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

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

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
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一、诊断程序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当确定:

1.病变在什么部位?

2.病变的性质及原因是什么?

前者即定位诊断又称解剖诊断;后者为定性诊断又称病理、病因诊断。

【定位诊断】包括:

1.病变或病灶的部位,在周围(肌肉、神经肌肉接头或周围神经)还是中枢(脊髓或脑),或两者均受累。明确其具体位置与側别(左、右侧或腹、背侧)或近、远端。

2.病变或病灶的多少及分布(单病灶或多病灶、弥散性或选择性)。

定位诊断力求精确,体征是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病史中的首发症状、病情演变,可提示病变的始发部位、扩展的方式与范围。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症状是因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某肢体活动受限,要确认是

1因随意肌收缩无力(瘫疾)所致“不能动”;

2还是肌张力增高引起的运动“不灵活”;

3或患者因畏于肢体局部疼痛的“不敢动”. 如下肢疼痛,应先除外

1下肢软组织损伤、

2骨关节病

3或血管性疾患所致疼痛,

4再考虑其为神经痛。

然后,将主症进行综合归类,结合神经系统体征,推测其病变部位。

患者的症状不一,应将其主要表现进行归类以便分析。如偏瘫、截瘫、四肢瘫、共济失调、神经根痛、锥体束征、烦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等。

由于神经症状的产生是神经系统受损部位生理功能障碍的结果,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损害,

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可据此推测病变的部位。如下:

1.肌肉病变受损后只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受累肌无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无感觉障碍。

可由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如重症肌无力)

等引起。

2.周围神经病变受损后出现其支配区范围内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症状,特点为下运动神经

元瘫疾。

前根、后根的损害分别出现根性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

多发性神经病见四肢远端的运动、感觉障碍。

3.脊髓病变横贯性脊髓损害,出现病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三大功能障碍,即上运

动神经元性截瘫或四肢瘫、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性全部感觉障碍及尿便功能障碍。

脊髓受损节段的定位,多依据感觉障碍的最高平面、运动障碍及深、浅反射的改变而定。一

侧脊髓半切损害,可表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

4.脑部病变

脑干病变: 交叉性综合征是一侧脑干病变的典型临床特点,可表现为病变侧周围性脑神经麻

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即交叉性瘫痪(如Weber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等);或病变侧面部及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的交叉性感觉障碍(如Wallenberg综合征)。双侧脑干损害,可见两侧脑神经、锥体束、感觉传导束受损的表现,脑干受损的具体部位是根据受损脑

神经的平面来判定的。

小脑损害的主要症状是共济失调,小脑蚓部病变主要引起躯干共济失调,小脑半球病变可致

同侧肢体共济失调。

一侧大脑半球病变可出现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双侧弥散性损害常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智能减退、四肢瘫或双侧锥体束征。刺激性病灶可引起癫痫

发作。

1额叶病变可出现强握反射、运动性失语、失写和以智能障碍为主的精神症状等;2顶叶病变除感觉障碍外,尚有失读、失用及体像障碍等;

3颞叶病变可出现象限盲、感觉性失语及以情感障碍为主的精神症状;

4枕叶病变可出现视野缺损、皮质盲等;

5基底节损害可表现为肌张力改变、运动异常及不自主运动等。

另外,要明确病变损害的部位或病灶的多少及分布,大体有以下类型:

1局限性或局灶性指单一局限部位的损害,如面神经麻痹、横贯性脊髓炎、局灶性脑梗死、脑肿瘤等。

2多部位或多灶性指2个或2个以上部位受损,如多发性硬化、多灶性脑梗死。

3弥散性指病变较弥散侵犯双侧对称部位,如病毒性脑炎、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4系统性指病变选择性损害某些功能系统或传导束,如运动神经元病、亚急性联合变性等。

【定性诊断】确定疾病的病理性质与病因。

首先,在已确定病变部位的基础上,依据该部位容易发生的病理损害,结合病史,推测病变的性质。如脑卒中、感染、外伤、肿瘤、变性、脱髓鞘、代谢障碍、遗传性疾病等,各有其

不同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临床经验也证明,病史中最具有定性价值的是起病形式与病程经过。

1一般而言,突然或急性起病者,以卒中、外伤居多;

2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并伴有发热者,感染的可能性大;

3慢性或隐匿起病且呈进行性加重者,以肿瘤或变性病为多;

4病程中病情起伏波动明显者应注意脱髓鞘或神经肌肉接头的疾病;反复发作者注意癫癎、

偏头痛、周期性瘫痪等。

下面仅概括介绍神经系统常见的不同性质疾患的临床一般特征:

1.感染性疾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于病后数日至数周达高峰,常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的表现。神经系统损害较为弥散,可出现脑、脊髓或脑、脊膜的损害,神经影像学可能显示损

害部位,但不能取代脑脊液检查,后者可提供感染的证据。

2.血管性疾病脑或脊髓的动脉性血管病,多以突发或急性起病、病情迅速达高峰为特征。分

为缺血性与出血性。

1缺血性血管病临床出现与受损动脉灌注支配区一致的功能障碍;

2出血性血管病的表现则多与动脉易损部位(如豆纹动脉、桥脑旁中央支动脉等)、局部血肿、水肿压迫以及血液溢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有关;8uj

3部分患者(如TIA)可有自发代偿、自动缓解倾向,易复发;

4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较动脉性脑血管病明显为少,由于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复杂,除

海绵窦血栓形成外均缺乏特征性,故此类患者临床定位、定性均较困难,极易误、漏诊,故

对颅内压增高伴或不伴有局灶性脑功能受累的疑似患者宜及早行影像学特别是血管造影

(静脉期)或CTV、MRV检查。

3.外伤神经症状在外伤后出现,且有颅骨、脊柱或其他部位器官外伤,并得到影像学支持者,定性不难。轻微外伤未被重视或未被察觉、外伤后较长时间才出现神经症状者,特别是老年人、酗酒者,易被误诊。此外,尚有少数患者外伤系因神经疾病(如卒中、癫痫)发生后所

