,X线有一定局限性,而CT或MRI几乎多能发现异常,特别是MRI平扫加增强,根据病变的强化程度来其判断活动性,是目前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可以100%发现炎性病灶,以利于临床治疗。参考文献 [1] 曾来宾,崔建峥.徐爱德,等.214例强直性脊柱是之骶髂关节与脊柱和骶髂关节病变的关系及CT扫描的评估[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2,8(4);193. I98. [2] 盛华强,赵斌.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MRI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2):203—205. [3] 鲁琳,周伟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4):322—325.

强直性脊柱炎会不会瘫痪

强直性脊柱炎会不会瘫痪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控制炎症,减轻缓解症状,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注意工作生活中要维持正常姿势和活动能力,睡硬木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活动。保持乐观情绪,戒烟酒,按时作息,体育疗法可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理疗有热疗、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矿泉温泉浴。药物有中药治疗。中医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已有上千年的经验积累。中医疗法以安全无副作用著称;另一方面,中医疗法不仅仅针对具体患处用药,更强调全身机理的调养,以提高人体的整体健康和抗病能力。【强直居优堂传世贴】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脊柱关节畸形位,髋关节融合,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病情更加严重,但是强直性脊柱炎在任何一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都会避免瘫痪的严重后果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周围关节,可诱发眼部、心脏、肺部、肠胃、肾脏等并发症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本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的一种,发病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引发的无菌性炎症在体内的炎症反应,从而造成病情发生、发展。 强直性脊柱炎,如不进一步控制,去除致病因素,任其恶化下去,最后会演变导致瘫痪的。 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疾病,事实上,在医院里基本上是束手无策的。 身体还是那个身体,但从不同角度来看待理解,强直性脊柱炎问题,结果完全不同。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很痛苦的疾病。传统的医疗方法无非就是,对抗治疗,对症治疗:消炎,或抑制免疫力。事实结果就是难以根治。 炎症从何而来?是脊柱出了问题?还是脊柱上面的肌肉疆硬引起?还是跟肠道的有益菌缺失有关系?或是自身免疫紊乱,?噬,攻击自身组织,有关系? 方向参考建议: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骶髂关节检查法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骶髂关节检查法 信息来源:广州爱民强直性脊柱炎研究中心 [摘要] 目的: 明确临床常用的骶髂关节检查法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方法: 对经确诊的70 例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临床检查以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骶髂关节检查均为阳性,其中以4! 字试验和叩击试验的阳性率最高, 而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次之。早期患者的疼痛量化评分( NRS) 明显高于晚期( P< 0.05) 。结论: 骶髂关节检查法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 特别是早期初步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内容]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 litis , AS) 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 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 又称血清反应阴性关节炎, 本病男女比例接近[1] 。本病的标记性特点是累及青少年为主的骶髂关节, 是青壮年致残的主要原因。但临床上误诊和漏诊率甚高[2] 。对于已经出现典型的竹节样变的患者, 诊断轻而易举。但AS 早期骶髂关节炎症较轻时判断较为困难, 尤其对临床经验较少的医生来说更为困难[3] 。而对晚期患者的治疗已基本束手无策。所以, 减少致残率的关键在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但本病起病隐匿, 病程长, 文献报道自初发病至明确诊断往往需经过4~ 10 年。如何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已成为国内外同行的研究课题。一般认为骶髂关节炎是早期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骶髂关节的改变多在本病早期出现[4] 。由于AS 诊断的关键是放射学骶髂关节炎的确立[5] , 致使很多文献很少提及AS 的主要发生部位- 骶髂关节的临床检查方法在诊断或初级筛选中的作用。由于骶髂关节炎出现在影像学改变之前, 刺激骶髂关节的临床检查方法可引发患者的临床症状, 可能对早期诊断AS 有帮助, 故本研究拟在明确临床常用的骶髂关节检查法在AS 初步诊断中的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2 例, 女28 例, 平均25 岁( 13~ 42 岁) 。全部病例来自2005 年1 月- 2007 年1 月间的门诊患者。病程1周~10年( 平均2 年) 。主要临床表现: 腰骶部疼痛, 休息不能缓解, 晨僵, 活动后减轻, 有些夜间痛明显。腰椎各个方向活动受限, 一般无下肢放射痛。所有患者都符合修订的纽约标准[ 6] 。 2 检查方法 2. 1 骶髂关节检查方法骶髂关节临床检查方法有: 骶髂关节叩击痛: 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 充分暴露腰骶部。沿着髂嵴向后触摸, 在患者S1 水平所摸及最突起的骨性标志即为髂后上棘。术者握拳, 以小鱼际为接触部位, 用力叩击患者的髂后上棘。骨盆挤压分离和4字试验: 检查操作均按照文献介绍的进行。 2. 2 疼痛量化评分是采用数字评分法( NRS) 的11 点数字评分法( NRS- 11) : 要求病人用0 到10 这11 个点来描述疼痛强度。0 表示无痛, 疼痛较强时增加点数, 10 表示最剧烈疼痛。此法容易被病人理解, 口述也可以记录[ 8] 。同时对20 例X线,表现为0~ 1 级, CT 明确有骶髂关节改变的患者, 将其骶髂关节临床检查方法的疼痛量化评分与X 线表现为3~ 4 级患者的疼痛量化评分进行比较。用SPSS12. 0 对所得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2. 