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wto税收

wto税收

wto税收
wto税收

一、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一)国外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的结论

前世界银行工业部顾问基思·马斯顿对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他选择21个国家作为样本,按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分成10组(美国单列),在每组中有一个高税负国和低税负国。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关系:低税负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大于高税负国家。按非加权平均计算,10个低税负国,GDP 年增长率为7.3%;10个高税负国,GDP年增长率为1.6%,其中有两个国家是负数。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税收与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就下降0.3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负相关,高税收负担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这几乎成了一个普遍的规律,而对低收入国家来说,提高宏观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极为明显。[1]

(二)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分析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有一个宏观税负的含义及衡量指标界定问题。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一般通过一定时期政府税收收入占同期GDP 的比重来反映。在我国,由于政府收入形式不规范,单纯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宏观税负问题。根据政府所取得收入的口径不同,通常有三个不同口径的宏观税负衡量指标:

1.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小口径的宏观税负。

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中口径的宏观税负。这里的“财政收入”指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的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少量其他收入。

3.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大口径的宏观税负。这里的“政府收入”,不仅包括“财政收入”,而且包括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向企业和个人收取的大量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预算外收入,以及既没有纳入预算内也没有纳入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还包括其他没有在收入中反映的各种收入,即包括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形式取得的收入的总和。

在这三个指标中,大口径的指标最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了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负担水平。因此,在分析我国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主要以大口径税负指标为准。

我们对表1中第8列(大口径宏观税负)、第9列(GDP)的增长率数据

X[,t]:16.4、16.5、19.3、21.0、22.5、24.1、25.1

Y[,t]:35.0、25.1、16.1、9.7、5.2、4.6、8.9

做相关性分析,可得约为-0.894,在显著水平为0.01时,通过统计检验,呈现出明显

的线性相关关系。

可见,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也呈负相关关系,相关性较高。另据回归分析[2](采用1979年至1999年统计资料,小口径宏观税负)也得出相似的结论:我国税收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影响,税收每增加1000元,GDP大约减少2300元。

二、当前中国税负状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税收负担状况的分析判断是制定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那么,目前我国税收负担水平的状况如何呢?

从理论上讲,若保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在税收收入量的确定上应符合以下标准。

1.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税收来源于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税收才会有充足的来源。从财政支出增长的规律来看,财政支出是随着经济的增长、政府职能的扩大而呈现渐进增长的态势。那么,要保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资金需要,就要求税收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有关专家测定,西方国家税收收入增长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通常大于1,而在我国这一弹性系数保持在0.8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2.满足政府最低支出需要标准。在政府职能既定的前提下,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应以所取得的税收收入能够维持政府职能的正常履行和公共产品的最基本供给为标准。在税收成为政府主要收入的情况下,可以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来反映税收对政府履行其职能的支持程度。根据灰色模型的测定量,税收规模对政府履行其职能提供稳定的支持,一般应满足如下条件:-0.03<政府职能税收支持的发展系数<+0.03。[3]

3.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相结合,统筹安排。从各国财政收入构成看,都有或多或少的非税收收入。发达国家中央政府的非税收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在10%左右,发展中国家非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约为15%~25%左右。税收负担并不是纳税人的全部负担,政府取得财政收入也不是仅有税收一种形式。在确定宏观税负水平时就需要考虑政府非税收收入规模的大小,从而使国民经济的总体负担率处于一个合适的水平。由于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的来源是相同的,如果政府收入形式欠规范,非税收收入过多过滥,特别是在非税收收入不纳入预算统一管理的条件下,会使国民经济的整体负担难以掌握,造成整体负担过重和负担结构的畸轻畸重。因此,只有政府收入形式规范化,才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把握税收负担水平,使之合理化。按照灰色模型的测定量,在政府收入形式较为规范的条件下,实际税收状况与税收基本能力的发展系数的差距应小于0.03。

4.以一定时期剩余产品价值量为上限。税收主要来源于一定时期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价值。从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角度看,一定时期税收总量不能等于或超过同期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总量。这也就成为宏观税负水平的最高数量界限。这里,可以通过宏观剩余产品价值率即剩余产品价值总量除以国内生产总值所得到的百分比来衡量一定时期剩余产品的生产水平,一定时期(战争时期除外)的宏观税负水平只能限定在宏观剩余产品价值率以下,不能等于或超过这一最高界限。

如前所述,宏观税负的大口径指标最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了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整个

国民经济的负担水平。而中、小口径指标则更能说明在政府取得的收入中,财政真正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水平。在分析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时,需要将这三种不同口径的指标综合起来进行考察。

从目前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状况及变动趋势(见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口径的宏观税负与小、中口径的宏观税负相比,要高出很多,如2000年我国大口径的宏观税负为25.1%,差不多是小口径宏观税负14.1%的2倍。

表1 1994年至2000年大、中、小口径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

资料来源:政府收入为预算数据。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和《中国统计摘要(2001)》

由于大口径的宏观税负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水平,从这一指标看,目前企业和居民的总体税收负担偏重,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首先,按照我们的测算,2000年我国税收总体负担占GDP的25.1%,考虑到对预算外、体制外收入的测算较为保守,这一税负水平应是实际税收负担水平的下限,有专家认为这一指标超过了30%。即使是25%的下限,虽然低于发达国家平均30%的水平,但与发展中国家16%~20%的水平相比,仍高出不少。

其次,这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放慢,但宏观税负水平却在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见表2。

表2 1995年至2001年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和宏观税收负担率

年份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GDP增长率(%) 35.0 25.1 16.1 9.7 5.2 4.6 8.9 7.3

税收增长率(%) 20.5 17.8 14.4 19.2 12.5 15.3 17.7 20.7

税收弹性系数0.59 0.71 0.89 1.98 2.40 3.33 1.99 2.84

税收占GDP比重(%) 11.0 10.3 10.2 11.1 11.8 13.0 14.1 15.8

注:(1)由于税收的增长速度从来只是用当年价格计算,故表中GDP增长率按当年价格计算,否则没有可比性。

(2)1994年至2000年数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和《中国统计摘要(2001)》

