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三章 第1节

第三章 第1节

第三章 第1节
第三章 第1节

第1节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最新考纲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2.通过函数图象直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3.能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函数y =c (c 为常数),y =x ,y =1

x ,y =x 2,y =x 3,y =x 的导数;4.能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y =f (ax +b )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知 识 梳 理

1.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

(1)定义:称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0

lim x ?→

f (x 0+Δx )-f (x 0)

Δx

lim x ?→

Δy Δx

为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记作f ′(x 0)或y ′|x =x 0,即f ′(x 0)=0lim

x ?→Δy Δx =0lim

x ?→f (x 0+Δx )-f (x 0)

Δx

.

(2)几何意义:函数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f ′(x 0)的几何意义是在曲线y =f (x )上点(x 0,f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地,切线方程为y -y 0=f ′(x 0)(x -x 0). 2.函数y =f (x )的导函数

如果函数y =f (x )在开区间(a ,b )内的每一点处都有导数,其导数值在(a ,b )内构成一个新函数,函数f ′(x )=0

lim x ?→

f (x +Δx )-f (x )

Δx

称为函数y =f (x )在开区间

内的导函数.

3.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4.导数的运算法则

若f ′(x ),g ′(x )存在,则有: (1)[f (x )±g (x )]′=f ′(x )±g ′(x ); (2)[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3)??????

f (x )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0).

5.复合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y =f (g (x ))的导数和函数y =f (u ),u =g (x )的导数间的关系为y x ′=y u ′·u x ′.

[常用结论与微点提醒]

1.奇函数的导数是偶函数,偶函数的导数是奇函数,周期函数的导数还是周期函数.

2.求导常见易错点:①公式(x n )′=nx n -1与(a x )′=a x ln a 相互混淆;②公式中“+”“-”号记混,如出现如下错误:??

????

f (x )

g (x )′=f ′(x )g (x )+f (x )g ′(x )

[g (x )]2

,(cos x )′=sin x .

3.f ′(x 0)代表函数f (x )在x =x 0处的导数值;(f (x 0))′是函数值f (x 0)的导数,且(f (x 0))′=0.

4.曲线的切线与曲线的公共点的个数不一定只有一个,而直线与二次曲线相切只有一个公共点.

诊 断 自 测

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日本教案1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日本教案主备人 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 签名 教研组长 签名 教学内容第三章第一节日本个性化备课 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教学重点 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教学难点 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教学过 程引入新课,小结或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1分钟) 新课导人: “东亚岛国”部分可由学生读图引入。根据教材P.66活动题,学生通过读图掌握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屿组成,通过比较,了解到本州是最大的岛屿。可由学生用颜色笔在地图上勾画或让学生上讲台指示挂图找地名,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点击出要找的地名以加深学生印象。计算题除按题目要求算出日本人口密度约为336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约为135人/平方千米外,还可以请同学迅速计算出日本人口密度约为中国人口密度的2·5倍,从而得出思考题“人稠”的答案;至于对“地狭”的认识,可采取计算中国领土面积是日本领土面积的25倍多而获得,也可投影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轮廓及面积数据,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感性的认识。而后稍作小结即可。 我国省级行政区湖南江西甘肃云南 面积(万平方千米)21.2 16.7 39 39.4 新课推进 三、自学自测(12分钟)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6-69页,时间4分钟。之后完成高效课堂的47页预习导学部分,时间4分钟。完成之后我们请几位与大家分享他的自学成果,要求同学说出答案是如何找到的,或者看图怎样分析出来的,不要求直接念答案。主要说明自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地图或地理图册上的地图。 四、讨论答疑(15分钟)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高效课堂合作研讨部分:第一二小组讨论学习活动一第1题,三四组第2题,五六组第3题,时间5分钟。答疑时用幻灯片引导、提示。教授新课: “多山的地形”部分可分下列步骤: 1.在七年级上册的“六大板块示意图”上找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找出日本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位置。可采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地描绘出“板块推移——多火山地震——山地隆起”的过程。阅读资料“富士山”,加强学生印象,补充日本国的两个别称:“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最后在图3—l上找出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需说明的是:日本多山的地形和狭窄的平原为其短小湍急河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引导学生由此推断出日本的水能资源丰富。 “温湿的气候”部分可用纬度相近的东京和北京的气温、降水资料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东京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量较丰沛且季节分配较均匀。因此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在教法上,可向学生出示统计数据并让学生计算气温年较差,计算两地年降水量差。或者投影自行设计的东京和北京的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并辅之以学生读图——计算——得出结论。最后补充说明:在此气候条件下,漫山遍野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东西融合的文化”部分可参照我国隋唐时历史,如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表明日本文化受我国文化影响大,也可适当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意义。或者,找一篇日文文章或日文书籍,让学生看看日文中的众多汉字。

