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02 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02 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02 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02 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二)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的】

(1)了解城市的起源,掌握城市及城镇化相关概念;

(2)了解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掌握重要案例知识点;

(3)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渊源,掌握重要城市的布局形式及所体现的规划思想;

(4)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掌握重要城市规划理论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教学大纲】

1、城市与城镇化

1.1何谓城市

1.2 城市的起源

1.3 城市的涵义

1.4 城镇化

2、西方古代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

2.1早期城市

埃及卡洪城、两河流域乌尔城、两河流域巴比伦城、伊朗埃克巴塔

2.2 古希腊的城市

2.2.1 古希腊哲学思想

2.2.2 古希腊历史分期

2.2.3 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雅典卫城

2.2.4 希波丹姆模式——理性光芒的闪耀

2.3 古罗马的城市

2.3.1 古罗马思想内核

2.3.2 建设成就

伊特鲁利亚时期、罗马共和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2.3.3 城市建设特征

(1)伦理化、军事化特征

(2)空间营造凸显永恒秩序

(3)彰显繁荣与力量的大比例模数手法

2.3.4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理想城市模式

2.4 中世纪的城市

2.4.1 拜占庭文化延续

2.4.2 西欧中世纪的城市

(1)建设活动:初期、盛期

(2)哥特式教堂

(3)意大利佛罗伦萨、锡耶纳

(4)中世纪城市特征

2.5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

2.5.1 文艺复兴的建筑大师:布鲁内雷斯基、阿尔伯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尔尼尼、帕拉迪奥。

2.5.2 罗马改建——高雅与精英主义的营造思维

2.6.2 追求理想王国的城市图景

2.6.3 两种思想的分野与交融:巴洛克、古典主义

2.6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2.6.1 古典主义园林中首先投射出唯理秩序

2.6.2 巴黎改建——君主气质无处不在

3、中国古代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

3.1 思想渊源

3.1.1 《周易》

3.1.2 《周礼》

3.1.2 《管子》

3.2 殷周时期的城市

商城、周王城

3.3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燕下都、齐临淄、赵邯郸、郑韩故城、淹城

3.4 秦汉时期的城市

秦咸阳、汉长安

3.5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曹魏邺城、南朝建康、唐长安城、扬州城

3.6 宋元时期的城市

宋汴梁、元大都

3.7 明清时期的城市

明代南京、明北京、清北京

3.8 成都

4、古代中外城市规划思想总结

4.1 自下而上——城市规划的形成

4.2 自上而下——城市规划的发展

4.3 交替发展——城市规划的规律

5、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5.1 先驱探索: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5.1.1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的爆炸(社会背景)

5.1.2 三大运动:公共卫生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和城市美化运动

5.1.3 空想社会主义的探索

5.1.4 人本主义思想的两位大师

(1)霍华德:田园城市、其追随者提出的卫星城理论

(2)盖迪斯

5.1.5 现代机械理性规划的起源

(1)马塔:带形城市

(2)戈涅:工业城市

5.2 精英路线:1900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思想

5.2.1 未来主义宣言、未来主义建筑宣言及现代建筑运动

5.2.2 柯布西耶:机械理性主义规划思想

5.2.3 《雅典宪章》

5.2.4 莱特:极度分散主义

5.2.5 沙里宁:有机疏散思想

5.2.6 城市人文生态学研究

5.2.7 社区、邻里单位理论

5.2.8 区域规划

5.3 功能理性:二战后至1960的城市规划思想

5.3.1 城市规划的系统分析时代

5.3.2 特大城市空间的疏散

5.3.3 Team10 人际结合

5.3.4 莱特:极度分散主义

5.3.5 沙里宁:有机疏散思想

5.3.6 城市人文生态学研究

5.3.7 社区、邻里单位理论

5.3.8 区域规划

5.4 混沌交锋:1970——1980的城市规划思想

5.4.1 后现代社会思潮

5.4.2 后现代城市规划

5.4.3 文脉、场所理论与现代城市设计

5.4.4 城市更新运动

5.4.5 “未来城市”:架空城市、漏斗城市......

