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小学时期,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

内容,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将为学生建立空间观

念以及后面学习长方体及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生发展,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他们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且

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空间观念。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5、学具准备: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那么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者、合作者。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要激活学生原有经验,激发

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领悟新知

3、数学学习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教法采用情景创设法和引导探究法等,导入新课时,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创

设教学情景,直接引入课题,使学生既明确了学习目标,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探究新知时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究。

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营造问题情境,引导

学生自主发现探索。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学习过的一组平面图形和一组生活中的物品:牙膏盒、楼房、魔方等。提问

学生:你发现他们和我们原来学过的图形一样吗?那么他们是什么图形呢?生活中还有很

多这样的事物,你能再举一些例子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

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设计理念]数学知识的学习来源与生活,本环节,在学生已经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

体表象的基础上,利用学生身边的物体直接导入新课,自然的将学生代入到探究新知的氛

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顺利开始了新知的探讨过程。

2、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活动一: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师:请同学们摸一摸你们手边的长方体实物、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有什么样

的发现呢?

(2)小组交流汇报发现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有的会说;我摸到了平平的面; 有的会说:我发现了它的边;

还有的可能会说:我摸到它有一些角……

结合长方体直观图,师向学生介绍: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在小组里互相摸一摸,指一指长方体物体的面、棱和顶点。

[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演示,通过长方体的直观图,认识它的面、

棱和顶点,这样既遵循了他们的认识规律,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那么长方体还有什么样内在的特征呢?,让我们继续发现吧!

活动二: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师:下面我们就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请同学们打开书28页,认真学习例1,用你手中的长方体物体,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

填写空格,3分钟后小组交流。教师可在小组交流时提醒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设计意图: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就理解,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设计理念]在这个环节中,多媒体课件的引用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形象的接触和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通过讨论交流,来总结和概括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整理成表格,使学生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渗透子集思想。表格的设计把本节的重点内容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给人铭刻记忆,融会贯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研究的过程交给学生,把说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新知的发现与构建,形成动态的课堂。]

3、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畅谈收获的环节不仅能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知识练习,巩固提高:

第一题是基本练习,巩固了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认识

第二题和第三题考察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掌握情况。

第四题是拓展题,从计算题中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

[设计理念]练习题很简单,却囊括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再认识。

当一节课结束时候,简练明了的板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知识的归纳: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去繁就简,知识点突出,还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有利于他们自主的

