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七单元 第14课 《平凡的世界》——做客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七单元 第14课 《平凡的世界》——做客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七单元 第14课 《平凡的世界》——做客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七单元 第14课 《平凡的世界》——做客

第14课《平凡的世界》——做客

学习重点

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及路遥的名言名句。

2.读:品读课文,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3.练:掌握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写:运用插叙手法写一篇文章。

一、诵记名言警句

路遥名言名句

1.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是默默无闻的,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清高的一群。

2.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的历史性进程的主流,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3.一个经历了爱情创伤的青年,如果没有因这创伤而倒下,那就可能更坚强地在生活中站起来。

4.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人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

5.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陕西清涧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63年入延川县立中学。1969年末返回故乡当小学教师。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尝试文学创作。1973年小说处女作《优胜红旗》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是其代表作品,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群众中引起轰动,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2.相关链接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岭孙、田、金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既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对历史、对生活、对人生富有哲理性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选文为《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三章,前两章主要是介绍人物以及故事的背景。故事开始于1975年二三月间,在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上,主人公之一的孙少平刚刚考上县立高中。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家里的境况十分凄凉,父母年老体弱,妹妹也在上学,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祖母,整个家庭都靠23岁的哥哥孙少安支撑。他买不起5分钱一份的大锅菜,只能靠几个黑高粱面馍充饥。17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半天课半天劳动的学习生活使他备受饥肠辘辘的折磨。但最让他痛苦的是由于贫穷而给自尊心带来的伤害。他渴望穿一身体面的衣服,站在女同学的面前;他愿自己每天排在买饭的队伍里,也和别人一样领一份乙菜,并且每顿饭能搭配一个白馍或者黄馍。他的自尊心非常强,虽然他的个子在班上是最高的,但他总觉得自己低人一头。贫困又使他过分地自尊。他常常感到别人在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对一切家境好的同学,内心有一种对立情绪。幸好,他有自己的发泄方式,才使得他没有转入偏执之中。他喜欢在城里漫无目的地转悠,以此获得无数前所未有的新奇印象。同时,他还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他阅读的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给了他无尽的生活勇气,他朦胧地意识到,“不管做什么样的人,不管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活得很好。这种生活信念事实上一直支撑着他以后的生活。

他的同学郝红梅处境与他类似,也是每天等没有人了才来拿自己的那份口粮。这种同病相怜的情况,使他们逐渐地走到一起。通过交流,他们也越来越亲密。

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

(1)单音字

①惊蛰.( ) ②镢.头( ) ③小沟岔.

( ) ④扯.着( ) ⑤一瞥.( ) ⑥瓮.

声瓮气( ) ⑦刨.( ) ⑧揶揄..

( ) (2)多音字

①转?

???? 转暖( )转悠( ) ②化????? 叫化子( )变化( )

③为????? 为难( )为了( ) ④磨????? 消磨( )磨面( ) ⑤塞????? 塞进( )边塞( )

阻塞( )

(3)辨形组词

①????? 噙( )擒( ) ②????? 锨( )掀( )

③?

???? 膝( )漆( ) ④????? 烩( )侩( ) ⑤????? 揩( )谐( )

2.涵咏词义

(1)词义理解

①惊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窘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揶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义词辨析

①反映·反应

辨析 “反映”同“反应”是同音词,在意义上则有严格区别。“反映”是物体的形象反着映射到另一个物体上。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或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映”常构成“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反应”是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引申为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例句 a.他的演说引起了不同的________。

b.他________的意见值得重视。

②约摸·猜测

辨析 两者的意义差别不明显。“约摸”多用于口语,“猜测”多用于书面语。

例句 a.我________着他这会儿该到家了。

b.这件事复杂,又没有线索,叫人很难________。

四、速读感知课文

1.孙少平跟着田润叶从进县革委会大门到她二爸家,一路上看到了不少“风光”。有几段主要描写了少平眼里的“风光”?怎么写的?有什么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文本,找出体现孙少平内心变化的语句,感受他的心理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重点突破

1.文章中的润叶有何性格特点?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2.孙少平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疑点探究

3.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美点赏析——突出的心理描写

4.本文在刻画人物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请你结合具体事例作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随堂写练

