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二节语义.doc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二节语义.doc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二节语义.doc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二章第二节语义.doc

第二节语义(7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语义的性质,了解词义的构成和结构,掌握义素分析法;

2.了解词义聚合和组合的特点,了解语义场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语义的性质 2 ?义素分析

3.语义场

4.词语搭配

难点:义素分析、语义场

【教学内容】

-、语义的性质二、词义的结构

三、词义的聚合四、词义的组合

一、语义的性质

(-)什么是语义

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因此,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便成了语义的基本特征。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语言以外,人们还利用一些非语言的手段(如手势、面部表情等)來传递一定的思想和情感,海军士兵靠手中的旗子(口天)和舰上的灯光(晚上)来传递意义等等, 这些手段虽然可以传递一定的意义,但它们都不是语言形式,它们所表达内容也就不是语义。只有语言形式表达的意义才是语义。

语言形式乂包括“语汇形式”和“语法形式”两类,所以语言形式所表达的语义也有两类:一类是词汇意义,即由语汇形式表达的意义;一类是语法意义,即由语法形式表达的意义。如汉语“买的书”,“买”表示拿钱换东西,“书” 表示装订成册的著作,这些意义均是通过语汇形式——词来表达的,所以都是词汇意义。而“买”同“书” Z间存在的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意义则是通过虚词“的” 和语序(有别于“书买的”)等语法手段来表达的,所以是语法意义。

人类通过语言形式,除了传递思想外,还常常表达感情,所以语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思想内容,即理性意义,情感内容,即非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是语义中反映思想的部分,是人们对主客观毗界的认识,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

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也叫色彩义。

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別、稳定与临时的分别。在通常的情况下都能够存在的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在特定的上下文、特定的交际场合中或特定的知识背

景下才能出现的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比如“他”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某个人”,这是这个词的一般的和稳定的意义;“他”在不同的上下文或交际场合小又可以具体指称张三、李四、王五或赵六,这种意义一旦脱离了特定的环境就会不复存在,因而是这个词的个别的和临时的意义。

语境意义(言语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个别的、临时的意义。

语言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语义的性质

1?语义的概括性

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性,无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

词义是一?定的语言社会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现实世界屮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极其复杂的,词义在对现实世界中的客观事物予以反映时,并不是一种实录,一种简单的拷贝,而是一?种抽象、概括的反映,只需摄取客观事物的-?两个足以同其他事物相区别的主要特征,而不需面面俱到地全部罗列。如“车”的词义是“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这个意义,就是从马车、汽车、电车、火车、自行车、三轮车、手推车、摩托车等各种各样的车中概括出來的,它反映了各种车所共同具有而他类事物所没有的特征。这便是一种高度抽彖、高度概括的反映。

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即使专有名词也不例外。例如,“北京” 的词义就概括了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一些显著的特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各个时代的北京。可见,概括性是词义最重要的特性,它使人们可能用一定数量的词去概括无数千差万别的事物。

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概括的、一般的,而在平常的交际活动中人们谈论的对彖却往往是个别的、特殊的,表达概括意义的语言形式要同个别的对象联系在一起,就需耍依靠上卜?文和交际环境对语言形式所指的限定作用。比如“车没法骑了” .|. “车”的意义就比词典中的意义具体,它指某辆能供人骑的自行车(或三轮车、摩托车),而不包括别的车(如汽车、火车)。可见词在貝体使用时,其意义的内涵与外延都可能与词典有所不同。

2.语义的模糊性

所谓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彖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帀,而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学者”这个名词,词典上的解释是“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那么究竟取得多大的学术成就才称得上是“学者”,这并没有也不可能有量化的标准,也就是说学者与非学者z间并没有明确的、绝对的界限。因此,“学者”的词义是模糊的。在客观事物屮,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往往很难划一个清楚的界限。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类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夜晚”,“敲、打、捶、砸”等动作,也都具有模糊性。特别是那些反映程度差别的词语,意义的模糊性就更大。

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而词义所指范围的小心区域则是清楚的。例如,“青年”与“少年”和“小年”的边界都不清楚,但“青年” 一词所指范围的中心区域还是明确的。

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并在其小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人们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并不需要所有的表达都像实验报告、数据报表一样精确、绝对,否则社会的交际活动将难以进行。特别是在一些外交场合,使用模糊语词可以增加交际的灵活性。

语义具有模糊性并不排斥语义的精确性,二者可以作为语义的两个反而统一起來。语义既有模糊的一面,也有精确的一面,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要模糊, 不要精确。例如对于科学性的名词术语及科学论著,耍求有较高的精确性,比如在日常生活里,人们所说的“大雨”和“小雨”是模糊的,但气象学为了气象研究和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规定24小时内雨量在10毫米以下的为“小i*j ”, 10—25毫米的为“中雨” ,25-50毫米的为“大雨”,这又是非常精确的。因此,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既需要精确的语言,又需耍模糊的语言,它们的存在保证了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各种不同的交际需要。

