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LTE_TDD问题定位指导书-吞吐量篇-2013

LTE_TDD问题定位指导书-吞吐量篇-2013

LTE_TDD问题定位指导书-吞吐量篇-2013
LTE_TDD问题定位指导书-吞吐量篇-2013

LTE-TDD问题定位指导书-吞吐量篇Koukou 277764781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免责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2概述.. (6)

3基础知识 (6)

3.1基本概念 (6)

3.1.1吞吐量相关指标定义 (6)

3.1.2各层开销分析 (7)

3.2吞吐量计算 (9)

3.2.1峰值吞吐量计算方法 (9)

3.2.2单UE理论峰值吞吐量 (10)

3.2.3小区理论峰值吞吐量 (11)

3.3影响吞吐量的相关因素 (13)

3.3.1呼叫流程中与吞吐率有关的关键信令 (13)

3.3.2下行吞吐率基本影响因素 (14)

3.3.3上行吞吐率基本影响因素 (16)

3.4工具简介 (17)

4基本分析方法 (18)

4.1下行吞吐量基本分析方法 (18)

4.2上行吞吐量基本分析方法 (25)

5深入分析方法 (29)

5.1下行吞吐量深入分析 (29)

5.1.1下行吞吐量专题分析思路 (29)

5.1.2单用户峰值吞吐率 (30)

5.1.3分配RB数少/DL Grant不足 (30)

5.1.4上行反馈通道问题 (32)

5.1.5MIMO问题 (34)

5.1.6IBLER高问题 (39)

5.1.7MCS偏低/波动 (39)

5.1.8多用户小区吞吐率低问题 (41)

5.1.9整网吞吐率问题分析 (43)

5.2上行吞吐量深入分析 (44)

5.2.1上行吞吐率根因分析全貌 (44)

5.2.2问题定位流程详述 (45)

6典型案例分析 (53)

6.1下行吞吐量典型案例 (53)

6.1.1Cat3终端下行TM3峰值达不到预期的问题分析 (53)

6.2上行吞吐量典型案例 (54)

6.2.1上行达不到峰值 (54)

6.2.2上行IBLER不收敛 (56)

6.2.3上行吞吐量不足 (57)

6.2.4上行DTX较多 (58)

关键词Key words:

摘要Abstract:本文描述了下行吞吐率问题的定位流程和优化方法。缩略语清单List of abbreviations:

1概述

本文中的所提到的M2000在中国区等同于OMC920。吞吐率异常主要有吞吐率偏低和吞吐率波动(掉坑、裂缝)两种表现,如果存在异常,需要定位。本文档主要描述MAC层吞吐率问题定位的思路和方法。E2E数传问题定位中,涉及TCP、IP、PDCP、RLC、MAC等协议层以及S1传输的问题定位,除MAC层问题在本文描述外,其他部分的问题隔离参考《TCP数传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V3.0》。

2基础知识

2.1基本概念

2.1.1吞吐量相关指标定义

吞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下载或者上传的数据量。

吞吐率公式:吞吐率= ∑下载上传数据量/ 统计时长。

吞吐率主要通过如下指标衡量,不同指标的观测方法一致,测试场景选择和限制条件有所不同:

(1)单用户峰值吞吐率:

单用户峰值吞吐率以近点静止测试,信道条件满足达到MCS最高阶以及IBLER为0,进行UDP/TCP灌包,使用RLC层平均吞吐率进行评价。

(2)单用户平均吞吐率:

单用户平均吞吐率以移动测试(DT)时,进行UDP/TCP灌包,使用RLC层平均吞吐率进行评价。移动区域包含近点、中点、远点区域,移动速度最好

30km/h以内。

(3)单用户边缘吞吐率:

单用户边缘吞吐率是指移动测试,进行UDP/TCP灌包,对RLC吞吐率进行地理平均,以两种定义分别记录边缘吞吐率。

定义1)以CDF曲线(Throughput vs. SINR ) 5%的点为边缘吞吐率,此一般

使用在连续覆盖下路测场景;

定义2)以PL为120定义为小区边缘,此时的吞吐率为边缘吞吐率;此处只定义RSRP边缘覆盖的场景,假定此时的干扰接近白噪声,此种场景类似

于单小区测试。

(4)小区峰值吞吐率:

小区峰值吞吐率测试时,用户均在近点,信道质量满足达到最高阶MCS,IBLER为0,采用UDP/TCP灌包;通过小区级RLC平均吞吐率观测。

(5)小区平均吞吐率:

小区平均吞吐率测试时,用户分布一般类似1:2:1分布(备注:用户分布根据运营商要求而不同),即近点1 UE、中点2UE、远点1UE,其中近点/中点/远点定义为RSRP-85dbm/-95dbm/-105dbm。采用UDP/TCP灌包,通过M2000跟踪的小区RLC吞吐率观测得到。

2.1.2各层开销分析

从协议栈的不同层上进行定义,相应就体现了不同层的吞吐率,从高层到底层主要的有:应用层速率、IP层速率、PDCP层速率、RLC层速率、MAC层速率、物理层速率。高层速率和底层速率之间,主要差别在于头开销、以及重传的差异,比如说TCP层的重传数据不会体现在应用层吞吐率上,但是会体现在底层的如物理层吞吐率上。用户面的协议栈参考下图:

图表2-1 上行用户面协议栈

上层的数据到了底层之后,都会进行一层封装,从而增加了头开销,而在本层增加的头开销到了更底层的时候就又体现为数据量,应该计算入该层的吞吐量中,其各层吞吐率中包含的开销可以参考下图:

图表2-3 各层吞吐率示意图

显然,头开销的比特数相对固定,头开销的比例和应用层的数据包大小相关的,应用层包字节越大,则头开销比例越小(暂不详细分析RLC层、MAC层都可能

存在的分片和级联),另外,在LTE中,MAC层的传输块的大小是由MCS以及所分配的RB个数决定的,其变化的范围非常大,参考TS 36.213 Table 7.1.7.2.1-1,

图表2-4 各层吞吐率示意图

以下表格给出了,当各个协议层的包都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的头开销估计,即一个RLC SDU对应一个RLC PDU,一个MAC SDU对应一个MAC PDU,另外PDCP/RLC/MAC的头部都为2个字节时的开销计算,可以看到当应用层采用最大字节1460的包时,协议栈的开销在3.05%。当然在峰值测试时,RLC层会做级联,多个RLC包映射为一个MAC包,开销有所降低;

2.2吞吐量计算

2.2.1峰值吞吐量计算方法

吞吐量取决于MAC层调度选择的TBS,理论峰值吞吐量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计算可以选择的

最大TBS,TBS由RB数和MCS阶数查表得到,具体计算思路如下:

【Step 1】计算每个子帧最大可用的RE数

根据协议物理层时频资源分布,扣除每个子帧里PDCCH/PUCCH/PRACH、PBCH,SSS,PSS,CRS(对于BF还有DRS)等开销。这些开销中,PBCH,SSS,PSS是固定的;其它的开销要考虑具体的参数设置,比如PDCCH符号数,PUCCH/PRACH占用的RB个数,特殊子帧配比,CRS映射到2端口还是4端口等。

