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绪论

一:概念

1、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①整体观念②辨证论治

4、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5、整体观念: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6、中医“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7、辩证论治——病、证、症

①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②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③症: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1、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2、隋唐时期——中医基础补充时期代表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3、“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火热论,《河间六书》

②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病由邪生,《儒门事亲》

③李东垣(李杲)——补土派——内伤脾胃学说,《胃脾论》

④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相火论,《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

①叶桂(叶天士)——《温热论》

②薛雪(薛生白)——《温热条辨》

③吴瑭(吴鞠通)——《温病条辨》

④王士雄——《温热经纬》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精、气、神的概念

1、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精的来源由二,一为先天之精,它是与生俱来,禀授予天,为生命的原物质;二为后天之精,是饮食水谷化生之精微;后天之精可养先天之精。

2、气:指生命机能的动力和能量运动,气原属哲学范畴,被古代哲学家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物质。

3、神:指脑物质细微精深的结构和脑的功能活动。

二:精、气、神三者关系

1、精——代表着生命活动的本源及物质基础

2、气——代表着生命活动的动力及能量运动

3、神——代表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外在征象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阴阳: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2、人体阴阳分布

①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表体为阳,体内为阴。

②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③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④筋骨而言——筋骨在内为阴,皮肤在外为阳。

⑤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

⑥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为阴。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交感:指阴阳交互作用,且相错十分复杂。阴阳交感是万物得以产生和变化的前提条件。

2、阴阳相反:也称为“阴阳的对立制约”,指阴阳属性都是对立的、矛盾的,如上与下,水与火;另外

阴阳在相对的基础上,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征,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表现出阴强阳弱、阳胜则阴退的错综复杂的动态联系。

3、阴阳相成:也称“阴阳的互根互用”,指阴阳皆相互依存,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

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另外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也会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的关系特点。

4、阴阳平衡:指阴阳之间的消长运动如果是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进行的,

这种消长运动往往不易察觉,或者变化不显著,事物在总体上仍旧呈现相对稳定。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①阴消阳长,阳消阴长:表现为阴阳双方你强我弱,我强你弱的状态,这种形式主要是和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相联系。

②阴阳皆长,阴阳皆消:表现为阴阳矛盾统一体的我弱你也弱,我强你也强,这种形式主要和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相联系。

5、阴阳转化:指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的属性转化,它主要是指事物的总的阴阳属性的变化。阴阳的转化一般都出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

三、阴阳失调

1、阴阳失调:指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状态,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而遭到破坏,导致阴阳之间出现失调。

2、常见阴阳失调——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

四、阴阳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作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

五、临床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没有物质运动无以产生生理功能,人体功

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疾病发生是因“阴阳失调”,如阴胜则阳寒。且病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源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二、五行基本内容

1、相生与相克

①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②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2、制化与胜复

①制化: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变化与发展的关

②胜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引起其所不胜的报复性制约,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稳定的关系。

3、相乘与相侮

①相乘: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

②相侮: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

4、母子相及

①母病及子,母虚累子

②子病及母,包括子盗母气和子病犯母。

三、常见五行学说的应用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四种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左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四种

四、五行图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

一:概述

1、中医认为精、气、血、津液是生命的基本物质。

第二节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1、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由精生化而成,也有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

二、气的来源

1、先天之精气——肾藏精

2、自然界之精气——肺主呼吸

3、水谷之精气——胃脾运化

三、气的运动形式

1、气的运动形式分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中医把这种运动形式叫“气机”。

2、吸入清气是入,呼出浊气是出,气化是升清,排泄是降浊。

五、气的种类

1、气主要分为:元气、卫气、营气、宗气

①元气——是以先天之气为主,是人体保持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耗尽生命活动就会停止。

②卫气——是水谷之气化生,行于脉外和肌表一起保卫人体,肌表是人体结构屏障,卫气是功能屏障。

③营气——是水谷之气化生,行于脉内,是血脉中富有营养,用于化生血液营养全身之气。

④宗气——是清气和水谷之气结合,汇聚在胸口形成的,上出呼吸推动呼吸,贯注心脉推动血液运行,下纳丹田资助先天元气,且间接影响人体的视听言动活动。

六、气机失调

1、定义: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调节

2、分类: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

七、气的作用

1、推动——气对人体有激发和推动作用,如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推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等