计算。

(3)2001年数字,根据国家统计局《国网宏观经济》2002年第2期和2002年1月11日《中国财经报》有关数字计算。

从1997年到2000年,我国大、中、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大体上都增加了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1994年至1996年,税收弹性系数分别只有0.59、0.71和0.89,这表明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但从1997年起,特别是在1998年至2001年的4年间,在GDP增长速度比以前相对下滑的情况下,税收收入却出现了超常增长,这4年的税收弹性系数分别为2.40、3.33、1.99和2.84,平均为2.93。这表明,1998年至2001年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是GDP增长速度的近3倍。我国是以商品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商品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平均在70%左右,由于商品税以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采用比例税率,因此,从理论上讲,商品税的收入至多只能与GDP同步增长,剔除特殊因素,其税收弹性系数只能小于1。但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税收弹性系数平均值已达到2.93,税收收入的增长是超常增长。由于税收超常增长,带来宏观税负水平的不断提高,由1997年的11.1%提高到2001年的15.8%,平均每年增长1.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最近几年来,在“费改税”没有大的起色的情况下,主要是由于税收的超常增长带来了税费总负担的不断提高。

再次,从一定时期剩余产品的价值量与税费负担量分析。据测算,1999年我国剩余产品价值量是26530.94亿元,占GDP的32.4%,而当年税费总量占GDP的比重按保守的估计也达到24.1%,可见留给企业的已不多了。而且由于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税费负担不平衡,更加重了问题的尖锐性。按照《福布斯》杂志对30多个国家的税收负担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中国的税赋压力指数为154.5点,税收负担仅低于法国和比利时,排在第三位,属于税负较重的国家。《福布斯》杂志说,税赋指数越高,企业主的税收压力越大。所以从总量看,由于税费负担过重,作为投资和市场主体的企业缺乏进行扩大投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实力和动力,缺乏创新的活力和动机,难以刺激民间的投资和消费,难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除了税收总负担偏重以外,我国的税负结构也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税负重于非国有企业,内资企业重于外资企业,内地企业重于沿海企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重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等。这种状况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三、加入WTO后我国税负变化的趋势

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将更加剧烈,国际经济形势及世界各国税收制度及税负的调整变化都会对我国产生影响;而且在WTO原则下,我国的税制结构也要进行适应性调整,这也会带来税负水平的变动。在这一条件下,我国应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税制和税负水平的变动情况,从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结合我国税负水平变动的情况,对税制和税负水平进行合理的调整。

首先,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有关承诺,我国关税的税负水平将会有所下降。长期以来,我国关税名义税率偏高。1991年我国关税税率平均水平约为22.5%,远远高于西方国家4%、发展中国家13%的平均水平。自1992年起,我国五次大规模地自主降低关税,目前平均关

税水平已降至14%,2005年将降到10%。农产品关税在2004年以前可能降至15.5%;工业品平均关税则会降至10%以下;汽车进口关税有可能降至25%以下;汽车零件平均进口关税降至10%;2005年以前,取消半导体、电脑、电脑设备、电讯设备和其他技术产品的关税限制,实现零关税。从表面看,这一变化会减少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同时,也降低了关税对国内企业的保护程度,影响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剔除现行税制中不符合WTO原则的规定,这将会增加部分行业和企业的税负。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着违反WTO国民待遇原则、反补贴原则的一些规定。如对企业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购置国产设备,可按增值税发票价税合计金额的40%,从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扣,并照提折旧,而进口设备则无此待遇,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再如,对外商投资企业,在减免期满后,如果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的70%以上,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所得税;对144户专业模具生产企业生产销售的模具产品实行先按规定征收增值税,后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返还70%,等等,这些都违反了反补贴原则。这些政策的调整将会增加这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影响其发展。

第三,现行一些区域优惠政策要清理,彻底取消过多过滥的地方区域优惠政策。同时,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已到期,从2002年1月1日起,除法律和行政法规另有规定者,企业所得税一律按法定税率征收;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的税负将会有所增加。

按照现行税制的规定,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的税负水平相对于加入WTO之前会有一个实质性的增长。

四、调整税负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一)当前世界各国税负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进入新世纪,各国纷纷推出了减税计划,调低税负,形成了新一轮世界性的减税趋势和潮流。这些国家包括:

(1)美国。美国总统布什就职不到20天即向国会提出10年减税1.6万亿美元的计划(后来国会将其缩减为1.35万亿美元),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税收减免。这是美国20年来最为庞大的减税计划。“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加快了减税计划的实行。

(2)加拿大。2000年10月,加拿大宣布了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减税总额近1000亿加元,包括全面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增加生计扣除和降低公司所得税税率。

(3)德国。1999年颁布全面减税方案,分步实施。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税率都有大幅度降低。

(4)法国。法国在2000年减税800亿法郎的基础上,又计划从2001年到2003年再减税1200亿法郎,除了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税率外,还要降低增值税的标准税率。

此外,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典、俄罗斯、荷兰、葡萄牙、罗马尼亚、

印度、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希腊、捷克等国家也纷纷采取了减税措施。

之所以出现全球性的减税趋势,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的加剧,通过减税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增速减缓和滑坡,把减税作为刺激需求和扩大投资的重要手段。第三,税收理论在更新。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主张减少政府和税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税收中性原则的呼声和理论在增强。

(二)降低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增长,增强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人员、服务及资本的跨国流动,使得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要想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我国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规则变化而带来的税源变化、税种地位变化,调整现行税制和税负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加入WTO后,我国许多产业的发展会受到外国产品的强烈冲击。在关税的政策作用让位于国内税的条件下,我国应在WTO原则框架内,充分运用国内税,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护和促进我国幼稚工业的发展,壮大我国优势产业和产品的实力,增强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综合分析我国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企业的总体负担水平较高,加入WTO后现行税制和部分税收政策的调整,将会增加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在关税水平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增长能力和竞争能力受到较大影响。根据我国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考虑到国际上的减税趋势,结合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情况及近几年税负水平超常增长的情况,我们认为,我国当前应实行适度的减税政策,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增长。

基于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我国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中间应当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手段有两种:扩大支出和减税。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主要采取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的办法,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减税,其理由有三:一是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过低,减税空间不大;二是我国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降低了减税的刺激效应[4];三是减税很可能会大量减少财政收入,财政难以承受。

[5]应该说,目前我国大幅度减税确有困难,但适度减税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这除了前面分析的我国税收总负担偏重和当前世界出现新一轮减税趋势等原因外,还有以下一些情况值得研究。

1.我国的主要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偏高

目前我国增值税的法定基本税率为17%,如果换算成“消费型”增值税,则税率高达23%,高于西方国家(大多在20%以下)的水平。而我国现行增值税对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工商企业分别按照6%和4%的征收率征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使得我国超过增值税纳税人总数80%的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高于一般纳税人。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33%,而德国为25%,澳大利亚为28%(5年内降到21%),英国、日本、印度等国为30%,美国实行15%、18%、25%、33%的四级超额累进税率,前3档都比我国低,最高边际税率才与我国相同。如果再考虑到我国税前扣除项目少和企业经济效益低等因素,我国企业的税收负担就更重。

