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脏所主:

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

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

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

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

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积于胸中,出喉咙,贯心脉,行呼吸,肺吸入之气与脾胃水谷之气结合而成。

宗气积胸出喉咙,呼吸贯脉不留停。营气脾胃水谷精,调和五脏六腑经。

卫护肌表抗外邪,控制汗孔可见功。固摄血液不流失,气血津液气畅通。

气之功能主推动,温煦防御水谷生。固摄血液不流失,气血津液不留停。

元气原动主发育,主宰气血推血液,生长发育原动力,生命之根为元气。

宗气吸入新鲜气,水谷精微司呼吸。生长发育原动力,营运周身不可息。

营卫注脉行营血,藏于胸中推血液。营气后天水谷生,生化血液养身形。

卫气水谷精微生,润皮护外开汗孔。

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便为血。营气者注之于脉化为血,精血互化,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为清血。

血之功能:血循行于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肤肌表,对全身各组织起营养和滋润作用。

津液:津液,是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赖于脾胃运化功能而产生。

津之作用散周身,滋养脏腑肌肉筋,组成血液之水分,津液和润化血阴。

液之作用填精髓,补脑润肤增血液,滑利关节润毛发,滋养五脏润周身。

气能生血,又行血、摄血,血为气母,气可以化水,水停则气阻,气盛生津,气随液脱。十四经:手三阳,足三阳,手三阴,足三阴,督任冲带双阴阳(阳维、阴维,阳跷、阴跷)病因病机:

人患疾病有十种,六淫疫疠病七情,饮食劳倦痰瘀血,外伤虫兽寄生虫。

发病机理失平衡,正气存内邪不生,先天禀赋总有关,情志环境不可轻。营养锻炼需牢记,调理阴阳为根基。发病原因总有三,内因外因加中间,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气,六气过盛为六淫。

(1)风邪善行而数变,阳邪开泄向外边,动摇不定分内外,寒热风燥是病兼。

(2)寒为阴邪是特点,凝滞主痛是关键,伤人阳气寒吸引,内寒外寒气不宣。

(3)暑为阳邪其性炎,耗气损津性升散,暑多挟湿身沉倦,烦渴多汗呕恶兼。

(4)湿邪重浊带滞粘,湿为阴邪阻阳关,脾虚湿滞不运化,风热寒湿常兼连。

(5)燥邪干燥损真元,伤肺损津咳少痰,大便秘结皮干燥,痰中带血口鼻干。

(6)火为阳邪其性炎,消烁津液出血斑,常见虚实要分辨,补泻之法随证选。

七情:

喜心怒肝思在脾,肺忧肾恐为根基。情志变化病情见,七情调和身常安。

调理饮食充肌肤,饥饱偏食很没益,饮食不洁毒物进,五谷杂粮最养人。痰饮特点

咳吐多量稠痰涎,喉中痰鸣水胀满,呕吐头眩兼心悸,癫狂苔腻脉滑弦。

瘀血阻滞经不通,肿块瘀滞有行踪,出血瘀点脉细涩,疼定气刺可分明。

发病机理邪正斗,虚实变化为根由。阴阳失调发其病,升降失常病不休。诊断(望闻问切)

一、望诊:

望神察色形姿态,头目耳鼻唇咽色。皮肤斑疱疮肿毒,望舌变化质与苔。

排出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要关怀。小儿指纹需详辨,妇女带下分其色。

此是望诊一大要,写出诗篇记心怀。

二、闻诊:

闻听声音呼吸咳,呃逆嗳气在胸膈,二便排出呕吐物,气味异常需分开。

三、问诊: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睡眠,五问饮食六二便,七问经带和扎产。

八问胸膈和旧病,九问痘疹十问因。

四、切诊:

寸关尺为三部脉,三部九候细安排,弦洪毛石分四季,大人小孩需分开。

正常脉象四至来,不大不小平和来,从容有节不快慢,神之根基细推测。

左寸心经与小肠,关部肝胆正相将,尺部膀胱合与肾,右寸肺经与大肠。

脾胃正在关部内,尺部命门三焦详。心喜大散是本宫,肝弦而软无疾病,

肾部沉实带滑象,肺脉浮涩短为平。脾胃本缓喜可见,命门沉实是佳境。

27种脉象:浮洪濡散革,沉浮弱牢弦,迟缓又结涩,细数动疾来,虚细微代短,滑实紧长开。

浮脉类:

浮举之有余来,风寒表证外感得。洪脉来势如洪水,热盛阳亢火炎开。

濡脉浮小细而软,主湿主虚有关连。散脉浮散无根来,元气将脱脏腑弱。

芤脉中空是葱叶,大病津伤主失血。浮而搏指是革脉,精气血虚气血弱。

沉脉类:

(1)沉脉轻取不可得,里证郁证水证来。

(2)伏脉推筋着骨得,邪闭厥证疼细弱。

(3)无力细弱是弱脉,气血不足当安排。

(4)牢脉沉实弦长大,阴寒内实疝瘕寒。

(5)弦脉弦长是弓弦,诸痛痰饮肝胆炎。

迟脉类:

(1)迟脉一息四至来,寒气阻结脉道塞。

(2)缓脉急缓四至来,脾虚湿盛来安排。

(3)结脉缓时一至来,止有定数不规则。阴胜气结病在里,温阳散结中焦开。

(4)涩脉往来又艰塞,循行不畅刮竹排,精伤血少气血滞,调和气血定治则。

数脉类:(1)数脉五至上,热证元胜克。(2)促脉来急促,止无定数来,阳盛热实证,气血痰气塞。

(3)疾脉来急疾,一息七八排,阳急阴也竭,元气将脱衰。(4)动脉来如豆,滑数有力来,主痛也主惊,医者来安排。虚脉类:

(1)虚脉手按无力得,虚证多为气血衰。

(2)细脉脉来如线来,应指明显容易得,诸虚劳损也主湿,细数必是阴虚脉。

(3)微脉脉来细极软,似有似无不明显,阴阳气血诸是虚,多为阳虚病危险。

(4)动而中止是代脉,止有定数良久来,脏腑虚弱风痛证,七情惊恐跌扑摔。

(5)短脉首尾俱短来,不及本位是脉则。有力气郁无力虚,培补气血来安排。

实脉类:

(1)实脉举按有力来,实证热结气不衰。

(2)滑脉往来圆滑利,痰食实热中焦克。

(3)紧脉绷急紧长开,状如解索不规则,寒痰宿食中焦病,散寒止痛把食排。

(4)长脉端长超本位,阳气有余热证来。此为二十八脉形,写出诗编记心怀。一、八纲辨证

表:表证发热恶风寒,头身疼痛是关键,舌淡苔白脉来浮,分清寒热把表散。

里:无表腹痛四肢倦,食少便溏舌质淡,面黄体瘦脉沉缓,详细辨证脏腑篇。

寒:口淡不渴手足寒,面色恍白喜温暖,小便清长大便溏,舌淡白嫩脉迟兼。

热:口渴喜冷大便结,面红目赤苔燥裂,小便短赤脉来数,此是热证津液缺。

虚:身倦无力心烦热,面色恍白气短结,心悸盗汗兼自汗,便溏脉数细白杰。

实:精神亢奋气息高,腹痛拒按苔苍老,小便短赤脉来数,脉实有力泻散消二、气血津液辩证

①气病辩证:

(1)气类病分四型,虚滞逆陷且记清。气虚呼吸声低微,自汗倦怠脉无力,

食欲不振苔少淡,脱肛下垂脉弱虚,四君六君汤可治,补中益气汤可医。

补中益气黄芪参,当归白术升麻临,柴胡陈皮加甘草,培补后天效如神。(2)气滞胸胁胀满痛,嗳气矢气后减轻,串痛不定乳房胀,通气散治有神功。

通气散内木香陈,山甲元胡牵牛根,甘草合并大茴香,通气散瘀有功勋。

五磨饮子用乌药,大白沉香枳实壳,木香加入可理气,中焦气滞可调和。

气逆肺咳喘上气,胃气上逆则呃逆,肝气上逆升太过,头晕目眩兼昏迷。

治则降气需镇逆,苏子降气诸可医。苏子降气用半夏,川朴前胡元桂加,

当归陈皮加甘草,生姜降逆功宣发。旋覆代赭参复花,赭石甘草配半夏,

生姜大枣作为引,调治中焦功力大。②血病辨证:血类病分四种,虚热出瘀要记清。血虚:

血虚萎黄兼心悸,口唇色淡头晕俱,手足麻木舌质淡,面色苍白脉无力,

人参养荣即十全,除去半夏五味添,陈皮远志加生姜,脾肺气血补为先。血瘀:

血瘀肿块疼刺俱,气少瘦倦兼乏力,血瘀兼虚要失眠,头目晕花脉无力。

寒瘀热瘀总有辨,寒热虚实定大理,血瘀肿块疼刺俱,面色黎暗是不移,

口唇色紫舌瘀斑,腹胀肿块穿瘦衣,复元活血桃仁红,当归大黄加其中,

柴胡花粉加甘草,山甲破瘀不留停。血热:

血热妄行尿吐衄,心烦口干不饮流,舌红脉数夜热重,犀角地黄汤去忧,

清营汤是温病方,热入心包营血伤,犀角丹元连地麦,卷心竹叶入心房。出血:

出血原因不相同,血热妄行色鲜明,心烦脉数舌红绛,凉血养阴汤可用。

归脾汤内四君先,黄芪枣仁加龙眼,木香再加全当归,远志

生姜共入煎。

木灰散用侧茅丹,棕榈茜草大蓟兼,栀子大黄薄荷叶,小蓟切灰血自安。

③气血同病:

(1)气血同病也有变,气滞血瘀气不展,气滞血瘀总体现,癌肿情志多不安。

(2)气血两虚少懒言,面色萎黄失眠兼,久病不愈气血耗,当归补血汤可安。

(3)气虚失血气下陷,气不摄血归正元,体倦无力崩漏现,归脾引血身自安。

(4)气随血脱危候现,大汗淋漓神昏兼,四肢厥冷脉欲绝,参附汤方速加减。

③津液病辨证:津液病分四种,多与少需分清。

(1)津液不足口渴干,皮肤干燥兼心烦,大便干燥小便赤,脉数神倦增液愈。

增液沙参麦冬元,体液不足把此选,冬地二花芩柏连,二花葛根甘草兼。

(2)水液内停有两种,脾肺肾脏失功能,咳嗽痰多便不通,舌淡脉数身浮肿。

(3)常见痰病有三种,风热寒湿燥兼中,各痰均有各种症,分清类别有奇功。

(4)饮证常见有四种,痰饮胃脘有水声,胸胁支满兼短气,

苔白而滑脉弦弓。

呕吐痰涎必清稀,苓桂术甘有神功。(5)饮留滞胸胁中,胁间胀满兼引疼,气短息促脉沉弦,发热无汗心痞硬,苔白脉沉或兼弦,十枣控涎有奇功。(6)溢饮干咳身浮肿,苔白而黄弦数生,干咳而渴伴身痛,溢饮治法二青龙,溢饮留滞四肢中,小便不利身浮肿,头身沉重兼咳嗽,身发寒热弦紧生。