5.《做客》一文,首先通过孙少平的回忆插叙了田润叶的品质和德行:她一回乡下总不忘给孙少平的祖母带一些城里买的吃食;她不介意亲人的家境,经常提着点心到傻瓜叔叔田二臭气熏天的家里去。从而把一个具有金子般心灵的少女的形象呈现给了读者。

请运用插叙手法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妙笔生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凡的世界

胡昊

地球是平凡的,它不会说话,不会发光,它甚至没有光环。对于宇

宙,它是个无害的土块,最多,是基本无害。

人类是平凡的,他不会飞,不会喷火,他甚至没有漂亮的羽毛。对

于宇宙,他是个乱扔垃圾的傻瓜,最多,是个无害的星球上的房客。

世界是平凡的,也许有人在说金字塔和长城,或是跨海长桥和摩天高楼。可是,对于宇宙,这些只是一座土堆上的突起或是凹陷,没人会去关心这些东西,正如同我们不会去关心一座土堆上的突起。

平凡的地球渴望着不凡,它用蓝色的礼服和白色礼帽在天空中招摇,故意对太阳那金光闪闪的长裙视而不见。可是她终究还是无奈地妒忌哈雷那绚丽的婚纱。

平凡的人类渴望着不凡,每个人都争着让自己的肖像万古流芳,五色的旗帜在大陆上交错,远征的步伐迈上冰峰和沙海。每个人假装着不知道磨坊里的毛驴走过了更远的路。

平凡的世界渴望着不凡,于是尖塔与高楼攀比着向上飞长,可惜,有谁会在意身边的土堆上的那块突起是否比昨天更高?

在物质的范畴中,一切的本质都是那些飞奔的原子,也许是质子。所谓的不平凡只是平凡脸上披着的面具,无论

是钻石、玫瑰、巧克力或是情人节。尽管地球上的钻石光华万丈,但宇宙中那比比皆是的钻石星球足以让它们伤心地钻入地心,那些星球可不是用克拉来称重的。也许花店的老板

没有说过,但事实上那个发明情人节的小伙子在刑场上摘下一朵玫瑰之前,玫瑰只是长刺的野花。实际上那个小伙子之所以能在草地上摘到它,是因为那群刚刚离开的羊讨厌吃它。至于巧克力,请相信,在最早的时候它是喂骆驼的。

尽管那各异的物质是平凡的,但不凡这个词语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真的存在。平凡的地球是不凡的,因为它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人类;平凡的人类是不凡的,因为他创造了绝无雷同的世界;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不凡,是因为那一堆土里面有一颗跳动的心脏——爱与人性。母亲节的存在绝不是因为康乃馨的滞销,海啸后的捐款绝不是因为财富的过剩。同样,情人节的流行也不是人们缺少吃巧克力的借口。因此,尽管它看不见,但无论如何,在大街上那来来往往的平凡的人海中,它真的存在,虽然说到底,它也很平凡。

点评这篇文章以它冷静而辩证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地球是平凡的,人类是平凡的,世界是平凡的,平凡的地球渴望着不凡,平凡的人类渴望着不凡,平凡的世界渴望着不凡。平凡的地球是不平凡的,因为它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人类;平凡的人类是不凡的,因为他创造了绝无雷同的世界;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不凡,是因为那一堆土里面有一颗跳动的心脏——爱与人性。文章于朴素而平凡的叙述中,时时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答案精析

三、夯实基础知识

1.(1)①zhé②jué③chà④chě⑤piē⑥wènɡ

⑦páo⑧yéyú

(2)①zhuǎn zhuàn②huāhuà③wéi wèi

④mómò⑤sāi sài sè

(3)①噙在嘴里擒拿②铁锨掀开③膝盖油漆

④烩饭市侩⑤揩油和谐

2.(1)①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②对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调和。③非常穷困;十分为难。④嘲笑;讥讽。

(2)①a.反应 b.反映②a.约摸 b.猜测

四、速读感知课文

1.有三段。一是看到县革委会一层层的窑洞,孙少平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逛大观园一样,打量着县革委会,觉得这些地方“给人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像一座宏伟的大厦”;二是打量田福军的院子,写得很简单,主要是一瞥之下对于院子格局的描绘;三是打量田家吃饭的窑洞,发现这窑洞没有盘炕,意识到这是专门吃饭的地方。

这些描写有两个特点:一是透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些“风光”,里面夹杂着孙少平的感受;二是充满了地域特色,窑洞、盘炕,这都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居住风貌。

2.心境平和。(景物描写衬托出的心情:“以后紧接着的几天,气候突然转暖了……像刚开始发育的姑娘一样令人悦目。”)

变得惶恐,不知所措。(多个段落细致的心理描写:“润生他二爸是县革委会的副主任……反正总得找个去处。”)

心中有了某种威压感、紧张。(“心还在咚咚地跳着……”)

自卑感回到心中。(“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叫化子到她家门上讨吃来了”)

心情无比轻松。(景物描写:“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呀,春夜!”)

