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_兼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_兼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_兼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_兼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5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62004年第5期

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

)))兼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潘涛

(武汉大学商学院)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证券市场迅猛发展,这使得金融衍生市场的主要风险已从信用风险转向了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度量是市场

风险管理的基础。评估市场风险可以单独量化和控制市场风险中的每一种风

险,但这样频繁调整的成本非常高,所以机构并不试图消除所有的风险,而

更注重对风险综合评估分析,以决定风险是否可接受。

本文将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的分析,探讨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19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金融机构从事衍生工具交易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还是信用风险。然而,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证券市场迅猛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外汇交易和衍生品交易成了金融市场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金融衍生市场的主要风险已从信用风险转向了市场风险。

一、市场风险的评估分析

市场风险的度量是市场风险管理的基础。评估市场风险可以单独量化和控制市场风险中的每一种风险,如用delta、theta、gamma等单一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本文将在市场风险的风险管理中详细加以说明。理论上,交易者应该不断根据单一风险因素分析的结果,调整其资产组合以保持delta中立、gamma中立、vega中立等等,但这样频繁调整的成本非常高(姚兴涛,1999)。

所以机构并不试图消除所有的风险。他们通常更注重对风险综合评估分析,以决定风险是否可接受。若风险是可接受的,则无需对资产组合作任何调整;若不可接受,他们就会适当持有一个相关资产或另一种衍生工具。综合分析可以通过情景分析法(senario analysis),估计某个指定时期在各种情景下投资组合的损益来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选择一些历史情景,也可利用蒙特卡罗模拟产生一些情景,或者用极端检验法来检验(王文灵、于瑾,1998)。市场风险的综合评估度量方法有多种,其中以本文主要介绍的临险值法(Value at Risk,VAR)使用最为广泛。

11市场正常波动条件下的风险评估)))V AR法

1996年初,十国集团签署了5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补充规定6,也称巴塞尔协)

)

130

议的补充协议。其核心内容是银行必须量化市场风险并计算相应的资本要求。计算市场风险的方法有两种,即标准化方法和内部模型法。内部模型法是机构运用成熟的内部风险模型进行市场风险的计算,其中的V AR方法是测度在一定概率保证下,一段时间内由于正常的市场波动而造成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头寸潜在的最大损失值,并用确切数值表示,放弃了主观判断的任意性,比传统的风险测定方法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科学性。

用于金融衍生工具的VAR法分为三类:1用于线性衍生头寸的简单V AR法(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可划入此法),它假设衍生工具的收益呈多元条件正态分布,头寸价值相对潜在收益呈线性变化;o用于非线性衍生工具的delta-gamma V AR 法(方差-协方差法可划入此法),它假设投资组合价值变化的分布是非正态分布的, V AR不等于单位正态分布值乘以投资组合标准差;?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是一种用来估测将来一段时期产生不同的收入(损失)的可能性工具,市场价格和波动率的变化可以模拟并且可以得到银行的资产组合在一定时间收入(损失)的完全概率分布。蒙特卡罗模拟还可用来估测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风险,若已知许多资产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样银行就可判断分散投资的收益(王春峰,2001)。

若资产组合中的衍生工具与其标的资产呈线性关系,那么用简单VAR法,这样对25天考察时期的VAR大致等于25的平方根5乘以一天的V AR,若选择了99%的置信度,那么V AR就相当于收益和损失的概率分布为1%点。而在资产组合中包括期权等非线性衍生工具时,因为存在gamma和ve ga效应,只能用delta-ga mma V AR法,通过对头寸价值相对变化的均值、方差、偏度、峰度来刻画其分布,然后再由这个分布的相应分位数来计算V AR。本文主要运用简单VAR法评估市场风险。

衍生交易大多不涉及本金交换,双方结算的是市价与履行价格间的差价,因此,其市场风险只相当于合约中名义本金的一部分。对于不同市场或同一市场不同衍生工具组合市场风险的计量,可将不同期限和类型衍生工具的风险值转换为风险当量(Risk Equivalency,RE),RE=E RF@N,其中RF是风险因子(Risk Factor,简称RF),N是衍生交易的名义本金额。最后对组合资产的风险当量进行加总得出总的市场风险。

由于RF实际上是对名义本金所代表的风险的调整,故V AR法的关键在于确定风险因子。首先假定原生资产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测定历史上价格的波动;其次设定置信区间,确定价格变动的标准差;然后根据衍生合约的期限,利用平方根原则进一步调整风险;最后加总得出V AR。本文将调整过程分为四步:

(1)原生资产的历史变动。历史变动(Historical Volatility,简称HV)是历史数据测量价格变动的标准差。测定标准差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是测定相对价格对数的均值和标准差。设T=时间间隔;n=观察值数目;S T=在T时刻的价格;r=k(S r/S r-1)为相对价格对数。以S表示r的标准差,则:S=K(E(r T-r)2(1/n-1)。所以每年价格的历史变动(HV P1A1)可写成:HV P1A1=S K M。其中M与观察值的时间间隔有关,每日观察值M=250,每月观察值M=813。

(2)置信区间的确定。以上统计计算得出的价格的历史变动是基于有限样本,我们要测定的风险因子显然代表的不仅仅是基于有限样本的价格变动。因此,要将上式计算得出的HV调整为合适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levels),以保证在大多数情况下(如90%或99%)样本的变动性可以代表未来价格的变动情况。也就是说,要保证所测定的HV

)

)

131

调整为90%~99%的情况下,未来价格的变动都落在区间内。

可以用标准Z分(standardized Z-score)来评估所需要的置信水平(1-a),其中Z (a)是a在右侧的标准正态值。如图1所示,对于对数正态分布,a在右侧,1-a就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置信水平。

图1对数正态分布曲线

在对数正态分布曲线上,一个标准差包含84%的观察值;两个标准差包含98%的观察值。这样,90%置信区间对应的标准差正好是1128;95%置信区间对应的标准差是1164;9715%置信区间对应的标准差是1196,以此类推,得到Z分表(如表1所示),1 -a就是我们所要的置信水平。

表1Z分表

(Z(a))015-P=a(1-a)

(1128)015-014000=01101-01100=01900

(1164)015-014495=01051-01050=01950

(1196)015-014750=010251-01025=01975

(2133)015-014900=01011-01010=01990

(2158)015-014950=010051-01005=01995因此,与不同置信水平相对应的标准差如表2所示。

表2与不同置信水平相对应的标准差

Z a (Z a)置信水平(%) Z(011)11289010

Z(0105)11649510

Z(01025)11969715

Z(0101)21339910

Z(01005)21589915

有了表1和表2的数据价格的历史变动就可以调整到相应的置信水平只需将HV P1A1乘以表中的 (Z a),令Z= (Z a),则价格的历史变动为:HV=HV P1A1@Z。

(3)合约期限的影响。上述已经提到过,价格变动标准差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考虑到衍生合约期限的不同,应将/平方根原则0应用至价格变动的测定中。上式测定)

)

132

的变动已经调整为相应的置信水平,并调整为一年的变动。如果HV=15%,就意味着基于历史价格变动的未来的预计值在随后一年内的变化不会超过15%。但如果合约的期限是2年或6个月,则HV测定要随时间变化作相应的调整,HV adj=HV K T。

(4)总体风险因子对名义本金的风险调整。综合考虑上述的对数正态分布、历史变动、置信区间及合约期限,可以得出总体风险因子:

RF=HV K T=HV P1A1@Z K T=S K m@Z K T

可以利用上式测定不同期限的任一衍生工具的潜在市场变动。例如,对于恒指期货合约,要测定恒指未来的变动,可以首先通过观察历史每日数据,通过标准差分析,假定计算结果为1125%;则每年的历史变动为:HV adj=1125@K250=19176%(T=250);然后调整为95%的置信水平,即将1916%乘以1164,得出32114%,就是说未来一年恒指变动在95%情况下不会超过32114%;最后当合约期限为半年时,该恒指合约总体风险因子RF=32114%@K015=2217%,如果合约的名义本金N=30万港币,则该恒指合约市场风险当量RE=RF@N=2217%@30=6181万元。

假定某一金融机构的衍生交易组合中包含多种不同期限、不同类别的衍生工具,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的每年历史变动分别如表3所示,则在选定某一置信水平(如95%)时,可分别计算出不同的风险当量将这些风险当量加总就可得到衍生交易组合的总体市场风险。

