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体系构建-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体系构建-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体系构建-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体系构建-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体系构建

Construction of Skill Competition System for Students of Auto-mobi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 tion//CHEN Qing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the automobile major of Sichuan Communic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and bases on the students' skill competition of major in automobi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It elaborates the harvest and experience of student training, teacher growth, team building and mechanism construction in the course of deeply participating competition of the college level,the provincial level, the national level, the world level.

1 前言

近年?恚?国家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均很重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快速发展的近15年左右,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各个岗位上涌现出一大批从职业院校成长起来的能工巧匠。学生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选拔平台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展示窗口。学生技能大赛为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学改革等方面均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大赛模式下,紧密结合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需求,构建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学生的校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四级技能大赛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现状与问题

目前,在职业院校各个专业学生技能大赛组织与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提高与改进。

重视个别培养,忽视全员训练[1] 指导教师、院校领导、大赛主管部门只注重“奥运冠军”的培养,不注重“全民健身”的普及,即只重视参加全国、全省、全市技能大赛的个别竞赛专业户的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全校所有学生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为了取得好的竞赛成绩,对这些竞赛专业户采用全封闭停课训练,可以用技能竞赛成绩置换相关课程,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各类技能大赛,无法从技能大赛中受益。

培训片面化,忽视培养过程[1] 学生技能大赛往往是以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其理论知识、综合职业素养等只占较少比例,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学习水平、文化基础教育、身心健康等很难在一项专业技能竞赛项目中完整体现出来。一些高职院校过度强调操作技能,存在严重的应赛培训现象,对于比赛内容以外的知识和技能避而不谈、避而不练。所以在大赛工作中就呈现出单纯的、单一的技术化倾向,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训练,培训片面化。

训练时间长,影响教学秩序[1] 一些院校对学生技能大赛在设备、人力等方面投入巨大,不论竞赛与专业教学需求是否相符,竞赛项目与教学课程是否相结合等,只要是与院校相关的竞赛,都组织学生参加,在技能大赛安排与常规教学冲突时,甚至以牺牲常规教学为代价。在这种状态下,使得学生和指导教师都疲于应付技能大赛,教师没有更多的心思积极改进教学,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3 四级技能大赛体系构建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大赛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构建校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四级技能大赛体系,从大赛团队组建、大赛管理体系建立等方面入手,更好地将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相融合,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加各级技能大赛的选拔,

使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锻炼,使实训项目与竞赛项目对接,真正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目的。

技能大赛团队组建[2] 技能大赛团队不仅包括参赛选手、专业指导教师,还包括后勤服务教师、心理指导教师、体能训练教师等。在大赛训练过程中,选手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系部领导是主管,只有组建了全面的大赛团队和合理的管理机制,才能发挥技能大赛应有的作用。

1)参赛选手团队组建――各年级分层选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技能大赛,选拔出更加优秀的选手参加重大技能竞赛,是每一所职业院校的目标。汽车专业在每年11―12月都会组织校内学生技能大赛,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等专业举办学院技能大赛。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带领全体教师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各个年级课程开设情况,确定竞赛项目和竞赛标准,在本专业中按照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组织不同的竞赛项目,按年级分层选拔。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为例,大一刚入校,正在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竞赛内容为汽车文化及品牌知识;大二学生正在学习专业课程,竞赛内容为汽车总成拆装与检测;大三学生正在进行各汽车品牌上岗前综合强化,竞赛内容为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校内竞赛采用将竞赛内容融入实训教学和课余时间给予辅导两种方式,营造浓厚的竞赛氛围,保证各专业每一名学生均能参与。各年级在校内比赛中表现优秀的选手通过进一步测试和评估后,被列入各个年级备用选手库,备用选手库成员根据其年龄、性格特点、技能表现、专业基础、英语水平等分别成为省级、国家级、世界技能大赛的预备选手。各专业的二年级备用选手作为三年级参赛选手的辅助选手,提早介入比赛,下一年通过2~3次选拔后,成为正式参赛选手。

2)教练团队组建――梯队式发展。教练团队对于大赛的训练效果至关重要。

汽车专业建立以系主任为领队,系副主任为总教练,专业教师为教练,辅导员担任后勤服务,团委心理咨询师承担心理指导,体育教师承担体能训练的管理和服务团队,团队成员分工负责大赛团队相应工作,如图1所示。

教练团队的组建遵循“老带新,熟带生”的梯队发展模式。“老带新”,就是往年指导过竞赛的有经验的教师带没有参与过指导的教师,带领他们熟悉大赛的竞赛内容和竞赛规则。“熟带生”,就是对技能大赛内容和规则熟悉的教师带不熟悉的教师。教练团队在后勤服务、心理咨询、体能训练等工作中也将以往一些好的做法予以传承,这样既保证了教练团队的稳定性,又使年轻教师有机会参与学生技能大赛指导,增强了团队活力,长期积累后,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教练团队为例,每年的教练团队既有老教练,又有新教练;既保留了教练团队几年来传承的精神,又增强了团队活力,同时避免了教练团队人员的单一性。

技能大赛管理体系建立在团队组建基础上,为了确保训练质量,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技能大赛管理体系。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建立的技能大赛管理体系,包含培训管理机制、后勤保障机制、体能训练机制、心理辅导机制、比赛交流机制、奖励激励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等,具体如图2所示。

1)技能大赛培训管理机制。

①辅助选手制度。为了保障技能大赛选手的延续性和选手质量,汽车专业建立辅助选手制度。在集训队中,既有当年参赛的大三学生,又有通过二年级技能大赛选拔出的大二辅助选手,辅助选手主要负责为集训队员提供如设备维护、元件拆装、在教师指导下设置故障、帮助查阅资料、记录训练过程等辅助性工作,数量一般为6~8人。