3 影像学检查方法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骨盆正位X 线片摄片检查。20 例X 线检查正常或可疑者进行了骶髂关节部的CT 扫描。 2. 4 实验室检查本组所有患者都进行了血沉( ESR) 、C 反应蛋白( CRP) 和类风湿因子( RF) 检查。未进行H LA- B27 检查。 3 结果 3. 1 骶髂关节检查法所有患者的骶髂关节临床检查均为阳性, 但这4 种骶髂关节检查方法之间的阳性率不一。其中, 4字试验和叩击试验的阳性率和量化评分明显高于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P< 0. 05) ; NRS 量化评分结果不同(表1) 。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异常的DR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异常的DR表现 发表时间:2012-04-13T14:41:22.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渡江 [导读] AS临床并不少见,属于脊柱关节病的原型,属慢性进行性风湿性疾病,以男性青少年好发。 李渡江(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影像中心河南洛阳 471002)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036-02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髋关节异常数字摄影放射摄影术 近5年来,我院诊治85例经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异常病例,现将其DR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6年12月~2011年6月经临床确诊的AS髋关节损害病例85例,诊断标准参考2001年全国AS研讨会提出的诊断方案[1]。为排除合并股骨头坏死可能,本组病例均无外伤、大剂量激素治疗及酗酒史。男65例,女20例,年龄14~59岁,平均33岁;病程3月~25年,平均 2.5年。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单侧或双侧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腰骶部、膝关节及踝关节等外周大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等。双侧髋关节受累80例,单侧髋关节受累5例。 1.2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数字X线摄影(DR),所有病例摄骨盆正位片,其中69例还摄有腰椎、胸椎、膝关节及踝关节等部位正侧位片。 2 结果 本组病例双侧髋关节出现异常X线表现82例,余3例为单侧出现,共累及167个髋关节。主要X线表现。具体表现如下:双侧或单侧髋关节间隙狭窄,是本组病例的最常见及突出表现,共有75例出现,其中71例呈均匀一致性狭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仅4例表现为不均匀及不规则狭窄。 股骨头基底部边缘及髋臼边缘可见骨质增生伴骨赘形成,其中股骨头基底部外侧骨赘表现较为特征;股骨颈的骨质增生表现为骨质硬化,呈条状及斑片状,股骨颈形态未见明显改变。髋臼、股骨头及股骨颈可见多发囊性变,以股骨头及髋臼多见,共有65例出现;36例股骨颈出现囊性变。囊性变绝大多数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可见硬化缘,大小在单个病例表现较为一致。部分囊性变位于股骨头及髋臼关节面区,形态不规则且伴关节面局部毛糙及侵蚀破坏征象,本组共有7例出现。 股骨大小粗隆附着点炎,以股骨大粗隆常见,早期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局部骨皮质毛糙,并可见囊性变,较晚期表现以骨质硬化为主,并可见骨化影垂直于骨皮质,典型的骨化影表现为花边状或胡须状,非常具有特征性。部分晚期病例除股骨大小粗隆外,坐骨、坐骨结节、耻骨联合、髂前上下棘及髂骨翼等部位也可见类似表现。共有32例出现,均为双侧同时累及,特征性的表现为股骨大小粗隆、髋臼临近髋骨可见骨质侵蚀硬化及粗胡须状骨化影形成,晚期病例往往可见骨盆其他骨如耻骨、坐骨及髂骨类似改变。本组病例共有57例出现。 45例出现单侧或双侧股骨头增大,具体表现为股骨头整体变圆变大,均与股骨头及髋臼骨质增生囊性变同时出现,与髋臼对位良好,明显不同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晚期畸形蘑菇样增大。 髋关节骨质疏松,仅有18例出现,具体表现为股骨头、股骨颈及髋臼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但骨小梁边缘尚清晰。 髋关节骨性强直有2例出现,具体表现为髋关节间隙隐约可见或消失,同时有骨小梁穿过髋关节。 髋关节半脱位,仅1例出现,可见髋臼略变浅,股骨头略向外上方移位,本例同时出现股骨头皮质及髋臼骨侵蚀硬化,可见囊性变。 3 讨论 AS临床并不少见,属于脊柱关节病的原型,属慢性进行性风湿性疾病,以男性青少年好发,骶髂关节炎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也是本病确诊必不可少的依据,晚期患者脊柱可出现竹节样变,也具有特征性。髋关节异常是本病主要致残原因之一,因此研究AS髋关节异常的影像学特征,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AS髋关节异常的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包括X线机、CT及MR扫描仪,其中X线检查普及率最高而被列为AS的常规检查,因此研究AS髋关节异常的X线特征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DR检查设备,相对于传统X线机和CR,组织分辨率明显提高且图像清晰,同时DR拥有丰富的计算机后处理功能,已经成为各级医院首选。 本组病例研究发现,AS髋关节异常的DR表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髋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颈及髋臼增生囊性变、股骨大小粗隆附着点炎及股骨头增大在本组病例表现尤为突出。其中髋关节间隙均匀一致性狭窄、股骨头颈及髋臼增生伴边缘清晰硬化囊性变,股骨大小粗隆附着点炎股骨头囊性变及股骨头整体变圆增大等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本病区别于其他骨病的较特异性表现。本病髋关节致残的主要原因是髋关节骨性强直,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髋关节异常至关重要。熟悉了解本病的DR表现,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早期治疗,从而可有效地延缓甚至阻止病变的进一步进展。不过,由于DR相对于CT及MRI检查,分辨率仍较低,因此DR检查无阳性发现者,仍不能排除髋关节异常;对于临床高度怀疑AS髋关节异常的病例,及时行CT或MRI检查很有必要。 AS髋关节异常的主要鉴别诊断包括:①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碎裂、破坏、塌陷,畸形增大,无外周关节累及症状及骶髂关节炎表现。②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异常,手足小关节对称性发病,髋关节异常多见于晚期及严重病例,无骶髂关节炎。③退行性骨关节炎,好发于老年人,骨质增生及骨赘形成为主,关节间隙轻度不规则狭窄,无骶髂关节炎和附着点炎。 参考文献 [1]曾庆馀.全国强直性脊柱炎研讨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6):421-423. [2]黄水平,刘件.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及骶髂关节的CR影像特点[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5):140-142.

