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郑州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郑州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郑州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郑州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郑州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序言

为了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服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和《郑州市档案管理规定》关于“把档案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规定,特制定“十二五”期间全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为目标,以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档案资源整合、馆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档案法制建设为保障,依托科技、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档案开放开发力度,优化档案信息资源共有共享机制,促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总体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各级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实施宏观管理和推行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各类档案馆建筑规范、设施完备、功能完善、技术先进、馆藏丰富、服务周到;市、县(区)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充分发挥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档案信息利用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五位一体”的功能,着力实现“两个转变”,加快推进向社会公共档案馆和数字档案馆转型的步伐;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利用便捷、移交及时,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建立文档服务中心;安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实体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安全全面落实,制度保障全面加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全市性、分布式、规范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库群,实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构建具有郑州特色的档案事业体系。

主要任务

一、档案馆建设

——改善市、县(区)两级档案馆档案保管和利用条件,着重解决馆舍简陋或陈旧这一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舍建设给予扶持政策的机遇,对列入国家政策扶持的县(市)区级档案馆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和辅助建设项目,新建、扩建一批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环保、节能要求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市本级档案馆在新馆建成基础上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拓展档案馆各项功能。荥阳、新郑、惠济档案馆要按照国家法规、国家档案

局安排,完成新建、扩建任务;新密、登封档案局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把新馆建设列入议事日程。

——加大档案资源建设力度。按照有关规定,各级机关(含其二级机构)2000年以前形成的、以卷为单位保管的档案全部接收进馆;加强对各类有参考和凭证价值档案、地方特色档案的收集,有重点、有计划地征集散失在国内外的珍贵档案,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形成基本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需求的档案资源。“十二五”末,郑州市档案馆馆藏总量达到40万卷(册),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量新增50万卷(册),实现比“十一五”末有明显增长的目标。

——科学整合档案资源。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丰富馆藏档案门类。市和县(市)区档案馆要建立地方名人、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名优特新产品等专题档案库;县(市)区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专门档案不少于40种,其中涉及人民群众权益的婚姻档案、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专门档案不低于30%。

——加快档案鉴定与整理进程,加快档案开放步伐;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馆藏解密档案,从不同侧面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状况。“十二五”末,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开放档案率达到90%以上。郑州市档案馆完成1990年以前市委、市政府重要文件汇编的编辑工作;县(市)区档案馆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重要文件汇编的续编工作。

——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等级标准》,“十二五”末,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标准等级认证率达到100%,五年新增国家一级档案馆1个,其余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档案馆

标准,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二、档案室工作

——全市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各门类应归档文件的控制,确保归档文件准确、完整,档案整理规范,保管科学,利用便捷。

——各单位依法按期向国家档案馆移交符合进馆标准的档案,1985年以后向市档案馆移交的档案必须实现全文数字化,提高为各方面工作服务的能力。

——加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室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十二五”末,机关、企事业档案室档案管理规范化认证率达到80%,每年度完成8%以上。

——全市各级机关档案室要努力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遵循文档一体化、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并存和确保网络安全的原则,把档案信息化纳入本机关办公自动化的总体格局。

——探索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根据国有企业改制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推动民营企业档案工作。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

——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积极争取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加强多形式、多层次共享平台建设,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开、共享和再利用,促进档案资源信息开发利用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根据国家规范档案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市、县(市)区档

案馆数字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市本级建成数字档案馆并投入使用,各县(市)、区基本建成数字化档案馆,并成为电子政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郑州市档案馆建成全市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加强市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实现全市历史档案资料数据库的资源共享。县(市)、区档案馆积极配合,2011年完成馆藏革命历史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的采集和报送工作;2012年完成民国档案和明清档案案卷级目录数据的采集和报送工作;2013年完成革命历史档案资料篇名级目录数据的采集和报送工作。“十二五”末,实现网上查询服务。

——市、县(市)区档案馆要建设国家档案信息目录数据库、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等各类档案数据库并与政府政务网连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和共享。“十二五”末,实现馆藏重要档案的计算机全文检索。

——全面落实《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与接收工作,扩大电子档案接收工作试点,对网络环境下接收档案的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和经验推广,建设一批电子文件中心,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进行政府公开信息的网上数据传输、信息集聚和档案发布。

四、档案服务工作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进一步完善档案开放利用制度,创新服务形式,扩展服务范围,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好务。全市行政村建档巩固率达到100%,村务决策档案建档率不低于95%,

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1个,创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2个。

——加强城市建设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社会保险、医疗合作、环境保护、社区管理、林权改革、移民等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推动档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对林权制度改革、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开展规范化管理考评活动,达标率达到98%以上。

