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临床分析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临床分析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临床分析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临床分析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实验组120例孕妇孕28周起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控制,每4周1次,共3次,对照组80例未注射。结果实验组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sAg(+)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HBs(+)率为51.67%,与对照组(1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孕妇中携带率为5~10%,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探讨母婴传播特点, 为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HBsAg携带者孕妇200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实验组120例,对照组80例。孕妇肝功能正常,无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其年龄、孕产次、分娩方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例孕妇共分娩新生儿200例,均无畸形及胎儿宫内窘迫史。

1.2 方法实验组在妊娠的28、32和36周时,分别肌内注射HBG200IU,对照组产前未注射HBIG。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实验组120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宫内HBsAg(+)6例,感染控制率96.67%。对照组80例新生儿宫内HBsAg(+)13例,感染控制率67.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3.50,P<0.001。

3 讨论

乙肝病毒宫内感染一般采用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免疫接种前外周血HBsAg 阳性和/或HBV-DNA阳性作为宫内感染的诊断标准[1]。宫内感染主要发生在孕晚期,孕早、中期感染率较低,可能是由于孕晚期胎盘滋养层逐渐变薄并形成绒毛-血管膜。使乙肝病毒容易突破胎盘屏障而发生宫内感染[2]。通过孕晚期使用药物阻断病毒复制是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HBIG是一种含有高效价的乙肝表面抗体,据报道HBIG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能中和孕妇和胎儿体内的HBV[3],孕妇产前多次注射HBG能有效减少HBV的宫内感染,使体迅速获得被动性免疫。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要是激活补体系统,可以在血液或细胞外液中或在黏膜表面与侵入体内的HBV起中和作用,并能使感染细胞释放出来的HBV 在进入未感染细胞之前被逐渐清除。本研究于孕晚期连续3次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的结果显示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明显降低了宫内感染,达到预防目的。因此孕晚期多次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使抗一HBs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使胎儿在宫内即获得免疫保护,预防感染,且无不良反应和出生缺陷。

全国每年乙肝母婴阻断数量及方法

母婴阻断乙肝相关 乙肝母婴阻断数量: 目前我国计有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9300万人,慢性乙肝患者3000万人,亚太地区乙型肝炎患者50%以上来源于母婴感染。每100名育龄妇女中约有8人是HBV携带者,我国约有1千多万HBV携带者妇女涉及到生育问题。每年约有75~120万孕妇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若不采取预防措施,将有50%~90%(约80万)婴儿可能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90%以上将成为长期携带者,部分人成年后出现肝炎症状,少数人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也有文献报道,在我国,每年约有200万新生儿因母婴传播而在出生时携带乙肝病毒。) 成年人通过水平感染乙肝病毒后自然痊愈率达95%,慢性化率只有5%以下。而在围产期由母婴垂直感染或5岁以内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慢性率达90%,只有10%可自然痊愈。呈现持续感染状态,造成预后差,治疗困难。一般慢性活动性肝炎如未经规范/有效治疗20~30年后即可演变成肝硬化甚至发生肝癌,而出生时或宫内感染乙肝的儿童20~30年后正当20~30岁的年轻人,会因疾病丧失健康和劳动能力。因而乙肝对人类的健康损害是非常大的。 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HBV DNA阳性产妇乳汁含病毒量较高,传染性强,不宜哺乳。HBV携带孕妇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机会为50%~70%;如HBVDNA同时阳性,则传播机会是90~100%。孕妇发生乙肝的时间距离分娩日期越近,婴儿感染乙肝的危险性越高。怀孕头6个月发生乙肝,有足够的时间产生抗体,使胎儿获得保护,仅6%的婴儿受感染;怀孕最后3个月发生乙肝,69%婴儿受感染;产后头2个月发生乙肝,75%婴儿受感

