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复苏抢救

(1)准备工作。将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预热、准备氧气、吸痰器、复苏囊、喉镜、气管插管等。

(2)A、B、C、D、E复苏方案

1)A(畅通气道):取仰卧位,抬高肩背部2~3cm;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B(建立呼吸);刺激足底建立呼吸;若无效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应≥5L/min,按压频率为30~40次/min,手指压放之比为1:1.5;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3)C(建立循环)。若心率低于60次min,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有拇指法和双指法两种按压方法,按压频率为120次/min,深度为1~2cm。

4)D(药物疗法):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或气管内给药。

5)E(评价):对每一个复苏步骤均要进行评价,以便下步的措施。

(3)保暖。立即用温热毛巾擦干患儿全身并置于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病情稳定后再根据需要置于暖箱内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

(5)复苏后的护理。加强监护,监测患儿意识、肌张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观察用药反应,记录好护理记录。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加强环境管理,预防感染。

5.安慰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抢救经过,鼓励家长增强信心,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病情恢复后指导育儿知识,讲解早期进行脑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诊和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指由各种病菌侵入血循环,病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各系统的严重病变。

【临床表现】

早期缺乏特征性症状,常有少吃或不吃、少哭少动、体温不稳定、呼吸改变,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呕吐、腹泻、腹胀,严重者面色青灰、苍白,皮肤硬肿,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DIC。身体局部可找到感染灶,如脐炎、脓报疱疹。易并发发脑、肺炎及其他全身感染。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①观察体温及其生命体征变化。②观察神志、面色、全身皮肤有无新的感染灶或出血点。③观察黄疸的进展和消退情况。

④观察有无两眼凝视、尖叫、惊厥、前肉紧张等神经系统症状。(3)体温不升可进暖箱以保持体温正常,高热者及时物理降温。(4)保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有吸允能力者可经口喂养。无吸允能力者可给鼻饲或由静脉供给。

(5)治疗护理:①保证静脉通路通畅,按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②对局部病灶进行消毒、清创处理。③加强皮肤、粘膜清洁处理,防止损伤和感染。④积极对症处理,如吸氧、止痉、光疗。⑤遵医嘱少量多次输血,增加免疫功能。

新生儿肺炎和(或)胎粪吸入性肺炎护理

新生儿肺炎指由于感染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吸入,使肺泡及其周围毛细友管发生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1)感染性肺炎:初起时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典型,有发热拒奶,少哭,少动,继而出现呛咳,气促,青紫,口吐泡末,鼻煽,三凹征,胸式呼吸,两肺可闻及啰音,重者可合并心衰,呼衰,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

(2)胎粪吸入性肺炎:病儿呼吸困难,明显气促、发绀、鼻煸、吸气三凹,胸廓饱满呈桶状胸,肺部听诊呼吸音粗,闻及湿罗音或呼吸音降低。除此之外,全身皮肤,指趾甲,脐带被胎粪污染呈黄绿色。当并发气胸或肺气肿时,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紫绀明显,心音减低,移位,血压下降,皮肤出现花斑。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严重窒息,胎粪吸入者按重症监护常规。(2)观察生命体征和呼吸困难,缺氧程度。观察病儿的意识和对外界反应。观察吃奶情况和全身各脏器功能变化。

(3)适当抬高头肩部,使气道通畅,重症病人安置在辐射床,便于观察和抢救。

(4)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能吸允者耐心抱起喂养,重症暂禁食者以静脉内高营养补充。

(5)治疗护理:①胎粪吸入的病儿,根据病情入院时予气管插管内吸引。②供给温湿化氧气,维持正常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给氧方法依病情而定,可采用导管法,头罩法,甚至机械通气。③给病儿以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低温和高热。④做好呼吸道护理,必要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协助排痰,使呼吸道通畅。

(6)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气胸,中毒性脑病,DIC等发生。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

新生儿低血塘(neonatal hypoglycemia)是指新生儿(不论胎龄和出生体重)全血血糖2.2mmol L(40mg d1)。

【病情评估】

1.了解患儿胎龄、日龄、体重、分娩史及Apgar评分情况,以及开奶时间、奶量、喂养间隔时间。询问患儿母亲是否有糖尿病史。

2.观察患儿有无嗜睡、淡漠或激惹、颤抖、眼球震颤、肌张力情况、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是否有呼吸暂停、面色苍白、哭声异常。

3.了解喂养情况。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正常新生儿生后1小时即可喂糖水,2小时可开奶。

3.对可能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应与生后3、6、12、24小时及3-4天内连续监测血糖。早产儿或窒息儿应尽快开通静脉通路。

4.血糖2.2mmol/L时,立即以10%GS2ml/Kg静脉推注,推注速度为lml/min,再静脉输入葡萄糖液,以6-8mg/Kg/min的速度维持。

5.保持静脉通畅,外周静脉补糖浓度不能超过12.5%,如需要更高的浓度输入应采用中心静脉插管。应用输液泵控制速度,并每小时观察记录一次。

6.定时监测血糖,依据血糖值随时调整输液量、速度和血糖监测间隔时间,防止治疗过程中发生医源性高血糖症。

7.依据患儿胎龄、日龄、体重、体温情况,给予合适的中性环境温度,减少能量消耗。

8.开奶后,严密观察喂养耐受情况,如奶量、胃内潴流量、腹部情况、大小便。准确记录如量。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

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足月儿多见,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不一,多在出生后3d内出现症状,轻者表现为兴奋症状,如激惹、四肢颤动、肌张力增高、惊厥、呼吸不规则,重者表现为抑制症状,反应迟钝、昏迷、肌张力低下,各种生理反应消失,呼吸暂停,极严重者血压下降。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或重症监护常规。

(2)病情观察:①监测生命体征、周围循环及尿量。②观察面色、神志、意识障碍程度、血气分析、血细胞比容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肢体活动情况。③观察颅内高压的进展情况。

(3)取头高足低位,抬高床头30°,保持头正中位,尽量不搬动病儿头部,绝对静卧。

(4)酌情延缓开奶时间,轻症者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耐心喂养,喂奶时切忌抱起,重者禁食、予静脉内补充热量及水分,保持水、电解质、酸破平衡。

(5)治疗护理:①供氧,可采用不同方式给氧,保持PaO2和PaCO2在正常范围,必要时给人工机械呼吸。②保持气道通畅,有分泌物采用粗导管,低负压快速吸引,每次吸引不超过5s。③保持静脉通畅,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止痉、脱水药物和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保证充分的脑血流灌注。

(6)注意观察脑疝、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

未成熟儿护理常规

1.环境要求

基本同新生儿要求,但室温须24-26℃,晨间护理时宜28℃左右。

2.入院处理

同新生儿,更需强调保暖,最好在辐射床上更衣、体检。

3.护理常规

(1)日常生活护理基本同新生儿,体重不足2500g者,洗澡应酌情。(2)注意保暖,维持体温恒定,体重不足2500g者应置于暖温箱中,根据胎龄,体重,日龄选择合适的箱温,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报离暖箱一定要用包被包裹。

(3)喂养以母乳喂养或早产儿配方乳为宜,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浓度,喂养需耐心,根据情况采用不同方式喂养。①有吸允、吞咽能力者,直接喂哺或奶瓶喂养。②能吞咽但无吸允者用滴管喂养。③无吞咽,吸允能力者及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或呼吸急促者均应喂管喂养。喂养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呛奶、窒息、呼吸困难、发绀,发生时应立即停喂,必要时吸出奶液,氧气吸入。④观察对喂养的耐受程度,如有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等,发生者说明不奶耐受喂养,需静脉高营养。