大小青龙汤

(7) 支饮气短不能平,苔白脉细身浮肿,倚息咳逆为支饮,葶苈大枣有神功。

支饮胸胁胃脘中,咳喘上逆不能平,倚息胸满苔白腻,痰吐白沫面浮肿。

易感外邪久不愈,葶苈大枣有奇功。

三、脏腑辨证①心病辨证:1、心气虚,需记牢,面色晄白脉无力。舌淡胖嫩脉细弱,养心汤治是养心气。心气虚养心汤,参芪五味枣仁当,柏远桂半加茯苓,川芎茯神共煎尝。

2、心阳虚肢寒冷,心胸憋闷面白青,舌淡紫暗脉细弱,桂枝甘草把阳通。四逆汤(干姜、附子、甘草)。

3、心血虚,面无华,眩晕舌淡手发麻,舌淡脉细养心血,四物加减效果大。心血虚补心丹,三参无味茯苓元秸,当二冬柏子仁,枣仁生地共入煎。

4、心阴虚五心烦,低热盗汗兼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滋

养心阴补心丹。

5、心火亢盛五心烦,生地木通甘草煎,心火亢盛泻心火,加入大黄与芩连。火旺吐衄失眠烦,口渴舌烂舌红兼,细数清心需泻火,导赤泻心汤可选。

6、心脉阻滞心不安,自汗面赤指青现,胸闷憋气不舒展,急用瓜蒌薤白散。心脉阻滞薤白散,枳桂瓜朴共细研,重者必用活血散,血府逐瘀汤可选。

7、痰火扰心惊烦乱,苔黄而腻脉来弦,清心泻火导痰结,涤痰牛黄可加减。痰火扰心导痰汤,偏湿阻瘀苏和丸。

8、痰迷心窍神不清,自言自语喉痰鸣,重者仆倒苔白腻,涤痰开结导痰灵。导痰汤半夏星,枳实陈皮加茯苓,甘草加入可调和,导痰开结有神功。涤痰二陈菖蒲加,人参竹茹枳实拿,胆星大枣生姜入,清心开窍功宣发。

②肺病辨证:

1、肺气虚喘咳倦无力,气短懒言声低微,面色恍白自汗出,舌淡保元脉弱虚。

肺气虚用保元,参芪草桂生姜煎。

2、阴虚干咳声哑痰,舌红少津细数兼,火枉夜热兼盗汗,咳血百合滋阴选。百合固金用地黄,玄参贝母秸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咳嗽痰血肺有伤,滋阴降火用龟板,生地知母砂仁兼,当归白芍加二冬,黄柏甘草猪髓研。

3、风寒束肺发热寒,头身疼痛鼻塞兼,喘咳稀痰苔色白,

杏苏华盖汤可选。风寒束肺杏苏散,苏半桔杏陈枳前,茯苓甘草生姜入,散寒疏肺把表散。

4、风热犯肺痰黄稠,咽干声粗痰腥臭,舌尖红赤脉浮数,桑菊麻杏汤解优。

5、燥热伤肺发热寒,鼻塞咽干咳无痰,舌红少津脉细数,清燥救肺汤可选。清燥救肺用石膏,参芪桑叶加阿胶,麦杏杷叶共麻仁,清燥泻火将肺保。

6、痰浊阻肺咳多痰,色白咯出兼气短,胸闷呕恶苔白腻,脉滑燥湿二陈煎。

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7、大肠湿热腹痛兼,下痢脓血发热寒,肛门灼热兼后重,葛根芩连汤可选。

8、大肠液亏大便难,伤津损液为根源,胃失降和兼头晕,润肠通便麻仁丸。③脾病辨证

1、脾失健运食胀甚,腹胀便汤舌淡嫩,脾虚健脾需益气,六君参苓汤可医。参苓白术四君全,扁豆陈皮山药填,砂仁玉米莲子肉,桔梗大枣共入煎。

2、脾虚下陷下垂虚,舌淡苔白脉弱微,治法健脾需益气,补中益气汤可医。

3、脾不统血月经多,出血舌淡脉细弱,补脾摄血是治则,归脾黄土汤有果。脾不统血归脾汤,或用黄土急煎偿,生白附子加阿胶,大便下血是妙方。

4、阳虚泄泻腹冷痛,完谷不化形寒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温中健脾汤可用。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5、寒湿困脾头身重,倦怠便汤理不通,苔白腻厚脉濡迟,健脾温中用胃苓。(胃苓汤:五苓散合平胃散)。胃苓汤苍草朴,陈皮五苓共煎药。

6、脾胃湿热肢困重,脘腹痞满呕恶成,皮肤发黄身瘙痒,小便黄赤便不通。舌尖红黄腻脉濡数,清热利湿茵五苓。

7、胃病证分四型,胃寒胃热食滞中,胃阴不足干呕连,口舌干燥兼心烦,饥而不食腹胀满,便干尿少细数兼。益胃汤方均可治,地冬沙参竹

8、寒滞胃脘疼连绵,遇寒加剧得热减,呕吐清水苔白滑,脉沉而迟良附丸。(高良姜、香附)