2.要正确对待税收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基本目标就是满足政府公共支出的需要。在政府职能既定的前提下,宏观税负的高低,应以所取得的税收收入能维持政府正常行使职能及提供公共产品的最基本供给为准。问题在于,目前我国政府职能不清,存在职能错位、政企不分、包揽过多的问题,表现为政府机构过于庞大,人员过多,支出浪费严重,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7%增加到目前的12%左右。因此,政府机构的精简和效能的提高,财政支出的节省,可为减税提供相应的空间。

3.减税对经济发展能起促进作用

不论对流转税、所得税,还是对其他各税减税,都会对生产和消费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减税让利明显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对不同的税类进行减税,尽管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功能特点,但是在具有扩张效应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只不过流转税减税的扩张效应主要体现在供给方面,所得税减税的扩张效应主要体现在需求方面。

减税之所以会具有扩张效应,是因为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价外税只是形式问题,不影响问题的本质),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税额的大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可支配利润的多少。我国中央银行曾采取7次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取消贷款指标限制等措施,财政一再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但启动民间投资的效果甚微。其关键的原因在于赢利率和投资回报率过低。据统计,我国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仅为7.12%。总资产贡献率的分子是利润总额、税金总额与利息三者之和,分母是平均资产总额。在7.12%的贡献率中,如果扣除税金和利息支出,剩下的利润率则微乎其微。由此可以看出,税负的高低(包括流转税和所得税)会直接影响利润率,从而影响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4.降低名义税率并不意味着减收

通常所说的减税,是指降低法定(即名义)税率。而税收的多少除决定于税率的高低外,还受税基宽窄、征管强弱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减税并不意味着减收。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税制改革,实行“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严征管”的税收政策,结果促进了经济增长,税收总额并未减少,反而不断增加。我国一些现行税种税率偏高,税基偏窄,特别是减免过多过乱,既影响了税收收入,又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要求。当务之急是,应尽量减少和规范各种税收优惠和减免措施,尽快建立我国的税收支出制度,并使税收支出在政府预算中得到反映,接受立法机关和公众的监督,这样也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税收优惠和减免的经济、社会效果。

减税政策要发挥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就必须降低主要税种和重要税种的税负。作为减税的配套方案,可以考虑通过一些税种的适当调整来增加税收收入,也就是,要对我国的税制结构做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6]从当前情况看,在通过完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税种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可以通过适当拓宽个人所得税的税基,适当调整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适时开征财产税、遗产税等税种来增加税收收入。减税并不是单纯指某个或某些税种的税负下降,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主体税种和重要税种税负的下降。规模小、涉及面小的税种的税负下调对经济的影响有限,不能称其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主体税种和重要税种税负的下降才能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西方各国在减税的同时,也都扩大一

些税种的税基,开征一些辅助性税种或提高辅助性税种的税率,以增加税收收入。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我国当前应实行适度的减税政策,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完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制。

首先,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

1994年税制改革时,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采取了对企业购进固定资产中所含税金不予抵扣的办法。这在当时对于保持财政收入稳定,抑制投资膨胀、经济过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目前,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病日益严重:(1)影响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由于购置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中所含增值税不能抵扣,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影响企业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基础产业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新技术的采用和经济结构的调整。(2)影响我国的产品出口。由于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出口产品中固定资产所含税款没有抵扣,出现退税不彻底的情况,这必然会提高价格水平,降低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3)影响我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由于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设备有免税规定,而内资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款得不到抵扣,这会使内资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上述问题只有在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之后,才能予以解决。

目前,关于增值税转型问题,在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已基本形成共识,惟一担心的是会不会减少税收收入,以至于财政难以承受。据测算,如果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在税率不变的条件下,大约要少收600亿元。应该说,在当前我国税收每年增收2000亿元左右的情况下,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增加效益,从中拿出600亿元用于转型,换来一个好的税制,是值得的,也是承受得了的。还应看到,转型后,由于消费型增值税能够克服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会刺激经济的更快发展,从长远看会使财政长期增收。由于我国加强征管还有很大潜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很可能当年也不会减收这么多,甚至并不短收。

其次,完善企业所得税制。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分为内、外资两套税制。由于税前列支标准和税收优惠并不一致,使得实际税负差别很大。据测算,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11%,内资企业为22%,国有大中型企业为30%。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公平竞争,也不符合WTO关于规范税制的要求,应尽快合并两套税制,统一税法。其基本内容包括:(1)实行比例税制,税率定为25%,把国有企业的过重负担降下来。(2)规范税前扣除,取消计税工资规定,提高折旧率,放宽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列支标准。(3)扩大税基,整顿和减少税收优惠,实行国民待遇,但为使外商投资企业不过多增加负担:可采取某些过渡措施。我们主张的适度减税政策,主要就是指通过上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与完善,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进一步得到好转,是实施适度减税的较好时机,同时,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和税收竞争的国际环境的客观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我国税收增幅很大,财政有能力拿出一部分资金用来支持税制改革,以便形成“经济-税收-经济”的良性循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连续几年增收千亿元,2001年增收2348亿元,2002年又增收1700多亿元。这为深化税制改革提供了财

力基础。

第二,1994年税改时遗留的期初存货税款抵扣、外商投资企业超过原税负的返还税款和大部分过渡性减免税优惠措施陆续到期,这几项可使财政增收减支一大笔款项。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财政支出规模是有一定潜力的。

第四,加强税收征管,控制减免项目,缩小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之间的差距,增加收入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我们应当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深化税制改革,适当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企业活力,实现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

2016年税收业务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税收业务知识测试试卷 :单位:得分: 注:题中未标明时间围的,均适用现行税收政策。相关税率表附后。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20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纳税人自建的房屋,自建成之月起征收房产税。() 2.对按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无论会计上如何核算,房产原值均应包含地价,包括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开发土地发生的成本费用等。() 3.金三系统上线以后,不再需要做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种认定,只需登记房屋、土地税源信息即可。() 4.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所有人缴纳土地使用税。() 5.对专门经营农产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使用(包括自有和承租)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6.在土地增值税清算中,计算扣除项目金额时,其实际发生的且有合法凭据的支出可以据实扣除。() 7.税务机关拍卖扣押的欠税单位的房产不需缴纳土地增值税。() 8.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及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自2016年7月1日起实施。()

