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

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

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
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

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

湖南省商业职业中专烹饪专业

添加时间:[2009-12-22] 点击数:616

一、学校及专业介绍

(一)学校简介:

湖南省商业职业中专创建于1975年,现隶属于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是一所以培养第三产业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重点技术院校,全国商贸系统技工学校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内贸易部重点技校、省级文明卫生单位和省级园林式单位,省扶贫技能培训基地、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校地处株洲市荷塘区桂花路,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分为技师、高技(大专)、中专、中技、短期培训五个层次教育,办有烹饪、旅游与酒店管理、餐旅服务、旅游、商务英语、电子商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美术设计、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主机板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3000余人,年短期培训学员1000人次。

学校拥有全国一流的烹饪、酒店服务实训大楼,菜肴制作实训室,面点制作实训室,西餐实训室,餐厅服务实训室,客房服务实训室,数控机床实训室,模具设计实训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电子电器实训室,财会模拟实验室,计算机实训室,网络技术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配置齐全,设备先进,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学校接有校园宽带网,宽带网连接办公、学生学习和职工宿舍区域,并开通了校园网站,建立了信息交互平台,学习平台,交流平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学识渊博,技艺精湛高超的高级教师和高级技师,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先进科学。还外聘了10位国家级烹饪大师和湘菜名师为客座教授,不定期来校讲学授艺。

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四季常青。体育设施设备齐全,运动场地宽敞,各种

体育器材能完全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学生就餐方便,餐饮质量与卫生管理严格规范,膳食营养均衡,价格管理严格。

(二)专业介绍:

烹饪专业是我校的传统特色专业,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率先开办,被确定为市级重点专业,全省烹饪专业唯一的技师培训基地,被誉为省内烹饪行业的黄埔军校,《面点工艺》课程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现有各层次学历教育在校生429人,年短期培训生100人次以上。(具体学历教育情况见附件一)。

该专业拥有一支通晓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德才兼备的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有2名国家级烹饪名师,2

名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并聘请了10位烹饪大师担任客座教授,不定期举办各种讲座和讲学,为学生讲授最先进的行业动态,行业技能发展情况,先进的操作技术,引领时尚的烹饪理念,开阔学生视野,发掘学生潜力。有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可同时安排400人进行技能教学的实训大楼,拥有现代化烹调工艺实训室、面点工艺实训室、多媒体面点工艺演示室、烹调工艺基本功训练室、面点工艺基本功训练室、西餐实训室、烹饪原料标本室,实训室配置齐全,先进,原料标本收集齐全,地域分布广泛。所有设备设施均能完全满足烹饪教学的需要(烹饪实训室设施设备情况见附件二)。

专业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也有相当的知名度,全国历届烹饪大赛上学校师生共获11枚金牌、9枚银牌,2枚铜牌,2007年学校师生参加全国烹饪大赛获二金一银二铜的骄人成绩,3名教师参加全省烹饪大赛获得四金一银的佳绩,2007年荣获全国“烹饪教育成果奖”。2008年参加省职业院校春季技能竞赛烹饪类四个项目取得了9个前三名。

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学生供不应求,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先后与华天集团等多家餐饮企业(公司)签定了长期合作协议,实现了资源共享,互相学习的良好格局。

二、项目建设基础

(一)项目建设现状

(二)优势和特色

主要特色

1、具有通晓烹饪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德才兼备的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全国烹饪教育和全省饮食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多次主编、参编全国统编教材、技能鉴定试题库资料等。专职教师来源主要是三部分构成:选用行业优秀技术骨干、毕业生留校培养、从外省烹饪高教院校毕业生中选聘。他们刻苦钻研,博采众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宋锦曦、朱正庭均为中国烹饪名师,烹饪理论造诣颇深,烹饪实践技艺精湛。宋锦曦1975年主持编写了湖南省第一本烹饪教材。外聘教师如聘请许菊云、王墨泉等10位大师为我校客座教授,以及与外省同行院校进行教学交流。

2、具备较完善的专业教学设施。

我校烹饪实训大楼在全国同类院校属一流水平。设有烹饪演示、操作,面点演示、操作,烹饪原料标本陈列、西餐制作、刀工、化验及翻锅、磨刀等各类实训教室,可同时安排400人进行技能教学。

3、具有较高的专业教务管理水平与能力。

1990年,省劳动厅批准首批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对烹饪专业进行初级直至技师的鉴定办证。毕业生始终实行双证制零距离就业,是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市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基地。2006年首批批准为市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我校烹饪专业关于理论、基本技能与下店综合训练三段式结合教学经验曾经在全国商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重点介绍。