致,也有外伤促进原发疾病(如肿瘤、脊髓空洞症)恶化,均应注意区别。

4.肿瘤多数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发展,病情进行性加重。脑部肿瘤除有局灶性神经受累的表

现外,尚有颅内高压症;脊髓肿瘤则表现为脊髓压迫症及椎管阻塞。神经影像学常可为定性的佐证。

5.变性病系指慢性、进行性、系统性、原因不明的疾病。一般慢性或隐匿起病,缓慢进展,

病情进行性加重,多选择性损害某一系统,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主要损害上、下运动神经元。一些以往被称为变性的疾病,由于认识水平、检验技术的进步,病因现已明确,故已从此类

疾病中分出,如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亚急性联合变性(维生素B12代谢障碍)、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Prion感染)等。

6.脱髓鞘性疾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部位、多病灶分布,病程常呈缓解与复发的多相性(多发性硬化),或单相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经过。

7.代谢及营养障碍性疾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在全身症状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症状,亦有

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者。

定性后,再根据患者的起病年龄、性别、个人生活史、家族史、危险因素及背景疾病,结合

相关辅助检查资料,筛选或寻找可能的病因,并应尽力获取其客观佐证。应当指出,在病因

的确认上尚受到诸多的限制。以感染性疾病为例,临床上以直接查出致病病原体为证据的诊

断并不多见,只能依据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提示“可能”或“很可能”的诊断。某些变性病,因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手段,而只有用排除类同疾病的方法诊断。

二、临床思维的注意事项

在诊断过程中,通常先根据病史与体征进行定位与定性分析,得出初步(印象)诊断,再做

相应的辅助检查加以验证,使其起到支持或排除初步诊断的佐证作用,及时修正或完善诊断。对部分病例,初步诊断可能即为最后肯定诊断;对病情较为复杂的病例,尚需有不断修正、

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时宜从排除对患者危害最大的疾病入手,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疾病从正反

两方面逐一分析,筛选出可能性最大的疾病。为寻找诊断证据,尚可进一步进行有针对性的

特殊检查;对有些疾病,甚至需要观察治疗效果或长期追踪随访方可最后诊断。注意以下几点:

定位、定性诊断中通常要遵循一元论的原则,即尽量用一个病灶或一种原因去解释患者的全部临床表现与经过。若难以解释或解释不合理时,再考虑多病灶或多原因的可能。

首先考虑常见病、器质性疾病及可治性疾病,再考虑少见病或罕见病、功能性疾病及目前尚缺乏有效疗法的疾病。

病史与体征是诊断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临床思维导向的主要依据,因此第一手资料十分重要,仔细询问病史与全面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

辅助检查的选项应体现临床思维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为临床医生肯定或排除诊断的手段,应服从于临床思维而不可

盲目检查。影像学检查不能取代认真、细致的问诊、查体及临床思维。昂贵或有创性的特殊检查,在选择时尚需从费用-效益(cost-benefit)比或危险-效应(fisk-benefit) 比考虑。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一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可造成其他系统或器官的损害,反之机体其他系统的诸多疾患也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或功能障碍,在定性诊断中,要有全局整体观念,考虑到其间的因果关系。

神经病学复习重点

神经病复习重点定性诊断定位诊断+ :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四组症状 即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和断联休克症状。缺损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例如一侧大脑内、1破坏了通过内囊的运动和感觉传导束而出现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缺囊 区梗死时,失;面神经炎时引起面肌瘫痪等。刺激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例如大脑皮质运2、动区受肿瘤、瘢痕刺激后引起的癫痫;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等。释放症状: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3、现功能亢进。如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出现的锥体束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基底节病变引起的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等。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4、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如较大量内囊出血急性期,患者出现对侧肢体偏瘫、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和病理征阴性,称脑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性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表现弛缓性瘫痪,称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后,多逐渐出现受损结构的功能缺损症状或释放症状。的表面由大脑皮质所覆盖,在脑表面形成脑沟(cerebral hemisphere)大脑半球和脑回,内部为白质、基底节及侧脑室。两侧大脑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每侧大脑半球借中央沟、大脑外侧裂和其延长线、顶枕沟和枕前切迹的连线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根据功能又有不同分区。是指物体

触及患者病变对侧手掌时,引起手指和手掌屈强握反射(grasp reflex) 曲反应,出现紧握该物不放的现象。是指当病变对侧手掌碰触到物体时,该肢体向各方向(groping 摸索反射reflex) 摸索,直至抓住该物紧握不放的现象。:为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syndrome)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失写症)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算症算不能()、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有时伴失读。 内囊的病损表现、完全性内囊损害 1内囊聚集了大量的上下行传导束,特别是锥体束在此高度集中,如完全损害,病灶对侧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谓之“三偏”综合征,多见于脑出血及脑梗死等。 2、部分性内囊损害由于前肢、膝部、后肢的传导束不同,不同部位和程度的损害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偏身共济失调、一侧中枢性面舌瘫或运动性失语中的1~2个或更多症状。 1 / 17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即病灶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和对侧肢体中枢性脑干病变大都出现交叉性瘫痪瘫痪及感觉障碍。病变水平的高低可依受损脑神经进行定位,如第Ⅲ对脑神经麻、Ⅺ、V、Ⅵ、Ⅶ、Ⅷ对脑神经麻痹则病灶在脑桥;第Ⅸ、X痹则病灶在中脑;第Ⅻ对脑神经麻痹则病灶在延髓。脑干病变多见于血管病、肿瘤和多发性硬化等。(medulla oblongata) 1.延髓。syndrome)可出现延髓背外侧