9.目前,我国仅对列举的资源征收资源税。() 10.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屋、土地权属原归夫妻一方所有,变更为夫妻双方共有的,免征契税。() 11.营改增后,计征契税的成交价格应包含增值税。() 12.纳税人占用耕地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实际占用耕地的当天。() 13.“记载资金的帐薄”的印花税计税依据是注册资本金额。() 14.按税法规定减免增值税的,可以同时减免城市维护建设税。() 15.纳税人未在规定纳税期限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应当加收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16.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的增值税,以及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均按季申报。() 17.新购置的车船,纳税人应当自购置之日起60日申报缴纳或者经由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车船税。() 18.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为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 19.某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的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从业人数90人,资产总额2000万元;它属于小型微利企业。() 20.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计费依据为本地区上一年度平均职工工资。() 二、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当前税收形势与政策探讨

当前税收形势和政策发展 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上课,不仅大家在这里是参加培训,对我自己来说,和大家在这里交流也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财税杠杆来调控和管理经济,”我们这些在财税岗位上工作的干部要做好税收工作,更需要加强学习,加强学习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客观要求。现阶段我国正面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正如火如荼,日新月异地加快推进,在当前时期,税收工作要有所作为更要依靠广大干部勤练内功,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重点是要加强经济、法律、社会管理知识的学习。这里我先抛砖引玉,从宏观层面介绍当前的税收形势,探讨未来的政策发展趋势,主要是想让大家对国情、省情、税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达到提高认识、推进工作的目的。 一、当前我省地方税收基本情况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环境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遇到了很多困难,虽然我们的金融体系尚未实现完全彻底开放,在金融层面,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有限,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形成了以国际需求和国内积累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大量的外向型经济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市场萎缩的考验。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经济中面临的问题也体现在税收上,虽然地税部门的收入中工

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仅占不到二成,但经济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业经济增长失速也会通过传导效应影响第三产业,影响居民收入水平,进而影响地方税收。去年新年伊始,税收收入连续呈现减收,组织收入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征收任务,但大家也要看到,我们的任务能完成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房地产业,去年税收收入六成的增量来自房地产,税收增长的动力比较单一。 步入2010年,随着经济的稳步复苏,组织收入工作开局良好,上半年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入库570.8亿元,增收136.67亿元,增长31.5%;税收收入累计入库397.77亿元,增收93.99亿元,增长30.9%。按地方级收入口径计算,上半年福建地税组织地方级收入370.65亿元,增收103.34亿元,增长38.7%,快于同期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水平,地税部门贡献了65.3%的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统筹地方财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地方税收保持了各级次、各区域、各行业协调发展的态势。影响增减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宏观经济环境明显好转。我省地区生产总值稳步走强,经济结构中和地方税源密切相关的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平稳渡过国际金融危机,在福建加快发展的推动下产值增长更为喜人,带动地方税收呈现超GDP增长的态势。在总量增长的同时,税收结构也有所调整,投资性行业税收增量贡献下降,实体经济相关行业税收增量贡献提升。其中,上半年房地产业税收增收43.83亿元,增长逾七成,增量贡献46.6%,比上年全年水平下降了12个百分点;建筑业税收增收12.66亿元,增长28.5%,增量贡献13.5%,比

中央和地方税收分配比例

各税收的中央和地方分配比例情况详解 中央独立税:消费税、关税、进口增值税、车辆购置税、燃油税、社会保障税。 省级独立税:营业税。 县级独立税:物业税、车船使用税、遗产与赠与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 中央、省级、县级共享税具体税种和分成比例见表2。 经过以上调整,中央政府收入占税收总额的55%—60%左右,省级政府收入在22%左右,县级政府收入在20%左右。。 一、中央固定收入: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 二、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 三、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1、增值税(除进口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2、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3、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按中央60%,地方40%分配。 4、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归中央,其余部分按中央60%,地方40%分配。 5、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归地方。 6、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7、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4%归中央,其余6%和其他印花税归地方 省以下各级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并没有全面推行较为彻底的分税制,全国呈现多样化特征。具体划分方式有:(1)按照企业的隶属确定税收归属。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企业所得税,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是按照这种方式确定其归属的。(2)按照纳税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或行业性质,划分收入归属。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营业税,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把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划作省级收入,而把建筑安装、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营业税作为地、市、县等层级地方政府的收入。(3)按照某种比例对某些税种进行分享。相当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把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等税基较小、税额不大的税种,在省级政府与其下的各个层级地方政府之间进行比例分享。(4)对于地方分享的增值税25%部分,部分省、市、自治区将其全部划归地、市、县级政府,部分地区则实行了某种形式的共享税划分方式。(5)部分省、市、自治区仍然沿用分成或包干的旧体制,把部分税种确定为调剂收入,根据其辖区内各个地区的贫富程度的差别,分别确定不同的分享比例或分享形式。

业务模式决定税收

税收贯穿于企业整个业务流程中,业务产生于合同,同样合同也会决定税务。不同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式,会带来不同的税收,也就是业务决定税务。 同样是租赁汽车: 若是只租赁车辆不带司机,也就是干租”属于有形动产 租赁服务,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 ; 若是既租车也带着司机,也就是湿租”属于交通运输服 务,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1%。 同样是住宿费: 若是员工因公出差的住宿费,属于差旅费,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增值税; 若是公司客户出差的住宿费,属于招待费,一般纳税人不可以抵扣增值税。3 同样是在酒店会场开会: 若是酒店方只是提供会议场地但是没有配套服务的,属 于不动产租赁,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1%; 若是酒店方既提供会议场地又提供配套服务的,属于会 议展览服务,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6%; 同样是出租建筑设备: 若是将建筑施工设备出租给他人使用但没有配备操作人 员的,属于有形动产租赁,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

若是将建筑施工设备出租给他人使用并配备操作人员的, 属于建筑服务,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1%; 同样是酒店的外卖: 若是外购了直接出售的外卖,属于销售货物,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 ; 若是酒店进行了生产加工的外卖,属于餐饮服务,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6% ; 同样是购销合同的印花税: 如果购销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或者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增值税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同样是公司购买汽车: 若是购买的车辆专门用于简易计税项目、集体福利的,不得抵扣增值税;若是购买的车辆既用于一般计税也用于简易计税项目、或者既用于生产经营也用于集体福利的,可以抵扣增值税。 同样是出租库房: 若是仅仅是出租库房但没有配备仓库保管人员的,属于不动 产租赁,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的增值税征收率5%或者一般 计税的增值税税率11% ;