(4)供氧应根据需要。目的为维持正常氧气分压,可采用导管,面罩,头罩,但要根据医啊(血气)调整吸氧浓度。及时停氧,否则有造成氧中毒危险。

(5)卧位,可采用平卧、侧卧和俯卧位,每2-3h更换体位,不论何种卧位都需要保持气道通畅。

(6)预防感染同新生儿。带菌者及有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注意隔离。体重<1000g的未成熟儿所用尿布,衣服,床单均需消毒后再用。

(7)极低体重儿每晨空腹测体重1次,发现重量低于原来体重20-20g 或长时间不增长者应报告医生。

(8)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暖箱中的危重病儿q4h监测生命体征,暖箱中普通病儿测体温q4h,测心率、呼吸每日3次;辐射床上的病儿q1-2h监测生命体征。同时记录暖箱、辐射床的温度,随时调整箱温。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出现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的一种临床表现。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临床表现】

(1)黄疸程度不一,生理性黄疸轻,生后2-3d出现。7-10消退,两周退净。病理性黄疸多数出现早,进展快或退而复始,很快波及全身。(2)其他可出现贫血、心力衰竭、全身水肿、肝脾肿大、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损害一胆红素脑病。

(3)部分病儿可出现腹胀、肝大、触诊较硬,食欲差,大便颜色变白,全身皮肤黄疸且进行性加重,常提示有肝、胆疾病。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黄疸进展和消退情况,了解胆红素值,注意观察其他伴随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及早发现核黄疸。

(3)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能吸允者及早足量喂奶,保持大便通畅,不能进食者由静脉补充液体和热量。

(4)治疗护理:①蓝光疗法。②杜绝一切能加重黄疸的因素存在,避免发生低氧、低温、低血糖,酸中毒等。③仔细观察病情,协助寻找黄疸原因并及时对因处理。④加强皮肤、粘膜、脐带、臀部护理,保证皮肤、粘膜完整性,减少损伤,防止局部感染。⑤如需进行换血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

1.按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2.监测体温:有发热者遵医嘱给予降温。

3.减轻腹胀,腹痛,控制腹泻:即禁食,腹胀者行胃肠减压,观察腹胀消退情况及引流物色、质、量,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记录呕吐物的色、质、量。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4.密切观察病情:患儿出现中毒性休克时,立即通知医生抢救。迅速补充有效循环量,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补充能量及营养。仔细观察,记录大便的次数、性质及量,了解大便变化过程,留取大便标本送检,注意臀部护理。

5.补充液体,维持营养:禁食时以静脉维持能量及水电解质平衡。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后恢复喂养,从水开始,喂2-3次后,如无呕吐及腹胀,再喂乳汁,以母乳为佳,在喂养期间观察腹胀及大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调好滴速,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掌握有关饮食的控制,皮肤和口腔卫生的护理知识,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理解和配合。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由于产伤或缺氧、颅内血管畸形、原发性出血性疾病引起颅内血管破裂,新生儿期主要是产伤性(足月儿多见)和缺氧性(早产儿多见)两大类。

【临床表现】

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烦躁不安、脑性尖叫、惊厥等兴奋症状或出现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消失等抑郁症状。伴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当有颅内高压时出现前囱紧张或隆起、瞳孔不等大、光反射消失。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或重症监护常规。

(2)病情观察:①监测生命体征、周围循环及尿量。②观察面色、神志、意识障碍程度、血气分析、血细胞比容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肢体活动情况。③观察颅内高压的进展情况。

(3)取头高足低位,抬高床头30°,保持头正中位,尽量不搬动病儿头部,绝对静卧。

(4)酌情延缓开奶时间,轻症者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耐心喂养,喂奶时切忌抱起,重者禁食、予静脉内补充热量及水分,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治疗护理:①供氧,可采用不同方式给氧,保持PaO2和PaCO2在正常范围,必要时给人工机械呼吸。②保持气道通畅,有分泌物采用粗导管,低负压快速吸引,每次吸引不超过5s.③保持静脉通畅,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止痉、脱水药物和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保证充分的脑f流灌注。

(6)注意观察脑疝、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

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指新生儿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不能满足生理需要而建立人工气道,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方法。

气管插管前的准备

抢救中,氧气、吸引器、复苏器囊处于备用状态。根据体重备好各种型号的吸痰管及气管插管。体重1000g、2000g、3000g、4000g,导管内径分别为2.5、3.0、3.5、4.0,吸痰管规格分别是5F、6F、7F、8F。剪好胶布。连接呼吸机电源及管道,湿化器加水至标准刻度线,调好参数。

气管插管时的配合

将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抢救台上,清除干净患儿鼻咽部分泌物,协助医生使患儿仰卧,肩部稍拾高,头低位,插管过程中及时吸取鼻咽分泌物。医生插管则尽量缩短插管时间,若在20秒内还未完成插管或患儿出现青紫、心率减慢及血氧饱和度下降,应停止插管,采用复苏气囊面罩加压通气,使患儿缺氧状态改善后再重新插管。插管成功,胶布固定,连接呼吸机,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

机械通气中护理

一、观察病情变化

1.呼吸是机械通气患儿重点观察的内容之一,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类型,胸廓的起伏运动,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的情况。以及观察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是否同步。在通气良好的情况下,患儿安静,面色红润,四肢温暖;自发呼吸无增快,辅助呼吸肌无剧烈收缩;胸廓起伏适中,左右对称,听诊两肺呼吸音适度;紫绀消失,动脉血气氧分压,上升。

2.心率和血压机械通气后监测血压和心率,并要注意患儿周围循决定是否吸痰,避免盲目吸痰,以免刺激呼吸道粘膜,造成充血、水

肿和分泌物增多。

3.根据气管插管的型号,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的外径一般是气管插管内径的1/2--2/3为宜。

4.吸痰前将氧气浓度调高10%1~2min,或复苏囊加压给氧,待SpO2升至95%以上再吸引,预防低氧情况出现。

5.吸痰时在无负压情况下将吸痰管轻柔插至气管内导管的远端,退出0.5-1cm,再加负压边旋转边退出吸引,切忌上下抽吸,时间不宜超过10S,负压不宜超过20kPa吸痰过程中,如SpO2降至85%以下,应暂停吸痰,立即予复苏囊加压纠缺氧待SPO2上升至95%以上再继续吸痰。

6.吸痰完毕,用复苏囊加压给氧后接呼吸机通气或直接接呼吸机通气,待SpO2达95%以上,将氧浓度调至吸痰前水平。

7.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医务人员冼手,用物严格灭菌,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防止病原菌的繁殖。

二、其他护理

1.每日口腔护理3-5次,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防止致病菌的繁殖,减少误吸的发生。

2.对机械通气的患儿常规放置胃管,有利于排出胃内气体,避免腹胀影响膈肌运动。

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1.拔管前准备好吸氧、吸痰设备、抢救用药及再插管用物。

2.拔管前要彻底吸痰,先吸净气管导管内分泌物,再吸净口咽部及鼻腔的分泌。

拔管后定期变换体位,按医嘱进行胸部物理治疗,防止肺不张及肺部感染。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同时伴水肿和低体温,重者可出现多胜器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

(1)体温低下,常在35℃以下,全身冰凉,个别感染性硬肿症体温正常或低热。

(2)全身皮肤自下而上出现不同程度范围的硬肿、水肿,严重者波及全身,受累皮肤紧贴皮下组织,呈软蜡样或橡皮样,肤色暗红或蟹红。

(3)早期吸允差、哭声低或不哭,反应差。

(4)胸腹硬肿者呼吸微弱、心率减慢,严重者循环障碍,休克,心、肺、肾功能衰竭。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或早产儿护理常规。