染。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非常重要。HBV在孕妇体内的存在是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基础,孕妇体内HBV含量越高,则发生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几率就越高。因此,要成功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应根据孕妇孕前、孕中外周血HBV含量的不同,采用个体化的、规范化的阻断方案。 目前,阻断母婴传播保护率为87.8%,也就是说,实施阻断母婴传播后,有近9成的婴儿可以不被感染。但很多乙肝携带者对乙肝母婴阻断技术并不了解,做阻断的都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人群。在农村,知道这项技术的可能更少。 母婴阻断方法: (南京第二医院方之勋教授专访,方之勋,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传 染病及寄生虫分会第6、7届全国委员、江苏省传染病分会顾问、南京市医学会感染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长期从事传染病临床诊疗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重型肝炎等多种肝病的诊疗及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阻断及阻断后失败的治疗。)一、应用乙肝疫苗及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 其方法是在孕期7、8、9月为HBsAg阳性母亲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400 IU,对HBsAg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6h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2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20μg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6h 内先注射1 针200 IU的球蛋白(HBIG),半个月后再注射第2 针同等剂量的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20μg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 和6 个月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此方法阻断成功率在90%左右。

预防HIV、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试卷(含答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包括宫内传播、产时传播、产后母乳喂养传播。 2、HIV感染母亲所生的婴儿在生后 12-18个月内,体内含有从母体带来的抗体,此时婴儿检测艾滋病可能是假阳性,但这并不表示婴儿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3、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信息数据的收集、上报实行月报制,每月数据统计数段为上月21日至当月20日。 三、简答题 1、简述预防HIV母婴传播孕产期保健的目的与要求。 答:①孕早期及早发现HIV的孕产妇;②加强产前保健、注意监测胎儿宫内发育、及早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为HIV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备好孕期、分娩及产后需用的抗病毒药物。③孕晚期指导HIV感染孕产妇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提供婴儿喂养的咨询。④产时按照用药方案继续产时用药;提供安全助产服务;评估、建议人工喂养。⑤安全处理HIV感染产妇的恶露和排泄物;建议正确和坚持使用安全套预防性传播和避孕;指导人工喂养的母亲回奶注意问题及乳房护理。 2、简述妊娠期梅毒的治疗原则及其治疗目标的特殊性。 答:治疗原则:①诊断明确,未确诊不能随便治疗;②早期诊断,及时治疗;③剂量足够,疗程规则;④严格定期随访;⑤传染源或性伴侣同时接

受检查和治疗;⑥治疗期间不应有性生活。 治疗目标的特殊性:①妊娠早期治疗:使胎儿不受感染;②妊娠晚期治疗:是受感染的胎儿在分娩前治愈;③禁止使用四环素;④母体治疗梅毒可影响胎传梅毒的进展,而一旦发展至胎儿肝肿大和腹水阶段,则母体治疗对胎传梅毒进展影响不大。 3、简述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 答:推荐方案:①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肉注射,连续15日; ②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臀肌注,每周一次,连续3次。 替代方案:①可用头孢曲松,1克/日,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天;②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口服,连服15天。 梅毒感染所生儿童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出生后应用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体重,分两臀肌肉注射。 4、简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干预措施。 答、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医务人员应当详细了解其肝炎病史及治疗情况,密切监测肝脏功能,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和指导。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和6个龄儿童的三次乙肝免疫接种。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产科门诊筛查出的HBV携带者孕产妇165例,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实施孕妇和新生儿免疫阻断,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HBV携带者孕妇分娩的165例新生儿,半年后随访165例,仅3例阳性。结论:加强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围产期免疫阻断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免疫阻断;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83-01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在BHV众多播途径中,母婴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并且经母婴传播HBV的新生儿更易形成慢性持续携带者,进而发展为肝炎病人[1,2]。因此,做好孕妇的HBV感染状况的筛查,对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的婴幼儿HB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来产科门诊建母婴保健手册检

并在产我院分娩的孕产妇自20周开始做感染性指标检测,其中包括乙肝五项、艾滋病、梅毒。本文选择了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产科门诊筛查出的HBV携带者孕产妇165例,165例HBV携带者孕产妇孕期均自愿接受注射HBIG三次,并积极参与我们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分娩后半年检测,结果仅有3例HBsAg阳性,有效的阻断了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提高孕产妇自我保护能力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有积极作用。有关情况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产科门诊筛查出的HBV携带者孕产妇165例为研究对象。 1.2 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方法 1.2.1 加强宣教,做好孕期保健 凡HBV携带者的孕产妇均在我科孕妇学校接受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讲解乙肝有关知识,HBV 母婴传播途径,孕期注射HBIG对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及新生儿采用主被动免疫方法的意义。告诫HBV 携带者孕产妇产后不要亲吻婴儿,婴儿的餐具,用品单独使用,避免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新生儿。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摄入富含蛋白质、碳水化