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一、诊断程序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当确定: 1.病变在什么部位? 2.病变的性质及原因是什么? 前者即定位诊断又称解剖诊断;后者为定性诊断又称病理、病因诊断。 【定位诊断】包括: 1.病变或病灶的部位,在周围(肌肉、神经肌肉接头或周围神经)还是中枢(脊髓或脑),或两者均受累。明确其具体位置与側别(左、右侧或腹、背侧)或近、远端。 2.病变或病灶的多少及分布(单病灶或多病灶、弥散性或选择性)。 定位诊断力求精确,体征是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病史中的首发症状、病情演变,可提示病变的始发部位、扩展的方式与范围。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症状是因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某肢体活动受限,要确认是 1因随意肌收缩无力(瘫疾)所致“不能动”; 2还是肌张力增高引起的运动“不灵活”; 3或患者因畏于肢体局部疼痛的“不敢动”. 如下肢疼痛,应先除外 1下肢软组织损伤、 2骨关节病 3或血管性疾患所致疼痛, 4再考虑其为神经痛。 然后,将主症进行综合归类,结合神经系统体征,推测其病变部位。 患者的症状不一,应将其主要表现进行归类以便分析。如偏瘫、截瘫、四肢瘫、共济失调、神经根痛、锥体束征、烦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等。 由于神经症状的产生是神经系统受损部位生理功能障碍的结果,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损害, 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可据此推测病变的部位。如下: 1.肌肉病变受损后只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受累肌无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无感觉障碍。 可由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如重症肌无力) 等引起。 2.周围神经病变受损后出现其支配区范围内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症状,特点为下运动神经 元瘫疾。 前根、后根的损害分别出现根性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 多发性神经病见四肢远端的运动、感觉障碍。 3.脊髓病变横贯性脊髓损害,出现病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三大功能障碍,即上运 动神经元性截瘫或四肢瘫、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性全部感觉障碍及尿便功能障碍。 脊髓受损节段的定位,多依据感觉障碍的最高平面、运动障碍及深、浅反射的改变而定。一 侧脊髓半切损害,可表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 4.脑部病变 脑干病变: 交叉性综合征是一侧脑干病变的典型临床特点,可表现为病变侧周围性脑神经麻 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即交叉性瘫痪(如Weber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等);或病变侧面部及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的交叉性感觉障碍(如Wallenberg综合征)。双侧脑干损害,可见两侧脑神经、锥体束、感觉传导束受损的表现,脑干受损的具体部位是根据受损脑 神经的平面来判定的。 小脑损害的主要症状是共济失调,小脑蚓部病变主要引起躯干共济失调,小脑半球病变可致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检查

讲座题目: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检查 讲座内容摘要: 神经系统定性、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即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定位诊断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提供的线索,确定神经系统疾病损害的部位。定性系统是为了确定疾病的病因,因不同类型神经系统疾病有各自不同的演变溃规律,根据病人主要症状体征的发展变化,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及辅助检查,通常可对疾病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定位诊断: 1、首先应确定病变损害水平 辨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神经根、神经丛和周围神经),还是肌肉系统(肌肉或神经肌肉接头),以及是否为其他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如:脊髓前脚细胞以上的上运动神经元症状主要是:①肌张力②病理反射是否存在③腱反射是否亢进。 一些大脑病变,如右侧上肢瘫痪,考虑左侧大脑深部的中枢病变;大脑中动脉堵塞出现三偏症状;额叶损伤出现一些精神症状;运动性失语为优势额叶下回病变引起。 小脑梗塞出现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外周神经病变如背神经、臂丛神经、腰丛神经、坐骨神经的病变,如腰椎椎间盘突出等。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如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包括:眼外肌麻痹为首发症状,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呈晨轻暮重的波动性变化,疲劳试验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2、其次要明确病变空间分布,为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或系统性。 3、通常定位诊断要遵循一元论的原则。 4、定位诊断应高度重视病人的首发症状,可能提示病变的主要部位,有时还可指示病变的性质。 5、定位诊断重应注意的问题:并非临床上所有的定位体征均指示在相应的病灶;疾病在发病之初或进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体征往往不能真正代表病灶的所在;应注意患者可能存在的某些先天性异常;临床上经常遇到无任何病史、体征,但辅助检查确意外的发现确切的脑不病。 二、定性诊断:从病因学上分类 1、血管性疾病:脑和脊髓血管性疾病起病急骤,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若年轻人考虑颅内动脉瘤,更年轻的考虑动-静脉畸形。 2、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3、脱髓鞘性疾病:如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呈反复加重。 4、神经变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变的表现未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异常等。 5、外伤:外伤史及外伤术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可通过辅助检查以协助诊断。 6、肿瘤:脑肿瘤可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 7、遗传性疾病:如肌病。 8、营养及环境相关疾病 9、中毒及环境相关疾病 10、产伤与发育异常:许多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是导致脑瘫、精神发育迟滞的重要原因。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神经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1、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2、定位诊断: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 3、定性诊断: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 感觉系统 一.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感觉的解剖生理 1.感觉的传导径路:①痛温觉传导路,② 深感觉传导路。 2.节段性感觉支配 3.周围性感觉支配 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 ㈡刺激性症状: 1. 感觉过敏2。感觉过度3。感觉异 常4。疼痛

四.感觉障碍类型 ㈠末梢型:四肢远端性、对称性,伴周围性瘫. ㈡神经干型:受损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各种感觉障碍,伴周围性瘫痪. ㈢后根型: 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伴神经根痛(放射性剧痛)。 ㈣脊髓型: 1.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2.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同侧深感觉障碍(伴肢体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 ㈤脑干型:1.延髓(一侧)病损时:交叉性感觉(痛温觉)障碍。 2。中脑、桥脑病变: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伴交叉性瘫痪. ㈥丘脑型: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常伴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㈦内囊型:“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伴偏瘫、同向偏盲。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13513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颅神经、脊神经)两个部分。中枢神经主管分析、综合、归纳由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周围神经主管传递神经冲动。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的一门学科。 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表现:感觉、运动、反射障碍,精神、语言、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定位诊断:(根据神经系统检查的结果)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总论症状学的主要内容。) 定性诊断:(根据病史资料)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即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诊断)。(各论各个疾病单元中学习的内容。) 辅助检查:影像学有CT、MR、SPECT、PET、DSA等;电生理有EEG、EMG、EP等;脑脊液检查。 感觉系统 一.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感觉的解剖生理 1. 感觉的传导径路: 一般感觉的传导径路有两条: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 它们都是由三个向心的感觉神经元连接组成,但它们在脊髓中的传导各有不同。 第一神经元:均在后根神经节 第二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 ⑴痛觉、温度觉:后角细胞 ⑵深感觉:薄束核、楔束核 ⑶触觉:一般性同⑴,识别性同⑵ 第三神经元:均在丘脑外侧核。 感觉的皮质中枢:在顶叶中央后回(感觉中枢与外周的关系呈对侧支配) 2.节段性感觉支配: (头颈)耳顶联线后C2、颈部C3、肩部C4; (上肢)桡侧C5-7、尺侧C8-T2; (躯干)胸骨角T2、乳头线T4、剑突T6、肋下缘T7-8、脐T10、腹股沟T12-L1; (下肢)大腿前L2-3、小腿前L4-5、下肢后侧S1-3、肛门周围S4-5。 3.周围性感觉支配:了解周围性支配的特点。 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有助于判断脊髓(髓内、外)病变的诊断。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对刺激的感知能力丧失。 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刺激阈升高):

