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主刀:浙一专家、吴卫林

资料整理:汪迎春

一、手术适应症

1. 早期胰体、尾部癌肿,无广泛侵犯或转移者。

2. 胰体尾部胰岛细胞瘤或癌。

3. 慢性胰腺炎或伴体、尾部局部性囊肿者。

二、麻醉方式:全麻

三、手术体位:平卧位,左侧垫高15,术中需手术根据手术需求改变体位

注意:手术时间长做好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及防坠床的措施。

四、手术仪器:中心吸引、高频电刀、超声刀

五、无菌包:大布包、手术衣、大洞包、开腹器械、院士特殊、自动拉钩、

持物钳、

六、一次性手术材料

医用膜、洁净袋、关腹线*2-3、纱布、纱条*10-20、纱垫*4、腹围、长短电刀、沙皮、14 号红色导尿管、吸引器皮管、滑线4-0,3-0,5-0、丝线1,4,7、28 号腹腔引流管、引流袋、冲洗器、胰管、速即纱、OB 胶、肝脏钛夹、热盐水、

七、手术配合

1. 切口上腹正中切口、左上腹正中旁切口或左腹L 形切口。进腹以后换长电刀头,安装自动拉钩,纱条垫于拉钩下方,同时递纱条、纱垫用于暴露手术野。

2. 探查开腹后先探查肝脏、肝门区及肠系膜根部等处有无转移灶。继而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图1 ⑴ ],触摸胰腺表面,必要时从胰体、尾部下缘切开后腹膜,探清肿瘤的部位、大小及肿瘤浸润程度和范围,以决定能否切除。对良性肿瘤应尽量保留脾脏,对恶性肿瘤应一并切除脾脏,以利清除胰腺上缘脾动脉淋巴结及脾门淋巴结。对于较大的囊肿可以先减压。

3. 分离脾脏助手用拉钩向左侧牵拉腹壁,术者用左手抓住脾脏向右侧牵引,显露后外侧的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用剪刀剪断这些韧带与后腹壁的连接[图1 ⑵]。继续沿胃大弯侧向胃底方向分离、切断胃脾韧带,并一一结扎其中的胃短血管[图1⑶]。碰到出血可用滑线进行修补。在使用滑线打结时需及时给打结者湿手。

4. 分离胰体、尾部完全游离胃大弯与脾脏后,切开胰体、尾部上下缘的后腹膜,用手指在胰尾尾侧向胰体侧分离开体、尾部后壁的粘连,直达胰颈部[图1 ⑷]。

5. 结扎、切断脾动、静脉提起脾脏连同胰体、尾部一起翻向右侧,显露出在其后侧走行的脾动、静脉,胰动脉靠胰腺上缘,脾静脉走行于胰腺中间。尽量靠近胰颈部分别双重结扎脾动、静脉并予切断[图1⑸]。如果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恰在胰体、颈交界处后方,应把该血管与胰腺分离开,以免误伤。

6. 切除胰体、尾及脾脏在预定切线近端的胰腺上、下缘各缝一针,小针1号丝线,用蚊式钳牵拉。要有一定深度,以结扎胰腺横行血管,减少出血。然后在切线远端一把钳,近预定切线切除胰体尾及脾脏[图1⑹]。

7. 胰腺残端的处理用1-0号丝线贯穿缝扎胰腺管,再用4-0号滑线褥式缝合胰腺残端断面[图1⑺]。检查后腹膜创面区并充分止血后,于胰腺残端和脾窝处放置双腔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腹壁切口。

⑴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⑵显露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并剪断

⑶切断胃脾韧带,结扎胃短血管⑷游离胰体尾部

⑸结扎、切断脾动、静脉⑹在预定水平面切除胰体、尾及脾

⑺结扎胰管,胰头断面行褥式缝合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主刀:浙一专家、吴卫林 资料整理:汪迎春 一、手术适应症 1. 早期胰体、尾部癌肿,无广泛侵犯或转移者。 2. 胰体尾部胰岛细胞瘤或癌。 3. 慢性胰腺炎或伴体、尾部局部性囊肿者。 二、麻醉方式:全麻 三、手术体位:平卧位,左侧垫高15,术中需手术根据手术需求改变体位 注意:手术时间长做好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及防坠床的措施。 四、手术仪器:中心吸引、高频电刀、超声刀 五、无菌包:大布包、手术衣、大洞包、开腹器械、院士特殊、自动拉钩、 持物钳、 六、一次性手术材料 医用膜、洁净袋、关腹线*2-3、纱布、纱条*10-20、纱垫*4、腹围、长短电刀、沙皮、14 号红色导尿管、吸引器皮管、滑线4-0,3-0,5-0、丝线1,4,7、28 号腹腔引流管、引流袋、冲洗器、胰管、速即纱、OB 胶、肝脏钛夹、热盐水、 七、手术配合 1. 切口上腹正中切口、左上腹正中旁切口或左腹L 形切口。进腹以后换长电刀头,安装自动拉钩,纱条垫于拉钩下方,同时递纱条、纱垫用于暴露手术野。 2. 探查开腹后先探查肝脏、肝门区及肠系膜根部等处有无转移灶。继而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图1 ⑴ ],触摸胰腺表面,必要时从胰体、尾部下缘切开后腹膜,探清肿瘤的部位、大小及肿瘤浸润程度和范围,以决定能否切除。对良性肿瘤应尽量保留脾脏,对恶性肿瘤应一并切除脾脏,以利清除胰腺上缘脾动脉淋巴结及脾门淋巴结。对于较大的囊肿可以先减压。 3. 分离脾脏助手用拉钩向左侧牵拉腹壁,术者用左手抓住脾脏向右侧牵引,显露后外侧的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用剪刀剪断这些韧带与后腹壁的连接[图1 ⑵]。继续沿胃大弯侧向胃底方向分离、切断胃脾韧带,并一一结扎其中的胃短血管[图1⑶]。碰到出血可用滑线进行修补。在使用滑线打结时需及时给打结者湿手。 4. 分离胰体、尾部完全游离胃大弯与脾脏后,切开胰体、尾部上下缘的后腹膜,用手指在胰尾尾侧向胰体侧分离开体、尾部后壁的粘连,直达胰颈部[图1 ⑷]。 5. 结扎、切断脾动、静脉提起脾脏连同胰体、尾部一起翻向右侧,显露出在其后侧走行的脾动、静脉,胰动脉靠胰腺上缘,脾静脉走行于胰腺中间。尽量靠近胰颈部分别双重结扎脾动、静脉并予切断[图1⑸]。如果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恰在胰体、颈交界处后方,应把该血管与胰腺分离开,以免误伤。

