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代法律制度--古代印度法律制度

古代法律制度--古代印度法律制度

古代法律制度--古代印度法律制度

第二章古代印度法律制度第一节古代印度法律的形成和发展南亚次大陆是世界上进入阶级社会,形成国家与法最早的地区之一。婆罗门教法以吠陀经、法经和法典为其表现形式,吠陀经被视为雅利安人的圣书。佛教以五戒为主,即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和戒饮酒。佛教法的渊源是三藏、摩奴法典和国王敕令。三藏是佛教的经典,最古老的佛教文献,几乎全是短集,包括佛陀的言论、格言、诗歌、故事和戒律。这些短集分为三个集子:1、律藏:为管理僧侣所规定的规章和僧侣的日常生活的戒律2、经藏:佛教的全部教义,即佛陀及他的最近门徒的宗教思想文献3、论藏:指高级佛法的论述,主要是有关佛法的哲学方面的阐述第二节古代印度法律的基本特点1、印度宗教众多,影响到印度法律的结构、体系异常复杂2、宗教与法律紧密结合,两者互为补充3、公开宣扬社会的不平等,将一切居民的地位和权利、义务用法律形式加以确定,形成一套完整的种姓制度当雅利安人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了四大原始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第一、二等级是僧侣贵族和武士,掌握祭祀和军政大权,是统治阶级;第三等级是普通大众,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活动;第四等级是被雅利安人所征服的土著居民,一般从事农业、手工业和渔猎,社会地位最为低下,其中有些属于奴隶。杂种姓中地位最低者成为“不可接触的*民”。4、汇合法律、伦理道德和哲学为一体,法典实质是三者的混合物,是道德、生活和法律的箴言大全5、法典由宗教界的著名人士或婆罗门教的僧侣贵族按社会需要和阶级利益而编纂的。(不是由国王或其他立法机关制定)第三节《摩奴法典》的结构、基本内容和影响《摩奴法典》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法律文献。法典不是由国家颁布,而是由婆罗门教僧侣根据吠陀经典和历来的习惯编制而成。共12章,2684条,涉及刑法、民法、婚姻诉讼和审判制度等等。传说由“人类始祖”摩奴所制定,故称《摩奴法典》。主要内容:a.公开确认四种原始种姓以及派生的各个种姓的等级差别。b.法典以婆罗门教教义为指导思想,是该教政治思想体系的重要文献。c.将古代印度的专制君主神圣化,进一步用神权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摩奴法典》在古代印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来印度的法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印度封建社会的前期,它一直被统治阶级奉为圣典。尽管后来由于外族的入侵,有伊斯兰法和英吉利法占据统治地位,但《摩奴法典》作为私法的规范,继续被采用。伴随印度大量的移民和宗教的传播,印度法律输入东南亚各国和毗邻印度的国家,历史上形成了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印度法系。

印度种姓制度解读

印度种姓制度解读 种姓制度对印度有什么影响呢,下面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印度种姓制度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习俗让女仆很宿命 印度人习惯于等级划分,比如说同为仆人,也有高低之分,在主人身边伺候的就高于在外面干活的,修整花园的就比清理垃圾的有优越感,看门守院的就瞧不起清扫厕所的,讲究传统的仆人绝对不去干低于自己身份的那些活儿。过去印度的国王贵族雇用着大批仆人,分工很细,仆人中的高低远近区分也很多。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印度女仆对自己的处境随遇而安。记者在餐馆里就看到一家有钱的印度人要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大吃大喝,跟着他们进来的小保姆一直站在旁边看护着小婴儿,从头到尾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然后随着主人家离开。女仆们自认为是下贱的,把自己的处境归咎为祖先犯了什么罪,或者自己前生做了什么恶。对于是否想改变这种制度,她们回答说:“神创造了它,只有神才能改变它。” 劳动法把仆人排除在外 印度女仆即使遭遇雇主的虐待也不愿意辞职走人,一方面因为生活所迫,另一方面因为整体上女仆处于没有任何组织、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状态,仆人在印度属于“非正规职业”,劳动法把仆人排除在外,所以女仆即使换雇主,境遇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而生活还要继续,所以她们更多情况下是忍受。为此,一些非政府组织积极活动,从法律层面为她们争取权利。非政府组织发起的全国家务劳动者运动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已有7个邦通过立法保护家庭仆人。印度全国妇女委员会正在研究提出一项法律草案,要求雇主在付给工资之外还要为仆人提供社会保险资助。非政府组织德希莫尔基金会发起了一个“印度女仆”项目,最终目标是把家庭女仆们组织起来,成为一支正式的劳动力大军,建立一个专门渠道来帮助她们找工作、投诉,在警方登记注册以增加安全感,并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和价格。 印度女仆公司 曾经是投资银行家的阿希斯·戈恩卡准备成立“印度女仆公司”。戈恩卡的计划是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家务劳动者队伍,对她们进行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保障其收入来源,甚至提供保险和贷款。目前他已经搞起一个试点项目,给25个家庭配备了25名女仆。他的长远计划是在全国建立一个10万人的员工队伍。有很多人都希望戈恩卡的梦想能成真。 种姓制度对印度有什么影响?印度种姓制度的由来? 少数雇主会善待仆人