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电子教案

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 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一、诊断程序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当确定: 1.病变在什么部位? 2.病变的性质及原因是什么? 前者即定位诊断又称解剖诊断;后者为定性诊断又称病理、病因诊断。 【定位诊断】包括: 1.病变或病灶的部位,在周围(肌肉、神经肌肉接头或周围神经)还是中枢(脊髓或脑),或两者均受累。明确其具体位置与側别(左、右侧或腹、背侧)或近、远端。 2.病变或病灶的多少及分布(单病灶或多病灶、弥散性或选择性)。 定位诊断力求精确,体征是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病史中的首发症状、病情演变,可提示病变的始发部位、扩展的方式与范围。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症状是因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某肢体活动受限,要确认是 1因随意肌收缩无力(瘫疾)所致“不能动”; 2还是肌张力增高引起的运动“不灵活”; 3或患者因畏于肢体局部疼痛的“不敢动”. 如下肢疼痛,应先除外 1下肢软组织损伤、 2骨关节病 3或血管性疾患所致疼痛, 4再考虑其为神经痛。

然后,将主症进行综合归类,结合神经系统体征,推测其病变部位。 患者的症状不一,应将其主要表现进行归类以便分析。如偏瘫、截瘫、四肢瘫、共济失调、神经根痛、锥体束征、烦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等。 由于神经症状的产生是神经系统受损部位生理功能障碍的结果,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损害,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可据此推测病变的部位。如下: 1.肌肉病变受损后只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受累肌无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感觉障碍。 可由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如重症肌无力)等引起。 2.周围神经病变受损后出现其支配区范围内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症状,特点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疾。 前根、后根的损害分别出现根性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 多发性神经病见四肢远端的运动、感觉障碍。 3.脊髓病变横贯性脊髓损害,出现病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三大功能障碍,即上运动神经元性截瘫或四肢瘫、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性全部感觉障碍及尿便功能障碍。 脊髓受损节段的定位,多依据感觉障碍的最高平面、运动障碍及深、浅反射的改变而定。一侧脊髓半切损害,可表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 4.脑部病变 脑干病变: 交叉性综合征是一侧脑干病变的典型临床特点,可表现为病变侧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即交叉性瘫痪(如Weber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等);或病变侧面部及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的交叉性感觉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定性定位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定性定位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1、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2、定位诊断: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 3、定性诊断: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 感觉系统 一.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 感觉的解剖生理 1.感觉的传导径路: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 2.节段性感觉支配 3.周围性感觉支配 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 ㈡刺激性症状: 1. 感觉过敏 2. 感觉过度 3. 感觉异常 4. 疼痛

四.感觉障碍类型 ㈠末梢型:四肢远端性、对称性,伴周围性瘫。㈡神经干型:受损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各种感觉障碍,伴周围性瘫痪。 ㈢后根型: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伴神经根痛(放射性剧痛)。 ㈣脊髓型: 1.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2.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同侧深感觉障碍(伴肢 体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 ㈤脑干型: 1.延髓(一侧)病损时:交叉性感觉(痛温觉)障碍。 2.中脑、桥脑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伴交叉性瘫痪。 ㈥丘脑型: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常伴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㈦内囊型:“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伴偏瘫、同向偏盲。 ㈧皮质型:对侧单肢感觉障碍。1.刺激性:感觉型癫痫发作。2.破坏性:感觉减退、缺失。 运动系统 神经病学所讲的“运动”,指的是骨骼肌的运动。 神经运动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 ①下运动神经元;②上运动神经元;③锥体外系统; ④小脑系统。 随意运动系统 一.解剖生理(随意运动神经通路) 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①运动中枢②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③下运动神经元 二.临床表现 肌力:是指肌肉自主(随意)收缩的能力。 1.肌力分级(6级计分法)

神经病学病例分析

三、病案分析: 男、24岁,5天前感冒,2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第2天即完全不有活动入院。查体:双下肢远近端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剑突以下痛,温触觉和深感觉消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小便潴留,脊柱无压痛。 请提出定位诊断,病因诊断,以及进一步检查措施,并提出治疗方案。 三、①定位诊断:胸6平面髓内横贯性损害 ②病因诊断:脊髓炎 ③腰穿,脊椎照片 ④治疗:激素,预防感染,所作用抗菌素,设置导尿管,防止褥疮及肺部感染,恢复期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三、病例分析: 农民病员,男,40岁。右上肢疼痛4个月,右下肢无力1个月,逐渐加重。既往无特殊。检查:右瞳<左瞳,光反射好。右手小鱼际肌萎缩并有束颤。右上肢腱反射减弱,右手尺侧面痛觉消失,左上肢正常。右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左上肢肌力、张力、反射正

常。右上下肢深感觉明显减退,左侧第二肋骨平面以下痛觉消失。双侧触觉正常。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病人受损的神经结构有哪些? ②病变部位在什么地方?(横、纵定位) ③应首先对该病人作什么检查最好? ④该病人应首先考虑什么疾病?尚需考虑疾病? ⑤如果作脑脊液检查,是否有异常发现?如果有,可能是什么改变? 三、病例分析: ①左侧颈交感神经,右侧颈脊髓前角细胞,右侧皮质脊髓束,右侧薄束,楔束,右侧脊髓血脑末。 ②横定位:颈5-胸1平面纵定位:右侧髓外 ③颈段MRI ④首先考虑脊髓外肿瘤,脊髓炎、脊髓蛛网膜炎。 ⑤脑脊液检查应该有异常发现,主要表现为脊椎管阻塞,CS F 且的增高 三、病案分析: 男65岁,1天前起床时感左手无力,吐词不清,6小时前出现左侧偏身运动不能,不能言语。既往有高血压史。查体:左