胰腺癌和胰腺病理整理

胰腺癌 主要是起源于胰外分泌腺系统的恶性肿瘤,只有约5~10%的胰腺肿瘤起源于胰腺内分泌细胞(胰岛细胞) 危险因素:生活习惯(吸烟);激素分泌;化学致癌物;遗传因素; 疾病状态(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Hp感染、牙龈炎或牙周病) 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胰头癌约占60%,胰体尾癌约占20%,弥漫性的约占10% 临床表现:腹痛、黄疸、不典型症状 腹痛 1)位于中上腹深处,胰头癌略偏右,体尾癌则偏左; 2)常为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可有阵发性绞痛,餐后加剧,用解痉止痛药难以 奏效; 3)夜间和(或)仰卧与脊柱伸展时加剧,俯卧、蹲位、弯腰坐位或蜷膝侧卧位可使腹痛减轻 4)腹痛剧烈者常有持续腰背部剧痛 疼痛机制 a.癌细胞浸润或侵犯血管、神经、其他内脏等,对其压迫或刺激,从而引起了疼痛 b.癌瘤本身破溃,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或坏死导致疼痛的发生 c.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化学致痛物质等,也可引起疼痛 黄疸: 1)黄疸是胰头部癌的突出症状 2)可与腹痛同时或在疼痛发生后不久出现 3)因胰头癌压迫或浸润胆总管引起 其他症状: 1)体重减轻:90%的患者有迅速而明显的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不伴腹痛和黄疸 2)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与胆总管阻塞有关 3)恶心、呕吐与腹胀 4)腹泻:脂肪泻,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5)上消化道出血:病变侵及胃、十二指肠壁 6)精神症状:忧郁、焦虑、个性改变等,可能与腹痛、失眠有关 7)胰源性糖尿病 8)血栓性静脉炎 不同部位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1.胰头癌:黄疸是胰头癌都突出症状。由于胰头癌容易压迫胆总管,阻塞胆汁排泄,最易引起黄疸、肝肿大,及大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样,使胰头癌早期较容易被发现。 2.胰体癌:以疼痛为主,因胰体与腹腔神经丛相邻,病变容易侵及神经,疼痛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夜间加重。 3.胰尾癌:较隐匿,疼痛不多见,除一般的消瘦、乏力、厌食、消化不良外,有时表现为腹部包块,容易被误诊为左肾疾病。 诊断: ?实验室检查:胆红素↑,CA199↑ ?影像学检查:彩超、CT、MRI a.腹部彩超:首选筛查方法,可显示>2cm的胰腺肿瘤 b.CT:可显示<2cm的肿瘤,可见胰腺形态变异、局限性肿大、胰周脂肪消失、胰管扩张 或狭窄、大血管受压、淋巴结或肝转移等,诊断准确率80%以上。

胰腺体尾部切除手术(仅供参考)

胰体尾切除术 【适应证】 1 .无远处转移的胰体癌或胰体尾部癌; 2 .不能行单纯摘除的胰体尾部良性肿瘤和囊肿; 3 .胰体尾部断裂伤; 4 .便于切除的胰体尾部胰瘘; 5 .胃癌侵犯胰腺或胰腺后淋巴结,需行淋巴廓清者; 6 .胰体尾部胰管结石; 7 .已证明胰头侧胰管狭窄或堵塞的体尾部慢性胰腺炎。 【禁忌证】 1 .胰体尾部恶性肿瘤有远处转移者; 2 .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体位仰卧位,腰背部置一软垫。 2 .切口良性病变行胰体尾切除时,多用左旁正中切口,胰腺癌切除时宜采用上腹部沿两肋缘下的弧形切口,必要时附加自剑下至正中的切口。 3 .探查若为良性病变,对腹腔脏器行一般性检查后便可直接探查胰腺,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若为恶性肿瘤,则先检查有无腹水、腹腔内种植及肝转移,再继续探查肝十二指肠韧带、