税收分析建议

税收分析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一定时期的税收与经济税源、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相关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评价,查找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建议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是准确判断税收经济形势、客观评价税收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如实反映税收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科学检验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正确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税收分析的重要意义 加强税收分析,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然,是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是保障作用。开展税收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一定区域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真实反映经济税收运行情况,把握组织税收收入的主动权,提高税收预测准确度,确保税收计划科学合理准确,保障各项组织任务圆满完成,为上级提供准确的税收分析基础数据。 二是指导作用。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睛,基层税务机关通过对经济税源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宏观分析以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指标进行微观分析,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税收征收管理情况,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强化税源管理的措施,指导税收工作。 三是服务作用。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通过剖析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落实对经济运行和税收收入的作用机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大局,适时向地方政府反映经济运行情况,提出积极意见

建议,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是评价作用。利用税收分析成果,可以进一步分析某项税收政策制度、管理办法对经济运行和税收收入增减的效应,为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制度、管理办法提供参考依据。 二、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对策建议 税收分析工作一般而言,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税收收入进度和收入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二是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三是税收征管工作深度、广度、工作质量以及纳税人对税法遵从度的分析;四是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依据目前的税收分析工作状况,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加强税收形势分析。做好税收形势分析必须把握好基本的分析架构和核心要素。一是准确把握前期税收收入情况。深入分析并准确掌握前期收入增减变化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原因、税收政策的原因、还是征管上的重要举措或者严重失误的原因,客观反映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科学研判税收收入走势。二是全面分析当前和今后时期组织收入工作面临的形式。要从经济、政策、征管等各方面全面分析组织收入工作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二)加强税收风险分析。运用数据管税平台对税收与经济运行中的宏观和微观数据,开展关键指标比对,发现税收征管和纳税遵从中存在的风险点,指引征管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组织收入服务。 (三)加强与国税局联合税收分析。“营改增”之后流转类税

经典税务会计业务题

1、某家电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2009年度有关经营情况如下: (1)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000万元,出售配件收入6万元,出租房屋的收入6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金)。 (2)应结转产品销售成本4500万元。 (3)缴纳增值税340万元,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34万元。 (4)全年发生营业费用900万元(其中广告费750万元,业务宣传费90万元);管理费用10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80万元,庆祝市家电协会成立赞助 3万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咨询费10万元);财务费用120万元(其中向其他企业生产经营用借款1000万元,借款利率为9%,银行同期同类借款利率为7%)(5)8月20日对生产车间进行改建(生产车间已提足折旧,预计尚可使用5年)的工程办理验收手续,共支出150万元,全部计入了其他业务支出。 (6)10月末盘亏产成品200台,每台成本0.3万元(其中外购材料、辅料占70%),已责成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赔偿全部损失的50%,净损失经批准税前准予扣除。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如下问题: (1)下列选项中,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有()。 A、销售成本4500万元 B、增值税340万元,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34万元 C、营业费用900万元 D、管理费用997万元 (2)财务费用允许在税前扣除()万元。 A、40 B、60 C、100 D、120 (3)固定资产改建支出可以在税前列支()万元。 A、10 B、7.5 C、12.5 D、150 (4)准予税前扣除的净损失为()万元。 A、60 B、67.14 C、30 D、33.57 (5)2009年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万元。 A、1531.1 B、1670.62 C、1698.62 D、1732.62 (6)2009年该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万元。 A、571 B、382.78 C、294.4 D、280.2 答案:(1)AC (2)C (3)A (4) D (5) A (6) B 分析如下:(1)增值税不可以从税前扣除;对于营业费用,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限额=8066×15%=1209.9(万元),不需调整;

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税收优惠

【收藏】科普一下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税收优惠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建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和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到2035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意见》也提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建立健全政策协调联动机制,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政策。持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发挥高新区的发展潜力,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 目前,税收优惠政策覆盖科技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领域,帮助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创新型企业加快追赶的步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高新技术企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享受主体】 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优惠内容】 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享受条件】 1.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2.高新技术企业要经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同本级财政、税务部门组成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的认定。 3.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4.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5.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6.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7.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相应要求。

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

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 龙文泱刘育华 转型理念 2012年9月,长沙市地税局承接了全省系统征管改革试点任务,立足依法治税根本,通过推改革、强基础、抓数据、优服务,着力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依法依规征收和防范执法风险为目的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最终实现税收征管工作全面转型升级的目标。 实践 “当前,我们征管理念相对滞后、管理方式不够精细、征纳权责容易混淆、执法风险不断加大等瓶颈问题凸显,尤其是税管员人均管户高达500多户,人少户多风险大的矛盾突出。”长沙市地税局局长方志平介绍,只有改革模式,才能解决问题。 2012年,长沙市地税局确立了“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目标,分行业、分层级、分规模实行税源分级分类管理;将征管业务划分为日常管理、综合管理、风险管理三类;分5部分108项业务,整合规范征管流程,配合省局开发建设了集数据中心、统一业务支撑平台、应用系统于一体的湖南省地税系统综合征管软件;创新360办税服务模式,将涉税事项前置窗口受理,强化后台流转,减少审批环节。同时,组建专业团队,突出风险管理,抓好纳税评估。 通过“四大转变”,推动征管改革稳步进行。征管手段由“经验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管理格局由“属地管理”向“分类管理”转变、业务流程由“管户”向“管事”转变、服务职能由“单一式”向“多元化”转变。 改革分试点、推广、深化三阶段推进。先期选择在税源稳定、办税规范的高新区局试点,运行平稳后推广至税源规模大、业务类型全的雨花区局。2014年,高新区地税局通过风险应对直接评估产生的税款达8359万元,纳税人申报期内的申报率和入库率稳步提升,单位纳税人、个体纳税人的月缴纳入库比例从上半年的76.54%,到下半年已逐步上升达到了96%以上。雨花地税评估一科的税收管理员周茹对变化有直接感受:“以前是救火员,好像

税收预测情况分析报告

税收预测情况分析报告 xx市国家税务局关于xx年1-4月份税收收入及xx年全年税收预测情况分析报告 一、xx年1-4月税收收入完成情况 今年1-4月我局共组织各项税收收入1109万元,其中:“两税”完成898万元,比上年同期1014万元减少116万元,下降%;其它税收(不含车辆购置税)完成xx年1-4月工业企业入库增值税493万元,比上年同期入库638万元(含上年退税88万元)减少145万元,xx 年工业增加值11xx年同期工业增加值9982万元,税负为%;税负减少两个百分点。xx年1-4月商业入库增值税294万元,比上年同期入库244万元(含上年退税142万元)增加50万元,xx年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25万元,税负为%,上年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万元,税负为%,税负增加零点一个百分点。增加、减少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一)商业 个体工商业户xx年1-4月入库增值税146万元,xx年1-4月入库增值税184万元,增加38万元,增加原因一是生猪屠宰委托代征同比增加xx年1-4月入库增值税26万元,xx年1-4月入库增值税41万元,增加15万元。 (二)工业 1、医药行业 xx年1-4月入库增值税157万元,xx年1-4月入库