神经内科100句话经验总结

转贴 1.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第一步是定位病灶。 2. 肌肉病变病通常引起近端的对称的无力,没有感觉丧失。 3.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引起疲劳性。 4. 周围神经病变引起远端的不对称的无力,伴有萎缩,束颤,感觉丧失和疼痛。 5. 神经根病变引起放射痛。 6. 脊髓病变导致远端的对称的无力,括约肌障碍和感觉平面三联征。 7. 脑干的单侧病变常导致“交叉综合征”,即一个或多个同侧脑神经功能障碍伴有对侧身体偏瘫和/或感觉异常。 8. 小脑病变导致共济失调和意向性震颤(或称动作性震颤)。 9. 在大脑中,皮质病变可导致失语,癫痫,部分偏瘫(脸和手臂),而皮层下病变可导致视野缺损,初级感觉麻痹,更全面的偏瘫(脸部,手臂和腿)。 10. 大脑通过血脑屏障孤立于身体的其余部分。 11. 学习和记忆是可能的,因为刺激重复输入到突触可导致神经元功能的持久改变(长时程增强)。 12. 一些最常见和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神经递质异常造成的:阿尔茨海默氏症(乙酰胆碱),癫痫(γ-氨基丁酸,GABA),帕金森氏症(多巴胺),偏头痛(血清素)等。 13. 许多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已被证明是由于的三核苷酸重复序列造成的。 14. 足下垂(胫前肌无力)可由腓总神经或腰5神经根损伤引起。 15. 如果面神经受损(如贝尔氏麻痹),则一侧颜面部无力,即周围性面瘫。如果皮质输入到面神经核通路受损(如从卒中),则只有面部下半部无力,即中枢性面瘫。 16. 一侧瞳孔散大意味着第三对颅神经受压迫。 17. 通常由Willis环路提供的侧支血流,有时能够防止卒中而造成损伤。 18. 非交通性脑积水,往往是医疗急症,因为被阻断的脑脊液(CSF)将导致颅内压上升。 19. 对肌病的诊断往往是基于血清肌酸激酶(CK)的水平,肌电图(EMG)的结果,及肌肉活检。 20.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是最常见的成人的肌营养不良症。 21. 对大多数肌病病人最主要的关切是呼吸衰竭的可能性。 22. 药物毒性应始终作为肌病的鉴别诊断进行考虑。 23. 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症是具有高死亡率的紧急情况。 24. 重症肌无力患者对肌肉重复刺激呈现递减反应(疲劳)。 25. 大约4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开始高剂量的类固醇治疗后要经历短暂的恶化,通常在5-7天。 26. 兰伯特-伊顿肌无力综合征(LEMS)集合了重症肌无力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主要由于机体对突触前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产生自身免疫攻击而引起。 27. 肌强直,即肌肉收缩后放松延迟,是肌肉营养不良中最常见的表现,但也可在其他情况中出现。 28. 在肌电图中,肌肉疾病显示了所有肌肉的完全收缩,但为短而小的单位。 29. 在肌电图中,神经疾病显示了部分和减少的肌肉收缩,但为延长而大的单位。并可能伴有纤颤和束颤。 30. 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和酗酒。 31. 最常见的运动神经病变是“吉兰巴雷”综合征。 32. 神经活检是很少为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所需要的。 33. 周围神经病变最经常被忽视的原因是遗传。