表3某衍生交易组合的市场风险单位:港元

衍生工具名义本金合约期限HV P1A1

(%)

Z K T RF(%)RE

利率互换10000001年51611641100911891800远期合约5000002年17181164114141116205800外汇期货2000001年1314116411002119843960债券期权4000006个月1016116401711213449360恒指期货3000006个月191711640171221768100合计2400000459000

该金融机构的衍生交易组合总头寸的名义本金为240万港元,利用VAR模型测定的市场风险约4519万港元。

21市场非常变动条件下的风险评估)))极端检验法

极端检验法(stress testing)是指检验资产组合相关变量在市场的极端变化时对该组合效应的影响,通常检验的情景是从10~20年的历史数据中选出极端的案例。VAR模型适用于市场正常变动下衍生交易市场风险时的评估。一般把价格变动在15%~20%之下,属于较平静的正常变动。而当市场出现极端变化时,VAR就不太适用,须选用极端检验法。例如对于一个香港期货期权投资组合,运用这种方法就是估计投资组合能否承受如1997年底那样的金融危机的能力。这种方法也可以根据人为的参数(如价格波动、市场相关性等)重估交易账户的价值。在假定市场可能出现某种极端变化前提下,各机构对当前衍生交易进行评估,计算衍生交易头寸组合可能遭受损失的程度,有些机构还对VAR的每一个参数在极端变动状况下进行应力测试。

)

133

)

二、风险管理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管理市场风险的两类方法:套期保值法和资产组合保险法,这两类方法并非互相排斥。

11套期保值法

(1)暴露和抵补头寸策略。金融机构的一种策略是什么都不做,也称暴露头寸策略(naked position)。对于暴露头寸来讲,金融机构还可采用的另一种策略即抵补头寸策略(covered position),即一旦在卖出看涨期权的同时既以市场价格买入同等数量的现货以冲销该期权头寸,反之亦然。若期权被执行,这种策略产生较好的效果;但如果期权不执行,这种做法成本较高。这两种策略都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套期保值方法,若假设Black)Scholes方程式的前题成立的话,这两种方法的平均成本都不为零,而完善的套期保值成本的标准差应为零。

(2)止损策略(stop-loss strategy)。实际上也是一种套期保值策略,假设金融机构为了买入一单位的股票以执行价X卖出了一个欧式看涨期权,套期保值的方案包括当价格高于X时即买入,低于X即卖出,目的是当原生资产价格低于X时持有一个暴露头寸而当原生资产价格高于X时持有一个抵补头寸,从而确保金融机构当期权溢价时在时间T拥有股票,而当期权接近蚀价时在时间T不拥有股票。图2描述了这种止损策略,在时间T1买入股票,在时间T2卖出股票,在时间T3买入,在时间T4卖出,在时间T5买入并在时间T交割。

图2止损策略

我们用S(t)表示在时间t的股价,若S(0)>x,那么建立套期保值的期初成本为S(0),否则为零,因为时间零以后的买卖价格为X,所以表面看来,卖出看涨期权和套期保值期权的总成本Q为:

Q=max[S(0)-x,o]

如果等式是正确的,在无交易成本时,套期保值方案可产生效果而且套期保值期权)

134

)

的成本将总是低于black)scholes价格,这样就可通过卖出期权和套期保值得到无风险利润。

止损战略虽然表面看来很有吸引力,但作为一种套期保值计划效果并不理想,这种计划成本将非常高(约翰#赫尔,2000)。

(3)更复杂的套期保值方案。大多数交易者都运用比前述更复杂的套期保值方案,如下所述:1delta对冲(delta hedging)。delta是相对于相关资产价格的衍生工具价格的变化率,它是描述相关资产价格和衍生工具价格的关系的曲线的斜率。delta对冲是指通过构造投资组合,使组合的各部分的delta相互冲销,从而使整个组合的delta为零(称为delta中性或delta natural),达到对冲保值的效果。

delta套期保值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原生资产价格变动的路径和进行调整的频率。因为delta随着价格和时间二者的变化而变化,实践中,当采用delta套期保值时,将要对套期保值定期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再平衡。随着调整频率的提高,delta保值的效果就越好,这种包括经常调整的套期保值计划称为动态的套期保值计划。ogamma对冲。一旦衍生工具头寸的delta成为中立,下一步通常是gamma对冲。gamma是关于delta 的资产组合的价值变化率,通过使gamma接近于零,可构造一个对于资产价格的相当大变化而不敏感的资产组合。它对delta套期保值的影响可通过建立gam ma中立得以减少。

任何卖出都具有空头gam ma头寸,任何买入都具有多头gamma。若市场参与者是空头gamma,那么潜在的损失是无限的。若市场参与者是多头gamma的交易者,那么他面临着浪费期权费及随着时间推移期权价值受损的可能。对gam ma风险套期保值的最好方法是买入一个类似的对冲(o ff setting)期权。卖出期权的最终用户必须估算他们是否能经得住空头gamma的利润损失的影响。?vega对冲。vega是关于资产的波动率的资产组合的变化率,通过使vega接近于0,则可构造对资产的波动率变化不敏感的资产组合。delta和gam ma套期保值都建立在相关资产的波动率不变的假设基础上,实际中波动率随时间变化,资产组合的vega就是衡量其价值相对于波动率的变化率的指标。若想对头寸的波动率的变化进行套期保值,可以建立一个vega中立的头寸,就像建立gamma中立的程序一样,通常包括在交易头寸中持有一个对冲头寸。?另外两种衡量期权头寸风险的尺度是theta和rho。theta是随时间的推移期权资产组合的变化率;rho 是关于无风险利率的变化率(宋逢明、朱宝宪、张陶伟,1998)。本文不再详细叙述。

根据上述方案,金融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可以分为单个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管理和衍生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的管理。单个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管理又可分为两类:1远期类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管理相对容易,因为远期的价格变化与相关资产的价格变化大致成比例。其主要表现为绝对价格风险,少部分远期利率协议及互换合约也具有gamma 风险,对远期类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管理主要采用delta保值法,即投资者通过对冲保值,努力使衍生资产的价值在未来一段时间不受原生资产价格变化的影响;o期权类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管理比起远期类衍生工具要复杂得多,因为它们将来资产的流动都是不确定的,只有当买方有利时才执行期权。期权类衍生工具不仅有绝对价格风险而且还有非线性风险和方差风险。对其管理,除了要进行delta保值外还需对其中含有的另外两种风险进行gamma保值和vega保值。gamma保值的目的是使衍生资产不受原生资产价格大幅度变化的影响;vega保值的目的则是使衍生资产的价值不受原生资产价格方

)

)

135

差变化的影响。

在对期权类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进行管理中存在着动态的综合保值过程。例如在管理Cap的gamma风险或vega风险时,如果引入互换合约或期权合约来进行套期保值,由于这些衍生工具如互换合约期本身同时也带有delta风险,因此,对冲Cap中的gam-ma风险后,又带来新的delta风险,这样,就得重新进行delta再保值。同样,当引入期权合约来管理Cap中的vega风险时,由于期权合约本身也带有delta风险和gamma风险,故在对冲Cap中的vega风险后,须重新对delta风险及gamma风险进行再保值。

对衍生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的管理通常是逐步让衍生资产组合不受原生资产某个变量变化的影响。金融机构往往同时拥有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各种衍生头寸组合。可以先进行delta保值,使衍生资产组合的价值在今后某一段时间内不受原生资产价格变动的影响;再进行T保值,使衍生资产组合的价值不受原生资产大幅度价格波动的影响;然后进行V保值,目的是使衍生资产组合的价值不受原生资产价格方差变化的影响。此外,H保值使衍生资产组合价值不受时间的影响,Q保值使衍生资产组合对无风险收益率免疫。

(4)最优套头比率的确定。衍生工具大多是用来规避现货资产头寸的暴露风险,即通过建立与现货资产头寸方向相反的衍生资产头寸来对冲现货的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策略的关键在于确定最优套头或套期保值比率。