说明:目前产品实现中,对于单UE BF峰值,在TM7下子帧0(TM8下子帧0/1/5/6)的中间6个RB不能使用,由于采用RBG的分配方式,中间6个RB占用了3个RBG,所以10M带宽时共9个RB不可用,20M带宽时12个RB不可用。

【Step 2】计算每个子帧可携带比特(bit)数

计算每个子帧可携带的比特数,可携带比特数=可用RE×调制系数(QPSK为2,16QAM为4,64QAM为6)。

【Step 3】选择合适的TBS

依据可用的RB数选择满足CR(码率)不超过0.93的最大的TBS,CR = (TBS+CRC)/可携带比特数;如果CR超过0.93,MCS就要降阶。根据协议,PHY层会把超过6144bits的TBS进行分块,给每块加上24bits的CRC,最后整个TBS还要加上一个TB CRC。

【Step 4】PHY层吞吐量的计算

计算出每个子帧选择的TBS后,根据帧配比和特殊子帧配比累加各个子帧的TBS+CRC,如果是双码字还要乘以2,从而计算出最终PHY层吞吐量。

2.2.2单UE理论峰值吞吐量

(1)上行峰值吞吐量(以CFI=3,2T2R为例)

(2)下行峰值吞吐量

特殊子帧配比7下行理论峰值(Mbps)

特殊子帧配比5下行理论峰值

(Mbps)

2.2.3 小区理论峰值吞吐量

(1)上行小区峰值吞吐量理论计算(以CFI= 3,2T2R 为例):

如果要精确计算的话还需要考虑SRS和PRACH的开销,基带只能处理60256TBS的能力,由于TDD目前SRS都是配置在特殊子帧上,所以只需要考虑PRACH的影响。

(2)下行小区峰值吞吐量计算

2.3影响吞吐量的相关因素

2.3.1呼叫流程中与吞吐率有关的关键信令

Initial UE context setup

request中包含:

1、UE cat能力

2、业务的QCI、QoS

Uu 口UE能力查询流

程中可观察UE cat能

2.3.2下行吞吐率基本影响因素

3.2.2.1 下行调度基本过程

UE在规定的上行CQI、RI反馈周期时,上报CQI、RI(仅复用模式需上报)、PMI (仅闭环时需上报)。且在下行有PDSCH时,反馈ACK/NACK。

eNB侧根据实际资源情况和调度算法,给UE分配相应的上行资源,在PDCCH上下发DL Grant和PDSCH给UE。

3.2.2.2 影响下行吞吐率的基本因素

(1)系统带宽:系统的不同带宽决定了系统的总RB数;

(2)数据信道可用带宽:公共信道的开销进一步决定了用户可以实际使用的资源,其中下行主要包括PDCCH和系统消息;

(3)UE能力限制:在计算单用户峰值时,在考虑用户可用带宽时,还需要考虑UE 能力的限制,不同类型UE具备不同的上下行峰值速率具体参考TS36.306;

(4)编码速率限制:传输块的编码速率不能超过0.93,这一点实际上限制了在某些场景下能够调度的最高MCS阶数,具体参考TS 36.213;

(5)信道条件

信道条件主要包含RSRP,AVG SINR,信道相关性等参数,这些都会对实际的信号解调性能造成影响。如果RSRP过低,则可使用的有用信号的越低;如果AVG SINR过低,则干扰信号强度较有用信号越大;而信道相关性会对RANK值计算造成影响:一般MIMO模式要求信道相关性低,而BF模式则要求信道相关性高,这些都将对解调性能造成较大影响。

2.3.3上行吞吐率基本影响因素

3.2.3.1 上行调度基本过程

在初始接入时,UE在PUCCH发送SR(调度请求),用来请求少量数据的上行资源调度。

eNB侧根据实际资源情况和调度算法,给UE分配相应的上行资源,在PDCCH上下发UL Grant通知UE;

在已有上行资源的情况下,UE在PUSCH发送BSR(缓冲区状态报告)进行上行资源调度请求;eNB侧在PDCCH上下发UL Grant通知UE。

3.2.3.2 影响上行吞吐率的基本因素

(1)系统带宽:系统的不同带宽决定了系统的总RB数,TS 36.104;

(2)数据信道可用带宽:公共信道的开销进一步决定了用户可以实际使用的资源,其中下行主要包括PDCCH和系统消息,上行主要包括PUCCH、SRS、PRACH;

(3)UE能力限制:在计算单用户峰值时,在考虑用户可用带宽时,还需要考虑UE能力的限制,不同类型UE具备不同的上下行峰值速率,且只有Cat 5终端才支持上行64QAM,具体参考TS36.306;

(4)上行单用户RB 数分配限制:在计算单用户的上行吞吐率时,还需要考虑单用户的分配的RB 个数必须可以分解为1、2、3、5相乘,参考TS 36.211;

PUSCH

RB

M represents the bandwidth of the PUSCH in terms of resource blocks, and shall fulfil UL

RB PUSCH RB 532532N M ≤??=ααα,where 532,,ααα is a set of non-negative integers.

(5)信道条件

信道条件主要包含RSRP ,AVG SINR ,信道相关性等参数,这些都会对实际的信号解调性能造成影响。如果RSRP 过低,则可使用的有用信号的越低;如果AVG SINR 过低,则干扰信号强度较有用信号越大;而信道相关性会对RANK 值计算造成影响:一般MIMO 模式要求信道相关性低,而BF 模式则要求信道相关性高,这些都将对解调性能造成较大影响。

2.4 工具简介

(1)Probe :可以统计空口传输各层的速率,如PHY 、MAC 、RLC 等。其中PHY 层统计的是UE 侧PHY 层的流量,包含了MAC 头、RLC 头等,并且还包含了MAC 层重传包;MAC 层统计的MAC 层流量,但不包含MAC 层重传;RLC 层统计的是RLC 层流量,包含RLC 和PDCP 头以及RLC 重传包;

(2)Netmeter/Dumeter :

Dumeter :统计了以太网MAC 层的流量,但只包含MAC 头的14Byte 和净荷,不包含CRC 校验;

Netmeter :上行统计IP 层的流量,包含了IP 头;下行统计网卡端口的流量,包含

了ETH 头;

(3)TTI 跟踪解释工具myLDT (研发内部工具):用来分析TTI 跟踪数据。可观察

每个TTI的调度情况和功控算法等相关信息,用于分析MAC吞吐率问题。

3基本分析方法

3.1下行吞吐量基本分析方法

下行吞吐率问题,一般分析步骤如下:

上述流程图中,基本观察、判断问题手段如下:

(1)统计UE侧SINR vs THP:定点统计AVG SINR和吞吐率平均值,移动SINR以1dB为区间画出AVG SINR vs MAC THP的曲线,和机关各种信道的基线相比,是否处于中间值状态;