(2)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对外界反应情况,观察硬肿程度、范围、皮肤色泽、四肢活动情况,观察吸允、胃纳和尿量变化以及重要胜器功能。

(3)根据体温情况选择保暖方式,但必须保证环境温度恒定。(4)保证热量及水分供给,能吸允者,母乳或奶瓶喂养,面颊硬肿和无吸允力者滴喂或鼻饲,重危者暂禁食、由静脉补充。

(5)治疗护理:①复温是治疗硬肿症的关键,要遵循逐渐复温的原则,使体温在12-24h内

恢复正常,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复温方式,复温过程中密切注意体温、呼吸、尿量变化。

②保证静脉通畅,按医啊用药,纠酸,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最好用输液泵匀速输入。寒冷冬天液体先放在温暖室内然后再用。③遇呼吸困难、微弱、皮肤发绀及时用氧。④经常翻身,防止体位性水肿、局部皮肤受压和坠积性肺炎发生。⑤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皮肤破损或感染,避免肌注。⑥记录尿量,必要时记24h出入量。⑦备好吸引器,遇肺出血时立即吸引,保持气道通畅。

(6)密切注意肺出血、心、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护理

由于宫内和出生后缺氧,酸中毒造成肺小动脉收缩而致肺动脉高压,引起大量右向左分流使婴儿出现严重青紫等症状。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又称持续胎儿循环,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

【临床表现】

(1)青紫:生后即刻或几小时内就出现全身性青紫,吸氧不能改善症状。

(2)呼吸困难:气促,轻一中度吸气性凹陷。

(3)心脏可听到杂音。有心功能不全时,出现奔马律。

(4)血气分析:PaO2下降,PaCO2正常或升高(伴有肺部炎症时)。【护理要点】

(1)按重症监护护理常规。

(2)常规心肺、血压、血气监护。①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呼吸、心脏功能变化及血压改变。②注意观察周围循环和尿量变化。③注意观察意识和全身青紫状况改变。

(3)置病儿于辐射床,给予中性环境温度,使体温维持正常。(4)急性期病情不稳定时禁食,以静脉供给热量和水分,液体匀速输入,常规监测血糖,不使发生低血塘。病情稳定后酌情给予经口或胃管喂养。

(5)治疗护理:①使用呼吸机时必须保证持续氧气供应,不能任意中断。吸痰、更换氧气时都应皮囊加压给氧使压力、频率尽量与呼吸机一致。使用高频呼吸机时每小时加湿化水1次。②应用NO吸入治疗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注意相应的毒副作用。③保证静脉通畅,按时正确使用各种药物并随时注意液体速度、局部有无渗出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⑧各种操作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刺激,使病人安静,降低氧耗。

(6)随时注意气漏的发生。

肺透明膜病护理

肺透明膜病又名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肺成熟度差,肺泡表而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进行肺泡萎陷而出现呼吸困难、吸气三凹和紫绀的疾病,多见于早产儿。

【临床表现】

(1)呼气呻吟为早期重要表现。

(2)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严重者呼吸变慢,出现节律不整,呼吸暂停甚至呼吸衰竭。(3)紫绀明显呈中央性。

(4)吸气三凹,形成特征性的翘翘板呼吸。

(5)两肺呼吸音减弱,罗音罕见,除非并发肺炎、肺出血、肺水肿。(6)X线有各期典型的表现。

(7)血气分析示低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护理要点】

(1)按早产儿护理常规和重症监护常规。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心率变化,观察呼吸困难和缺氧程度变化。观察意识和对外界反应,观察血气的动态变化。

(3)病人安置在暖箱,提供适应的环境温度(中性温度),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4)病情进展期不能经口喂养,遵嘱静脉补液,保证热量水分摄入。病情好转后,可给鼻饲喂养或经口喂养,奶由稀到浓,由少到多。病程长,不能耐受喂养者可给静脉内高营养、输血或血浆。

(5)治疗护理:①心肺监护、血气监测、备好各类急救物品。②提供足够氧气,保证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NRDS病人一-般都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吸入氧浓度和压力,尤其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时,应及时下调氧浓度与压力,防止因肺泡表而张力的快速改善而发生气压伤或高氧血症。①保持气道通畅,q2h翻身、拍背,q4h吸痪。动作轻快,气管内吸引每次10s 以下,吸引前后充分供氧。④控制被体速度,合理安排用药、补液,保证液体24h匀速输入。⑤记录24h出入量。⑥做好保护性隔高。(6)并发症观察:严密观察心率、心律的改变,早期发现动脉导管开放,使用呼吸机的病儿注意心功能不全和气压伤的发生。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新生儿生后脐部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

首先出现牙关紧闭,张口、吞咽因难,1-2d内面部肌肉紧张、痉挛呈苦笑面容,四肢强直性痉挛、抽动,重者喉肌、呼吸肌痉挛引起窒息,频繁抽搐引起高热。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或重症监护常规。

(2)密切观察抽搐发生的次数、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观察镇静止痉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全身其他症状如水肿、硬肿、小、消瘦、反应差等。

(3)置病儿于安静、光线稍暗房间,戴黑眼罩,绝对卧床休息,头肩部稍抬高,治疗、护理操作集中在镇静剂发生最大效应时进行,动作轻快,减少不必要刺激,以免诱发抽搐。床旁备必要的急救物品,如氧气、复苏用物、吸引用物。

(4)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痉挛频繁发作者暂禁食,由静脉补充高营养、热量、水分和间断输血。痉挛减轻后尽早鼻饲喂养或用棉签协助经口喂养,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喂奶时要细致、耐心,避免发生窒息。

(5)治疗护理:①尽早正确使用TAT。②正确使用止痉、镇静药物(使病儿处于稍给刺激肌张力增高,但不抽搐为理想)。③保持静脉通畅,匀速输液满足基础代谢需要及抢救用药。④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使五官、面部、全身皮肤清洁不发生破损,按时翻身。手心放棉球并每日更换。⑤脐部每日用双氧水或PVP-]溶液清洁消毒,必要时用抗厌氧菌药液混敷,改变脐部缺氧环境。⑥及时对症护理,如吸氧、吸痰,物理降温。⑦恢复期病儿多抱,并按摩四肢,多洗温水澡促进恢复。

新生儿梅毒的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将患儿放置于新生儿隔离室与其它新生儿分开,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时要戴一次性手套,治疗和护理尽量集中进行。每次操作后及接触其它患儿前均应洗手,以防交叉感染。

3.病情观察注意生命体征、神志、肌张力等的变化,由于肝肿大肝功能受影响,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贫血、黄疸等症状。

4.患儿使用的温度计、听诊器等要专用,用后用5%碘伏浸泡消毒。

5.注意皮肤护理。

6.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每日用0.9%氯化钠注射液洗眼2次,有分泌物时随时清洗,并用托百士眼药水定时滴眼。

7.用药及用药后护理遵医嘱按时按量准确给药,观察药物疗效。梅毒治疗后应定期追踪观察。

8、终末消毒患儿使用过物品需分类消毒处理:一次性用物集中放置处理;棉制品、奶瓶、奶嘴、用过的器械均用500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洗最后按常规消毒。患儿床垫用一次性大单包裹铺好,避免污染床垫并做好终末消毒;患儿使用过的温箱用500g/L含氯消毒剂液擦拭,通风48h后用三氧灭菌机照射1h。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完整版)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二)高危儿护理常规 (三)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四)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五)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2013修订