课堂读写探究

1.

2.文中的孙少平是自尊而又自卑的。贫困使他过分地自卑。要吃饭时,每次都要等到最后才去拿自己的两个黑高粱面馍;一身破烂的衣服,使他到尊贵的领导家去做客时感到惶恐为难;面对“又洋又俊、穿戴漂亮”的田晓霞,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叫化子到她家门上讨吃来了”。这种自卑感时时跟随着他,使他充分认识到他处境的困厄,而这恰恰又激起了他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斗志。黑高粱面馍、破烂衣裳,并不妨碍他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他努力“看借来的课外书”,努力地学习。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在精神上,他从来都是强者。对待苦难,他没有选择逃避,更不需要别人的同情,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3.文章一开头,作者描绘了一幅黄土高原特有的冬去春来、季节转换的画面,具有衬托作用。“连绵的黄土高原”“草木枯黑”“铺天盖地的大黄风”“天空仍然弥漫着尘埃”,充满了浓郁的黄土气息。这幅画面衬托了主人公少平最初入校时灰蒙蒙的心境。但黄风过后,天气开始转暖,天地一派“桃红柳绿”:柳树抽出了绿丝,桃杏树的枝头缀满了粉红的花蕾,“树木的枝条也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春的苞蕾”。衬托出一切情况即将好转,青春的活力即将回到年轻的少平身上。

4.心理描写最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在县城上高中的孙少平来说,心理描写不仅能显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还能给人一种沉默寡言的厚重感。

例如,孙少平在润生和他说了润叶的邀请后,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去吧,自己衣着破烂,门第差别太大;不去,又对不起润叶姐。最后他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他的自卑、自尊、善良、识礼。

5.(示例)

家乡的栀子花

又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家乡的那棵栀子树也该开花了吧?我从小便闻着那花香,心里早已烙上了挥不去抹不掉的栀子缘、栀子情!

十年前的一天,我离开了家乡,来到城里念书,从此便很少闻到那栀子花香。

今天,城里的同学带给我一朵栀子花,依旧是白色的花朵,只是略显娇嫩了些。然而,任凭我怎样嗅,也闻不出家乡栀子花那么浓郁、厚实的香味。我不禁自语道:“这花呀,没我家乡的花香。”同学说:“不会吧?这花很香哩!”

我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儿时的画面来:奶奶牵着我的小手在家门后的院里摘花,那时候,我家的花树很大,每天可以摘一箩筐花朵。常常是奶奶摘高处的,我摘低处的。摘完后,祖孙俩便将筐抬进屋里。之后,奶奶总会挑一朵开得最艳的花,洗一洗,再扎在我的辫子上,

左看看,右看看,拍着手说:“咱家的妞儿,真美!”接着,我就拎着花篮儿,左邻右舍的,一家发几朵。乡亲们有的在床头放上几朵用来驱蚊,有的在客厅过道放上几朵,整个房间都氤氲着香气。每天,我送花时,都能看到一张张笑盈盈的脸,朴实而亲切。

有一年的春天,奶奶走了。从此以后,我便再也没有摘花的兴致了。有一次,爸爸摘给我一朵花,他说,树老了,这一年就开出了这么一朵花……我呆呆地看着那朵花,我不知道它是经过多少磨难、多少抗争才开出来的,它的身体如同刚刚挣脱蚕茧的蛾,我想起了奶奶,这个一生平凡的普通村妇,这个青年丧夫,咬着牙齿,将几个子女抚养成人的普通村妇。我又想起了与奶奶一起摘花的情景……“故乡的栀子花呦,特别香呦,梦中惊醒,栀子花呦!”一边唱,一边摘……

“这花,的确不如我家乡的花香。”望着周围的同学,我肯定地说。

是啊,又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故乡的栀子花一定开得茂盛而浓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