对新知进行梳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

面 6个 6个

棱 12条 12条

顶点 8个 8个

以上是我对《长方体的认识》的简单看法,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完整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练习题 一.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的面积相等。有()条棱,()的棱的长度相等。 2、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的面积都相等,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3、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 =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5、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a、b、h,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二、判断: 1、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一个长方体中,可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三.看图,并填空单位:厘米 1、 5 3 3 (1)这个长方体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 (2)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厘米。 (3)棱长总和是()厘米。(4)上下两个面是()形。 2、 5 (1)这是一个()体(2)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 (3)棱长之和是()厘米(4)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三、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2、用72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3、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4、有一根长52厘米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接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多少厘米的长方体? 5、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高为4厘米,求正方体的棱长。 6、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焊成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应该是多少厘米? 7、一个面的面积是36平方米的正方体,它所有的棱长的和是多少厘米? 8、一个长方体的水池,长20米,宽10米,深2米,占地多少平方米? 9、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一个长方体,长12厘米,宽和高都是8厘米,这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后面呢?下面呢?(请画出长方体立体草图,标出相应数据后再计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点及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点及练习题 发表时间:2011-5-31 18:45:56来源:访问次数:6690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点 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 形体 相同点不同点 关系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大小棱长 长方体 6 12 8 一般都是长方形,有时也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 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 相等 平行的四条棱 长度 相等 正方体是特 殊的长 方体 正方体 6 12 8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 等 六条棱长都相 等 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12条棱有3组,每组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 长方体放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正方体的展开 1).“141型”,中间一行4个图: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231型”,中间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见上图 3).“222”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由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先求出前面、后面和下面三个面的面积,再乘以2,就可以求出表面积了。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所以计算时只要算出其中的一个面,再乘6就可以了。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 5、在解决一些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想清楚要算几个面。在解答时,可以把这几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再相加,也可以先算出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再减去不需要的那个(些)面。 一个抽屉有5个面,分别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底面。所以做这样一个抽屉所需要的木板,只要算出这5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设计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设计者】郑州航空港区第十六小学王永胜 【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基于标准】 结合生活情景和实物认识长方体。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首先呈现四幅情景图,图中分别有长城、高楼大厦、冰箱、柜子、电视机纸箱。这些情景都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如,垒长城的砖是长方体,电视机纸箱是正方体等等。教材把这些物体都用红色箭头标示出来,由此引出长方体,让学生了解到长方体和正方体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材通过例1,从身边实物开始观察,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观察认识长方体。在此基础上观察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使学生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一些直观的认识。 教材通过例2,教师指导学生用小棒做长方体,认识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 【基于对学情的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1)一年级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可以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几何图形。 (2)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能简单归纳出几何图形的特征。 2、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 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3、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出现的困难: 学生空间观念较差,观察立体图形有困难。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3)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评价任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墨水瓶盒等,课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学生说) 不错,那谁来说以说它们当中哪些图形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边叙述,边出示幻灯片)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中的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新授 1、老师今天带来了长方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正方体)。 2、还记得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的一些方法吗?谁愿意来给老师说说? (学生说: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 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要看一下你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现在请仔细观察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想一想,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我请。。。。。。 (学生说) 3、说的真好,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三个部分组成的,那谁来指指长方体的面是哪一个部分?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谁来指指长方体的棱是哪一个部分?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那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顶点又是指哪一个部分?请同桌互相指指看看。 (同桌互相指顶点) (课件出示) 数学上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平平的部分叫做面,把两个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今天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首先研究长方体,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讨论要求。 (学生读要求) 现在每排的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老师发放的表格中。(教师板书) 好、停,哪个组派一名同学来汇报长方体的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汇报的真棒!你们同意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吗?同意的请举手。看来其他小组也和他们的讨论结果一样。(不同意的小组请把你们的讨论结果跟大家汇报一下) 六个面。 你怎么知道是六个面,用的什么方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包装盒上的数学,导入新课(5分钟) 1、师:同学们,先让我们走进生活,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数学。(课件播放)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包装盒,这样的包装盒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其实,在包装盒上就有数学知识,同学们想想看,这上面有哪些数学知识呢? 生:提出有关图形、面积等的问题。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本节课我们就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基本的“图形问题”开始研究! 大家请看,这几个包装盒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课件) 生:长方体,正方体 师:现在我沿着这些物体的外沿给它“画个像”,然后把它藏起来,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种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3、师:要想研究立体图形,我们还得借助手中的实物来研究,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学具摸一摸,然后用手指沿外沿滑动“画个像”,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不能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的样子呢?(生活动) 4、师:好了同学们,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刚才摸到了什么? 生:说一说,同时(课件展示:面、棱、顶点的形成过程)在数学上给出专门的名字并板书。(板书:面、棱、顶点)(简单介绍面、棱和顶点) 二、循序渐进,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自主观察,了解“面”、“棱”、“顶点”的数量。(2分钟)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练习题讲解学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 识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练习题 一.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 )的面积相等。有( )条棱,( )的棱的长度相等。 2、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 )的面积都相等,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 ) 3、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 =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5、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a、b、h,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二、判断: 1、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一个长方体中,可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三.看图,并填空单位:厘米 1、 5 3 3 (1)这个长方体长(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 (2)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 )厘米。 (3)棱长总和是( )厘米。 (4)上下两个面是( )形。

2、 5 (1)这是一个( )体 (2)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 (3)棱长之和是( )厘米 (4)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2、用72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3、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4、有一根长52厘米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接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多少厘米的长方体? 5、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高为4厘米,求正方体的棱长。 6、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焊成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应该是多少厘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精品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P10的例1、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 【教材简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第一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系统地研究它们的几何特征还是第一次。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同时也是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推理等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2.在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探索图形经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其数学思考。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长、宽、高的价值,形成长方体、正方体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确定研究视角 1.引入:出示长方体直观图,并在长方体上剥离一个长方形。 2.谈话:比较长方体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 3.过渡:研究长方形时我们研究了它的边和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引出:面、棱、顶点