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早产儿护理常规 (二)新生儿贫血护理常规 (三)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四)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五)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六)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七)新生儿颅出血护理常规 (八)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2013修订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期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在此期小儿的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由宫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方式及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易受环境影响而致病,死亡率高。 1.新生儿病室各房间应空气新鲜,温度22℃~24℃,湿度55%~65%。病室每日通风两次(30~60分钟),每日用三氧机空气消毒房间两次,每次1小时,保持室清洁。 2.保暖调节暖箱适宜温度,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 4.抱与体位 (1)抱起新生儿时动作应轻、稳,使新生儿感到安全。 (2)抱起时其头和臀部需要支撑,仰卧比俯卧容易抱起。 (3)新生儿一般以侧卧位为宣,避免溢乳导致新生儿窒息。 5.沐浴 (1)沐浴时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7℃左右;水温在38~41℃,以手腕 测试较暖即可。 (2)沐浴应在喂奶前或喂奶1小时后进行。 (3)沐浴应从最干净的区域到最脏的区域,.即从眼睛、面部到头部、 四肢,最后清洗臀部。 (4)沐浴时注意皱褶皮肤的清洁,如腋下、颈部、男婴包皮、女婴 外阴等部位。

婴儿期的护理要点与禁忌

假如你想做个称职的妈妈或者爸爸,那么建议你在护理婴幼儿时率先掌握如下5要点。 断乳的时间和方法 在正常情况下,断乳过程从4—6个月开始,8—12个月结束,通常需经历几周至几个月的时间。 婴儿自出生至4—6个月内,生长发育速度很快,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此时婴儿体质极为柔弱,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很不成熟,人乳不仅可为4—6个月以内婴儿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且适合于幼婴的消化功能,还含有各种免疫活性物质,可为婴儿提供最佳营养和最佳的被动性保护。因此把人乳作为这段时间的最理想食物,而把生化结构及成分复杂的其它食物推迟到4—6月龄后再添加是合理的,以减少婴儿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食物过敏反应及感染性疾病的危险。 在逐步添加断奶食品的条件下,出生后8—12个月是完全脱离母乳的时间,母乳喂养如持续时间过长,不仅会引起营养不足,还会使婴儿眷念母乳而拒绝尝试其它食物,继而发生厌食、偏食,这是导致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在婴儿患病、身体不佳或天气炎热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在乳品缺乏或不易获得动物性食品的地区,如母乳尚多,可推迟至岁到2岁停止母乳喂养,但需同时加强训练,以适应其它食物。 断乳为一有计划的自然过程,断奶食品数量和品种由少到多,逐渐减少母乳喂养次数,直至完全不吃母乳。骤然断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突然完全改变婴儿的饮食内容,婴儿不能完全适应,常引起拒食或消化功能紊乱,代谢失调而造成营养不良。 婴幼儿儿常听音乐的利弊 从胎儿开始音乐已与小儿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一些精神病学家认为,怀孕12周后,胎儿对人的语言还没有什么反应,但他们已能“听懂”音乐。有的心理学家认为,音乐是婴儿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前言语方式。优美动听和“多愁善感”的音乐对新生儿能起良好的作用,他们能很快安静下来并不再哭闹。美国一项临床试验表明,给处于躁动状态的早产儿播放音乐,在最初的十分钟内,早产儿的氧气饱和度上升、心跳和血压下降至正常值,可见,音乐起到安抚作用。一些研究指出:“2个月时,婴儿还躺着不动,但如果有人唱歌或演奏乐器,就会立刻吸引婴儿的注意,到5个月时,这种注意可保持小时。”一些研究者发现:1岁前(1—11个月)的婴儿对管弦乐和合唱的反应常是通过身体和脸面来表现的。 虽然,音乐能引起婴儿的反应,给婴儿听优美动听的音乐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有些科学家认为,给婴儿常听音乐可能有害。如婴儿常听音乐可能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还会丧失学习语言的能力。故专家表示,在婴儿牙牙学语的年纪,父母不能每天长时间给婴儿听音乐,否则,会丧失学习语言的环境,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语言及说话的兴趣,反而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还有人认为,婴儿不宜长时间听节奏明快、优美动听的立体声音乐。这是因为婴儿的听觉器官正处在发育阶段,鼓膜、中耳听骨以及内耳听觉细胞都很脆弱,对声波的敏感度很强,很容易发生听觉疲劳。例如婴儿带上立体声耳机收听音乐,由于音量较大、耳机闭塞外耳道口,立体声音乐进人耳道内没有丝毫的缓和与回旋余地,直接刺激幼嫩的听觉器官,时间一长,就会使孩子的听力受影响。还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危害。医学家认为,收听立体声音乐或使用立体声耳机的孩子,年龄越小,听觉器官受到的危害也就越严重。 综上所述,父母在给婴幼儿听音乐时要十分慎重,一不要给孩子较长时间听音乐,二不要给小儿听立体声音乐,更不要让孩子用耳机听,以防对孩子造成危害。而不能发挥音乐对小儿的良好作用。 如何防“对眼”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从出生到足28天的婴儿称新生儿。出生后7天内的新生儿又称早起新生儿。 根据胎龄可分为足月儿和早产儿。 1.护理评估 1.1病史:询问患儿母亲既往及现病史,了解患儿出生过程中相关情况,如评分、生命体征情况。 1.2生理特点:患儿呼吸、循环、消化、血液、泌尿、神经、免疫系统,及体温调节、代谢功能情况。 1.3心理社会反应:因住院全无陪,患儿自身安全感降低及家属焦虑不安。 1.4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检查,结合病情及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 2.护理问题 2.1维持体温稳定 2.2保持呼吸道通畅 2.3预防感染 2.4合理喂养 2.5密切观察病情 3.护理措施 3.1新生儿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4—26℃,相对湿度55%—65%。 3.2工作人员进病室前应更衣,换鞋,洗手。

3.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 3.4严格执行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或消毒手。食具、听诊器等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 3.5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包括病情变化、仪器性能及使用、各种管道是否通畅等。 3.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避免患儿颈部过度前曲或后仰,避免患儿用物阻挡患儿口、鼻腔引起窒息。遵医嘱给予合理氧疗方式。3.7做好新生儿一般护理:根据病情每日进行沐浴或擦浴,行皮肤、脐部及口腔护理,更换小单及衣被。 3.8喂养:根据病情按医嘱定时定量,选择适当方法喂养,喂奶后观察患儿有无溢乳、呛咳及吐奶,记录实际喂奶量及吸吮情况。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给予配方奶喂养。 3.9定时、定秤测量体重,每周测量体重一次,特殊患儿遵医嘱测量。 3.10病情观察:监测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样饱和度变化,注意患儿皮肤颜色、大小便、出入量及哭声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处理。按医嘱控制输液速度,精确用量,巡视观察输液情况。 3.11各种抢救药品、仪器均应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维修,用后消毒备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自20世纪60年代起有了重大发现,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为中心的地区性新生儿医疗救护网和转运系统的建立,保证了危重儿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危重新生儿包括:(一)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疗、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者。(二)重症休克。(三)反复惊厥。(四)重度窒息。(五)极低出生体重儿。(六)某些外科手术后,如先天性心脏病、膈疝、食管气管瘘等。(七)其他多器官功能衰竭。多种生理功能受影响以及需全静脉营养、换血者、严重心律失常、重症败血症、脱水、酸中毒等。 一般护理 1.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不能在血压不稳的情况下随意搬动患 儿。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 定时为患儿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3.专人看护,心电监护,重点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 医生,详细记录。 4.保证患儿足够的摄入量,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吸收的流质饮食 或遵医嘱补液,做好胃肠营养及鼻饲的护理。 5.每日为患儿清洁口腔2次。 6.保护眼睛,必要时按医嘱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眼睑不能闭合着,用生理盐 水纱布覆盖。 7.每日为患儿晨间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无异味,必要时每2小时为患儿翻身1 次,预防压疮。 8.观察排便情况,便秘者使用缓泻剂或灌肠,观察大便的颜色和形状。注意观 察尿量、颜色、性质等。必要时可留置尿管,做好会阴部护理。 9.加强防护,躁动时适当约束,避免坠床或碰伤。 10.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 11.病室环境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加强对患儿的保 温。 专科护理 1.入院前的准备预热暖箱或辐射式保暖床,检查抢救单元各种设备是否运转 正常。 2.入院前的措施需要紧急处理的患儿应立即抢救(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脐动脉插管给药等)。不需要紧急处理或经过紧急处理后的患儿,医生立即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安排各种化验和辅助检查。首次化验检查应包括:血、尿、粪常规,体检肝功能、急诊生化八项、凝血指标、血型、血气分析等。其他化验根据临床需要,胸部X线摄片作为常规检查,必要时做心电图及超声检

