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9-1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邮票的作用,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方法,知道确定邮资的两个因素。

2、经历支付邮资、设计邮票面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体会分段思想,增强数学应用的能力,以及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分段计费的算法。

2、难点:体会分段(函数)思想,渗透猜想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播放各种邮票让学生欣赏。

教学过程:

一、了解邮票历史

课前我们欣赏了各种美丽的邮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我们就从邮票的故事开始吧:一天,爱丽丝.布朗收到一封很重要的信,她却不得不退还给邮差,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原来,那时候邮费是由收信人支付的,因为爱丽丝.布朗支付不了昂贵邮费,只能把信退还给邮差。为了避免邮差送信却收不到邮费的情况,1840年

英国人罗兰.西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邮票仍用来支付邮资。

二、根据信函要素,确定不同邮资

1、确定邮资要素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邮局做了小调查,谁能说说邮资的多少可能和什么有关?(板书:目的地、质量)

(2)其实,邮局对于国内信函邮资有详细的规定,仔细观察表格,看看邮资与信函的质量,投寄的目的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对于表格中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

本埠、外埠、首重、续重、计费单位、资费标准各是什么意思?

(4)学生汇报

2、正确计算邮资

(1)出示两封信,一封帖了0.80元的邮票,另一封贴了1.20元的邮票,都顺利寄出了,同学们猜一猜这两封信可能是什么情况?

(2)如果要从麻城市区寄一封45克重的信件到宋埠镇,应付多少邮资?

(3)如果要从麻城寄一封45克重的信件到武汉,应付多少邮资呢?

(4)如果要从麻城市区寄一封115克重的信到龟山,应付多少邮资?

(5)如果要从麻城寄一封335克重的信件到武汉,应付多少邮资?

小结:计算邮资时,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3、感受分段计费

像邮票这样分段计费的方法,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

学生交流

其实,邮局的工作人员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份表格,通过这份表格,他们就能快速为顾客判断购买多少邮票了。

三、巩固邮资计法,探究组合方式

1、初步感受组合思想

如果从麻城邮寄一封100克信件到深圳,应该付多少邮资?现在有面

值0.80和1.20元的邮票,可以怎么搭配? 学生汇报后发现问题:邮票太多,不好贴。 2、根据实际设计邮票

邮局规定:寄一封不超过100克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我们一起来看看邮寄不超过100克的信函,有哪些资费:

提问:只用0.80元和1.20元两种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思考:只用0.80元和1.20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哪些资费不能满足需要?

讨论:如果在0.80元和1.20元的基础上,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小结: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设计出了满足需要的第三枚邮票。其实,邮政部门发行邮票时,还要从经济、合理、方便、实用等角度来考虑,尽量使邮票的种类少而组成的邮资类型多,

这与人民币的面值组合道

理类似。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收获?

我们学习邮票中的数学,绝不是仅仅为了会贴邮票,会寄信而是在其中发现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到一些数量之间的组合规律,这是十分重要的。

五、拓展提升

思考:生活中,我们可能寄出超过100克的信件,如果最多只能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克的信函的资费,除了0.80元和1.20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