套头比率是指衍生工具风险头寸与现货市场风险头寸的比例。就传统概念的套期保值来说,套期保值者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它规避交易者在现货市场上所面临的价格风险,交易者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头寸和在现货市场上的交易头寸是相同的,即套头比率为1B1,这个比例也称为原始方法的套期保值比例(Native Approach)。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运用Jonson/Stein/Ederington(JSE)方法,是用最小二乘法对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进行回归,主张套期保值的目的是使现货头寸和期货头寸总/利润0差的方差最小,即风险最小,被称为回归分析方法的最佳套期比率。

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方法对一些特定类型风险特别有效,例如DV01模型只对利率风险起作用,套期保值比率可以通过将现货头寸的DV01比率除以期货头寸的DV01比率,然后乘以收益B系数(通过对现货头寸收益变化值和期货头寸收益变化值回归可得)计算得出。DV01模型现在已成为金融团体为它们的现货头寸寻求有效率的套期保值比率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对债券经纪人、固定收入证券交易商和互换市场造市商特别有用。

进入90年代以来,HKM法开始推广。传统的JSE回归分析方法是假定期货头寸价格与现货头寸价格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期货价格最终收敛于现货价格。Herbst、Kare和Marshall(合称为HKM)研究了直接套期保值(Direct Hedge即现货和期货头寸在整个期间是同一的,还包括头寸的交割)和间接套期保值(C ross Hedge即对任何资产头寸来签订期货合约进行保值)的套期保值比率的改进(张华,1999)。后来Herbst和Marshall则主要研究现货头寸价格和分散化的期货头寸价格间的相关程度。

不论如何演变,从根本上说,投资组合套期保值实际上是对现货市场和衍生工具市场上的资产进行投资组合。这种投资组合套期保值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在现货市场和衍生工具市场的最优投资组合头寸。

)

)

136

从理论上讲,投资组合的套期保值的最优比率不一定等于1,它取决于套期保值者的效用无差异曲线,效用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偏好。在同一条效用无差异曲线上,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不同组合对投资者的效用是相同的。如图3所示,I 曲线是交易者诸多的效用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该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凸曲线,表明套期保值者是风险厌恶者。投资组合风险最小化的点出现在图中无差异曲线I和投资组合的期货收益)))风险曲线的相切点h,即通过h点切线的斜率是最优套头比率。

图3最优套头比率的确定

由图3可知,最优套头比率意为期货头寸与现货头寸的合适比率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最佳的风险与收益的组合。最优套头比率实际上就是确定最小方差的保值比率,显然如若保值者的目标是使风险最小化,正好为1的套头比率未必是最佳的。假定:$S为在保值期内现货价格的变化;$F为在保值期内现货价格的变化;2S为$S的标准差;2F 为$F的标准差;Q为$S和$F的相关系数;h为套头比率;则以求极值的方法确定的最优套头比率为:h=QR S/R F。

由该式可见,最优套头比率与现货及期货市场两个部位的各自价格变化的方差以及两者以及两者的相关系数有关。因此,在选择衍生合约进口套期保值时,要考虑现货资产价格变动的相关性及各自价格变化的方差。在传统的套期保值中,套头比率为1,这事实上是隐含着Q=1,R S=R F的假定,也就是说,假定期货价格的波动与欲保值资产的现货价格的波动是同幅的。若Q=1,R F=2R S,即期货价格的变动总是现货价格的两倍,那么最优套头比率是015。

以上确定最优套头比率仅是一种静态的套期保值策略,为了更好地对投资组合进行保值,在套期保值期限内,投资组合的套头比率要随时间不断地推移,根据交易者对风险偏好程度、对期货价格预期的置信程度差异进行动态的套期保值。假设某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有100万美元的投资组合部位,在T=0时,投资才在现货市场上拥有100万美元的投资组合部位,在期货市场价格下跌,现货部位的价值损失2万元,由于进行了50%的套期保值,在期货市场上盈利1万美元,所以现货与期货投资组合的总价值为99万美元。投资者为了防止更大的损失,又在期货市场上卖出5万美元的期货合约,这样套头比率上升为0156(55/99)。在T=2时,投资者在期货市场的部位盈利为2@0156 =1112万美元,现货与期货部位的总价值为98111万元。以此类推,每当现货市场的价格下跌一次,投资者就增加在期货市场上的套期保值比率。直至T=5时,投资者在现

)

)

137

货市场的完全的套期保值,其动态套期保值的结果见表4。

表4动态套期保值过程

时间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盈利总价值期货部位套头比率001000100100100-501000150

1-2100110099100-551000156

2-2100111298111-601000161

3-2100112297133-701000172

4-4100218896121-801000183

5-361863016590100-901001100

21资产组合保险方法

证券组合保险是80年代初由鲁宾斯坦(M1Rubinstein)和利兰德(H1Leland)提出的,是保险理论在证券投资领域的最直接运用,通常指对于一个充分分散的投资组合,当其价值下降到一定水平时进行保险(宋逢明,1999)。有如下两类方法:

(1)持有与股票投资组合相关的股票指数看跌期权。指有价证券组合的管理者为使他们的有价证券组合价值不至于跌到某一水平之下,有时通过持有合成看跌期权而对资产投资组合保险。通过构造合成期权(creating options synthetically),资产组合管理者可以创造一个复合的看跌期权,这包括持有标的资产的头寸(或标的资产的期货),以便保持头寸的delta等于待求期权的delta,若需要更精确的话,下一步即运用交易期权使之与待求期权的gam ma和vega相匹配。创造一个复合期权所需头寸与对其套期所需头寸相反,即对一个期权进行套期的过程包括了创造一个相同和相反的复合期权。例如,一个基金管理者持有3000万资产组合,其价值反映了s&p500的价值,假设s&p500为300点,而管理者希望对资产组合在以后6个月价值跌至2900万以下进行保险,一种方法是买入1000个s&p的看跌期权合约,协定价格指数为290,期限为6个月,若指数跌至290以下,那么看跌期权将变成溢价,并提供给管理者资产组合价值下降的补偿,假设指数在6个月下跌至270,那么管理者的股票投资组合的价值似乎为2700万,因为每个期权合同等于100乘以指数,那么看跌期权的总价值为200万,这就使总的持有价值保持在2900万(当然,保险要花费成本,该例中管理者大概要花费100万)。

为什么对于资产组合管理者来讲,创造所需的看跌复合期权比在市场直接买更有吸引力呢?主要原因是期权市场并非总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吸收基金管理者的巨额资金交易;另外基金管理需要的协定价格和执行日经常与交易市场提供的不同。复合期权可从交易的股票本身或从交易指数期货合约中创造出来。

运用这种策略创造资产组合保险实质上是在任何给定的时间,把基金在需要保险的股票资产组合和无风险资产之间进行划分。若股票投资组合的价值上升,那么卖出无风险资产,从而增加股票资产组合的头寸;若股票投资组合的价值下降,那么减少股票投资组合的头寸并买入无风险资产。产生保险成本的原因在于资产组合管理者总是在市场价格下降之后还在卖出,而在市场上升之后仍在买入。

(2)运用指数期货的方法。这是通过交易资产组合或资产组合的指数期货来进行。交易资产组合包括把投资组合分为股票和无风险证券两部分,若市场下行,应更多地投资于无风险证券,若市场上升,就更多地投资于股票;而交易指数期货则包括保持股票)

)

138

投资组合不动而卖出指数期货,若市场下行,卖出更多的指数期货,当上升时,则卖出较少指数期货,这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会发挥效果。但在股票指数大幅下跌的极端情况下,该方法失灵,因为资产组合的保险者不能尽快地卖出股票或指数期货来保护他们的头寸。

假如指数期货市场能提供足够的流动性,那么运用指数期货创造资产组合保险比运用相关标的股票更好,这是因为,一般来讲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低于相关股票交易相对应的成本。

为资产组合保险创造一个复合的看跌期权,面临一个重要问题是资产组合管理者调整或再平衡其头寸的频率,若无交易成本,那么连续不断的再平衡是最理想的,但随着交易成本的增加,再平衡的频率应减少。

以上假设资产组合对应股价指数,但套期保值计划也可适用于其他情况,当资产组合价值达到它的被保险价值时,使用的期权的协定价格应当是市场指数的预期水平,若资产组合的beta为1,那么使用的指数期权的数额应当等于Q乘以所需期权的数额,当Q不等于零并且基金管理者希望使用资产组合的交易创立期权时,该资产组合可视为一个单一证券。作为近似值,可以假设资产组合的波动率等于Q乘以市场指数的波动率。