亚洲及欧洲同步练习题

亚洲及欧洲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 B.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C.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东南面 D.亚洲东面是太平洋,西面是北冰洋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 A?印度半岛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阿拉伯半岛D?中南半岛 3.湄公河之所以被称为亚洲的多瑙河”,主要因为它是() A.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B.亚洲最长的河流 C亚洲流量最大的河流D.亚洲航运最发达的河流 4.亚洲的大河没有注入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 5.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 A.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5个地区 B.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西南亚6个地区 C.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6个地区 D.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西南亚7个地区 6.亚洲民族、种族众多,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A.汉族 B.大和民族C朝鲜族D.俄罗斯族 7.世界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处都在亚洲,最低处在() A.里海湖面 B.死海湖面 C.咸海湖面 D.青海湖面 8.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分别来自() A.亚欧大陆和太平洋 B.亚欧大陆和印度洋 C.太平洋和北冰洋 D.非洲大陆和大西洋 9.亚洲经常发生旱涝灾害的地区有() A.西部和东部 B.东部和南部C南部和中部D.中部和北部 10.王军2月到欧洲旅行,回来后对同伴说了下面几句话,你认为哪一句不可信() A.到处都能看见佛教的塔林 B.鹿特丹港口有许多等待出口的大型机械 C?阿尔卑斯山滑雪场人很多 D.餐厅常见食品是牛排、奶酪、奶油 1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不属于亚洲的国家是()