②队长轮值制度。在培训开始前,教练团队需要先制订严密的培训计划,

分阶段、按项目、分角色、循序渐进实施培训计划,并及时跟进、监督、检查任务是否完成,及时解答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问题。汽车专业全集训队采用轮值的方法,每周选出一名轮值队长,轮值队长监督管理参赛集训队员,其他集训队员和辅助选手采用每周点赞的形式完成对轮值队长的评价,直到省赛进行前为每一位队员固定角色,确定正式队长。全集训队建立培训登记表,记录队员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发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指导教师发现的问题等,全方位监督集训队员的训练情况。

③选手淘汰制度。为了激发参赛选手积极性及保证参赛选手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手淘汰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汽车专业每年参加集训队员的来源途径包括:一为每年秋季学院举办的各年级技能大赛的一、二等奖选手;二为上一年辅助选手;三为宝马、大众、丰田等订单班在秋季教学和考核中发现的优秀学生。通过这三个途径,将全系大三的优秀学生汇集在一起,组成本年度参赛选手库,一般参赛选手库的人数在8~10人。每年三月初由汽?系统一为这些学生向企业请假,最初请假时间为两周,然后根据后续情况续假。

接下来进入选手淘汰阶段,训练两周后考试(包含理论考试和技能测试),淘汰两名选手,淘汰选手回到工作岗位继续顶岗实习,而留下的选手由汽车系向企业续假,在反复的训练→考试→淘汰这样的循环中,选拔出更加优秀、更加适合参加大赛的选手。其余学生在经历了一定时间大赛训练后又回到工作岗位,参加技能大赛强化训练也成为其宝贵经历。

2)技能大赛后勤保障机制。为了保障集训队员的训练,消除他们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勤保障机制是关键。汽车专业的大三集训选手由于是从顶岗实习请假返校训练,原来由企业发放的顶岗实习津贴转由院、系两级进行保障,即学院按照技能大赛管理办法给予学生基本生活补贴800元/月,系上再按照企业提供的补贴给予补差300~500元/月。除此而外,集训选

手由于晚上训练较晚等,需要提供额外加餐(如牛奶、饼干等),由后勤保障小组予以定点购买、定时配送、定期报账,为学生训练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

3)技能大赛体能训练机制。在技能大赛训练和比赛中,体能至关重要,良好的体能是训练和比赛的前提。汽车专业安排每天(含周末)早上7:00―7:40由体育教师、指导教师共同带领全集训队集训学生进行长跑,从2000米开始,逐渐增加到4000米,除非下大雨,任何人不得中断。开始时集训队员觉得长跑后腰酸背痛,反而会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在经过一至两周的坚持后,他们觉得自己的抗疲劳能力、精神状态等得到较大提升。

除此而外,为了增加队员之间除训练以外的相互了解,每周四下午4:00―5:30定为全队体育活动时间,全集训队包括指导教师共同参加篮球、羽毛球双打等体现团队协作的项目,进一步培养队员之间的协作精神,放松身心、增强体能,为全身心投入技能训练打下良好的体能基础。

4)技能大赛心理辅导机制。全集训队特别是参赛队员在训练中表现出过度紧张焦躁、心理波动大、意志力缺乏等情况,具体表现为头痛、烦躁、焦急、出汗、反应迟钝、精神涣散、慌乱等[3],越临近正式的省赛和国赛,这种情况越突出。心理辅导团队及时分析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如选手过于看重比赛成绩、赛前过度紧张的封闭训练、选手自信心不足,以及其他外界因素干扰等。针对以上情况,汽车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和锻炼计划,包括早操、午休以及其他体育活动,确保集训队员的身心状态。

②不断设置困难。在训练中不断设置困难,让队员通过不断克服困难来锻炼毅力。

③大赛解析。对大赛的背景、规则、历年状况、今年目标、各参赛队的状况等进行整体解析,进而分析本队实力、每一位队员的实力等,摆正位置,增

强自信。

④充分利用模拟比赛。每一天的训练按照正式比赛的规则进行,计时、设置故障、填写工单、与“裁判”沟通、赛后分析等环节一个也不少,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通过反复的模拟比赛,增强队员的心理素质。

⑤往届参赛选手回校参与指导。邀请往届参赛选手轮流在工作之余每周回校一天参与指导,将往年参赛经验、比赛与训练差别、操作注意事项等切身感受传递给选手,特别是本年相同角色的选手,不断增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

5)技能大赛比赛交流机制。集训队员在集训初期的训练过程,是不断夯实专业基础和提升规范操作水平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地组织模拟考试,才能进一步提升选手的技能水平、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建立各支参赛队伍之间的比赛交流机制是非常有效的提高手段。

汽车专业的比赛交流机制包括被动交流和主动交流。

被动交流机制就是各省赛,全省各个开办本专业的院校之间通过赛前说明会、裁判培训、初赛、复赛等环节,每支队伍、每名指导教师、每名参赛队员进行深入交流,更加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主动交流机制就是和区域内或者同等水平其他院校间主动交流,如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重庆院校之间连续两年开展主客场交流,即重庆院校选手和指导教师到成都比赛交流一次,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选手和指导教师到重庆比赛交流一次。在比赛交流环节,选手在不熟悉环境、场地、设备、裁判等条件下完成比赛交流,对其专业技能、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考验和提高有较大帮助。同时,学校与往年比赛成绩一直较好的南京、北京等地院校保持密切联络,主动到这些院校比赛交流,通过进一步的取长补短,促进自身队伍进一步成长。