第一节 日本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认识日本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会举一反三。 2)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分析成因。 3)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4)了解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1)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一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经济水平及发展特征等地理内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通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日本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工业区的分布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教学难点: 1)日本主要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成因。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方法: 如何讲清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特征,是分国地理教学的关键;如何使学生牢记和理解日本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是日本教学的基点。采用谈话法、分析归纳法、讲述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又运用了图、表、数据、自制课件等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日本的资料和图片,截取相关的影视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根

第三章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第一节根的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内容提要 一、根的生理功能 二、根的形态 三、根的结构 四、根系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 一、根的生理功能 1.固定植物; 2.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营养物; 3.储藏营养物和利用不定芽进行繁殖; 4.某些氨基酸和植物碱的合成; 5.根系分泌物造成的根系微生物可增强植物的代谢、吸收和抗病等。 二、根的形态 1.根的类型定根:主根、侧根不定根:由茎、叶、老根、胚状体产生的根 2、根系类型:直根系(深根性的)—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须根系(浅根性的)—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3、根的生长特性:土壤条件:好生长旺盛,发达。植物特性:直根系,须根系。 三、根的结构 (一)根尖分区 根尖指根的尖端长1-5cm的部位。 从纵切面看,根尖从顶端起可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成熟区)四个区。 1. 根冠(root cap) 位置:根的尖端 形态:一般为圆锥形 组成:排列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 作用:保护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和帮助正在生长的根较顺利地穿越土壤并减少损伤; 根冠中淀粉体的作用:平衡石的作用,使根垂直生长。 2. 分生区(meristematic zone) 位置:分生区也称为生长点,大部分被根冠包围。分生区由一群分生组织细胞组成。 组成:前端为原分生组织;后面为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分裂而来。 不活动中心 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又称为顶端分生组织。在许多植物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中心部分,有一群分裂活动甚弱的细胞群,称为不活动中心或静止中心(quiescent centre)。 作用:是根尖合成激素或储备分生组织的场所。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温度》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温度 时间:45分钟总分:6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 B. C. D. 2.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的是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 D. 蜡烛外焰的温度 3. 常用温度计的测量准确度分度值是,而体温计的准确度可达,体温计精 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 体温计测量范围小 B. 体温计的外形特殊,玻璃管的一边凸起有放大作用 C.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弯曲且特别细的缩口 D. 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很细,其容积比玻璃泡的要小得多 4. 下面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湿衣服在温度高的地方一定比温度低的地方干得快 B. 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C. 的冰和的水的冷热程度相同 D. 把的冰拿到室温是的房间里冰会立即熔化 5. 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 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60dm B. 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 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0s D.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6. 据厦门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2016年1月25日,岛内动渡观测站和同安莲花镇 观测站测到的最低温度,分别创下了厦门市岛内、外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你认为对应的值的温度分别是 A. 、 B. 、 C. 、 D. 、 7.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 示数为,而插入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 A. B. C. D. 8. 如图所示为意大利物理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 由长颈玻璃瓶侧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 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 B. 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 C. 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 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9. 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 B.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 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 【课标解读】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内容分析】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这得益于日本工业发达、贸易频繁。教材遵循课程标准“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这一要求,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重点介绍了日本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脉络。这里作为难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数据、图片、生活实例认识日本高度发达的经济背后有着严峻的国情。 2.学生能否正确认识日本的国情,并能扬长避短,提出发展经济的诸多措施。 3.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带来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分析日本怎样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知道了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日本的经济状况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经济特征。 板书: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提出问题: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略 师生小结:日本国土面积虽然很小,但是经济十分发达。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这些都说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世界经济强国。 板书:1.世界经济强国 课件展示: 日本专门为出口而生产的汽车 引导活动:这是日本专门为出口而生产的汽车,其实日本出口到世界各国的产品很多。大家把所见过的日本产品介绍给大家。(学生交流:丰田、尼桑轿车,松下冰箱、洗衣机等电器,索尼牌录音机,化妆品等) 课件展示:把图7.10、7.12用课件打出。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 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 引导分析:该图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日本的工业原料大部分需进口,而工业产品的出口量很大。说明日本的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 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要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三段并结合图7.9~图7.12来讨论这些问题。 学生活动:略 师生小结: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这与日本的国情密切相关。①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工业原料和燃料。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原材料进口国。②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就要求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现在日本的工业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1节《温度》测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1节《温度》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D.蜡烛外焰的温度 2.常用温度计的测量准确度(分度值)是1℃,而体温计的准确度可达0.1℃,体温计精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体温计测量范围小 B.体温计的外形特殊,玻璃管的一边凸起有放大作用 C.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弯曲且特别细的缩口 D.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很细,其容积比玻璃泡的要小得多 3.下面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湿衣服在温度高的地方一定比温度低的地方干得快 B.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C.0 ℃的冰和0 ℃的水的冷热程度相同 D.把-10 ℃的冰拿到室温是20 ℃的房间里冰会立即熔化 4.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60dm B.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0s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 5.据厦门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2021年1月25日,岛内东渡观测站和同安莲花观测站测到的最低温度,分别创下了厦门市岛内、外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你认为对应的温度分别是() A.-8.8℃、0.1℃B.0.1℃、-8.8℃ C.-0.1℃、8.8℃D.8.8℃、-0.1℃ 6.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6℃。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 教案