9、胃热腹痛灼热感,消谷善饥口臭兼,吞酸嘈杂心下烦,牙齿衄血大便干,口渴喜凉舌质红,脉滑而数玉女煎。10、食滞胃脘脘腹满,呕吐酸腐矢气酸,不思饮食大便秘,苔厚脉滑保和丸。

保和丸山查神曲,陈皮甘草配半夏,连翘卜子共同服,食滞中焦可消伐。

④肝病辨证

1、郁胸胁胀满痛,太息抑郁疼月经,舌淡白滑脉来弦,疏肝解郁气畅通,肝气郁滞疏肝散,柴胡枳实白芍填,川芎陈皮加甘草,香附散郁胸胁宽。

2、肝郁结块鳖甲煎,软坚散郁主非凡。山甲土元水蛭入,

元胡灵脂三棱兼。

3、肝血不足面不华,眩晕多梦手足麻,眼睛干涩物不见,月经量少不荣甲。舌淡脉细肌肉动,培补气血力功大。

4、肝阳头胀目干涩,失眠健忘手徘细,舌红少津弦有力,滋阴养血六味来,肝阳上亢六味丸,石珍龙牡怀牛填,镇肝滋肾急煎服,肝阳上亢把此选。

5、肝火尿赤目肿痛,吐衄口苦舌黄红,脉弦清肝需泻火,当归芦荟丸可用。清肝泻火芦荟丸,四黄青黛只麝研,木香加入姜和枣,清肝降火效果轩。

6、肝胆湿热胸满痛,黄疸尿赤带下腥,苔黄脉数清肝热,龙胆泻肝有神功。龙胆泻肝栀子当,柴胡黄芩加地黄,木通车前加甘草,泽泻利水意深长。

7、肝阳有风阳总生,突然昏倒舌强硬,半身不遂言不利,舌红沫弦天麻灵。麻钩腾石决明,栀芩益母桑寄生,杜仲茯神怀牛膝,镇肝安神夜交藤。

8、热极生风脚反弓,高热神昏兼舌红,脉象弦数清肝热,羚羊钩腾汤可用。羚羊钩腾用地黄,菊花茯神共桑霜,贝草竹茹同芍药,高热生风急煎尝。

9、血虚生风物不清,面色萎黄手麻冷,舌淡少苔脉细数,养血息风复脉灵,复脉麻仁麦冬芍,生地炙草阿胶药,养阴复脉随加减,参耆术草可协和。10、寒滞肝脉少腹痛,睾丸胀坠阴囊冷,苔白而滑脉弦沉,暖肝散寒可通经。寒滞肝脉