6)技能大赛奖励激励机制[2]。建立健全的奖励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师生积极性,保证技能大赛各方面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奖励激励机制的对象不仅包

括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还包括为大赛的后勤、体能、心理等各项工作辛勤付出的教师。

汽车专业对于参加集训学生的奖励,既包括竞赛选手,也包括辅助选手。对于竞赛选手的奖励,按照学院的相关制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学院与用人单位一直保持紧密联系,保证竞赛选手的高质量就业。同时,学院一直在跟踪竞赛选手的发展与成长。对于辅助选手的奖励,表现优异的推荐进入宝马、奥迪等定向班学习,在下一年集训时优先作为集训选手。同时,辅助选手自己还可以推荐1~2名下一级优秀学生作为辅助选手。

对于指导教师,首先按照学院相关制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评优评先优先考虑;同时,技能大赛获得的成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本年度指导教师可推荐一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储备人才。对于后勤、体能、心理等方面的教师,他们均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出色完成技能大赛中某一方面的工作,对于他们,还是从物质奖励、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考虑。

除了以上奖励制度外,同时很重视团队文化建设,每一位团队成员均以加入这样的团队为荣耀,以从事这样的工作为骄傲。奖励激励机制加上团队建设,保证了技能大赛工作的良性发展。

7)技能大赛成果转化机制。学生技能大赛和常规教学的目的,都是加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二者的差别是学生技能大赛是集中在几个赛项中暴风骤雨式表现出来,而常规教学是在平常的每一堂课中春风化雨式体现出来。如何将技能大赛中训练、考试、比赛等环节与常规实训教学结合起来,将技能大赛中的一些好的管理办法转化到常规教学中,也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汽车专业在学生汽车技术类实训课程训练及考核中,沿用技能大赛中设置故障、交流故障、排除故障、完成书面报告等环节。所有环节中,操作规范性、

交流有效性、诊断排除结果、书面报告完成情况等均作为得分的重要依据。如此种种,以大赛为推手,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实现教学质量与大赛成绩的双丰收。

4 成效总结

根据四级技能竞赛体系的总体设计思路,结合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技能大赛实践,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取得显著成效。

取得的成绩自2009年以来,汽车检测与维修类专业各年级举办校级技能大赛20余次,累计参加学生3000人次;举办省级技能大赛七次,全省累计参加学生400人次;参加国家技能大赛七次,累计参加学生42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三次,累计参加学生八人次。

2010―2017年的几年间,汽车专业在世界级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获得全国第一名一次、第三名二次、第四名一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两次,单项一等奖10次、二等奖六次、三等奖六次;在省级技能大赛中一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收获与体会实践证明,汽车专业构建的校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四级技能竞赛体系,充分调动了各位教师、各位学生、各参与部门的积极性,技能大赛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促进各专业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通过大赛指导,使教师的教?W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得到提升,教师将大赛的方法运用到日常实训教学组织中,将往年大赛选手的成长经历分享给学生,将技能大赛形成的团队机制、训练机制、考核机制等运用于日常教学中,体现了学生技能大赛工作与常规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同时,教师和学生通过技能大赛平台得到持续成长。

5 进一步思考

学生技能大赛训练是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在训练过程中不仅需

要建立完善的选拔体系和训练机制,也需要许多专用设备、专业仪器以及专业技术资料等,有了这两个方面作为保障,训练才能更加高效地进行。然而由于技术、人力、财力等局限性,有些方面是无法完全满足的。怎样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开展有效训练,将是学生培养的一个关键点。以及如何将学生技能大赛取得的成果更好地和常规教学工作结合,仍是需要不断探索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doc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哪些 职业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高职院校学生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就业心态,避免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选择上脱离实际。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知识竞赛和就业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思想,以教育大众化的观念和思维寻找工作机遇。目前基层单位人才匮乏,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强劲的"就业增长点",高职学生在基层的就业前景极其广阔。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育,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就业现状和趋势,引导学生树立从小事、基层做起的思想。 (二)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是大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基本看法,是大学生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投影,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就业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就业目

标和职业追求,保证高职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未来的就业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的综合条件和专业特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功能,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就业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就业意向、就业标准、就业目标、就业报价、就业信誉、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激励大学生树立端正的职业苦乐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品质。 (三)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指"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是相对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高职教育具有市场明确、面向行业、对口上岗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日常行为规范与实习、实验、实训相结合;将职业道德与"乐业、勤业、敬业"相结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形式,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让大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感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意识等职业行为,逐渐把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自身知识素养偏低,受家庭、社会和传播媒介的影响,普遍存在道德缺失现象,对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标签:高职学生特点德育教育 “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是党对新世纪社会发展的新形式提出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措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这一重要思想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应坚持对学生进行以德育教育为首的素质教育,并且要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将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坚持下去。高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学校的生源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在逐年下滑。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自控能力差,逆反心理强等性格特点,并且他们刚刚摆脱父母的束缚,自主能力弱但自主意识强,由于年龄一般处于18~20岁之间,且受家庭优越条件的影响,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大部分学生只知索取,不懂奉献和付出,这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父母,同时也表现在与同学相处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学生的现状,学校应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认知上的误区,逐步引导学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学生道德修养缺乏的原因 1.社会上大众传播媒介、低级刊物等给青少年造成极为有害的影响。高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广泛。由于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对社会信息十分敏感,社会风气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大量的传播色情、暴力等内容的电视节目、电影、手机、录象、游戏等对他们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许多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中,沉迷于其中的暴力与虚幻。特别是俗称为“校园文化”的低级出版物对学生的影响巨大,许多学生整天抱着厚厚的、满篇都是错别字的描述校园生活中的不健康的内容的小说而爱不释手,并且这样的书籍在学生中非常流行。这些现象与高职学生厌学、暴力倾向严重有直接的关系。 2.家庭教育存在误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他们会倾其全力满足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一切要求,目的只有一个——好好学习。很多父母只道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是很苦很累的事情,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委屈,更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同学差,所以会尽其所有满足孩子攀比的