新生儿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1.病室要求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30min,但应避免对流风。室温以22~24℃为宜,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晨间沐浴时室温应保持在 28℃左右。 2.保持体温恒定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给予保暖。置暖箱或远红外抢救台保暖,以保持体温恒定。注意集中操作,避免经常开箱门,影响保暖。体温过高,可松包被或适当物理降温。此外,接触新生儿的手、仪器、物品均应保持温度。 3.维持有效呼吸取仰卧位,肩下放置小软枕,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给氧患儿每天晨间更换湿化瓶内注射用水。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4.合理喂养遵医嘱及时喂养,首选母乳喂养,不宜母乳喂养者,给予配方奶。无吸吮能力者可用滴管,吸吮和吞咽能力差者可给予鼻饲。喂奶后,竖抱婴儿,轻拍背部,排出空气,名放床上,取头稍高右侧卧位,观察片刻,无异常方可离开,避免因吐奶而发生窒息。 5.病情观察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1次,随时注意观察呼吸、心率的变化。每周测体重1~2次。 (2)观察面部及周身皮肤颜色,以及脐部和尿液、粪便、哭声、有无抽搐及饮食呕吐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6.预防感染 (1)严格执行新生儿室工作制度,做好奶具、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消毒处理工作。 (2)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3)加强基础护理 ①皮肤护理:体温稳定后,每日沐浴1次,水温以40℃左右为宜,并应用婴儿沐浴液,将腋窝、颈部、腹股沟、外阴等皮肤皱褶处清洗干净,洗净后擦干并涂爽身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检查脐带、皮肤完整性及有无肛旁脓肿等情况。衣服宜宽大、质软,不用纽扣。 ②眼部护理:每日沐浴后,用0.9%氯化钠溶液棉签由内眦向外眦擦拭眼部。有分泌物时,遵医嘱应用眼药水或眼药膏,保持眼部清洁。 ③口腔护理:每日用0.9%氯化钠溶液棉签擦拭口腔2次,同时检查口腔有无异常,动作要轻柔。 ④脐部护理:每日沐浴后,用75%乙醇环形消毒脐带根部,观察脐带及周围皮肤有无异常,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⑤臀部护理:每3小时更换尿裤1次,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及臀部,腹泻儿应随时更换,保持臀部皮肤干燥,以防臀红的发生。 7.做好出院宣教喂奶方法、保暖、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添加辅食的原则、定期检查等。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分娩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造成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主要护理问题 1.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羊水、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2.体温过低——与缺氧、环境温度低下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恐惧(家长)——与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维持自主呼吸: (1)复苏: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 A是通畅气道:①保暖;②减少散热;③安置体位;④清除呼吸道。 B是建立呼吸:①触觉刺激;②复苏器加压给氧;③喉镜下经喉气管插管。 C是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D是药物治疗: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 E是评价。 (2)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2.保暖: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或用暖水袋保暖,维持体温36.5-37℃。 3.预防感染: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操作,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4.安慰家长: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减轻家长恐惧心理。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一般指感染肺炎而言,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污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者,称宫内感染性肺炎,但更多的是出生后由细菌或病毒所致。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最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早期呼吸道症状和体征都不明显,尤其是早产儿。 (一)护理常规按新生儿疾病一般常规护理。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吸入物 1、对痰多不易咳出者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拍击背部:由上而下,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易于进入大气道。 (2)遵医嘱行雾化吸入,以湿化呼吸道分泌物。 (3)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动作易轻柔,负压不可过高(﹤0.01mpa),吸痰时间不可过长(每次﹤15s),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2、胸部理疗胸部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

新生儿护理大全

新生儿护理常识大全 如何日常护理正常新生儿? 新生儿的日常正规护理是新生儿生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如护理不当,则可给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通常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保暖为新生儿做检查及护理时,必须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在中间温度下(24℃~25℃),身体只需通过血管舒缩的变化即可维持正常体温,不需出汗散热或加速代谢产热,此温度最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2.预防感染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隔离观察。产母休息室在哺乳时间应禁止探视,以减少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 3.皮肤护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不用盆浴,而采用干洗法为新生儿擦身。脐带脱落后,则可给予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于,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寒冷季节臀红明显时,还可用电吹风在红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钟(电吹风不可离皮肤太近,以防烫伤)。 4.五官护理应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