5.4.6 社会公正思想与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5.4.7 《马丘比丘宪章》

5.4.8 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分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5.5 全新图景:1990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

5.5.1 新城市主义

(1)思想核心

(2)TND模式与TOD模式

5.5.2 精明增长与精明管理

5.5.3 生态城市

5.6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变革

5.6.1 由单项封闭型思想转向复合发散型思想的思想方法

5.6.2 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维转向动态的思想方法

5.6.3 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5.6.4 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课后思考】

1、分析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特征,挖掘其深层次原因。

2、为什么“中国的城市是方方正正的,而园林却是弯弯曲曲的;西方的城市是弯弯曲曲的,园林却是方方正正的”?

3、解读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原则。

4、思考TOD模式在我国难以推行的主要原因及改良策略。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基本上是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从中我们可以追踪城市规划整体的发展脉络,建立起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基本框架。 1、《雅典宪章》(1933年) 背景: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在建筑学的领域内达到发展的,甚至可以说,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是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雅典宪章》也是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运用了近代理性主义的观念。 理论思想: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的分区和布局,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思想方法: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在印度新城市昌迪加尔的规划中,得到了具体实践)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和"最合适的关系"。城市看成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例题』《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 B.物质空间决定论 C.综合多功能 D.大众参与 答案:B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背景: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于1977年在秘鲁的利马召开了国际性学术会议,在马丘比丘山上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1)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摒弃了《雅典宪章》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基石,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其中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且这一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4)提出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这一过程应当能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5)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6)《马丘比丘宪章》不仅承认公众参与对城市规划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更进一步的推

02 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二)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的】 (1)了解城市的起源,掌握城市及城镇化相关概念; (2)了解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掌握重要案例知识点; (3)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渊源,掌握重要城市的布局形式及所体现的规划思想; (4)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掌握重要城市规划理论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教学大纲】 1、城市与城镇化 1.1何谓城市 1.2 城市的起源 1.3 城市的涵义 1.4 城镇化 2、西方古代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 2.1早期城市 埃及卡洪城、两河流域乌尔城、两河流域巴比伦城、伊朗埃克巴塔 2.2 古希腊的城市 2.2.1 古希腊哲学思想 2.2.2 古希腊历史分期 2.2.3 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雅典卫城 2.2.4 希波丹姆模式——理性光芒的闪耀 2.3 古罗马的城市 2.3.1 古罗马思想内核 2.3.2 建设成就 伊特鲁利亚时期、罗马共和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2.3.3 城市建设特征 (1)伦理化、军事化特征 (2)空间营造凸显永恒秩序 (3)彰显繁荣与力量的大比例模数手法 2.3.4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理想城市模式 2.4 中世纪的城市 2.4.1 拜占庭文化延续 2.4.2 西欧中世纪的城市 (1)建设活动:初期、盛期