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 引言 学生的安全问题关系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发展,关系国家前途和未来。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高职学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我国高校中频繁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令人震惊,深刻反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班主任,深刻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如何加强安全教育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安全教育重要性出发,结合班主任亲身经历,分析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建议和措施。 一、安全教育现状 2014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向武汉市内10所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一共300份,收回问卷290份,有效问卷285份,最终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结合我担任班主任多年经历,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1.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并不是单一的、独立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配合并形成合理有效的体系,才能达到安全教育工作的目的。然而,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体系相对不健全,仍然存在很多欠

缺,如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匮乏,缺乏完整安全教育知识教材和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等。 在各个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安全教育不是由专业教师进行的,主要由班主任做这方面工作。班主任虽然态度认真,但是在安全教育知识、心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知识等方面无法满足教学工作需要,他们所做的只是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强调学生注意安全,呼吁学生重视安全,无法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安全教育知识和安全技能,没有专业安全教育知识教材,造成学生所学安全知识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规范现象,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自身安全。 另外,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松懈,没有适当的奖惩措施,最终使校规校纪沦为摆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此外,一些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注重安全功能,忽视人性化特点,导致师生与制度或保安出现对立现象,最终难以获得理想的安保效果。 2.安全教育手段相对落后,忽视心理安全教育。 在班主任工作中,安全教育一般采取说教式宣传方式,而不是通过正式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说明安全教育实践性不强、趣味性不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者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较差,不仅体现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及接受能力上,还体现在心理问题上。相对来说,高职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途径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途径研究论文2019-01-07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对整个学校的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相关工作的优点,总结出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做出的改变。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掌握一门技术能够为自己的生存增加优势竞争力。高职院校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运用何种方法教育管理学生显得十分重要。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管理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完善和不能完全落实的情况。只有将当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显露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为管理工作带来良好结果,才能更好的为高职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1、高校院校管理工作模式没能够与时俱进 管理学生的工作主要由学生处负责,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目前仍有许多高职院校采用模式。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处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使得学生处的教师对工作中的问题不够负责。[1]此外,高职院校对专管学生教育问题的教师,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所以教师在工作中经常出现不够负责的情况。 2、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业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符 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在近几年有所提高,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高职院校在信息化上也做的毫不逊色。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应该向前发展。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对整个学校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实际工作中,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由于工作性质有一定限制,使得教师的管理业务没有得到提高。这种原地踏步的业务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不能跟学生的实际需求很好的联系起来。 3、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系统性不高 高职院校在进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时,存在很多问题。最显眼的问题是,平时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关注度较多。但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管理,并没有太多实际措施。经常出现学生宿舍卫生状况较差的情况。高职院校要做出改变,必须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不能把教育管理精力大幅耗费在单项问题上,不能做什么事都应付检查。 4、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教师缺乏较好的服务意识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摘要: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要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价值取向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实施特点,拓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对学生日常服务、管理、指导、咨询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实训、实习教学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关键词:高职学生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意义 价值观念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各种事物或现象所蕴涵意义的认识和评价。人们受自身具体利益和需求的影响,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同时,在一个社会中,人们还有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因此必然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就是在各种价值观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统领作用的核心价值体系。一个政党要有战斗力,一个国家要有凝聚力,一个民族要有生命力,都要依赖于强大而牢固的核

心价值体系,并使之成为政党、国家、民族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只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让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渐深入人心,在全社会确立褒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鲜明导向,促进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能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他们走上社会之后,将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这既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又可使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要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

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的新定位(一)

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的新定位(一) 摘要:从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现实背景出发,提出新时期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即理论上的核心观、发展现,实践中的针对性、层次性,给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新定位,即特定素质养成及相应教育实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定位 一、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现实背景 (一)新时期的道德共性问题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青少年,其思想道德状况一方面在总体上呈现出与两个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在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着种种道德困惑,而且出现了道德素质下降的问题。 1.价值观念多样化使青少年学生面临多元选择的困惑 一些学生道德标准混乱,知行难以统一。我们对江西某市近千名青少年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有近半数的青少年感到“有些事好坏难辨”,以致无所适从。不少青少年一方面对社会上的道德现状表示不满,另一方面又明确表示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需求,将放弃自身道德追求,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2.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化 在调查中发现,有80%左右的青少年已经把诸如“为国家作贡献”、“增强事业责任心”等排除在自己的工作动力以外,他们基本上都将与个人利益有关的因素视作工作的主要动力。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意识充分张扬,个人利益备受重视,这本无可非议;然而,不少青少年对个人、自我的强调,已显得不是十分健康。由于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团队合作之类的现代观念,并来与个人意识同时确立,因此对个人利益的过分关注,就很容易滑向功利主义,甚至会排除道德和伦理价值,走入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泥潭。 3.强调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的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 过分强调报酬高低,敬业精神严重缺失。调查反映,有近六成的青少年都把“报酬高低”作为今后择业的最主要条件,一半以上被调查者认为,现在最流行的观念是“一切向钱看”,认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青少年所占的比例不到五分之一。 (二)高职学生的个性问题 1.心理素质上的落差 与普通大学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存在明显’差异;高职学生以考场上的失败者居多,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自卑感较强,一些学生是出于无奈进入商职的校门。因此,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对自向的潜力、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等相当朦胧。 2.家庭教育的缺陷 对江西某市部分高职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和普通大学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比较发现,从总体上看,高职生父母亲文化水平明显不及普通大学学生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高职学生家庭中,父母亲双下岗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普通大学学生家庭。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父母亲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和教养方式所存在的缺陷,而得不到必要的、正确的家庭教育。 二、高职德育目标的立足点:理论上的核心观、发展观,实践中的针对性、层次性 (一)理论上的认识 1、核心观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道德力量正显示出核心地位,社会发展、企业生存都在呼唤道德重建。 (1)社会发展的新资源:道德力量。今天,无论是自然科学界还是社会科学界,有越来越多