2、温煦——阳气是人体温度来源,不管是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还是血液津液的循行,都要在气的温煦

作用下才能完成

3、防御——起到防御作用的气是卫气

4、固摄——气对血液津液等人体内液体有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

5、营养——气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营养脏腑组织器官等

6、气化——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相互转化和能量的转化都通过气的气化来实现

第三节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1、血主要来源于水谷精气和精髓,水谷精气和精髓都来源于脾胃运化,所以脾是气血生化之源。

二、生理功能

1、血主要具有濡养和化神两方面功能

三、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条件:

①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

②气的固摄作用

③血液的状态粘稠清浊

第四节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濡养、充养血脉的作用

2、包括:组织液和正常分泌液

二、津液的生成(如图1)

1、津液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分即有关脏腑的生理机能而生成

三、津液的排泄和输布(如图2)

1、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主要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调控(主宰)、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三焦的通利

2、排泄:通过尿液和汗液完成——肾(主要)、肺、脾

四、津液的功能

1、津液主体是水,则具有滋润濡养、充养血脉的作用。

第五节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气和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含义

2、气血相对而言,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关系

①气为血之帅

(一)气能生血: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

(二)气能行血:血液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

(三)气能摄血: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

②血为气之母

(一)血能养气: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二)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类似于气与血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

1、津血同源的概念

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之为“津血同源”

2、气血津液关系导图

第三章藏象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一、概念

1、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在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二、分类

1、藏象是以脏腑为基础,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脏三类

2、五脏

①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

②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

③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五行属土。

④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

⑤肾——肾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

3、六腑

①胆——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②胃——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③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④大肠——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⑤膀胱——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⑥三焦——通行元气,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4、奇恒之腑

①主要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②形态中空与腑相似,功能贮藏精气与脏相同。

第二节五脏

第三节六腑

第四章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感应传导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

三、系统组成

1、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经脉等。

十二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

奇经八脉:统率、联络调节12经脉

十二经别:从12经脉别行的正经

十五别络:较大的分支

经络系统孙络:细小的络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内属—脏腑—同12经直接络属

内外连属十二经筋

外连

十二皮部

部位内侧外侧

手前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

中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

后少阴心经太阴小肠经足前太阴脾经阳明胃经

中厥阴肝经少阳胆经

后少阴肾经太阴膀胱经3、十二经脉的分布与表里关系

4、奇经八脉

①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5、十五络脉

(一)手太阴之别络

(二)手阳明之别络

(三)足阳明之别络

(四)足太阴之别络

(五)手少阴之别络

(六)手太阳之别络

(七)足太阴之别络

(八)足少阴之别络

(九)手厥阴之别络

(十)手少阳之别络

(十一)足少阳之别络

(十二)足厥阴之别络

(十三)任脉之别络

(十四)督脉之别络

(十五)脾之大络

6、十二经别

(一)足太阳经别

(二)足少阴经别

(三)足少阳经别

(四)足厥阴经别

(五)足阳明经别

(六)足太阴经别

(七)手太阴经别

(八)手少阴经别

(九)手少阳经别

(十)手厥阴经别

(十一)手阳明经别

(十二)手太阴经别

第五章病因

一、概述

1、病因:从整体观念来看,人与自然,人体的组织、器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保持着平衡与协调,任何打破这种平衡与协调导致疾病的因素,称为“病因”。

2、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轮》中,它将病因概括为:

①外因——六淫

②内因——七情

③不内外因——饮食、劳倦、金刃所伤

第一节六淫

一、六淫、六气的概念

1、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2、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3、六气转六淫的条件

①气候的异常转化

(一)太过、不及

(二)非其时而有其气

(三)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爆冷、暴热

②机体适应能力下降

二、六淫的共同特点特点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

5、转化性

三、六淫的致病特点

1、外感性:邪气来源于外界。

①途径:邪从肌表、口鼻而入

②症状特点:浅在、肌表症状,恶寒发热、鼻塞、咽痛

2、季节性:邪气与季节有关。

3、地域性:与居住地区和环境有关,如西北高原——寒邪致病,东南沿海——湿热邪气致病

4、相兼性:常两种及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

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

四、总结

2、内生五邪:是六淫中除暑邪以外五种病邪,均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第二节疠气

一、疠气的概念

1、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与传染性的外邪。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②发病急骤,病情较重