(2)哥特式教堂 (3)意大利佛罗伦萨、锡耶纳 (4)中世纪城市特征 2.5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 2.5.1 文艺复兴的建筑大师:布鲁内雷斯基、阿尔伯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尔尼尼、帕拉迪奥。 2.5.2 罗马改建——高雅与精英主义的营造思维 2.6.2 追求理想王国的城市图景 2.6.3 两种思想的分野与交融:巴洛克、古典主义 2.6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2.6.1 古典主义园林中首先投射出唯理秩序 2.6.2 巴黎改建——君主气质无处不在 3、中国古代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 3.1 思想渊源 3.1.1 《周易》 3.1.2 《周礼》 3.1.2 《管子》 3.2 殷周时期的城市 商城、周王城 3.3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燕下都、齐临淄、赵邯郸、郑韩故城、淹城 3.4 秦汉时期的城市 秦咸阳、汉长安 3.5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曹魏邺城、南朝建康、唐长安城、扬州城 3.6 宋元时期的城市 宋汴梁、元大都 3.7 明清时期的城市 明代南京、明北京、清北京 3.8 成都 4、古代中外城市规划思想总结 4.1 自下而上——城市规划的形成 4.2 自上而下——城市规划的发展 4.3 交替发展——城市规划的规律 5、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5.1 先驱探索: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作者:王凯 摘要:建国50年来,城市规划经历了曲折历程。作者从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历程回顾 入手,总结了前30年和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规划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为做好今后城市规划 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事业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面开创建立起来的。50年 来经历了50年代创建发展时期、60至70年代徘徊倒退时期、80年代全面恢复和发展时期、 90年代继承和创新时期的曲折奋进的历程。回顾和总结50年来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变迁有 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今 天城市规划的形势和今后城市规划的工作思路。 1前三十年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不断变化 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契合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 计划工 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契合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 计划工 作的继续和具体化"这一认识的。 建国之初,为了适合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高潮,1952年9月政务院召 开的第 一次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提出城市建设要根据国家的长期计划,加强规划设计工作, 加强统 一领导,克服盲目性,以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初步确定了城市规划在国民 经济发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五"期间,工业化建设规模庞大,重点项目156项,限额以上项目694项,城市规划 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由于新中国采用的是以苏联为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且 旧中国留下的城市规划人员很少,加之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凡欧美建筑、规划理 论都受 到批判,所以苏联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理论成为当时的主要潮流,并影响至今。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城市规划是"国民经 济计划 工作的继续和具体化"。"一五"时期的经济体制和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形势使这一思想得到 很好贯彻。 需要指出的是,"一五"时期乃至整体50年代的经济形势是以重工业为主,所以,"加 强城市的规划工作和建设工作,求得同工业建设相配合",是当时历史的必然选择 。 195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城市建设会议指出,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工业 ,城市建设的速度必须由工业建设的速度来决定。城市建设必须集中力量,确保国家工业 ,城市建设的速度必须由工业建设的速度来决定。城市建设必须集中力量,确保国家工业 建设的中心项目所在重点工业城市的建设,以保证这些工业建设的顺利完成。客观地说, 立足于工业建设地城市 规划和建设地指导思想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作出了历史性的 贡献,也正由于城市建设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与重工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上,所以整个国家 的城市化政策和进程也步入尽可能降低城市化的社会成本,并使城市化水平处于低于工业 化水平的不得已状态之 中。 "一五"时期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明确和清晰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从总结历史的角 度分析,也有值得我们今天反思的地方。 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出现混乱是在1958年以后。1958年7月,建工部在青岛市召开了第 一次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本次会议总结了近十年来城市规划的工作经验,在会议的总结 报告(刘秀峰作)中提出了十个问题,其中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大中小城市相结合,以发 展中小城市为主,要有 计划地建设卫星城市,并作为大城市继续发展地方向,加强区域规划以及城市逐步实现现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与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分工,即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们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寻求一些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利于交换的地点集中定居,以其手工产品与农牧民进行交换,从而在地域上出现了一种以产品交换为目的的新型居民点。 