腹腔动脉周围、腹主动脉旁、小肠系膜及横结肠系膜根部有无转移,然后切开胃结肠韧带,用拉钩将胃体向上牵开,用手将横结肠向下方牵引,显露出胰体尾及上、下缘,检查胰腺病变的性质和范围以决定切除的方法及切除范围,必要时行胰腺活检。胰腺活检时,胰腺组织的采取可采取吸取法和切取法,前者是用细针做病灶的穿刺抽吸行细胞学检查,后者则在可疑病灶处切取小块组织行切片检查,切取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切取深度要足够;②要避开主胰管;③若一次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可反复多次、分部位采取。 4 .游离胰腺由于脾动、静脉从胰体尾部实质内穿过,与胰腺之间有很多细小的血管相连,分离时较困难,稍有不慎可致脾动、静脉损伤,发生出血或脾静脉栓塞。所以,多数情况下将脾脏一并切除,切除胰体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左至右游离,即先游离脾脏,后游离胰体尾,另一种则自右至左游离,即先切断胰颈,后游离胰体尾及脾脏,以前者应用较多。两种方法的选择原则,一般认为病灶位置偏向胰尾者,宜采用自右至左法,病灶位置偏向胰体者,宜采用自左至右。有时为了安全,采用左、右方向结合的方法,尤其对于胰腺癌已侵犯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者,左右结合为宜。 ( 1)自左向右切除法: ①游离脾脏。依次切断胃结肠韧带、胃脾韧带、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仅剩脾蒂与胰腺相连。 ②游离胰体尾。提起脾脏并翻向右侧,分开胰腺尾部与肾脏脂肪囊间的疏松组织,继续将胰腺向右侧游离,钳夹、切断胰腺上缘腹膜,直至脾动脉起始处。同样,游离胰腺下缘至肠系膜下静脉与脾静脉汇合处或至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 ③切断脾动、静脉。将已经游离的胰腺体尾部连同脾脏一起翻向右侧,在预定胰腺切断线以右靠近腹腔动脉切断脾动脉,断端用丝线牢固结扎,继而在胰腺背部剪开脾静脉上的鞘膜,分离脾静脉,在与肠系膜下静脉汇合之前将其切断、结扎,然后继续向右侧分离,将肠系膜上静脉与胰腺的背面分开。 ④切断胰腺。切断胰腺可采用两种方法: a.在预定胰腺切断线的两侧用丝线先行间断贯穿缝合,再沿切断线切断,胰管断端及断面出血

NCCN胰腺癌指南2016.2版

NCCN胰腺癌指南2016.2版 编译者:黄志锋

目录 ?临床怀疑胰腺癌或存在胰管和或胆管扩张(PANC-1) ?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未发现转移(PANC-2) ?可手术切除,检查、治疗(PANC-3) ?交界性切除、无转移,计划新辅助治疗(PANC-4) ?交界性切除、无转移,计划切除(PANC-5) ?术后辅助治疗(PANC-6) ?局部进展、不可切除,检查(PANC-7) ?局部进展、不可切除,一线、二线治疗(PANC-8) ?转移性病变(PANC-9) ?切除后复发(PANC-10) ?诊断,影像检查和分期原则(PANC-A) ?胰腺癌放射检查报告模板(PANC-A,5/8) ?可切除的标准定义(PANC-B) ?外科手术原则(PANC-C) ?病理分析:样本取材,组织切片和报告(PANC-D) ?姑息治疗和支持治疗原则(PANC-E) ?放射治疗原则(PANC-F) ?化疗原则(PANC-G)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胰腺癌TNM分期(2010)(ST-1)

临床怀疑胰腺癌或存在胰管和或胆管扩张(PANC-1) 注解: a.对于年轻、有癌症家族史的患者,如果诊断为胰腺癌,建议行遗传咨询。 b.理想的多学科评估应该包括影像科、介入内镜科、肿瘤科、放疗科、外科和病理科的专家。 c.如果临床有指征,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活检术(EUS-FNA)。 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未发现转移(PANC-2) 注解: d CA19-9升高不一定表示癌症或进展性疾病。CA19-9可由于胆道感染(胆管炎),炎症或阻塞,良性或恶性疾病而升高。此外,在Lewis抗原阴性个体中可能检测不到CA19-9。 e见诊断,影像检查和分期原则(PANC-A)。 f见可切除的标准定义(PANC-B)。 g见手术原则(PANC-C)和病理分析:样本取材,组织切片和报告(PANC-D)。 h自体膨胀金属支架用于临床有合并症患者或外科手术可能被推迟的患者。 可手术切除,检查、治疗(PANC-3) 注解: i对于肿瘤明显可切除并且不具有高风险特征的肿瘤患者,仅在临床试验中推荐新辅助治疗。对于具有高风险特征的患者(即,非常高度升高的CA19-9,大的原发性肿瘤,大的局部淋巴结,过度的体重减轻,极度疼痛),可以考虑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前需要活检明确诊断是腺癌(参见PANC-4)。可接受的新辅助方案包括FOLFIRINOX或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有时后续还可能需要放化疗。大多数NCCN成员机构推荐新辅助治疗。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主刀:浙一专家、吴卫林 资料整理:汪迎春 一、手术适应症 1.早期胰体、尾部癌肿,无广泛侵犯或转移者。 2.胰体尾部胰岛细胞瘤或癌。 3.慢性胰腺炎或伴体、尾部局部性囊肿者。 二、麻醉方式:全麻 三、手术体位:平卧位,左侧垫高15,术中需手术根据手术需求改变体位 注意:手术时间长做好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及防坠床的措施。 四、手术仪器:中心吸引、高频电刀、超声刀 五、无菌包:大布包、手术衣、大洞包、开腹器械、院士特殊、自动拉钩、 持物钳、 六、一次性手术材料 医用膜、洁净袋、关腹线*2-3、纱布、纱条*10-20、纱垫*4、腹围、长短电刀、沙皮、14号红色导尿管、吸引器皮管、滑线4-0,3-0,5-0、丝线1,4,7、28号腹腔引流管、引流袋、冲洗器、胰管、速即纱、OB胶、肝脏钛夹、热盐水、