益赛普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骶髂关节腔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赛普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骶髂关节腔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益赛普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德宝松)骶髂关节腔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方法48例以臀骶部疼痛为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得宝松骶髂关节腔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益赛普联合得宝松骶髂关节腔注射治疗,总结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患者2例出现局部皮肤红及少量的皮疹,对患者进行观察,10 min后症状消失;研究组出现1例,两组患者程度均较轻,未影响治疗。结论益赛普联合得宝松骶髂关节腔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赛普;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常发于中青年,男女比例3:1,其病程长,治愈困难。中轴关节慢性炎症是其主要病变,在早期表现为骶髂关节炎,外周型中以累及膝关节较常见。随着疾病的逐渐加重,能够导致患者残疾,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苦[1]。临床常常采用非甾体类药物、柳氮磺胺吡啶等药物进行治疗,均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但仍旧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本组研究采用益赛普联合得宝松骶髂关节腔注射治疗,观察其药物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以臀骶部疼痛为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8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影像学骶髂关节分级低于Ⅲ级。其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6.8±4.5)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5.8±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局部感染、骶髂关节间隙0.05),可进行比较。 1. 2 方法所有患者均已服用西乐葆、柳氮磺胺吡啶或甲氨蝶呤治疗,但仍有关节腔肿痛,对照组采用得宝松骶髂关节腔注射治疗。患者取卧位,将下肢伸直,在超声引导下,于髂后及骶骨间隙向下至骶髂关节下1/3处,上下约1 cm的明显凹陷处做穿刺。使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持腰穿针,确认进入关节腔后,将针芯拔除,连接注射器,回抽无血后注入得宝松5 ml与1%利多卡因1.5 ml,注射结束后患者卧床5 min,每周注射1次,共治疗5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入1 2.5 mg益赛普与1 ml灭菌注射液,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总结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1. 3 疗效评定标准[2] 临床缓解: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化验