世界各地的城市由于其产生的历史时代不同,区位地点各异,因而具有不同的起因。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四周筑有围墙,用以防卫的军事据点;“市”则指交易市场,是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城”是人口渐多,也出现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市”便在“城”或“城”郊出现,“城”与“市”逐渐结合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 在西方,城市作为一个明确的新事物,开始出现于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的社区中,原始城市是圣祠、泉水、村落、集市、堡垒等基本因素的复合体,这些复合体几乎都是由密闭的城墙严格封围着。王权制度的出现使分散的村落经济向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四周以城墙圈围的城堡便在村庄中出现。城墙的最初用途或许是军事上下班的防御,或许是宗教上的标明范围。但不管怎样,出现这样的城堡是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品的剩余为前提的。 纵观世界各地城市的历史起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二是农业劳动力剩余。也就是说,当农业生产力创造的农产品,除了第一产业从难从严业者及其实用性所需的份额以外还有剩余时,城市的兴起才有可能;仅有农产品的剩余尚不足以导致城市的产生,还必须要有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因此,早期的城市大多起源于农业发达的地区,如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等。这一过程,可用下列简单的框图表示: 现代城市,无论其职能、成分抑或形态,都已大大复杂化、多样化,城市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因而城市的定义也多种多样。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城市,都存在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城市自产生至今已经历了5000多年漫长历程。根据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常将城市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古代、近代及现代三个时期。 (一)古代城市发展 自城市产生至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农业和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很小。古代城市发展经历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左右。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城市的功能主要是军事据点、政治和宗教中心,经济功能极其薄弱,主要是手工业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从无到有,经历了各种思想的变化和改革。中西方因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自成一家。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规划思想也在相互影响中向着更加自然和和谐的方面发展,促进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关系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在这一阶段奴隶社会发展历程中。城市作为王权与神权相统一的代表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同时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辩证观。规划中的原始生态主义开始萌芽。城市规划也体现了这样一种哲学思想朴素的“天圆地方”人地观,引导规划中的方格网城市形态的形成,而“王城居中”、“中轴对称”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权力至上的以帝王为中心的思想。此时最有代表性的规划思想是《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提倡的礼制思想强烈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及其思想理论,随着历代礼制的不断强化,皇帝尊崇地位升高,祭祀仪式繁复,统治管理机构增加,起在城市规划上必须按主次就位布局;礼制的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复杂化,这样在客观上必须要有相应的诸如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才能适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提倡尊卑有序、主次分明的儒家思想,明确的指出了以天子为中心的统治思想,正符合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统一的意图。显见《周礼》推崇根据宗法血缘和政治要求,行宗法分区,不仅在等级分区、规模大小的划分方面有着严谨的礼制制度,还用明确的尺度操作方法来加以实施,用宗法与政治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王权的尊严。实际上,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主轴就是遵循礼制的思想。中国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王权主义时代,儒家稳固的文化统治维持着城市规划“天人合一”理念的恒定。城市的各项建设主要为统治者及其权力集团服务,城市格局表现为中轴对称、王城居中都城具有极高的首位度。在此同时传统的城市商贸业随着手工业日渐繁荣城市中的集市开始兴起。从唐长安的“东市”、“西市”至北宋汴梁繁荣的街市的形成与发展都说明了城市规划在潜意识中开始关注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需求,潜在地体现了规划的“人本主义”思想。 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礼制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正是礼制思想的体现。从此,封建礼制思想开始了对中国长达3000年左右的统治。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完整的体现。与此同时,以管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城市形制的影响也是长期并存的。许多古代城市格局表现出利用自然而不完全循规蹈矩。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位于通航交会处、水早路交通交会点的城市的布局开始冲破礼制约束,如汴梁、临安等。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型格局 1、唐长安城