七、手术配合 1.切口上腹正中切口、左上腹正中旁切口或左腹L形切口。 进腹以后换长电刀头,安装自动拉钩,纱条垫于拉钩下方,同时递纱条、纱垫用于暴露手术野。 2.探查开腹后先探查肝脏、肝门区及肠系膜根部等处有无转移灶。继而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图1 ⑴],触摸胰腺表面,必要时从胰体、尾部下缘切开后腹膜,探清肿瘤的部位、大小及肿瘤浸润程度和范围,以决定能否切除。对良性肿瘤应尽量保留脾脏,对恶性肿瘤应一并切除脾脏,以利清除胰腺上缘脾动脉淋巴结及脾门淋巴结。对于较大的囊肿可以先减压。 3.分离脾脏助手用拉钩向左侧牵拉腹壁,术者用左手抓住脾脏向右侧牵引,显露后外侧的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用剪刀剪断这些韧带与后腹壁的连接[图1 ⑵]。继续沿胃大弯侧向胃底方向分离、切断胃脾韧带,并一一结扎其中的胃短血管[图1 ⑶]。碰到出血可用滑线进行修补。在使用滑线打结时需及时给打结者湿手。 4.分离胰体、尾部完全游离胃大弯与脾脏后,切开胰体、尾部上下缘的后腹膜,用手指在胰尾尾侧向胰体侧分离开体、尾部后壁的粘连,直达胰颈部[图1 ⑷]。 5.结扎、切断脾动、静脉提起脾脏连同胰体、尾部一起翻向右侧,显露出在其后侧走行的脾动、静脉,胰动脉靠胰腺上缘,脾静脉走行于胰腺中间。尽量靠近胰颈部分别双重结扎脾动、静脉并予切断[图1 ⑸]。如果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恰在胰体、颈交界处后方,应把该血管与胰腺分离开,以免误伤。

胰腺体尾部肿瘤的术式选择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年10月第 4 卷第5 期Chin Arch Gen Surg (Electronic Edition),October 2010,Vol 4,No.5 · 论著· 胰腺体尾部肿瘤常起病隐匿, 早期确诊困难。无论良性还是恶性, 手术治疗目前仍是胰腺体尾部肿瘤最 佳的治疗方式。与胰头部肿瘤比较, 胰腺体尾部肿瘤无论是局部解剖关系还是病理类型构成均明显不同, 故 手术治疗也有其自身特点。本文对 2003 年 1 月至 2008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胰腺体尾部肿瘤共 25 例进行回 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 男 16 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1 (23~70) 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饱胀不适、 腰背部疼痛、 上 腹部疼痛、体重明显下降、腹部包块,有 2 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所有病例均行血清 CA19-9 和 CEA 检查, CA19-9 阳性者 11例, CEA 阳性者 6例。 本组患者均行B 超和CT 检查。 B 超检出胰体尾部占位者18例 (72%), 25例 (100%) CT 均提示胰腺体尾部占 位病变, 其中术前CT 诊断为胰腺癌14例, 胰腺囊腺瘤9例, 胰腺假性囊肿1例,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二、 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8 例因肿瘤广泛转移, 仅行活检术, 行胰体尾 + 脾 + 胃部分切除 1 例, 胰体尾切 除 + 脾切除 9 例, 保留脾脏 (及脾血管) 的胰体尾切除 3 例, 胰腺节段切除 + 胰腺空肠吻合 3 例, 肿物局部切 胰腺体尾部肿瘤的术式选择 蔡文松 徐波 温敏杰 伍兆锋 夏金堂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胰腺体尾部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3 年 1月至2008 年12 月收治的 25 例胰腺体尾部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25 例中男16 例, 女 9 例。 上腹饱 胀不适及腰背部疼痛为最主要的症状。 25 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胰体尾 +脾 +胃部分切除1 例, 胰体尾切除 + 脾切除 9 例,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 3 例, 胰腺节段切除 3 例, 肿物局部切除 1 例, 其余 行肿瘤活检术。结论 对胰腺体尾部肿瘤, 应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恶性肿瘤强调根治性, 良性肿瘤 则应强调保护周围脏器和胰腺功能。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治疗; 手术 Operation types for tumors of the pancreatic body and tail CAI Wen -song, XU Bo, WEN Min-jie, WU Zhao -feng,Xia Jin -ta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First Municipal People ’ s Hospital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1018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IA Jin-tang, Email: caiwensong@https://www.sodocs.net/doc/0c17950165.html,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eration typ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umors of pancreatic body and tail.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5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ith tumors of pancreatic body and tail from January 2003to December 2008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ere 16males and 9females in these patients.Among them,abdominal distension,lumbago and notalgia were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symp- toms.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s including 1case of distal pancreas,spleen and partial stomach resection,9cases of distal pancreas and spleen resection,3cases of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3 cases of segmental pancreatectomy,1case of tumor local resection,and 8cases of tumor biopsy. Conclusi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lect an individual surgical treatment for each tumor of the pancreatic body and tail.For malignant tumors,radical c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while for benign tumors,saving the pancreas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organs should be above other considerations. 【Key words 】 Pancreatic neoplasm;Treatment;Operation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0.05.021 作者单位: 510180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通讯作者: 夏金堂, Email:caiwensong@https://www.sodocs.net/doc/0c17950165.html, ·475·