最详细的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与复位

最详细的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与复位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骶髂关节是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的,为凹凸不平、互相嵌插的耳状关节面,关节囊紧张,并有许多坚强的韧带包裹,活动范...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字“汉章针刀培训学校”快速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关注公众微信号zhendaoxuexiao 【更多资讯】打开汉章针刀培训学校公众平台,点右上角查看历史记录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的,为凹凸不平、互相嵌插的耳状关节面,关节囊紧张,并有许多坚强的韧带包裹,活动范围极小,是人体躯干向下肢传递重量与支撑的关节,而双足或两侧坐骨结节所受的外力,也必须通过骶髂关节才能传到躯干。 骶髂关节半脱位,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可单独发病,也可因其他伤病而并发或就是该病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诊断和治疗中常常被忽略,或误诊、漏诊。若脱位关节未被矫正可长期遗留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麻等症状。有的则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如月经不调,尿频、尿急、遗尿、阳痿等)且久治不愈。实际上根源多为骶髂关节半脱位致骨盆扭转/倾斜,使盆内脏器及所支配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或牵拉,一旦骶髂关节错位纠正,骨盆位置恢复正常,许多内脏病变亦随

之得到缓解。 急性骶髂关节损伤多由外伤所致,如弯腰搬取重物时姿势不当;跌倒时臀部着地;肩担重物时突然失足等,身体失去平衡,重心突然转移,身体来不及适应而导致骶髂关节错位。根据受伤的姿势与外力的作用方向,可造成骶髂关节向前或向后错位。 前错位: 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如剧烈奔跑、跳远或劳动中一腿伸髋屈膝,用肩推重物时,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强力收缩向前猛力牵拉髂骨,同时由于同侧骶髂关节后面韧带的作用,使骶髂关节向后旋转,导致髂骨向前下错位; 后错位: 发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沟壕、弯腰搬取重物时,大腿的后部肌肉强力收缩,牵拉髂骨向后,躯干、脊柱及骶骨向对侧前方旋转时,导致骶骨向后上错位。诊断: ①外伤、劳损、产后、风寒湿侵袭、先天因素。 ②继发于其他疾病及损伤,如: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盆内脏炎症……(需排除关节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肿瘤侵犯等) .症状: 一侧腰骶部疼痛,重者患肢不敢着地、负重及站立,行走困难。坐位时患侧臀部不敢着力,常以健侧臀部着床,患肢保持屈髋屈膝位,翻身困难,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经放射性

骶髂关节滑膜炎的治疗方法

骶髂关节滑膜炎的治疗方法 骶髂关节滑膜炎是让我们很多人都非常头疼的一种疾病,这属于骨科疾病的一种,最近很多人都是由于对于自身的骨科疾病,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才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给我们自身带来了很大 的伤害,而且这种疾病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很大的疼痛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骶髂关节滑膜炎的治疗方法吧。 1.推拿疗法 (1)推揉点按法:患者仰卧,膝部自上而下,顺其筋络反复 推揉1~2分钟. (2)拔伸屈膝法:患者体位同上,肌肉放松,医生先轻轻地,小幅度地来回屈伸膝关节,最后尽力将膝关节完全屈曲,然后伸 直患肢. (3)刮筋,分筋法:患者仰卧,于髌骨外上方,内下方运用 一拇指屈曲指关节,放于痛点内侧;另一手掌按于屈拇之上, 用