(2)判断用户的RB数和DL Grant是否调度充足,如果不充足,首先判断上层数据源是否充足,可采用MML命令DSP ETHPORT查看:

i、对于单用户来说,可以通过M2000信令跟踪管理-小区性能监测-空口DCI状态监控当前调度的DL Grant次数,该值取决于TDD上下行配比,配比1时满调度为600次/s。其中DCI0是UL Grant,SIB消息通过DCI1C/DCI1A下发,DCI1/1A(TM2)/DCI2(TM4)/DCI2A(TM3)/DCI1B(TM6)分别对应不同的MIMO模式下发:

我司UE可通过Probe查看用户的DL Grant Count。

可以通过M2000信令跟踪管理-小区性能监测-RB使用情况监控当前的RB利用率,查看下行分集调度分配的RB数,是否接近于下行带宽的总RB数*DCI个数/s。

我司UE可通过Probe查看用户自己的RB分配和DL Grant分配情况。

ii、对于多用户来说,CHR可以跟踪到在一段时间内小区内QCI分布情况,以及该用户的QCI等级,可以计算得到该用户在某段时间内理论上被调度的概率(调度次数*RB总数)。如果该用户调度次数*RB总数小于理论 10%,认为异常,需要定位。

eNB侧观察小区分配RB数方法:通过M2000信令跟踪管理-小区性能监测-RB使用

高干扰小区排查方法

高干扰小区排查方法 1.概述 目前GSM干扰主要来自网内和网外的干扰。网内干扰主要是频率资源有限,频率复用越紧密,网络容量越大,复用距离越小,干扰就越大;网外干扰主要来自GSM往外的干扰,如干扰器、雷达等产生影响。干扰的大小是影响网络的关键因素,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均有显著影响。 经筛选,目前石家庄网络共177个小区存在4-5级干扰,如下: 目前7个小区存在外部干扰,需要用相关的扫频设备进行扫频;134个宏站存在频点或者互调干扰,可修改频点或者携带相关设备仪器进行天馈排查;另外36个室分小区存在互调干扰,需要排查室分干放设备,小区列表如下: 干扰小区列表.xls 2.干扰排查 目前干扰发现主要是测试和华为OMC操作台。上行干扰是BTS在空闲时可以利用一幀中的空闲时隙对其TRX所用频点的上行频率进行扫描,并统计到五个等级干扰带中,通过WEB LMT可实时观察目前载频干扰带分布和等级,在话统可以提取出五个等级的干扰带的统计。石家庄现网中统计4-5级干扰带所占比例,4-5级干扰带比例越高,则小区的干扰越强。

3.干扰处理流程 根据上图,在OMC的操作台的话统统计中统计4-5级干扰带比例,确定小区是否存在上行干扰。在凌晨时段定时发空闲的Burst后,根据干扰带变化和最近一段时间中全天的走势和强度,以及所有干扰小区的分布区域,初步确定是否存在外部干扰,如果确定外部干扰,则要对外部干扰区域进行扫频。 如果确定不是外部干扰,可通过iManager Nastar检查该小区的频点,从频点的干扰程度和复用程度判定是否修改频点。确定不是频点干扰后,可将干扰定位为设备的互调干扰,根据互调干扰定位方法进行分析。 3.1.外部干扰小区排查 观察话统统计,SJGH0115师大图书馆在早忙时8点干扰突然上升,通过对比前天的干扰带指标,干扰是突发出现,对用户的通话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该站掉话次数明显增加。下图为造成干扰的区域:

高干扰优化指导书

优化作业指导书 干扰专项 1.优化计划 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指标均有较严重影响。如何降低和消除干扰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 网络中的高干扰小区特别是常态高干扰小区是处理干扰问题的重点,常态高干扰小区由于其干扰的严重性,对网络kpi指标影响较大,网络质量提升首先得消除这类小区的干扰问题。 高干扰定义:6忙时(8:00-10:00,18:00-20:00)时段内干扰带4-5级占比>=30%; 常态高干扰小区定义:小区一周6忙时出现高干扰次数>=9次 2.工作指导 网络中的干扰按类型可分为硬件干扰、频率干扰和网外干扰,其中硬件干扰主要表现为天馈系统产生的互调干扰。各类干扰排查与处理方法如下: 频率干扰 由于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GSM频率资源有限,过度密集的频率复用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网内频率干扰的问题。频率干扰排查步骤如下: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排除了TRX板件故障等问题; 2)提取6忙时载频级4-5级干扰带统计,判断高干扰是否出现在个别载频上; 3)使用频规软件核对同邻频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近距离同邻频对打现象; 4)对于同邻频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可通过小区内频点倒换,查看高干扰转移情况进一步判断频点问题; 5)确定受干扰频点,进行重新规划入网,跟踪查看干扰指标是否消失。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为天线老化、跳线接头氧化、或连接故障等原因造成,互调干扰需要对硬件、天馈维护处理。分析和排查步骤如下: 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若存在硬件故障相关告警,应立即安排维护上站处理; 2)采集该小区载频级干扰带信息,发现忙时多载波均出现高干扰,排除频率干扰; 3)提取小区话务与4-5级干扰带指标,进行关联对比,判断小区干扰是否与话务量走势存在正向关系; 4)华为设备可通过测试空闲时隙模拟大话务来进一步定位分析,若测试空闲时隙时干扰上升明显,则可定位为互调干扰 5)安排维护人员上站排查,借助互调仪定位,重接跳线、馈头或者更换天线等,处理完毕进行后台指标验证 网外干扰 网外干扰是数量最多,影响最严重的干扰类型,目前主要以C网干扰和直放站干扰为主,特别是非法和自有直放站广泛存在,网外干扰排查存在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网外干扰的分析和定位排查步骤如下: 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排除板件故障等问题; 2)采集该小区载频级干扰带信息,发现忙时所有载波均出现高干扰,排除频率干扰;A(干扰定位) 3)提取小区话务与4-5级干扰带指标,进行关联对比,若高干扰出现在全时段或与话务量走势无关联,则可判断小区存在网外干扰; 4)对于华为设备,可通过测试空闲时隙和后台频点扫描作进一步分析判断; 5)制作网外干扰小区分布图层,通过发现集中问题区域,对外场扫频人员进现场扫频提供方向性指导; 6)通过扫频发现干扰源后,对于非法直放站应当予以关闭或向无委申诉,移动自有直放站造成干扰的,应进行调试并根据覆盖情况安装衰减器或关闭,直放站关闭后应对相应区域进行覆盖测试并跟踪后台干扰指标;C网干扰则

通信卫星干扰源定位 (3)

基于时延差和频移差参数的通信卫星干扰源定位方法 摘要 关键词:

1.问题重述 1.1 研究意义 随着对卫星通信既可提供实时的,也可以提供存储-转发的延时通信服务工具的日益加深的认识,卫星通信已经进入了军事侦察、通信广播、电视直播、导航定位。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探测和灾害防护等国防和民用的各个领域,而令它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通信手段。但卫星对地静止轨道只有一条,随着卫星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有限的轨道资源变得更加紧张,电磁环境也将更加恶化。卫星通信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具有覆盖面广和信道“透明”的特点。它公开的暴露在空间轨道上,又生存在这样一个濒繁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所以它很容易受到干扰甚至摧毁,并且很难查出干扰源 所以,当我们受益于它覆盖过大、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通信频带宽、容量大、激动灵活等众多优点时,容易受到自然现象、设备故障、临星干扰、人为原因,又或是它们彼此之间相交叉等各种干扰这一弊端也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通信卫星的正常运行,继而扰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虽然一些国际组织和各国卫星公司进行轨道、频率和功率的分配和协调,但是仍未完全避免卫星通信受到干扰,众所周知的最近几年相继发生的中央电视台第一套卫星节目受干扰;深证证券交易所、国家地震预报监测网通信受干扰;法轮功攻击鑫诺卫星等时间便是明显的例证。 对卫星非法访问,给卫星的运营商和用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未经授权地向卫星发射通信信号或载波,能够干扰卫星上一个或者多个转发器的正常业务,使通信质量下降。如果干扰信号功率足够大,还可能造成卫星上合法业务的中断。全球每年较大的卫星通信干扰事件达到几千次之多,而且随着卫星通信业务量的增加,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拥塞,这个数目还会逐渐地增加。这种干扰主要来自人为错误或设备故障,也不能排除蓄意窃取转发器资源或者恶意阻断业务。 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干扰源的定位精度,还需要对干扰源测量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完善我国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这对于我国的卫星广播通信及其它卫星应用的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有重要的作用[6]。 1.2 卫星干扰源定位的用途 对卫星的干扰一般分为有意干扰和无意干扰两种情况[1],不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准确知道干扰源的位置和干扰频率,所以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在解决卫星无线电频率冲突问题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内外都很重视信息安全问题。特别是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书(2013.3)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实验指导书 黄桂香编著 广西大学农学院园艺系 2013年3月

目录 实验一园艺植物花粉生活力测定(3h) (3) (一)果树花粉生活力测定 (3) (二)蔬菜花粉生活力测定 (6) 实验二、三园艺植物开花习性观察及有性杂交育种(6h) (7) (一)果树开花习性观察及有性杂交育种 (7) (二)蔬菜开花习性观察及有性杂交育种 (8) 实验四、园艺植物品种描述及鉴别(3h) (10) (一)番茄品种描述及鉴别 (10) (二)荔枝品种描述及鉴别 (13) 实验五、种胚分离培养技术(3h) (16) 实验六、园艺植物选择育种(3h) (17) 实验七、园艺植物品种调查及育种方案的制订(6h) (20) 实验八、园艺植物花粉单核期观察(3h) (20)

实验一、园艺植物花粉发芽试验及生活力测定 内容一:果树花粉发芽试验及花粉生活力测定 一、目的要求 练习并掌握果树花粉发芽试验及花粉生活力测定技术 二、材料用具 供试花粉、氯化钙、硼酸、琼脂、蔗糖、凹玻片、棉花、染色瓶、蒸馏水、显微镜、计数器、天平、载玻片、盖玻片、烧杯、镊子、水浴锅、玻璃杯、玻棒、冰箱、温箱、干燥器等。联苯胺、α—萘酚、碳酸钠、酒精、过氧化氢、氯化三苯基四氮吡、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量筒、量瓶、滴瓶等。 安全提示:因联苯胺、α—萘酚、氯化三苯基四氮唑为易制毒化学品,操作时要按规范要求,避免人体直接接触,注意安全。 三、说明 在有性杂交工作中,常因杂交亲本组合的花期不遇,或亲本植株异地而必须预先收集父本花粉,花粉应贮藏在低温(0—4℃),干燥(相对湿度0—4%)不受阳光直射(或黑暗)的环境下,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花粉的生活力,经贮藏或外地采来的花粉,在授粉之前,必须检验花粉的生活力,以确定花粉发芽的可靠程度,这对检验杂交后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花粉人工发芽的效果与培养基的配制是否适合有很大关系,培养基常用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琼脂1%及蒸馏水配制而成,不同果树的花粉对蔗糖浓度要求不同。一般柑桔花粉要求蔗糖浓度以10—15%为宜;苹果及梨以10—15%为宜,桃以10%为宜。通过控制蔗糖浓度的高低可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防止播种的花粉在培养基上发生破裂现象。培养基一般以微酸性为宜,pH值相应调整在6—5.2之间,发芽温度控制在20—25℃,并需要空气和较高的湿度。如在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更可促进花粉发芽。 的硼酸和维生素B 1 测定花粉生活力,同样是检查花粉的质量,因为做花粉发芽试验时,操作较复杂,设备要求较高,需时也较长。为了简易而迅速地测定花粉的生活力,也有用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花粉生活力,但此种方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有发芽力的花粉究竟有多少,因为即使染上色的花粉也不一定都具有生活力。所以一般常用而且较为可靠的方法仍然是采用花粉发芽试验,而染色法作为一种粗略的快速测定,还是比较简便的。 四、方法和步骤 (一)花粉发芽试验 (1)培养基的配制:在1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琼脂1克,蔗糖(按果树花粉种类不同的比例加入)和0.01g的硼酸共同置于烧杯中加热煮沸,使琼脂和蔗糖等充分溶解于水中,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必须加入失去的水分,才能保持准确的浓度,然后将烧杯置于水浴锅中(或盛热水的烧杯中)备用,以防培养基冷却凝固 (2)发芽床的装置:用玻棒将冷却前(约50℃)的培养基滴入凹玻片的凹孔中(1—2滴),要求培养基表面必须园正,待其凝固后用作播种花粉之发芽床。 (3)播种花粉用接种丝或头发沾上花粉(花粉事先收集使之干燥,贮藏于干燥器中置于冰箱内)少许,均匀地播种于培育基表面,播种时要防止花粉成团堆集

RFID实验指导书

R F I D实验指导书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RFID实验指导书 适用所有对无线射频传感器感兴趣的学生 xxx 编写 概述 一、课程目的 《RFID无线射频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每个学生须完成一定的实验实践作业。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操作训练,可以更好的了解RFID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的使用方法,为以后深入的研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是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扩展对无线射频方向理论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该方向的兴趣与动手能力。 二、实验名称与学时分配 三、实验要求 1. 问题分析 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设计要求和约束。 2. 原理理解 在按照教程执行过程当中,需要弄清楚每一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原理是什么。 3. 实践测试 按照要求执行每一步命令,仔细观察返回值,了解每项返回值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有的卡片可以破解有的不可以。 三、实验考核 实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实验原理描述:简述进行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2、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流程的描述。 3、分析报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如果有,请写明如何解决的;如果没有,请说明已经做过什么尝试,依旧没有结果导致失败。最后简述产生问题的原因。 4、实验的体会以及可以讲该功能可以如何在其他地方发挥更强大的功能。 注:最后实验结果须附命令行回显截图 四、实验时间