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 课标要求 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2.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7.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温度、温度计及其使用、熔化和凝固、蒸发和沸腾、液化、升华和凝华。由于热现象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中考命题思路和类型较多,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简答题等。由于中考逐年注重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方面的考查,因而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图象和对各种物态变化现象的科学探究仍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在解答题目时,特别要注意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液体在沸腾时温度却保持不变。并注意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应用,特别是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实际应用,会对各类图象进行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本章内容原本就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并不陌生,且教学要求也不是很高,主要是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律,然后应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作为本章重点。 2.在学生的意识里,认为“白气”是“水蒸气”,摸起来热的物体温度一定高、冷的物体温度一定低等凭自己主观想象或自己经验、感受获得的错误信息,要及时纠正.教师可鼓励学生多搜集资料,并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这些知识。 3.学生虽然熟悉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现象,但区分起来,却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可多举例,讲明分析的思路和判断的依据。 4.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够仔细,或没有耐心,教师可适当引导。如注意物态变化前后温度的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建议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三章走进国家 第一节日本教案 湘教版

(导入)展示日本政区图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出北京至东京有多少千米?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上海至长崎约多少千米?,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北京至东京有2000千米;乘飞机约2.5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的距离是80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 (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 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第二节日本 一、自然环境特征 (示日本政区图) (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学生回答。(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太平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提问) 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在图中找出两个著名的港口:神户和横滨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还是日本海沿岸曲折?学生读图回答太平洋沿岸。 (板书) 1.群岛国家,多港湾 (示日本地形图) (提问)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翼闪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板书) 2.多山,多火山、地震 (引导)最近有没有什么大的时间发生在日本? 有!日本发生了大地震,而且引发了海啸和核辐射! 对,我们通过图片一起了解一下关于日本地震的一下情况:出示图片(日本地震、海啸、核辐射等)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降水量东京 3.7 25.1 1610毫米 北京— 4.7 26.1 636毫米 要求:(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板书)海洋性季风气候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第一节牛顿运动定律 [课下作业]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7分,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4分,共70分) 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有力作用,物体就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静止,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而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比萨斜塔实验说明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故选D. 答案 D 2.(2013·鞍山统考)在向前行驶的客车上,某时刻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姿势如图3-1-7所示,则对客车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客车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客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客车可能是突然减速 D.客车可能是突然加速 答案 C 3.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物体A和B,其中M>m,将它们放在 水平且光滑的平板车上,平板车足够长,如图3-1-8所示,A和B随车 一起以速度v向右运动.若车突然停止运动,则 A.A和B两物体都静止 B.A物体运动得快,B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相撞 C.B物体运动得快,A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间的距离加大 D.A、B两物体都以原来的速度v向右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 解析车板光滑,无摩擦,车突然停止运动,A、B两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因而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 答案 D

第一节日本.doc

第一节日本 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3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3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

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3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3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

第三章第一节实战演练

读“某工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址工作流程图”。完成1~2题。 1.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工程是() A.汽车加油站B.地下水天然下渗补给区 C.大型游乐园D.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 2.图示GIS处理与分析流程中,a环节所示功能为() A.趋势分析B.叠图分析 C.预测分析D.模式分析 解析:此图显示GIS的工作流程。采用叠图分析的方式,最终选址在低人口密度、适宜地质的非生态保护区,说明该工程可能有很强的污染性。 答案:1.D 2.B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下面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若将甲、乙两个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层是() 4.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新图层的主要功能是分析() A.城市道路网类型 B.交通线与地租等值线分布 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 D.城市流动人口分布 解析:叠加分析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当两个不同的图形相互叠加,其实质是两个因素相互影响能形成新的要素,而其又与某个地理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答案:3.A 4.C 5.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与一般数据的区别主要在于() A.强调空间位置B.强调色彩搭配 C.强调时间因素D.强调地区轮廓 6.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的四类问题不.包括()

