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渗透文化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渗透文化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渗透文化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渗透文化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第16卷 第10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6 No.10 2007年10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Oct. 2007

139

文章编号:1008-8717(2007)10-0139-02

渗透文化意识 提高阅读能力

裴 燕 萍

(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河南 洛阳 471003)

摘 要:阅读是一项涉及面很广、很复杂的技能。影响阅读的不仅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因素。本文从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阅读所产生的影响着手,分别从词汇、句子、篇章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阅读;渗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外语教学中,有一个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那就是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出现一些理解上的错误。这种错误的理解或者说文章理解的障碍与英汉语言文化不同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外语阅读理解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而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是成功地进行外语阅读理解的前提。在外语阅读过程中,读者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读者与作者在交流思想的同时,读者批判地吸收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近年来,尽管已逐步认识到外语学习和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但在目前的英语阅读课教学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讲课时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讲解,而对于课文的背景知识一带而过,甚至干脆置之一旁。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有很多学英语的学生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认识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的全部词语,也理解所有的语法结构,但仍不解其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读者不了解英语语言的某些社会文化涵义和社会文化背景。为了促进外语阅读教学的发展,使学生意识到了解西方文化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本文分析了学生在阅读英语读物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理解障碍,强调了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二、文化差异对阅读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类所有的社会教化、创造活动及其成果。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下面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的

角度出发,分别从词汇、句子、语篇等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逐层论述了文化差异对外语阅读理解的影响,说明文化差异可以影响阅读理解的每一个环节。

1.词汇差异

词汇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其语义和搭配都深深打上了该语言文化的烙印。人们对词汇的理解和意象的形成离不开他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的知识范围,对同一个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头脑中反映出的意象或联想,可能完全不同,文化差异因素在此便起了作用。例如:英语中的cricket 与汉语中的“蟋蟀”同指一种鸣叫的小昆虫,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内涵。“蟋蟀”在中国文化中常给人以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联想,如欧阳修的《秋声赋》中有“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而在英语中cricket 则成了欢乐、愉快的象征,如C. Kinsley 在Two Years Ago 中写道:

“I have not had all the luck I expected ,but -am as merry as a cricket ”。又如:汉语中很少区别“山羊”和“绵羊”,认为他们均是温顺善良的象征。而英国民俗中只有“sheep ”是善良的代表,

“goat ”则是淫荡邪恶,性情好斗的。因此,the sheep and the goat 可以指好人和坏人。

另外,汉语和英语在词汇方面的文化差异主要在于包容性和灵活性不同,联想意义和社会文化内涵不同。一般说来,英语的词义比较灵活,同时涵义比较宽,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大,独立性较小。汉语词义则比较严谨,涵义范围比较窄,比较精确固定,词义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小,独立性比较大。

2.句子差异

收稿日期:2007-05-13

文化障碍不仅存在于丰富的词汇层面上,也存在于句子层面上。虽然句子是由词汇构成的,但决不是所有词汇含义的简单相加,句子层面也蕴涵了文化差异,所以也可能构成理解上的障碍。

英语中的许多典故、俚语和谚语也是阅读理解的障碍,因为它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John is reliable.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如果将此句理解为“约翰是可以依靠的,他不吃鱼,只玩游戏”就大错特错了。要理解to eat no fish和play the game的真正涵义,必须了解英国历史上的宗教斗争。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只允许吃鱼,新教推翻了旧政府后,为了表示忠于新教,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to eat no fish”就成了“忠诚”的代名词。“to play the game”表示规规矩矩地比赛,因此转义为“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所以后来“play the game”成了“遵守规则”之意。了解了这两点以后,此句的正确理解为“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

3.篇章方面

语篇是更高层面的文化现象,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有什么样的语篇组织结构。

英美人开门见山,中国人爱兜圈几乎成了人们的共识。从形式上和整体性的比较来看,英语篇章具有线形结构,呈演绎式。通常情况下,每段的主题句在开头,随后的句子都是围绕主题句展开、层层推论,最后再做出结论。而汉语的篇章具有螺旋型结构,呈归纳式。英汉两种不同的篇章结构的差异实际上与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有关。中国文化偏重直觉和整体性思维,而西方文化注重线性的因果式思维。这就构成了语篇结构方面的巨大差别。

三、阅读中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它体现了读者与作者双向的思想交流。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读者只有通过文字才能理解作者潜在的话语,获取作者表达的信息,因而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交际活动,而文化知识又是影响阅读中交际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王佐良曾这样说过:“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东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词,以增加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由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不同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背景,表示同一事物的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相应不同的解释。例如:

Propaganda is the most terrible weapon so far developed. It is worse than poison gas.

Even with all the elaborate apparatus of modern publicity, few readers could without notice write more of the biography of any living writer than could be contained on a postcard.

Propaganda往往是指夸大了的或错误的信息,它是由一些政治团体散布的,目的在于影响公众,该词通常用作贬义。英汉词典一般将“propaganda”译成“宣传”,汉英词典里也把“propaganda”作为“宣传”的对应词。在汉语里“宣传”一词并无贬义,而英语里propaganda 明显是贬义词。与汉语“宣传”一词比较接近的英语词应是“publicity”。在例子中,propaganda是中心词,该词在英汉词典里又被译为“宣传”,学生如从汉语角度体会该词,将会出现理解偏差。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查全英词典,从词汇的英语释义中理解词汇的文化含义和细微的语义差别。

2.阅读实践中跨越阅读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宗教、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差异,会根深蒂固地体现在言语行为上,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日常教学和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阅读材料,其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历史、实用文体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进行知识文化的介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跨越阅读过程中的文化障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面对考试的解题能力。教师要注重文化的教学,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涉及文化现象的地方,要讲清讲透,决不含糊。实际上,很多时候文化现象的讲解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所出现的,还可以按形式、类别适当地向课外扩展,例如:“白象”牌电池曾是我国最好的电池之一,但在英语中,“White Elephant”却指无用且价格昂贵的东西,因此英语国家的人们是不会愿意购买以“白象”为商标的产品的。

3.文学作品的熏陶及多种教学方式并用

历史典故和文学作品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凝聚着璀璨的文化和艺术光彩,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结合“文学作品”及“名人传记”让学生了解西方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的习性及价值观等知识文化,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圣经》,几乎英美各类文学创作都吸取了它的题材和语言,教学中可以采用文学作品分析的方法,描述基督教意识和情感,引经据典,使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目的语文化。又如“Disneyland”、“Charlie Chaplin”、“Abraham Lincoln”等人物传记反映了美国自主、独立、崇尚个人奋斗的主流文化;“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反映了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西方人(下转146页)

1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