3 ?语义的民族性

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着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语义的民族特点。语义的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地体现在词义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词语的理性意义方面。不同的民族语言会有所不同,因为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固定词义,固定后词义的内涵、外延怎样,完全由不同民族约定俗成,因此在两种语言中,词义上完全对应的词语不是很多。例如汉语用“哥哥”、“弟弟”、

“姐姐”、“妹妹”表示同一父母所生的了女,而英语只用brother表示哥哥或弟弟,用sister表示姐姐或妹妹。因为英语的brothcr> sister不分长幼,所以它的外延比汉语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宽。

②词语的非理性意义方而。说不同语言的人有时对同样事物会作出不同的主观评价,反映在词义上,形成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汉语的“狗”与英语的dog, 两个词的概念意义基本相当,但感情色彩有很大的差别。说汉语的人常用“狗” 來比喻“凶狠而有奴性的人或物”,因此汉语中凡是和“狗”组合的词语都带上了贬义色彩,如“走狗、疯狗、叭儿狗、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都是贬义词。而英语则相反,在英国人的心目中,狗却是“善良忠诚” 的彖征,因此与dog有关的词语大多是褒义的,如“a lucky dog(幸运儿)、to work like a dog (拼命_L作)、a big dog (大亨)、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等等。

③词语的多义化过程方面。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貝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认识不同对象Z间的联系、发现不同对彖Z间的相似Z处的过程小,这些特点都会产生影响,因而反映同一?类对象的词义在不

同的语言中就可能经历不同的多义化历程。比如英语的“cat” 本来指“猫”,后又衍生出“心地恶毒的女人”的意思,而汉语的“猫”则没有衍生出这种意思。汉语的“老”本來指“年岁大”,后又衍生出“食物因烹饪时间过长而口感不好”的意思,而英语的“old”就没有衍生岀这种意思。

二?词义的结构

(-)词义的构成

词义是词的语咅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词义是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两部分构成的。

1?词的理性意义

词的理性意义也叫概念义,它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关键性特征的概括反映。在口常生活中、劳动中人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客观现彖,这些现象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屮,人们通过大脑对这些现象进行比较、分类,然后从同类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此类对象区别于彼类对象的关键性特征,并将这些关键性特征与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词的理性义。比如,世界上的山在位置、海拔、景观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地而形成的高耸的部分”,这一关键性特征使得“山”与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汉语中把这一关键性特征用?定①■这个语咅形式来表示,就产生了“山”这个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就成为这个词的理性意义。

词义可以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对象,如“山” “河” “水” “树” “牛” “羊” “人”“房子” “电视”等词所反映的就是物质世界小的对彖。词义也可以反映精神世界的对象,如“龙、凤、鬼怪、上帝、神仙、雷公、地狱、天堂、孙悟空” 这类词,所指的对象在物质世界屮并不存在,但它们也是人们对某些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原始的、愚昧的或虚幻的、歪曲的认识。

词义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但这种反映在揭示事物本质的程度上有深有浅。因此词的理性意义根据概括程度上的差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通俗意义,即人们对客观事物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如“人”指的是用两条腿走路、会说话的高等动物。另一种是科学意义,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木质特征的概括反映,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木和核心部分,没有了它,词语就会丧失指称和区别事物的功能,表示人的主观态度等的附加色彩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因而理性意义是词义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 ?词的非理性意义

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Z上的反映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等方面的意义,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或词的“色彩义”。

⑴感情色彩感情色彩就是词义所附带的对现实现彖的主观态度。感情色彩最主要的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褒义色彩即词的理性义所附带的对客观对彖的肯

定、赞许、喜爱的态度;贬义色彩即词的理性义所附带的对客观对象的否定、贬斥、厌恶的态度。中性色彩即词的理性义不附带有任何对客观对象的态度,是感情色彩的一种零形式。语言中的词绝大多数是中性色彩的。

⑵语体色彩由交际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语言变体叫做“语体”。一个词由于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体Z屮而带上的该种语体的色彩,就是词的“语体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基木类型。丨I语色彩即适用于H常交谈及口语化的文学作品等具有随意、通俗风格特质的一种语体色彩。书面语色彩即适用于书面写作和比较止式的交际场合,具有庄重、典雅风格特质的一种语体色彩。不带任何语体色彩的词语是通用词语,它们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是一种零形式的语体色彩。

⑶形象色彩词的形象色彩是指由词的构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在语言中,用摹状、拟声方法构造的词语大都貝有明显的形象色彩。

(-)义项和非义项

词语的意义在词典中是以“义项”的形式记录下来的,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词典中词的意义的分项说明,也叫义位。一个词有几个义项,要根据词所反映的对彖的多少来确定。

义项既包括词的理性意义,也包括附着在理性意义Z上的附加色彩。例如:把戏:

①朵技。②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把戏”的两个义项都是它的理性意义。除此Z外,前一个义项还应包括口语色彩,后一个义项述应包括贬义色彩。附加色彩不能独立运用,因而不能单独构成义项,而只能和理性意义一起构成义项。