4、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建校32年来,烹饪专业一直受到社会好评。大批优秀毕业生在省内、国内直至世界各地为弘扬中国烹饪技艺,为湘菜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株洲市参加全国第三届烹饪大赛的6名代表中,我校毕业生占5名,且全部取得金牌。湖南先期赴德厨师中我校毕业生达60%。学生廖定武在校即被选调人民大会堂,现为冷菜厨师长。还有玉楼东厨师长李岩、株洲宾馆厨师长周衡凯、全国满汉全席烹饪电视大赛金牌得主张建国等众多优秀毕业生。近年来,烹饪专业毕业生预约不断,整批输送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供不应求。

优势:

1、学校重视专业发展

我校非常重视烹饪专业发展,分别制定了《关于加强专业建设的决定》和烹饪专业建设规划,在政策、资金上对专业发展给予倾斜。

2、专业发展历史悠久

烹饪专业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率先开办,开办32年来保持在省内领先地位,学生供不应求,充分体现了专业办学的活力,为专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3、政府重视湘菜教育发展为专业发展带来机遇

餐饮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志,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晴雨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餐饮服务行业要求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艺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湘菜产业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全国八大菜系中跃居到第三的位置,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湘菜产业的发展带动湖南经济的发展,湘菜产业技能型人才社会需求量大。省领导重视湘菜产业发展,张春贤书记对湘菜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批示。但是,在湘菜产业强劲发展的现实面前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产业发展与人才短缺已构成很突出的矛盾,湘菜教育状况、水平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湘菜产业发展后劲受到影响。要发展产业首先要解决教育问题,湘菜产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为餐饮业做强做大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这种状况得到了政府与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省政协副主席、市政协主席专程来我校进行湘菜教育发展调研工作,为专业发展带来机遇。

(三)存在的主要差距:

1、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

2、进一步加强教研教改力度,特别是课题建设;

3、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不理想。

三、项目建设规划

(一)专业发展方向

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向餐饮业输送能熟练应用成熟技术和传播、推广新技术,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从事烹调、面点、食品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专业办学规格

逐步扩大专业招生规模,力争在三年时间内专业办学规模达到800人。

(三)人才培养目标

主要为餐饮业培养能熟练应用成熟技术和传播、推广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中级技能人才。具体为:(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2)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3)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4)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5)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该专业岗位群对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要求,进一步健全符合烹饪职业特点的“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大力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继续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有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继续扩大我校烹饪专业在湖南的影响力。同时,继续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合作,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烹饪品种和特色交流,注重烹饪文化的交流。

2、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挑选大型的有雄厚资金的饮食企业联合办班,为企业培养“量身定做”的人才。学校按企业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设置能体现企业文化和要求的课程,进行订单式培养。开展订单式培养,实现了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一体化,同时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解决了部分家境贫困学生的读书问题,也为这部分学生能尽快就业、获得经济收入提供了有效帮助。

3、建立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形成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烹饪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政府斜对门,地段繁华,实训基地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继续对实训基地厨房等进行业务工作指导,同时实训基地继续为我校烹饪专业师生进行实践和操作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4、外聘专家。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为优化教师队伍,从行业聘请6位专家参与专业的建设,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体人员,以指导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五)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规格的确定

(1)人才规格:满足旅游饭店、餐饮企业岗位群的要求,掌握中式烹调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中式烹调、中式面点等岗位的业务知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与人交流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

(2)知识结构与能力分析

A、在品德、文化知识、身心素质方面:在达到中等职业学样教学目标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突出烹饪专业的特性,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礼仪风范。

B、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掌握饭店、餐饮经营以及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原材料选择、调配、加工处理的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中餐烹饪操作技能,并掌握西餐烹调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具有烹饪生产成本的核算能力和厨房各种设备工具的使用和养护的能力。

2、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依据“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方向,以理念知识学习为基础,以烹饪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时,着重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够用适用,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开设专业课程,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实践,强调能力培养。改革教与学的质量考核方法,开展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3—4年内建设2门网络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争创3门校级精品课程,培植2门省级精品课程。具体措施:经费预算:15万元

(1)深刻认识推进科学的烹饪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A、传达了国家和省市职教工作会议关于职教课程改革的精神;B、组织理论学习;C、专家引领;D、派教师外出培训和参加湖南省有关专业课程改革协作组活动;E、不定期召开学校课程改革推进会和研讨会;F、将建议科学课程体系的推进工作列为三年建设的重点工作。