种姓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地区古代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却只有印度近乎完美的将其保留下来。直到现代,种姓制度任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充斥着种姓的气息。虽然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有所衰弱,但这种衰弱不可能导致种姓制的灭亡,种姓制也将继续不断地左右印度社会。 关键字:种姓制度;现代印度;影响 一、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泛称。种姓(caste)这一词来自于拉丁文(castus),意为纯粹、不杂,与它相对的是印度文中的瓦尔那(varan),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等级划分。因此,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又称瓦尔那制。 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的历史时期,它最早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是吠陀时代部落的组织形式。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姿态》一文中形象地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组织形式是种姓制度。”[1](p.13) 根据印度相关文献可知,瓦尔那一词在梵文中原意为“色”,指的是与居民的肤色区别有关。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文中说:“种姓是从雅利安人与非 [2](p.95)雅利安人的严格界限中开始的。”公元2000多年前居住在欧洲和中亚的雅 利安人从阿富汗高原南下入侵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当雅利安人在用暴力征服当地居民时力图把他们纳入到雅利安人社会中来,但又想保持雅利安人自己民族的一致性。因此,雅利安人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根据肤色和文化上的差异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雅利安瓦尔那;另一类是达萨瓦尔那。d·d·高善必认为:“在梨俱吠陀时代,唯一的区别是肤色淡的雅利安人与肤色较黑的达萨之间的不 [3](p.82)同。”而在此阶段,由于雅利安人部落与当地土著居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劳动分工也尚未发展,因此在雅利安人部落内部并没有种姓的区分,四个瓦尔那的划分也尚未出现,瓦尔那制尚处于萌芽状态。 到梨俱吠陀时代末期,随着雅利安人的不断扩张与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初步有了四个瓦尔那阶级的划分。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他们主要掌管祭祀职能,同时垄断了文化教育。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一开始又称“罗阇尼亚”主要是由掌握军政权利的世俗贵族集团构成。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他们大多是雅利安的平民,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主要从事工、农、商等职业。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他们大多是那些失去土地的吠舍和那些在战争中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生产者,从事各种低贱的职业。形象的说就是古代印度社会的奴隶阶层。 “在印度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四个瓦尔那等级划分的是《梨俱吠陀》中的《普鲁沙赞歌》。它说‘四个瓦尔那是由吠陀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产生的。其中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双臂变成罗阇尼亚,双脚变成吠舍,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是四个瓦尔那的原型。但多数学者认为那是婆罗门僧侣集 [4](pp.44-45)团为了巩固他们自己及刹帝利军事贵族特权而编造出来的。” 除了以上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种人被排除在种姓之外即“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他们从事的职业大多为屠夫、抬尸、清扫等被印度教认为是“肮脏”的职业。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个不同种姓又派生出许多亚种姓和次种姓,各个不同的亚、次种姓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团体,按照各自内部 的道德风俗生产生活。 到了近代,随着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种姓制度也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级种姓的司法权、行政权、教育权、豁免权等权利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剥夺。低级种姓的参政权和经济地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后,印度政府也不断地探索如何进一步削弱种姓观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同步测试卷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同步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下图是中南半岛山河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 . 下面关于中南半岛说法有错误的是() A.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马六甲海峡位于中南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C.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入海口附近 D.中南半岛的湄公河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在我国境内部分叫澜沧江 2 . 根据中南半岛的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该地的气候() A.以热带气候为主B.以温带气候为主C.以亚热带气候为主D.以寒带气候为主 3 . 东南亚世界上哪些热带作物的最大产地() A.椰子,稻米B.蕉麻,香蕉C.棕榈,天然橡胶D.天然橡胶,蕉麻 4 .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④ 5 . 下图中M是世界海上运输最繁忙的著名海峡之一。该海峡是:()

A.直布罗陀海峡B.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D.马六甲海峡 6 . 每个区域都有典型特征,我们称其为“区域标签”。下列标签与区域组合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B.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东南亚 C.世界石油宝库——西亚D.世界上天然橡胶的最大产地——欧洲西部 7 . 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南部终年高温多雨,其降雨类型是() A.台风雨B.地形雨C.对流雨D.锋面雨 8 . 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南方少,北方多 B.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C.水资源冬春多,夏秋少 D.耕地多,草地少,后备耕地充足 9 . 我国的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到达英国的伦敦,行程中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实质与影响

考点: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1.种姓制度的特点: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 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的实质: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3.种姓制度的目的: 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4.种姓制度的影响: (1)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易错微析 对印度种姓制度性质的理解易错。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例题1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 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 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 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A。 例题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答案:B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主要阶层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主要阶层是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二等级不能命令第一等级,故A项错误,B项正确。吠舍是第三等级,不能担任国家官职,故C项错误。首陀罗没有自己的田地,故D项错误。此题答案是B。 1.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 B.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 C.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D.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 2.为再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小李编写了一个剧本。你认为下面哪句台词不 符合史 实() A.我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还是国家官员 B.别看我只是一名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一个等级 C.我是腰藏万贯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位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3.《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维护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A.地主阶级 B.奴隶阶级 C.奴隶主阶级 D.自由人 4.阅读下列材料: 古印度文明时期,产生了种姓制度。现今社会中,在印度的广大农村,种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在欧洲,许多白种人歧视黑种人的思想仍然存在;在