总学时:6学时。

实验一高低频卡鉴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FID驱动等环境安装设置。 2、掌握如何通过读取电压高低来区分高低频。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程序。 2、实际操作命令程序。 3、保存回显结果,并结合原理进行分析。 4、按照原理最后得出结果。 三、注意事项: 命令在实行时,如果想停止,不能用平时的Ctrl+C或者ESC等常规结束按键(可能会造成未知损坏),只需要按下Promxmark3上的黑色按钮。 方形的为高频天线(Proxmark3 HF Antenna ); 圆形的为低频天线(Proxmark3 LF Antenna 125KHz/134KHz) 四、实验内容 1.安装驱动 打开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设备管理器》人体学输入设备 这个“HID-compliant device”就是我们的proxmark3设备,选择“USB 人体学输入设备”一般是最下面那个,注意:不是“HID-compliant device”,更新驱动程序。 然后选择:Proxmark-Driver-2012-01-15\proxmark_driver\ 下一步继续安装完成。安装完成之后在设备管理器里面可以看到proxmark3的新驱动。 2.软件使用 所需要的软件已经打包好,直接在命令行中运行 D: \pm3-bin-r486\Win32\ 这样就算成功安装好各种环境,并可以在该命令窗口中执行命令了。 3.高低频卡的判别 本部分介绍利用高频天线判别卡片的高低频,可自行利用低频天线测试,原理类似。 命令:hw tune,这个命令大概需要几秒钟等待回显。 当你输入完hw tune之后,窗口所显示的HF antenna后面的数值就是现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电压,当你把相关的卡放在高频天线上面/下面的时候,电压就会所变化了(依然是非工作状态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卡没有放到天线的情况下电压为,而卡放在天线之后电压将为,现在的电压依然是为非工作电压,但是从这个现象当中我们会得到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数据。 变化出来了!第三张hw tune的结果为,是因为我把一张125kHZ的门禁卡放在了高频天线上面,所以其电压的降幅很低,但是如果我把一张的卡放

上行干扰定位及解决方法

3 上行干扰定位及解决方法 3.1 上行干扰定位步骤根据实际项目中干扰排查统计,出现上行干扰最多的情况是干放设备导致的,其次是空腔合路器和外部干扰。因此,在上行干扰问题排查过程中,排查思路和原则有两个:一是先排查出现上行干扰可能性最大的情况,二是排查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 3.2 上行干扰定位方法 3.2.1 基站侧干扰定位 (1)互调干扰定位 ?首先通过互调计算小工具(见附录),分析该基站频点之间的互调信号是否会对该站点上行构成干扰。通常认为互调信号刚好落到上行频点或邻频点上时,会对该站点上行形成干扰。?互调干扰的特点是:通常只干扰上面互调计算时得到的频点,基本不会干扰所有的频点。?其次,互调干扰验证测试:只在产生互调干扰的频点上,满功率发空闲burst测试,并和其他频点满功率发空闲burst测试情况进行对比。若前者测试上行干扰大,而后者测试上行干扰正常,则可判定存在互调干扰,建议重新规划频点。 (2)空腔合路器干扰定位 断开室内分布系统,将基站输出端口直接接上低互调电缆和低互调负载,或者为了工程操作方便,基站输出经过30dB衰减器后连接室内小天线。然后所有载频,满功率发空闲burst 测试,如果上行干扰带等级在0或1级,则说明空腔合路器没有问题。否则更换空腔合路器。 3.2.2 室内分布系统干扰定位 排除了基站侧不存在上行干扰问题后,可进一步定位干扰源位置。 ?首先,所有载频满功率发空闲burst测量,逐台关闭干放,观察上行干扰变化情况,当关闭某台干放后,上行干扰恢复正常,则可定位到该台干放支路存在问题。 ?其次,定位到某台干放支路引起上行干扰后,检查干放上下行增益设置是否合理,如果上行增益设置过大,则调整上行增益后再验证测试。 ?第三,如果上行增益设置正常,则需要检查干放输入信号是否过强,如果超出干放设备正常输入范围之外,则需要在输入端增加衰减器,使干放工作在线形工作状态。 ?第四,如果定位到某台干放后,上行增益和干放输入功率都设置正确,且已经排除基站本身和外部干扰,那么需要更换干放,然后验证测试。 ?第五,若按照以上方法仍不能定位,则需要检查室内分布系统中的无源器件(方法:测试各节点驻波系数)。尤其是基站输出合路器。 3.2.3 外部干扰定位 ?当关闭干放,上行干扰恢复正常,而又排除了干放设备问题,则外部干扰的可能性就很大。 ?采用扫频仪,或者采用频谱仪和外接定向天线,在覆盖区域扫频测试上行频段,确认干扰源位置。注意需要选择精度较高的频谱仪。

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LTE 切换问题定位指导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拟制: LTE 性能专家组 日期: 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 概述 (3) 1切换问题定位思路 (3) 1.1切换失败问题 (5) 1.1.1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5) 1.1.2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 (5) 1.1.3测量报告丢失 (6) 1.1.4切换命令丢失 (9) 1.1.5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 (9) 1.1.6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 (11) 1.1.7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 (11) 1.1.8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 (13) 1.1.9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 (13) 1.1.10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 (14) 1.1.11S_RSRP、N_RSRP都比较高的站内切换,用较小的HO_TTT(64ms),可以在信 号恶化之前及时进行切换 (15) 1.1.12切换门限改小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但是由于切换更加及时,切换失败次数减少 18 1.2CHR分析切换问题 (19) 1.2.1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19) 1.2.2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21) 1.2.3X2切换,源侧等待上下文释放命令超时 (23) 1.2.4X2切换,S1PathSwitch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25) 1.2.5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重配失败而掉话 (28) 1.2.6eNB未响应UE切换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恶化而掉话 (29) 1.2.7切换命令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1) 1.2.8X2切换,Preamble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2) 1.2.9X2切换,目标侧等待S1PathSwitchAck超时导致切换失败 (34) 1.2.10X2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完成丢而掉话 (37) 1.2.11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38) 1.2.12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41)

VCO实验指导书-2013版

VCO 压控振荡器电路设计指导书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变容二极管原理,掌握高频LC 振荡器与压控振荡器电路的设计要点; 2 按要求设计一个VCO 电路,掌握高频电路设计、组装和调试步骤与方法。 二 设计要求 1 设计一个改进型电容三点式压控振荡器,实现无明显失真的正弦波输出,改变变容二极管静态工作电压调整输出频率; 2 电源电压:+12V ;输出频率调节范围:17.5MHz-22MHz ;输出信号幅度范围:3.0V-1.1V ; 三 实验原理 1 变容二极管原理 当PN 结外加反偏电压时,势垒电容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当变容二极管结电容作为振荡器振荡电容的一部分时,改变 变容管反偏电压可以达到改变振荡频率的目的。变容二极管 及其应用请参考《通信电路实验与设计》3.3节内容。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具有电路简单、起振容易、频率稳定性高的特点。在工程实践中获得广泛应用。 2 原理电路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和电路参照教材《通信电 路实验与设计》2.4节内容。本实验设计参考电路如图2所示。 四 设计报告要求请参照实验教材附录A 图1 变容管曲线 GND GND GND 图2 设计参考电路 五 元件清单 三极管9018一个,变容管BB910一个(反偏电压0.5V-30V 时,电容范围2.3p-38p),电阻5.1k 、2k 各2个,1k 、100k 各1个,电容27p 、100p (331)、680p(681)、1000p(102)、0.01u(103)、0.1u(104)、10u 各1个,电感2.2uH 一个,电位器50k 、10k 各1个。 C j V C