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

瘫痪的定位诊断 瘫痪是指肌肉的收缩无力至完全不能。根据其无力程度分为不完全性瘫痪,(轻瘫、肌力检查为1-4度)和完全性瘫痪(肌力为0度)两种。产生瘫痪的原因有三种: (一)神经原性瘫痪:根据运动通路受损的部位又分为: 1.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皮质运动区至支配脊髓前角的锥体束发生病变所产生的瘫痪。特点是:①瘫痪范围较广泛。②由于锥体束损害后牵张反射的释放,瘫痪肢体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称为痉挛性瘫。但急性期(休克期)肌张力低下,呈弛缓性瘫。③正常受抑制的腱反射被释放,出现腱反射亢进。④正常被抑制的原始反射又复出现,即病理反射阳性。⑤除久病后瘫痪肢体呈废用性萎缩外,无肌肉萎缩。⑥电检测无变性反应。皮质运动区损害引起的瘫痪虽也属上运动神经元生瘫痪但临床表现多不全同(详见后文)。 2.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脊髓前角、前根、神经丛及周围神经损害后引起的瘫痪,其特点是:①瘫痪多较局限。②由于牵张反射弧的中断引起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呈现弛缓性瘫痪。③反射弧传出通路的损害导致腱反射减低或消失。④不出现病理反射。⑤因运动神经兴奋传导障碍至一部分肌纤维废用,加之末梢部位的乙酰胆碱释放减少,致使交感神经营养作用减弱,肌肉萎缩明显。⑥电检测呈变性反应。 (二)肌原性瘫痪: 肌肉本身或神经肌接头部位病变所引起的瘫痪。 (三)功能性瘫痪: 为癔症引起的瘫痪,详见精神病学。 瘫痪的定位可根据临床上肢体瘫痪的部位和范围,按单瘫、双下肢瘫、偏瘫和四肢瘫分别进行定位诊断如下: (一)单瘫(指一个肢体或一个肢体的某一部分的瘫痪)的定位诊断: 1.大脑皮质运动区(前中央回)损害:司掌躯体各部位运动的锥体细胞,在前中央回呈特殊的倒入状排列,故其下部病变出现对侧上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如病变在优势半球累及额下回后部Broca 区时,还可伴有运动性失语。上部病变出现对侧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变如局限于皮质时,瘫痪始终为弛缓性,与一般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后期为痉挛性者不同。当病变引起刺激症状时,瘫肢还可出现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发作而无明显瘫痪。多见于肿瘤、血管病和外伤等。 2.脊髓半横贯性病变:①胸段病变:因同侧皮质脊髓束受损,引起同侧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变同时累及后索及脊髓丘脑束,分别引起损害水平以下同侧感觉和对侧痛温觉减退,称为“脊髓半横贯综合征”(Brown-Sequard综合征)。②腰段病变:损及同侧脊髓前角,出现病变侧下肢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痛和感觉减退等马尾症状,以上均多见于脊髓压迫病的早期。 3.脊髓前角病变:颈膨大(颈5-胸1)支配上肢的肌肉运动,腰膨大(腰2-骶2)支配下肢的肌肉运动,上述部位病变可分别引起上、下肢部分肌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并因刺激作用,伴有瘫肌的肌纤维震颤。病变如仅限于前角时,无感觉障碍,多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伴浅感觉分离则见脊髓空洞等。 4.脊神经前根病变:所产生的瘫痪与前角损害者相同,但肌纤维震颤较粗大,称肌纤维束性震颤,此外病变常同时累及邻近的后根,故多伴有相应的根性分布的感觉障碍,如上下肢的放射性疼痛,浅感觉的减退、丧失呀过敏等。多见于神经根炎,增生性脊柱炎,早期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5.神经丛损害:近端损害同相应的脊神经前根损害的症状,远端者则表现为其组成的有关神经干损害症状。以臂丛近端病变为例:①臂丛上干型损害(上臂从瘫痪,Erb-Du-chenne瘫痪):为颈5-6神经根受损,表现上肢近端和肩胛带肌肉瘫痪、萎缩、上肢不能上举、屈肘和外旋。二头肌腱反射和挠骨膜反射消失,上肢挠侧放射性疼痛和感觉障碍,前臂肌肉和手部功能正常。多见于外伤、产伤等。 ②臂丛下干型(下臂丛瘫痪,Klumpke-Dejerine瘫痪)为颈7-胸1神经根受损表现,肌肉瘫痪和萎缩以上肢远端包括手部为主,尺侧有放射性疼痛和感觉障碍,可有Horner征。多见于肺尖肿瘤、锁骨骨折、颈肋等。 6.神经干病变:神经干为混合神经,损害后除引起该神经支配的肢体部份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外,并有相应区域内的感觉和植物神经障碍,后者如皮肤发凉、紫绀、指(趾)甲脆变或呈现沟

神经科定位诊断试题

神经科定位诊断试题 一、A1型题 1.以下关于视野缺损不正确的病变定位是: A.一侧视神经病变引起单眼全盲 B.一侧视束病变引起双颞侧偏盲 C.一侧枕叶视中枢病变引起双眼同向性偏盲、黄斑回避 D.颞叶后部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上象限偏盲 E.顶叶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下象限盲 (参考答案:B) 2.一侧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对侧间接光反射消失,病变位于:A.同侧视神经 B.对侧视神经 C.同侧动眼神经 D.对侧动眼神经 E.视交叉 (参考答案:A) 3.下列哪项不符合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A.上睑下垂,眼球不能向上、下和内侧转动 B.眼球向对侧、向上、向下注视时出现复视 C.眼球向外或外下方斜视 D.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 E.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 (参考答案D) 4.滑车神经受损时: A.眼球向外上方运动障碍 B.眼球向外下方运动障碍 C.眼球向内上方运动障碍 D.眼球向内下方运动障碍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B) 5.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 A.眩晕可以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 B.系统性眩晕又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 C.位置性眩晕是周围性眩晕 D.听力障碍表现为耳聋、耳鸣和听觉过敏 E.高音调耳鸣提示为感音器病变,低音调耳鸣提示传音经路病变(参考答案:C) 6.根性感觉障碍表现的错误表达是: A.感觉障碍呈节段型分布 B.可出现分离型感觉障碍 C.可出现根性痛 D.症状出现于病变同侧 E.可见于髓外占位性病变 (参考答案:B)

7.C5 ~ T2 脊髓前联合受损可出现: A.双上肢深浅感觉均减退或缺失 B.双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C.双上肢及上胸部深浅感觉均减退或缺失 D.双上肢及上胸部深浅感觉均减退或缺失,但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E.双上肢痛温觉及触觉障碍,深感觉保留 (参考答案:B) 8.脊髓病引起振动觉及位置觉缺失是以下哪一传导束病变所致:A.前庭脊髓束 B.红核脊髓束 C.脊髓小脑束 D.脊髓丘脑束 E.薄束与楔束 (参考答案:E) 9.脊髓横贯性损害引起感觉障碍特点是: A.形状不规则的条块状感觉障碍 B.受损平面以下双侧深浅感觉缺失 C.受损平面以下双侧痛温觉缺失并伴自发性疼痛 D.受损平面以下双侧感觉异常和感觉过敏 E.受损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留 (参考答案:B) 10.一侧面部与对侧躯体痛温觉缺失的病损部位在: A.中脑被盖部 B.桥脑被盖部 C.桥脑基底部 D.延髓背外侧部 E.延髓基底部 (参考答案:D) 11.病变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伴自发性疼痛及感觉过度,病变部位在:A.顶叶感觉皮层 B.内囊或基底核区 C.丘脑 D.中脑 E.桥脑 (参考答案:C) 12.锥体束损害最具特征性的体征是: A.瘫痪 B.肌萎缩 C.腱反射亢进 D.Babinski征(+) E.肌张力增高 (参考答案:D) 13.锥体系统是指: A.上运动神经元