最新乙肝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doc

最新乙肝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 )的重要传播途径,加 强慢性 HBV 感染孕妇及其所分娩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切断母 婴传播的有效途径。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感染 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织感染病学、肝病学、免疫 学与产科学专家参照国内外公认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 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专家共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 理流程》。 1 筛查 所有在门诊初次产检的孕妇,按要求筛查乙型肝炎、梅毒和 艾滋病,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包括HBsAg 、抗 -HBs 、 HBeAg 、抗 -HBe 和抗 -HBc ;若果咨询,并指导常规孕期保健;若HBsAg 阴性,提供检测结HBsAg 阳性,需继续评 估乙型肝炎相关病情。 2 评估 对于 HBsAg 阳性的孕妇,需进一步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和上腹部超声。( 1)若 HBV DNA HBV DNA 水平、 阳性,排 除其他相关因素后,出现ALT 显著异常,≥5×正常值上限(ULN ),或诊断为肝硬化者,在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的情 况下,经感染科医生或肝病科医生评估后,建议给予替诺福 韦酯( TDF )或替比夫定( LdT )进行抗病毒治疗;( 2)若

HBV DNA 阳性,ALT 在≥ 2× ULN~< 5× ULN时可继续观察,如果观察期间 ALT≥ 5× ULN,则按 2( 1)处理;如果 ALT < 2× ULN,则按 2( 3)处理;如果随访至妊娠 24 周 ALT 仍在≥2× ULN~< 5× ULN,在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给予TDF 或 LdT 进行抗病毒治疗;(3)若 HBV DNA阳性,ALT 正常或仅轻度异常(ALT < 2× ULN)、无肝硬化表现,建议 暂不处理,继续随访观察。在随访期间,如果出现ALT 持续升高( ALT≥ 2× ULN),则根据ALT 水平按 2( 1)或 2( 2)处理,注意加查总胆红素( TBil )和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3妊娠期管理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未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在妊娠 中期检测 HBV DNA 水平(推荐用高灵敏试剂检测),根据HBV DNA水平,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阻断母 婴传播。( 1)若孕妇HBV DNA≥ 2× 106 IU/ml,在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于妊娠24~28 周给予TDF 或LdT 进行抗病毒治疗。分娩前应复查HBV DNA ,以了解抗病毒 治疗效果及母婴传播的风险;( 2)若孕妇 HBV DNA < 2× 106 IU/ml ,则不予干预,继续观察。 4分娩管理 (1)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与母婴传播风险没有确切关系, 根据产科指征决定分娩方式;( 2)新生儿处理:新生儿出生 后立即移至复苏台,离开母血污染的环境;彻底清除体表的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计划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计划为贯彻落实颍东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维护广大妇女儿童身体健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计划: 一、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管理 1、健全以领导为组长科室参与的项目领导小组,组建以妇产科、儿科、妇保、儿保各科组成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相关科室具体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2、做好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免费筛查试剂的领取,筛查登记工作,确保免费预防接种工作的落实。 二、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活动 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主题活动,结合“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六一国际儿童节”、“艾滋病日”等各种节假日进行宣传,提高目标人群知晓率 3、利用门诊为目标人群提供面对面的传播教育,增强预防意识。 三、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能力 1、定期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服务技能 2、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掌握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履行好岗位职能。 四、全方位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服务 1、提供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2、为艾滋病孕产妇及新生儿提供知情终止妊娠,安全助产,喂养指导,儿童随访与检测等服务 3、为梅毒感染的孕产妇提供规范治疗,治疗率达100%。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出生的胎儿24小时内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注射率达100% 五、规范信息上报制度 完善信息资料上报,提高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 二零一五年元月一日