胰腺癌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胰腺癌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10T14:23:03.3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作者:任敬伟[导读] 农垦北安分局引龙河农场医院胰腺癌早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应作为临床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方案。根据患者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任敬伟 农垦北安分局引龙河农场医院 164141 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降低胰腺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的6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分析7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 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护理的关系。结果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7.95%(14/78),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5.15%(10/66),两组患者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出现胆瘘2例,腹腔出血2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8/78)。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2例腹腔出血患者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胰腺癌早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应作为临床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方案。根据患者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胰腺癌;切除术;临床分析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的肿瘤。发病比较隐匿,往往因缺乏特异性症状而不能及早发现。如何选择胰腺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1]。我院对2006年12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的66例患者为对照组。全部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或)手术探查确诊为胰腺癌。其中胰头癌75 例,壶腹部癌29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1例,胆总管下端癌19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45.1±11.3)岁;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按照我国胰腺癌TSN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其中Ⅰ期14例(17.95%),Ⅱ期22例(28.20%),Ⅲ期17例(21.79%),Ⅳ期25例(32.06%)。 对照组患者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46.8±15.3)岁;其中男性39例,女性27例。其中Ⅰ期11例(16.67%),Ⅱ期20例(30.30%),Ⅲ期15例(22.73%),Ⅳ期20例(30.30%)。 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构成、临床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进行手术治疗,单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患者给予伽马刀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每次5Gy,隔日1次,共计10次;单独或联合吉西他滨1000mg/m2持续输注30min,1次/周,连用三周后停用一周[2]。 观察组患者中43例患者肿瘤位置在胰头,且无周围淋巴结转移,未侵及或局部侵及门静脉系统,无其他脏器的转移,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患者肿瘤病变未侵犯幽门,无幽门淋巴结转移,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患者肿瘤侵犯门静脉系统,行合并血管切除的胰腺癌手术。4例患者肿瘤位置在胰体尾部,且无远处转移,行全胰切除术。 对于手术患者应做好术前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做好手术工作;术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出院时做好健康宣教,提醒患者定期复诊,并定期接受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7.95%(14/78),单纯进行放化疗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15.15%(10/66),两组患者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胆瘘2例,腹腔出血2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8/78)。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2例腹腔出血患者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3 讨论 胰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胰头部,中晚期以腹痛、纳差、体重下降、无痛性黄疸等为主要症状,易误诊为消化道炎症。胰腺癌的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胰腺癌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起病较隐匿,造成早期诊断困难。一般发现和确诊时,多数患者已有局部侵犯或转移。确诊后一年存活率一般不足10%,预后较差。 胰腺由胰腺腹侧原基和背侧原基发育融合而成,临近许多重要脏器及腹主动脉、门静脉等大血管。胰腺发生癌变后对腹主动脉、门静脉等大血管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对于胆总管胰腺段也有较强的侵袭性,可出现“围管浸润”的特点。胰腺肿瘤还可直接浸润神经束膜,并沿束膜间隙转移,淋巴管转移是胰腺癌最主要的转移方式,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 近年来对胰腺癌的治疗徘徊不前,手术仍是目前所有治疗措施的首选,如何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一直是胰腺治疗关注的焦点。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外科学专家Whipple首先报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功,确立了手术治疗胰腺癌的基本方式。胰腺癌独特的转移方式造成腹膜后软组织病灶残留、术中切除残端呈阳性,导致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术中要仔细清扫残留淋巴结和软组织,术后配合放疗和(或)化疗,以提高生存率。 对手术患者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胰腺癌患者一年生存率、防止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使手术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在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症状等的严密观察,有利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防止术后并发症引发的严重后果。

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

胰腺癌 一诊断和分期原则 1 关于诊断性治疗和肿瘤可切除性的判断应该由多学科医生共同决定,并参照合理的影像检查来判断肿瘤的范围。胰腺癌切除术应该由每年至少能进行15~20例胰腺切除术的治疗机构进行。 2 影像学检查应包括胰腺CT扫描。应依据规定的胰腺专用规程进行扫描,比如三期断层成像加薄层扫描。 3 如果CT结果模棱两可,可考虑PET扫描。 4 在分期方面,内镜超声检查(EUS)可作为CT的补充手段。 5 对于肿瘤可切除的患者,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FNA)活检优于CT引导下的FNA,因为EUS-FNA相当于经皮方式活检的腹膜播种风险更低。当临床高度怀疑胰腺癌时,手术前并不一定需要获得恶性的活检结果而且非诊断性的活检也不应该延误手术时机。 6 在一些治疗机构中,诊断性分期腹腔镜手术被常规在术前或花放疗前用于排除放射学检查无法发现的转移灶(尤其是胰体和胰尾的病灶),或是在一些有更高肿瘤播散风险的患者(肿瘤有可能切除、显著增高的CA19-9或原发肿瘤较大)中选择性地使用。 7 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中腹腔冲洗液的细胞学阳性结果等同于M1。如果患者已经接受了切除手术,应该按照M1肿瘤进行治疗。 8 重视胰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建立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优化诊治流程。 二胰腺癌可切除的判定标准 可切除 胰头/胰体/胰尾 无远处转移 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有清晰的脂肪层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通畅