暖肝煎,归芪茴当桂散寒,沉香茯苓加生姜,少腹胀坠疼可安。

⑤肾病辨证

1、肾虚腰痛膝酸软,无力耳鸣头晕转,牙齿松动发焦落,尺脉重按无力宣

2、阳虚生殖功能减,面色淡白肢肿兼,苔白质淡体胖嫩,边有齿痕精疲倦,

气短懒言兼自汗,阳痿滑精便汤兼,小便清长或遗尿,妇女带下清稀淡,

脉迟细弱沉迟。

3、肾阴亏虚热内扰,面色憔悴形体消,质红少苔舌剥脱,颧红颜面红热烧。

盗汗遗精兼早泄,健忘失眠多烦躁,口干咽燥大便秘,尿赤崩漏经闭少。

尺脉弦数有力,或细数。

4、阳虚形寒肢又冷,命门火弱阳不通,精神不振脉沉迟,阳痿不孕药冷痛。

温补肾阳是治则,金匮肾气丸可用。

5、肾气不固滑泄精,尿数不禁舌淡形,细弱固摄益肾气,须沙疾利汤可用。缩泉丸或秘精丸。

6、肾不纳气喘肿虚,呼多吸少动加剧,舌淡脉弱需理气,人参蛤蚧散可医。

肾不纳气秘排,或用人参蛤蚧散,胡桃人参加生姜,蛤蚧参桑杏云甘,

咳嗽重用知贝母,补肾纳气不平凡。

7、肾阴虚症口咽干,五心烦热兼躁烦,遗精失眠头晕眩,舌红脉数六味丸。

8、肾虚水泛喘肿满,腰酸肢冷身长寒,舌淡胖嫩有齿痕,真武汤方可加减。

9、肾精不足男精少,女子不孕早襄克,发育迟缓身矮小,河车大造丸可疗。

10、膀胱湿热便不畅,尿频尿急痛难当,小便淋漓色浑浊,脉数尖红苔红黄。

清热利湿八正散,车通瞿扁滑栀甘,大便不通加大黄,利水通淋把此选。

⑥脏与脏病辨证

1、心肺气虚咳不已,气短失眠兼心悸,面色胱白口纯紫,舌淡体少脉弱微。

心肺虚证

2、心脾两虚怔忡悸,失眠多梦忘心意,腹胀便溏脉无力,舌淡白嫩脉弱微。

归脾汤

3、心肾阳虚形寒冷,尿少身肿心怔忡,舌淡紫暗苔白滑,脉迟微弱真武功。

真武汤。

4、心肾不交心悸烦,失眠健忘口咽干,头晕耳鸣腰酸软,多梦潮热遗精兼。

交泰丸

5、肝肾阴虚头晕眩,耳鸣胁痛膝酸软,咽干颧红兼盗汗,五心烦热遗精兼。

月经不调脉来数,舌红无苔一贯煎。一贯煎中用川楝,生地杞果北沙参,

当归麦冬齐加入,滋肾补肝益水源。一贯煎

6、肝脾不调胁胸满,太息肠鸣腹胀兼,大便溏泻矢气多,精神抑郁急躁烦。

食少纳呆苔白腻,舌淡白薄逍遥散。

7、肝火犯肺胸胁痛,咳嗽阵作鲜血咳,情志善怒口热苦,头晕目眩舌质红。

舌质干厚脉弦数。清肝泻肺有神功。

泻白散:

泻白地骨桑白皮,甘草内加白粳米,泻肺清肝兼润肺,清肝泻肺功绩奇。

8、肝胃不和腹胀满,太息脘腹疼胀兼,嗳气吞酸兼呕恶,嘈杂苔黄脉来弦。

小柴胡或平胃散

9、肺肾阴虚咳少痰,动则气促咳血兼。膝腰酸软体消瘦,

骨蒸潮热兼盗汗,

遗精颧红脉细数,滋补肺肾麦味丸。

10、肺肾气虚动气短,呼多吸少兼咳喘,声低气短兼遗尿,舌红脉细黑锡丹,人参核桃煎,都气丸。

11、脾肾阳虚形身寒,气短懒言身沉倦,大便溏泻五更泻,或见浮肿臌胀满,舌淡质暗苔白腻,脉数而微四神丸。12、脾肺气虚咳不已,表虚气短兼无力,痰多清稀纳减少,腹胀便溏浮肿,

苔白舌淡脉细弱,参苓白术散可医。四、伤寒论六经篇(六经辨证)①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太阳经病发热寒,头项强疼风出汗,舌苔白薄兼恶风,脉缓需把桂枝选,