语义是概括的,义项作为词义的单位也同样具有概括性。义项是从词语的齐种用例中概括出來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不包括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所反映的个别的、具体的、临时的意义。比如“车”在不同的具体语言环境里有时指汽车,有时指火车,有时指自行车,有时指马车,有时指手推车,但这些都是“车”这个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个别的、具体的意义,而不是一般的、稳定的、适用于任何语境的意义,因而它们都不能作为“车”的义项。“车”的义项应该是对这些个别的、具体的意义的概括,即“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这是“车”这个词在“汽车”“火车” “门行车”“马车” “手推车”等各种用例屮体现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意义。

(三)义素和义素分析

1 ?什么是义素

义素是构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语屮抽象出来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语义原了。

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现代语义学把语义单位分为五级:义素、义位(义项)、义从(词组义)、义句(句义)、言语作品义(篇章义)。如“男人”这个义项可以分析为:[男性、成年、人]这几个义素,这三个义素组合起来,就构成“男人”这个义项。

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彖的语义单位。语言中的语素、词、词组、句了都是咅义结合的单位,而义素没有语咅表现形式,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形式。如“哥哥”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从表而看来都是词,有门己的读咅和意义,但是在理论分析时,这些词仅仅被我们借用来表达语义特征,因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语音形式。因此,义素在语言屮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它只有以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才能得出。

2.义素分析的原则

义素分析就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

义素分析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对等性原则义素分析的结果必须与义项的意义相等,所指范围不能过宽或过窄。如“男人”若分析为[男性、人],所指范围就过宽,不能区别于

“男孩”。“雨衣”若分析为[穿在身上、防雨、用塑料制成、衣物],贝IJ失Z 过窄,本展于此类的用帆布、橡胶等制成的雨衣被排除在外。

(2)系统性原则义素分析必须在一定的语义系统中进行。如“叔叔”有两个义项,一个表示亲属称谓,一个表示社交称谓。分析表示亲展称谓的义项时, 就必须在亲屈称谓系统中,跟“父亲、伯父、舅舅、姑父”等比较;分析表示社交称谓的义项时,就必须在社交称谓系统小,跟“同志、先生、师傅、大爷”等比较。否则就难以准确地分析出义素來。

(3)简明性原则义素分析应力求简明,在明确的前提下,应用尽可能少的义素來揭示词语的语义特征。如“男孩”分析为[男性、未成年的、人],就能简明地揭示“男孩”的语义特征。如果分析为[男性、未成年的、有高级思维能力的、动物],[动物]还可再分析为[能运动的、生物],甚至还可再往下分。这就不符合简明性原则。

这三条基木原则也是判断义素分析的结果优劣的标准。

3 ?义素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义素分析的基木方法是对比法。就是把有某种关联的一组词放在一起,在意义上进行比较,提取岀可以使词义互相区别的语义成分。如“哥哥”的语义成分是通过与“弟弟”“姐姐” “妹妹”等的比较而得到的。义素分析的口的在于揭示词义Z间的共性和个性。

义素分析通常可以按三个步骤來进行:

第一步:确定对比的范围。找出一组相关的词语,确定对比分析的范围。确定比较范围时,不能太窄,也不要太宽。一般可采用从小到大逐步扩大范围的办法,先找关系最密切的词语来比较,不够时再扩大比较的范围,直到能准确揭示各个词语相互区别的语义特征。如分析“父亲”的义素,首先找岀“母亲”来比较,可以得出[男性]与[女性]的区别;再找出“儿子、女儿”来比较,可以得出[上一辈]和[下一辈]的区别;再找“丈夫、妻子”来比较,可得出[生育关系]与[婚姻关系]的区别。这时,

这些词语都能相互区别了,而且也能与其他词语相 区别了。

第二步:比较词义的异同。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不同词义在语义成分 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提取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这是义素分析最 关键的一步。义索分析常把共同的语义特征提取岀来。例如: 男人二[+人、+男性、 女人二[+人、+女性、 男孩二[+人、+男性、 女孩二[+人、+女性、 +成年]

+成年]

+未成年]

+未成年]

比较异同可以采用列表比较的办法:将各个词语竖行排列,将相互Z 间的异 同横行排列。比较时可采用分类的办法,从各种角度分类,抽象出各类之间的异 同。(如果某个义项没冇某项差异特征,可以空缺。)

比较的结果还应进行纵横检查,从横向看分析的结果是否符合对等性原则, 从纵向看各个词语Z 间能否相互区别。如果不符合对等性原则,或者相互Z 间不 能区别、就必须再进行比较。

第三步:整理和描写。找岀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Z 后,述需要以一定的方式 加以整理,以便使最后的分析结果能简明地反映词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还 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来描写和记录义素分析的结果。

义索分析结果的整理应该从儿个方面着手:

① 用某些符号来表示分析结果。一般在每个义素前加上“+”或“一”号, “ + ”号表示具备这个义索,“一”号表示不具备这个义索,义索本身标以[]O

如“男人”的义素是[+人、+男性、+成年]。

② 如果某对义索具有“非此即彼”(两项)的对立关系,应只取具屮一个义 素,并在前而加上正、负号来表示这对义素,而不必把两个对立的义素都列出来。

如性别特征中只有“男性”和“女性”两种对立的情况,可以选出一个作为座标, 写成[+男性]和[—男性],“成年”为[+成年],“幼年”为[—成年]。 如果某个词义同时具备对立的两个义索,则可以用在义索前同时加上正、负号的 方式来表示。如“孩子”既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非男性”,用[土男性] 表示。用f 、一、,表示两项或三项对立的义素间偏动关系和互动关系。如关 系特征小的“生育关系”“婚姻关系”“同胞关系”可以表示为[f 生育关系] [-生育关系][婚姻关系][同胞关系]。其余各项对立的义素包括共同 义素,都用“ + ”表示。

③ 略去冗余义素。如果一个义素可以从另一个义素推知,就是冗余义素,可 以删除。如“辈分” 一栏的义素,可从“关系” i 栏的义素推知,因此可以删 除。如根据[同胞关系]就可以推知[同辈]。但“类屈”一栏的义素必须保留, 否则不能明确反映词语的语义类屈。

④ 列出各个义项的义素结构式。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横排结构式,一般用 “ {}”表示义项,“ ”表示义素的组合,“ =”或J ”连接义项和义素

的组合;二是矩阵图。

横排结构式:

{父亲} = [+男性-生育关系+亲属]

{母亲}=[—男性-生育关系+亲属]

{儿了} = [+男性-生育关系+亲属]

{女儿}=[—男性-生育关系+亲属]

{丈夫} = [+男性O婚姻关系+亲属]

{妻子}=[―男性O婚姻关系+亲屈]

{哥哥} = [+男性O同胞关系f年长+亲属]

{姐姐}=[—男性。同胞关系-年长+亲屈]

{弟弟} = [+男性O同胞关系-年长+亲属]

{妹妹}=[—男性。同胞关系-年长+亲屈]

矩阵图:

[衣着][穿在脚上][冇筒][走路时着地]

鞋++—+

靴子+++ +

袜子++±—

在进行义素分析时,适当参考词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主观臆测成分。

4.义素分析的模式

(1)名词模式

名词的义索分析模式可以概括为:{义项}=[属性1、属性2、……属性I)、类属]。其屮“属性”就是各个义项Z间相互对立的性质(用途、形状、性质、特征等),可以有多项。如“男性”“女性”是性别属性,“年长”“年幼” 是年龄屈性,“同胞”“婚姻”“生育”是关系屈性。“类属”就是各个义项的共同性质、特征,即共同义索,一般只有一项。如“亲属”就是上述名词共有的类别特征。再如“椅子”“凳子”“沙发”等词的共同义素是“家具”。表示类屈的义素可以放在最后,也可放在最前面,但不要插在表示屈性的义素中间。

(2)动词模式

动词的义素模式可以概括为:{义项}=[主体、方式、动作、客体、因果]。其屮,“主体”就是动作行为的主体(施事者),“方式”可以有多项,包括动作行为的时间、方位、工具、材料、情状、程度等;“动作”就是动作行为的类别, 是动词义项的核心义素;“客体”就是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包括受事、成果、对象等;“因杲”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原因、结果等。其中“主体、方式、动作”是一般动词都有的,“客体、因果”则不是每个动词都有的。“方式”和“因果”的位置可在“动作”的前面或后面。如表示趋向的一组动词可分析如下:

{进来}二[+物体+朝向参照点+从外面+移动+到里面]

{进去}二[+物体+背向参照点+从外面+移动+至悝面]

{出来} = [+物体+朝向参照点+从里而+移动+到外而]

{出去}二[+物体+背向参照点+从里面+移动+到外面]

{出境} = [+人、+离开、+国境]

{入境} = [+人、一离开、+国境]

(3)形容词模式

形容词的义素模式可以概括为:{义项}=[范围、方面、程度、性状]。“范围”就是义项适用的范围,相当于动词模式小的“主体”,如“健康”,这个词有三个义素:人、生理机能、止常,“人”是限定这个义项的适用范围的义素;再如“硬朗”有三个义素:老年人(适用范围)、身体(方面)、健壮(性质、状态)。“方面”就是表示事物哪些方面的性质,如“晴朗”指犬气方面,“硬朗”指身体方面,“悠久”指时间的长度,“轻微”指数量。有的义项除了大的“方面”,还有小的“方面”,如“悠久”有三个义素:时间长度、从占到今、长。其小“从古到今”就是小的“方面”,它使“悠久”只能指过去到现在, 不能指将來。“程度”就是性质的不同程度等级,一般分“非常、十分、相当、比较”等几级。“性状”就是事物屈性的基本类别,如大小、多少、高低、远近、快慢等等。其中“程度”只是少数形容词才有的义素,“方面”义素一般是一组形容词共有的。如表示温度的一组形容词可分析如下:

{热} = [+物体或气候、+温度、+相当、+高]

{烫} = [+物体、+温度、+非常、+高]

{凉}二[+物体或气候、+温度、+比较、一高]

{冷} = [+物体或气候、+温度、+相当、一高]

5.义素分析的作用

⑴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Z间的异同,

便于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

以近义词为例,近义词常以共同义素作为构成近义关系的基础,靠区别义素 来显示它们Z 间的细微差别。如:

{窥见} = [+用眼、+往一定方向、 {眺望} = [+用眼、+往一定方向、 {瞻仰} = [+用眼、+往一定方向、 {鸟瞰} = [+用眼、+往一定方向、 义素的多寡也是构成近义词细微茅别的一个重要条件,例如:

{看} = [+用眼、+往一定方向]

{见} = [+用眼、+往一定方向、+有结果]

{胆量} = [+勇气] 胆略:[+勇气、+智谋]

{杲断} = [+从事某事、+干脆、不犹豫、+褒义]

{武断} = [+从事某事、+干脆、不犹豫、一褒义]

反义词也常有一个共同的义素作为构成反义关系的前提,靠不同的义素来表

现意义上的互相对立,例如: {高} = [+距离、 {低} = [+距离、 {生} = [+生物、 {死} = [ +生物、

+阖地远] —离地远]

+有生命]

—有生命]

⑵义素分析还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

语言小词与词的组合不是任意的,必须遵循一定的组织规律,而且要受到语 义的制约。例如,“我喝饭”是病句,它完全合乎“主谓宾”的语法结构模式。 它的毛病出在语义搭配不当上。“喝”的语义是“把液体咽下去”,其宾语须具 有[+液体]这样的义素,“粥”有[+液体]这样的义素,所以“喝粥”能够 成立。“饭”的义素是[+固体]、[—液体],所以“喝饭”不能成立。“孤 儿的父亲在喝酒” Z 所以有孑盾,是因为“孤儿”的义素中有[父亡](即父亲 为[一生命])的义素,而“喝”的义素要求主语是[+生命]的,“孤儿的父 亲”既然是[—生命],便与“喝酒”产生了孑盾。再如:

①学生读英语。②英语读学生。

③她是一个单身汉,至今未婚。(孑盾、同义反复)

为什么②不能成立呢?因为“读”是表示人的行为动作的动词,它要求主语 (施事者)必须具有[+人]的义素(即[+生命]),而它的宾语则不必具有 [+人]的义素。“英语”是没有生命的,与“读”不能搭配。例③“她”是[+ 女性],单身汉是[一女性],

二者孑盾。“单身汉”必然[未婚],与“至今

未婚”同义反复,后者不传达任何信息。

+缝隙里、

+向远处、

+崇敬地、

+向卜、+看]

⑶有助于解释句法歧义现象。过去,汉语语法学家围绕着“台上坐着主席团” 这种句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取得统一认识。义素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的成功运用解决了这个长期争论的语法难题:

A.台上坐着主席团

B.台上演着话剧

门外站着人门外敲着锣鼓

单从语法上看,AB句了格式相同(NL+V+着+Np),层次构造和结构关系也都相同,但实质上它们是有区别的,这可以通过变换的方式得到证明:

A.台上坐着主席团一主席团坐在台上一*台上正在坐着主席团

门外站着人一人站在门外一*门外正在站着人

B.台上演着话剧一*话剧演在台上一台上止在演着话剧

门外敲着锣鼓一*锣鼓敲在门外一门外正在敲着锣鼓

通过变换式可以发现“NL+V+着+Np”是一个歧义格式,对应着两种变换式:①Np+V+在+NL②NL+正在+V+着+Np。变换分析能分化歧义格式,但不能解释造成这种歧义的原因,而义素分析法却能够对造成歧义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关键在于“坐” “站”(放、躺、蹲、写、挂、亥9、绣)Z类动词含有“附着于某物” 的语义特征,即[+附着],而“演” “敲”(唱、跳、冒、打、炒、熬)一类动词则不具有[—附着]的语义特征。

④义素分析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义素分析的实质就是用数量有限的义素来分析、描写无数的义项,从而使利用字母代码或数字代码来表示语义知识成为可能。这种形式化的语义知识便于用计算机來处理,因而对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等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例如亲展称谓的词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语义特征(义素):男性或女性、直系或旁系、长辈或晚辈、父系或母系。这些义素分别用符号的正反来代表,可以制成一套简易的代码语言。如以A代表男性,A代表女性,B表直系,B表旁系,C表长辈,C表晚辈,D表父系,I)表母系。