有可能切除 胰头/胰体 严重的单侧或双侧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侵犯 肿瘤围绕腹腔干小于180o(适用于胰体) 肿瘤围绕肠系膜上动脉小于180o 肿瘤围绕或包裹肝动脉,但可以重建 肠系膜上静脉闭塞,但仅一小段受累,而且可以重建 胰尾 肿瘤围绕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干小于180o 无法切除 胰头 有远处转移 肿瘤围绕肠系膜上动脉大于180o,或侵犯腹腔干(任何度数)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闭塞且无法重建 肿瘤侵犯或围绕腹主动脉 胰体 有远处转移 肿瘤围绕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干大于180o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闭塞且无法重建 肿瘤侵犯腹主动脉 胰尾 有远处转移 肿瘤围绕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干大于180o 淋巴结状态 淋巴结转移范围超出手术所能切除范围视作不可切除 三姑息和支持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预防并缓解痛苦,同时保证获得理想的生活质量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荣,胡明根,周宁新,黄晓强,黄志强【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 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6月~2005年12月我院行ldp5例(保留脾脏1例),平均39.8(31~48)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2例,囊实性占位3例。结果: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05(95~465)min,平均出血140(50~300)ml。1例发生胰漏,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平均住院9.8(5~18)d。结论:ld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胰体尾肿瘤安全、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胰腺肿瘤 近年来,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和技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技术正逐步应用到胰腺外科。但腹腔镜胰腺手术设备要求高,操作难度大, 目前在国内尚未普遍开展。我单位2002年6月~2005年12月共施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5例(其中保留脾脏1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皆为女性,平均398岁(31~48岁),术前症状包括:查体发现胰尾占位1例,左上腹隐痛2例,上腹部饱胀2例。平均病程105周(2~24周)。查体:2例无阳性体征,3例左上腹可触及巨大质硬固定包块,压痛。术前b超:1例胰尾部探及等回声包块,1例胰尾部稍高回声包块,3例胰尾部可探及无回声包块,后壁稍高回声(见图1)。术前ct:3例可见胰尾部巨大低密度包块、后壁高密度影,后壁包块动脉期、静脉期均明显强化,脾约7单元,其中1例动脉期及静脉期脾下极未见强化(见图2);另2例胰尾部可见高密度包块,动脉期、静脉期均明显强化。肿块平均直径83cm(2~15cm)。肿瘤标记物检验:1例ca199为5395μ/ml,ca125为1126μ/ml,其余4例阴性。 12 手术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左侧垫高约30°,右臂上举固定。术者和持镜者立于患者右侧,另一助手立于左侧。 5例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进行,其中4孔法4例,5孔法1例(保留脾脏)。脐上缘为观察孔,主操作孔在左锁骨中线肋缘下2cm作10mm操作孔,副操作孔在右腹直肌外侧缘肋弓下缘作一5mm操作孔,另一辅助操作孔在左腋前线肋缘下2cm作5mm操作孔,若情况需要,可在剑突下增加一10mm辅助操作孔。 常规建立气腹及操作空间后,先全面探查腹腔。再以超声刀切开胃结肠韧带,探查胰腺及肿块,必要时可用气腹针穿刺囊肿前壁吸出部分囊液减压以利于探查。根据探查结果决定进一步手术方案。 ldp的手术步骤包括:于胰腺上缘分离出脾动脉干夹闭;再分别离断脾结肠、脾胃、脾肾及脾膈韧带;然后于胰体后方分离出脾静脉夹闭,将胰体尾连同肿块抬起,以endogia切断。 保脾胰体尾切除的手术步骤包括:于胰腺上缘分离出脾动脉干,以输液导管向上轻轻牵开;于胰腺后方分离出脾静脉,仔细轻柔分离切断汇入脾静脉的小血管;切断胰尾与脾门之间的结缔组织,将胰体尾完全游离,再以endogia切断。 切除的标本装入一次性取物袋自左上腹扩大的戳孔中取出(见图3,4)。常规于胰床及脾窝各放置1根粗乳胶引流管自左上腹戳孔中引出。各戳孔以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2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05min(95~465min),平均出血量140ml(50~300ml)。术后1d拔除尿管,下床活动;3~5d排气,排气当天拔除胃管,次日给予流质饮食,1d后改为半流质饮食。其中4例体温正常,腹腔引流液量逐渐减少至30ml以下,分次拔除腹腔引流管后,于术后5~9d(平均71d)出院。另1例进食后出现发热,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明显升高,考虑胰漏;经过禁食、抑酶及b 超引导穿刺置管引流后治愈,于术后18d出院。 术后病理报告:副脾1例,胰岛细胞瘤1例,胰腺囊腺癌3例。 3讨论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 胰腺癌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2017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男性列第11位、女性列第8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4位。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城市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居大城市(北京、上海)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5位。 胰腺癌的诊治现状不容乐观,但在肿瘤学新理念的推动下临床诊疗水平近年取得明显进步: (1)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得到普及,由多学科专家根据肿瘤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结合病人体能状况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贯穿诊疗全程。(2)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系统生物学分析对胰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同时结合皮下或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PDX模型)开展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前研究,为胰腺癌“个体化诊疗”提供线索。 (3)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多中心跨区域合作为胰腺癌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为改善病人预后提供参考。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以期规范和提高我国胰腺癌诊治水平。 1.胰腺癌的诊断: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腰背部痛、消化不良或腹泻等,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病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出现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 1.1胰腺癌危险因素的筛选: (1)长期吸烟、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过量饮酒、伴发糖尿病或慢性胰腺炎等是胰腺

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2)CDKN2A、BRCA1/2、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 1.2实验室检查: (1)糖类抗原CA19-9是目前最常用的胰腺癌诊断标记,具有以下临床特征: ① 血清CA19-9 > 37 U/ml作为阳性指标,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78.2%和82.8%9。 ② 约10%胰腺癌病人呈Lewis抗原阴性,CA19-9不升高,此时需结合其他肿瘤标记物如CA125和/或癌胚抗原(CEA)等协助诊断。 ③ 发现CA19-9升高者,排除胆道梗阻或胆系感染等因素后则高度怀疑胰腺癌。 (2)血糖变化也与胰腺癌发病或进展有关: ① 老年、低体重指数、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新发糖尿病者,应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② 既往长期罹患糖尿病,短期出现血糖波动且难以控制者,亦应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③ 前瞻性研究显示空腹血糖每升高0.56 mmol/L,胰腺癌发病风险增加14%。 (3)其它诸多生物靶标如外周血内microRNA、ctDNA、外泌体内Glypican-1等也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尚待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证实。 1.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技术诊断胰腺癌的基本原则为:①完整(显示整个胰腺);②精细(层厚1~3 mm 的薄层扫描) ;③动态(动态增强、定期随访) ;④立体(多轴面重建,全面了解毗邻关系)。(1)增强三维动态CT薄层扫描是目前诊断胰腺癌最常用的手段,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密度及血供情况,并依此判断肿瘤与血管(必要时采用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邻近器官的毗邻关系,指导术前肿瘤的可切除性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