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经常用劲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针、特别是不洁针去挑碾牙龈上的小白点——上皮小珠(俗称“马牙”或“板牙”),以防细菌由此处进人体内而引起败血症。 5.衣服新生儿皮肤又细又嫩,所以要给新生儿柔软、宽松的衣服,旧衣服可能会更好一点,但一定要洗干净。衣服不宜扎得过紧,以防损伤皮肤。 6.哺乳新生儿娩出后如母体状况良好,应尽可能在产后半小时内给予母子皮肤接触并让新生儿及早吸吮,这不仅使得出生后的宝宝较早地获得营养的供给,同时也可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 正常新生儿一天的睡眠时间多长? 新生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较低,神经活动过程弱,外界刺激对他(她)们来说都是过强的。因此,新生儿非常容易疲劳,致使皮层兴奋性更加低下而进入睡眠状态。在新生儿期,除了吃奶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睡眠中,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小儿睡眠的时间会逐渐缩短。所以,新生儿一天所需的睡眠时间约在18~20小时。 新生儿牙板上出现黄白色点状物是怎么回事? 在新生儿的牙板上,常会出现一些凸起的黄白色小点,医学上称为“上皮细胞珠”,俗称“马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不适感,但个别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咬奶头、摇头,甚至出现拒奶现象,这主要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doc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章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期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在此期内小儿的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由宫内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方式及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易受环境影响而致病,死亡率高。 1.新生儿病室各房间应空气新鲜,温度24℃~26℃,湿度55%~65%。病室内每日通风两次(30~60分钟),每日用洁净屏空气消毒房间两次,每次1小时,保持室内清洁。2.保暖调节暖箱适宜温度,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 4.抱与体位 (1)抱起新生儿时动作应轻、稳,使新生儿感到安全。 (2)抱起时其头和臀部需要支撑,仰卧比俯卧容易抱起。 (3)新生儿一般以侧卧位为宣,避免溢乳导致新生儿窒息。 5.沐浴 (1)沐浴时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6-28℃左右;水温在38~41℃,以手腕测试较暖即可。 (2)沐浴应在喂奶前或喂奶1小时后进行。 (3)沐浴时应先早产儿、后非感染、然后感染患儿;从最干净的区域到最脏的区域,.即从 眼睛、面部到头部、四肢,最后清洗臀部。 (4)沐浴时注意皱褶皮肤的清洁,如腋下、颈部、男婴包皮内、女婴外阴等部位。 (5)无沐浴禁忌者每日沐浴一次,不宜沐浴者每日行床旁擦浴1次。沐浴用品保证一人一用 一消毒。 6.患儿入室后立即测体重1次,早产儿每日监测体重1次,足月儿每周测体重一次,特殊情况下遵医嘱执行。 7.喂养选用新生儿配方奶,有条件时选用母乳。一般每3 小时喂一次,或按需喂养。奶量遵医嘱执行。选择奶嘴时宜选用质地柔软的小号橡胶奶嘴,奶嘴孔不宜过大,以防发生呛咳引起窒息。喂奶时注意观察有无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如呕吐、胃排空迟缓、腹胀及消化道出血等。 8.基础护理 (1)脐部护理 1)注意评估脐带残端有无渗出、脐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征象。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体温、呼吸、皮肤颜色、胎龄、喂养、体重。 2、评估患儿身体状况、皮肤完整性、有无畸形。 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室温24-26℃,相对湿度55-65%,每日通风两次,每次不少 于30分钟,每天层流净化杀菌机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两次,每次4小时。 2.护理人员在进入病区前须更换病室专用衣帽、鞋子、洗手,护理患儿前后洗手,操 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3.Q4h测量体温,体温不升或发热者根据病情增加测量次数。低体重和体温不升者置 暖箱内。 4.早产儿及特殊患儿每日测体重一次,普通患儿每周一、四测体重两次; 5.按需哺乳,首选母乳喂养。不宜母乳喂养者,给予配方奶;不能吸奶者用滴管或鼻 饲;随时观察有无溢奶及吐奶情况。奶前换尿片,奶后轻拍背部,驱除胃内空气,并取 右侧卧位,防止呛奶,奶毕立即清洗奶瓶奶嘴,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给氧患儿每天晨间更换湿化瓶及给氧管道。 7.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擦浴或淋浴一次,避免在喂奶前后1小时内沐浴,沐浴动作轻 快,减少暴露时间,沐浴过程中观察患儿反应,浴后行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便后及时更换尿片,用温水清洗臀部,预防红臀,每天更换衣被、 毛巾、浴巾等用物,及时清洗后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8.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9.勤巡视,勤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0.暖箱每日更换无菌蒸馏水一次,每日擦拭消毒,连续使用一周者更换消毒暖箱。 健康指导 1、环境:阳光充足,室温24-26℃,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2、喂养: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哺乳前更换尿裤,清洁双手及乳房,奶后将宝宝竖抱,空 心掌轻拍背部驱出胃内气体,取右侧卧位。 3、脐部护理: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75%酒精环形擦拭,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如局部红肿, 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立即就诊。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及时更换尿片,注意使用清洁、柔软、吸水及透 气性好的浅色棉质尿片。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柔软棉质内衣。 6、沐浴:夏季每日沐浴,冬季每周2-3次,室温28℃,水温38-40℃,沐浴过程中注意保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正常足月新生儿(normalterminfant)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足周不满42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从胎儿出生断脐后到满28天前的时期称为新生儿期,它是胎儿逐渐适应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时期,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时期。 【关键词】新生儿喂养护理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9年5月在我院出生妇分娩的新生儿203例,现将203例新生儿的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2护理措施 2.1保暖:新生儿娩出前,做好保暧准备,一切操作均应在保暖条件下进行。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擦干身体,用温暖的毛毯包裹,以减少散热;并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保暖措施,如母体胸前}不抱,远红外辐射床,热水袋,加盖包被,头戴帽子等;此外,接触新生儿的手、仪器、物品等均应预热;护理操作时不要过分暴露新生儿。母婴同室的房间宜向阳,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在55%~65%;床单元(一张母亲床加一张婴儿床)所占面积不

应少于6m2。 2.2保证安全:新生儿出生后,在其病历上印上其右脚印及其母亲右拇指手印。新生儿手腕上系有手圈,手圈上正确书写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住院号。每项有关新生儿的操作前后都应认真核对。新生儿床应铺有床垫,配有床围。新生儿床上拒放危险物品如锐角玩具、过烫的热水袋等。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清除口鼻内的黏液和羊水,断脐后继续清除呼吸道黏液和羊水。经常检查鼻腔是否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保持新生儿合适的体位,仰卧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俯卧时头偏向一侧,专人守护,防止窒息。避免包被、奶瓶、母亲的乳房或其他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或压迫其胸部。 2.4预防感染:每一房间应配有洗手设备或放置消毒溶液,使医护人员或探访者在接触新生儿前洗手或消毒双手。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室内应湿式清洁,空气最好给予净化。工作人员每季度做咽拭子培养,如带菌者应调离接触新生儿的岗位,经治疗,3次培养阴性后才可恢复原工作。如患有呼吸道、皮肤黏膜、肠胃道传染性疾病者在接触新生儿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新生儿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脓疱疮、脐部感染等,应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断脐后要密切观察脐部出血情况,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次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如脐部有分泌物则用酒精消毒后涂1%甲紫使其干燥,脐部感染用抗生素。脐带脱落处如有红

高危新生儿护理常规

高危新生儿护理常规 1.根据高危新生儿的情况,病重者转入抢救监护室观察治疗。 2.监护室内备有气管插管全套设备、呼吸机、输血输液器、暖箱及监护仪等。 3.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消毒隔离。 4.病情轻不需特殊监护者,应加强巡视,1/15min. 5.日常护理同新生儿护理常规。 6.重症新生儿需使用心肺监护仪或呼吸器者应做到以下几点:(1)填写病情记录单记录呼吸、心率、体温、皮肤颜色、气管内吸出分泌物及出入量。(2)按医嘱定时抽血查血气及生化等。 肾脏病护理常规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如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和水肿者应限制水分摄入,每日入水量应控制在前一日的排出量(尿、呕吐物、大便等)+500ml 左右。 3.测体重,有水肿者每周测2次,浮肿明显或使用利尿剂者宜每日测量。 4.测血压,必要时每日测量或按医嘱执行。 5.加强饮食管理,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患者给予高蛋白饮食。有氮质血症者应予高热量,并限制蛋白质摄入(按医嘱执行),可采用蛋、乳类及瘦肉等优质蛋白,忌食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烤麸等。如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和水肿者,应予低盐或无盐饮食。少尿、无尿患者应限制高钾食物,如柑桔、香蕉、西瓜等水果。高磷血症者应限制含磷多的蛋白质摄入。 6.按不同的送检项目,采用不同的方式留尿标本,如晨尿、清洁中段尿、1h尿、3h尿、12h尿或24h尿等,并按送检要求进行相应处理。如留24h尿标本,应按送检项目的要求加入相应适量防腐剂;如行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留新鲜尿。容器宜加盖。应将留尿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前一日告知患者并嘱及时送检。 7.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护肢体静脉,特别是上肢静脉,以备将来行血液透析之用。透析患者按血液或腹膜透析常规护理。 8.注意皮肤、口腔及外阴(女性患者)护理,避免受凉、感冒和接触病毒感染患者。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患儿8 个月,因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现用强心甙药物治疗,当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应及时停止用强心甙药物 A.尿量增多B.心动过缓C.肝脏回缩D.水肿消退 E.呼吸困难答案:B 2.在处理小儿惊厥发作时,首先应做下列哪项处理措施 A.立即送入抢救室 B.立即解松衣领,平卧头侧位 C.将舌轻轻向外牵拉 D.手心和腋下放入纱布 E.置牙垫于上下磨牙之间答案:B