高职学生安全教育思考

高职学生安全教育思考 在多年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发现高职学生具有以下特点:纪律观念淡薄,学习态度消极,不求上进,部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不良习气严重,不服从学校严格制度的管理,大部分学生会吸烟,部分学生会酗酒、打架斗殴、赌博;个人生活习惯差,晚睡晚起的占大多数;生活邋遢,不注意个人卫生,衣服、鞋袜脏了不及时清洗,随处乱扔,甚至直接扔掉;不把寝室教室卫生当作自己的事情,自己值日不认真,别人值日不保持;热衷于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受网络影响较大等;部分学生自我要求不严,生活懒惰,贪图享受,坐的是摇椅,吃饭叫外卖;逆反心理严重,自我意识强,利己主义严重;敏感、自尊心强,耐挫折能力差。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的安全和校园的稳定都具有极大的隐患。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加强以下安全方面的教育:纪律教育。高职院校生源一部分来自于普通高中高考分数低段的学生,另一部分来自中等职业学校、技校和中专学生,学生综合素质差,纪律观念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违纪现象常有发生。违纪是造成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加强纪律教育是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纪律教育要趁早,要常态化。新生刚入学时,就要组

织学生集中学习《大学生行为规范》《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让学生对高校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规定做到心中有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晚归漏宿,不打架斗殴,不参与赌博、传销,不酗酒、不聚众闹事,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等。结合学院学生违法违纪的事例,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条文和规章制度,对各类违纪事件学校要进行严肃处理,使各类违纪学生及时受到教育,让周围的学生引以为戒。保证安全教育制度的权威性,确保学生安全。防溺水安全教育,游泳是大学生喜爱而又有益于身心的体育运动,但存在一定的危险。稍有不慎可能发生事故。学校要加强大学生防溺水教育,禁止学生擅自到江河、大海、湖泊等水域游泳。即便到开放的游泳场所去游泳,也要要求学生结伴同行;教育学生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并让学生懂得正确的营救方法。教给学生在游泳中遇到脚部抽筋或溺水等情况下的处置方法。引导学生重视自身在校安全、预防溺水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发生的学生自杀行为中,大多数是由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所致。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多渠道,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如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开设阳光心理咨询中心、邀请附近医院的心理医生对辅导员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耐挫能力,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心理卫生知识,从而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 提要本文讨论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下,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针对这些特点和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管理;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大众化发展时期,人们开始对高等教育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更进一步的认识。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五年进行了大规模扩招,在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中,高职高专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在校高职学生的心理变化客观规律,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努力做好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长远意义。如何实现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学生管理工作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深入研究探讨当代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把学生的管理工作推向新的局面,是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特点 1、个人理想和现实差异的心理矛盾。他们也曾有过远大的理想,有很高的个人目标,期望能踏进重点本科院校,他们也努力过,付出过,竞争过,而由于“命运”不如人,未能如愿,看着昔日的同窗好友高兴地进入了理想的大学而心理失衡,甚至怀疑自己,进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他们没有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荣誉感,不敢正视自己的身份,甚至逃避现实。 2、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等教育的学生综合素质也在明显的下降,专科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也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只要考生过了专科提档线就可以上,所以其文化基础可想而知。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3、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适应。虽然此类学生圆了大学梦,但进校后,由于自身基础不牢,学习能力差,各方面的素质都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过高考的无硝烟战争,尝尽了高中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肩负着家人、朋友和自己的期望,艰难地度过了高中生活。如今,进入了大学生活,有些学生就有了“如释重负”、“熬出头”的感觉,加上传统想象中大学生活是自由、轻松、美好的,促使其进一步放松自己,他们认为没有了新的挑战,没有了竞争意识,反映在行为上就表现为没有组织观念、没有时间观念、上课经常迟到,甚至无故旷课,不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缺乏公民道德意识,对学习、集体活动缺少热情,过分地强调自我性,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时代紧迫感。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虽然有幸跨进了大学,但实际上更需要严格管理,反而极力反感学校对他们加强管理,经常对学校的管理进行指责,甚至说:“我都是大学生了,应该给我更多的自由空间,你们的管理就如同中学一样”。他们想问题、提建议不是从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把一切归咎于学校管理方式的死板僵化。