胰腺癌的根治性手术有哪些

胰腺癌的根治性手术有哪些 约70% 的胰腺癌位于胰头部, 胰体及胰尾部的恶性肿瘤相对少见。没有远处转移、原发肿瘤及肿大淋巴结没有侵犯腹腔内的重要血管, 比如说门静脉、腔静脉、腹主动脉、肠系胰上动脉、静脉者方可进行根治性手术。 但是胰腺位置深在, 周围有众多重要血管, 要准确判断是否可进行根治性于术需在开腹检查后方可决定。 经典的胰头癌根治术, 称为Whipple 手术, 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35 年由Whipple 提出, 应用于临床, 后经外科医师陆续改进, 目前仍通称为Whipple 于术, 手术切除范围包括: 胰头、钩突部、胃窦、十二指肠全部、空肠上段、总胆管下段及局部淋巴结, 亦有包括胆囊在内一并切除者, 消化道重建需行空肠和胰腺、空肠与胆道、空肠与胃做吻合。Whipple 手术为腹部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 要求术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目前国内高水平医院的手术死亡率可低至5% 以下, 所以建议患者准备行此手术者要选择高级别医院或设有专业科室的大型肿瘤专科医院。 胰体尾部的癌肿相对少见, 胰体近胰头部的肿瘤切除方法与胰头癌的手术方法相同, 胰体近尾部或胰尾部的肿瘤可行胰体尾及脾脏的切除( 胰尾部与脾脏血管交联, 单纯切除胰尾而保留脾脏, 容易造成脾缺血坏死 , 故多将脾连同脾脏一并切除) 同时清除相应范围的淋巴结。 人参皂苷rh2剖析(人参皂苷rh2是什么,人参皂苷rh2效果,人参皂苷rh2价格)人参皂苷-Rh2(ginsenoside Rh2,简称GS-Rh2)是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原人参二醇型低糖链皂苷单体。它是生晒参加工红参时,由于某些原人参二醇组人参皂苷受热分解,配基上糖链断裂降解产生的次皂苷。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主要活性物质经水解后,最后产物中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能力最强的成分。 20(S)-人参皂苷Rh2 [化学名]原人参二醇-3-氧-B-D-吡喃葡萄糖苷 [中文名] 20(S)-人参皂甙Rh2 [别名] 20(S)-人参皂苷Rh2,人参皂甙Rh2, 人参皂苷Rh2 [英文名] 20(S)-GinsenosideRh2 [英文别名] GinsenosideRh2, 20(S)-protopanaxdiol-3-O-β-D-glucopyranoside [CAS] 67400-17-3, 78214-33-2, 88156-29-0, 112246-15-8, 117708-91-5 [分子量] 622.88 [纯度] HPLC>99% 人参皂苷Rh2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诱导癌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增强抗癌药的药效;诱导癌细胞分化并抑制癌细胞生长;还具有拮抗致癌剂起化学防癌的作用。

胰腺癌胰体尾部切除术

胰腺癌胰体尾部切除术 *导读:近年来随着B型超声和CT等诊断技术的发展,对胰体、尾部肿瘤的早期发现日益增多,因而胰体、尾部切除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胰腺癌发生在胰体、尾部者约占1/3。因其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及至出现左上腹包块和左腰部疼痛已届晚期,手术切除很困难。近年来随着B型超声和CT等诊断技术的发展,对胰体、尾部肿 瘤的早期发现日益增多,因而胰体、尾部切除的机会也随之增加。[适应证] 1.早期胰体、尾部癌肿,无广泛侵犯或转移者。 2.胰体尾部胰岛细胞瘤或癌。 3.慢性胰腺炎或伴体、尾部局部性囊肿者。 [术前准备、麻醉、体位] 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步骤] 1.切口上腹正中切口、左上腹正中旁切口或左腹L形切口。 2.探查开腹后先探查肝脏、肝门区及肠系膜根部等处有无转移灶。继而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腺,触摸胰腺表面,必要时从胰体、尾部下缘切开后腹膜,探清肿瘤的部位、大小及肿瘤浸润程度和范围,以决定能否切除。对良性肿瘤应尽量保留脾脏,对恶性肿瘤应一并切除脾脏,以利清除胰腺上缘脾动脉淋巴结及脾门淋巴

结。 3.分离脾脏助手用拉钩向左侧牵拉腹壁,术者用左手抓住脾脏向右侧牵引,显露后外侧的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用剪刀剪断这些韧带与后腹壁的连接。继续沿胃大弯侧向胃底方向分离、切断胃脾韧带,并一一结扎其中的胃短血管。 4.分离胰体、尾部完全游离胃大弯与脾脏后,切开胰体、尾部上下缘的后腹膜,用手指在胰尾尾侧向胰体侧分离开体、尾部后壁的粘连,直达胰颈部。 5.结扎、切断脾动、静脉提起脾脏连同胰体、尾部一起翻向右侧,显露出在其后侧走行的脾动、静脉,胰动脉靠胰腺上缘,脾静脉走行于胰腺中间。尽量靠近胰颈部分别双重结扎脾动、静脉并予切断。如果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恰在胰体、颈交界处后方,应把该血管与胰腺分离开,以免误伤。 6.切除胰体、尾及脾脏在预定切线近端的胰腺上、下缘各缝一针,要有一定深度,以结扎胰腺横行血管,减少出血。然后在切线远端一把Satinsky钳,近预定切线切除胰体尾及脾脏。 7.胰腺残端的处理用1-0号丝线贯穿缝扎胰腺管,再用4-0号丝线褥式缝合胰腺残端断面。检查后腹膜创面区并充分止血后,于胰腺残端和脾窝处放置双腔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腹壁切口。8.胰腺空肠吻合术假如残余的胰头呈慢性炎症改变,质地较硬或胰管明显扩张,提示头部胰管引流不畅。为预防残端胰瘘发生,可行胰腺空肠吻合。首先把残端胰管及胰腺实质前壁纵行切开