高频实验指导书精简版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调节谐振回路使谐振放大器谐振在10.7MHz。 2、测量谐振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3、测量谐振放大器的通频带。 4、判断谐振放大器选择性的优劣。 三、实验仪器 1、BT-3(G)型频率特性测试仪(选项)一台 2、20MHz模拟示波器一台 3、数字万用表一块 4、调试工具一套 四、实验原理 图1-1所示电路为共发射极接法的晶体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它不仅要放大高频信号,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为LC并联谐振回路。在高频情况下,晶体管本身的极间电容及连接导线的分布参数等会影响放大器输出信号的频率或相位。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由电阻RB1,RB2及RE决定,其计算方法与低频单管放大器相同。 图1-1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五、实验步骤 本实验中,用到BT-3频率特性测试仪和频谱仪的地方可选做。 参考所附电路原理图G2。先调静态工作点,然后再调谐振回路。 1、按下开关KA1,则LEDA1亮。

2、调整晶体管QA1的静态工作点: 不加输入信号(u i =0),即将TTA1接地,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20V 档)测量三极管QA1发射极对地的电压u EQ (即测P6与G 两焊点之间的电压),调节WA1使u EQ =3V 左右,根据实验参考电路计算此时的u BQ ,u CEQ ,u EQ 及I EQ 。 3、使放大器的谐振回路谐振在10.7MHz 方法是:BT-3频率特性测试仪的扫频电压输出端和检波探头,分别接电路的信号输入端INA1及测试端TTA2,通过调节y 轴,放大器的“增益”旋钮和“输出衰减”旋钮于合适位置,调节中心频率刻度盘,使荧光屏上显示出放大器的“幅频谐振特性曲线”,根据频标指示用绝缘起子慢慢旋动变压器的磁芯,使中心频率o f =10.7MHz 所对应的幅值最大。 如果没有频率特性测试仪,可用示波器来观察调谐过程,方法是:在TTA1处输入由高频信号源提供的频率为10.7MHz ,峰峰值Vp-p-=20~100mV 的信号,用示波器在TTA2处观察输出波形,调节TA1使TTA2处信号幅度最大。 4、电压增益A V0 使用BT-3频率特性测试仪测0v A 的方法如下: 在测量前,先要对测试仪的y 轴放大器进行校正,即零分贝校正,调节“输出衰减”和“y 轴增益”旋钮,使屏幕上显示的方框占有一定的高度,记下此时的高度和此时“输出衰减”的读数N 1dB ,然后接入被测放大器,在保持y 轴增益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扫频信号的“输出衰减”旋钮,使谐振曲线清晰可见。记下此时的“输出衰减”的值N 2dB ,则电压增益为 A V0=(N1-N2)dB 若用示波器测量,则为输出信号幅度大小与输入信号幅度大小之比。方法如下: 用示波器测输入信号的峰峰值,记为U i 。测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记为U 0。则小信号放大的电压放大倍数A V0=U 0/U i 。如果A V0较小,可以通过调节静态工作点来改善。 5、测量通频带BW 用BT-3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BW : 先调节“频率偏移”(扫频宽度)旋钮,使相邻两个频标在横轴上占有适当的格数,然后接入被测放大器,调节“输出衰减”和y 轴增益,使谐振特性曲线在纵轴占有一定高度,测出其曲线下降3dB 处两对称点在横轴上占有的宽度(记为BW1),根据内频标就可以近似算出放大器的通频带BW= BW1=B 0.7。 6、放大器的选择性 放大器选择性的优劣可用放大器谐振曲线的矩形系数K r0.1表示 用步骤5中同样的方法测出B 0.1即可得: 7 .01.07.01.01.022f f B B K r ??== 由于处于高频区,存在分布参数的影响,放大器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的元件参数值与设计计算值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调试时要反复仔细调整才能使谐振回路处于谐振状态。在测试要保证接地良好。

关于回声的谜语有哪些

关于回声的谜语有哪些 回声是由声波的反射引起的声音的重复;亦可指反射回来 的超声波信号。下面为了更好地让你了解回声,本人给你出几道谜语吧。 关于回声的谜语有哪些 谜面:深山冷坳有伏兵,兵马来时闹盈盈;兵马喊叫 它也叫,兵马静止它无声。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 谜面:青山说人语,神仙听见心里怕,你若再喊它,它也学你来喊话。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 谜面:你若小声它装哑,你若高声它回答,学你说话和腔调,找遍四方不见它。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 谜面:常在深山里,谁也捉不到,你唱它也唱,你叫它也叫,你若小声它装哑,你若高声它回答。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 谜面:没有身体倒会活,没有舌头会说话,谁也没有见过它,倒都叫它说过话。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 谜面:要问海洋有多深,人们肉眼看不到,用我接受超声波,海底返回便知道。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回声测深仪 关于回声定位的利用 最新研究称我们都有获得回声定位能力的潜能 多年以来都有着人们精通回声定位技术的传奇故事,

这项技术通常都被蝙蝠和海豚用于测绘和了解它们周围的环境。出生于美国的Ben Underwood在三岁的时候由于癌症失去了视力,而且开始使用一系列的敲击声来寻找自己的道路。在他十几岁的时候,Underwoo已经能够娴熟的滑旱冰,这就证实他 具备了准确了解周围环境的神奇能力。他甚至能够玩电子游戏,但是这种能力与他的回声定位技能无关,而是因为他听力的高度敏感性。同样多赛特的Lucas Murray在“盲人无障碍世界”组织的创建者Daniel Kish的训练下,在7岁的时候也掌握了这种技巧 [2] 。 南安普顿大学声音与振动研究所和塞浦路斯大学组建的一个团队借助一件消声室来进行试验。这个房间是隔音的,而且它的墙壁能够吸收声波来消除背景噪音。研究团队在其中使用了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同时一些盲人和正常人尝试使用它们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他们发现,大于等于2KHz的 频率使测试者都能准确定位物体。他们的研究意味着我们全都有可能成为回声定位专家。 研究的作者Daniel Rowan说道:“一些人比其他人 更擅长,而且失明并不会自动获得良好的回声定位能力,但是原因我们尚不清楚。”研究团队发现,距离物体越远就越难以确定它的方位。测试者能够在1.8米的距离确定物体,即使不直接面对它也可以。研究团队认为,让测试者随意晃动脑袋,能够更好的确定物体的距离。研究人员希望这种研究的结果能够帮助开发出在更易回声定位的装置。研究作者写道:“下一步研究将进行延伸,将与现实回声定位其它相关因素考虑进来。” ;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与排查指导手册(诺西主设备)V01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与排查指导手册(诺西主设备) V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TD-LTE高干扰小区筛选方法 (3) 2.1 RSSI统计指标提取步骤 (4) 2.2 NPI干扰跟踪操作步骤 (7) 2.3 RSSI统计数据输出呈现 (12) 2.4 NPI干扰跟踪输出呈现 (12) 第三章TD-LTE高干扰小区干扰分析和确认 (13) 3.1干扰分析准备工作和排查指导 (13) 3.2 后台排查流程 (17) 3.3 前台排查流程 (18) 3.4 系统内干扰分析和确认 (18) 3.4.1系统内干扰分析 (18) 3.4.2系统内干扰确认 (19) 3.4.3系统内干扰整治 (20) 3.4.3系统内干扰案例 (20) 3.5阻塞干扰分析和确认 (22) 3.5.1阻塞干扰分析(宁波暂时未发现阻塞干扰) (22) 3.5.2阻塞干扰确认 (22) 3.5.3 阻塞干扰整治 (23) 3.6互调干扰分析和确认 (23) 3.6.1互调干扰分析 (23) 3.6.2互调干扰确认 (24) 3.6.3 互调干扰整治 (24) 3.6.3 互调干扰案例 (25) 3.7杂散干扰分析和确认 (26) 3.7.1杂散干扰分析 (26) 3.7.2杂散干扰确认 (27) 3.7.3 杂散干扰整治 (28) 3.7.4 杂散干扰案例 (28) 第四章相关经验干扰排查经验分享 (31)