妊娠中晚期注射HBIG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分析

临床分析与探讨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6月第21卷综合第2期ChineseJournalofestheticMedicine.Jun2012.voI.21.SynthNo2 督和督促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说明我们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是正确有效的,临床中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姚斌,尹岭,昊东宇,等.北京万寿路地区老年人卒中后抑郁的调查研究Ⅱ1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9):695-697. 12】杨学源,何小莉.高血压脑出血惠者焦虑相关因素调查分析Ⅱ】.上海护理,2005,5(4,:27—28, 『31尹小燕.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Ⅱ】.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9-30. 『41姜从玉,胡永善康复训练促进脑梗死后功能恢复机制的基础研究进展Ⅱ】.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7):443—445『515钟元何,李春竹,袁桂菊地级市区脑卒中惠者家属护理现状调查m,山西护理杂志,2000,14(3):106—107. 妊娠中晚期注射HBIG对阻断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的分析 刘雪燕李霞董巧丽 (河北省徐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072550) 【摘要】目的:目前临床普遍建议乙肝孕妇妊娠中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以阻断母婴传播,为验证其效果,做以下研究。方法:乙肝血清指标HBn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妊娠中晚期注射H.BIG共三次(实验组)与未注射孕妇(对照组)所产幼儿于5岁采血检测HBsAg及抗一FIBs.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孕晚期预防性应用HBIG组孕妇所产新生儿随访5年后,两组幼儿的HBsAg及抗一FIBs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新生儿应用乙肝免疲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妊娠中晚期注射H.BIG并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率。所以己肝孕妇妊娠中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治疗效果有待研究。 【关键词】乙肝病毒;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婴传播. 【中图分类号】R51262;Ik7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26—01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人群感染率约60%,HBsAg携带者人数高达10%一15%,其中慢性感染者约有30%一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的第一年有90%可能成为乙肝携带者,35%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中的65%可能死于肝硬化或肝癌。如何经济有效的阻断母婴传播,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目前临床普遍采用于妊娠孕28周开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fiBIG)200U,每4周一次,共注射3次,所娩薪生儿常规实行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1HBIG为血液制品,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免疫复合物损伤或诱发BBV变异等副作用。且此药价格较贵,还需冷藏,增加了孕妇的经济负担。为了验证妊娠中晚期注射HBIG对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我们做了此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徐水县人民医院)产前检查中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孕妇及新生儿为对象,其中孕28周之前检测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将妊娠中晚期注射HBIG的孕妇98例为实验组,不注射的136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孕妇均无先兆临产或先兆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孕期并发症或合并症,孕妇年龄孕产次分娩时胎龄分娩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使用试剂及生物制品 乙肝病毒标记物检测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生产:基因乙肝疫苗为(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生产;乙肝免疫球蛋白为(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方法 根据自愿的原则实验组所有孕妇于妊娠28周开始,每4周(妊娠28,32,36周)肌肉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共3次。对照组孕妇不肌注HBIG,分娩婴儿生后6小时内和生后一个月注射HEIGIOOU,并在生后0、I、6个月龄各注射乙肝疫苗一次(20ug/次)。12个月后检测乙肝两对半全阴性的婴儿重新按0、1、6个月预防程序再次注射乙肝疫苗1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人工喂养。 两组新生儿于出生断脐时采静脉血,幼儿于5岁时直接采静脉血,采的血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一HBs,。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IO.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426‘‘—— 幼儿血清HBsAg及抗一l-IBs检测结果 表1两组幼儿l5岁)血清HBsAg及抗一HBs检测结果比较删例数丽病舞譬万丽焉‰实验组9855.108990.81 对照组136…96.6212188.97 注:牛x2=0.041P>O.05士水x2=0.058p>O,05 3讨论 目前有学者认为,孕期使用EBIG无益,乙肝病毒在体内存活的时间为36.6小时,病人体内的乙肝病毒日更新率为48%,也就是每天都在大量的复制以补充每天的乙肝病毒死亡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低剂量HBIG中和乙肝病毒的作用和效果是极为有限的,不足以产生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1另外,HBIG与体内HBV结合后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对孕妇有害;而且HBIG可能诱发IqBV在婴儿体内发生变异,导致临床处理困难。乙肝的母婴传播途径主要为富内感染、产时及产后感染。宫内感染主要在孕后期。有报道于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能降低宫内感染,对宫内垂直传播有阻断作用。本实验随访5年后,检测两组幼儿5岁时的BBsAg及抗一HBs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说明宫内感染在母婴传播中所占比例较小,产时及产后母婴之间的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对新生儿进行}{8IG联合乙肝疫苗免疫明显降低婴幼儿HBshg的阳性率,提高抗一HBs的阳性率,其保护程度接近95%。 本次试验循证的说明新生儿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妊娠中晚期注射HBIG并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率。所以孕期使用HBIG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于华鹏,刘筱娴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途径及预防Ⅱ]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年9月,第一卷,第3期. [2】2孟钊,肖小敏.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综述)U]暨南大学学报,Ⅱ]2002,f04). 【3]3王玲,蔡浩东,刘,马秀云.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盯1.继续医学教育杂志,2006年,第7期. f4】赵连三,HBV感染垂直传播阻断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年 万方数据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实施方案 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为进一步整合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的危害,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我部组织制定了《预防艾 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二日 (一)加强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将这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 事日程,进行科学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形成政府领导的长效工 作机制。同时加大财政经费支持,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各项措施 落实。各地应当建立以卫生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 各部门优势,各司其职,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二)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妇儿工委、广电、教育、人口计生、民政、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利用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宣教、家庭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关注疫情相对严重或偏远贫困地区人群、流动人口及青少年。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综合防治氛围。 (三)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干预效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健全防治物品及时供应和合理应用制度,提高干预效果。 (四)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常规开展。各地应当不断扩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覆盖面,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性病防治、计划生育等服务领域,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早发现、早干预、早随访,使更多育龄妇女、孕产妇及其家庭受益。各级卫生部门应当建立与常规妇幼保健工作相结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作用,促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常规化和持续开展。 措施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应当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1. 各级卫生部门要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制作并张贴宣传栏、宣传画,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以及组织多