新生儿PICC护理常规精编版

新生儿P I C C护理常规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新生儿P I C C护理常规 一、PICC使用: 1、使用前先注入5-10ML生理盐水确认导管通畅,如无特殊需要,不可抽回 血,以免发生导管堵塞。 2、每次输液后用5-10ML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禁止用静脉点滴或 普通静脉推注的方式。 3、输注脂肪乳及白蛋白等高浓度药液时,应每4小时用5-10ML生理盐水 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勿使用暴力冲管。 4、输液完毕或两次间断需要用肝素液浓度1-10u/ml封管,将导管内残留 液和血液冲入血管,如连续输液需q12h肝素液封管1次,维持导管的通畅。 5、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冲管、给药,不可用暴力冲管,以免损坏导管。 6、静脉输液前、封管前均应用安多福棉签消毒正压接头2-3遍,稍用力 檫。速度不能太快(5秒),以免达不到消毒目的。 7、可以使用此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输液泵速度不得小 于每小时3ml。 8、经常观察输液速度,如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 理。必要时溶栓处理。 9、每天观察置管侧手臂,及时发现有无水肿及静脉炎出现,早期发现早 期解决。如有静脉炎者,75%酒精加地塞米松一支湿热敷,一天两次,并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若三天无好转或更重者应拔除导管。

10、严禁在穿刺侧测血压、抽血、肌肉注射。 二、PICC维护: 1、严格无菌操作,工作人员换药时应该戴口罩、手套避免增加感染。 2、自下向上小心拆除原有敷帖,避免牵拉导管严禁将导管体外部分移入体内。 3、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 4、观察并记录导管体外导管的刻度。 5、测量并记录上臂臂围。 6、导管在体外呈S型弯曲,将透明膜贴到覆盖圆盘处,使导管体外完 全置于帖膜的无菌保护下。禁止将胶带直接贴于导管体上。妥善 固定导管避免活动时牵动导管。排尽贴膜下气泡。 7、如因为对透明膜过敏等原因而必须使用通透性更高的敷贴时,要相应 缩短更换贴膜的时间间隔。 8、穿刺后48小时更换敷料1次,穿刺点纱布加压止血,换药时严格 无菌操作。以后每周更换敷贴1次,污染或有渗血时随时更换;肝素帽每周更换1次。注意观察导管外露长度及臂围并记录。 9、不输液每七天冲管一次,并同时更换敷料及肝素帽。 三、PICC宣教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贴膜有卷边、松动,贴膜下有汗液及时请护士维护。

新生儿护理常规操作

正常新生儿护理 1.新生儿入室 (1)新生儿入室时需详细了解出生过程并参阅新生儿记录。 (2)与产房交班者共同查对新生儿的性别及手腕上所系 布条上的母亲姓名是否与卡片相符。 (3)注意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有无呻吟,呼吸困难, 抽搐及呕吐等。 (4)检查新生儿脐带有否出血,脐带周围有否被碘酒灼伤。 (5)检查新生儿头颅有无产瘤、血肿、头皮破损、唇裂、腭裂、肛门、外生殖器,四肢有无畸形,锁骨有无骨折等,有异常即与处理并通知医生,必要时告知其母亲或 亲属。 (6)消毒棉球蘸消毒石蜡油摸去身上的胎脂(重点在皱 折部位)。然后用温水洗头,摸身上之血迹,更换干净 的衣服包裹好(注意保暖)放置母亲身边。 (7)助母亲开奶,实行按需哺乳。 (8)记入院,编排注射卡苗、乙肝疫苗时间,书写入室 交班记录和处理医嘱。 2.一般护理 (1)注意保温、新生儿体温保持在 36-36.5度为宜。出 生 24小时内新生儿每日测体温四次,体温不足者要及时

处理。出生大于 24h每日测体温两次,体温在 37.5度以上者每日测四次,高热时按高热处理并通知医生,体温低于 35.5度应及时放置在保温箱内包被处置热水袋 (水温 49 度)保温,注意防止烫伤。 (2)定期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呼吸、若发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发热、呕吐、惊厥、腹泻、消化不良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 (3)注意保护及保持皮肤清洁: ①每晨用制霉菌素 50万单位研粉加 50毫升水溶解后以棉枝抹洗口腔。 ②每晨给新生儿沐浴(注意勿湿脐带布),浴后擦干撒爽身粉,发现有脓疱或脐红进行隔离并报告医生。 ③每 3 小时更换尿布一次,有粪便者以温水洗净臀部摸干。 ⑷脐部护理: 每天沐浴后用 75酒精洗净脐残端分泌物及消毒脐周后,用 3碘酒涂点脐根后盖上消毒方纱用小腹带包裹。有脐红或分泌物有异味者报告医生,有脐息肉时用 10硝酸银烧灼后再用生理盐水涂洗。 (5)新生儿喂养: 坚持母乳喂养,做到早开奶,按需哺乳,安静睡眠。新生儿不超过3小时要哺乳一次,对有特殊情况,不能直

儿科护理常规全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热情按待病儿及家长,主动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病房环境,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姓名和联系电话。为病儿安排床位、通知医生,配合治疗及抢救。 2、评估病儿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并制定护理计划。 3、加强饮食管理,根据医嘱、病情及年龄选择适宜的饮食(配方奶、婴儿饭、普食、治疗饮食)、特殊饮食,核对正确后再执行。 4、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做好晨晚间护理,室内通风2次/天,20分钟/次。 5、保持病儿皮肤、衣服、床单位清洁、整齐。 6、病儿入院测量体温2次/天。发热病儿测量体温4次/天;特级护理、危重病儿测体温、脉搏、呼吸各1次/4小时,或根据病情随时测量生命体征。 7、每天记录大便次数,3天无大便者,遵医嘱给予通便处理。病重者遵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每周测体重1次,严重水肿病儿每天测体重。尿检查阳性者,每周2次尿常规检查。 9、病儿每周更衣2次,必要时随时更换。每周给病儿剪指甲一次,酌情理发。 10、针对疾病做好健康宣教,及时向家长和病儿介绍喂养及饮食知识、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家长和病儿紧张及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做好出院指导,如休息、饮食、活动、药物用法、疾病观察及护理等。 13、病儿出院后,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心率、心律、血压和意识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监测的次数根据病情而定,重症患儿须连续24小时监测。除此之外,还须观察皮肤色泽、末梢循环、肢体温度、尿量等变化。 (3)昏迷患儿还须观察瞳孔、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反射,受压部位是否有压疮的发生。 (4)观察患儿体温及周围血白细胞的变化、咳嗽、咳痰的性质,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防止窒息:保持安静,避免躁动、剧烈咳嗽后痰液堵塞呼吸道。平卧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松解患儿衣扣,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将舌轻轻向外牵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卧床时头肩抬高25度-30度。以利于颅内血液回流。 (2)协助排痰:鼓励清醒患儿用力咳痰,对咳痰无力的患儿每2小时翻身1次,并经常轻拍胸背部,边拍背边鼓励患儿咳嗽,使痰易于排出。 (3)吸痰:咳嗽无力、昏迷、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儿,及时给予吸痰。吸痰前应充分给氧。吸痰时应取仰仰卧位。 (4)湿化和雾化吸入。 (5)按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地塞米松等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粘膜水肿。 (6)必要时应用人工辅助通气或气管切开,维持有效通气。 3、合理用氧 应低流量持续吸氧以维持PaO2在65-85mmHg为宜。一般中度缺氧吸氧浓度为30%-40%;重度缺氧为50%-60%。在抢救急性呼衰时,如供给60%氧仍不能改善发绀,可用100%的纯氧,但应注意吸入的时间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氧中毒。急性肺水肿时,可给酒精湿化的氧气吸入。常选用鼻导管、面罩和头罩等方法吸氧。 4、保证营养供给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摘要】正常足月新生儿(normalterminfant)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足周不满42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从胎儿出生断脐后到满28天前的时期称为新生儿期,它是胎儿逐渐适应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时期,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时期。 【关键词】新生儿喂养护理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9年5月在我院出生妇分娩的新生儿203例,现将203例新生儿的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2护理措施 2.1保暖:新生儿娩出前,做好保暧准备,一切操作均应在保暖条件下进行。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擦干身体,用温暖的毛毯包裹,以减少散热;并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保暖措施,如母体胸前}不抱,远红外辐射床,热水袋,加盖包被,头戴帽子等;此外,接触新生儿的手、仪器、物品等均应预热;护理操作时不要过分暴露新生儿。母婴同室的房间宜向阳,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在55%~65%;床单元(一张母亲床加一张婴儿床)所占面积不应少于6m2。 2.2保证安全:新生儿出生后,在其病历上印上其右脚印及其母亲右拇指手印。新生儿手腕上系有手圈,手圈上正确书写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住院号。每项有关新生儿的操作前后都应认真核对。新生儿床应铺有床垫,配有床围。新生儿床上拒放危险物品如锐角玩具、