中外城市规划思想的相互影响

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相互影响 【摘要】:中西方因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自成体系。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发展迅速,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规划思想也在相互影响中向着更加自然和和谐方面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的互相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影响 现代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主要城市规划思想多受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城市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及现代工业技术的推波助澜,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是建筑师与社会学家寻找理想的城市形态以医治“城市病”的乌托邦和物质形象等思想。 英国社会改革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重要的社会改良学说,田园城市理论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市政改革运动普遍开展,大量吸收西方最新的市政体制和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成为这一改革运动的重要理论来源。田园城市理论引入中国,希冀改善每况愈下的城市生活环境,防止中国的城市建设重蹈西方城市过去因“激进进展”而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覆辙,打破城市与乡村两者发展相互隔离的状态,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此外,还可应对新的战争形势下城市防空的需要。中国提出了详细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实施计划。然而,他们的实施计划只是在片断式解读和简单套用霍华德田园城市模式的

基础之上,对其物质技术形态和西方其他一些市政改革潮流成果进行拼筹的结果。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霍华德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会城市”的社会改革思想。中国为保证城市发展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进行,强调分散主义原则和对城市进行功能的分区规划,开始注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反对城市繁荣发达、乡村破败落后的畸形发展状态,注重城市里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等等。 在欧美先进的市政理论对中国市政改革运动的“合力”作用下,田园城市理论在民国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局部片段式的“田园城市”印迹,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主要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案的制定、新村建设、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开辟等方面。就总体影响而言,一是城市新区的规划,这与霍华德避开日益膨胀的伦敦市区,在郊区进行莱切沃斯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的建设做法如出一辙;二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多主张分散主义,这又显然与田园城市理论及源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卫星城市、有机疏散、邻里单位等分散主义的规划理论密切相关。而民国时期各地所进行的“新村建设”和城市“模范住宅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详细规划和布置及其取得的一定成效,则是时人对田园城市模式进行了局部解读和仿效的结果。 当前,人类社会在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发展”之后,开始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果作总结和反思,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据弃自然、毁坏自然,将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的关系推向了反面,并尝到了由此而带来的种种“恶果”,如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缺乏自然情调等等。然而,人毕竟是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自我调控自己,世界各国围绕“人与环境”这一命题采取了种种对策。19世纪末,美国“城市美化运动”,英国“田园城市”的思潮,所有的这一切都反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摘要:按时间顺序,本文把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分为六个各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核心特质,抽取并剖析精华思想,以为中国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经验借鉴。1.前言 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构成了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必要背景和物质驱动后,现代城市规划就进到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阶段。从英国政府改善城市卫生条件和工人居住环境的实践开始,越来越多的先驱(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社会家、政府官员等)关注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他们或思考理想城市的模型,或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或支持追随,或批判指正……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精华思想洗尽铅华,一些理论被遭贬弃。但是,曾经某一时代的经典,依然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历史,可以为我们正视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本文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演变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力求清晰系统地阐述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 2.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 2.1初期实践探索 2.1.1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运动 人类居住模式的转变,导致传染疾病在西方世界迅速蔓延。14世纪“黑死病”和后来几次传染病的爆发,促使欧洲各国关注城市环境整治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的情况毫无疑问是最严重的。为此,英国于1875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强制性规定了城市里的卫生设施和住宅的最低建设水准。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890年,英国颁布了《工人阶级住宅法》,提出了旧住宅改造的标准,如对给排水、道路、房屋日照、室内日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城市规划的雏形开始形成。 2.1.2 城市美化运动 18世纪后,中产阶级对城市中四周由街道和连续的并列式住宅所围成的居住街道中只有点缀性的绿化表示出极端的不满,在此情形下,有园艺师亨弗利.雷普顿倡导的“英国公园运动”试图将农村的风景庄园引导城市之中,强调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要创造健康的环境和展现优美的美学特征。在奥姆斯特德带领下,纽约1859年建了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敞空间——纽约中央公园,这改善了城市机能,也开创了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不断郊区化,为恢复市中心良好的环境和吸引力,美化运动运行开来。美国城市美化运动起源于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以伯恩海姆所做的“芝加哥规划(1909)”为开端。之后,一些先驱们开始自然主义的探索,渴望城市与自然相融。 英国公园运动和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以建筑学和园艺学的思维方式引导着对城市布局问题的思考,探索了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整体环境规划的手法,而且还传递了“人类有组织的规划设计可以创造全新的城市环境,它远远优美于城市无序、自发的发展”的概念,奠定了“城市需要规划”的思想基础。 2.1.3空想社会主义与公司城建设 托马斯.莫尔提出了“乌托邦”的概念,他借“乌托邦”之名,阐述了进行社会改革的立场,并描述了理理想中的建筑、社区和城市。英国工业家罗伯特.欧文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城市,并建立了名叫“新协和村”的社会主义城镇,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严峻条件下,实验失败。法国傅里叶也阐述了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社区思想,提出建立称为“法郎吉”的社会公共生活单位,但后来在美国建立的28个类似的“傅里叶殖民地”,均在建成后不久就失败了。 美国设计家汉密尔顿提出了建设公司城的基本概念,有意识地将工厂和工人居住区结合在一起建设,并于1792年由朗方赫然哈伯德在新泽西州规划了帕特森城。19世纪后,这类