A.分布、位置问题B.趋势分析问题 C.模式问题D.虚拟问题 解析:第5题,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是数据,其与一般数据的区别在于它强调空间位置。第6题,GIS可以解决的四类问题有: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趋势分析,模式问题,模拟问题,不包括虚拟问题。 答案:5.A 6.D 7.下图为“某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流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为________信息系统分析流程图。 (2)读图可知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等环节。 (3)依据图示,在流程②中的数据库中主要管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数据。 (4)下列属于GIS硬件中的数据输出设备的是() A.数字化仪B.打印机 C.光盘机D.扫描仪 解析:第(1)题,由图中文字信息可以判断这是地貌信息系统分析流程图。第(2)题,由流程①到流程④明显体现出了数据的采集输入、存储、数据的操作与分析、信息输出等主要的工作环节。第(3)题,流程②中数据库管理中既包括数字地图管理、遥感图像处理,这属于图形数据,也包括属性数据库管理,这属于属性数据。第(4)题,数字化仪、扫描仪为硬件中的输入设备,光盘机为存储设备。 答案:(1)地貌 (2)信息获取地理数据的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 地理信息输出 (3)图形数据属性数据(4)B 一、选择题 (2012·江苏启东中学模拟)“GIS”的英文全名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三项功能。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GIS能根据趋势进行复杂的“模式分析”,还可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分析等。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2.有的渔民已经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引用这一技术,则() A.可以使捕鱼量持续增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上册教师:李彩燕

一、教材分析 《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这一章的教学以“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为起点,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因为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可以说“温度”是“物态变化”的核心,而学会使用“温度计”则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温度计”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温度的概念;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对比 五、教学准备 广口瓶,带颜色的水、橡皮塞、细玻璃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烧杯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六、教学过程 思考回答:需要用温度计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点温度、摄氏温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2.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B.我国最高气温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3.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______℃;19:54时的气温是______℃ 知识点温度计 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5.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6.(湘西州中考)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 A.方法a B.方法b C.方法c D.a、b、c三种方法都对 知识点体温计 7.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 8.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 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拭

9.(邵阳市中考)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10.如图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 甲的示数为_____℃,乙的示数为_____℃ 11.寒暑表(如图)的示数是_____℃ 12.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_____ A.选用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取出温度计并放好 F.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直至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相互联系的水体 目标任务一览 情境导入任务导航 若充分发挥想象,早上你喝的一杯水也许来自冰塔林立的唐古拉山主峰,也许来自广阔无垠的东海。起初,也许是冰晶,也许是溪水。它曾经在空中,也曾经在地下。从水体相互联系的观点看,这是为什么呢? 2019课标2019课标教学内容建议 Ⅰ-1.6绘制 示意图,解 释各类陆地 水体之间的 相互关系。 无 1.说出地球上各种水 体的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图示,简要分析 河流水的五种补给形 式的补给特点和变化 规律。 相互联系的水体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4“相互联系的水体”,完成下列问题。 1.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1)水的三种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 (2)水体存在有三种类型: A.海洋水, B.陆地水, C.大气水。 (3)陆地水体间的关系:一般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4)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沼水和地下水。 2.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相互补给关系 (1)由图a可知,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是河流水与湖泊水、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 (2)图b中左图表示丰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3)图b中右图表示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4)图中各水位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合作探究] 第①步:案例探究 1.参照下图,概括河流水、湖泊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提示除河流源头处的湖泊单向补给河流外,三种水体相互补给。 2.判断正误,并举例说明。 (1)各地的河流水均能得到地下水的补给。 提示错误。黄河下游和长江荆江段为“地上河”,河流水单向补给地下水。(2)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提示错误。以我国为代表的夏雨型气候区河流汛期在夏季,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和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两类河流流量过程线最明显的差异是什么? 提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突出特点是有春汛;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突出特点是有夏汛,冬季断流。 第②步:名师精讲 1.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 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 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 季为主 ①降水量的多 少;②降水量 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量的年 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 东部季风区最 为典型