试述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试述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零碎到系统的过程,文章就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进行阐述和分析。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从1949年至1979年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开始起步发展。(1)起步发展阶段的国内、国际环境国内方面:一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生产力低下,但又有优越的社会制度。在“超越论”和“战胜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二是来源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教训。在开展对外贸易活动中,往往存有戒备心理,过分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忽视对外经济交往。国际方面: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封锁”、“禁运”,我国被迫采取国内和国外市场割断的政策;同时,我国无法与当时占垄断地位的资本主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于是采取割断的办法不与其竞争,实行贸易保护主义。(2)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框架当时的对外贸易立法主要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制定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从无到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管得过宽、统得过死的国家统制贸易制度,不利于调动微观主体的积极性,故对当时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有限。法制的不健全,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严重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从改革开放至中国加入WTO,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增长,外贸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成型。(1)成型阶段的国内、国际环境国内方面:新中国成立后30年,经济长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发展,闭关锁国,同国外发展的差距扩大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对外贸易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国际方面:战后,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先后选择了对外开放的道路。很多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分享了参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益处,并使得自身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历史和现实警示我们,如果不实行开放的政策发展经济,我国将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2)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框架这个阶段我国以《对外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同步测试卷(附答案)

2020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 1.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泰国 B.缅甸 C.越南 D.老挝 2. 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是() A.东南亚 B.南亚 C.东亚 D.西欧 3. 东南亚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玉米 C.谷子 D.水稻 4. 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王加锡海峡 5. 东南亚物产丰富,下列物产与其最大生产国对应正确的是() A.天然橡胶泰国 B.石油马来西亚 C.蕉麻印度尼西亚 D.锡菲律宾 6. 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是() A.越南、老挝、泰国 B.老挝、泰国、缅甸 C.泰国、缅甸、孟加拉国 D.越南、老挝、缅甸 7. 东南亚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 A.泰国 B.印度尼西亚 C.菲律宾 D.缅甸 8. 东南亚最重要的矿产是() A.天然气、石油 B.煤、铁 C.金、银、铜、锡 D.石油、锡 9. 马来群岛大部分的降水类型是()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10. 东南亚地区符合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人口稠密 B.耕地少 C.高温多雨 D.种植历史悠久 11. 跨过我国南部边境,就到了东南亚,下列各组国家全部属于东南亚的是() A.缅甸、孟加拉国 B.泰国、印度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D.马来西亚、日本 12. 有关东南亚农作物生产、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尼西亚是本区最大的稻米出口国 B.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出口国 C.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D.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13. 到东南亚新马泰等国家去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到的国家是() A.泰国 B.新加坡 C.马来西亚 D.缅甸 14. 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 B.是欧洲、非洲东行到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C.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D.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15. 下列城市中,不在大河附近的是() A.金边 B.仰光 C.万象 D.乌兰巴托 16. 下列河流不位于东南亚的是() A.红河 B.湄公河 C.湄南河 D.恒河 17. 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柬埔寨的是() A.大金塔 B.婆罗浮屠 C.吴哥窟 D.下龙湾 18. 关于东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 的影响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种姓制度在印度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是一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印度社会的重要者特征之一。长期的束缚着人们,严重的阻碍了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种姓制度印度社会消极影响 Abstract:T hecastesysteminIndiahasalonghistory,issurelytheinevitableresultofe conomicandpoliticaldevelopment,butalsothosefeaturesofIndiansociety,,severel yhamperedtheIndiansociety'spolitical,economic,educationalandculturaldevelop mentandpeople'squality. Keywords:CastesystemIndiansocietyNegativeaffect 前言 印度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那里有着肥沃土地,遍地的珠宝,有着西方人梦寐以求的香料。一直以来我对印度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所以我很喜欢看有关印度的东西,然而每当我看到印度的残酷的种性制度时,我总很是揪心,于是就产生一种冲动或者是一时的好奇吧,我就决定探求一下印度种性制度的起源,发展但更愿意注重的是印度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所以就写写喽! (一)论种姓制度的概念 种姓制度正式产生于后期的吠陀时代,而他的萌芽需要追溯到早期的吠陀时代。公元前6000年前东移的一支雅利安人到达了印度次大陆。雅利安人是白色人种,他们认为自己很高贵(雅利安含有“高贵”的意思)为把自己白色的皮肤1 1雅利安(含有“高贵”之意)