介绍: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设计意图:本课是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起始课,研究方法的迁移和积累至关重要,通过唤醒学生研究二维平面图形的研究经验,引导学生自主确定三维立体图形的研究视角。】 二、探索长方体的特征 1.发现长方体“面”的特征 (1)借助长方体物品,你能发现长方体面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发现的?(四人小组交流) (2)集体汇报。 (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测量、推理等方法,知道了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相对的两个面为正方形时,其余的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2.发现长方体“棱”和“顶点”的特征 (1)同桌两人合作搭一个长方体框架,边操作边思考: ①支架点需要几个?为什么? ②小棒选几种?每种几根?为什么? (2)集体汇报:搭成功的小组介绍成功经验,没搭成功的说说失败的原因,在搭的过程中感悟到了长方体棱有什么特征? (3)小结:通过搭一搭,我们知道了长方体共有12条棱,将12条棱按相对位置进行分类,可分成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①出示长方体直观图,想象看不见的三条棱在哪儿? ②想一想,至少保留几条棱,还能想象出长方体原来的样子?追问:这三条棱有什么特点? ③相机教学:长方体相较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变化长方体摆放方向,请学生指长方体的长、宽、高。 ④变化长、宽、高,感受长方体大小的变化。 【设计意图:长、宽、高的认识不能只是停留在字面的机械记忆,通过想象至少保留几条棱还能确定原来长方体的样子和变化长方体的长、宽、高,帮助学生体会长方体长、宽、高的价值,即长、宽、高决定了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

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人教实验版数学第十册的内容。教材以学生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彩图为切入点,语言表述不多,给教师留下了充分的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的机会。教学中可采用观察彩图和实物、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材还注重了知识的整体性,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同一节中呈现,有利于对学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感性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正是让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能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设计理念: 1、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状态下学习。 2、以活动为主,把学生“学数学”变成为“做数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3、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体验”是学生内心知识的形成过程,它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目的之一。 4、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是“主导者”为“引导者”。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价值。 3、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增强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对知识进行内化。 4、培养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一兜实物和模型。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的实物及萝卜、小刀。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走在街上,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的朋友,这是因为你的朋友有他自己的特征。比如说:我,细高个儿,戴着金丝眼镜,有两颗虎牙,30岁左右。你能不能也给我介绍一位朋友,他与别人不同,可以是你的同学、老师、你不说他的名字,我们也能听出来。 生:他,胖胖的,肩宽腰圆,小眼睛,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 生:…… 师:同学们描述得还真不错,抓住了人的不同特点。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新朋友——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 【通过师生对话,可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状态下进入学习活动。先以“我”为例来介绍一个人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要介绍一个人,就要抓住他的特点,而抓住事物的特点,正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 ㈠自学教材,初步感知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课本中的内容采用你自已喜欢的方式读一遍,看能不能找到答案。我提个要求:读完后,你要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会产生什么疑问?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不陌生,理解课本文中的内容对我们这里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成问题,因此我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同时也很好地运用了教材。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师: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两人或四人交流一下,课本中讲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有的在想,有的在讨论。) 师:同学们通过看书知道了什么?可以随便说,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学生自由发言)

科学《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数学)

活动内容:科学《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数学)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感知其主要特征。 2.能比较并表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点。 3.能找出与正方体、长方体相似的物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材料准备:(1)幼儿每人两块积木(一块正方体积木、一块长方体积木)。(2)每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各一张(正方形的纸与正方体积木的一个面一样大,长方形的纸与长方体积木的一个面一样大)、剪刀、胶棒。 材料配套:数字资源《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习、巩固正方形与长方形。 播放数字资源《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第2页,引导幼儿分辨哪个是正方形、哪个是长方形,说一说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二、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的主要特征。 1.提供给幼儿人手两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一块长方体)、一张正方形的纸、一张长方形的纸,引导幼儿使用正方形的纸与正方体积木的每个面重叠比较,使用长方形的纸与长方体积木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发现正方体、长方体积木的特征,并记录。 引导语:每个小朋友有两块积木、一张正方形的纸和一张长方形的纸,你们比一比,数一数,每块积木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几个面一样大吗?最后,把你们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比较长方体积木。 3.分享交流。 教师出示正方体积木并提间:这块积木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一样大吗?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表回答,如: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一样大。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用同样的方法交流长方体的特征。 小结: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 三、引导幼儿找一找像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物品。 引导语:请你们找一找活动室里和幼儿园里哪些物品像正方体、哪些物品像长方体? 小结:瞧,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像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请你们回家再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像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物品,用笔画下来;想一想这些物品的形状为什么设计成正方体或长方体,这样设计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在数学区引导幼儿用硬纸制作正方体,长方体,并会试将几个正方体变成个长方体。 家国共育:以励幼儿在生话中继线寻找像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物品,用笔画下来。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评课