胰体尾切除

1)麻醉意外(由麻醉科交代); 2)术中、术后心脑血管意外,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梗塞、 脑出血等; 3)胰腺癌有时与慢性胰腺炎或胰腺良性肿瘤难以鉴别,即便是术 中也可能无法鉴别:术中可能无法进行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因而所切除的“组织”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系恶性;或术中反复活检冰冻病理为良性,未行切除手术,但术后却发生胰腺癌进展转移等情况。 4)术中因解剖位置及关系变异或肿瘤范围变更术式,如全胰切除、 联合脾切除(可能性极大)等; 5)术中、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功能、肾功能、肝功能、呼吸 功能、胃肠道功能等),凝血功能障碍,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等,生命危险,转重症医学科可能; 6)若肿瘤已侵犯临近器官,可能需同时附加切除相应器官。 7)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脾、胃肠道、肾脏、肾 上腺等,产生相应症状可能; 8)术中、术后大出血,患者休克,甚至死亡,术后大出血则可能 需再次手术治疗。 9)手术不能切净病灶,或肿瘤残体存留,术后复发; 10)术后腹腔感染、腹腔脓肿形成,需二次手术可能; 11)术后胰瘘、腹膜炎,需穿刺置管或二次手术可能; 12)术后肠粘连、肠梗阻,需二次手术可能;

13)营养性并发症:营养不良、体重减轻、贫血、腹泻和脂肪泻、 代谢性骨病; 14)呼吸并发症:肺不张、肺感染、胸腔积液、气胸等; 15)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衰、心跳骤停; 16)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可能; 17)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 18)诱发原有疾病恶化; 19)因病灶或患者健康的原因,终止手术; 20)术后胃排空障碍、炎性肠梗阻,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 需长时间营养支持等治疗; 21)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出现发热、腹痛,严重者肠坏死、 死亡; 22)脾切除术后脾热、高血小板血症; 23)伤口积液、感染、裂开、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瘘管及窦道形成, 切口疝; 24)胰性脑病; 25)全胰切除术后糖尿病; 26)术后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等; 27)术后胰源性胸水和腹水; 2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29)术后胃肠道出血,应激性溃疡,严重者死亡; 30)如果卧床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

胰腺癌胰腺切除术后的食疗

胰腺癌胰腺切除术后的食疗 近些年,胰腺癌已发展为消化系常见癌肿之一,青年胰腺癌病例不断增加,而且恶变度更高,预后更差。胰腺癌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及全胰癌。胰腺癌的发生部位以胰头部位最多见,约占70%左右,胰体次之,胰尾部更次之,有的头体尾部均有,属于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 胰腺癌是一种最常见的胰腺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老年人群患病者增多,发病率的升高显然与人口平均寿命增长和诊断技术进步、检出率提高有关,但也不能忽视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那么,胰腺癌术后饮食我们需要如何注意呢? 胰腺癌患者术后要避免暴饮、暴食、酗酒和高脂肪的饮食。胰腺是分泌消化酶的主要器官之一,特别是脂肪酶,主要靠胰腺来分泌。因胰腺一旦发生病变,首先就使脂肪的消化受到严重影响。健康之路 胰腺癌患者术后要选择富含营养,易消化,少刺激性、低脂肪的饮食,可给高蛋白,多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奶类、鱼肉、肝、蛋清、精细面粉食品、藕粉、果汁、菜汤、粳米等。并配合具有软坚散结,疏肝理气的食物,如山楂、麦芽、苡仁米、神曲、赤豆、荠菜、麦冬、木香、瓜蒌、当归、黄芪、党参、银花、海带、海藻、紫菜等。胰腺癌术后饮食 胰腺癌患者术后要少吃或限制食肥肉、鱼子、脑髓、油腻、煎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忌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刺激品,忌烟酒。 胰腺癌患者手术后,应常用补益气血、健脾和胃之晶,如糯米、赤豆、蚕豆、山药、枸杞、淡菜、无花果、榛子、牛奶、菱角粉等。 胰腺癌手术后的病人要根据疾病的情况及手术中的情况,来确定用何种饮食。一般来说,手术后三天内禁食水、通过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来维持机体的生理需要,当排气后,可适当的吃些无油全流食如米汤,果水或蔬菜汁等,刺激胃肠道,待胃肠道逐步适应后,根据病情再改为低脂半流或低脂普食。 胰腺癌胰腺切除术后要怎么护理呢? 1.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因Whipple术切除远端V2胃,重建消化道,因此引流管较多。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变化,并持续给予低流量吸氧。 3.预防泌尿系感染也是胰腺癌术后护理重要举措,术后留置尿管5-7天,每日更换无菌尿袋,注意勿使尿液倒流。每日清洗会阴1次。拔除尿管前应夹闭尿管,每2-4小时开放1次,切II练膀脱功能。

相关主题