过烫的热水袋等。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清除口鼻内的黏液和羊水,断脐后继续清除呼吸道黏液和羊水。经常检查鼻腔是否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保持新生儿合适的体位,仰卧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俯卧时头偏向一侧,专人守护,防止窒息。避免包被、奶瓶、母亲的乳房或其他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或压迫其胸部。 2.4预防感染:每一房间应配有洗手设备或放置消毒溶液,使医护人员或探访者在接触新生儿前洗手或消毒双手。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室内应湿式清洁,空气最好给予净化。工作人员每季度做咽拭子培养,如带菌者应调离接触新生儿的岗位,经治疗,3次培养阴性后才可恢复原工作。如患有呼吸道、皮肤黏膜、肠胃道传染性疾病者在接触新生儿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新生儿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脓疱疮、脐部感染等,应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断脐后要密切观察脐部出血情况,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次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如脐部有分泌物则用酒精消毒后涂1%甲紫使其干燥,脐部感染用抗生素。脐带脱落处如有红色肉芽组织增生,可用2.5%硝酸银溶液灼烧,并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局部。注意勿灼烧正常组织以免引起烧灼伤。尿布使用时注意勿让其超越脐部,以免尿粪污染脐部。做好皮肤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可用消毒植物油拭去皱褶处过多胎脂;体温稳定后每日进行沐浴一次,同时检查脐带、皮肤完整性及有无肛旁脓肿等情况;沐浴注意点:①室温

特殊新生儿护理流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流程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流程 (APN排班方式:A班) 9:00 喂奶 11:00更换体位、头位及spo2探头粘贴部位; 记录肤温;喂奶 10:00清洁暖箱:尤其注意塑料门套及开门按钮 的清洁, 更换暖箱、氧气湿化水,更换吸引瓶内消毒液 8:30 1、 PICC冲管 2、测BP,Bs; 3、口、眼、脐、皮肤护理; 4、换尿裤(记尿量)、测肛温 5 、称体重 6、更换无菌床单、鸟巢、毛巾 7、更换头位、体位

2 (APN 排班方式:P 班) 17:00 喂奶 19:00更换体位、头位及spo2探头粘贴部位;记录肤温;喂奶 21:00更换体位、头位及spo2探头粘贴部位; 更换尿布; 喂奶 19:00 记出入水量日间小结,余液记录清楚,余量不足24小时维持者,应询问医生是否加补液或调整输液速度。 16:30 1、 PICC 冲管 2、测BP,Bs ; 3、口、眼、脐、皮肤护理; 4、换尿裤(记尿量)、测肛温 5、更换头位、体位 ● PICC 冲管:NS 2ml(q8h); ● 血压袖带用酒精擦拭后再 入暖箱; ● 血糖仪表面用酒精先擦拭 ● 口护:2%苏打水清洗口腔, 鱼肝油涂唇保持湿润。 ● 脐护:先3%双氧水,后75% 酒精,保持局部干洁 ● 眼部:NS 清洁眼周分泌物, 滴泰利必妥眼药水 ● 皮肤: a 更换肤温(Q8h ),更换spo2探头粘贴部(Q2H ) b 皮肤压痕处外涂湿润烧伤膏 ● 更换头位、体位(Q2h ):轮 流左右侧位,保持较好头型,防止扁头。 ● 喂奶时置患儿于半卧位,头 偏一侧。管饲时应先检查胃管插入深度,回抽有无潴留,潴留量超过前一次奶的50%时应报告医生予减量喂养或停喂一次,注意腹胀情况。喂奶后半小时内注意有无返流。喂奶时间遵医嘱适当调整。 ● 有发热或体温﹤36℃者增 加测量肛温次数。

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护理常规 1、专室护理,按病种隔离,室温应维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55%-60%左右,并需保持空气新鲜。 2、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设法保暖或放入新生儿暖箱,保持温度恒定,并集中操作,防止经常开箱,影响保暖。体温过高,可给适当物理降温。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应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着隔离鞋。检查患儿及进行治疗护理时,必须先用消毒液或流水洗手后方可进行。重症监护期间,严禁探视。母亲患传染病时,应暂停直接喂奶,可吸出母乳经消毒后喂给,工作人员如有皮肤病或其他传染病时,不应接触患儿。如有感冒,禁止入新生儿病室内。 4、入院头3天,测量体温4/天;体温平稳3-4天后改为2/天;暖箱中患儿测量体温每4h一次。 5、按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患儿应抱起喂奶。喂奶前换尿布,喂时防止呛咳,喂毕轻拍背部排气,并使侧卧。喂药时亦应抬高头部,顺口角缓慢喂入,防止呛咳。 6、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沐浴一次,保持皮肤皱折处清洁,干燥,重危者可擦浴,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并涂以10%鞣酸软

膏或消毒油剂。勤换尿布,防止臀红,臀红时用远红外线灯或白炽灯每日照射局部;每3-4h为患儿更换体位一次。 7、加强脐部护理,脐带未脱时,应保持干燥,防止感染,若有感染发生及时处理。 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呼吸困难者给氧。 9、经常巡视(至少30min一次),观察病情,如发现有气急、发绀、高热、呕吐、面色苍白等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10、记录每次出入量及大便次数,性状;母乳喂养者须记录每日哺喂次数及每次吸吮时间。记录每日体重(病重者例外)。 11、新生儿病室内应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30min,照时应注意遮蔽患儿眼部。每月空气熏蒸消毒一次。新生儿的衣服,被褥,尿布等洗涤后应专柜存放。 婴幼儿腹泻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 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的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 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和尿量,并注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