精品文档 今天,我校的徐妮娜、栾洪芹两位老师为我们分别上了一节教学研究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信息窗1的内容,徐老师用的是我校四年级的学生,栾老师用的是我校五年级的学生。两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都是一节好课、常态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从刚才的授课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老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教态自然亲和,课堂气氛活跃,教学重点突出,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听完课,我有以下几点感触颇深,与大家共同探讨,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意见! 一、两位老师都有效利用学习起点,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与不同 如引入新课部分:媒体出示冰箱、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盒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实物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的形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的?”再如,在学习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非常大,其原因就是有长方体特征的探索过程为基础。 由实物到图形的转换 二、两位老师都注重培养、渗透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本课中,两位老师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这一点在本堂课中比较突出: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等等,徐老师是利用常见的土豆,切割逐渐形成面、棱、顶点,形象直观,在探究特征时引导到位(例如交流时语言引导到位:学生能学习老师的方法有规律地寻找面、棱、顶点的特征,并能利用平移。 虽然是四年级的学 生,但一样达到了教学目标; 栾老师是利用对具体实物的触摸、感知来认识、掌握面、棱、顶点, 然后内容一步一步推进,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探究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这也是这两节课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两位老师曾多次让学生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在合作学习中指导小组长认真负责发挥作用,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交流的习惯,使其共同成长。在习题的设计中,注重了基础练习和延伸拓展两个层次的练习,不 精品文档 同类型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在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在自己不同的知识层面得到了提升,掌握了所学知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点及练习题 发表时间:2011-5-31 18:45:56来源:访问次数:6690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点 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 形体 相同点不同点 关系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大小棱长 长方体6128一般都是长方形,有时也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 形。 相对的面的面积 相等 平行的四条棱 长度 相等 正方体是特 殊的长 方体 正方体6128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六个面的面积相 等六条棱长都相 等 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12条棱有3组,每组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 长方体放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正方体的展开 1).“141型”,中间一行4个图: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231型”,中间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见上图 3).“222”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由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先求出前面、后面和下面三个面的面积,再乘以2,就可以求出表面积了。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所以计算时只要算出其中的一个面,再乘6就可以了。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 5、在解决一些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想清楚要算几个面。在解答时,可以把这几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再相加,也可以先算出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再减去不需要的那个(些)面。 一个抽屉有5个面,分别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底面。所以做这样一个抽屉所需要的木板,只要算出这5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 通风管顾名思义是通风用的,没有底面。所以只要算四个侧面就可以了。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练习题(二) 一、填空 1、一个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里最多有( )个正方形,最多有( )个面完全相同,最多有( )条棱的长度相等。 2、因为正方体的长、宽、高都( ),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 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一个火柴盒的外匣和內匣一共有( )个面。 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 、b 、h ,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 5、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8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最大的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最小的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如右图(单位: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 高是( )厘米,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和是 ( )厘米,棱长总和是( )厘米,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厘米。 7、如右图(单位:厘米) 这是个( )体,它的棱长是( )厘米,棱长和是( ) 厘米,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判断 1、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 ) 2、在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度相等的最少有4条 。 ( ) 3、一个长方体中,可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 ) 4、如果一个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则其它的四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 ( ) 5、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6、长方体的长、宽、高一定都不相等。 ( ) 三、解决问题 5