头身疼痛无汗喘,脉紧麻黄汤发汗。

2、桂枝汤中桂芍甘,姜枣加入营卫安。麻黄汤中桂枝甘,杏仁加入可平喘。

3、太阳府证

发热汗出兼渴饮,渴欲饮水水入反,小便不利脉来浮,蓄水证中五苓散。

小便不利精神狂,便利蓄血用抵挡汤。抵挡汤中水蛭牤,桃仁破瘀并大黄,

太阳兼证项背强,不能自如葛根汤。肺气上逆胸痰喘,桂枝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绪论 一:概念 1、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①整体观念②辨证论治 4、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5、整体观念: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6、中医“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7、辩证论治——病、证、症 ①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②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③症: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1、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2、隋唐时期——中医基础补充时期代表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3、“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火热论,《河间六书》 ②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病由邪生,《儒门事亲》 ③李东垣(李杲)——补土派——内伤脾胃学说,《胃脾论》 ④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相火论,《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 ①叶桂(叶天士)——《温热论》 ②薛雪(薛生白)——《温热条辨》 ③吴瑭(吴鞠通)——《温病条辨》 ④王士雄——《温热经纬》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的基础理知识概要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经络学说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根据史书记载我国远古医学典籍有《黄帝针灸》、《素女脉诀》和《神农本草经》即所谓“三世医学”。“三世医学”后中医学的学术发展分别沿着“医经”和“经方”两方面发展。汉以前计医经七家凡二百十六卷经方十一家凡二百七十四卷。但这些典籍大多可能早已散失,所以从现存的医学文献来看,汉以后历代医药学家的学术主张和理论依据几乎都没脱离《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这几部古典著作的理论框架。这四部著作可说是汉代以前也就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的代表经典著作,反映了从先秦至东汉末年之间中医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以及药物、针灸治疗等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特点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医学实践主要是临床实践,亦包括对人和动物的解剖观察等,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并融合了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历学、农学等而逐步形成的。千百年来一直在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就是说这一理论体系产生年代古远,受古代哲学思想和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影响很深,同时又来源于实践并长期指导实践。因此它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这一独特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下面就此两点进行论述。 1、整体观念 整体其含义就是指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的整体观念其内涵有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重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可分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结在一起,而以气、血、津液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这个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3) 李本强 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论文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周玲,陈文垲(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从整体观、综合观、动态观和黑箱思维等认识论上的相似性,说明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基础。认为在中医学的病因学、体质学、证侯学、诊断学、治疗学和预防医学研究等方面,临床流行病学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临床流行病学;中医基础理论;证侯学;体质学;病因学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体系,把临床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引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对于发展中医理论无疑是一个有效途径。 1临床流行病学的内涵 临床流行病学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临床医学领域,从患者个体的诊治,扩大到群体特性的研究,以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治、预防及预后等临床规律,并进行严格的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科学。 1.1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DME 临床流行病学用于指导临床科研的方法学,最主要的内涵概括为临床研究的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3个方面,简称DME。 第一,临床研究的设计。应该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对实施的研究措施可能产生的客观效应提出科学假设,然后结合临床的可行性,选择相应的设计方案。例如,若研究某种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可以选择同期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若要观察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可以选择队列研究;若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临床实用性,可以进行诊断试验。设计中,要确定需要观察或实施的研究因素及其强度,包括人口学特征、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等。确定选择研究对象的标准,包括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对照的方法;估算研究对象的样本量。要选用恰当的效应指标,要选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资料。要考虑质量控制,如何防止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第二,对测量指标的要求。要求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及其相应的指标衡量和比较临床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可以是临床指标如痊愈、死亡,或生物学指标如血脂、心功能指标,或生存质量指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等。临床流行病学的测量方法是要正确区分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准确无误地使用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进行临床现象的测量。要保证测量的方法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确各种测量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 第三,对研究结果的评价。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临床各学科的知识,评价各种临床数据、实验室数据、临床研究的结论,同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从而检验临床研究的结果是否真实可靠、临床价值多大、对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是否适用以及评价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1.2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关系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理论与方法于临床医疗实践,近十年来发展了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所谓循证医学是指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将个人的临床经验与现有的最好临床科学证据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为每个病员作出最佳诊治决策。临床医疗实践是循证医学的工作基础,而临床流行病学是循证医学的方法学基础。因为最佳的研究证据的取得和对其严格的评价均有赖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对于当前尚缺乏最佳证据的某些临床难题,则为临床流行病学提供尚需深入研究的信息。随着研究的不断“创证”和临床医疗的“循证”,必将会为未来临床医学的发展创造最佳的局面。 2临床流行病学与中医学在认识论上的相似性 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问题认识论的特点,临床流行病学与中医学在认识论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为两个学科的交流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举例说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2、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4、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阴阳三分法: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 6、阴阳总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7、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8、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9、五行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 10、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11、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 12、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3、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要熟背) 5、中介作用 14、人体之气分类: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15、血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血的功能(重点):濡养、化神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4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6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7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8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9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10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12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3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16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8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0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21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2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3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2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细目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概念: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疾病过程中的 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异病同治, 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对立: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