预防艾滋、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健康教育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 一、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 概述:艾滋病由HIV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潜伏期6个月~5年,短期内病死率平均50%,高危因素:吸毒;输血(尤指不规范输血);卖淫嫖娼;溃疡性STD。感染过程:一期:急性感染期,1-3个月,抗体阳转;二期:无症状携带症状,6-15年,或更长;三期: 艾滋病潜伏期,最多2-3年;四期:艾滋病期。 1、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定义: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HIV感染的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哺乳期将HIV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 2、预防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必要性自艾滋病流行至今,全球约有400多万1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艾 滋病,存活的HIV感染儿童估计有250多万,目前仍以每年80多万、每天2000多例新生儿HIV感染者的速度递增,其中90%是因HIV感染母亲后经母婴垂直传播而感染的。我国处于AIDS快速增长期,已开始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2011年9月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艾滋病3105例,死亡901例。我省199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截止2006年底累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685例,病人192例,死亡93例,儿童感染者6例,其中4例母婴传播。朝阳市199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2006年起孕产妇艾滋病感染者4例。 3、充分认识开展预防工作的重要意义随着人类对艾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研究目前也有了新的进展。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不采取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母婴传播感染率达到20—45%,假如孕期、产时和新生儿最初几周采取系统的综合有效的抗病毒干预和人工喂养,HIV母婴传播率最低可以降低到2%以下。可见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是可以预防的。 4、HIV母婴传播的途径 HIV传播主要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妊娠期10%,分娩期15%,哺乳期10%。母婴垂直传播70%是在母亲怀孕、分娩过程中被感染,30%是在哺乳期被感染。1)宫内传播: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尤其是妊娠36周以后(占70%); 1

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

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 【导读】说起乙肝,很多人都有种文虎色变的感觉。现在对于乙肝的治疗是没有好的方式,而且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现象,一旦出现就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或者是日常的习惯注意。关于乙肝母婴阻断还是有许多人关心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乙肝母婴阻断的成功率、乙肝母婴阻断前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关于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是非常多的妈妈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心到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会感染到这种疾病,那么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现在是多少? 目前,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成功率较高,平均约为95%,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最重要的阶段是在产后期间,有效的措施是让新生儿接受免疫预防,阻止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具体方法是妊娠晚期,孕妇应每周注射一次乙型肝炎高影响力免疫球蛋白,直至分娩(共约3个月)。婴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1个月内以及出生后6个月内接种乙肝疫苗。此外,必须加入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以增强阻断效果。 乙肝母婴阻断前的传播途径 在乙肝母婴阻断之前,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要想降低降低婴儿的感染可能性就要阻断这种传播途径,那么乙肝母婴阻断前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宫内传播:婴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液循环而感染乙肝病毒,母婴失败的情况主要发生在这种情况下; 2、分娩时的传播:当分娩导致婴儿的皮肤,粘膜或胎盘剥离时,母亲血液中的病毒通过破裂的胎盘并进入脐带血。因此感染进入新生儿身体的可能性最大。在最常见的情况下,羊水和阴道分泌物中也含有可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 3、横向传播:母子亲密接触,母乳喂养等也可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乙肝母婴阻断的目的 很多妈妈在怀孕之前自身患有乙肝,因此她们会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后也会感染到这种疾病。其实通过母婴阻断的形式是可以很好的控制疾病的传播,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乙肝母婴阻断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很容易传染给胎儿,导致胎儿出生后出现乙型肝炎,所以阻断了母婴传播,可以避免从源头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新生儿出生后,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相结合。主动免疫意味着乙型肝炎疫苗应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1个月和6个月内给予。接种疫苗的时间越早越好。新生儿的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如果在出生后48小时内注射,4小时内注射最好,会降低免疫效果;被动免疫是指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肝母婴阻断过程的检查指标 在进行乙肝母婴阻断的过程,需要关注多种指标的。这些指标决定母亲是不是可以将病毒传染到自己的孩子,那么,乙肝母婴阻断过程中的相关检查指标有哪些? 1、HBV-DNA(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直接敏感指标。如果HBV-DNA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活性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并且感染性与该值的大小成正比。如果育龄妇女的病毒数量过高,应在妊娠前首先考虑抗病毒治疗。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含量与母婴传播风险呈正相关:高风险:HBV-DNA 10 6次方;低风险:HBV-DNA范围从10到3到10 6;非常低的风险:HBV-DNA 10立方。 2、乙型肝炎:婴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7月和12月进行检查。如果表面抗原为阳性,则