6.义素分析存在的问题

首先,确定义素的随意性。义素分析与语音分析和语法分析不同,语音分析以语咅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屈性作为客观依据,语法分析以语法形式作为客观依据,义素分析因涉及人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屮各种事物的认识,至今尚未有客观的分析标准和依据,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不同的人分析的结杲不一定一致。

其次,义素的数目很难确定。义素分析的最初设想是要仿照咅位的区别特征分析,用一套数量不多的语义成分来描写和说明整个词义系统,但这一设想的实现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一种语言中的咅位不过几十个,用来分析这些咅位的区别特征数量也是有限的,但一种语言屮词义的数量要庞大得多,而且词义系统是开放的,因此义素的数量比人们原先所设想的要大得多。

三?词义的聚合

(-)单义和多义

1?单义词和多义词

词由单义发展为多义是有其各方而的根源的。

首先,客观对象Z间的各种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

其次,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必然产物。

2?多义词的本义和派生义

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小,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

派生义(引屮义)是从木义直接或间接地衍生出來的意义,也叫“引屮义”。

基本义是多义词的多个意义小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那个意义。

3?派生义产生的途径:借代和比喻

派生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般都是沿着客观对象的相关性联系或相似性联系这两个方向进行的,即借代和比喻两种引屮方式。

借代(转喻)是指甲、乙两类对彖Z间存在着某种比较稳定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用原木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在现实中,整体和部分、物品与使用者、行为与行为发岀者、工具和活动、材料和产品、地名和产品等等都有着稳定而明显的关联,因而都可以在人们的意识中建立起某种联想关系,从而使词语增加新的意义。例如“China”是“屮国”的意思,由于瓷器是中国去的,因而可以用“china"指瓷器。例如我国III时称主持寺院的和尚为“方丈”,这是由于他住在一丈见方的屋子中的缘故。这样的词语还有“而立、不惑、花甲、占稀、泰山、东床、胡了、出恭、解手、推敲、烽火、铁窗”等。

比喻(隐喻)是指甲、乙两类对象Z间有某种相似性,在此基础上,用原本指称甲类对彖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彖,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例如汉语“习” 的木义是“数飞”,也就是鸟反复地飞的意思:“鹰乃学习”(《礼记?月令》),意思就是小鹰学习反复地飞。从这个意义派生出“反复练习、复习、温习”的意义:“学而时习Z”(《论语?学而》),意思就是“学了要按时反复温习”。这是因为“复习”、“温习”是反复多次的行为,和反复地飞有相类似的地方。

4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异同

(-)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1 ?同义词的类型:等义词、近义词

2.近义词Z间的差别

⑴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上:所指范围不同,强调的重点、方而或达到的程度上不同,用法不同。

⑵表现在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形象色彩不同。

(三)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小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四)语义场

1?什么是语义场

“场”这个概念是从物理学中借用过來的,它原指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Z 小,某些物质互相关联,相互作用,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等。

20世纪30年代,以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为代表的德国、瑞士的语义研究者最早把它引入语义学研究领域,提出了“语义场理论”。

语义场是指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类屈义素是指反映事物所屈类别的语义特征。比如,“钢笔、铅笔、圆珠笔……”的类屈义素都是“书写工具”,它们就构成一个语义场;“车、船、飞机”的类屈义素都是“交通工具”,它们也构成一个语义场。一个语义场至少有两个义项,一个义项无法形成语义场。

2 ?语义场和上下位词的关系

语言中有些词的外延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即存在种屈关系,其中外延大的属于屈概念的词叫上位词,而外延小的属于种概念的词叫下位词。比如“交通工具”这个词,对于“车”“船”“飞机”这些词来说,它的外延大,并且可以完全包容后几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因而“交通工具”是“车”“船”“飞机” 等的上位词,后者都是“交通工具”的下位词。上下位词同语义场关系密切:屈于同一个上位词的若干个下位词都具有相同的类属义素,可以构成一个语义场。如“车”“船”“飞机”就可以构成一个“交通工具”的语义场。

3.语义场的特点

(1)系统性

语义场具有系统性。一个语义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小的词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类屈义素划定的意义范围被切割成若干块分配给不同的词义。在意义范围恒定或封闭的状态下,词义Z间往往相互制约,任何一个词义的变化都会带來邻近词义的连锁变化。如现代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语义场的意义范围是恒定的,一般分为“红、黄、蓝、口、黑“五色,若再细分,则可以加进“紫、橙、绿、青”等,这样一來,“红、黄、蓝”的意义范围均要相应缩小。

当然,系统性也存在程度的差异,一般说来,语义场的意义范帀越恒定、封闭,词义Z 间的制约就越强,系统性也就越明显;反Z,语义场的意义范围若是可变的、开放的,词义Z间的制约就弱,甚至没有,系统性就不明显。如“洗碗机、消毒柜、微波炉、电饭锅”等构成的“厨房用电器”语义场的意义范围就是开放的,新成员的出现不大会引

起其他词义的变化。

语义场的系统性述表现为,一个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词跟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如“孩了”跟“大人”构成语义场时,其意义为[一成年、一人], “孩子”与“父母”构成语义场时,其意义为[-生育关系、一亲属](即“子女”)。