爱国主义教育——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思政工作核心

爱国主义教育——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思政工作核心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关注点过于集中在娱乐性文体活动或境外文化上的特点,摆明了现阶段面对该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抽象化”困难的现状。提出必须与时俱进地建立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工作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更形象化地展开的对策。 标签:“90后”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爱国主义教育 现阶段,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生源年龄普遍进入社会上所称的“90后”。在被全社会诟病式的关注下,“90后”本身也确实在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人生价值等多方面表现出了与以往传统出入较大的差别。而学习习惯和自控能力本身就有所欠缺的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在具备“90后”共同特性的基础上,又具有自身特点,就视野关注点方面而言较以往所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就文体兴趣为例,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唯一关注的体育赛事就是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对其中的球队和知名球员如数家珍,以穿着自己心仪球队的服饰为荣,宿舍文化大多以知名球星海报充斥,对外国家抱有绝对好感;他们热爱篮球喜爱参与篮球运动,然而却对其他体育项目漠不关心,对国家举办的大型赛事也兴趣淡薄,在高校本身举行的身体锻炼项目中也是懒懒散散,并不以自我体质素质提高为目的。可见其对篮球的热爱只是自我偏好而不是真正对体育锻炼的向往。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自我主办的文娱晚会之格调、风格也无不明显是现今各大地方电视中娱乐性节目的翻版,而传唱在学生口中的无非是“谈情说爱”,舞台姿态也是竭力克隆流行文娱明星,甚至出现以怪异形象、低俗内容为看点的节目;而唱“红歌”、讲传统的风尚几乎绝迹,在某知名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军训拉歌环节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会甚至没有听过脍炙人口的《游击队歌》,最终以流行歌曲代替。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几乎同时表现出“娱乐人生”的态度。究其缘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时代因素,以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到来,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低效性,“90后”的“网生代”诞生。他们由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与人交往沟通转变为完全依赖网络,甚至盲从网络,逐渐失去自我独立思考能力和拓展性思维。 ②家庭因素,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至今,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90后”的学生从降临人世的那天开始,就已经被确定在这样一中特殊的家庭环境中:物质条件丰富,生活安逸。父母整天都在忙,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短,甚至是少的可怜。独生子女居多的“90后”普遍有一種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骨子里难以抹去的自我思想。另外一方面,这种孤独感使“90后”学生失落、空虚,继而寻求刺激来安慰自己,也是为了寻求别人的关注和认可。 ③国际因素,中国与世界的全面融合,各种各样的思潮随之而来,使“90后”思想前卫、肤浅、迷茫。在网络、影视、刊物等媒体的助势,迅速灌输到“90后”学生的脑子里,但由于认知有限,难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性境界。于

关于加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探索

关于加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探索 随着人类思想活动的日趋复杂,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逐渐凸显,高职院校关于学生德育教育的负担越来越重。本文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德育教育的方法两个方面来叙述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情况,用科学的、现代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标签: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方法 一、高职学生德育教育问题重要性的分析 1.我国经济环境的要求 除国际形势大的趋势外,国内市场经济形势同样挑战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从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等方面看,目前社会主要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这归根结底主要是利益多元化的问题。古往今来,不正当利益对人类的消极影响很多,而现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正当利益,这些都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教育力度,强化德育教育工作。 2.当前教育方面的要求 德育是我国现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体系。首先对于现今我国的各大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来说,工作成绩还是应予以肯定的。各大学校在德育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当前的德育工作还存在诸多误区和问题:一是认可专业,弱化德育;二是目标过高,偏离实际;三是形式简单,效果不明显;四是重视堵截,忽视疏导;五是强调言传的重要性,淡化身教的作用。 二、德育教育的方法 1.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给予激励或是抑制,从而为学生指明品德发展的正确方向,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品德评价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用一种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优点和错误,在评价时要做到用辩证的思想去评定学生,既要奖其功,又要不护短;既要惩其过,又要不折长;有分寸地、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当然,在品德评价法中要注意实事求是,不要把个人的情感带到评价中去。 2.环境陶冶法 环境陶冶法,顾名思义,是通过创造一个积极的、有利的环境潜移默化地感

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确认与安全防范承诺书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安全教育确认与安全防范承诺书 通过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我深知安全是我们学生完成学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保证,安全素质也是我们成长成才应有的素质要求。本人特就以下安全要求,确认接受了学校的安全教育;同时针对以下安全要求,承诺强化安全意识、法纪意识,履行好个人应承担的安全防范责任和义务,切实消除和规避安全隐患,防止安全意外的发生: 一、强化安全法纪意识。积极参与和自觉加强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学习,认真阅读和深刻领会《学生手册》中涉及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自觉强化自我教育、自我警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决不发生违法违纪违规并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意外的行为。如果发生违法违纪行为,自愿接受国家和学校依法依规所做出的处理,并自愿承担一切相关后果。 二、遵守住宿管理规定,维护集体生活安全和秩序。不在未经学校批准、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情况下夜不归宿或擅自校外住宿。不在宿舍区使用蜡烛、酒精灯、煤油炉等明火,不焚烧废纸杂物,不将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带入宿舍。不在宿舍内使用劣质电器、大功率电器及电热器具(如:热得快、电水壶、电饭煲、取暖器、电热毯、电暖宝、电热水袋、烘鞋器、电吹风、电熨斗、电烙铁、电热杯、夹发梳、高热灯具等),不私搭乱接电源。不毁坏宿舍区的监控设备和消防设施。不在阳台护栏上放置哑铃等重物,不攀爬围墙、阳台、门窗等。离开宿舍时,一定关掉电器,关闭电源,锁好门窗,防止被盗事件和火灾事故发生。宿舍钥匙妥善保管,不外借他人。不在宿舍内留宿非本宿舍人员。妥善保管个人学习生活用品及贵重物品,不在宿舍内存放大额现金,手机、电脑等应随身携带或采取有效措施安全保管。遵守和维护宿舍集体生活秩序和其他相关规定,不在宿舍内饲养宠物,不在宿舍内从事影响他人休息的活动,与同学和睦相处。 三、注意教育教学和相关活动安全。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遵守学校考勤管理办法,有事履行请假手续,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参加早锻炼,晚自习。节假日一定按学校规定的时间离校和返校。知晓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可能产生的意外伤害,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在活动过程中如遇身体不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逞强,立刻停止剧烈活动,并及时通过老师和同学寻求救助。在校内外从事实验实习、科技项目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时,严格遵守学校及相关单位的指导人员、管理人员、带队老师、负责同学的相关规定和管理要求,按相关规程和各种安全规范开展活动。 四、遵守外出规定,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出行安全。不擅自离校远出或离校不归,不私自组织旅游,不从事任何形式的旅游中介、客运中介、劳务中介活动。外出活动以就近、安全为原则,尽量结伴而行,深夜不单独外出。主动学习掌握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时注意交通信号灯,走人行横道,确保出行安全。不搭乘“三证”不全、无营运资质、超载超员车辆或其他有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没有驾照绝不驾驶机动车辆。有驾照,一定遵守交通法规,绝不饮酒驾驶或驾驶无牌照机动车辆。如果外出旅游,我一定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向家长和同寝室其他同学告知去向、联系方式和返回时间。不到地势险峻或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地方游玩,不从事各种冒险性活动,不在户外生火野炊。遇事礼让,避免与校外人员发生磨擦或冲突。不到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饮食店和流动摊点饮食,不食用陌生人赠予的食品。 五、谨防上当受骗。自觉提高警惕,不贪图便宜或不当利益,不轻信他人,不将银