若价格指数的波动率变化很快或指数大幅震荡,那么创造组合的指数看跌期权效果受到影响,那些通过买入交易看跌期权进行保险的资产组合管理者得以脱险,而那些选择创造复合看跌期权的则发现他们不能尽快地卖出股票或指数期货来保护他们的头寸。

资产组合保险方案具有增加波动率的可能:当市场下行时,他们使资产组合管理者或卖出股票或卖出指数期权合约,这可能加速下行;股票的卖出可直接导致市场指数期货的下跌,而指数期货合约的卖出则使期货价格下跌。这样,通过指数套利机制就产生了对股票的卖出压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指数也容易被压低,同样,当市场上行时,资产组合保险计划导致组合管理者或买入股票或买入期货合约。这可能加速市场上行。投资组合保险方案是否影响波动率依赖于市场容纳那些由资产组合保险所产生的交易的难易程度,但如果资产组合保险交易在总的交易中占很小的比重,一般就不会产生影响。

资产组合保险方案自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0以后,在美国使用量减少了,但在中国等新兴市场仍大有用武之地。

三、中国防范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对策建议

对我国未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本文提出如下风险防范的建议:

(1)建立/四位一体,内外结合0的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体系。监管体系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机构内部监管;第二层次是行业和交易所监管;第三层次是政府监管;第四层次是国际合作监管。它们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前者形成内部控制系统,后三者形成外部监管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的监管体系。

(2)建立高效权威的、统一的超级金融监管机构和组织体系,进行超越分业基础上的整体监管。建议成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统一协调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的工作,对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金融衍生交易、保险业等进行系统的风险监管。

)

)

139

(3)建立金融衍生工具监管的市场监测和预警体系:1明确各类金融衍生交易机构的设立标准和审批程序;加强对金融机构衍生工具市场准入的监管,严格禁止不合格的金融机构进入衍生市场;o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从业资格的管理;?认真审核从事衍生交易机构的资本金数量及来源;?界定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范围,处理好分业和混业的关系;?依法实施对金融机构的金融衍生市场定期业务监管;?提取风险准备金,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科学的金融衍生工具单一风险和整体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制度。我国应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结合中国实际洋为中用(刘宇飞,1999);à建立现代化的金融衍生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加强对金融机构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监管。要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组织制度及报告制度,形成监控网络;科学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主要考察内容。

(4)应当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早日实现汇率、利率、权益、信贷等市场化,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在成熟的金融现货市场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金融衍生产品,分阶段逐步推出。

西方发达金融市场的经验表明,金融产品市场化越成熟,流通性越好,其发行成本就越低,避险手段也就越多,活跃的金融现货交易会使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在合理价位上波动,从而抑制金融衍生市场过度投机,这一点对于今后中国衍生市场的发展十分重要。发展衍生市场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入套期保值机制,因此,在金融衍生工具品种的确定上应选择现货市场规模大,发育成熟的金融产品(如股指、国债等)作为原生资产,以避免金融衍生产品价格的过分扭曲。建议先在证券市场自由化基础上推出股指期货,在利率市场化后,逐步推出国债期货、股票期权,最后在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条件下,再逐步推出债券期权、外汇期货和期权、互换等。

(5)要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和引导,为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通过加强对银行体系的监管,减少不良贷款的累积。发展金融衍生市场以后,国内和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使银行的可贷资金大量增加,一方面如果资本仅限于流入和流经银行体系,而且规模巨大就可能产生重大风险;另一方面,迅速膨胀的可贷资金如果没有有效的银行监管,不能形成本国的实际生产力,而盲目流入金融衍生市场,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在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中,一方面可采取征收交易税、存款准备金和规定存取最低限额等措施防止巨额资金在短期内频繁流入和流出;另一方面应以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侧重点,把资金引向基础性、生产性行业,对外资流入金融衍生市场进行限制和监管。o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管理,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还相当不完善,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改进交易制度,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市场行为。同时要加强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建立集中统一的监控体系,建立证券评级制度;改革发行制度,取消上市配额制;规范信息发布渠道;培育投资基金,增加机构投资(郭宝新、罗扬眉、曹志刚,1999)。?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谨慎对待资本项目的开放。东亚金融危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些东亚国家如泰国、印尼等之所以深受金融危机之苦,与它们急于求成的金融自由化有关,过早地对外开放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一国的经济制度不够完善,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时,过早地开放资本市场,过快发展金融创新,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这正是东亚危机的教训之一,我国在对外开放资本市场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人民币实行在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引导金融资源通)

)

140

过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扶持非国有经济,促使市场投资主体和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在效率相对高的环境中运行,金融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减少金融衍生交易发展中市场主体单一的风险。

(6)建立和完善金融衍生工具监管的相关法律支持体系:1要尽快制定和完善5期货法6、5期权法6、5金融监管法6等主体法律框架,并尽快制订法律实施细则,健全执法机制。o我国要借鉴国外金融衍生工具立法,致力于交易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如美国在客户保护、风险控制、市场监管方面都已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交易法规与管理方法,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美国在客户利益保护方面,重点是客户资金的管理,在市场监管方面,核心是抑制过度投机,防止大户操纵。美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有两条基本经验:一是加强对交易所上市产品的监管,使合约的设计既具有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又不易为大户所操纵,造成价格的扭曲;二是建立大户报告制度,不允许投机者积累过多的、可扰乱市场的合约。可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引进和吸收。

(7)应当消除或减少隐含的政府担保和由此产生的道德行为,我国应逐步建立对金融机构的金融衍生市场业务退出机制。道德行为通常产生于封闭的金融体系或新兴市场中官方提供的金融安全网。一些金融机构就认为政策肯定会替它们承担损失,因而无所顾忌地涉足高风险衍生工具投资项目,使大量金融资产价值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隐含的政策担保会使人们对经济产生过于乐观的预期,会刺激过量的不可持续的资本流入金融衍生市场,产生过度投机行为。

(8)要加强我国会计制度的国际接轨和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信息的缺乏和不对称令外部人员很难得到金融衍生市场真实而准确的信息,这也会使资源的配置产生极大的扭曲,要大力加强我国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此外,我国会计制度早日和国际接轨,可使国际投资者放心地进入金融衍生市场,相应地减少风险。

参考文献

姚兴涛:5金融衍生品市场论6,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王文灵、于瑾编著:5衍生工具定价理论6,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王春峰:5金融市场风险管理6,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美]约翰#赫尔:5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产品6第三版,华夏出版社,2000。

[美]约翰#马歇尔、维普尔#班赛尔著,宋逢明、朱宝宪、张陶伟译:5金融工程6,1998。

张华:5金融衍生工具及其风险管理6,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宋逢明:5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6,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刘宇飞:5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6,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郭宝新、罗扬眉、曹志刚编著:5金融期货期权及其市场监管6,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朱长虹)

)

)

141

金融风险管理整理

金融风险管理整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名词解释 1.接触传染机制:由于金融活动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的密切而复杂的债权债务关 系或业务联系,一是某个经济主体因金融风险遭受巨额损失以至于不能保持其流动性,必然通过资金或业务联系影响到其他经济主体,单个或局部的经济困难可能演变为全局性的金融动荡。 2.区域金融协同监管:指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内各国金融运作和监管 的配合协调,鼓励区域成员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鼓励国家当局高度重视来自区域监督的信息。 3.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化: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越来越严密,形成了由 金融机构发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 4.金融风险管理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一方面使金融主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 建立最优的投资组合,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复杂性,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风险管理,无论在风险来源和性质上,还是在风险管一技术上都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趋势下,要求金融机构更加注意综合衡量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险承担,系统防范在世界任何地方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 5.银行危机处理:为了保护公共利益,维护公众信心,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监管 当局建立了一系列银行危机处理制度,以便将银行可能破产倒闭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6.金融风险监管体制:是指金融风险监管的职责划分与权力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 度。