增值税62万元,减少95万元。xx年1-4月工业增加值1387万元,税负为%,xx年1-4月工业增加值1865万元,税负为%,税负减少三点九个百分点。减少原因是企业销售形势不好,销售收入下降,税金减少。 2,电力企业 xx年1-4月入库增值税251万元,xx年1-4月入库增值税195万元,减少56万元,xx年1-4月工业增加值1992万元,税负为%,。xx年1-4月工业增加值2789万元,税负为7%,税负减少五点六个百分点。其中xx热电厂xx年1-4月入库增值税221万元,xx年1-4月入库增值税135万元,减少86万元,减少原因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进项税额增大,将影响税收收入;xx风力发电为新增业户,xx年3月份实现增值税22万元;xx农电局xx年1-4月入库增值税35万元,同比增加8万元。 二、全年税收收入情况预测 xx年度我局累计组织入库税收收入5286万元,完成年度调整后计划5265万元的%。其中:“两税”入库4850万元,完成市局年初计划4947万元的98%,完成xx市政府计划4850万元的100%;利息所得税入库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5万元的101%。 为了摸清我局的税源情况,最近各税源管理科对税源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我局税源情况没有大的改观,能左右我局税收收入情况的仍然是纺织、制酒、医药制造、电力行业。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原有企业销售下降,新增企业的预计税源远远弥补不了原有企业所下降的税源,而税收计划年年递增,这些因素将在很大

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一)

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一) 税收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一直在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行税制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税收法律法规促进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如对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对农业机耕及相关培训免征营业税,对提供专有技术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减免外资企业所得税,对省(部)级以上单位颁发的科技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等。二是适时制定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成果产业化等不同环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特定区域以及集成电路、软件、科研机构转制、科学普及等实体或产品给予支持,以促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 据初步统计,现行税制共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1类特殊区域实行了区别对待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适应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梯度开发与促进区域经济振兴的需要,如:对包括中部6省的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八大行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改革试点、统一对研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实行企业技改设备投资抵免新增所得税、科技成果转化免征相关税收、内外资项目投资总额内进口设备免税、进口科教用品免税、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及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实行减免税、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减免税等。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仅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就达250亿元,2004年科技税收减免合计达到700多亿元。现行涉税法规及具体税收政策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充分发挥了高科技园区等特定区域的辐射和平台作用。 现行政策仍存在问题 从现行税制的运行实践分析,现行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政策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优惠力度大、层次多,产业优惠相对较弱且导向不够清晰。目前,21个大类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也体现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但产业税收优惠过于偏重对利润的调节,特别是区域普惠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导向功能。 税收激励政策较多偏重于创新结果而不是扶持创新过程,影响了税收政策的效果。如:企业已被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或研发形成科技成果转让时,才能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扶持科技产业化的间接税收优惠政策受制于各种因素无法充分落实;因居民管辖权、税收抵免等因素的制约,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部分成为了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税收扶持政策缺乏系统性,政策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现行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几乎散见于现行税制的各个税种,但都具有特定的适用条件,如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与区外企业税收待遇不一致,影响了企业的公平竞争。对科技企业采取增值税、进口环节税等优惠政策,影响了增值税制度的规范,也存在替代投资及财政支出等问题,越位严重。而对科技基础研究、风险投资、产学研结合等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存在一定的缺位现象。特别是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实施需要主管部门对优惠主体进行认定与管理,存在一定的政策“博弈”现象。 税收政策选择 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引进设备与技术、加大研发费用投入等是市场主体增强核心竞争力、追求高收益的成本,应由市场机制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政府不能替代企业进行市场决策。税收扶持政策只是鼓励企业发展高科技的“引子”,着重要为企业创造公平创新的税收环境。 改革和完善主体税种,增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对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适应性。 积极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外购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仅可以进

现代税收征管模式探索

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的探究 简介:本文通过浙江国税以市地为单位集中征收的税收征管改革的情况回忆及改革实践中的成效,探究现代税收征管模式,提出全面建立以市地为单位集中征收的新型税收征管体系总体目标。 “九五”期间,浙江省国税系统紧紧围绕“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新模式建设要求,坚持“探究、实践、创新”的精神,沿着实现县市为单位集中征收这一主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征管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浙江国税的进展优势。进入二十一世纪,按照总局融会贯穿地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治理的新要求,立足浙江国税实际,再次提出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以市地为单位集中征收的税收征管体制建设的新目标,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和探究。 一、以县市为单位集中征收改革的简要回忆 在“九五”期间的后三年,浙江省国税系统全面开展了以县市为单位集中征收为要紧特征,以规范税收执法、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税收成

本、优化干部素养为要紧内容的征管改革,构建了具有浙江国税特色的“一项制度、四大体系”税收征管格局,在县市范围内差不多实现了总局提出的征管新模式的要求。 1.建立了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差不多实现了由税务机关上门收税向全面实行以纳税人上门申报、邮寄申报、电子申报、电话申报等多种申报方式组成的自行申报转变。在税款缴库方式上,差不多实现以预储账户纳税为主的纳税方式。2001年,全省68万户纳税人中,采纳电子申报的纳税人已达189524户,其中使用网络申报78472户,电话申报111052户;通过“税银联网、实时扣款”方式缴库的纳税人已达553194户。 2.建立了“一体两翼”的集中征收体系浙江省国税系统在县市区域内撤并了所有的基层税务所(分局),建立征收、治理、稽查局。统一设置办税服务厅(或少数延伸办税服务窗口),全省、国税基层征收机构(场所)已从1995年的748个,减少到2001年的79个(其中征收局58个,延伸申报点21个)。系统人均征收税款从1996年的88万元上升到2001年的228万元。