神经病学复习重点

神经病学复习重点

神经病复习重点 定位诊断+定性诊断 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四组症状: 即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和断联休克症状。 1、缺损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例如一侧大脑内 囊区梗死时,破坏了通过内囊的运动和感觉传导束而出现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缺失;面神经炎时引起面肌瘫痪等。 2、刺激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例如大脑皮质运 动区受肿瘤、瘢痕刺激后引起的癫痫;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等。 3、释放症状: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 现功能亢进。如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出现的锥体束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基底节病变引起的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等。 4、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 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如较大量内囊出血急性期,患者出现对侧肢体偏瘫、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和病理征阴性,称脑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性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表现弛缓性瘫痪,称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后,多逐渐出现受损结构的功能缺损症状或释放症状。 大脑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的表面由大脑皮质所覆盖,在脑表面形成脑沟和脑回,内部为白质、基底节及侧脑室。两侧大脑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每侧大脑半球借中央沟、大脑外侧裂和其延长线、顶枕沟和枕前切迹的连线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根据功能又有不同分区。 强握反射(grasp reflex)是指物体触及患者病变对侧手掌时,引起手指和手掌屈曲反应,出现紧握该物不放的现象。 摸索反射(groping reflex)是指当病变对侧手掌碰触到物体时,该肢体向各方向摸索,直至抓住该物紧握不放的现象。 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为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内囊的病损表现 1、完全性内囊损害内囊聚集了大量的上下行传导束,特别是锥体束在此高度集中,如完全损害,病灶对侧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谓之“三偏”综合征,多见于脑出血及脑梗死等。 2、部分性内囊损害由于前肢、膝部、后肢的传导束不同,不同部位和程度的损害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偏身共济失调、一侧中枢性面舌瘫或运动性失语中的1~2个或更多症状。

神经内科学总结

神经内科学总结 第一节:神经病学概论 感觉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 1、周围神经:表现为手套和袜子型感觉障碍 2、脊神经后根:受损相应区节段出现感觉障碍(前根为运动障碍) 3、脊髓: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完全缺失,伴肢体瘫痪和大小便障碍。 4、脑干:交叉瘫。同侧面部、对侧躯体。(脑干以脑桥为代表) 5、内囊: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偏盲 6、皮质:中央后回感觉有刺激病变时引起感觉性癫痫 中枢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的瘫痪 周围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 体征中枢性瘫痪(上运动性瘫痪)周围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瘫痪分布以整个肢体为主以几个肌群为主 肌萎缩无肌萎缩明显 肌张力增高减低 腱反射亢进减弱 病理反射有无 神经系统病例反射种类 名称检查法反应 Babinski征沿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划拇指背屈,余各指扇形张开Chaddock征用针划过足部外踝处拇指背屈 Oppenheim征用拇指用力沿胫骨自上而下拇指背屈 Gordon征用手挤压腓肠肌拇指背屈 (Babinski征,最重要的锥体束损害征。1、岁以下婴儿,食用大量镇静药,昏迷,深睡本 征也可阳性。) 杰克逊癫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干相应的部位出现阵发性抽搐,抽搐可按运动皮质 代表区德排列次序进行扩散。 杰克逊癫痫:口角、拇指及示指常为始发部位,因这些部位的皮层代表区德范围较大及兴奋 阈值低。 脊髓:两个膨大,一个颈膨大,一个腰膨大。 颈膨大(C5-T1)病变引起上肢周围性瘫痪和下肢中枢性瘫痪 腰膨大(L1-S2)引起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胸段脊髓病变引起双下肢中枢性瘫痪。(记忆方法,胸部靠近大脑,即中枢性;腰部靠近下 肢,即周围性的)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1、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2、定位诊断: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 3、定性诊断: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 感觉系统 一.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 感觉的解剖生理 1.感觉的传导径路: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 2.节段性感觉支配 3.周围性感觉支配 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 ㈡刺激性症状: 1. 感觉过敏 2. 感觉过度 3. 感觉异常 4. 疼痛 四.感觉障碍类型 ㈠末梢型:四肢远端性、对称性,伴周围性瘫。 ㈡神经干型:受损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各种感觉障碍,伴周围性瘫痪。 ㈢后根型: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伴神经根痛(放射性剧痛)。 ㈣脊髓型:1.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2.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同侧深感觉障碍(伴肢体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 ㈤脑干型:1.延髓(一侧)病损时:交叉性感觉(痛温觉)障碍。 2.中脑、桥脑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伴交叉性瘫痪。 ㈥丘脑型: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常伴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㈦内囊型:“三偏”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伴偏瘫、同向偏盲。 ㈧皮质型:对侧单肢感觉障碍。1.刺激性:感觉型癫痫发作。2.破坏性:感觉减退、缺失。 运动系统 神经病学所讲的“运动”,指的是骨骼肌的运动。 神经运动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 ①下运动神经元;②上运动神经元;③锥体外系统;④小脑系统。 随意运动系统 一.解剖生理(随意运动神经通路)

神经病学案例分析

1:高血压性脑出血(做丘脑),原发性高血压(2级‘极高危),高脂血症 2:(1)定位诊断右侧功能障碍,脑CT证明为左丘脑(2)定性诊断:老年男性,长期高血压史,且控制不住;活动中起病,起病急,血压明显增高,头痛,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考虑高血压性脑出血可能性大。CT检查示左侧丘脑高密度影,考虑支持脑出血诊断 3:(1)血,尿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等(2)MIR 4:脑梗死:有无粥样硬化史,发病时安静与否(2)脑栓塞:多见于青壮年,血压正常,有心脏病,脑CT低密度(3)脑淀粉样血管病 5:(1)卧床休息(2)降颅压:20%甘露醇(3)局部亚低温治疗(4)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并发症(5)考虑是否手术 1脑栓塞?高血压(2级,高危),动脉粥样硬化 2(1)定位诊断:右侧功能障碍(2)定性诊断:老年女性,长期高血压史,且未进行治疗;晨起时起病,起病时间长达4日,血压升高 3:(1)CT(2)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 4.(1)脑栓塞(2)脑出血(3)颅内占位病变 5:(1)卧床休息,吸氧(2)降颅压(3)抗血小板集聚治疗(3)改善闹循环(4)脑细胞保护治疗(6)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 1:帕金森病 2:(1)老年男性,72岁(2)肢体震颤3年,逐渐进展(3)临床表现(4)无意识障碍3:3大常规,生化全套,心电图,脑CT 4: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多巴胺治疗效果差,多有诱因(2)特发性震颤:多早年发病 5(1)神经内科护理常规(2)复方左旋多巴,美多巴(3)抗胆碱能药安坦(4)多巴胺受体激动剂(5)改善闹循环(6)中医治疗,康复治疗,医学体育疗法,心理疏导