第一节日本教案

第一节日本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等相互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几位?(第三位)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国界漫长而又曲折,有许多国家与中国接壤或隔海相望。你知道的邻国有哪些呢?(学生答略) 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 板书:第一节日本 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世界行政图”并日本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国家。)板书: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亚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东亚)板书: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3.纬度位置: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北温带) 比较读图:让学生比较图7.2“日本的地形”和图7.4“英国”,分析以下内容: 日本和英国两国哪国所跨经纬度更广?(日本大部分在23°N~46°N之间,南北跨纬度23°左右,英国大部分在49°N~61°N之间,南北跨纬度12°左右;从经度看,日本大部分在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温度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温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 ℃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长春市冬季最冷的气温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D ) 3.(梧州中考)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2 ℃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4.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B.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C.如图体温计所示温度属于人的正常腋窝温度 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 5.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37.0 ℃ B.37.5 ℃ C.38.0 ℃ D.38.5 ℃ 6.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7.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 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 ℃,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 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 A.29 ℃ B.32 ℃ C.30 ℃ D.35.5 ℃ 8.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 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高于39.5 ℃ B.三人的体温一定都是39.5 ℃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 D.乙的体温一定不高于39.5 ℃ 9.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10、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同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将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8分) 1.人们引入温度这一物理量是用来准确表示物体________的;某地12月5日的最低气温是-6 ℃,-6 ℃的正确读法是____________.冷热程度零下6摄氏度 2.(株洲中考)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________℃. 热胀冷缩37.8 3.使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有如下步骤: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等待一段时间; c.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d.用手摸一下热水杯,估计待测热水的温度; e.按要求正确读数并记录. 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步骤排列应该是________. dacbe

日本经济入门-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安定经济成长期 【课文翻译】 日本经济从1970年代开始迎来了巨大的转换期。长期以来的高增长率因为第一次石油危机而迅速下降。石油危机给已经转换成为对石油依存度高的产业结构的日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然而,对于第一次经验的石油危机,日本企业根据减量经营和ME技术的利用等积极应对,很快地突破了困境。因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以及出口剧增伴随的贸易黑字(贸易逆差)的积累,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债权国。与此同时,与美国发生了激烈的摩擦,对此该如何应对,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大问题。 第一节第一次石油危机 1.1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 1973年11月,在第4次中东战争中,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采取了把原油价格上涨到原来的4倍,并且供给大幅度减产了25%这种果断的手段。这个利用石油作为外交王牌的政治性的决定,使得世界各国一起陷入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即所谓的滞胀危机。 像表3-1所示的那样,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下,美国、英国、西德国等都哪个国家都是低的经济增长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升率很高。1960年开始到1973年领先的国家的实际GDP增长率平均是5.0%,1973年到1975年下降到了1.6%。其他的国家,1973年到1975年的通货膨胀率较1964年到1973年平均的3.7%上升到了10.5%。

1.2 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的能源大多依赖进口,从而使得刚转换成高度依赖石油的产业结构的日本经济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石油危机为转机,日本经济10%左右的高增长率到此为止,并在1974年成为和战后初期一样的负增长,从此,日本经济进入了安定经济成长期。 针对于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从一下的4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交易条件的恶化。交易条件是用出口资金量一单位和进口资金量交换,以进口资金测出的出口资金一单位的价值来表示。如果和出口价格相比,进口价格更贵的话,就意味着交易条件的恶化。 在1972年,日本的汽车的平均价格是每台1460美元,因此,相当于买了770桶石油。但是,到1974年,汽车的输出价格上升到2050美元,这可以买到的石油量却减少到210桶。也就是说,日本人同样做出一辆汽车的输出价,用来买石油由于受到石油冲击降少了4分之1。 石油危机给日本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经常性收支的恶化。这就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输入等量石油的支付额就急速增长。 从表3-1可以看出,石油危机发生后的1973年和1974年,日本经常性收支变为大幅赤字。 第三点,狂乱物价的发生。由于石油的输入价格上升,国内的物价也大幅度上升。还有,预测通货膨胀的激化,企业把投入在库存商品的投资撤走,物价上升一度加速。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减少所得税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气温和降水 【基础知识回顾】 1、气温的变化: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差气温 :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2、气温的分布: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气温,高温度气温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 米,下降℃3、降水与生活:形式: 降水等级划分: 4、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5、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为什么不出现在正午而是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6、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原因是? 7、为什么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8、赤道附近是否都多雨?哪里降水较少?原因是什么? 第 40 页

9、南北回归线两侧地区是否都少雨?哪里多雨?为什么? 10、如何判读等温线? 11、大气降水需要哪些条件? 12、根据成因,可以把降水划分为哪些类型? 13、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有哪些? 14、如何分析降水的多少? 答案: 1、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 2、高,低,高,低,低,高,0.6 3、雨、雪、冰雹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4、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而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阳辐射强度所决定的。但是,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总共只有14%左右,而有43%左右被地面吸收了。当地面吸收了太阳的辐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这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第 41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