第一章前言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保证业务质量的前提是使用干净的频谱,即该频段没有被其他系统使用或干扰。否则,会使受干扰系统的性能以及终端用户感受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4G LTE基站的逐步建设,目前已形成了2/3/4G基站共存的局面,系统间干扰的概率也大幅提升,在目前已建设的基站中,已发现大量的TD-LTE基站受到上行干扰。这些干扰主要包括2/3G小区对TD-LTE小区的阻塞、互调和杂散干扰,此外还有其他无线电设备,如PHS基站带来的外部同频干扰,具体如下表: 表1:TD-LTE各频段上行容易受到的干扰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F频段与干扰源系统的频率比较接近,因此F频段受到的干扰最多,本文侧重于实际操作,因此对于TD-LTE各频段所受干扰的分析具体可见中国移动研究院编撰的《TD-LTE系统间干扰排查与规避指导手册》。 按照诺西提出的要求,NPI全频段20M>=-109,认为存在干扰,需要处理。 本TD-LTE干扰排查指导手册以诺西宏站为排查对象,通过诺西的小区级RSSI话统筛选出上行RSSI>-89dBm且持续5天时间出现10次的小区,并通过NPI 上行干扰跟踪功能,NPI>=-109dbm定位为干扰小区,结合2/3G基站工参信息,采用上下行分离的PC-Tel扫频仪现场进行干扰排查,并与2/3G网管配合对干扰进行网管确认,最后进行现场确认并进行干扰整治,总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TD-LTE上行吞吐率优化指导书V2.0

TD-LTE上行吞吐率优化指导书 拟制: 广西LTE专项项目组日期: 更新: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1 指标定义和调度原理 (3) 1.1指标定义 (3) 1.2 上行调度基本过程 (4) 2 影响上行吞吐率的基本因素 (4) 2.1 系统带宽 (4) 2.2 数据信道可用带宽 (4) 2.3 UE能力限制 (4) 2.4 上行单用户RB数分配限制 (5) 2.5 信道条件 (5) 问题的定位思路 (6) 2.6 上行吞吐率根因分析全貌 (6) 2.7 问题定位流程详述 (7) 2.7.1 分配RB数少/UL Grant不足定位方法 (7) 2.7.2 低阶MCS定位方法 (7) 2.7.3 IBLER高问题定位方法 (8) 2.7.4 覆盖问题定位方法 (8) 3 典型案例 (9) 3.1 上行达不到峰值 (9) 3.1.1 问题描述 (9) 3.1.2 问题分析 (9) 3.1.3 解决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指标定义和调度原理 1.1指标定义 吞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下载或者上传的数据量。 吞吐率公式:吞吐率=∑下载上传数据量/统计时长。 上行吞吐率主要通过如下指标衡量,不同指标的观测方法一致,测试场景选择和限制条件有所不同: (1)上行单用户峰值吞吐率:上行单用户峰值吞吐率以近点静止测试,进行UDP/TCP 灌包,使用RLC层平均吞吐率进行评价。需要记录下行RSRP、上行SINR、上行RLCThr、IBLER等信息。 (2)上行单用户平均吞吐率:上行单用户平均吞吐率以移动测试时,进行UDP/TCP灌包,使用RLC层平均吞吐率曲线(吞吐率-PL曲线)进行评价。移动区域包含近点、中 点、远点区域,移动速度最好30km/h以内。需要记录下行RSRP、上行SINR、上行 RLCThr、IBLER等信息;RLC层平均吞吐率使用各点吞吐率地理平均结果。为便于 问题定位,单用户平均吞吐率测试时,需要同时记录probe信息,以便从地理分布 上找出异常点进行问题定位。 (3)上行单用户边缘吞吐率:上行单用户边缘吞吐率是指移动测试,进行UDP/TCP灌包,对RLC吞吐率进行地理平均,以两种定义分别记录边缘吞吐率。 定义1)以CDF曲线5%的点为边缘吞吐率; 定义2)以PL为120定义为小区边缘,此时的吞吐率为边缘吞吐率;此处只定义 RSRP边缘覆盖的场景,假定此时的干扰接近白噪声,此种场景类似于单小区测试。 对于多个小区共同覆盖的干扰高风险边缘区域的定义,已经有运营商提出,在以后 的文档版本更新完善。 (4)上行小区峰值吞吐率:上行小区峰值吞吐率测试时,用户均在近点,采用UDP/TCP 灌包,信道质量足以达到最高阶MCS,IBLER为0;通过小区级RLC平均吞吐率观 测。测试步骤如下: a、用户近点接入,同时开始上行灌包。 b、记录数据,包括每UE上行SINR、IBLER、Thr和Probe信息,以及上行小区吞 吐率和RB利用率。 (5)上行小区平均吞吐率:上行小区平均吞吐率测试时,用户分布一般类似1:2:1分布,