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2015

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选择性的抗病毒预防治疗势在必行?Interruption of mother-to-infant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time to include selective antiviral prophylaxis? 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在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以及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区域广泛流行。在抗HBV疫苗普及使用之前,围产期或儿童期是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时期。生命早期发生的HBV感染,会显著增加其演变成为慢性病的可能性。反复的母婴垂直传播或儿童期水平传播,会使得病毒感染模式不断加强。 HBV疫苗的使用,可以减少HBV的围产期母婴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并且在某些国家,对于HbsAg阳性母亲产下的婴儿,可联合应用HBV免疫球蛋白。HBV疫苗可以防止80%~95%的病例传播,并且已经降低了儿童期HBV感染的发病率。胎儿在宫内感染HBV并不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尤其在先兆早产引起宫内胎盘渗漏发生时,宫内垂直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经胎盘传播也可能发生,但概率小于疫苗预防失败导致的感染。 尽管应用了HBV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仍然会存在HBV传播的风险。该风险与母亲血中病毒复制指标密切相关;有研究资料表明,如果母亲血中HBV DNA浓度超过108拷贝/ml(或2×107 U/ml),尽管应用了HBV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病毒由母亲传播给婴儿的可能性会达到10%甚至更高。虽然更进一步的资料不多,但仍表明HBV的母婴传播也许并不会仅因为使用了疫苗而阻断,但是如果联合使用了核

苷或核苷类似物的抗病毒治疗,则有可能预防HBV的传播。这种方案与抗病毒治疗在预防HIV母婴传播中发挥的作用类似。 有学者对拉米夫定(胞嘧啶核苷类似物)和替比夫定(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在减少HBV母婴传播方面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一项安慰剂对照的随机试验显示,母亲应用拉米夫定可以降低HBV向婴儿传播的概率[9]。拉米夫定的给药期为妊娠32周至产后4周。在积极治疗组,HBV DNA的平均浓度由基线的7 log10拷贝/ml降低了2 log10 拷贝/ml。包括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在内,所有的婴儿都接受了HBV 疫苗和HBV免疫球蛋白。当所有的孩子长到1岁时,拉米夫定治疗组的孩子中HbsAg阳性率为18%,而安慰剂组的孩子中阳性率为39%。值得注意的是,该时间点存在失访,失访率在安慰剂组为31%,拉米夫定组为13%。 Han等[10]进行过有关替比夫定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研究对象为190例HBeAg阳性、妊娠晚期HBV DNA浓度超过1×6 log10 拷贝/ml的女性,这些受试者被分入替比夫定组和安慰剂组,替比夫定的使用剂量为600 mg/d。婴儿在出生后的24 h内,同时应用了HBV 免疫球蛋白200 U和HBV疫苗20 μg。出生后第4周及第24周追加使用HBV疫苗20 μg。替比夫定的应用起始于孕20~32周,至少持续至产后4周。替比夫定治疗组母亲的HBV DNA浓度从治疗前的8.19 log10 拷贝/ml降至2.35 log10 拷贝/ml,相应的安慰剂组从7.96 log10 拷贝/ml降至7.8 log10 拷贝/ml。分娩时替比夫定治疗组的母亲有30%血清中HBV DNA检测为阴性,而安慰剂组