③致病专一,症状相似

三、疠气因素:

1、气候

2、环境

3、社会因素

4、饮食

5、预防

第三节七情

一、概念

1、七情: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的正常变化,是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表现。

2、七情内伤:突然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七情的致病特点

第四节饮食

一、饮食致病特点

1、饮食不节

①过饱——食滞不化

②过饥——气血两虚

2、饮食不洁——生熟不分、不良卫生习惯

3、饮食偏嗜

①寒——月经痛、月经不调

②热——痔疮、出血

主要损伤脾胃

第五节劳逸

一、概念

1、过劳:即过度劳累,包括劳力、劳神、房劳。

2、过逸:即过度安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血气流通不畅,易肥胖。

二、分类

1、正常劳动——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2、过劳

①劳力过度——耗伤机体之气,气虚

②劳神过度——心脾损伤

③房劳过度——肾的精气损伤

3、过逸:缺乏锻炼活动和体力劳动

第六节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一、概念

1、病理产物:人体发病过程中,因脏腑功能的失调,而产生的一些不利于脏腑气血活动的有害物质

2、病理产物:导致脏腑气血失调,而形成新的病证时,则成为病因。

二、病理产物病因的分类

1、痰饮

2、淤血

3、结石

三、痰饮

1、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津液在体内停滞而成。

2、致病特点

(一)阻滞气机,阻碍气血

(二)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三)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四)易扰乱神明

四、淤血

1、瘀血:腺内血液运行不畅而导致血液停滞,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不能及时消散。

2、形成因素

(一)气虚

(二)气滞

(三)血寒

(四)血热

3、表现

(一)疼痛

(二)肿块

(三)出血

4、致病特点

(一)疼痛——固定不移,刺痛

(二)肿块——固定不移,质硬

(三)出血——血色紫暗

(四)紫绀——面、口唇、爪甲

五、结石

1、结石:体内湿热浊邪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样的病理产物

2结石常见部位

(一)胃——胃结石,柿石

(二)胆——胆结石

(三)肾——肾结石

(四)膀胱——膀胱结石

3、结石特点

(一)病位不一、病证不同

(二)易致疼痛、易惹湿热

(三)病程较长、时起时伏

第六章病机

一、病机概念

1、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

二、影响病机的因素

1、发病部位不同,病理变化不同

(一)热入血脉而动血——出血

(二)热扰心神——烦躁

(三)热邪犯肺——咳嗽、咳痰

(四)热邪灼肝——抽搐

2、地域影响

(一)南方——气候炎热

(二)北方——气候寒冷

3、体质影响

(一)阴虚之体或阳盛之体——寒邪易从阳化热

(二)阳虚之体或阴盛之体——热邪易从阴化寒

第一节基本病机

一、概念

1、基本病机:主要指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

二、分类

1、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

2、系统病机——外感热病病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病机

3、疾病传变——六经病机、卫气管血病机、三焦病机

4、病证病机——感冒病机、哮喘病机

5、症状病机——疼痛病机、发热病机、眩晕病机

三、机理分析

1、邪正斗争

①主要在证候上的表现虚实的变化

②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

2、阴阳失调

①六淫、七情、饮食、劳逸等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体内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

②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

③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一)阴阳盛衰

(二)阴阳互损

(三)阴阳格拒

(四)阴阳转化

(五)阴阳离决

3、升降失常

①人体的运动可概括为升降出入,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

②在升降失常中,以脾胃升降失调为重要

第七章防治原则

一、概述

1、“治未病”的防御思想,强调“防范于未然”,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便

2、未病先防

(一)调摄情志

(二)坚持锻炼

(三)顺应自然

(四)生活有规律

(五)防止邪气侵害

3、既病防变

(一)早期诊治

(二)控制传变

二、治病求本

1、标本缓急

(一)急则治其标

(二)缓则治其本

(三)标本同治

2、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方法,又称“逆治”

(二)正治表现

①寒者热之——表寒证:辛温解表法;里寒证:辛热温里法

②热者寒之——表热证:辛凉解表法;里热证:苦寒清里法

③虚者补之——阳气虚证:温阳益气法;阴血虚证:滋阴养血法

④实者泻之——食滞证:消导法;水饮停聚证:逐水法

(三)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方法,又称“从治”

(四)反治表现

①寒因寒用

②热因热用

③塞因塞用

④通因通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