税收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模板

税收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我于5月20日至6月18日参加了全省国税系统稽查业务培训班。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税收稽查业务培训,我感到收获是多方面的。能克服了畏难情绪,学到了许多业务知识,提高了稽查技能,增强了干好税收稽查工作的信心,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通过学习,更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多种处理税收稽查业务问题的方法,增加了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学习了《十七大报告专题辅导》、《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所得税政策》、《区域税收专项整治的组实施》、《虚开发票案件的取证要求》、《行业税务管理和查账实务》、《税务稽查案卷管理》、《增值税扩大抵扣业务讲解》、《国际税收管理(避税、反避税)》、《税收行管法疑难讲解》、《防范稽查职务犯罪若干问题》、《涉嫌危害税收行管犯罪案件取证要求和方法》、《消费税政策完善要点讲解》、《协查系统及辅助查询工具》、《会计电算化软件介绍及技巧》、《稽查查账软件的应用》、《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房地产行业税务管理和查账实务》、《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出口退税业务与稽查实务》、《稽查干部心理调节》、《增值税基础知识》等课程,通过对税收案例的分析受益非浅。 作为一名税收稽查工作人员要掌握的税收政策、会计知识,还要懂得有关行政法律、法规,工作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真可谓包罗万象。 通过学习,我认为,这次培训内容全面,针对性强,非常实用。过去一些概念和一些新知识点比较模糊,经老师的讲解,都基本弄懂弄通,为今后提高实际工作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 在学习中《十七大报告专题辅导》中深刻了解了十七大的主要内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特”在何处、需要什么样的“特”。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xx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回顾了过去5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的各项工作,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来我们党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在理论创新、方针创新、策略创新上的一次总结集成与系统提升,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命题、新方略、新要求,贯穿全篇的神髓和主

对新形势下基层税收工作的调研报告

对新形势下基层税收工作的 调研报告 当前,“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已基本形成, 强化税收管理的制度、办法和措施已比较健全,税收管理工作得 到有效加强,税收征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从基层税收 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我们的税收管理工作与新时期、新形势下 税收管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相当程度的存在着管理不深,不透、不严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认真研究,及时解决,必 将制约税收管理整体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下面结合工作实践 及体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效税源没有完全转化为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税收流失。具体表现在土地使用税漏征漏管问题比较突出,已征用 但未开发使用的闲置用地、经营不正常企业用地、个体工商户用 地等前期大多未纳入监控,正常企业也存在不申报或少申报土地 使用税现象,胶州市地税局在08年进行的土地使用税清查中,共 清查入库以前年度土地使用税5000多万元;此外个体工商户未办 税务登记或已办理税务登记但未达到起征点户数的比例较高,个 体假停业户、假非正常户、假注销户还不能得到有效监控。

(二)中小企业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所得税管理质量比较低。虽然推行了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但诸多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并未 有效落实,中小企业经济税源运行质量难以保障,特别是所得税 管理质量普遍不高。从08年前3个季度的申报来看,地税征管企 业所得税的1XXX户企业中,零申报户XXX户,占总户数的XX%, 其中核定征收XXX户,查帐征收XXX户。 (三)分支机构管理不规范,与总机构所在地管理信息不对称。连锁经营店总、分支机构管理不规范,跨区域汇总纳税的总、分 支结构所在地分局管理信息不对称,对于总机构是否能够完全将 分支机构纳入核算,核算是否准确难以确定,容易形成管理缝 隙。 (四)税源管理信息失真,造成大集中系统的垃圾数据。主要表现是税务登记信息与实际不符,如经营地址与办证地址不一致、经营范围与实际不符、法人代表与实际经营户主不一致等;此外 一些应注销未作注销处理户,实际工作中早已人去楼空,或更换 了业主后新业主重新办证,但对原经营户主的登记没有及时注销。凡此种种,主要原因是日常管理没有跟上,基础数据没有及时更 新清理。 (五)巡查巡管不到位,税收管理员职责没有完全履行。每次税源清查,都能清理出一部分税源,清理出的税源中,大部分是 日常未能有效监管的税源,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日常巡查巡管 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或者是在巡查巡管过程中往往只

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建议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_114

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建议_调研报告_报告 总结_114 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建议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近年来,我省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在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将重点鼓励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本文就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与分析。 一、我市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市科技创新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我市高新区纳税人享受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执行情况。截止2008年底**高新区共有198户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涉及国税部门征管企业所得税88户,共减免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17238万元。 2、“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情况。2007年(2008年汇算清缴未结束,数据暂无),属于**高新区国税辖管的有技术开发费立项的企业共18户,但申报2007年度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企业只有9户,其中,外资企业3户,2007年度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2000万元,加计扣除额1000万元;内资企业6户,2007年度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1075万元,加计扣除额537.5万元。其他企业都因本年度未发生或某些原因未申报加计扣除。 3、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执行情况。2008年,共有88户企业享受了软件产品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合计销售收入66057.18万元,即征即退增值税2880.68万元。 二、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现状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94791637.html,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现状的分析 作者:王丹 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4期 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税收征管是保证税收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整个税务工作的前沿阵地和关键环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税收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税收征管也越来越复杂。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收征管体系,是确保税收征纳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要健全税法体系、 树立服务理念,借鉴国际经验,对税收征管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改革,以完善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和税收征管环境,更好地体现加强税收征管、优化为纳税人服务的要求。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施行的是专管员管户制度,采用的是“一员进厂、各税统管”,集“征、管、查”职责与专管员一身的征管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税收征管改革的逐步深入,实现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从而使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标志着我国的税收征管有传统的粗放管理向现代化、集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现行的征管体制的运行在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税收征管手段和服务方式的改善等方面,基本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不置可否的是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收征管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共享机制未形成,源于税收信息化基础工作薄弱。信 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建立统一规划的领域缺乏有效执行。由于税收基础工作覆盖面较广,数据采集在全面性、准确性等方面尚有欠缺,不能满足税收征管和税源监控的需要。第一,税收征管软件科技含量仍不高,兼容性比较差,不能满足各管理层次的需要。第二,税务机构内部的统一信息平台未建立。同在政府政务大厅办理税务登记的国税局、地税局,登记信息却不能做到一家录入、两家共享。第三,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未实现。在信息高度发展的环境下,税务机关与财政、工商、银行等政府管理机关信息横向联网 的税源监控体系还没有全面建立,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监控税源动态变化。 二.税法体系不完善,执法行为不规范,缺少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首先,由于我国税收 法规不完善,办税程序、手续、文书还不甚规范,有随意性、弹性大、经常变动,征纳双方在税收法规认识上就会产生偏差,税务机关执法行为不易规范,容易造成税务机关与纳税人 的征纳矛盾,税务人员执法的不规范问题仍然存在。另外,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下机构设置和 相互之间组织协调并没有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我国税收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的形式、 方法、手段比较单一,大量的税收法规和具体操作规定未能及时送达纳税人,纳税人不了解税法,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还有,在征纳过程中纳税人不配合税务机关的征管,有的纳税人甚至故意弄虚作假,逃避税务监管,税收法制环境较差。