精确定位和解决频点干扰问题的方法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ASB SSM-ISE 工程服务部
精确定位和解决频点干扰问题的方法
ASB 工程服务部 夏赟
一,概述
在常规的网络优化中, 我们一般通过实际路测来了解现有网络实时情况, 而路测中最常 见的问题就是频点干扰问题.现在我们用来定位和解决频点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回放测试数据,使用 mapinfo 软件查看基站的地理位置和测试时的地理环境,利用 easyRNP 软件导入最新基站数据库文件来了解频点分布情况,以此判断可能存在的 频点干扰问题,然后提交 RNP 修改相关频点. 2,当在实测中未发现明显的频点干扰问题时,就对问题小区(C/I 值较低的频点所在小 区)进行 Abis 口信令跟踪,查看各载频下行质量,路径损耗等指标是否异常,当发 现异常后将问题频点提交给 RNP 修改相关频点. 但是相信许多同事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当我们进行了上述操作后, 复测时发现效果不 是很好或者更糟,又或是现网的基站数据库不准或不全,如此一来对路测分析和 RNP 改频 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浪费了许多的精力,时间和财力往往结果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个问题, 我所在的泰州项目组采用了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场使用手机扫频.
二,手机扫频主要测试方法
当使用常规方法无法有效解决频点干扰造成的质量问题时,我们将会采用现场手机扫 频,其主要方法如下: 1,首先让 RNP 挑选出与问题区域周边无干扰的频点,做成列表,当然这个工作可以也 可以自己利用 easyRNP 来完成. 2,路经问题路段,下车步行,如果无法不行(像大桥,高速公路等情况)就尽量减慢 车速,使用测试手机 OT290 进入工具栏—〉testtool—〉scanning—〉scanning RF. 3,缓慢的走过问题路段,不停观察早先准备的频点电平是否都持续较低(一般小于 -100) ,如果这些频点电平不稳定或较高则现场直接挑选电平持续较低(一般选择小 于-100) 的频点, 然后将这些频点一一记录, 再提交给 RNP 进行相关的调整和修改. 4,RNP 对问题小区的频点进行修改后,路测工程师对问题路段进行复测,如果测试结 果仍然不好就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解决该问题.
ASB2005GSM001
移动通信经验交流汇编
1/4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2013本(SH51-Keil版)讲解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 2013年4月

目录 实验指南 GCMCU单片机实验箱简介 Keil集成开发环境使用简介 实验一、数据传送及输入输出接口实验实验二、常用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实验三、外部中断实验 实验四、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 实验五、机电设备控制实验 实验六、LED显示器实验 实验七、模/数转换实验 实验八、串行通讯实验 附录I、预习报告格式 附录II、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指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应用型性工程技术人员首先应该重视实验课程,重视实验过程。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 为了使实验安全、可靠、准确地进行,为了避免造成实验失误,实验之初应该仔细地了解你所使用设备的各种性能和要求,认真思考。绝不可草率从事或操之过急马马虎虎。应该做到细心、耐心,逐渐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请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授课教师给出的时间范围,到实验室申请实验时间。 2.实验之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严格按照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撰写预习报告,设计实验程序。 3.使用各种实验设备之前,必须了解测量所用的范围、额定值。应将输出量程置于最小,输入量程置于最大。 4.熟悉操作设备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做到心中有数,如有疑问应立即向教师提出。 5.实验时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6.连接线路后应仔细检查,确保无误后才能开启电源。 7.各种开关不能用力硬扳,各种接插头不得硬插,各种连线应避免拉扯使用。 8.特别注意各输出引线(尤其是电源输出引线),不要与地或通过机壳造成短路。 9.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记录各种状态的微小变化。 10.实验结束后应先将电源关闭,再撤除连线。清理实验台后才能离开。要做到有始有终。 11.实验完成后认真编写实验报告,不要就事论事,应该对实验结果深入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高频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频电子技术 实验指导书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 2 实验二、通频带展宽----------------------------------------------5 实验三、LC与晶体振荡器 ---------------------------------------- 8 实验四、幅度调制与解调---------------------------------------- 18 实验五、集成乘法器混频实验 ----------------------------------- 19实验六、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22

实验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2)、了解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并掌握频带的展宽。 3)、掌握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预习要求 实验前,预习教材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相应章节。 三、实验原理说明 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基本原理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是构成无线电设备的主要电路,它的作用是放大 信道中的高频小信号。为使放大信号不失真,放大器必须工作在线性范围内,例如无线电接收机中的高放电路,都是典型的高频窄带小信号放大电路。窄带放大电路中,被放大信号的频带宽度小于或远小于它的中心频率。如在调幅接收机的中放电路中,带宽为9KHz,中心频率为465KHz,相对带宽Δf/f0约为百分之几。因此,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基本类型是选频放大电路,选频放大电路以选频器作为线性放大器的负载,或作为放大器与负载之间的匹配器。它主要由放大器与选频回路两部分构成。用于放大的有源器件可以是半导体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电子管或者是集成运算放大器。用于调谐的选频器件可以是LC谐振回路,也可以是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LC集中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本实验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件,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器。在分析时,主要用如下参数衡量电路的技术指标:中心频率、增益、噪声系数、灵敏度、通频带与选择性。 单调谐放大电路一般采用LC回路作为选频器的放大电路,它只有一个LC 回路,调谐在一个频率上,并通过变压器耦合输出,图1-1为该电路原理图。 中心频率为f0 带宽为Δf=f2-f1 图1-1. 单调谐放大电路 为了改善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通常采用双调谐放大电路,其电路如图12-2所示。双调谐放大电路是由两个彼此耦合的单调谐放大回路所组成。它们的谐振C Ec 1 f 0.707 02 1 u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与排查指导手册(华为主设备)V01(DOC)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与排查指导手册(华为主设备)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TD-LTE干扰小区筛选 (4) 第三章TD-LTE高干扰小区小区级和PRB级干扰轮询 (8) 3.1 TD-LTE高干扰小区的小区级干扰轮询 (8) 3.2 TD-LTE高干扰小区PRB级干扰轮询 (9) 第四章TD-LTE高干扰小区干扰分析和确认 (12) 4.1干扰分析其他准备工作 (12) 4.2阻塞干扰分析和确认 (12) 4.2.1阻塞干扰分析 (12) 4.2.2阻塞干扰确认 (14) 4.2.3 阻塞干扰整治 (14) 4.3互调干扰分析和确认 (15) 4.3.1互调干扰分析 (15) 4.3.2互调干扰确认 (17) 4.3.3 互调干扰整治 (18) 4.4杂散干扰分析和确认 (18) 4.4.1杂散干扰分析 (18) 4.4.2杂散干扰确认 (20) 4.4.3 杂散干扰整治 (20) 4.5互调干扰分析和确认 (21) 4.5.1互调干扰分析 (21) 4.5.2互调干扰确认 (23) 4.5.3 互调干扰整治 (23) 第五章项目管理相关经验 (24) 第六章附录 (24)

第一章前言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保证业务质量的前提是使用干净的频谱,即该频段没有被其他系统使用或干扰。否则,会使受干扰系统的性能以及终端用户感受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4G LTE基站的逐步建设,目前已形成了2/3/4G基站共存的局面,系统间干扰的概率也大幅提升,在目前已建设的基站总,已发现大量的TD-LTE基站受到干扰。这些干扰主要包括2/3G小区对TD-LTE小区的阻塞、互调和杂散干扰,此外还有其他无线电设备,如PHS基站带来的外部同频干扰,具体如下表: 表1:TD-LTE各频段上行容易受到的干扰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F频段与干扰源系统的频率比较接近,因此F频段受到的干扰最多,本文侧重于实际操作,因此对于TD-LTE各频段所受干扰的分析具体可见中国移动研究院编撰的《TD-LTE系统间干扰排查与规避指导手册》,请见本文最后的附录1。 干扰对TD-LTE上行性能影响如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