印度测试题

《印度》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已达12.102亿,较2001年增加了1.81亿。有专家预言,到2030年前后,印度人口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佛教的发源地 B.不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C.人口世界第一 D.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人口多的优势有() 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②消费群体广大③环境压力不大④就业机会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你知道唐僧取经的“西天”在哪里吗?() A. “西天”指西半球 B. “西天”指地狱 C. “西天”指佛教发源地古印度 D. “西天”指欧洲国家 4.中国和印度都是金砖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包括() A.都是发展中国家 B.都是人口大国 C.都是临海国 D.都以热带气候为主 读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 5.甲所在大洋名称是()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6.图中能说明南亚地区热量丰富的信息是() A.地形、经度 B.纬度、河流 C.农作物、纬度D.农作物、降水量7.四个城市,最有可能成为棉纺织中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小溪一家今年寒假去印度游玩回来,在向朋友介绍该国的地理特征时说错了一项,请你找出来吧() A.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世界文明古国D.水旱灾害频繁 读下图,回答9~10题。

9.在印度降水量分布图中,A地降水十分丰富,其原因是() A.西南季风迎风坡 B.东北季风迎风坡 C.地势海拔高D.位于赤道低气压带 10.在印度发展水稻种植,最佳区域应该选择在左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分布的主要依据是() A.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B.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 C.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专门化生产 D.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12.印度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有() A.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B.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现在粮食仍不能自给 C.高原广大,平原狭小,可耕种土地比重小D.软件产业的发展造成劳动力不足 13.(原创)印度发达的产业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以上产业均发达 14.因其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而被称为“世界办公室”的国家是() A.印度 B.南非 C.中国 D.俄罗斯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姓名:孔明熙学号:201000011006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专业:10级历史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摘要:种姓制度,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的一种复杂的等级制度的泛称。玄奘又称它为族姓制度,西方称为喀斯特制度。①种姓制度的产生有它特定的历史社会根源,同时,种姓制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自身的调整,但是最终还是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障碍,尽管如此,种姓制度,还是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古印度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最早要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种姓制度形成以后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自身的调整。种姓制度在古印度社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消极作用越加明显。总而言之,种姓制度对于整个印度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种姓制度的形成 种姓制度的正式形成是在后期吠陀时代,但是在早期吠陀时代的末页就出现了社会等级的划分。早期社会等级划分是由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当地的土著居民。而雅利安人则以征服者自居,根据肤色将居民分为两个瓦尔那:“雅利安瓦尔那”,“达萨瓦尔纳”。雅利安意思是“高贵”、“富有”,雅利安人则以高贵者自居,瓦尔那本意是颜色的,而由于后来种姓制度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瓦尔那也慢慢的失去了颜色的意思。而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称为瓦尔那制度,即社会等级制度。 最初只有“雅利安”和“达萨”两个等级,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瓦尔那又派生出三个等级集团,分别:即婆罗门(僧侣阶级)、刹帝利(武士阶级)、吠舍(平民)。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则称为首陀罗,它的前身是达萨瓦尔那,但是与达萨瓦尔那也有不同之处。他们不在雅利安公社以内,首陀罗大部分也不是雅利安人,由于没有公社成员的身份,也就不具有第二次生命(宗教生命)。从开始的雅利安人与当地土著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人内部中将平民与氏族贵族一分为二,贵族阶层又将军事贵族与祭祀贵族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四个等级集团,初步具有了瓦尔那制度的雏形。② ①①《世界古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主编吴于廑齐世荣95页

古印度种姓制度

古印度种姓制度 内容: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早期婆罗门所著的经典中刻意忽略贱民不提,主张将所有的种姓划分成四种瓦尔那。这四种瓦尔那同样以婆罗门为首,借由职能与权利的划分规范,构成一严谨的阶序: 1、婆罗门:最高等的瓦尔那,也是整个阶序的核心。婆罗门本 为祭司,根据《摩奴法典》规定,可从事教授吠陀经、司祭与接受奉 献这三样工作,但在8世纪以后祭司逐渐不受重视,洁净便取代前者, 成为婆罗门最主要的特征。此外,婆罗门享有许多特权,如不可处罚、 不用交税、不可杀害、可领回部分充公遗失物等。 2、刹帝利:次等的瓦尔那,《梵书》称其具有与婆罗门共享“管 辖一切生命”的权利。刹帝利是战士和统治者,掌握实际的政治与军 事权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过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权力。 此外,其负有保护婆罗门之责。 3、.吠舍:第三等的瓦尔那。吠舍是农人或牧人,任务是生产食 物,并提供各种祭品。《瞿昙》规定吠舍可从事农耕、商业、畜牧与 放贷的工作。 4、首陀罗:最低等的瓦尔那。首陀罗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仆,