税收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税收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一:税收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我于5月20日至6月18日参加了全省国税系统稽查业务培训班。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税收稽查业务培训,我感到收获是多方面的。能克服了畏难情绪,学到了许多业务知识,提高了稽查技能,增强了干好税收稽查工作的信心,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通过学习,更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多种处理税收稽查业务问题的方法,增加了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学习了《十七大报告专题辅导》、《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企业所得税政策》、《区域税收专项整治的组实施》、《虚开发票案件的取证通过学习,我认为,这次培训内容全面,针对性强,非常实用。过去一些概念和一些新知识点比较模糊,经老师的讲解,都基本弄懂弄通,为今后提高实际工作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 在学习中《十七大报告专题辅导》中深刻了解了十七大的主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专题》、《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防范稽查职务犯罪若干问题》中解了稽查执法风险概念,职务犯罪特征和构成,税务渎职犯罪构成和特点,税务稽查执法中的主要风险,通过对税务系统职务犯罪(执法过错)案例的分析提高税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涉税渎职犯罪不认识,不知为罪的错误观念。提高税务人员法制观念,对涉税渎职犯罪高度重视。提高了不负责任或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涉税渎职犯罪高度警觉。唤醒税务人员出现价值错位与心理失衡,更好的从事税收稽查工作。 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介绍及技巧》、《稽查查账软件的应用》课件学习中看到了信息化的时代税务稽查工作,他能有效地提高稽查效率,提高稽查准确度在学习《稽查干部心理调节》中,虽然只有半天时间,但通过老师的讲解,解除了心中的许多疑虑,学会了多种调节自我心理的方法,为提高工作效率打下了基础。 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与研讨,大家团结互助,共同进步。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但我们100名学员迅速融合,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同学们互帮互助,体现了团队的团结和凝聚力。我们的学员有参加稽查工作的老手,也有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新手,对稽查业务、法律等业务的学习上也各有所长,同学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以达到相互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案例交流和业务研讨活动中,晚上小组讨论时,学员们涌跃发言,讨论激烈。因为选出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更能引起学员的兴趣。在讨论案例过程中,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及时充分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各抒己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在互动中各有收获。课堂上对案例的点评,案例点评改变了以往学习培训一般只是读读文件和学学法律、法规的单调乏味做法,点评的案件对象大家都熟知,点评的案例事实实实在在,听讲的人自然兴趣大增,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听讲中进行业务交流,在交流中提高业务技能,稽查人员的实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点评会的做法深受全体学员的欢迎。 这次培训时间虽短,我十分珍惜,也能体会省局稽查局的良苦用心:花巨资举办本次税收稽查工作人员培班,在于针对目前全省稽查人员的业务现状存在的知识更新过慢、稽查方法落后工作压力大的现状,通过系统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每位稽查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

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税收分析思路的变化 (1) 变化一:从就税收论税收到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 (2) 变化二:从注重总量分析到更加细化的结构分析 (三) 变化三:在细化的结构分析基础上的弹性分析和税负分析 二、税收分析思路的深化 (一)积极探索税收征管的规律 (二)宏观上将弹性和税负作为衡量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指 标 (三)微观上引入纳税评估和税收管理员制度 (四)宏观上找问题,微观上查原因的分析思路 (五)以税收分析为龙头,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税收管理中的税收分析 (一)税收分析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积极探索在税收管理中税收分析发挥作用的机制 (三)深化税收分析的途径

讲稿提纲 1、税收分析思路的变化 (一)第一个变化:从就税收论税收到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总局税收分析思路的第一个变化就是从就税收论税收转向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过去所做的税收分析主要反映税收收入的规模、今年比去年增长,完成时间进度情况,税收收入增减的结构、哪些税种增减、哪些地区增减、哪些行业增减,哪些企业增减。过去计划经济下税收工作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税收计划的观念根深蒂固,只要完成任务,报个数就可以了。至于税收增长是否正常,并没有做过深入的分析。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税收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各界对税收收入增长也产生了大量的新的问题,比如说税收收入为什么大幅度超GDP增长,超年初计划增长?这时侯用传统就税收论税收的分析思路根本没有办法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样促使总局开始用税收与经济对比的方法研究税收的增长问题。 (二)第二个变化:从注重总量分析到更加细化的结构分析 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最开始是简单的税收总量与经济总量GDP的分析,紧接着,总局将结构分析的方法引入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后来细化更细的结构分析。也就是既要对GDP进行结构分析,也要对税收进行结构分析,把总的税收增长分解为各税种收入增长,然后分税种以及分税种各品目与各自对应的经济税源增长(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对

第十三章 税收管理体制与分税制习题

第十三章税收管理体制与分税制 本章重点难点 1中国现行税收管理权限有哪些,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如何划分 2如何理解分税制 3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原则和内容 学习目的 1 掌握税收管理体制与税制 2 能分析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具体做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民族自治区的管理权限的是() A、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税收,可以根据全国统一税法规定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制定本地区的税收方法,并报国务院备案 B、个别纳税单位生产的产品或经营的业务因生产经营价格等发生较大变化,按照税法规定纳税有困难的,可给予定期的减免税照顾 C、工业企业利用“三废”和废旧物品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按照税法规定纳税有困难的,可给予定期的减免税照顾 D、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县办“五小”企业,在开班初期纳税有困难的,可减半或免征工商税一年 2、下面不属于制定税收管理体制的原则的是() A、节约原则、经济原则 B、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C、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 D、同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财政体制、保持一致的原则 3、下面不属于国务院的管理权限的是() A、制定边境地区小额贸易税收规定 B、税法的颁布和实施 C、税种的开征或停征 D、税收政策的指定或改变 4、下面不属于财政部的管理权限的是() A、制定边境地区小额贸易税收规定 B、指定涉外税收的有关规定 C、规定实施细则和解释说法 D、税种的开征或停征 5、税收立法权全部集中在() A、中央 B、地方 C、财政部 D、中央银行 6行业性的减免税,较大范围内对某种产品的减免税,管理权集中在 () A、中央 B、中央银行 C、国家税务总局 D、地方政府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A 2、A 3、A 4、D 5、A 6、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税收管理权限的是() A、税收立法权 B、税收法律、法规的解释权 C、税种的开征活停止权 D、税收的调整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