7.关系人贷款:指商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 及其亲属,以及这些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所发放的贷款,关系人货款容易造成银行贷款失误,形成不良贷款。 8.金融安全网:为了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患于未然,当某个或某些金融 机构发生一些问题时,动员各种力量,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其危机向其他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扩散和蔓延,这样的保护体系可以形象的比喻为“金融安全网”(financial safety net)。 9.证券自营业务风险:指证券公司在自营业务中产生的各种风险,其风险来源既 有一般性投资风险,也有机构投资风险,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主要有投资对象风险、交易方式风险、企业风险、市场风险。 10.安全作业区:指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 评价,从而为并购活动设计出的一个可抗衡风险的并购活动区域。 11.保险投资:保险投资指保险公司在组织经济补偿过程中,将积聚的各种保险资 金加以运用,使资金增值的活动。 12.保险产品定价:指保险公司根据以往的数据和经验,并且考虑预期经营成本和 预计损失等因素,综合考虑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双方利益后对保险费率的厘定,即对保险产品进行定价。 13.信用等级转换率:指借款人本年度的信用等级在一下年度里(该信用级别水 平)发生转换的概率,这个概率可以衡量借款人由于信用等级下降所带来债务价值变动的信用风险。(P250) 14.信用经理人:指摩根依据信用度量值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设计出的以微软 公司视窗95或NT为平台的软件产品,通过这一软件人们可以对信用产品的信用风险进行科学地度量。

8(第八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第一节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1.金融衍生工具:与基础性金融工具相对应,是指在一定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一般表现为一些合约,其价值由作为标的物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价格决定。 2.特点:(1)价值受制于基础性金融工具(基础性金融工具主要有三大类:货币、债务工具和股权工具)(2)具有高杠杆性和高风险性(金融衍生工具运作时多采用财务杠杆方式,即采用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进入市场交易)(3)构造复杂,设计灵活 3.市场功能:(1)价格发现功能(2)套期保值功能: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最早具有的基本功能(套期保值指交易者为了配合现货市场的交易,而在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进行与现货市场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便达到转移、规避价格变动风险的交易行为)(3)投机获利手段,只要存在资产价格的波动,就有投机获利的可能,投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价差。 5.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 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仍处于发展初期,产品品种少,交易规模小,很不完善。 第二节金融远期合约市场 1.金融远期合约: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个确定的时间,按照某一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在合约中,交易双方约定买卖的资产称为“标的资产”,约定的成交价格称为“协议价格”或“交割价格”,同意以约定

的价格在未来卖出标的资产的一方称为“空头”或“空方”,同意以约定的价格再未来买入标的资产的一方称为“多头”或“多方”)。 2.金融远期合约的特点 金融远期合约是适应交易双方规避利率、汇率波动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 特点:在于它是由交易双方通过谈判后签署的非标准化合约,因此合约中的交割地点、交割时间、交割价格以及合约的规模、标的物的品质等细节都可由双方协商决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尽可能地满足交易双方的需要。 3.远期利率协议 金融远期合约的种类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等 远期利率协议:是交易双方承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按双方协议利率借贷一笔确定金额的名义本金的协议。(远期利率协议的买方是名义借款人,其订立远期利率协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规避利率上升的风险或者从利率上升中牟利;卖方则是名义贷款人,其订立的目的主要是规避利率下降的风险或从利率下降中牟利。之所以成为“名义”是因为借贷双方不必真正借贷,只是在结算日根据协议利率和参考利率之间的差异额以及名义本金额,由交易一方付给另一方结算金)。 远期利率协议的功能: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固定将来实际支付的利率而避免了利率变动风险。签订远期利率协议后,不管市场利率如何波动,协议双方将来收付资金的成本或收益总是固定在合同利率水平上。 交易流程与结算********************************* 第三节金融期货市场 1.金融期货合约:指交易双方同意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的条件买入

农商银行金融市场业务法律风险

农商银行由于其区域性特点及地缘优势,能有效识别本区域内企业的信用风险,加之管理层级较少,在信息传导及决策效率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但农商银行资产规模相对较小,抵御信用风险冲击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发展金融市场业务的过程中,农商银行应积极加强信用风险研究,防范信用违约所引发的法律风险。 同时,部分农商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相对薄弱,还应积极防范内部管理及交易行为所引发的法律风险。 农商银行金融市场业务法律风险归因分析 根据FLP法律风险分类,结合经济周期影响,可以将农商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分为金融市场业务内部管理的法律风险、金融市场业务诉讼保全的法律风险、交易行为的法律风险及交易对手违约或破产的法律风险。 此外,还需考虑由宏观经济形势、法律环境等宏观因素引发的法律风险。 综上,对于农商银行金融市场业务来说,产生法律风险的因素可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一)引发法律风险的宏观因素 1.监管环境变化的法律风险 近年来,随着银行投贷联动、市场化债转股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银行混业经营有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有效去杠杠、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自2017年银监会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专项治理工作以来,监管政策持续升级。 2018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混业监管格局初步形成,随之资管新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政策相继落地。在强监管的政策背景下,农商银行应积极研判市场及监管环境变化,着力防范监管风险,推动金融市场业务转型发展。 2.司法环境不健全的法律风险 司法环境不健全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因法律法规内在缺陷或执法不当引发的法律风险。

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给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 的冲击,次贷危机中显露出金融衍生品的“双刃剑”作用,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加强金融创新各环节的监管对于 衍生品市场的成长和完善至关重要。本文拟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过程中政府 “缺位”的分析,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成长和完善提出有益的建议。 :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市场;政府监管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政府对金融市场逐步放松监管,金融行 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以远期、期权、期货、掉期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 大量出现。金融衍生品实质上是一些特定的合约,这些合约的价值依赖于基础资 产的价值。因此金融衍生品市场与现货或基础资产的生产和流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市场已达到同样重要的高度,而金融衍生品市场已成为 衡量一国金融市场是否完整和成熟的标志。因为金融衍生品利用更加灵活多变的 合约方式,将原本集中的风险分散化并且转移给偏好风险的市场投资者,促进了 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虽然金融衍生品是为了分散风险或者说将风险解捆,但是从整个衍生品市

场来说,整体风险并没有降低,相反随着市场投资者的不断增加,其他市场上的 风险间接或直接的转移至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的风险是呈现出一种积累性的 增长。如果在风险控制、监管的环节稍有差池,这种风险就会变成一种现实上的 灾难。2006年末初现端倪的美国次贷危机先是在本土演化为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到其他市场2008年形成灾难性的全球经济危机。可见对衍生 品市场整体风险的把握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尤其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在一 个初级发展阶段,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认识到衍生品的“双刃剑”作用,从制度设计的源头上做到防微杜渐,以促进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众所周知在美国,强大的内需保证着GDP的稳定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居民的超前消费观念,而美国银行宽松的贷款制度正是美国居民实现这种超前消费的制度基础。住房作为居民一项重要的支出,大部分人都选择长期贷款。 但是其中一部分人的收入并不稳定,还贷能力很低,即次级信用贷款者。而银行 之所以会贷款给这部分人,是因为当时房价很高,即使借款人无法还贷款,也可 以用房屋来抵押,拍卖或出售来收回贷款,并且银行主动将其发展成MBS、CDO、 CDS等新兴复杂金融衍生品。这些产品的潜藏风险很大,因而收益率也高。由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 管理指引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XXXX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2016年版) 第一部分总体背景及管理原则 一、总体背景 本指引所指金融市场业务,涵盖资管业务、同业业务、资金业务、投行业务、贵金属业务五大非信贷板块。截至2015年末,我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总体规模已经全面超出表内外信贷业务规模,在整体收入及利润贡献中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为例,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业务已经成为银行在该领域的主流金融服务模式。 同时,从当前可比同业的整体资产配置结构来看,金融市场业务规模均已超出甚至大幅超出信贷规模,金融市场业务在整体资产及收入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趋势下各商业银行策略选择的趋同性,金融市场业务成为衡量各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领域。2015年中报数据显示,招商、中信、兴业、民生、浦发、平安六家同业的金融市场业务(资金+同业+资管+贵金属)较信贷业务的相对规模的均值为,即金融市场业务规模为贷款规模的倍,倍数最高的为兴业银行(),最低的为中信银行(),我行为,略高于可比同业均值。 随着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业务必将成为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同时,金融市场