2020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

2020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试题 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艾滋病定为() [单选题] *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正确答案) C、丙类传染病 D、以上都不是。 2. 哪个时间段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最高() [单选题] * A、孕早期 B、孕中期 C、哺乳期 D、分娩期(正确答案) 3. 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与咨询(PITC)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

A、可以结合常规工作开展 B、仅对检测有反应性者提供检测后咨询(正确答案) C、服务原则是尊重、不评判、保密、知情不拒绝 D、推广快速检测方法,确保就诊者尽快获得检测结果和及时处理 4. 对于孕期未进行过产前检查、急诊入院分娩的临产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时应注意() [单选题] * A、进行危险行为评估后,按需要进行HIV抗体检测 B、采血送HIV筛查实验室进行检测 C、同时应用两种快速检测试剂急查HIV抗体(正确答案) D、HIV筛查结果阳性时,需等待确认阳性后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 5. 下面哪些是错误的说法:() [单选题] * A、HIV抗体阳性不是剖宫产的指征 B、HIV病毒载量 > 1000 copies/Ml不主张行剖宫产术(正确答案) C、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者不主张行剖宫产术 D、CD4细胞计数<200cell/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应使用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性感染 6.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早期诊断初次采血的时间为() [单选题] * A、出生时 B、出生后6周(正确答案) C、出生后3个月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的现状及争议性问题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的现状及争议性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20T14:22:27.3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9期作者:吴小兰 [导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是一种常见的病源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已经超过9000万例。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感染科重庆 401220) 【摘要】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一直被作为临床研究重点,虽然目前已经研究出一套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但是有部分争议性问题还需进行解决。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母婴阻断失败率估计偏低、宫内感染机制问题等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发展现状;争议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230-0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是一种常见的病源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已经超过9000万例,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则在2000万例以上。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血液、母婴、性接触等途径均能实现传播,其中母婴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则是一种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感染率的预防措施,其预防效果较高,感染预防的失败率在10%以下,但在失败原因、阻断方案方面还是存在一系列待解决问题。因此,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的现状和争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详细研究过程如下: 1.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现状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主要是在患者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这三段时期分别实施一定的措施,以达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目的。 分娩前:处于分娩期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一般通过血液、胎盘等途径致使胎儿宫内感染,而宫内感染检出率则在10-40%之间。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娩前阻断,目前临床上常在高病毒载量(HBV_DNA>106IU/mL)孕妇的孕中期开始,使用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进行阻断治疗,以此来降低孕妇体内HBV-DNA载量,从而控制胎儿宫内感染的几率。 分娩时:分娩过程中,如果因受外力而导致胎儿的皮肤或黏膜受到损伤时,这时母血当中的乙型肝炎病毒便会通过损伤部位进入胎儿体内,此外,如果胎儿通过产道时吞咽母血、阴道分泌物等,同样会导致胎儿感染。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应该保证胎儿不受损伤,并避免胎儿与母血、阴道分泌物等物质相接触;因此,是否需要剖宫产来降低胎儿乙肝感染率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分娩后:母婴之间的接触过于亲密、母乳喂养等同样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的进行传播,因此临床上常采用产后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对婴儿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这一措施在母婴阻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针对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婴儿,在其出生后的12-24小时内注射剂量大于100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此后方可再进行母乳喂养。另外,在其他不同部位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剂量为10μg,在1个月后、6个月后分别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接种,这种方法可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进行有效阻断。 2.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争议性问题 2.1 母婴阻断失败率估计偏低 以往在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诊断时,常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来确定。部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产出的婴儿,经主被动免疫阻断后,婴儿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为阴性,血清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则表明母婴阻断为成功,但是如果婴儿血清HBV-DNA显示为阳性,则表明婴儿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当前的临床诊断当中,只对婴儿进行了乙肝五项检查,而并没有进行HBV-DNA检测,因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则常被忽略,以此看来,母婴阻断的失败率应高于实际统计值。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国外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出率达到40%左右。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我国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视程度也需提高,但其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明确。 2.2 宫内感染机制问题 经众多医学研究者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免疫耐受和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是导致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中免疫耐受则主要是由宫内感染所致。因此,对于低病毒载量(HBV_DNA<106 IU/ml)的孕妇在孕期是否需要口服核甘类抗病毒药物阻断治疗降低宫内感染率,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婴儿宫内感染的传播机制具有一定复杂性,与胎盘、羊水、外周血单个细胞核、生殖细胞等多方面因素均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宫内感染的具体机制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除母婴阻断失败率估计偏低和宫内感染机制问题之外,孕妇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分娩方式以及母乳喂养等相关问题均具有争议性,针对传播途径极为复杂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只有将目前的争议性问题有效解决,才能确保母婴阻断的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控制疾病传播的同时,对婴儿的身体健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怀宾,陈煜,张华,段钟平,李杰,等.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阻断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7):556-558. [2]李舣婷,林潮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的研究现状与争议[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30):2672-2680. [3]李晓霞,张启祥,熊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的现状及争议性问题[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6):93-95. [4]韩白乙拉,魏冬梅,包十梅.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治疗现状及进展[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6):127-129. [5]黄美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阻断的相关因素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14. [6]张宝芳,程明亮,张权,赵雪珂,余蕾,等.贵州地区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母婴阻断的临床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8,26(12):945-945. [7]张佩如,胡新,杜飞,刘宇,漆琪,等.GAVI项目四川省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筛查及母婴阻断效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4):343-347.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相关工作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信息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收集、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 2.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 3.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利用及管理能力。 4.省妇幼保健中心每年汇总上报我省本年度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分析报告,并上报国家妇幼保健中心。 5.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月报表和个案登记卡留存备案。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信息数据 的收集和上报制度 1.本制度依据。。。制定,适用于全省所有开展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咨询检测和治疗的医疗保健机构。 2.所有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咨询检测和治疗的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记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咨询信息的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时保健等相关登记,在相关门诊、住院部、检验科建立检测、咨询登记本和阳性孕产妇专用登记本。 2.按照《关于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信息管理工作通知》的要求,定期收集、整理和汇总相关检测、咨询信息,