谈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谈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摘要]高职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文章具体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现状,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增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现状问题 为了掌握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访谈、文献检索等方式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首先编制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职业道德》培训教程设计的。问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文明礼貌、勤劳节俭、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开拓创新和职业道德教学等十一个方面的问题。被调查者是学院管理系、英语系、计算机系、艺术系等的学生,由任课教师以班级为单位,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在教室现场发放并当场回收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571份,收回问卷1571份,有效率100%。其中一年级619人,占学生总数的39.4%;二年级608人,占学生总数的38.7%;三年级344人,占学生总数的21.9%;男生629人,占学生总数的40%;女生942人,占学生总数的60%。 一、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调查、座谈、访谈等结果显示,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岗敬业方面,学生能够认识到爱岗敬业是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据调查,89%的学生认为爱岗敬业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82%的学生认为当前某些职业领域出现的“跳槽热”是有利有弊。64%的学生认为大部分人参加工作的目的是为社会和他人服务。98%的学生认为凡是社会所需要的职业都有职业责任。78%的学生认为职业技能形成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 2.诚实守信方面,学生能够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89%的学生认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法则。72%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员工能够做到诚实劳动。53%的学生认为从业人员能够做到维护企业信誉。87%的学生认为作为所属企业的职工都有义务和责任保守企业秘密。

论孝德视域下的高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精选文档

论孝德视域下的高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收稿日期:2015-03-05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孝德内涵精华与爱国主义精神 具有内在契合性。高职院校要注重开发传统文化德育功能,发挥孝德教育优势,以现实生活为载体,以孝德教育为切入点,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传统孝德内涵精华与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内在契合性 孝”作为反映人类发展规律的一种道德规范,内涵十分丰富。 说文解字》对“孝”的释义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尔雅?释训》有记:“善事父母为孝。”《论语 学而》也载有“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三字经》更疾呼“孝于亲,所当执”, 首孝弟,次见闻。”由此可见,“孝”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 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与祖国之间的关系”,“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

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因此我们不同属道德范畴,一脉同源。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用现代道德的眼光来梳理中国传统孝德文化的合理内核因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孝德内涵精华与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内在契合性。 难发现,中国传统孝德与爱国主义此两者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 1. 传统孝德精华与爱国主义在内容上的契合性 从“孝”的基本意义上来看,中国传统孝德文化精华主要体 现在“善事父母”“尊祖敬祖”和“承志履责”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恰恰内在契合了爱国主义的要求。 首先,“善事父母”不仅包括子女对父母物质上的“养”,更要体现于对父母精神上的“敬”,以及对父母常怀的感恩之情。这实际上也是爱国主义基本要求之一的“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的体现。对父母的赡养、敬爱和感恩,是“孝”的精神实质。 对父母的养育之情知恩图报,这固然是“家庭之爱”、“亲情之爱”的体现;更应将这种“孝”观念和态度纵横开来以待他人和社会。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是爱国的体现。只有和谐稳定,我们的祖国方能“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可见,“孝”是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粘合剂。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就主张爱人民、爱国家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教育中来得到提升。 其次,“承志”不仅仅只是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意义上的子承父志,实际上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包含于“履责”之中,指向于高职大学生对父母、对自己、对学业、对他人、对班级、对社会和对国家负责,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有为青年。高职大学生在历史新时期的这种“承志履责”,就是要“继承前辈开创