业务投资谱系的多元化及投资结构的复杂化,使得其中蕴含的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债券及非标债券违约、金融市场波动均对金融市场业务投资安全提出了挑战。 基于以上背景,总行针对金融市场业务制定了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本指引”),以进一步明确及传导整体风险偏好,确保非信贷板块与信贷板块风险偏好的一致性,引导金融市场业务健康稳健发展。本指引覆盖自营及代客项下的各类非信贷投融资业务,我行金融市场业务条线各部门所出台的各项管理办法及制度,均须符合本指引相关要求。 二、风险管理原则 本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紧密围绕系统性风险管理的主线,遵循“风险隔离、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投资穿透、风险分散、杠杆适度、自主管理、有效内控、统分结合”的核心管理原则。 (一)风险隔离原则。一是要作好不同性质金融市场业务的有效隔离,包括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隔离、自有业务与托管资产隔离等;二是要严格防范各类外部输入型风险,尤其是针对承销、代销、参股、投顾、托管、冠名等情形,应特别防范因声誉风险而可能被迫承担非契约义务所引起的风险。 (二)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原则。偏好方面,须体现全行信用风险策略的协同性与一致性,类信贷金融市场业务的准入标准原则上与我行自营授信保持一致(代客资产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案例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案例 1.流动性风险的引入—北岩银行的破产案例 1997年北岩建筑协会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发行股票,促成了英国北岩银行的创立。2007年,北岩银行已经进入英国按揭提供商的前5名,是英国东北部最大的金融机构,拥有76家分行,主要业务是在零售和批发市场提供房屋抵押贷款,其服务包括提供储蓄账户、存款账户、贷款和住房及财产保险。这家银行在1997~2007年发展迅猛,其发行的部分按揭被通过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子公司Granite进行了证券化。 北岩银行主要依靠出售短期债券来融资。2007年8月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市场风险迅速在欧美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相互传染,银行发现很难再通过发行新债券来取代已到期的债券,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不愿意出借资金给那些在按揭业务中涉足太深的银行。9月14日,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认为北岩银行没有丧失偿债能力,资产足以偿还负债,贷款质量良好,而且表示“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但北岩银行不能筹得资金,这给运作带来了严重问题。北岩银行在2007年9月向英格兰银行求救,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向三方监管部门,即英格兰银行、金融监管局、以及政府财务部借入了30亿英镑的资金。 然而,央行注资的消息并没有起到安抚储户的作用,反而引起了北岩银行储户的恐慌,于是9月14日星期五,北岩银行出现了挤兑现象。数以千计的北岩银行客户排长队提取资金,据估计,从2007年9月12日到9月17日客户提取资金的总量达20亿英镑。9月17日晚,英国财务大臣宣布,英国政府和英格兰银行将保证北岩银行客户所有存款的安全,这一消息公布后,挤兑现象才逐渐消失。 在之后的几个月内,北岩银行寻求的紧急救助资金大幅增加。英格兰银行为了告诫其他银行不要承担过多风险,坚持对北岩银行的资金施以惩罚性利率。到2008年2月为止,紧急救助资金的需求以高达250亿英镑,这时英国政府宣布将北岩银行国有化,银行的管理团队也被更换,银行被拆分成北岩公共有限公司和北岩资产管理,之后北岩公共有限公司被维珍集团从英国政府手中收购。 这个案例说明了金融机构存在着融资流动性风险,这种风险是当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现金要求时而产生的,北岩银行的破产说明了流动性问题可以使得一家银行在短时间内陷入崩溃边缘。 该行资本一直非常雄厚,资本充足率远远高于巴塞尔II的标准。从各项指标来看,该行发展势态良好。同时,该行资产质量很好,17年以来,其信贷拖欠率低于英国同业水平的一半。在2007年7月以前,没有任何明显迹象表明该行将面临重大困难。 然而,该行资金来源明显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其资金来源中的短期资金比重严重偏高,同时其证券化资金来源占到了其资金来源的一半以上,而英国主要银行的这一比例约为20%。为了配合其高速发展战略,北岩银行1999年该行实施证券化发展模式,即发行与分销模式,结果是该行过分依赖证券化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越来越容易受到市场崩溃的冲击。北岩银行快速发展的战略以及随后融资模式的大转变为其当日之祸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2.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科学院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兵 首先介绍一种有趣的产品。因为我国的利率市场是分割的,过去发行的浮息债是以银行存款利率,而不是市场利率为基础。本来浮息债的本金是可以保证的,但在中国特别是利率上升时,可以跌破面值。过去一年中,很多大银行在这方面损失惨重。这是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现在国开行、财政部开始发行所谓“新型浮息债”,是以7天回购为基础,其实那才是标准的远期利率协议。 最近远期开办了,但流动性很差,风险控制等各方面也有问题。其实,远期在私下银行间已经存在很久了,现在政府公开允许了,但从财富效应看,公开远期的效应很难说比私下的好,现在公开交易的量很少。 另一种产品——可转债也很有趣,其价值本应是债券价值加期权价值,但我们看到民生银行的可转债涨到150元,而用B-S方程定价,5年期转债,1%年息,贴现后最多值105元。多的45元带有很深的中国制度背景。在中国,股票融资的成本很低,大家都想发股票,不想发债券,发债券要还本。发可转债的机构拼命希望你转股。恰好股票价格是可转债价值的下界,在这种情况下,可转债价值不是按B-S方程定出的,而是靠把股票价格推高来重新估值。股票建仓方面的损失可由转债方面的收益来弥补。

再谈谈信托产品。从理论上讲这方面创新是无限的,因为信托产品涉及三角关系——委托人、受托人和收益人,可以做各种结构产品。又比如,A为高风险,B为低风险,两者可以做风险分担。但在我国,信托产品有个门槛,每份5万,只准200份。再者,中国缺乏信用,而信托产品以信用为基础,因此现在有很多问题。比如上海银监局规定,房地产行业无论什么信托产品都不能与银行发生关系。在公司法规定不能设立SPV的情况下,信托产品是非常优秀的产品,它还可以实现资产证券化,但它目前并不是广泛应用的产品。 例如:1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而B类预期投资收益为超过存款利率50个基点,即2.75%,假设整体投资收益为3%,如果B类资金占80%,A类占20%,则A类的投资收益可达到2.25% + 4 (3%-2.25%) = 5.25%,有明显的杠杆效果。 有一种2001年设计的基金产品,其价值有不断上升的底线。当时设计该产品有两个动机,一是投资者要求控制下界风险,二是他们要求如果该产品赚钱了,能够把收益锁定一部分。但是股改后,这种产品跌破了价值线,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其中一种争议认为中国不适合组合保险技术,事实上,中国从来就没使用组合保险技术,因为这种技术主张高买低卖,而在中国不允许卖空的情况下,只能低买高卖,所以大盘下跌的时候其实是相对安全的。对于跌破价值线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股改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只会出现一次的小概率事件,这时跌破价值线不足为怪。另一解释是,本来结构性产品意味着不管基金公司是盈是亏,它对风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 内容速览] :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规模大而品种少、需求大而本土市场浅化、金融衍生品发展滞后等困境,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以确保衍生品市场的稳健发展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国际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及主流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基础,提出在模式选择上应该采用一种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以诱发性制度变迁为辅的混合模式;在发展路径方面,应该遵循“市场制度安排决定发展路径”的一般性思路;而在监管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点。我国经济发展对衍生工具的巨大需求,以及国际衍生品市场高度繁荣造成的严峻态势,使得发展模式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和长远经济利益的核心命题,确立一种适宜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衍生品市场“突围”的关键。因此,关于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关于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从市场的发展成熟度来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的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市场规模也比较大。因此国内学者关于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外汇衍生产品上,利率和债券衍 生品的相关 研究相对较少,而关于权益类衍生品的相关研究则非常少。 关于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础条件,Fratzscher (2006)

指出,一国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那么,标的资产的市场流动性, 稳健的会计、税收及监管标准,以及成熟的市场环境是比较重要的指标。韩立岩、王允贵(2009)对Fratzscher 所关注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条件仍然不成熟,大多处于尚未开始或者是正在建设的过程中。张维、王平、熊熊(2007)从制 度经济学的角度总结了海外股指期货和利率衍生品的发展条件,认为主要包括发达的现货市场、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完善的市场交易与风险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方面。 陈晗(2008 )指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类演进模式:强制性演进模式和诱致性演进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衍生品的出现完全是自发的,政府从未有意识地推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甚至法律常常成为衍生品发展的障碍。发达市场更倾向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以美、英为代表,而新兴市场更偏向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为代表。强制性变迁的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和印度都是较为明显的失败案例,韩国和新加坡金融衍生品 市场则因为政府的介入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韩立岩、王允贵(2009)则将外汇衍生品的发展模式归 结为三类:一是自然演进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外汇衍生品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自然结果,是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外汇避险保值需求自然产生的;二是被动发展模式,如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的外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2020年最新]