——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利用档案信息网站,开办档案信息查询利用窗口,提供档案网上公布和检索利用,主动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的需求,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

——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深化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举办有影响、高质量的档案陈列展览,开展档案寄存服务和档案利用在线服务,编辑、拍摄、出版一批有价值、高品味的档案史料和档案文化产品。其中,郑州市档案馆《郑州记忆》展成功举办并向社会开放。

五、档案安全建设

——各级各类档案馆(室)要配备消防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等设施设备及必要的消防、安保设施设备,建立健全档案安全规章制度,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

——建立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处理机制,扎实开展馆藏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工作。2013年,郑州市档案馆列入异地备份的重要档案要全部进行数字化转换并送交异质备份地保存;“十二五”末,各县(市)区

档案馆全部完成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工作。

——加强对馆藏档案的保护工作,完善重点档案保护制度,抓紧对濒危重点档案实施抢救。列入国家档案局、财政部下达的全国重点档案抢救任务,要认真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严格实行专款专用,确保抢救档案的质量。

——全市各级档案馆对永久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对珍贵档案建立特藏室保管。具备条件的档案馆,要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管理技术提供档案利用,原则上不再提供利用档案原件。

——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确保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具备安全保管条件。加强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管理,保障操作安全、接入安全、运行安全和应用服务安全。建立完备的档案信息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完善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六、档案科技工作

——编制好档案科技项目研究规划,围绕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公共档案馆功能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课题进行前瞻性研究,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服务。重点搞好数字化档案馆策略、标准规范、操作规程、应用系统的研究;电子文件中心、区域性档案目录中心、档案备灾备份中心建设研究;档案信息远程服务技术、区域性资源共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档案安全保障指标体系以及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

——提高档案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档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建立和完善档案科研经费资助和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组织各方面的档案科技优秀专家,完成一、两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举办5期档案

科研人员培训班;举办一次全市档案科技成果展览。

实施项目

一、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舍建设项目

建设目标: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对馆库面积严重不足、服务功能相对滞后的县(市)、区档案馆进行新建、扩建,满足50年内档案安全保管的需要,具备“五位一体”的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

县级档案馆舍建设工程

项目名称:新郑、惠济、荥阳档案馆

投资方式:争取中央关于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舍建设的专项补助资金,县(市)区财政配套项目资金

实施时间:2011年至2015年

项目名称:金水、新密、管城、二七档案馆

投资方式:争取地方资金扩建、改建或新建档案馆

二、全国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专项资金项目

建设内容:对散存社会的国家重点档案进行征集和收集;对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的国家重点档案进行抢救;实行分类保管,对国家重点档案进行重点保护,确保国家重点档案安全。

投资方式:争取国家档案局、财政部“全国重点档案保护与抢救补助费”资金支持,省、市、县财政配套资金投资

实施时间:2011年—2015年

保障措施

一、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坚持依法开展档案工作,依法做好档案服务,依法管理档案事业;进一步完善档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构建法制统一、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服务的档案法制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大档案行政执法的力度,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干部队伍建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要把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把档案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大投入,使档案事业经费随着档案总量的增长和现代化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要在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补助的同时,给予相应地方配套资金的支持。

三、推进档案管理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本地区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建章立制、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层层建立档案工作年度考核机制,加强对档案事业的宏观管理,促进档案业务建设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探索整合档案资源和档案资源增值服务的档案管理体制和有效方法,切实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四、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信息化建设或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使档案信息利用和现行文件利用成为电子政务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加强调查研究和档案学理论研究。深入开展档案工作调研活

动,及时总结和推广新经验、新做法;充分发挥档案学会和专家的作用,广泛开展多层次的档案学术研究活动。

六、加强档案人才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强力推进郑州市“163”人才强档战略,为促进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提高档案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优化人才结构,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档案人员,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一支终于职守、爱岗敬业、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档案专业队伍。

七、加强档案宣传与对外合作交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档案、档案馆、档案工作的功能和作用,增强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加强档案部门与高等院校、图书、文献、博物馆等部门,以及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收藏家协会等群众团体的沟通与联系,在科学研究、标准制定、公共服务和征集鉴定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强与外省、外国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全市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八、加强和谐档案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档案部门思想作风建设,创新促进和谐的管理模式,营造促进和谐的民主氛围,健全促进和谐的体制机制,培养促进和谐的创造活力,丰富促进和谐的群体活动,优化促进和谐的外部环境,创造促进和谐的物质基础,建设促进和谐的领导班子,加强和谐档案系统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