并于每月定期报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 3.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汇总后完成“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和“预防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并逐级上报,于每月定期报至省妇幼保健中心。 4.对全省所有医疗保健机构检测发现艾滋病感染确诊孕产妇/婚检妇女和梅毒感染、乙肝阳性确诊孕产妇后,须于24小时内电话报辖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逐级上报至省妇幼保健中心,并于5日内填写并上报个案登记卡。 5.工作月报表和个案登记卡通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网络报告。 6.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信息要符合逻辑、完整、准确、及时。纸质报表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字迹清楚,填报人应签字,加盖单位公章。 7.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做好项目各种信息数据、表卡的留存、保密工作,不得向社会公开。 艾滋病和梅毒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制度 一、本制度依据。。。制定,适用于全省所有。。机构 一、艾滋病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艾滋病阳性孕产妇应加强孕产期保健及随访服务,包括采取安全性行为指导、营养指导、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及其他相关感染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安全助产等服务。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满1、3、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宣传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知识孕期首次到医疗保健机构作产前检查,或孕期未接受HIV、梅毒和乙肝检测的孕产妇,可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HIV、梅毒和乙肝试剂的检测一次。 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3)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4)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5)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6)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7)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关怀和支持。 3、为孕产妇提供哪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1)医疗机构为所有孕产妇提供免费检测前信息咨询服务,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为孕产妇在孕期首次到医疗保健机构作产前检查时或孕期未接受HIV抗体检测的临产产妇进行一次HIV免费试剂抗体筛查工作。 (3)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后免费咨询服务。 (4)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产妇提供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的健康教育。 (5)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服务,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进行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等。 (6)为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 4、艾滋病感染孕妇的妊娠干预措施有哪些? (1)选择终止妊娠。已确认为HIV感染的孕妇,医务人员应详细分析其目前的感染状态,并告知继续妊娠可能带来的后果。自愿选择妊娠结局的,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及早安排终止妊娠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选择继续妊娠。已确认为HIV感染且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按《河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干预。 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干预要点有哪些? (1)出生时特殊护理。 (2)做好HIV感染母亲及所生儿童信息保密工作。 (3)新生儿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时,注意用药监测及随访。 (4)建议人工喂养。 (5)做好新生儿体格检查,特别注意记录出生时情况。 (6)按照国家预防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7)其他按《河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干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