神经内科重点专科 学科 科室发展规划

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 (2016年-2018年) 一、学术队伍建设 1、人才培养计划 科室人才培养,为使神经内科工作不断取得好成绩,科室内涵建设呈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培养人才,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特提出今后三年人才培养计划。 关于住院医师培养: 成立以科主任、主治医师以上技术医疗人员组成的培训领导小组,定时拟定培养计划。 分阶段培养: ⑴第一阶段(毕业1~2年) ①基本理论知识培训:要求全面精读《神经病学》各章节,?尤其是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和基本解剖知识,并做出学习笔记。还要结合专着学习有关国内外杂志,如:《中华神经科杂志》、《BROKE》等,作出读书文摘卡。加强神经内科基础理论的学习。 ②工作能力培养:轮转全院各相关科室,每科室轮转2~3个月,包括心内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以拓宽业务面,轮转结束时由轮转所在科室主任,予以业务水平考核及工作能力判定,指明差距和努力方向。 ③神经内科基本功训练:包括神经内科专科病历书写,神经内科疾

病定位诊断、定性诊断,认真规范神经内科专科查体,病程记录和各种医疗文字记录,要求达到甲级病历标准。要求掌握腰椎穿刺术和基本的头颅CT、MRI、MRA等阅读能力。 ⑵第二阶段(毕业3~5年及以后的高年资住院医师) ①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定期阅读国内外有关神经病学杂志有关文 章,如:《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 ②进一步扎实神经内科基本功训练和工作能力培养; ③在科主任领导下,结合国内外神经内科发展情况,不断开展适 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人才引进计划: 神经内科还需引进5-7名的医生(如住院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电生理检查技师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充实到神经内科队伍中来。神经内科拟进一步开展卒中单元,开展针灸、康复治疗、睡眠监测及脑电图、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脑干及视觉诱发电位等神经电生理检查,以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二、专科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专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 经过3年重点专科建设,全面提升我院神经内科临床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带头人具备渊博的学识水平、精湛的专业技术、良好的管理能力和高尚的医德风范;成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的技术队伍,专科特色显现,科研能力

[论文]--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

[论文]--神经内科定位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一、诊断程序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当确定: 1.病变在什么部位, 2.病变的性质及原因是什么, 前者即定位诊断又称解剖诊断;后者为定性诊断又称病理、病因诊断。 【定位诊断】包括: 1.病变或病灶的部位,在周围(肌肉、神经肌肉接头或周围神经)还是中枢(脊髓或脑),或两者均受累。明确其具体位置与側别(左、右侧或腹、背侧)或近、远端。 2.病变或病灶的多少及分布(单病灶或多病灶、弥散性或选择性)。定位诊断力求精确,体征是定位诊断的主要依据,病史中的首发症状、病情演变,可提示病变的始发部位、扩展的方式与范围。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症状是因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某肢体活动受限,要确认是 1因随意肌收缩无力(瘫疾)所致“不能动”; 2还是肌张力增高引起的运动“不灵活”; 3或患者因畏于肢体局部疼痛的“不敢动”. 如下肢疼痛,应先除外 1下肢软组织损伤、 2骨关节病 3或血管性疾患所致疼痛, 4再考虑其为神经痛。

然后,将主症进行综合归类,结合神经系统体征,推测其病变部位。患者的症状不一,应将其主要表现进行归类以便分析。如偏瘫、截瘫、四肢瘫、共济失调、神经根痛、锥体束征、烦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等。由于神经症状的产生是神经系统受损部位生理功能障碍的结果,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损害,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可据此推测病变的部位。如下: 1.肌肉病变受损后只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受累肌无力,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感觉障碍。 可由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如重症肌无力)等引起。 2.周围神经病变受损后出现其支配区范围内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症状,特点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疾。 前根、后根的损害分别出现根性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 多发性神经病见四肢远端的运动、感觉障碍。 3.脊髓病变横贯性脊髓损害,出现病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三大功能障碍,即上运动神经元性截瘫或四肢瘫、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性全部感觉障碍及尿便功能障碍。 脊髓受损节段的定位,多依据感觉障碍的最高平面、运动障碍及深、浅反射的改变而定。一侧脊髓半切损害,可表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 4.脑部病变脑干病变: 交叉性综合征是一侧脑干病变的典型临床特点,可表现为病变侧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即交叉性瘫痪(如Weber综合征、 Millard-Gubler综合征等);或 病变侧面部及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的交叉性感觉障碍(如Wallenberg综合征)。双侧脑干损害,可见两侧脑神经、锥体束、感觉传导束受损的表现,脑干受损的具体部位是根据受损脑神经的平面来判定的。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第八版)2015.01.20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教研室:神经病学教研室开课院(系、部):临床学院 课程中文名称:神经病学课程英文名称:Neurology 课程编码: 0210102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 开课对象: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学分: 2.0 ;总学时: 30 ;理论课学时: 26 ;实验学时: 4 先修课程:基础医学 教材:书名:《神经病学》,编者:贾建平、陈生弟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2013.03,版次:第7版 参考资料:【1】书名:《神经病学》,编者:吴江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2005.08,版次:第2版 【2】书名,《临床神经病学定位(第5版)(神经科医生案头书系列)》,作者:(美国)Paul W.Brazis ,译者:王维冶王化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月:2009.01,版次:第1版【3】https://www.sodocs.net/doc/0b16036451.html,/professionals/index.cfm 【4】https://www.sodocs.net/doc/0b16036451.html,/AANLIB/home.html 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 神经病学是内科学的派生学科,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临床学科。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和骨骼肌由于感染、血管病变、外伤、肿瘤、中毒、变态反应、变性、遗传、代谢障碍和先天性异常等原因引起的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机能障碍,原因包括感染、中毒、外伤、肿瘤、变性、遗传因素、血管改变、代谢障碍、免疫异常、先天畸形等。神经病学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是掌握采集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法;学习神经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急重病的防治原则和措施。学习方法应重点复习神经解剖、生理、病理等有关基础知识,并联系临床实际,以达到融会贯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