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 本文全面分析了城市化的内涵与主要理论,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化未来城市内涵理论趋势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关注。研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有必要深入系统地把握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理论。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主题,是对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大战略。城市化是动态的演化过程,城市化发展理论也是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各种理论的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这些理论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城市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可以使我们在理论上对城市化运动过程和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而且能够使我们在城市化建设中少走弯路,更自觉、更有意识地推进和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内涵 关于城市化的概念,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定义,这是因为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涉及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各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研究领域提出了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城市化定义,尽管不同学科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大家一致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它包括人口的非农化、产业的高级化、地域景观的复杂化等。城市化既然是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涵义是丰富的,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学科依据各自的角度而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 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提高。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衡量标准,也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许多学者把对人口城市化的研究作为研究城市化的突破口和主要内容。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在地域内的大量聚集是城市化的重要前提,在人口聚集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市聚集功能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发挥促使城市发展、城市辐射功能加强,使城市化得以实现。 2、地理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 指从空间上看,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具有以集中和高密度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性地域特征。从空间、地域角度上看,一个城市有许多次级地区,如商业中心、工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经过漫长的历史,人类在为生存奋斗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如何改良自我的生存环境来满足生存安全、生活和生产需要。世界各地原始群居地点的选择和居民点的选址,普遍利用有力地形,建在近水、向阳和避风的有力位置。而居民点内部的空间结构,则体现了原始社会人类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共存关系。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管子》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以下就结合具体的朝代做进一步的分析。 夏代( 公园前21世纪)对国土进行了全面的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的地方定居,居民点开始出现,并向城镇方向发展。夏代留下的城市遗迹表明,当时的城市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土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设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如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等等。商代盛行占卜术,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的布局。而中国中原地区在商代就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则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都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春秋战国时代的《周礼、考工记》则记载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同时,《周礼》还记载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战国时代,《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向着多中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除少数国家完全按照周制建造外,其他很多国家都另辟蹊径。如吴国国都就按照“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术。又如越国的有些小国则按照为《孙子兵法》国都规划选址。 战国时代丰富的城市规划布局创造,首先得益于不受帝王统治的制式规定,另外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管子》和《孙子兵法》等论著,在思想上丰富了城市的创造。《管子、度地篇》中,已经有关于居民点选址要求的记载:“高勿近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还认为,必须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革命性的著作,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了,其影响深远。另一本战国时代的重要著作《商君法》则更多的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 秦统一中国后,在城市规划思想上也曾尝试过统一,并发展了“相天法地”的理念,即强调方位,一天体星像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前言 一、相关信息 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实务》。 2.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时间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考试题型分布如下: ①单项选择题:共70题。 ②多项选择题:共30题。 注意: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 本门讲课中,考P13 代表教材13页, 二、答题注意事项 (一)考前准备。首先是精神准备,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考试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次是物质准备,应该准备两只以上的2B铅笔和准许带入考场的计算器、橡皮等。铅笔要事先削好,铅笔头呈扁片状,以便于涂抹答题卡,计算器用于客观题中的计算题。 (二)答题原则。单项选择中,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指的是最正确最全面的选项,例如,若A、B两项都是正确的,但是B项的内容覆盖了A项的内容,则B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最正确答案。 (三)掌握速度。每科的考试时间是2.5个小时,应根据题量,事先有大体的答卷速度安排。如果遇到一时答不上来的题,可以暂时跳过,先答其他题目,等卷子基本上答完再回过头来重新考虑。切勿在个别题目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影响整个考试。 (四)减免差错。一是每题都要注意审题,弄清题意;二是注意填涂答题卡时不要错行,最好每隔五道题就核对一次题号;三是要注意在考卷发下来时首先填写姓名、考号等项,并且在交卷时再核对一次;四是在答题完毕后浏览全卷,检查是否有漏题未答。 (五)答题技巧。考试中合理运用排除法,首先去掉与题目无关或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分析作答。考题选项中有时存在两个矛盾选项,尤其在多选中,矛盾选项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另外合理的猜测也是答题的技巧,因为答总比不答强,所以每个考题都应该作答,一定不要漏答或不答。还要会用单选的唯一性。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三个与另一个属性不一样,那这一个就很可能是答案。 三、复习注意事项 1.复习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书,理清全书知识框架和脉络; 第二步,抽取知识点重点记忆; 第三步,查漏补缺。 2. 复习技巧。复习时要“避轻就重”,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要重点把握;对于方便出题的内容要重点突破;对于前后矛盾的内容,一般考题不会涉及。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02-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第二部分城市与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一、城市与城镇化 1、居民点的形成——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1)稳定的劳动群体,农业、畜牧业的出现推动出现了固定的居住点; (2)为防御侵袭构筑防御性构筑物,形成了城池之雏形; (3)黄河中下游、尼罗河下游、西亚两河流域出现了最早的居民点。 2. 城市的形成——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1)产能和产品剩余催生物产品交换; (2)劳动分工和生活需求的多样性增多,出现了手工业者; (3)农村和城市居民点的差异显现;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 城市的定义 城:以武器守卫土地,防御性构筑物; 市:交易场所,“日中为市”、“五十里为一市” 城市与农村的差别: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现代城市的含义: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 4. 城镇化 城镇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1)城镇化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2)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镇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4)城镇化进程 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中期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不长时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镇人口。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