负责提供各种服务。 特征: 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种姓呈现“集体性”与“阶序”的特征,这些特征意味种姓并非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深具包容性与弹性的社会制度。

西宁市2019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8.3 印度 同步测试(II)卷

西宁市2019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8.3 印度同步测试(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3月,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领导人在新德里会晤,与会领导人就国家合作、全球治理等问题交换意见。据此回答下题。 1 . 首都新德里所属的国家是() A.巴西 B.俄罗斯 C.印度 D.南非 2 . 关于金砖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俄罗斯面积最大 B.都属于发达国家 C.巴西以黑种人为主 D.印度人口最多 二、选择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它贯穿亚欧大陆,东部连接亚太经济圈,西部到达欧洲经济圈,将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 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从乌鲁木齐到鹿特丹沿途自然景观变化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差异B.地形类型C.海陆位置D.地势高低 4 . 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①所在的海洋通道是() A.马六甲海峡B.苏伊士运河C.霍尔木兹海峡D.巴拿马运河 5 . “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经济联系,欧洲西部具备的优势是() A.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大量出口B.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 C.科学技术发达,工业水平高D.工业历史短暂,发展潜力大 6 . 对“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经城市加尔各答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临阿拉伯海B.是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 C.主要盛产水稻D.是印度的首都 7 .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途经印度尼西亚,该国地震多发,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地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D.地处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观察印度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8 . 图中阴影地区所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青稞B.小麦C.水稻

印度种姓制度及古印度法的影响

“种姓制度”与古印度法及其影响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同时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内容,《摩奴法典》是其代表性的法典。它以婆罗门为中心,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而这种影响力也深深渗透进了古代印度的法制中。 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同时,它还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由于这四大等级和四大特征,古代奴隶制社会时期分化出严格的阶级,整体社会法制也围绕着这一制度为中心展开。 从古代印度立法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它对种姓制度的严格维护,强烈地保护着高等种姓的权益,例如在债法中,同时借贷者,对婆罗门收取的月息是2%,刹帝利为3%,吠舍为4%,而首陀罗则为5%,呈现出逐级递增的趋势。婚姻法也严格限定不同种姓的人之间不得通婚。种种诸如此类的规定

严格控制了不同种姓的活动范围权限,规定了不同程度的权利和义务,将各等种姓之间界限明确开来,认为的撕裂了整个社会,将各种不平等性发挥到了极致。高种姓享用到了极大特权,而低种姓却背负起沉重负担,不得不说这正是奴隶制印度社会的严重弊端,这一制度下建立起的法制很难有平等公平而言。一切法制均为保证上层种姓利益而设,极大地压迫了下层民众,这在婆罗门教时期尤为突出。随着阶级矛盾尖锐而应运而生的佛教成为国教后,对原本的种姓制度有一定冲击,佛经逐渐成为了立法的渊源,即便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等思想,但这对于种姓制度及受其影响较久的古印度法律并没有太大影响,并没能从真正意义上扭转这种局面。种姓制度依旧影响着印度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回过头来看,从一开始,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能够进入法律中,与婆罗门教有关。约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在印度兴起并很快发展为国教,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无不深深打上了婆罗门教的烙印。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宣扬善恶有因果,业力有轮回;二是声称万物皆为造物主“梵天”所造,但各个种姓是梵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生出来的,高低贵贱迥然不同。为了表示对梵天的敬畏和服从,就必须竭力维护种姓制度。由于婆罗门教成了国家的统治支柱,其祭司遂成为国家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教义也变成了国家法律的主要内容。婆罗门教祭司们将教义编成“法经”、“法典”等,用法律形式将种姓制度固定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法典是《摩奴法典》,它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式的法律典籍,全面阐述了婆罗门教的教义,详细规定了种姓制度的具体内容。这种形式的带有明显阶级性的宗教信仰进入法律生活也就催生了明显带有阶级性的法制。由宗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同步练习1(新版)新人教版