(2)层次性

语义场是有层次的,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

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如“卡车、轿车、吉普车……”可以构成“汽车”这个语义场,“汽车”又可以和“火车”、“电车”、“自行车”等语义场集合成“车”这个较大的语义场,“车”还可以和“船”“飞机”等语义场集合成“交通工具”'这个更大的语义场。其小最大的语义场,可以叫做“语义母场”,也可叫做“语义场”;低一级的语义场叫做“语义了场”,最低层次的语义了场叫做“最小语义子场”。这个“最小语义子场”很重要,因为义素分析必须在最小语义了场里进行。

4.语义场研究的意义

语义场是现代语义学中最重要的理论2—。语义场研究对词义研究和语言间对应关系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

⑴语义场不是孤立地研究个别词义现象,而是以系统的观点,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去研究各种词义现彖。这样就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词义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词义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更从容地解释词义发展演变小的种种现彖及其成因。如汉语屮有许多词义扩大的现象。“腿”原指小腿(“股”指“大腿”),后意义扩大指整个腿。“脸”原指脸面上的一个部位(即“口下颊上”,“面”指整个脸面),后意义扩大指整个脸而。如果能联系同一语义场内词义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将有助于更好地解释这些词义扩大的现象。

⑵语义场是义素分析的基础和依托,义素分析必须在语义场中进行。在确定对比范围上,语义场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义素分析的第一步是找出-?组相关的词语,确定对比分析的范围。一般來说,用來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对象的词语,就是要求进行对比的一组词语必须属于同一个层次的语义场,反映在词义的聚合上就是最小语义了场,因而语义场的划分实际上是义素分析的基础,语义场研究将有助于义素分析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准确性。

⑶语义场研究为词义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途径。语义场具有层次性,一?种语言小的所有词义都有可能容纳到这个处于不同层次的大大小小的各类语义场中去,这将使一种语言的所有词义形成一个层级体系成为一种可能。词义体系的建立对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和编写类义词典等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⑷语义场研究为认识不同语言Z间的语义对应关系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比如通过汉语和英语“亲展”语义场的比较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种语言亲屈称谓系统的弟异。汉语的亲屈称谓系统一般分长辈、本人和小辈,其小长辈和小辈述可以分长二辈、长三辈、小二辈、小三辈等,还分男女,分长幼,分父系和母系。英语的亲屈称谓系统只分长辈、本人和小辈,其中长辈和小辈也述可以再细分,也分男女,但是不分长幼,不分父系和母系。

四?词义的组合

(-)词语搭配(词义组合的条件)

词语搭配要受到以卜?几方面的限制:

1.词语的搭配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

即要合乎语法结构的规律,否则就会使人感到别扭甚至产生谋会。“孩了书读”,这个句子不能成立,因为它不符合汉语语法“主一动一宾”(名+动+ 名)的组合规律。

2.词语的搭配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限制是多方面的。

(1)要符合现实的理据。

语言中有些词语和词语的组合,如“月亮吃月饼”“苹果玩猴了”,虽然合乎语法规则“主一动一宾”(名+动+名),但却不符合语义组合的条件,即:“吃” “玩”这些动词要求施动者(主语)必须貝备“[+有生]”这个义素,而“月亮” “苹果”却不具备“[+有生]”这个义素。因此它们违反了客观现实屮的实际情况,现实世界中的“月亮”“苹果”根木不可能发出“吃” “玩”这样的动作,除非用在童话或修辞的拟人格小,因而表达这些现象的词语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语义组合。

再如“吃”“喝”“吸”这三个词在与其他词义组合时,有很强的选择限制性,有的只能跟“吃”组合,有的只能跟“喝”组合,有的只能跟“吸”组合。

吃:[+动作、+ 口腔、+进食、+咀嚼],与Z搭配的词义必须有[+食物、+固体]的语义特征。

喝:[+动作、+ 口腔、+吞咽],与Z搭配的词义必须有[+食物、+液体]的语义特征。

吸:[+动作、+ 口腔或鼻腔、+抽进],与Z搭配的词义必须有[+气体、+液体]的语义特征。

一般来说(排除特殊情况,“喝西北风”),这三个词是不能互换的,在语义系统中各有其固定的搭配。

(2)词语的搭配要合乎语言表达(社会使用)的习惯。即符合习惯用法的要求。

有些词语的搭配,很难从情理上加以解释,而是跟社会成员使用语言的习惯有关。如汉语的“繁重”和工作任务相配,“沉重”和实物或心绪相配。在英语里,女孩了用pretty来形容,妇女用beautiful来形容,男人用handsome 来形容;再如a little 只能与表示不可数的名词组合,a few则只能与表示可数的名词组合。另外,语言中还有一些看似不合情理的搭配,但人们一直就这样说。如汉语小的“恢复疲劳”、“打扫卫生”、“养病”等。语言屮词语的固定搭配是由于社会使用习惯而形成的,我们一时还说不清楚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