XXXX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部分总体背景及管理原则 一、总体背景 本指引所指金融市场业务,涵盖资管业务、同业业务、 资金业务、投行业务、贵金属业务五大非信贷板块。截至2015年末,我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总体规模已经全面超出表内外信 贷业务规模,在整体收入及利润贡献中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 作用。以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为例,随着地方政府债务 管理的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业务已经成为银行在该领域的 主流金融服务模式。 同时,从当前可比同业的整体资产配置结构来看,金融市场业务规模均已超出甚至大幅超出信贷规模,金融市场业 务在整体资产及收入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亦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趋势下各商业银行策略选 择的趋同性,金融市场业务成为衡量各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领域。2015年中报数据显示,招商、中信、兴业、民生、浦 发、平安六家同业的金融市场业务(资金+同业+资管+贵金属)较信贷业务的相对规模的均值为 1.52,即金融市场业务 规模为贷款规模的 1.52倍,倍数最高的为兴业银行(2.51),最低的为中信银行( 1.04),我行为XXX,略高于可比同业均值。 随着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业务必将成为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同时,金融市场业务

投资谱系的多元化及投资结构的复杂化,使得其中蕴含的潜 在风险亦不容忽视,债券及非标债券违约、金融市场波动均 对金融市场业务投资安全提出了挑战。 基于以上背景,总行针对金融市场业务制定了全行统一 的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本指引”),以进一步明确及传导整体风险偏好,确保非信贷板块与信贷板块风险偏好的一 致性,引导金融市场业务健康稳健发展。本指引覆盖自营及 代客项下的各类非信贷投融资业务,我行金融市场业务条线 各部门所出台的各项管理办法及制度,均须符合本指引相关 要求。 二、风险管理原则 本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紧密围绕系统性风险管理的主线,遵循“风险隔离、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投资穿透、风险分散、杠杆适度、自主管理、有效内控、统分结合”的 核心管理原则。 (一)风险隔离原则。一是要作好不同性质金融市场业 务的有效隔离,包括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隔离、自有业务与 托管资产隔离等;二是要严格防范各类外部输入型风险,尤 其是针对承销、代销、参股、投顾、托管、冠名等情形,应 特别防范因声誉风险而可能被迫承担非契约义务所引起的 风险。 (二)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原则。偏好方面,须体现全 行信用风险策略的协同性与一致性,类信贷金融市场业务的 准入标准原则上与我行自营授信保持一致(代客资产管理可

金融衍生品市场概述

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工具 一、金融衍生品的概念与特征 1、金融衍生品又称金融衍生工具,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基础金融产品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其基础产品不仅包括现货金融产品,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基础变量:利率、汇率、通胀率、价格指数、各类资产价格及信用等级等。金融衍生品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系列的合约,合约中载明交易品种、价格、数量、交割时间及地点等。 2、目前较为普遍的金融衍生品合约有: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和信用衍生品等。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机制 根据交易目的的不同,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交易主体划分为四类: 交易目的不同,交易主体可分为 套期保值者:又称风险对冲者,从事衍生品交易是为了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甚至消除风险。 投机者:利用不同市场上的定价差异,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中进行交易,以获取利润的投资者 套利者:利用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获取无风险收益。举例:美元利率3%,日元利率1%,投机者获取2%利差 经纪人:交易中介,以促成交易、收取佣金为目的 三、主要的金融衍生品 1、金融远期 (1)金融远期合约是最早出现的一类金融衍生品,合约的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确定日期按事先商定的价格,以预先确定的方式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 (2)远期合约是一种非标准化的合约类型,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 (3)优点:自由灵活;缺点:降低流动性、加大交易风险。 (4)比较常见的远期合约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 2、金融期货 (1)金融期货是指交易双方在集中性的交易场所,以公开竞价的方式所进行的标准化金融期货合约的交易。 (2)金融期货合约就是协议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一约定日期,按约定的条件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一、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金融衍生品,又称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其价值派生于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它主要由期权、期货、远期合约和互换交易构成。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说:“在国际货币市场的批判中成长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增加了避险机遇,使金融系统比30年前更加灵活有效,经济自身对金融动荡更具有弹性。”精辟地概括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作用。从微观角度看,金融衍生品有规避风险、发现价格、套期保值,以及提高金融创新能力等功能。从宏观的角度看,金融衍生品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国家总体的金融风险,吸纳社会闲置资金,有效地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交易效率。 随着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WTO过度期的结束,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程度,也就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直接竞争。同时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使我国金融机构面临日趋严重的金融风险。在竞争和风险的双重作用下,推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就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确保我国金融体系适度竞争和稳定的客观需要。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路径选择分析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应遵循“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总体原则,在深入研究和吸收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选择、有步骤地发展金融衍生品。 发达国家最先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一般是外汇类合约,随后是国债类、利率类、股票类、互换类,最后是信用衍生产品。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则纷纷以股指期货作为首选的衍生产品入市。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金融期货交易试点的经验和教训出发,加之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不难找出中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发展道路——以股指期货为突破口,逐渐发展国债期货、利率期货等衍生产品,发挥后发优势和政府的作用,以遵循强制性演进模式来完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1.股指期货。从当前来看,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相对来说最成熟。我国的股市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沪深300指数业已建立,股指期货可以作为首选品种。股指期货对于投资者套期保值、转移风险都有一定的好处,特别是在我国股

XX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XXXX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2016年版) 第一部分总体背景及管理原则 一、总体背景 本指引所指金融市场业务,涵盖资管业务、同业业务、资金业务、投行业务、贵金属业务五大非信贷板块。截至2015年末,我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总体规模已经全面超出表内外信贷业务规模,在整体收入及利润贡献中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为例,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业务已经成为银行在该领域的主流金融服务模式. 同时,从当前可比同业的整体资产配置结构来看,金融市场业务规模均已超出甚至大幅超出信贷规模,金融市场业务在整体资产及收入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趋势下各商业银行策略选择的趋同性,金融市场业务成为衡量各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领域。2015年中报数据显示,招商、中信、兴业、民生、浦发、平安六家同业的金融市场业务(资金+同业+资管+贵金属)较信贷业务的相对规模的均值为1.52,即金融市场业务规模为贷款规模的1。52倍,倍数最高的为兴业银行(2。51),最低的为中信银行(1。04),我行为XXX,略高于可比同业均值。 随着金融脱媒及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业务必将成为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同时,金融市场业务

投资谱系的多元化及投资结构的复杂化,使得其中蕴含的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债券及非标债券违约、金融市场波动均对金融市场业务投资安全提出了挑战。 基于以上背景,总行针对金融市场业务制定了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本指引”),以进一步明确及传导整体风险偏好,确保非信贷板块与信贷板块风险偏好的一致性,引导金融市场业务健康稳健发展.本指引覆盖自营及代客项下的各类非信贷投融资业务,我行金融市场业务条线各部门所出台的各项管理办法及制度,均须符合本指引相关要求. 二、风险管理原则 本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紧密围绕系统性风险管理的主线,遵循“风险隔离、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投资穿透、风险分散、杠杆适度、自主管理、有效内控、统分结合"的核心管理原则。 (一)风险隔离原则。一是要作好不同性质金融市场业务的有效隔离,包括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隔离、自有业务与托管资产隔离等;二是要严格防范各类外部输入型风险,尤其是针对承销、代销、参股、投顾、托管、冠名等情形,应特别防范因声誉风险而可能被迫承担非契约义务所引起的风险。 (二)偏好一致暨统一授信原则。偏好方面,须体现全行信用风险策略的协同性与一致性,类信贷金融市场业务的准入标准原则上与我行自营授信保持一致(代客资产管理可