印度 一、基础训练 1.“它在文底耶和喜马拉雅山中起着回响,掺杂在朱木拿河和恒河的乐音中,被印度洋的波涛歌颂着……”这段文字摘自某国国歌,歌词反映了与该国有关的地理事物,你认为该国是 ( ) A.斯里兰卡 B.印度 C.孟加拉国 D.不丹 2.穿过印度的重要纬线是 ( ) A.南回归线 B.北极圈 C.北回归线 D.赤道 3.图1中印度的邻国巴基斯坦的代号是 ( ) 图1 南亚地区图 A.① B.② C.③ D.④ 4.印度在南亚地区最大的邻国为 ( ) A.中国 B.缅甸 C.巴基斯坦 D.尼泊尔 5.关于印度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 A.印度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 B.印度与越南、老挝接壤 C.印度占据了整个南亚地区 D.印度东濒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是个半岛国家 6.印度最主要的地形区是 ( ) A.德干高原 B.恒河三角洲 C.印度河三角洲 D.喜马拉雅山地 7.图2是印度人口增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 A.从1951年到2000年,每隔10年,印度人口增长数越来越多

B.从1951年到2000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10亿 C.从1951年到2000年,印度人口增长逐年变慢 D.目前印度人口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8.目前,给印度经济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的社会问题是 ( ) A.环境问题 B.资源问题 C.人口问题 D.污染问题 二、应用提升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度政府近日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过去100年里印度人口激增5倍,到2050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0年10月12日报道,专家认为如果印度真的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那将会有数亿印度人陷入贫困,并使经济难以实现持续增长。 材料二印度人口增长图(如图7)。 材料三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如图8)。 图7 图8 (1)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读图7,从1951年到2003年,印度人口大约增长了________亿。每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越来越________(多或少)。 (3)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印度人口增长特点________。 (4)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印度的人口问题已经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请举例说明印度的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________。印度政府要想解决这些人口问题,应该必须严格实行________政策。

印度的种姓制度介绍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开始萌芽。后来在阶级分化和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原始的社会分工形成等级化和固定化,逐渐形成严格的种姓制度。种姓是世袭的。几千年来,种姓制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方面影响很深,种族歧视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广大农村情况还比较严重。 种姓制度是一种富有印度特色的传统社会制度,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那时印度还是奴隶社会。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是按照人的皮肤颜色、社会地位、对土地和财富的占有量来进行分类的。传统上,印度社会阶层被划为4个等级——婆罗门(僧侣贵族)、刹帝利(军事和行政贵族)、吠舍(商人)和首陀罗(被征服的奴隶) 婆罗门即僧侣,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刹帝利即武士、王公、贵族等,为第二种姓,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 吠舍即商人,为第三种姓,从事商业贸易; 首陀罗即农民,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等级。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不可接触者”或“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绝大部分为农村贫雇农和城市清洁工、苦力等。高种姓人一般也不和贱民交流,甚至连施舍的时候,都会离得远远的,绝对不发生身体接触。 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机构,处理有关种姓内部的事务,并监督本种姓的人严格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倘有触犯者,轻则由婆罗门祭司给予处罚,重则被开除出种姓之外。因此,在印度,即使是贱民自己,也从来没有觉得这样的种姓制度不公平,他们总是逆来顺受,循规蹈矩。 印度自古代至近代,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但是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种姓制度经过长期演变,越来越复杂,在四个种姓之外,又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亚种姓。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着种姓制度。 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消除种姓歧视。首先是制定了有关法律规定。1948年国会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后来宪法和各邦法律也都做出相应规定,保护低级种姓利益。政府还在教育、就业、福利等方面对低级种姓者提供大量帮助。 随着社会的进步,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在发生变化。如种姓制度中的内部通婚制受到冲击,如高种姓的女子现在也同低种姓的男子通婚了。人们对职业的看法也有所改变,衡量职业高低不再以宗教思想为基础,而以金钱、权力为基础。在城市里,各种姓人们之间加强了来往与交流。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1印度 同步练习