(3)受语义场屮其他成员的制约。

处于同一语义场中的成员,它们Z间是相互制约的。同一种现实现象,一种语言(或方言)用这样的词来表达,另一种语言(或方言)则用别的词来表达。这样,不同的语言(或方言)的词语搭配关系也就有了不同的特点。如“吃”这个词,北京话屮“吃”的对彖只限于固体食物,只能和表示固体食物的词语搭配; 而上海话中的“吃”的对象除了固体食物Z外,还包括流体食物、液体饮料(如“吃粥”、“吃酒”等),甚至述有气体(如“吃烟”等)。北京话和上海话Z 所以在搭配关系方面有这种不同,

是由于北京话在表示“吃”这个语义场中,除了“吃” Z外,述有“喝、吸”等词语,且它们各有分工。而上海话在表示“吃” 这个语义场中,只有“吃” 一个词,所以北京话中由“喝、吸”承担的词在上海话小也由“吃”承担了。也就是说,上海话小的“吃”在语义系列小所占的位置宽于北京话的“吃”。用语义场和语义特征方法分析可表示为:

北京话上海话

语义场宾语语义特征语义场宾语语义特征

吃+ [+固体] [+固体]

喝+ [+液体] 吃+ [+液体]

吸+ [+气体、液体] [+气体、液体]

由此可以看出,处于同一语义场中的词语,能否同其他词语搭配,不仅决定于它自己,而且述决定于该语义场小的其他词语。

⑷受词义的附加色彩和修辞需要的制约。词义组合不但要求逻辑事理両后一致,述要求感情褒贬、语体风格等相一致。例如带褒义的词不能用于贬义,常用于I I语的词不大和书面语词相配,庄重的文章钻进轻佻或诙谐的字眼就会破坏全文的格调。(-)词义与语境

语境是指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处的特定环境。可以分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狭义语境(小语境),在书面语中指的是词语的上下文,在口语中则指前言后语;广义语境(大语境),指交际时的具体场合和社会背景。

在交际小,环境往往可以补充词义组合所要表现出来的意义。同样是“我去上课”,教师说是去讲课,学生说是去听课。

(三)语境对语义的作用

1 ?明确语境意义,辨别多义词与歧义句,使词义单一化。

语义是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意义和语境(言语)意义的全部内容。语言意义是语言系统中社会公认的、固有的意义,它是抽象、概括、相对稳定的,不受上下文和语境影响的,常常是多义的;语境(言语)意义则是在言语使用小, 因具体语境不同而产生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它具有个别的、单义的,多变的等特点。

语境可以分化和消除歧义。其实,很多歧义句只要一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就很明确了。例如“鸡不吃了”这句话,在喂鸡时说,当然是指“鸡不吃食了”这个意思。在酒席上说,当然是指“我不吃鸡了”这个意思。

2.语境常使言语产生言外之意,起5IJ “言内意外"的表达效果。

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原來字面上没有的意义,有时也会因为语境的存在而能够为听者所理解和接受。如在开着车窗的公共汽车上,甲对坐在车窗边的乙说:“今犬真冷。”这句话单从字面上理解,可能只是陈述一种口然现象,但如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甲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可能是让乙把车窗关上。

由于语境常常能使言语产生言外Z意,因此,在人们的日常言语交际活动屮,交

际者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殊表达效果,往往保留一些言语空口,把一部分言外Z意留给听者(读者)口己去补充、理解。如婉转的告诫、含蓄的情感表达、辛辣的讽刺等就是故意留下意思上的空口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由此可见, 语境往往使词语产生言外Z意,听(读)者往往要结合一定的语境去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彼此更好地交流思想感情的效果。

3.使词语获得临时的、特定的含义。

语境可以使固定的词义产生一利嘴殊的临时意义,这种意义是词典屮没有的。例如某大学生宿舍止传阅着一本世界名著《飘》,一位同学着急地对阅读者叫道:“喂,你述没有'飘'完吗?”。这里的“飘”在特定的语境中获得“读”的特殊意义,十分巧妙。

4 ?影响词语的感情色彩。

例如“死”可以由很多貝有感情色彩的词来表达:“逝世”“谢世” “永远离开我们”……这是褒义;“完蛋了”“见阎王了”“断气了”……这是贬义。然而词语的感情色彩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语境中,有时会改变它原来的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或由贬义变为褒义。例如“英雄”本带有褒义,但在讽刺别人的语境卜?如说“瞧你多英雄!”这时“英雄”又蒙上厌恶的贬义色彩。

5?填补、丰富词语的意义。

语境是交际的前提。因此,在语境屮,人们可以省略很多语言成分,用更简单的甚至不十分完整的形式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中省略部分的意义在语境中得到了补充和体现,是不言自明的,没有必耍卄说出来不可。这样既能使语言简洁明了,又能给人的思维留下一定的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