臂力推动拇指向外刮数下. (4)关节积液时可用捶,擂,拍法, 交替进行.捶为实拳,击为空拳,下击髌骨周围软组织及大腿伸侧, 大小腿屈伸各20~30下,擂为实拳,双拳用臂力下压与上部位相同处, 重复1~2遍.拍不用拳而是用手掌拍打腘窝,用腕力弹拍. 2.穿刺疗法关节积液较多,张力大时,可进行关节穿刺,将积液和积血完全抽净,并向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它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关节炎中的各种病理改变与它的减少和理化性质改变有密切关系.注射透明质酸钠有以下作用:覆盖关节软骨表面,可以保护关节软骨,防止或延缓进一步退变;保护关节滑膜,清除致痛物质,有明显减轻疼痛的作用;改善关节的挛缩状态,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对退变关节的滑液有改善作用. 3.药物治疗急性期滑膜损伤,瘀血积滞,治以散瘀生新消肿为主,三七粉等口服.慢性水湿稽留,肌筋弛弱,治以祛风燥湿,强壮肌筋,内服羌活胜湿汤加减,外贴狗皮膏;若寒邪较盛,

局部封闭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妇女产后骶髂关节紊乱症38例

局部封闭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妇女产后骶髂关节紊乱症38例关键词产后;骶髂关节紊乱;局部封闭;手法复位 骶髂关节紊乱也被称作骶髂关节错位或骶髂关节半脱位,属中医“骨错缝’筋出槽”范畴,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骶髂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变化,引起骨盆的不对称,从而引起疼痛并功能障碍的一组综合症候群。妊娠是每一位健康女性都要面临的过程,但在这个充满期待和幸福的过程中,一部分人也不得不面对一些难以摆脱的痛苦,围产期骶髂关节疼痛即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疾病虽与妊娠相关,但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骶髂部疼痛和同侧肢体功能受限,故在临床上,往往骨科门诊是其首诊科室。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局部封闭配合手法整复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紊乱症38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全部来自西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创伤关节病门诊,共计38例,均为产后女性,年龄22~36岁,中位数27岁。左侧发病20例,右侧发病17例,双侧发病1例。病程1~8W,中位数4.2W。生理产31例,剖腹产7例,均为单胎。初产妇35例,经产妇2例。后错位22例,前错位16例。 1.2 诊断标准[1]①发病前有孕产史。②多为一侧腰骶部疼痛,少数患者双侧发病,弯腰及翻身活动困难,不能主动抬腿,患侧下肢拒绝负重站立、行走,严重者患侧下肢出现麻木、放射痛。③骶髂部压痛、叩击痛明显,两侧髂后上棘高度不对称,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髋膝屈曲试验、“4”字试验、唧筒柄试验呈阳性表现。④严重者可见腰骶部脊柱侧凸,骨盆歪斜及双下肢相对不等长。⑤影像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仅部分可见患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毛糙或密度增高等。以上5项中,必须符合第1项,其余4项中包括2项即可诊断。 1.3 分型要点[2]前错位型:患侧髂骨后上嵴略低陷,髂后上棘水平下移,患侧下肢相对变长。后错位型:患侧髂骨后上嵴略突起,髂后上棘水平上升,患侧下肢长度相对缩短。 2 方法 2.1 局部封闭药物配方为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患者俯卧位,腹下垫枕,使臀微屈,腰椎前凸减少,充分暴双侧骶髂关节,以便定位及注射药物。穿刺点定位要准确,直接影响封闭治疗的效果。在髂后上棘与骶骨角连线中点附近可触及一凹陷,即为骶髂关节间隙,在该凹陷中触及疼痛最明显处加以标记,作为进针点,常规消毒覆以无菌洞巾,用7号注射器针头(肥胖者可用腰穿针)向外侧倾斜10°对准骶髂关节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