西方近百年城市规划思想及其脉络

西方近百年城市规划思想及其脉络 摘要:对于城市规划的认识需要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本文选取西方城市规划学的演变历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重要理论,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雅典宪章》,《马丘丘宪章》,后现代主义和精明增长进行分析。力图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西方百年来的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梳理。 关键词:城市规划田园城市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后现代主义 1、引言 城市规划是怎样一门学科,这对于学习研究城市规划学科的人来说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但是它又是一个很抽象的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完备的框假和脉络来梳理它。作为一名学习城市规划的学生,本文我想借用西方近百年的规划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理念来阐述,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看问题。 2、对城市规划发展及其脉络的认识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有许多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规划这门学科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受到同一时期的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规划是一门主要解决城市问题的学科,城市在各个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问题,而城市规划自然要随之发展、转变。 下文就城市规划理论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的几次重大转折时期的代表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脉络进行梳理。 2、1霍华德与“田园城市” 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总结了城市美化运动、公共卫生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这三大运动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同时受到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影响, 对城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之后著述了于1989 年出版了《明日: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后改为《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他因此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山鼻祖。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三大目标即空间目标,社会目标和管理组织目标。 在《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中霍华德把古希腊关于任何集体或组织的生长发展都有其天然限制这一概念重新介绍到城市规划中来,并在他设想的城市规模中恢复了人类的尺度, 为了引进了希腊城市建设的做法, 他用社区去移民开拓城市, 这些社区从一开始就配备有能行使城市一切重要功能设施。他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并给予了理论论证, 这个理论论证就是著名的三种磁力的图解, 这是城市规划总体目标的一种简练的阐述, 即现在的城市和乡村都具有相互交织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他提出“城乡磁体”学说, 认为建设理想城市应兼有城与乡二者的优点, 并使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像磁体那样相互吸引、共同结合。这个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 是一种新的城市形态, 既可具有高效能与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又可兼有环境清净、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 并认为这种城乡结合体能产生人类新的希望、新的生活与新的文化。霍德华建议建设一个实验性的城镇模型, 用来检验能否创造一个实行得通的城市形势。这个城市模型, 不论他的社会组织或者布局设计, 都比现有的村庄、乡间小镇、城郊住宅区、工业集合城市或者拥挤的大都是更为优越, 他将为将来的城市建设树立一个新的模式。 书中霍华德以一个“田园城市”的规划图解方案更具体地阐述了其理论(图1):对一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城市与城市发展复习资料一