(2)明确烹饪课程体系的目标任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原则,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结构体系,调整、充实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建立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具体为:A、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不断强化课程意识,统一对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B、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结构体系,调整、充实能体现新技术、新工艺的课程内容,制订课程标准,编写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同步进行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C、创建与新课程体系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式的教学模式。D、加强对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建立促进课程改革稳步实施的运行机制,建立课程多元化评价

体系。E、以课程改革为平台,推进能体现真实生产场景的实训基地建设。F、《烹调工艺》争取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3)规划烹饪课程体系的实施步骤和推进方略,通过调研、改革、研究与实践,建立一套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根据烹饪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建立以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在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和重组,建立增强人才培养的整体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将课程改革列入专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制订“湖南省商业职业中专课程改革规划”和试点专业“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成立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两个试点课程改革项目组,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在组织层面上保障课改工作的推进。同时确定课程改革的推进方略为“主动参与、注重过程、稳步推进、体现个性”。第二,学校制订关于课程改革的配套政策和规章制度。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激励广大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对参加课改、尤其是取得成果的教师在评职、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先;二是对参与课改和取得成果的教师要在工作量计算、奖金发放等方面制订政策。同时,对不参与课程改革或对课改工作持消极懈怠态度的教师,学校结合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对其形成相应的约束机制。对课程改革实行专门立项、专项投入。学校对先期进行课程改革的试点专业进行专门立项,并投入一定的专项经费。专项经费列入学校年度财政预算,并实行专款专用。第三,大力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名师工作室,加强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师资和物质层面上保障课改工作的推进。第四,确定试点课程和试点班级,取得课改经验后进行推广。

3、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

(1)教材的选定。教材的选定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教学成果得以

实现的条件,在教材的选定以以下几点做为原则:第一教材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水平和市场的变化;第二教材具有实用性、先进性、代表性及前瞻性;第三教材符合学生知识体系和模块式教学的;第四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2)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所有专业课教师都具备同时承担理论课教学和实训实习的教学能力,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开发和研究,强化电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

(3)不断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自觉性为目标,充分采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等方法,在学生基本功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丰富课堂的组织形式,强化学生的技能特点和动手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将现代化教学段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将VCD、幻灯片、图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设备运用到实训操作课的教学中,生动的、直观的将实际业务操作环节展现在课堂里;建立校际信息网站,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教学品种,丰富教学内容。

(4)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加强专业研究,实施课题带动,扩大研究范围,加强与社会行业的联系,提高研究层次。根据教学工作中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社会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的放矢的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加强体验教学教研的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形成文字性的总结,有目的的、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教研改革的成果。

(5)强化学生的基本训练,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紧扣基本功训练及方法,将基础能力做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同时,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培养他们推陈出新的能力,以此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六)专业教师队伍

1、建设目标

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通过精品专业建设,打造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教学能力,符合中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经费预算:15万元

3、专业教师引进和培养方案

2008年,引进副高以上职称“双师”素质教师1名,招考“双师”素质专业技术人才1名。安排4名专业教师外出研修或到企业实践锻炼。

2009年,引进副高以上职称“双师”素质教师1名,招考“双师”素质专业技术人才1名。安排4名教师外出研修或到企业实践。拥有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骨干教师2名。

2010年,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中“双师”比例达到70%以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比例达到80%,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本科学历比例达80%,45岁以下青年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达到100%。拥有省

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学科带头人2名,校级骨干教师2名。专业教师全部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

3、客座教授

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为优化教师队伍,继续聘请10位在社会上影响力大、行业中成就大的大师担任烹饪专业的客座教授。加强我校与行业之间的联系,提高师生水平。

4、建立师资共享机制

建立校校、校企师资共建机制,通过聘请一批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技能水平高的兼职教师,充实专业教学团队。

5、师资梯队建设

在紧紧围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加强整体师资梯队的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推行“试讲替换”制度和青年教师“一对一指导”措施,有计划、有梯度地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强专业教师团队精神的建设,特别是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增加关联课程教师之间的沟通,强化专业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连贯性;加强教师与外界的联系,使教师了解餐厅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践性。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既重视教学,又重视科研,激发创新思维,达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使教学成为研究性教学,学生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互动模式。

同时,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动普通教师的方式,重点培养实践能力强、学历高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使整体师资队伍双师型比例达到70%。同时,注重完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关系,重点增加专业课程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的比例;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建设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师资团队的目标。

(七)专业教学资源

1、教学实训条件建设

建设目标:完善实习实训条件

对现有实训设施设备升级,新增食品营养研发工作室、西餐厅、酒吧、菜肴研发工作室等,同时把单个实训室建设向综合性、创新型实训室发展,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经费预算:80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