7.2.1印度 一、巩固基础 1.上海世博会印度馆设计灵感源自该国气势恢宏的古老建筑,下列建筑中给印度馆设计人员带来灵感的是() 2、印度的首都是() A、孟买 B、新德里 C、加尔各答 D、班加罗尔 读图2,回答3?5题。 3.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因此印度南部属于() A.北温带 B.热带 C.北寒带 D.南温带 4.印度东临() A.大西洋 B.阿拉伯海 C.太平洋 D.孟加拉湾 5.印度第一大宗教是() A.基督教 B.印度教 C.伊斯兰教 6.关于印度人口增长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B.人口死亡率下降 C.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 D.老龄人口增多 7.目前给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的社会问题是() A.环境问题 B.资源问题 C.人口问题 D.污染问题 8.印度河干流流经的国家是()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埃及 D.朝鲜 二、综合题 9.读图填写下列标号中相对应的名称 (1)国家: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 (2)海洋: 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 (3)半岛:D ___________ (3)河流:E ___________ (4)山脉:F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C 2.B 3.B 4.D 5. B 6. D 7.C 8.B 二、综合题 9.(1)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2)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3)印度半岛(4)恒河(5)喜马拉雅山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 与影响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考点: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1.种姓制度的特点: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 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的实质: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3.种姓制度的目的: 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4.种姓制度的影响: (1)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易错微析 对印度种姓制度性质的理解易错。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例题1 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

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 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 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A。 例题2 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答案:B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主要阶层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主要阶层是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二等级不能命令第一等级,故A项错误,B项正确。吠舍是第三等级,不能担任国家官职,故C项错误。首陀罗没有自己的田地,故D项错误。此题答案是B。 1.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经济法知识点: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经济法》知识点: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知识点: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一、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概述 中国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是指中国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的贸易活动,包括货物进出口贸易、技术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 二、对外贸易法的适用围和原则 (一)对外贸易法的适用围 1.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适用于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2.从地域围看,我国《对外贸易法》仅适用于中国地,不适用于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地区。 (二)《对外贸易法》的原则 1.统一管理原则 我国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亦即商务部,依照《对外贸易法》的规定主管全国对外贸易工作。 2.公平自由原则 3.平等互利原则 4.区域合作原则 5.非歧视原则 (1)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惠国)给予另一国(受惠国)的个人、企业、商品等的待遇不低于给惠国给予任何第三国(最惠国)的相应待遇。 (2)国民待遇是指一国给予他国国民(包括个人和企业)与本国国民相同的待遇。 6.互惠对等原则 三、对外贸易经营者 (一)对外贸易经营者的概念 1.对外贸易经营者包括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对外贸易经营者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组织如合伙,还可以是个人亦即自然人。 2.对外贸易经营无需专门许可

2004年,《对外贸易法》修订时取消了外贸特许制,规定依法办理了工商登记或其他执业手续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从事外贸经营。当然,对外贸易经营者必须首先依据《公司法》、《非公司型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个体工商户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完成设立登记。 (二)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管理 1.货物贸易和技术贸易经营者的备案登记 《对外贸易法》规定,从事货物进出口或者技术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当向商务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备案登记;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商务部规定不需要备案登记的除外。对外贸易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办理备案登记的,海关不予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验放手续。 2.关于国营贸易的特别规定 《对外贸易法》规定,我国可以对部分货物的进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实行国营贸易管理货物的进出口业务只能由经授权的企业经营,但国家允许部分数量的国营贸易管理货物的进出口业务由非授权企业经营的除外;实行国营贸易管理的货物和经授权经营企业的目录,由商务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确定、调整并公布。 四、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 (一)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的一般原则 《对外贸易法》规定,国家准许货物与技术的自由进出口,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货物和技术自由进出口的例外情形 1.《对外贸易法》规定,国家基于下列原因,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关货物、技术的进出口:(1)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2)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3)为实施与黄金或者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4)国供应短缺或者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需要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的; (5)输往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容量有限,需要限制出口的; (6)出口经营秩序出现严重混乱,需要限制出口的; (7)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特定产业,需要限制进口的; (8)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 (9)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进口的; (10)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11)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