城市与城市发展复习资料一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 了解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2. 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知识结构体系 (一) 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的初始概念包含"城"、"市"二个含义 城--城堡,具有防御功能,为防备野兽伤害及其他部落袭击而筑。 市--市场,拥有商品交换的商业功能。 随后,城、市功能的合二为一,逐渐形成了城市。 "城市"产生的三种学说--交易学、防御学、地利学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1. 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城市 人类历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出现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仅有300年的历史。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在城市中创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 工业化(城市的引力) 导致人口从农村向 提高农业生产率,产生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农村的推力)18世纪后,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二) 有关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1. 区域理论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平衡的 城市与区域发展互相促动:城市的中心作用强,就能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水平高,则促使中心城市更加繁荣; 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具备发展条件、通过区域极化发展的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核--中心城市。 2. 经济学理论 城市经济活动是决定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规划思想

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 园艺林学学院 王 浩 20050560134 摘 要 从城市的形成、兴起、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看城市规划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有利于理解城市规划的功能,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城市 历史 规划思想 Abstract: From the city formation, rising,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ical process, we can look out the function of urban planning in the different time, and the status which locates. It is advantageous in understood the urban planning function, and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the Chinese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 city history programming idea 前 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十几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如:北京曾被列为世界十大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2006年,中国的临汾被国际环保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有十五个城市在可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环保指数上不达标),这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市规划思想有所变革、发展,然而它的主体精神贯彻始终。城市规划本属上层建筑范畴,它所体现的规划思想,实质上是当时统治意识在这一侧面的反映。中国的政治观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一个世界一统的大观念,“普天之下”有一“共主”天子,从政治观可推广到整个人生观,乃至整个宇宙观,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学术即从此发端。这种思想,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为有了一个核的概念,而不是系统的概念。中国历史上,虽然朝代变了,但是思想始终不变。 1 城市的形成 中国城市出现的时代应该是西周,因为夏商的都城是否设市,既无文献上的依据,也没有考古上的证明,只有西周的都城丰镐设市,有《周礼·考工记》为证。在中国,只有到了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一、南京城市规划历史介绍 南京市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辖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万人。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宁镇丘陵区,东距长江出海口300公里,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连江淮。境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壮丽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 南京历史悠久,东郊汤山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证明3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于此。5-6千年前出现大批原始村落。南京以北阴阳营聚落为代表的大批古文化遗址属于这一发展阶段。南京地区在夏商二代,未见有城邑的记载。春秋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作为军事前沿,吴、越、楚三国先后建有城邑。最早有记载的城邑是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在今高淳县固城镇境内设濑渚邑。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于古长干里(今中华门外雨花路西),此为南京城区筑城之始,楚灭越,在今清凉山一带(当时长江岸边)建金陵邑,以上城邑均为军事城堡性质,当时手工业作坊、商市及居民都在城堡之外。至今南京建城历史已达2470余年。南京建都史自东吴定都建业开始。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前后十代定都南京共450年。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期,都城规划是以“君”为本。都城形制受《周礼》影响,并融合山丘环

抱,河湖萦绕散布的自然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在江宁府建都,突破了六朝建康以“君”为本的单一功能。都城南移,跨淮立城,包含了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的居民区、商市区,建造坚固宏伟的都城,体现了“造廓以守民”的规划思想。 明朝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奠都南京,称京师。明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庞大的都城,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京城与外郭城垣形态,顺应山峦湖泊、水系等地形限制与旧城制约,是深受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务实思想的体现。宫城部分严格按礼制体系,布局规整,轴线对称。宫城轴线与旧城轴线同时并存,各有分工。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此时期城市建设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出于军事需要,改造加固明代城垣,加筑城外营垒。另一是建设天朝宫殿及众多的大小王府,天朝宫殿、各王府及明代建造的七彩琉璃大报恩寺塔均毁于天京陷落前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