1、如图(单位:厘米) (1)这个鞋盒的上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 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面? (2)它的左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面? (3)哪个面的长是36厘米,宽是10厘米? 2、用72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3、用丝带捆扎一个长25cm 、宽20cm 、8cm 的长方体 礼品盒(如有图)。接头处的丝带长40cm ,捆扎这个盒子 至少需要多长的丝带? 4、有一根长52厘米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接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高是多少厘米? 5、用一根铁丝恰好可以焊接成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若这根铁丝也恰好能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则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36 28 10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理解》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简单的几何体。学生在理解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了解简单几何体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对图形理解的一个转折点,是学生理解上的一次飞跃,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它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对于学生空间观点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在空间方面的理解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水平薄弱的学生来说,本节课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充分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这个课时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从而将面与体区别开来,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新知识,并且应用亲切、拟人化的口气提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长方体这个新朋友,并谈一谈这个新朋友带给你的感觉,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理解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实行反馈,实行再理解。并且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一人指,一人回答,进一步强化对于顶点、面以及棱的巩固。 程中,你发现了长方体的什么秘密,记录下来。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发言。在这个环节,我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 4、让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小组讨论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实行记录,最后交流总结得出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学生的再观察,讨论、辩析、进一步巩固了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水平,与此同时,对于特殊的长方体,同样让学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发现这样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其他四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长方形,并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因为时间关系,本节课学生在操作上的时间比较紧张,特别是对于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教师通过自己的拼搭,没有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有些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改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知识点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长方体的任意一个面的对面都与它完全相同。 2.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至少有两个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3)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还可分为四组,每一组有3条棱。 (3)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4) 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棱长总和公式: 长方体棱长总和=4条长+4条宽+4条高=(长+高+宽)×4 宽=棱长之和÷4-长-高 长=棱长之和÷4-宽-高 高=棱长之和÷4-宽-长 二、正方体的认识: 1. 正方体的认识: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统称棱长。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3.正方体棱长之和: 棱长×12=棱长之和棱长之和÷12=棱长 4.长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表面积计算公式 ①.因为长方体有“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相对的2个面相等,所以先算上下两个面,再算前后两个面,最后算左右两个面。 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 S=(ab+ah+bh)×2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设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它的表面积S: S = 2ab + 2bc+ 2ca = 2 ( ab + bc + ca) 长方体没盖的表面积=长×宽+长×高×2 +宽×高×2 ③特殊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两个面完全相同,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 5.长方体的体积 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9.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写成cm3,dm3,m3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设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它的体积V: V = abc=Sh 6.长方体的棱长 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宽+高)×4 长方体棱长字母公式C=4(a+b+c) 相对的棱长长度相等 长方体棱长分为3组,每组4条棱。每一组的棱长度相等 7.正方体: 侧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正方体,即棱长都相等的六面体,又称“立方体”、“正六面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8.正方体的特征 (1)有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 (2)有8个顶点。 (3)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4)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 9.正方体的表面积 因为6个面全部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一个面的面积×6=棱长×棱长×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长方体与正方体得认识 教学目标 (一)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认识它们之间得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得能力与初步得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 (二)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初步得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墨水瓶盒等,课件 学具:长方体与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学生说) 不错,那谁来说以说它们当中哪些图形就是平面图形?哪些就是立体图形?(边叙述,边出示幻灯片)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中得两个-—长方体与正方体 (板书:长方体与正方体) (二)新授 1、老师今天带来了长方体(展示长方体)与正方体(展示正方体)。 2、还记得我们以前认识图形得一些方法吗?谁愿意来给老师说说? (学生说:摸一摸,瞧一瞧,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 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老师要瞧一下您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现在请仔细观察您得长方体与正方体,想一想,它就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得?我请、。。。。。 (学生说) 3、说得真好,长方体与正方体都就是由面、棱、顶点三个部分组成得,那谁来指指长方体得面就是哪一个部分?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您们得长方体与正方体摸摸瞧、 谁来指指长方体得棱就是哪一个部分?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您们得长方体与正方体摸摸瞧。 那长方体或正方体得顶点又就是指哪一个部分?请同桌互相指指瞧瞧。 (同桌互相指顶点) (课件出示) 数学上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平平得部分叫做面,把两个面相交得线段叫做棱,我们把三条棱相交得点叫做顶点 今天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与正方体 首先研究长方体,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讨论要求。 (学生读要求) 现在每排得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并将讨论得结果填写在老师发放得表格中。(教师板书) 好、停,哪个组派一名同学来汇报长方体得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汇报得真棒!您们同意她们小组得讨论结果吗?同意得请举手、瞧来其她小组也与她们得讨论结果一样。(不同意得小组请把您们得讨论结果跟大家汇报一下) 六个面。 您怎么知道就是六个面,用得什么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练习

方体和正方体的长认识 1.填空题。 ⑴长方体有()个面,都是()形(其中可能有一个或两个相对的面是相同的() 形,相对的面面积()。 ⑵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 ⑶长方体有()个顶点。 ⑷正方体有()个面,都是()形,它们的面积()。 ⑸正方体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⑹正方体有()个顶点。 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是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⑻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用下图表示出来。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⑴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面、12条棱、6个顶点。() ⑵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⑶一个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⑷一张长方形的纸是一个长方体。() ⑸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立方体。() ⑹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⑴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 A.20 B.40 C.60 D.80 ⑵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 A.48 B.64 C.32 D.96 ⑶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a厘米,它的棱长是()厘米。 A.6a B. C. D.12a ⑷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3.5厘米,高是1.5厘米,它的底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6 B.14 C.5.25 D.21 4.解决问题 ⑴一个长方体棱长的和是36厘米,它的长和宽都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 米? ⑵把一个长2分米,宽1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切割成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分米?它的底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⑶下面是几块硬纸,每一块硬纸按着虚线折叠,哪一块能围成一个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听课笔记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听课笔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听课笔记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同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样? 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 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 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

积。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 5、学生汇报 (1)常用的体积单位 (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 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 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