第8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doc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了解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远期利率协议的交易流程与结算;了解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组织形式。 理解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功能,理解远期利率协议的功能;理解金融期权合约的主要内容;理解金融互换的含义、原理与功能。 重点掌握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掌握金融远期合约的含义与特点;掌握金融期货合约的种类、金融期权合约的种类与功能。 课程内容 第一节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与基础性金融工具相对应,是指在一定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一般表现为一些合约,其价值由作为标的物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价格决定。 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最为普遍运用的衍生工具有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互换。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重点) 1.价值受制于基础性金融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是由传统的基础性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由于它是衍生物,不能独立存在,因此其价值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相应的基础性金融工具价格的变动。 2.具有高杠杆性和高风险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运作时多采用财务杠杆方式,即采用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进入市场交易。市场的参与者只需动用少量资金即可买卖交易金额巨大的金融合约。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和期权交易中的期权费都属于这种情况。 近些年来,一些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在衍生工具交易方面的失利真实地显现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高风险性: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在未经授权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最终给银行造成49亿欧元损失。 3.构造复杂,设计灵活 相对于基础性金融工具而言,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构造复杂,设计灵活的特征。 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功能(双重性) 创设与交易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被称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功能有: 1.价格发现功能 衍生工具的市场价格会伴随着交易者对交易标的物未来价格预期的改变而波动。因此,如果市场竞争是充分和有效的,那么,衍生工具的市场价格就是对标的物未来价格的事先发现,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交易者对标的物未来价格的预期。 2.套期保值功能(又可称为风险管理功能) 套期保值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最早具有的基本功能。 所谓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为了配合现货市场交易,而在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进行与现货市场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便达到转移、规避价格变动风险的交易行为。

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分析

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分析 [摘要]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的影响利弊兼有但利大于弊,从我国目前来看,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确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欧美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Abstract]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economic influence both pros outweigh its drawbacks, but from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it is necessity. Based in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s to write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European countries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利率市场;汇率制度市场化[Keywords]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s; Interest rate market; Market-oriented exchange rate system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综述 (一)金融衍生品含义 金融衍生产品是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代表货币经济的主要金融工具,如汇率、股票、债券等波动幅度较大,为了规避和减少市场风险,实现业务运作初始盈利意图,金融业以高技术为支撑开发出来 的一种金融新工具。一般而言,凡是由最基础的金融商品,如股票、债券、外汇、指数等衍生而成的金融合约,都称之为金融衍生产品。最普遍的金融衍生商品有期货、期权、利率掉换合约、货币掉换合约等。金融衍生产品极具投机本质和规避风险的功能。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 金融衍生产品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商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资本虚拟性 金融衍生产品是现货市场商品衍生而成的一种虚拟资本,它的价格取决于现货市场的股票、债券等基础商品的价格,并随基础商品价

金融市场风险

(一)金融市场风险的定义 金融市场风险是指基础金融变量(如利率、汇率、股价)的变动而使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二)金融市场风险的特征 金融市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普遍性、扩散性和突发性等特征。 1.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指投资者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即对应于各种不同的经济状况有一系列的可能结果,人们都是尽可能地收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分析,以把握好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对风险程度的分析,从而提高对将来损失或收益预计的准确性。在分析时常常用概率来表示风险程度的大小,从而预计投资活动的结果。 2.普遍性 现实世界的变化是永恒普遍的,在用价格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面临的市场瞬息万变。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的运动,金融市场风险普遍存在,它不可能被消除,只能积极防范和管理。 3.扩散性 金融机构是整个社会金融活动的中介,是多边信用网络上的节点。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原始的信用关系变成相互交织、相互联动的网络。金融活动不是完全独立的,其外部效应广泛存在。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断裂都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引起其他节点的波动,进而导致金融体系的局部甚至整体发生动荡和崩溃。 4.突发性 金融市场风险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不一定是立即表现为现实的损失。因此,风险责任人往往存有侥幸心理,尽力掩盖风险,期待市场出现转机。加之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掩盖了已经出现的损失和问题,如果金融市场风险不断积累,最终会以突发的形式表现出来。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 一、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组织形式 金融市场风险源于金融机构的全部经营活动,并对金融机构的最终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上至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下至各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都对风险管理负有责任。这样,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系统由以下四个层次的责任部门和相关的支持部门、业务部门构成,每个部门和组织都具有明确的风险管理责任和报告线路。 二、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程序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过程十分复杂,一般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管理决策与实施,风险控制等四个阶段。 (一)金融市场风险的识别 就是识别金融机构或一般工商企业在经营中所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的类别,并对风险的影响程度做出初步评估。风险辨识的目的在于全面理解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的暴露状况,以利于确定下一步风险管理的重点所在。显然,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企业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主要通过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的变化表现出来。因此风险识别时,首先应该考察企业现金流产生的主要环节,如投资、融资,生产和经营活动,利润分配等。特别指出的是,对已经列入企业经营计划的项目在分析时也应考虑。其次,进一步针对每一项未来产生现金流的项目,具体分析可能导致预期现金流发生变动的市场风险,以及这些风险的不同情景导致的预期现金流的变化方向。 (三)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决策与实施 在风险识别和度量的基础上,风险管理者就要采取措施以减少金融风险暴露,将金融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金融风险管理资料

金融风险管理资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第1章 金融风险的基本概念解析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您可以了解或掌握: 1. 金融风险的概念及其特点; 2. 风险的诱因、风险发生时所可能导致的经济结果; 3. 未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监管资本的定义以及上述概念之间、上述概念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4.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风险类型的概念、基本特点及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 第一节金融风险的定义及特性分析 第二节金融风险的分类 第三节金融市场风险 第四节信用风险 第五节操作风险 第六节流动性风险 第七节其他类型的金融风险 第一节

金融风险的定义及特性分析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 1. 风险(Risk)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2. 金融风险(Financial Risk)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3. 风险度量:方差度量法——即金融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的未来收益偏离其期望值的可能性和幅度。 二、金融风险的特点 (一) 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 (二) 金融风险的客观性 (三) 金融风险的主观性 (四) 金融风险的叠加性和累积性 (五) 金融风险中的消极性与积极性并存 三、金融风险的来源分析 1. 未来收益有可能受金融变量变动影响的那部分资产组合的资金头寸称为 风险暴露(Risk Exposure)。 2. 金融风险来源于风险暴露以及影响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金融变量变动的 不确定性。 四、金融风险的经济结果分析 金融风险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可能会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 影响着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展望

收稿日期:2011-05-10 作者简介:巴曙松(1969-),男,湖北人,教授、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 孙兴亮(1983-),男,河北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与金融系博士研究生 。 巴曙松1,2,孙兴亮1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26;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10) 摘要: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经历了下调到反弹的过程。场内市场交易量的放大、买卖价差的收窄,以及OTC 市场的未偿付合约名义价值等指标都表明了这一走势。同时,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将呈现结构性分化:一是基础性衍生品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衍生品发展的主流;二是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高的单一卖方 CDS 将受欢迎;三是亚太地区金融衍生品市场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最后,中央交易机制的建立和合约标准化的加强都将成为金融衍生品监管的趋势。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金融危机;OTC 市场;中央交易机制;合约标准化;交易信息库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6-0005-05 Abstract: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global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s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downward to rebound.This trend can be evidenced by the rise of trading volume,the narrower of bid-ask spreads,and the expan -sion of notional amounts outstanding.Meanwhile,global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s exhibit a structural differentia -tion trend.First,basic derivatives will be the mainstream in the near future.Second,single-name CDS with a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standardization will be very popular.Third,Asia-Pacific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s show great potential in trading volume.Besides these,the building up of central counterparties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contract standardization will be the trend of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Key words:Key words:Financial Derivatives;Financial Crisis;OTC Market;CCP;Contract Standardization;Trade Repositories 从金融危机后的全球金融衍生品发展和监管改革来看,从繁复到简单的回归基本确立了未来一段时期金融衍生品的重要趋势。这当中,既有从纷繁复杂的结构衍生品向基础性衍生品的回归,从非标准化向标准化的回归,也有从较为松弛的监管纪律向更为审慎监管的回归。在这一基本趋势的推动下,可以预见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结构将出现新的调整和分化。 一、金融衍生品仍将继续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并未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削弱。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在从金融危机中逐步复苏。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期间的低迷后,绝大多数金融衍生品已经迎来了复苏的曙光。 1、从场内市场来看,主要金融衍生品都呈现出从交易放大到下调再反弹的走势。 金融衍生品交易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其稳定市场、管理风险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示。在此次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多数金融衍生品都呈现出从交易放大到下调再反弹的走势。在危机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