高职德育教育新思考

高职德育教育新思考 作者:张维 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8年第3期 【摘要】高职院校德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 在新时期,如果按照传统的理论方式进行,已经满足不了现在德育教育的基本任务与目标。本 文根据现行高职德育教育相关内容、教育过程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新的想法。 【关键词】高职;德育;过程 当前的高职德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沿用传统的高职德育教学模 式存在着一定的单一与说教性,固有的教学内容未结合现在的时代发展的需求改变教学内容与 方法。如何改进高职德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德育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一、高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高职德育教育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受 传统的重智力重技能轻德育观念的影响,高职德育并不受学生重视,因此教育成效不尽如人意。然而高职德育教育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就业以及未来生活的价值取向。 (二)领导体制不够健全。高职德育教育没有设立相应的部门,在各系里面安排出相关老 师承担德育教育课程,没有将辅导员(班主任)纳入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师资队伍配备不足。德育教育不同于专业课程教育,德育教育的受众是全校所有学生,应该配备专业的思政德育教育团队。 (四)教学方式固守传统。当代高职专业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但学习自主性不强,如果相 关教师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而没有采用互动、实践环节,就容易造成课堂死板生硬,对于 原本就坐不住的高职生来说,效果可以想象。 (五)教学内容没有更新。现在的高职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原来的教学内容或许在 高中阶段、日常培训或相关课外活动中都会融入相关知识点,而在高职阶段还坚守那些内容, 学生缺乏新鲜感,激发不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培养不了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一)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全校上至校长,下至普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明确德育教育 的要求,并把德育教育工作纳入部门、相关专业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建立健全相关体制。设置相关的思政部门或者思政学院,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各 级部门人员岗位职责,建立与之对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杠杆,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评价。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是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正 是强调了良好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长期性。这也是德育区别于知识技能教育的根本所在。这 一特点要求有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与之相配套。因此需要明确学校各部门以及各类人员在德育 工作中的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德育积极性,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新格局。然 后健全制度,加强考核。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以保证德育工作的有序和有效进行。然后实施奖优罚劣,增强动力。要使德育工作者的积

职高生安全教育记录

主题:《安全教育》 团员会议应到人数:43人 团员实到人数:43人 活动过程 1.学习安全知识,了解安全知识的很重要性。 2.通过学习身边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的实例来了解安全知识的很重要性。出示本次团会活动的主题。 3.安全就在我们身边。 4.我们每天上学、放学,安全隐患都在我们身边。现在,快到放寒假的时候了,我们更要注意我们自身的安全。上个星期,我们班周旋同学不小心从上铺摔下来,导致她得在家休息一个星期,因此,我们有理由在这次团员会议上讲讲安全方面。 A.交通知识竞赛:出示一些交警手语图片,请同学来解说是什么意思。 B.校园安全知识:出示校园安全隐患的地方,请同学说说怎样来避免。 如:楼道、教室用电,寝室卫生间、食堂排队就餐等。 5.我们在校内或校外活动时,都要注意安全,否则,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说不定可能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讨论:下面的行为对吗? A.放学了在楼道上,互相拥挤; B.在公路上你追我赶; C.骑自行车在路上乱窜; D.超额用电; E.在桥的栏杆上走; F.乘车的同学乘车时将手或头伸出车窗外; G.在寝室,光脚嬉戏 (同学们我们可千万不能像以上这些同学那样湖涂呀!) 安全卫士:我要考考大家,你们知道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110,119,120,121……) 6.主持人:我们不但要懂得一些必备的安全法规,还必须懂得怎样处理一些意外事故,还必须对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警惕。特别是新年快到了,有些坏人开始出来行动了! 让学生明白坏人是没有模样的。坏人可能长得很漂亮甚至很慈祥,可能是男的,也可能是女的;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自己身边的人。 7.主持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份“注意安全,健康成长”的倡议书,宣读倡议书。 8. 会议总结:我相信我班的团员在校领导的教育和关注下,我们一定会过个安全进步的假期! 高二(1)班团支部 2013年1月11日

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2年第24期总第326期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242012Sum No.326 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刘延华(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西宁810012) [摘要]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 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对青海四所高职院校学生爱国心理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并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爱国主义;现状;研究[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4-0216-02 [作者简介]刘延华(1970— ),女,辽宁锦州人,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为此,认识当代大学生爱国心理的一般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于是对青海四所高职院校学生爱国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采取问卷为主,并辅以座谈法、文献法。查阅了一些有关爱国主义的资料,取其反映爱国知、情、意、行要求的观点,研究整理编制成高职生爱国心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回收有效率为86.8%,其中男生300人,女生182人,一年级329人,二年级153人;调人对象为建筑工程技术、医药、动物医学、计算机、汽车运输技术等系的高职学生。 一、大学生爱国心里调查表 项 目 同意不确定不同意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94.243.931.832.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57.073.6434.303.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93.454.192.364.有国才有家,爱祖国比爱家庭更重要74.6117.547.855.爱国必须拥护社会主义制度75.9212.3011.786.家乡对我来讲总是美好的 80.6 11.78 7.62 项 目同意不确定不同意7.大学毕业分配首先应考虑个人利益是否实现 38.7422.7533.518.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44.830.125.19.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能够克服 75.9220.943.1410.我热爱我的学校 75.415.718.8911.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95.292.36 2.0912.你认为当代大学生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而无法统一时, 一般会?个人利益 服从国家利益。44.5 犹豫不决35.3 国家利益 服从个人利益20.2 这张表从大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对祖国的情感、爱国意志、爱国行动趋向几个方面进行的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祖国的认识是积极向上的,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同学们是肯定的,承认爱国是公民的责任与义务;能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相信改革开放是中 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大学生们对祖国有着深刻而真挚的情感,他们将对祖国的爱体现在对家乡、对学校;但没有认识到对祖国的爱还应体现在报国之志和效国之举上,所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的抉择却常常犹豫不决,或作出违背国家要求的决策,认为或不确定大学生毕业分配时首先应考虑个人的利益者近40%;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能迅速做出正确决定的学生却不足50%,同意“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只有45%,这说明今天的大学生有思想、有主见,另一方面,他们知行不一的行为对国家利益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6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